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owth of the Sayram Lake and retreat of its water-supplying glaciers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from 1972 to 2011 被引量:6
1
作者 CHENG Weiming WANG Nan +2 位作者 ZHAO Shangmin FANG Yue ZHAO Mi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13-22,共10页
Inland lakes and alpine glaciers are important constituents of water resource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Understanding their variations is critical for both an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dynamic changes of water r... Inland lakes and alpine glaciers are important constituents of water resource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Understanding their variations is critical for both an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dynamic change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retrieval of climatic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earlier research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growth of the Sayram Lake and the retreat of its water-supplying glaciers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using long-term sequenced remote sensing imag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over the past 40 years, the surface area and the water level of the lake has increased by 12.0±0.3 km<sup>2</sup> and 2.8 m, respectively, and the area of its water-supplying glaciers has decreased continuously since the early 1970s with a total reduction of about–2.13±0.03 km<sup>2</sup>. Our study has indica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yram lake inland lake areal variation water level change glacial retreat
下载PDF
Holocene vegetational and climatic variation in westerly-dominated areas of Central Asia inferred from the Sayram Lake in northern Xinjiang,China 被引量:39
2
作者 JIANG QingFeng JI JunFeng +5 位作者 SHEN Ji Ryo MATSUMOTO TONG GuoBang QIAN Peng REN XueMei YAN DeZh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339-353,共15页
Changes in th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westerly-dominated areas in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Holocene were interpreted using pollen-assemblages and charcoal data from a 300-cm-long sediment core of the Sayram Lake... Changes in th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westerly-dominated areas in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Holocene were interpreted using pollen-assemblages and charcoal data from a 300-cm-long sediment core of the Sayram Lake,northern Xinjiang.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 radiocarbon dating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bulk organic matter of the samples.Artemisia spp./Chenopodiaceae ratios and results from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fer that the lake basin was dominated by desert vegetation before ca.9.6 cal.ka BP,which suggests a warm and dry climate in the early Holocene.Desert steppe/steppe expanded during 9.6-5.5 cal.ka BP,indicating a remarkable increase both in th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mid-Holocene.Desert vegetation dominated between 6.5 and 5.5 cal.ka BP,marking an extreme warmer and drier interval.The steppe/meadow steppe recovered,and temperatures decreased from 5.5 cal.ka BP in the late Holocene,as indicated by the increased abundance of Artemis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adows.Holocene temperatures and moisture variations in the Sayram Lake area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adjacent areas.This consistency implies that solar radiation was the main driving factor for regional temperature changes,and that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was significant on regional changes in humidity.The evolution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Sayram Lake areas,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as dry in the early Holocene and relatively humid in the middle-late Holocene,are clear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monsoonal areas.Dry conditions in the early Holocene in the Sayram Lake area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decreased water vapor advection.These conditions were a result of reduced westerly wind speeds and less evaporation upstream,which in turn were caused by seasonal changes in solar radiation superimposed by strong evaporation following warming and drying local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ly-dominated areas HOLOCENE sayram lake POLLEN charcoal PALEOVEGETATION PALEOCLIMATE
原文传递
Climate effects on an inland alpine lake in Xinjiang, China over the past 40 years 被引量:7
