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time lags on diurnal estimates of canopy transpiration and canopy conductance from sap-flow measurements of Populus cathayana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3
1
作者 Hui Wang Kangning He +4 位作者 Runjie Li Zhuping Sheng Yun Tian Jun Wen Bo Ch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81-490,共10页
Recently, canopy transpiration (Ec) has been often estimated by xylem sap-flow measurements. Howe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time lag between sap flow measured at the base of the stem and canopy transpiration due to... Recently, canopy transpiration (Ec) has been often estimated by xylem sap-flow measurements. Howe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time lag between sap flow measured at the base of the stem and canopy transpiration due to the capacitive exchange between the transpiration stream and stem water storage. Significant errors will be introduced in canopy conductance (gc) and canopy transpiration estimation if the time lag is neglected. In this study, a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time lag, and the sap flowbased transpiration was measured to pararneterize Jarvistype models of gc and thus to simulate Ec of Populus cathayana using the Penman-Monteith equ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lar radiation (Rs) and 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 are not fully coincident with sap flow and have an obvious lag effect; the sap flow lags behind Rs and precedes VPD, and there is a 1-h time shift between Eo and sap flow in the 30-min interval data set. A parameterized Jarvis-type gc model is suitable to predict P. cathayana transpiration and explains more than 80% of the variation observed in go, and the relative error was less than 25%, which shows a preferable simulation effect.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s)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Ec were 1.91×10^-3 (with the time lag) and 3.12×10^-3cm h^-1 (without the time lag). More importantly, Ec simulation precision that incorporates time lag is improved by 6%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without the time lag, with the mean relative error (MRE) of only 8.32% and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MAE) of 1.48 × 10^-3 cm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opy transpiration Model - Populuscathayana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ap flow Time lags
下载PDF
Sap-flow measurement and scale transferring from sample trees to entire forest stand of Populus euphratica in desert riparian forest in extreme arid region 被引量:2
2
作者 JianHua Si 1, Qi Feng 1, HaiYang Xi 1, ZongQiang Chang 1, YongHong Su 1, Kai Zhang 1,2 1.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2. Institute of Arid Meteorolog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09年第3期258-266,共9页
Understanding how the transpiration of this vegetation type respond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is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the wa-ter-balance dynamics of the riparian ecosystem threatened by groundwater depletion. Tran... Understanding how the transpiration of this vegetation type respond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is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the wa-ter-balance dynamics of the riparian ecosystem threatened by groundwater depletion. Transpiration and sap flow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heat-pulse