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changes in the degree and frequency of disturbance on the annual salt marsh plant (<i>Suaeda maritima, Artemisia fukudo</i>) communities in estuarine tidal flats: A case study of the Kushida River in Mie Prefecture, Japan 被引量:1
1
作者 Korehisa Kaneko Seiich Nohara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changes in the degree and frequency of disturbance in estuarine tidal flats on the annual salt marsh plant communities (Suaeda maritima, Artemisia fukudo) in Mie Prefecture,...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changes in the degree and frequency of disturbance in estuarine tidal flats on the annual salt marsh plant communities (Suaeda maritima, Artemisia fukudo) in Mie Prefecture, Japan. Suaeda maritima and Artemisia fukudo communities occur in the branch river of the Kushida River. Although the areas occupied by these communities were very small in 2006, the Suaeda maritima community expanded significantly to 3609 m2 in 2008, and the Artemisia fukudo community expanded significantly to 2726 m2 in 2008 and 10,396 m2 in 2010. Before the onset of the investigation period in 2006, the overflow warning water level (3.5 m) and the flood fighting corps standby water level (3.0 m) each occurred on one day in August 2004 and October 2004, respectively;at those times, the water volume exceeded 1000 m3·s-1 and 1500 m3·s-1, respectively. We suggest that because much of the estuarine tidal flat erodes when the water volume exceeds 1000 m3·s&#451,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aeda maritima and Artemisia fukudo communities is delayed until sufficient substrate is formed by the deposition of new sediment. In contrast, a water level of 2 - 3 m was observed on one day each in 2005, 2007 and 2009, with average water volumes of 488.5, 566.4 and 690.1 m3·s-1, respectively. We suggest that following the repeated disturbances caused by water levels of 1 - 3 m and flow volumes of 500 - 700 m3·s-1 over the bare ground exposed after flooding and erosion, Suaeda maritima is a pioneer species that colonizes on bare ground deposited by sediment transported from upstream and the sea during high tides, and following the same level of disturbance, Artemisia fukudo is secondary colonizer that has germinated and grown on the sediment deposited on the Suaeda maritima co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UAL salt marsh plant DISTURBANCE Flow Volume Water Level Vegetation Change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in Rhizosphere Soils of Three Plants in Rapidly Changing Salt Marshes Using 16S rDNA 被引量:18
2
作者 WANG Meng CHEN Jia-Kuan LI Bo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45-556,共12页
在在长江河口的本国的 Phragmites 南极光和 Scirpus mariqueter 和相异的 Spartina alterniflora 的根围土壤的细菌的社区的结构和差异被构造 16S ribosomal 脱氧核糖核酸(rDNA ) 调查克隆图书馆。细菌的差异被把克隆放进运作的分类单... 在在长江河口的本国的 Phragmites 南极光和 Scirpus mariqueter 和相异的 Spartina alterniflora 的根围土壤的细菌的社区的结构和差异被构造 16S ribosomal 脱氧核糖核酸(rDNA ) 调查克隆图书馆。细菌的差异被把克隆放进运作的分类单位(OTU ) 确定在 】 的顺序类似的水平的组 97% 。398 克隆定序的结果的种系发生的分析在这些工厂的根围土壤显示了细菌的高差异。门 Proteobacteria 的 Alphaproteobacteria, Betaproteobacteria, Gammaproteobacteria,和 Deltaproteobacteria 的成员最充满 rhizobacteria。结合的 Chao 1 非参量的差异评估者 Simpson 的索引(1/D ) 相互被使用定序从每个图书馆获得评估全部的顺序差异和份量上的数据比较优势的水平。结果显示出那 Phragmites, Scirpus,和包含的 Spartina 根围土壤 200, 668,和 382 OTU 分别地。在 Spartina 和 Phragmites 根围土壤的细菌的社区显示了 1/D 揭示的种类优势,而在 Scirpus 根围土壤的细菌的社区有种类丰富的均匀分布。总的来说,从根围土壤的 16S rDNA 克隆图书馆的分析显示在细菌的作文的变化可以在植物群落与种类作文的移动附随地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 菌群结构 细菌多样性 植物演替 植物根系土壤