3
作者 HuiXia CHAI WeiMing CHENG +2 位作者 ChengHu ZHOU ShangMin ZHAO HaiJiang LI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3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Inland lakes are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Understanding climate effects on these lakes is critical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 Inland lakes are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Understanding climate effects on these lakes is critical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changes in Sayram Lake of Xinjiang, China, and addresse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fluctuations on the inland lake based on long-term sequenced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the past 40 years. A geo- 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the hypsometry of the basin area of Sayram Lake, and estimation methods for evaporation from rising temperature and water levels from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were proposed. Results showed that: (1)Areal values of Sayram Lake have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40 years. (2) Bo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have increased with average increases of more than 1.8~C and 82 mm, respectively. Variation of the water levels in the lake was consistent with local climate changes, and the areal values show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loc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3) According to the hypsometry data of the basin area, the estimated lake water levels increased by 2.8 m, and the water volume increased by 12.9×108 m3 over the past 40 years. The increasing area of Sayram Lake correlated with local and regional climatic changes because it is hardly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yram lake climate change water body extraction areal variation inland alpine lake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降水变化的树轮记录 被引量:9
4
作者 秦莉 袁玉江 +5 位作者 喻树龙 范子昂 尚华明 陈峰 张同文 张瑞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4-1092,共9页
利用采自天山西部赛里木湖流域的树木年轮标准化宽度年表,重建了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上年8月到当年7月的降水变化,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达到39.8%,多方验证表明,重建结果是稳定可靠的。分析历史降水变化特征表明,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 利用采自天山西部赛里木湖流域的树木年轮标准化宽度年表,重建了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上年8月到当年7月的降水变化,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达到39.8%,多方验证表明,重建结果是稳定可靠的。分析历史降水变化特征表明,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的降水经历了6干7湿的阶段变化,其中,持续最长的干旱阶段为1762—1791年,而最为干旱的阶段为1841—1865年;持续最长的湿润阶段为1794—1840年,而最为湿润的阶段为1734—1761年间;赛里木流域历史降水存在3个极端湿润年(1749,1876和1924年)和4个极端干旱年(1714,1775,1847和1917年),1910年代为最干旱的十年;降水变化存在11—12a、3.0a、2.5a、2.1a和2.0a的变化准周期;赛里木湖流域过去373年的降水的阶段变化、周期变化和极端降水年份均与天山北坡中西部和中亚天山山区降水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的降水重建序列能较好的代表天山北坡中西部和中亚大部分区域历史降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树木年轮 降水 气候变化 天山
下载PDF
1989-2014年赛里木湖水面面积的时序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宇 李均力 +3 位作者 郭木加甫 包安明 胡汝骥 赵胜楠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1-860,共10页
利用多时相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分析湖泊面积的时序变化是当前湖泊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1989-2014年的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对赛里木湖的水面面积变化进行制图,分析长时段内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湖泊面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 利用多时相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分析湖泊面积的时序变化是当前湖泊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1989-2014年的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对赛里木湖的水面面积变化进行制图,分析长时段内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湖泊面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尽管赛里木湖面积变化相对较小,然而较长时序遥感数据能够很好的描述赛里木湖面积的年度和季节性变化特征。26 a来湖泊的年际、季节面积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年面积变化为0.165 km^2·a^(-1),并分别在1993-1998和2001-2005年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从季节性变化来看,1~3月份处于雪冰覆盖期,6~8月份是面积最大的时期。湖泊边界变化与周边地势有关,边界外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湖泊西部、西北部等地势低且平坦的草原地带,且湖岸坍塌与崩岸的区域与研究区盛行的风向相对应。近30 a的气候资料表明,湖泊萎缩、扩张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较好地响应了区域气候暖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湖泊面积 时空特征 气候变化 遥感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彩龙 阎顺 +1 位作者 宋旭东 王燕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8-644,共7页