technique. The results were then projected up to the stand level to investigate the stand’s water-use in relation to climate forcing in the desert riparian forest in an extreme arid region. This study took place from April through October 2003 and from May through October 2004. The experimental site was selected in the Populus euphratica Forest Reserve (101o10' E, 41o59' N) in Ejina county, in the lower Heihe River basin, China. The sapwood area was used as a scalar to extrapolate the stand-water consumption from the whole trees’ water consumption measured by the heat-pulse velocity recorder (HPVR). Scale transferring from a series of individual trees to a stand was don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natural variations between trees under giv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iometric parameters available from individual tree and stand levels was proved suitable for this purpos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apwood area and tre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was found. The prediction model is well fitted by the power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the sapwood area can be cal-culated by DBH. The sap-flow density can then be used to extrapolate the stand-water use by means of a serie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 flow heat-pulse technique sapwood area scale transferring extreme arid region Populus euphratica
下载PDF
板栗全生长季树干液流及蒸腾耗水特征
3
作者 郭燕 张树航 +6 位作者 张馨方 李颖 刘金雨 范丽颖 刘师源 高倩 王广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4-1806,共13页
【目的】明确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蒸腾耗水特征,为板栗园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对‘大板红’板栗植株全生长季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7个相关环境因子:太阳辐射(so... 【目的】明确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蒸腾耗水特征,为板栗园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对‘大板红’板栗植株全生长季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7个相关环境因子: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SR)、水汽压亏缺(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AT)、空气相对湿度(air relative humidity,ARH)、风速(wind speed,WS)、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ST)和土壤湿度(soil relative humidity,SRH),解析板栗树干液流规律和耗水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联性。【结果】板栗树干明显液流启动于5月3日,结束于10月26日,前后历时176 d。板栗全生长季晴天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几”字形曲线,其在6、7、8月每日启动到达峰值时间早于5、9、10月,而下降时间晚于5、9、10月,致6、7、8月份液流速率峰值持续时间长于5、9、10月。板栗全生长季液流速率日均值、日均耗水量和月耗水量由高到低排序均为8月>7月>6月>9月>5月>10月,其中显著性检验表明7月和8月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夜间液流量占比由高到低排序为10月>9月>5月>6月>7月>8月,其中显著性检验表明10月、9月和5月显著高于6月、7月和8月。板栗全生长季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水汽压亏缺、空气温度和风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建立了5—10月板栗树干液流速率与7个环境因子的6个回归模型。【结论】板栗树干有明显液流始于5月初、终于10月末;7—8月是板栗的关键需水期;建立的板栗植株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模型,可用于通过环境因子估测不同月份及整个生长季的植株耗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液流速率 耗水量 环境因子 特征
下载PDF
从同步数据分析乔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