下载PDF
Fluorescence characterization and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leached from salt marsh plant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被引量:1
3
作者 Tao Zhang Zhihua Feng +4 位作者 Chunle Luo Yixin Sun Jinzhen Li Juntian Xu Xuchen W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0年第5期525-537,共13页
盐沼植被是沿海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重要贡献者。然而,不同盐沼植物释放DOM的动力学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和比较。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东海岸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善的沿海生态系统之一。本论文研究了2016年1... 盐沼植被是沿海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重要贡献者。然而,不同盐沼植物释放DOM的动力学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和比较。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东海岸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善的沿海生态系统之一。本论文研究了2016年10月从黄河三角洲(Yellow River Delta,YRD)盐沼中采集的三种常见沼泽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碱蓬(Suaeda salsa)和獐茅(Aeluropus littoralis)的DOM释放过程。通过测定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溶解氮(Dissolved Nitrogen,DN)发现,植物叶片释放的DOM浓度远高于其根和茎。在27天的培养期内,平均有15%的生物碳和30%的生物氮以DOC和DN的形式通过植物叶片释放。从植物中释放的DOM非常不稳定,在27天的培养期内,细菌共消耗了92.4%-98.1%的DOC和88.0%-94.6%的DN。植物释放DOM的荧光特性表明,发色溶解的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是DOM的主要组分,而类蛋白组分是植物释放CDOM的主要组分。细菌的降解作用改变了DOM的荧光性质和化学组成。上述的室内研究结果得到了实地调查的充分支撑,表明在深秋时期黄河口湿地有大量DOM溢出。本研究结果表明,盐沼植物释放的DOM是沼泽和沿海水域DOC和DN的重要来源,而且易降解DOC和DN为黄河口湿地和邻近沿海水域中的微生物群落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物 盐沼植物 黄河三角洲 植物生物质浸出 微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and Stocks in Coastal Salt Marshes with Spartina alterniflora Following an Invasion Chronosequence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China 被引量:9
4
作者 ZHANG Guangliang BAI Junhong +4 位作者 JIA Jia WANG Xin WANG Wei ZHAO Qingqing ZHANG Shua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3期374-385,共12页
Plant invasion alters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ative ecosystems by affecting the biogeochemical pools and fluxes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Native(Suaeda salsa) and invasive(Spartina alterniflora) salt... Plant invasion alters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ative ecosystems by affecting the biogeochemical pools and fluxes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Native(Suaeda salsa) and invasive(Spartina alterniflora) salt marshes we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SOC) contents and stock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C contents(g/kg) and stocks(kg/m^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 < 0.05) after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of seven years, especially for the surface soil layer(0–20 cm). The SOC contents exhibited an even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oil