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析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被引量:4
1
作者 戚瑜清 郑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83-489,共7页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伤寒论》中的清热法、攻下法与滋阴法,化裁经方,立新治法,并拓展了临床运用范围。两者区别之处在于,在解表祛邪方面,伤寒以汗法为治疗手段,而温病以汗法为治疗目的;伤寒并有温阳、利水、通津等其他治法,温病以清热存阴、滋阴养血法治疗动风病证;伤寒治疗“护阳气”思想占主要地位,“存津液”则处次要地位,而温病治疗“救阴”思想占主要地位。[结论]在《伤寒论》中,阴液损伤可以是某一经病的病机,也可以是某病证的主症之一,或者可作为防患于未然思想,寓于解表祛邪之中;而温病阴伤作为病机,贯穿病程始终。伤寒部分存阴治法,被温病医家继承并发展,形成了温病坚阴育阴的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温病 存津液 救阴 治法 方药
下载PDF
论大承气汤 被引量:9
2
作者 卢秀鸾 吴明志 贾锡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5,共2页
深入研习了《伤寒论》全部有关大承气汤条文的论述和历代医家的注释,对后世温病学家对该方的应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大承气汤证候的认识,结合作者的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出大承气汤主要是通过通大便达到泄热的目的及先进的... 深入研习了《伤寒论》全部有关大承气汤条文的论述和历代医家的注释,对后世温病学家对该方的应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大承气汤证候的认识,结合作者的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出大承气汤主要是通过通大便达到泄热的目的及先进的救阴学术思想,适用于因热邪引起的大便燥结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在临床应用上对病机要分析透彻,对病位要判断准确,方能收桴鼓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通便泄热 救阴 挖掘与发扬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浅析温病“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 郑彩霞 +3 位作者 师勇 汪严 周勇亮 李泽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1期34-35,共2页
浅析温病治疗中"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内涵。认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是叶天士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温热与阴伤常互相影响,治疗时应以顾护津液为重,多汗者宜根据邪正消长以救阴,而救阴在于补益津液以化汗。
关键词 温病 救阴
下载PDF
六经九分法概述(三)——清法三分:凉泄、寒泻与救阴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44-47,共4页
将六经九分法中的清法区分为凉泄、寒泻和救阴,分别从诊疗要点、治法方药及后世演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归纳出相应的基本方、类变方和加减方。
关键词 六经九分法 太阳凉泄法 阳明寒泻法 少阴救阴法 诊疗要点 方药变通
下载PDF
伤寒护阴 温病救阳 被引量:1
5
作者 谭蔡麟 杨宇 +5 位作者 卿世花 唐红屈 王宝家 叶静 王秀敏 胥靖域 《四川中医》 2013年第9期14-15,共2页
在中医学里,伤寒和温病为两种相反性质的外感热病。伤寒的外感病邪为寒邪,故用药常为温药;温病的外感病邪为热邪,故治疗选药多用寒凉。但事实上,由于人体禀赋的差异和病机的变化,治疗伤寒类疾病时常需要顾护阴津;而治疗温病时,也需要注... 在中医学里,伤寒和温病为两种相反性质的外感热病。伤寒的外感病邪为寒邪,故用药常为温药;温病的外感病邪为热邪,故治疗选药多用寒凉。但事实上,由于人体禀赋的差异和病机的变化,治疗伤寒类疾病时常需要顾护阴津;而治疗温病时,也需要注意保存阳气。本文单就理论谈"伤寒护阴,温病救阳"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护阴 温病 救阳
下载PDF
汪文绮《杂症会心录》疫病辨治特色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雨露 黄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8-1080,共3页
清代新安医家汪文绮晚年著作《杂症会心录》汇集了汪氏数十年的临证经验,书中对于疾病的辨证析因细致并列医方、医案于后。通过与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家观点方法的比较,发现汪文绮对疫病的论述颇具特色。其在《杂症会心录》中深入探讨并... 清代新安医家汪文绮晚年著作《杂症会心录》汇集了汪氏数十年的临证经验,书中对于疾病的辨证析因细致并列医方、医案于后。通过与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家观点方法的比较,发现汪文绮对疫病的论述颇具特色。其在《杂症会心录》中深入探讨并发挥了“邪从口鼻而入”之论,在继承基础上阐明了“邪陷三阴”的疫病病机,注重辨明正气虚实,针对疫邪热毒伤阴的特点创立救阴结合解疫毒的治疫大法,创制有乾一老人汤、新制救疫汤两首治疫代表方剂,善用豆类与甘草之类配伍扶正解毒,用药具有“平正轻简”的特点,其解疫毒的同时重视固护阴液、变通活法而不拘泥于古的思想,对现代疫病理论的完善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症会心录》 疫病 邪陷三阴 救阴解毒 汪文绮