作者 马泽 宋维峰 +1 位作者 徐小青 储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目的]树干液流是研究植物蒸腾耗水的重要生理指标,树种和气象因子均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消除树种因素限制,探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哈尼梯田水源区3种林分中10种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 [目的]树干液流是研究植物蒸腾耗水的重要生理指标,树种和气象因子均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消除树种因素限制,探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哈尼梯田水源区3种林分中10种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测定其树干液流速率,将其同步数据与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从次生落叶阔叶林和原生常绿阔叶林的7779条乔木树干液流速率数据中发现7条异常数据,且这些异常数据在各个树种中都表现出同步一致性;进一步关联分析表明,太阳辐射的突然增加是产生乔木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上升的主要原因,而降雨则是产生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下降的主要原因,两者的变化可导致其他气象因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树干液流速率;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发生同步异常数据的气候条件下,树干液流滞后太阳辐射0~30 min,提前于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和湿度0~60 min,滞后或提前时间远小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各树种的时滞时间。[结论]乔木树干液流受到太阳辐射和降雨等气象因子的综合调节,其中太阳辐射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从生理生态角度探究乔木的蒸腾作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气象因子 关系分析 同步异常 时滞效应
下载PDF
潮河山区人工林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响应
5
作者 王祥 韩淑颖 +2 位作者 翟家齐 张金萍 王庆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究潮河山区人工林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间的响应关系。【方法】通过热扩散探针法(TDP)对河北省丰宁县达袋沟控制站内生长季(5—10月)人工林(落叶松、油松和沙棘)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人工林液流速率... 【目的】探究潮河山区人工林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间的响应关系。【方法】通过热扩散探针法(TDP)对河北省丰宁县达袋沟控制站内生长季(5—10月)人工林(落叶松、油松和沙棘)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人工林液流速率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1)典型晴天落叶松、油松和沙棘各月份树干液流呈“昼高夜低”的单峰型曲线。各树种雨天树干液流较同期晴天明显降低,沙棘液流速率较其他树种更快且更易受降水影响。(2)小时尺度上落叶松、油松、沙棘液流速率与大气温度(T_(a))、饱和水汽压差(VPD)、太阳净辐射(R_(n))和风速(W)正相关,而与降水量(P)和空气相对湿度(R_(h))负相关。R_(n)是影响树干液流的最重要因素,VPD、T_(a)、R_(h)对其影响次之。(3)日尺度上落叶松、油松、沙棘液流速率日均值分别为2.78、1.44、5.27mL/(cm^(2)·h),其中R_(n)、VPD、T_(a)为主要影响因子。(4)整个生长季落叶松、油松、沙棘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间的时滞现象显著。落叶松液流速率变化提前于VPD约20 min,滞后于R_(n)约60 min;油松液流速率变化提前于VPD约40min,滞后于R_(n)约50 min;沙棘液流速率变化提前于VPD约20 min,滞后于R_(n)约50 min。【结论】不同时间尺度下影响潮河山区人工林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为R_(n)和VPD,液流与气象因子间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表现为液流速率变化提前于VPD,滞后于R_(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特征 气象因子 尺度 时滞
下载PDF
猕猴桃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6
作者 朱存洲 韩威 +5 位作者 陈维榕 邹玮 王虎 韦权高 李莉婕 赵泽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71-80,共10页
【目的】探明环境因子对猕猴桃树液流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猕猴桃树灌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生长季(4—9月)的6年生猕猴桃树为试材,采用热扩散法对猕猴桃植株液流进行1个生长季的连续测量,结合气象及土壤数据分析环境因素(... 【目的】探明环境因子对猕猴桃树液流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猕猴桃树灌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生长季(4—9月)的6年生猕猴桃树为试材,采用热扩散法对猕猴桃植株液流进行1个生长季的连续测量,结合气象及土壤数据分析环境因素(气温、降水、辐射、蒸汽压亏缺、土壤湿度和温度等)与猕猴桃植株液流的关系。【结果】生长季猕猴桃树干平均液流速率为43.607~355.775 g/h,液流日累积量7月>6月>8月>9月>5月>4月。不同月份猕猴桃树液流特征存在相似性,0:00—24:00呈低-高-低变化趋势。不同天气条件下小时尺度果树液流速率规律相同,但树干液流速率峰值存在差异,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且晴天、阴天和雨天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净辐射强度(Rn)、水汽压亏缺(VPD)、20 cm土壤温度(T)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H)均呈负相关关系。晴天、阴天、雨天树干液流速率与4个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拟合方程分别为F=4894.222+8.078e^(-5)Rn+284.579VPD-256.581T+10.019H(R^(2)=0.866)、F=-5220.102+3.410e^(-5)Rn+288.798VPD+181.098T+9.861H(R^(2)=0.855)、F=-2345.668+9.976e^(-6)Rn-4.915VPD+103.162T-0.482H(R^(2)=0.568)。【结论】猕猴桃树耗水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7月、8月晴天猕猴桃树干日蒸腾量最大,可适当蓄水、增加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液流速率 太阳净辐射强度 水汽压亏缺 土壤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下载PDF