profiles in native salt marshes, while the SOC contents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depth after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of seven years. The natural ln response ratios(Ln RR)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on the SOC stocks. We also found that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might cause soil organic carbon losses in a short-term phase(2–4 years in this study) due to the negative Ln RR values, especially for 20–60 cm depth. And the SOCD in surface layer(0–20 cm) do not increase linearly with the invasive age.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ilt + clay content was exponentially related with SOC in surface layer(Adjusted R^2 = 0.43, P < 0.001), suggesting that soil texture could play a key role in SOC sequestration of coastal salt mars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股票 盐沼 器官 沿海 玷污 中国
下载PDF
台风过境期间辽河口滨海湿地水动力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王煜嘉 孙振宇 +4 位作者 赵学凯 赵梓宇 弓耘 许慧 张明亮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本研究基于FVCOM环流模型,耦合ECMWF背景风场和Jelesnianski台风经验模型形成合成风场,对9711台风“温妮”过境辽河口区域的水动力进行模拟研究。模型通过在动量方程、湍流方程中加入附加源项来表达盐沼植被对水动力的阻碍作用。使用研... 本研究基于FVCOM环流模型,耦合ECMWF背景风场和Jelesnianski台风经验模型形成合成风场,对9711台风“温妮”过境辽河口区域的水动力进行模拟研究。模型通过在动量方程、湍流方程中加入附加源项来表达盐沼植被对水动力的阻碍作用。使用研究区域实测的潮位、流速、流向等数据对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潮滩盐沼植被对台风过境期间的潮位变化无明显影响,但对流速具有显著的衰减作用,且芦苇对潮流的衰减作用大于盐地碱蓬植被,芦苇区的速度最大衰减率达81.43%。此外,台风路径变化对辽河口湿地海域的增减水及流速影响较大,台风强度越强,局部区域造成的风暴潮增水和流速也相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FVCOM 参数化台风模型 风暴潮 盐沼植被
下载PDF
Effect of nitrate supply on the facilitation between two salt-marsh plants (Suaeda salsa and Scirpus planiculmis) 被引量:1
6
作者 Hua Ma Li-Juan Cui +3 位作者 Xu Pan Wei Li Yu Ning Jian Zhou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0年第2期204-212,共9页
在河口盐沼中,硝酸盐浓度和土壤盐分是两个主要的环境驱动因素,它们同时影响着植物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盐沼植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还没有得到针对性的研究。在被漂洗过的河沙中种植盐地碱蓬(Suaeda sal... 在河口盐沼中,硝酸盐浓度和土壤盐分是两个主要的环境驱动因素,它们同时影响着植物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盐沼植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还没有得到针对性的研究。在被漂洗过的河沙中种植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和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 Fr.)的幼株,实验中设置三种处理:种间相互作用处理(混合培养或者单独培养)、三个盐度水平处理(1、50和100 mmol L^(-1))以及三个硝酸盐水平处理(0.5、5和10 mmol L^(-1))。首先测量了所有植物植株的高度和生物量,然后分析了这两个物种的生长数据、种间相对关系指数和竞争重要性指数。在三个盐度处理中,盐地碱蓬和扁秆藨草的种间相互作用为种间促进。高浓度的硝酸盐促进了盐地碱蓬的生长,但并没有增强该物种的种间促进作用效果,特别是在低盐度处理中。然而,在高盐度处理中,高浓度的硝酸盐显著地将扁秆藨草的种间相互作用从促进转变为竞争。我们的结果表明,过量施用硝酸盐会在盐度梯度中改变胁迫梯度假说的预测,从而导致在盐沼中这两个物种共存的崩溃。这些发现有助于人们理解盐地碱蓬和扁秆藨草以及盐沼植物群落如何响应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河口营养水平的改变。秆藨草以及盐沼植物群落如何响应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河口营养水平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浓度 盐度梯度 盐沼植物 促进作用 胁迫梯度假说
原文传递