下载PDF
加减清燥救肺汤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咳嗽46例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红玉 《河南中医》 2015年第4期823-824,共2页
目的:观察加减清燥救肺汤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阴虚燥热型慢性咳嗽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给予加减清燥救肺汤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78.3%... 目的:观察加减清燥救肺汤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阴虚燥热型慢性咳嗽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给予加减清燥救肺汤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78.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清燥救肺汤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加减清燥救肺汤 阴虚燥热证
下载PDF
上海求学与马寅初“实业救国”思想的确立
8
作者 黎建军 朱远兴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95-99,共5页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其前半生以发展民族工业 ,实现“实业救国”理想为己任。然而 ,出身于一个传统手工业者家庭的马寅初之所以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与他于 1897至 190 4年 7年间在上海求学的特殊经历不无关系。在这里 ,...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其前半生以发展民族工业 ,实现“实业救国”理想为己任。然而 ,出身于一个传统手工业者家庭的马寅初之所以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与他于 1897至 190 4年 7年间在上海求学的特殊经历不无关系。在这里 ,他主要形成了三个重要的观念 :其一 ,认识到强的基础在于富 ;其二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结合在一起 ,主张发展经济实现救国的目标 ;其三 ,确立了进化论的观点 ,认为可以通过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竞争达到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寅初 进化论 经济竞争 “实业救国”思想 戊戌维新 上海
下载PDF
浅析“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被引量:1
9
作者 冯琪琪 叶孟娜 +2 位作者 李耀林 张民杰 秦艳虹 《河南中医》 2022年第9期1314-1318,共5页
叶天士指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强调的不是“津与汗”的治疗方法,而是重视阴精的理念。温病不同阶段,温热病邪伤阴程度不同,顾护调养阴精的重点亦不相同。邪在卫分,温热之邪结聚,郁遏气机,宣降失常,治以辛凉轻清疏透,兼清热生... 叶天士指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强调的不是“津与汗”的治疗方法,而是重视阴精的理念。温病不同阶段,温热病邪伤阴程度不同,顾护调养阴精的重点亦不相同。邪在卫分,温热之邪结聚,郁遏气机,宣降失常,治以辛凉轻清疏透,兼清热生津,药选连翘、牛蒡子、栀子皮、桑叶、薄荷、淡豆豉,配合麦冬、花露、芦根汁等。卫分不解,传入气分,温热毒邪深入,热伏于里,津伤更甚,当急泻热、补津液,心胃火燔者,选黄连、石膏泻热养阴;心火上炎,舌绛干,津液亏损者,予导赤散清心利水养阴;胃津亡者,予玉女煎清胃热滋阴。气分不解,热邪深入营血,煎灼津液,脉道不利,津少化血乏源,当“先清营热,勿得滋腻为稳”,药选犀角、玄参、羚羊角等。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药选生地黄、牡丹皮、阿胶、赤芍等。邪入血分,还可能伤及阴精,当“甘寒之中加入咸寒”,选用甘咸寒濡润之品。温病治疗需全程顾护津液,气分强调汗,通过辛凉清解之法,透邪外达;卫分侧重津液,泻热养阴,可战汗透邪;营血之分关注津液,侧重血,清热化瘀凉血并用,脉道通利,津液自行;血分重伤津液累及阴精,则滋厚填精,急以救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阴 温病 《温热论》 叶天士
下载PDF
针灸至阴穴矫正异常胎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惠琴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5期150-151,共2页
造成难产因素中包含胎位异常,需对孕妇进行手术以达到助产目的,若对胎位异常孕妇处理方式不当,胎儿以及孕妇自身生命会受到严重威胁。产前对孕妇胎位不正矫正有着重要意义。针灸至阴穴位矫正胎位,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胎位矫正 胎位异常 针灸至阴穴 拯救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