通过对赛里木湖实地考察,调查了129个景点,并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赛里木湖地质遗迹景观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制定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进行分类,对资源进行特色分析。在运用"... 通过对赛里木湖实地考察,调查了129个景点,并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赛里木湖地质遗迹景观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制定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进行分类,对资源进行特色分析。在运用"三三六"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旅游资源定性定量结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对赛里木湖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应突出以高原湖泊景观为主,生物景观和冰川地貌景观为辅,建设一环三纵的旅游空间格局,形成以博乐市为依托城市,以博乐市、伊宁市和乌鲁木齐大都市圈为基本客源市场,以来疆游客为次级客源市场,成为新疆一个集科研、度假、休闲、探险为一身的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地质公园 旅游 新疆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润炜 蔡新斌 +2 位作者 江晓珩 买尔燕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林宣龙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5期84-89,共6页
湿地生态旅游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湿地进行合理利用,因此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疆赛里木湖的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确定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 湿地生态旅游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湿地进行合理利用,因此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疆赛里木湖的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确定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分66.88分。结果表明:赛里木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属三级旅游资源,适宜加大旅游开发投入,且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价值是赛里木湖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湖泊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凹目白鲑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小蓉 赵志永 +4 位作者 宋方圆 雷用东 冯帆 张建 张正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67-272,共6页
为评价新疆冷水鱼重金属元素蓄积水平和食用安全性,采用微波消解法,并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新疆赛里木湖凹目白鲑不同组织进行Pb、Cd、Cr、Hg、As、Ni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分析其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并... 为评价新疆冷水鱼重金属元素蓄积水平和食用安全性,采用微波消解法,并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新疆赛里木湖凹目白鲑不同组织进行Pb、Cd、Cr、Hg、As、Ni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分析其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险系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与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在鱼体内的蓄积量存在组织特异性,同一器官组织对不同重金属的蓄积量不相同。Cd、As含量在凹目白鲑的肠胰脏中含量最高,肌肉中含量最少,Pb含量在凹目白鲑的皮含量最高,均小于国标规定食用性安全含量(Pb<0.5 mg/kg,Cd<0.1 mg/kg,As<0.1 mg/kg)。相关性分析显示,除Ni和Cr含量在凹目白鲑部分组织中相关性不显著,其余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P<0.05),重金属含量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较显著。污染程度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除肌肉组织外其他组织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平,食用赛里木湖区域的凹目白鲑无明显的健康风险,食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新疆赛里木湖 凹目白鲑 蓄积量 食用安全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3种引进白鲑鱼类的DNA条形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常玉梅 孙博 +2 位作者 苏宝锋 梁利群 侯玉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9-826,共8页
本研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新疆赛里木湖引进种贝加尔凹目白鲑(Coregonus migratorius)、高白鲑(Coregonus peled)和宽鼻白鲑(Coregonus nasus)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单倍型检测发现,3种白鲑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其中贝加尔... 本研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新疆赛里木湖引进种贝加尔凹目白鲑(Coregonus migratorius)、高白鲑(Coregonus peled)和宽鼻白鲑(Coregonus nasus)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单倍型检测发现,3种白鲑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其中贝加尔凹目白鲑独享5种,宽鼻白鲑7种,高白鲑5种,后二者共享2种单倍型为高白鲑特有单倍型,表明二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交流,高白鲑可能将其基因通过杂交渐渗到宽鼻白鲑群体内。系统发育分析显示,15种单倍型分成3组分别聚类在3个不同分支上,每个分支所属白鲑分别与其发表序列聚在一起,表明赛里木湖引进的3种白鲑仍保持着原种良好的种源特性;而贝加尔凹目白鲑的近缘种秋白鲑(Coregonus autumnalis)则单独聚为一支,与贝加尔凹目白鲑的遗传距离最大(0.027),支持将二者划分为两个独立种。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3种白鲑的遗传多样性适中,但由于宽鼻白鲑存在杂交的可能性,因而其遗传多样性高于贝加尔凹目白鲑和高白鲑。建议赛里木湖渔业生产部门继续在繁殖、捕鱼等生产方式上进行科学规划,引进先进的种质鉴定技术,避免人工杂交造成的种质污染;同时维持和提高白鲑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保证湖区特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白鲑属 DNA条形码 种质鉴定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赛里木湖沉积物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其环境信息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京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马龙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1-768,共8页