长江口盐沼植物对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吸收、分布与滞留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全为民 沈盎绿 +5 位作者 钱蓓蕾 平先隐 韩金娣 李春鞠 施利燕 陈亚瞿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测定3种盐沼植物体内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计算了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TN、TP和重金属库的大小。结果表明,3种盐沼植物在养分的分配模式上显著不同,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地下部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养分... 测定3种盐沼植物体内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计算了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TN、TP和重金属库的大小。结果表明,3种盐沼植物在养分的分配模式上显著不同,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地下部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养分库和重金属库均大于芦苇和海三棱镳草,表明其对养分和重金属的吸收与滞留效率更高。如果从湿地植物净化的角度来考虑,收获互花米草对河口环境的净化作用最佳,特别对P的去除效率最高;但另一方面,互花米草的入侵将会显著改变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如提高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有可能把更多的重金属输入河口水体和食物网,使湿地成为重金属的源而不是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植物 养分 重金属 滞留
下载PDF
黄河口几种盐沼植物对滨海湿地净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高云芳 李秀启 +3 位作者 董贯仓 刘峰 王亚楠 客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499-19501,19512,共4页
比较4种植物体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差异,测定4种植物成熟期体内重金属(Cu、Zn、Cd、Cr、Pb、As、Hg)和营养盐(TN、TP)的含量,并计算出4种植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盐地碱蓬富集Cu、Zn、Pb、As的能力最大且转移系数最大,... 比较4种植物体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差异,测定4种植物成熟期体内重金属(Cu、Zn、Cd、Cr、Pb、As、Hg)和营养盐(TN、TP)的含量,并计算出4种植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盐地碱蓬富集Cu、Zn、Pb、As的能力最大且转移系数最大,而芦苇对Cd、Hg的富集能力较大。从净化角度来考虑,收获盐地碱蓬和芦苇对修复重金属污染效果更理想;4种植物对氮的吸收能力差别较大,对磷的吸收能力差异较小,且氮吸收明显大于磷吸收。盐地碱蓬对N、P的转移都是最快的。收割芦苇和盐地碱蓬能有效地去除湿地中存在的TN,收割盐地碱蓬和香蒲则能降低土壤中存在的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植物 营养盐 重金属 吸收滞留 净化
下载PDF
盐沼植物群落研究进展:分布、演替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卿 汪承焕 +3 位作者 黄沈发 沙晨燕 阮俊杰 王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5-388,共14页
盐沼是全球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滨海湿地类型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盐沼湿地生态系统敏感、脆弱且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解盐沼植物群落时空分布动态的一般规律与生态学机制,是开展盐沼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与关键。海陆交界... 盐沼是全球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滨海湿地类型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盐沼湿地生态系统敏感、脆弱且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解盐沼植物群落时空分布动态的一般规律与生态学机制,是开展盐沼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与关键。海陆交界的特殊环境特征是影响盐沼湿地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演替过程的主要因素。在海洋潮汐作用下,盐沼湿地中的盐度、水淹强度、氧化还原电位等非生物因子往往呈梯度分布,这也导致了生物群落中种内、种间关系的变化。在非生物及生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盐沼植物群落也往往沿高程梯度呈带状分布。环境变化是盐沼植物群落演替的驱动因素,在海岸线相对较为稳定的盐沼,植物群落的演替多属自发演替,而在靠近的大型河口的一些持续淤涨的盐沼,植物群落演替通常属于异发演替。沿海地区的水产业、流域上游及沿海地区的工程、污染及生物入侵等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已对盐沼湿地植物群落的产生了深刻影响。经过数十年发展,国际上盐沼植物群落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包括盐沼植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植物群落在盐沼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等。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盐沼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高也日益成为盐沼植物群落学相关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分布 人类活动 影响因子 盐沼 植物群落
下载PDF
海洋盐沼环境中金属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志杰 宋春印 郭晋萍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2-86,共5页
