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and carbon stock in a dune ecosystem in the Horqin Sandy Land of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FeiLong HU WenKai SHOU +2 位作者 Bo LIU ZhiMin LIU Carlos A BUSSO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82-93,共12页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carbon allocation and carbon stocks in the plant-soil system of different dune ecosystems in northeastern China. We quantifie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 masses, a...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carbon allocation and carbon stocks in the plant-soil system of different dune ecosystems in northeastern China. We quantifie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 masses, and carbon stocks of three dune types (i.e. active dunes, semi-stabilized dunes and stabilized dun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inter-dune lowlands (i.e. interdune lowlands of active dunes, interdune lowlands of semi-stabilized dunes and interdune lowlands of stabilized dunes) in the Horqin Sandy 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ccession series on interdune lowlands of the Horqin Sandy Land confirmed differences in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various dune types. Aboveground carbon (AGC) on the interdune lowlands of semi-stabilized dunes (33.04 g C/m2) was greater (P〈0.05) than that on the interdune lowlands of active dunes (10.73 g C/m2).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t dune types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0.05) in belowground plant carbon (BGC). However, the percentage of plant BGC in interdune lowlands of active dunes (81.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than that in the interdune lowlands of semi-stabilized dunes (58.9%). The predominant carbon pool in the study dune ecosystem was in the soil. It accounted for 95% to 99% of total carbon storag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was at least 55% greater (P〈0.05) in the interdunes than in the dunes. Stabilized dunes showed at least a 37% greater (P〈0.05) SOC content than active dunes up to a 1-m soil depth. Meanwhile, SOC content of interdune lowlands of semi-stabilized dunes was greater (P〈0.05) than that of interdune lowlands of active dunes only up to a 20-cm soil depth. The dune ecosystem showed a great potential to store carbon when interdune lowlands of active dunes were conversed to interdune lowlands of semi-stabilized dunes, which stored up to twice as much carbon per unit volume as interdune lowlands of active du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es diversity carbon storage sand dunes interdune lowlands semi-arid areas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中部不同类型沙丘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符超峰 赵景波 +1 位作者 卞子浩 左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74-83,共10页
通过对位于毛乌素沙地中部的乌审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采样和室内试验测试分析,研究了裸露流动沙丘、灌木覆盖沙丘及乔木覆盖沙丘在迎风坡、背风坡和丘间洼地3种微地貌类型下0~4m深度内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灌木覆盖沙... 通过对位于毛乌素沙地中部的乌审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采样和室内试验测试分析,研究了裸露流动沙丘、灌木覆盖沙丘及乔木覆盖沙丘在迎风坡、背风坡和丘间洼地3种微地貌类型下0~4m深度内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灌木覆盖沙丘和乔木覆盖沙丘微地貌平均土壤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丘间洼地、迎风坡、背风坡;裸露流动沙丘丘间洼地平均土壤含水量较高,但迎风坡和背风坡平均土壤含水量变化无明显规律;不同类型沙丘在各微地貌采样点不同层段土壤含水量变化差异明显,变化趋势不统一;同一沙丘微地貌条件下,植被对土壤含水量在垂向上的变化有较大影响,且灌木植被的影响大于乔木植被;迎风坡和背风坡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有植被覆盖的沙丘普遍大于裸露流动沙丘,而丘间洼地处浅层基岩的存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大;有植被覆盖的沙丘土壤含水量与土壤黏粒和粉砂等细粒级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沙丘地表植被通过拦截空气中的粉尘提高了土壤黏土和粉砂体积分数,从而提高了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沙丘 丘间洼地 迎风坡 背风坡 植被 粒度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流动沙丘联合体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异质性
3
作者 苗纯萍 李雪华 +2 位作者 蒋德明 贾美玉 韩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94,共5页
运用半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方法,对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流动沙丘联合体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动态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6月份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壤含水量由... 运用半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方法,对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流动沙丘联合体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动态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6月份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的趋势为:过渡带、丘间低地、流动沙丘。流动沙丘和过渡带的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丘间低地的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流动沙丘的土壤含水量在较小尺度上具有90%的空间自相关性,过渡带的土壤含水量在较大尺度上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丘间低地表层的土壤含水量在较大尺度上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丘间低地-流动沙丘联合体 土壤含水量 空间自相关性