坝上地区退化小叶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7
作者 杨东烨 余新晓 +2 位作者 李旭红 蒋涛 贾国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3,共8页
【目的】探究华北坝上地区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规律,合理配置生态用水,为小叶杨退化林的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未退化、退化小叶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TDP)测定树干液流量,同时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两种小叶... 【目的】探究华北坝上地区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规律,合理配置生态用水,为小叶杨退化林的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未退化、退化小叶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TDP)测定树干液流量,同时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两种小叶杨在不同天气下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分析生长旺季(7、8、9月)两种小叶杨树干液流与蒸腾量。【结果】(1)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晴天树干液流速率大于雨天与阴天,晴天时两者差距最大,且未退化小叶杨树干液流的启动时间总是早于退化小叶杨;(2)生长季内两种小叶杨树干液流速率差异显著,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量是退化小叶杨的3倍;(3)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小叶杨树干液流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未退化小叶杨对环境因子响应更敏感。【结论】退化小叶杨较低的蒸腾量难以维持正常生理所需,导致生理衰退,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敏感性增加,进一步削弱了其应对未来干旱事件的能力。建议对已经发生退化的杨树林分进行更新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树干液流 退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北京地区黄栌树干液流变化的环境驱动机制
8
作者 张敏 钱多 +6 位作者 张咏 李鑫豪 刘鹏 赵洪贤 刘新月 徐清风 查天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为探究北京主要造林树种黄栌树干液流在季节与昼夜尺度上的环境调控机制,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支持,以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造林树种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黄栌树干液流速率... 为探究北京主要造林树种黄栌树干液流在季节与昼夜尺度上的环境调控机制,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支持,以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造林树种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黄栌树干液流速率进行原位连续观测,并同步观测环境要素如空气温度(T_(a))、相对湿度(R_(H))、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土壤体积含水量(VWC),通过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探究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黄栌生长季累积蒸腾量为90 mm。昼夜尺度液流速率(J′s)主要受PAR调控,呈正相关关系(R^(2)=0.93),二者到达峰值的时间存在0.5 h的时滞。季节尺度,日平均液流速率(J_(s)^(d))主要受蒸气压差(VPD)调控,VPD对液流速率的调控阈值为1.5 kPa:当VPD<1.5 kPa时,VPD直接驱动液流变化,呈正线性相关关系(R^(2)=0.94);当VPD>1.5 kPa时其对液流速率的调控作用减弱,气孔导度(g_(s))对液流速率的调控作用增强,且g_(s)随VPD的上升呈指数型下降(R^(2)=0.88)。在生长旺期(6—8月),J_(s)^(d)随T_(a)、VPD、PAR的上升而上升,但与VWC间没有明显关系。研究发现黄栌具有低耗水性,昼夜尺度液流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限制,季节尺度液流速率主要受蒸汽压差调控,黄栌可通过调节气孔导度适应大气干旱,为北京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时间尺度 时滞效应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环境与生理因子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的影响
9
作者 王彪 陈立欣 +6 位作者 吴应明 胡旭 付照琦 高雅洁 葛艳灵 田沁瑞 林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40,共14页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环境和生理对刺槐蒸腾耗水的调控机制,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降雨拦截试验(...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环境和生理对刺槐蒸腾耗水的调控机制,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降雨拦截试验(整个生长季减雨50%),连续监测刺槐的树干液流变化,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和水分生理变化,分析环境和水分生理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1)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刺槐的液流速率(Js),干旱处理下平均Js(0.92 g/(cm^(2)·h))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下的平均Js(1.87 g/(cm^(2)·h)),但其变化规律相似。(2)干旱处理影响了刺槐的枝、叶相对含水量,且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枝、叶相对含水量降低。