详细论述了海洋盐沼环境中金属的行为及其化学/物理影响因素,其中包括盐沼区域的划分、影响金属的因素、金属的行为、盐沼植物与金属的关系.指出,重金属对盐沼植物生长初期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关键词 海洋盐沼环境 盐沼植物 重有色金属 行为
下载PDF
不同互花米草治理措施对植物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盛强 黄铭垚 +3 位作者 汤臣栋 钮栋梁 马强 吴纪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9-290,共12页
治理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保护河口湿地鸟类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崇明东滩比较了"淹水刈割"、"反复刈割"及"化学除草"三种措施对大面积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 治理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保护河口湿地鸟类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崇明东滩比较了"淹水刈割"、"反复刈割"及"化学除草"三种措施对大面积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及其对大型底栖动物与土著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复刈割措施对互花米草生长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小;使用化学除草剂清除互花米草的效果不明显,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亦不明显;淹水刈割措施能长期有效地清除互花米草,但长期淹水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大,同时亦对芦苇生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淹水刈割可能是在河口生态系统治理大面积互花米草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后续管理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小对底栖动物及土著植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盐沼 大型底栖动物 入侵植物 清除措施
下载PDF
河口盐沼植物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7
12
作者 袁兴中 陆健健 刘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33,共8页
通过对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海三棱藨草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取样调查 ,研究了不同盐沼带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 ,分析了盐沼植物群落特征与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研究发现 :1沿着河口盐沼海拔梯度 ,从低位盐沼到高位盐沼 ... 通过对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海三棱藨草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取样调查 ,研究了不同盐沼带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 ,分析了盐沼植物群落特征与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研究发现 :1沿着河口盐沼海拔梯度 ,从低位盐沼到高位盐沼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 ;2盐沼植被与底栖动物群落有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植株高度、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底栖动物密度、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度的相关性最显著 ;3盐沼植被影响底栖动物群落 ,是由于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结构导致盐沼生境结构复杂 ,增加了沉积物表层环境的结构异质性 ,使生境多样化 ,给底栖动物提供了大量生活空间 ;4不同盐沼带海三棱藨草群落的差异 ,提供了盐沼表层地貌的变化。这种变化及植物结构的复杂化 ,在为一些动物提供拓殖地的同时 ,也为底栖动物躲避捕食者提供了良好的避护所 ;5盐沼植被可以改变河口潮滩生境中的沉积环境 ,并通过消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盐沼植物 底栖动物群落 植物群落特征 崇明海滩 长江口
下载PDF
黄河口几种盐沼植物对滨海湿地净化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云芳 李秀启 +3 位作者 董贯仓 刘峰 王亚楠 客涵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10期53-57,共5页
比较4种植物体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差异,测定4种植物成熟期体内重金属(Cu、Zn、Cd、Cr、Pb、As、Hg)和营养盐(TN、TP)的含量,并计算出4种植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盐地碱蓬富集Cu、Zn、Pb、As的能力最大且转移系数最大,... 比较4种植物体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差异,测定4种植物成熟期体内重金属(Cu、Zn、Cd、Cr、Pb、As、Hg)和营养盐(TN、TP)的含量,并计算出4种植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盐地碱蓬富集Cu、Zn、Pb、As的能力最大且转移系数最大,而芦苇对Cd、Hg的富集能力较大。从净化角度来考虑,收获盐地碱蓬和芦苇对修复重金属污染效果更理想;4种植物对氮的吸收能力差别较大,对磷的吸收能力差异较小,且氮吸收明显大于磷吸收。盐地碱蓬对N、P的转移都是最快的。收割芦苇和盐地碱蓬能有效地去除湿地中存在的TN,收割盐地碱蓬和香蒲则能降低土壤中存在的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植物 营养盐 重金属 吸收滞留 净化