下载PDF
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得禄 满多清 +2 位作者 朱国庆 魏林源 唐进年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0-1215,共6页
为了研究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特征,摸清风沙运动规律,为丘间低地风沙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使用阶梯式集沙仪对丘间低地风沙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输沙率随沙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风速越大... 为了研究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特征,摸清风沙运动规律,为丘间低地风沙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使用阶梯式集沙仪对丘间低地风沙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丘间低地不同部位风沙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输沙率随沙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风速越大,差异越明显,沙源丰富度和地形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0~80cm范围内,输沙量与风速呈指数函数关系,输沙率与高度呈幂函数关系。丘间低地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在沙源不同距离处均大于1,而且随着风速的增加,λ逐渐增加,风沙流趋向于更加不饱和状态。从近沙源处开始往后,λ基本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间低地 沙源 输沙率 风沙流结构
原文传递
微地形变化对沙质荒漠拟步甲科昆虫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继亮 赵文智 +1 位作者 李锋瑞 方静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8-1394,共7页
干旱荒漠微地形变化影响小尺度植被和土壤的分布特征,然而,如何影响拟步甲科昆虫分布的认识仍不够。以甘肃省临泽县绿洲边缘流动沙地(丘)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丘间低地及沙丘不同部位拟步甲科昆虫的种类组成、数量及生境条件。... 干旱荒漠微地形变化影响小尺度植被和土壤的分布特征,然而,如何影响拟步甲科昆虫分布的认识仍不够。以甘肃省临泽县绿洲边缘流动沙地(丘)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丘间低地及沙丘不同部位拟步甲科昆虫的种类组成、数量及生境条件。研究发现:(1)丘间低地拟步甲科昆虫群落结构与沙丘不同并存在季节变化,5月丘间低地拟步甲科昆虫数量、多样性指数和鳖甲属昆虫数量显著高于沙丘,而8月仅有拟步甲科昆虫的数量在丘间低地显著高于沙丘;(2)5月沙丘迎风坡和背风坡拟步甲科昆虫的数量均高于坡顶,宽漠王属和东鳖甲属昆虫主要选择在沙丘迎风坡活动,而鳖甲属昆虫主要选择在沙丘背风坡活动;(3)灌木覆盖度是影响拟步甲科昆虫在丘间低地和沙丘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拟步甲科昆虫在沙丘不同部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之,拟步甲科昆虫对沙丘微地形变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与不同拟步甲科昆虫的生理生态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荒漠 微地形 丘间低地 沙丘 拟步甲科昆虫 环境因子 黑河流域
原文传递
沙丘和丘间低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董炜华 李金霞 刘继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7-161,共5页
以黑河中游沙质荒漠生态系统丘间低地和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陷阱捕获法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定位研究,利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per MANOVA和RDA排序定量分析了丘间低地和沙丘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分布差异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以黑河中游沙质荒漠生态系统丘间低地和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陷阱捕获法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定位研究,利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per MANOVA和RDA排序定量分析了丘间低地和沙丘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分布差异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沙丘与丘间低地地面节肢动物动物群落组成明显不同,丘间低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高于沙丘,而活动密度变化刚好相反。不同地面节肢动物类群对丘间低地和沙丘变化的响应模式不同,丘间低地拟步甲科活动密度显著低于沙丘,而丘间低地赤螨科活动密度显著高于沙丘。地面节肢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排序结果表明,土壤粘粉粒含量、草本盖度和生物量是影响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个因子解释了72.0%的动物群落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节肢动物 沙质荒漠 丘间低地 沙丘 黑河中游
原文传递
不同地下水位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水分来源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宁 周海 +2 位作者 任珩 种培芳 陈国鹏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6,共8页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中亚荒漠区分布最广泛的植物,长期被作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在降水严重匮乏的荒漠区,地下水埋深对梭梭的正常生长具有关键作用。选择黑河中游临泽绿洲边缘人工梭梭林为研究区域,选择生长沙丘和丘间低地...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中亚荒漠区分布最广泛的植物,长期被作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在降水严重匮乏的荒漠区,地下水埋深对梭梭的正常生长具有关键作用。选择黑河中游临泽绿洲边缘人工梭梭林为研究区域,选择生长沙丘和丘间低地相同林龄的梭梭,对植物茎水及其他潜在水源(降水、土壤水、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值进行了测定,并结合IsoSource模型计算了梭梭在沙丘和丘间低地不同微地形条件下的水分来源比例。结果显示:分布于沙丘顶部和丘间低地的梭梭茎木质部水δ18O值存在显著的差异,且沙丘顶部梭梭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丘间低地的梭梭。沙丘和丘间低地地下水埋深条件的差异对梭梭主要水分来源以及对水分变化的响应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分布于沙丘顶部的梭梭利用地下水的比例为60.6%;而丘间低地梭梭对地下水的利用比例为86.4%。沙丘和丘间低地分布的梭梭的水分利用策略发生变化,沙丘梭梭在降水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而丘间低地梭梭对降水的利用不显著,夏季的严重干旱胁迫致使沙丘和丘间低地梭梭都增加了对地下水的利用,说明梭梭对地下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调节自身水分利用模式以适应荒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境 沙丘和丘间低地 稳定同位素 植物水分来源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