不同处理条件下,刺槐枝、叶水势和水容均呈“V”字型变化,干旱处理下的枝、叶片水势(-1.22 MPa、-0.72 MPa)低于对照处理(-1.15 MPa、-0.60 MPa)。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降低,分别为0.52 g/(cm^(3)·MPa)和1.05×10^(-2)g/(cm^(2)·MPa)。(3)刺槐树干液流的变化受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条件和水分生理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蒸散的主控因子均为太阳总辐射,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对刺槐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减弱,表明相较于干旱处理,对照条件下刺槐更依赖于组织水容储水来满足蒸腾耗水。【结论】研究揭示了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刺槐液流速率,但未改变其液流活动规律。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共同影响,主导因子依次为气象因子、土壤水分和水分生理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干旱条件下人工林的蒸腾耗水过程的变化特征,对评估气候变化条件下黄土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水分生理 干旱处理 结构方程模型 刺槐人工林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生长季夜间液流分配特征
10
作者 胡蕾 贾剑波 +3 位作者 闫文德 王一帆 吴瑞乔 陈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8,共8页
【目的】通过对油松生长季夜间液流特征和环境驱动因素的研究,揭示夜间液流组分拆分特征,探讨夜间液流的组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茎干补水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为华北土石山区水资源和水源涵养林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通过对油松生长季夜间液流特征和环境驱动因素的研究,揭示夜间液流组分拆分特征,探讨夜间液流的组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茎干补水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为华北土石山区水资源和水源涵养林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北土石山区的油松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径阶大小选取18棵样树,在2014年生长季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TDP)持续观测夜间液流,结合称重式蒸渗仪和自制微型蒸渗仪来计算蒸腾量,解析夜间液流的去向;并进行夜间液流与土壤含水量、大气温度、湿度及光合有效辐射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以确定主要驱动因素。【结果】在6—9月典型晴天,夜间液流速率都呈逐渐降低趋势,18:00—24:00的夜间液流速率高于00:00—05:00,夜间液流主要用于对白天失水过多的茎干进行补水,以至于在24:00时油松茎干储水量基本达到饱和,因此,00:00—05:00夜间液流速率趋于稳定;油松夜间液流用于茎干补水的比例(95.34%)显著高于用于夜间蒸腾量的比例(4.66%);油松夜间茎干补水量与饱和水汽压差呈极显著正相关(R^(2)=0.793,P<0.01),而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响应不敏感(R^(2)=0.105,P>0.05),表明夜间液流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影响。【结论】华北土石山区的油松生长季夜间液流随着夜间时间的进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绝大部分的夜间液流用于夜间茎干补水,在气象因子中,饱和水汽压是驱动夜间茎干补水及夜间液流的重要因子(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液流 分配特征 茎干补水 夜间蒸腾 华北土石山区
下载PDF
模拟干旱下杨树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星宇 杨金艳 +1 位作者 阮宏华 张瑞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目的]研究干旱对杨树人工林树干液流的影响,可以深入理解杨树人工林对全球降水格局改变的响应。[方法]于2018年9月—2020年11月以东台林场10年生杨树(Populus deltoides)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穿透雨移除法模拟干旱处理:CK(对照)、D_(1)(30... [目的]研究干旱对杨树人工林树干液流的影响,可以深入理解杨树人工林对全球降水格局改变的响应。[方法]于2018年9月—2020年11月以东台林场10年生杨树(Populus deltoides)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穿透雨移除法模拟干旱处理:CK(对照)、D_(1)(30%穿透雨移除)、D_(2)(50%穿透雨移除),利用热扩散探针技术连续测定杨树人工林的液流变化,结合同步监测的环境因子,揭示杨树人工林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1)3个处理下杨树人工林树干液流年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与饱和蒸汽压差、光合有效辐射的年际变化曲线相似。树干液流速率在夏季达到峰值,接着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到达林木休眠期时液流密度趋近于0;(2)模拟干旱下,随着截流程度增大,树干液流随之降低。D_(1)和D_(2)生长季液流密度平均值比对照组显著下降了24%~39%(p<0.05);(3)混合效应模型表明饱和蒸汽压差和土壤温度与液流变化极显著相关(p<0.01),大气温度,降雨量和土壤温度与液流变化显著相关(p<0.05)。[结论]移除30%的穿透雨提高了各环境因子对液流变化的解释程度,即干旱条件下会提高树干液流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其中土壤含水量对液流变化的解释率最高。未来仍需继续探讨树木自身性状对环境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树干液流密度 土壤体积含水量 热扩散探针技术
下载PDF
黄土高原侧柏和柠条树干液流日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2
作者 黄玥 卫伟 陈胜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9-398,共10页