下载PDF
基于CA模型的上海九段沙互花米草和芦苇种群扩散动态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东辉 张利权 管玉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07-2813,共7页
基于1997年以来上海九段沙栽种芦苇和互花米草种群扩散格局的多年现场调查与遥感解译分析,并结合3S技术,构建了适合滩涂盐沼植物种群动态的元胞自动机(CA)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九段沙上芦苇和互花米草种群扩散的格局... 基于1997年以来上海九段沙栽种芦苇和互花米草种群扩散格局的多年现场调查与遥感解译分析,并结合3S技术,构建了适合滩涂盐沼植物种群动态的元胞自动机(CA)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九段沙上芦苇和互花米草种群扩散的格局和趋势,并验证了互花米草和芦苇的空间抢先占有模型以及锋面状连续扩散格局;土著植物芦苇与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占据相同的生态位,而互花米草的种群扩散速度是芦苇的3—5倍,随着九段沙的不断淤涨,互花米草种群的快速扩展还将持续.构建的CA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外来物种扩散格局与其生态学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段沙 外来种 互花米草 元胞自动机 盐沼植被 种群动态
下载PDF
典型滩涂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空间分布的影响
15
作者 沙晨燕 王卿 +1 位作者 阮俊杰 谭娟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208-216,共9页
为探究长江口盐沼的环境异质性对目标植物表现的影响、沿高程梯度环境因子的变异规律,以及从对环境的适应角度来解释盐沼湿地植物群落带状分布的成因,通过现场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9-10月分别在崇明东滩和奉贤金汇港... 为探究长江口盐沼的环境异质性对目标植物表现的影响、沿高程梯度环境因子的变异规律,以及从对环境的适应角度来解释盐沼湿地植物群落带状分布的成因,通过现场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9-10月分别在崇明东滩和奉贤金汇港滩涂研究其植物群落特征沿高程梯度的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滩涂高程的增加,受到潮汐的影响逐渐减少,环境因子也沿高程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滩涂植物对环境因子具有不同的适应力是导致长江口盐沼植被带状分布的重要因素。崇明东滩作为植物群落较为成熟的滩涂,芦苇和互花米草的生长表现沿高程呈V型;奉贤金汇港作为植物建群较短的新生带滩涂,互花米草的生长表现沿高程呈梯度分布。两区域植物群落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可能是建群时间不同,演替阶段不同,导致植物表现不同;滩涂受潮汐作用不同,地形地貌不同,导致植物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 植物带状分布 环境因子 芦苇 互花米草 长江口
下载PDF
苏北海岸带盐沼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通量沿高程梯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进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26-4034,共9页
2004年4月到2005年1月在我国东部海岸带盐沼上沿高程梯度采用静态箱技术原位测定二氯甲烷(DCM,CH2Cl2)和1,2-二氯乙烷(1,2-DCA,CH2CH2Cl2)气体通量。为确定高等植物对通量的贡献,进行了高等植物地上部分去除实验。也对通量与生态因... 2004年4月到2005年1月在我国东部海岸带盐沼上沿高程梯度采用静态箱技术原位测定二氯甲烷(DCM,CH2Cl2)和1,2-二氯乙烷(1,2-DCA,CH2CH2Cl2)气体通量。为确定高等植物对通量的贡献,进行了高等植物地上部分去除实验。也对通量与生态因子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程梯度上,生长季(4~10月份)盐沼整体上表现为DCM和1,2-DCA的净汇,其中,米草带和光滩对DCM和1,2-DCA的消耗率最高。非生长季(11月到翌年3月份)表层冻结的植被带表现为DCM和1,2-DCA的弱源,但是受非生长季采样量不足的限制,难以确定盐沼究竟是DCM和1,2-DCA的净源还是净汇。高等植物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生长季高等植物地上部分是DCM和1,2-DCA的重要汇,而非生长季为净源,然而高等植物排放和消耗DCM和1,2-DCA气体的基本机制还不清楚。盐沼DCM和1,2-DCA通量正相关于光照强度、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而负相关于土壤温度、硫酸盐含量和大气中DCM和1,2-DCA浓度。这表明盐沼对DCM和1,2-DCA的吸收可能与相对较高的DCM和1,2-DCA大气背景浓度和丰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和1 2-DCA 植物生物量 土壤吸收 通量 海岸带盐沼
下载PDF
利用盐沼植物生态结构发展滩涂种植
17
作者 张大鹏 陈碧珍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配合滩涂开发的需要,采用比较解剖方法,探讨福建滨海盐沼植物的主要生态结构,叶片复表皮及其各组织的分化、气孔多分布于远轴面表皮凹陷处等旱生结构,以及盐腺的存在和数量,均为对滨海强光照、大风浪和高盐分生理干旱的适应,呼吸根和各... 配合滩涂开发的需要,采用比较解剖方法,探讨福建滨海盐沼植物的主要生态结构,叶片复表皮及其各组织的分化、气孔多分布于远轴面表皮凹陷处等旱生结构,以及盐腺的存在和数量,均为对滨海强光照、大风浪和高盐分生理干旱的适应,呼吸根和各种通气组织比值高,体表窝气层和沟缝的形成,有利于在嫌气滩涂和海水浸淹下进行气体交换,气孔大小与密度的相关不显著,与气孔器面积呈极显著相关,提出以单位叶面积中气孔器总面积的比值,结合其它生态结构,选择适于滩涂低、中、高至潮上带种植和改造围垦土壤的先锋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植物 生态结构 滩涂种植
下载PDF
植物长期暴露于浅水波环境的模拟装置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薇薇 邵冬冬 +1 位作者 孙涛 崔保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针对传统波浪水槽难以满足植物长期暴露于波浪环境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的实验瓶颈,本研究利用曲柄连杆机构研制了一套模拟植物长期暴露于浅水波环境的室内实验装置,用于探究盐沼植物长期暴露于波浪参数可控的浅水波中的生理生化响应过程... 针对传统波浪水槽难以满足植物长期暴露于波浪环境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的实验瓶颈,本研究利用曲柄连杆机构研制了一套模拟植物长期暴露于浅水波环境的室内实验装置,用于探究盐沼植物长期暴露于波浪参数可控的浅水波中的生理生化响应过程.盐沼植物种植于3个流线型盒子中,植物部分淹没于实验水箱中,该装置可以带动植物在水平方向做速度为正弦函数的往复运动,模拟浅水波中水质点的相对运动.该实验装置精确度高、稳定性好,为用于生态护岸的盐沼植物长期暴露于浅水波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盐沼植物 生理生化响应 曲柄连杆 浅水波
下载PDF
不同状态红树和盐沼植物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丽梅 吴志强 +2 位作者 陈彬 陈顺洋 陈光程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4-621,共8页
本研究分析了九龙江口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以及盐沼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不同状态(成熟、衰老和腐烂)叶片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 本研究分析了九龙江口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以及盐沼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不同状态(成熟、衰老和腐烂)叶片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共检测出20种脂肪酸,其中9种存在于所有样品中。样品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为棕榈酸C16:0(21.76%~39.55%),其次是硬脂酸C18:0(4.98%~29.88%);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C18:1n9(2.04%~12.90%)、亚油酸C18:2n6(8.25%~24.69%)和C20:1n9(1.64%~40.45%)。红树植物和盐沼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C30:0为红树植物的特征脂肪酸。在植物衰老和腐烂的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与新鲜成熟样品存在差异,C20:1n9在衰老的样品中出现明显的下降,而相比红树植物两种盐沼植物的C20:1n9含量则下降更快。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湿地植物在衰老和腐烂后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必需脂肪酸C18:2n6的水平则未出现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红树 盐沼植物 脂肪酸 衰老 腐烂
下载PDF
滨海盐沼湿地退化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明亮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9-549,共11页
滨海盐沼湿地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价值。近年来,滨海盐沼湿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退化严重,众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对其退化原因及修复技术等进行了广泛地探索和实践,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滨... 滨海盐沼湿地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价值。近年来,滨海盐沼湿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退化严重,众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对其退化原因及修复技术等进行了广泛地探索和实践,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滨海盐沼湿地的退化与修复技术研究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学、生物学和河口动力学等多个学科,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及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在分析中国滨海盐沼湿地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归纳了湿地的生长与发育过程,从盐度胁迫、水文条件、自然因素、自然演替及人类活动等方面阐述了盐沼植被与多种影响因子的相互作用,深化了对滨海盐沼湿地的退化因子及退化机理的认知,梳理了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开展多学科视角下的湿地退化机制、多种技术手段运用下的立体化与连续性研究、多种生态修复技术的融合应用及互花米草入侵风险评估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滨海盐沼湿地的退化机制及生态修复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沼湿地 盐沼植被 退化机制 生态修复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