黄土高原降雨稀少,水分供应不足,植物生长用水普遍受限。通过热扩散式探针(TDP)于2022年生长季(5-10月)对黄土高原龙滩流域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树干液流密度进行连续观测,同步监测气象因子和土... 黄土高原降雨稀少,水分供应不足,植物生长用水普遍受限。通过热扩散式探针(TDP)于2022年生长季(5-10月)对黄土高原龙滩流域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树干液流密度进行连续观测,同步监测气象因子和土壤含水量。对该地区主要树种的蒸腾耗水特征及其环境响应机制进行分析,旨在解析不同植被的用水规律与干旱适应能力。结果表明,1)生长季内,侧柏液流密度日变化为单峰型,液流峰值分布在0.448-0.537 g·m^(-2)·h^(-1)。柠条液流密度日变化为双峰型,2个液流峰值分布在0.027 6-0.039 3 g·m^(-2)·h^(-1)和0.031 5-0.043 6 g·m^(-2)·h^(-1)。2)侧柏液流密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r^(2)=0.773,P=0.036),其次为饱和水汽压差(r^(2)=0.320,P=0.041)。柠条液流密度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差影响(r^(2)=0.678,P=0.011),其次为相对湿度(r^(2)=0.564,P=0.044)。3)在生长季内的不同时期,降雨后侧柏和柠条液流密度均显著高于降雨前。可利用能同时反映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的蒸腾变量模拟液流密度变化,降雨前后的侧柏、柠条液流密度均与蒸腾变量呈正向指数关系。通过对比降雨前后植被水力导度(拟合参数b值)发现:与侧柏相比,柠条液流密度受降雨影响更强烈,而侧柏的水分适应能力较强。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侧柏、柠条液流密度对环境的响应存在差异,柠条是降雨敏感型植物,侧柏是降雨不敏感型植物。研究结果可为当地造林树种选择及森林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柠条 液流密度 水分利用 环境因素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兴隆山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
作者 吴国宏 陈徵尼 +1 位作者 王芳 王翠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97,共7页
在2018年5月1日-10月31日,对兴隆山青扦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和土壤电导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监测期内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上青扦液流量均呈单峰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相比于晴天,青扦... 在2018年5月1日-10月31日,对兴隆山青扦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和土壤电导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监测期内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上青扦液流量均呈单峰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相比于晴天,青扦阴天液流启动时间和液流峰值出现时间均存在滞后现象.当年生长季内,青扦蒸腾总量为273.79 mm,日均蒸腾量1.49±0.71 mm.青扦夜间液流活动与日间液流量呈极显著相关.小时和日尺度上影响青扦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电导率和空气温度,可以分别解释78.4%和81.1%的液流量变异,饱和水汽压差是月尺度上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以解释月尺度97.3%的液流量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 环境因子 热扩散法 青扦
下载PDF
崂山麻栎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4
作者 于琳倩 范培先 高群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以崂山自然保护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为研究对象,利用TDP插针式热扩散探针技术,在不同生长季节进行树干液流监测,并同步记录样地内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光合辐射和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分析树干液流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特... 以崂山自然保护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为研究对象,利用TDP插针式热扩散探针技术,在不同生长季节进行树干液流监测,并同步记录样地内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光合辐射和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分析树干液流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树干液流日变化呈昼高夜低的单峰曲线,8月份是树干液流速率峰值和均值最高的时间段;树干液流受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因子的影响,检验水平为极显著(P<0.01),其中光合有效辐射是最显著的影响因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上因子与树干液流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R^(2)=0.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陕北安塞山地苹果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5
作者 高铭雨 刘敏 +4 位作者 王俊 郑恩 陈暮浩 冯淑 张永旺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为揭示陕北黄土区不同生育期山地苹果树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陕北黄土区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山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热扩散式探针法(TDP)和自动气象站对陕北黄土区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和环境因... 为揭示陕北黄土区不同生育期山地苹果树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陕北黄土区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山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热扩散式探针法(TDP)和自动气象站对陕北黄土区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和环境因子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分析山地苹果液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太阳辐射、气温和大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总体上呈“几”字型曲线,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有微弱的夜间液流产生;不同生育期山地苹果树干液流日累积量表现为果实膨大期(14.396 kg·d^(-1))>幼果期(14.10 kg·d^(-1))>果实成熟期(9.682 kg·d^(-1))>开花期(6.49 kg·d^(-1))>着色期(4.104 kg·d^(-1));晴天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高于多云和阴雨天气;构建了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各方程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生育期方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1,拟合良好。陕北黄土区夏季果实膨大期蒸腾耗水量最大,应及时于日落前或日出后进行补水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苹果 树干液流速率 环境因子 陕北安塞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杨柴液流变化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光宇 王晓江 +7 位作者 高孝威 胡尔查 李梓豪 李卓凡 刘婷 杨海峰 郗雯 王乐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5-1645,共11页
采用FLOW32-1K (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热平衡包裹式液流仪对毛乌素沙地杨柴(Hedysarum leave)植株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监测,同步监测灌木林地内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等气象因子,探讨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杨... 采用FLOW32-1K (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热平衡包裹式液流仪对毛乌素沙地杨柴(Hedysarum leave)植株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监测,同步监测灌木林地内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等气象因子,探讨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杨柴植株液流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径级(3—4 mm、4—6 mm和>6 mm)杨柴植株的日平均液流速率分别为5.61 g/h、9.29 g/h、35.30 g/h,平均日液流量分别为(134.72±82.48)g/d、(223.06±152.20)g/d、(847.23±403.38)g/d。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树干液流速率晴天>阴天,液流速率变化呈“昼高夜低”,不同月份表现为8月>7月>9月。(2)影响晴天和雨天杨柴植株液流的首要气象因子都是太阳辐射,小时尺度下,太阳辐射、气温、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共同解释杨柴液流的75%以上,在日尺度下,气象因子可以共同解释其80.8%以上;且随着时间尺度增大,进入回归方程的气象因子个数呈减小趋势,但气象因子对杨柴液流变化的解释度呈增加趋势。研究在未来不能进行连续观测的条件下,通过气象因子和预测模型来估算杨柴液流变化,进而可指导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与水资源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柴 液流 气象因子 时间尺度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山杏树干液流密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新生 许浩 +5 位作者 刘广全 安钰 王月玲 董立国 郭永忠 万海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9,共9页
确定不同时间尺度树干液流的主要影响因子,对理解液流密度响应环境的驱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以宁夏黄土丘陵区的山杏为对象,在生长季同步监测树干液流密度、气象要素、土壤环境等指标,分析时、日和月尺度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 确定不同时间尺度树干液流的主要影响因子,对理解液流密度响应环境的驱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以宁夏黄土丘陵区的山杏为对象,在生长季同步监测树干液流密度、气象要素、土壤环境等指标,分析时、日和月尺度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日尺度上,树干液流与太阳辐射(R_(s))、饱和水汽压差(V_(PD))、气温(T_(a))、相对湿度(R_(H))、风速(W_(a))、降雨量(P_(re))、土壤水分(V_(SM))、土壤温度(T_(s))8个环境因子相关性极显著;时尺度上,树干液流与除W_(a)外的其他7个环境因子呈极显著相关;月尺度上,树干液流仅与V_(SM)、T_(a)呈极显著相关。2)从时尺度到日尺度,树干液流对V_(PD)和T_(s)的响应程度逐渐增强;从日尺度到月尺度,树干液流对R_(s)、V_(PD)、T_(s)的响应程度逐渐减弱,而对V_(SM)的响应程度逐渐增强;在3个时间尺度,树干液流对R_(s)、T_(a)、T_(s)、V_(PD)呈正响应,对R_(H)、W_(a)、V_(SM)呈负响应。3)建立了3个时间尺度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式,在较小的时尺度,入选的因子包括R_(s)和T_(a)等7个;在较大的月尺度,入选的因子仅为V_(SM);处于中间的日尺度,入选的因子包括V_(SM)、R_(s)等4个;随尺度从时、日到月转变,树干液流的解释率依次为61.5%、76.6%、80.5%;时和日尺度树干液流的首要影响因子均为R_(s),而月尺度为V_(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时间尺度 山杏
下载PDF
不同天气条件下山杏树干液流速率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新生 许浩 +5 位作者 安钰 郭永忠 董立国 王月玲 万海霞! 蔡进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64,共11页
以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生长季监测树干液流速率,同步观测环境因子包括气象因子、土壤水分及土壤温度等指标,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量化了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变化的贡献量。结... 以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生长季监测树干液流速率,同步观测环境因子包括气象因子、土壤水分及土壤温度等指标,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量化了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变化的贡献量。结果表明:在晴天,太阳辐射对树干液流变化的贡献量最大,占比为80.8%,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的贡献量较小,分别占2.7%和1.4%;在多云天气,太阳辐射、气温、土壤温度对树干液流变化的贡献量占比分别为44.9%、9.3%和13.7%;在雨天,太阳辐射对树干液流变化的贡献量占比为60.4%,饱和水汽压差的贡献量为4.7%。随着天气条件从晴天、多云、到雨天的转变,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变化的总贡献量依次降低,液流速率与大气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的相关性逐步增大,与气温、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相关性逐渐减小。在3类不同天气条件下,太阳辐射均是树干液流变化的主控气象因子,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土壤温度、风速等居次。研究结果可为变化环境下细致刻画植被蒸腾对外界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及理解相关驱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天气条件 山杏
下载PDF
民勤荒漠梭梭茎干液流动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锦春 徐先英 +7 位作者 孙学兵 郭树江 强玉泉 闫沛迎 赵艳丽 段晓峰 柳小平 马福元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耗水过程研究是维持干旱区人工固沙林生存和生长的关键环节,本研究基于热扩散(TDP)监测技术获取民勤生长季梭梭茎干液流实时数据,分析梭梭茎干液流动态,为明晰梭梭生长过程的耗水提供重要佐证。结果表明:梭...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耗水过程研究是维持干旱区人工固沙林生存和生长的关键环节,本研究基于热扩散(TDP)监测技术获取民勤生长季梭梭茎干液流实时数据,分析梭梭茎干液流动态,为明晰梭梭生长过程的耗水提供重要佐证。结果表明:梭梭茎干液流流速随林龄生长而增大,也随着梭梭老龄化生长衰退而减弱,10龄、15龄、20龄梭梭茎干日平均液流流速分别为1.059、1.460和0.570 cm^(3)·(cm^(2)·h)^(-1),5月-10月生长季累计液流量分别为423.386、1 041.186和430.212 kg。梭梭茎干液流随梭梭地径增粗而增大,不同茎级梭梭茎干日平均液流流速介于0.276~2.132 cm^(3)·(cm^(2)·h)^(-1),生长季累计液流量介于121.656~1 722.810 kg。不同龄林梭梭液流以大径级梭梭启动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峰值高,液流启动时间07:00-08:00,日均最大液流流速2.767~5.536 cm^(3)·(cm^(2)·h)^(-1),日最大液流流速出现时间随林龄生长延迟了1.5~4.0 h。不同龄林梭梭液流变化反映了梭梭生长耗水过程及其对干旱环境的响应,而不同径级梭梭液流变化反映了梭梭个体生长差异也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分析结果可为荒漠梭梭固沙林生态用水估算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梭梭 液流 动态变化 人工固沙林 耗水 生态用水 民勤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杉木种源树干液流特征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庭毓 牛香 +4 位作者 王兵 宋庆丰 王南 孙建军 刘儒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5,共7页
为研究不同种源杉木(Cuninghamia lanceolata)树干液流变化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及气象因子的响应差异。在2021年3月初—7月末,运用Granier热扩散边材树干液流探针对杉木进行树干液流观测,通过AZS 100TDR土壤水分仪测量土壤水分的动态,并... 为研究不同种源杉木(Cuninghamia lanceolata)树干液流变化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及气象因子的响应差异。在2021年3月初—7月末,运用Granier热扩散边材树干液流探针对杉木进行树干液流观测,通过AZS 100TDR土壤水分仪测量土壤水分的动态,并同步监测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采用饱和指数曲线分别对液流密度、总辐射和空气水汽压亏缺进行拟合,分析大岗山不同种源杉木树干液流特征对气象因子及土壤水分动态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杉木种源树干液流日变化随总辐射和空气水汽压亏缺呈现明显的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且差异显著(P<0.01),其中来自江西铜鼓的种源树干液流密度最高。土壤含水量相对充足时期(RSP)树干液流密度峰值高于土壤含水量相对亏缺时期(RDP),来自江西修水的种源在2种水分条件下液流密度变化幅度最小且液流密度最低,适合在水分条件差的区域种植。不同种源树干液流密度在2个时期对气象因子的拟合方程表明,在RSP液流密度上升的速率高于RDP,RSP影响树干液流的主要因子是饱和水汽压差,RDP饱和水汽压差影响树干液流的因子是总辐射。该研究揭示不同种源的抗旱特性及对干旱的响应机制,可为我国南方不同地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种源 液流密度 土壤含水量 气象因子 大岗山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