在分析赛里木湖湖泊沉积物中氮含量(TN)、有机碳含量(TOC)及其碳同位素(δ^(13)C_(org))以及色素等指标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中有机指标的环境意义的探讨,揭示了新疆赛里木湖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所蕴含的环境信息.赛里木湖沉积... 在分析赛里木湖湖泊沉积物中氮含量(TN)、有机碳含量(TOC)及其碳同位素(δ^(13)C_(org))以及色素等指标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中有机指标的环境意义的探讨,揭示了新疆赛里木湖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所蕴含的环境信息.赛里木湖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沉积物色素变化是有机质保存条件的指标,间接指示了湖泊-流域水热配置环境.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反映了湖泊内外源的混合信息.结合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将赛里木湖近代环境划分为四大发展阶段:1、各有机指标相对稳定;2、各有机指标明显波动;3、各有机指标显著增加;4、各有机指标快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有机质 湖泊生产力 环境演变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水质评价与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郝永志 贾尔恒.阿哈提 +1 位作者 程艳 刘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基于ArcGIS空间插值分析法评价赛里木湖水质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赛里木湖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有机类,营养盐次之,总体水质达Ⅲ类标准。空间分布呈东部、西部浓度高于中部的特点,形成原因主...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基于ArcGIS空间插值分析法评价赛里木湖水质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赛里木湖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有机类,营养盐次之,总体水质达Ⅲ类标准。空间分布呈东部、西部浓度高于中部的特点,形成原因主要是水生植物和栖息动物等死亡腐烂遗留的物质较多,同时入湖河流的水质也是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模糊综合评价 水质 时空分布
下载PDF
赛里木湖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金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2-29,共8页
本文对赛里木湖风景区开展了系统深入的野外考察研究,表明该区风景名胜资源别具异彩,不愧为“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赛里木湖 风景区 调查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杰 李瑛 +3 位作者 滕超 杨欣杰 曹军 陈喜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42-44,共3页
在野外调查查明赛里木湖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采集样品并室内测试赛里木湖及临近果子沟河流水样的水化学指标,将其水化学指标与前人在1965、1985、2004、2014年测试的主要化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首次对赛里木湖水样进行室内测试氢... 在野外调查查明赛里木湖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采集样品并室内测试赛里木湖及临近果子沟河流水样的水化学指标,将其水化学指标与前人在1965、1985、2004、2014年测试的主要化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首次对赛里木湖水样进行室内测试氢氧稳定同位素值。结果表明,近50年来赛里木湖主要阴阳离子保持稳定。赛里木湖水中的矿化度近50年来维持在2500~2900 mg/L,其水化学类型为SO_(4)·Mg-Na型,湖水水质偏碱性,其氢氧稳定同位素值非常接近当地大气降水线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而引起氢氧重同位素的富集,其δ^(18)O值约为-20.63‰,δD值约为-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变化特征 赛里木湖 果子沟河流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草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以赛里木湖和那拉提草原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冶建明 王汇涵 +2 位作者 李静雅 贺明阳 姚岚博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749-1759,共11页
在草原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游客感知视角建立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草原旅游竞争水平提高,对其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游客感知视角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新疆赛里木湖和那拉提草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验... 在草原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游客感知视角建立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草原旅游竞争水平提高,对其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游客感知视角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新疆赛里木湖和那拉提草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复核效度检验以及恒等性检验的方法,证实游客感知理论模型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均值结构模型比较结果显示:游客对赛里木湖的游览感知、服务感知、环境感知和形象感知均优于那拉提,且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通过测量草原旅游地与游客之间的交互作用,证实了“游客感知–游客态度–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思路。其中,服务感知对游客态度影响最为显著,表明草原旅游地建设应该重点加强对服务质量的提升。游览感知、环境感知以及形象感知正向影响游客态度,旅游目的地可根据自身劣势提出相应改善措施,提升目的地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旅游 目的地竞争力 结构方程模型 游客感知 赛里木湖 那拉提草原
下载PDF
供需对比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及提升路径——以新疆赛里木湖景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波 黄晶莹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0年第2期86-98,共13页
随着"互联网+旅游"时代的到来,网络环境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竞争已逐步成为景区竞争的核心。本文以新疆博州赛里木湖景区为例,基于传播学理论、"认知—情感"理论,从供需角度出发,建立了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和官... 随着"互联网+旅游"时代的到来,网络环境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竞争已逐步成为景区竞争的核心。本文以新疆博州赛里木湖景区为例,基于传播学理论、"认知—情感"理论,从供需角度出发,建立了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和官方投射形象的分析类目,利用ROST CONTENT 6.0软件对网络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到赛里木湖景区的游客感知形象和官方投射形象,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之间的异同和不足之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景区旅游形象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感知形象 投射形象 网络文本分析 赛里木湖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的湖滩岩特征、时代及其对MIS3阶段湖面变化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明勇 徐胜利 +6 位作者 吴中海 李跃华 赵希涛 张克旗 马志邦 马丹 田婷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4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在对西天山赛里木湖盆地进行第四纪地质调查与5万填图基础上,发现沿该湖泊的不同湖岸阶地上都不同程度地发育了可指示湖面变化的湖滩岩。水准测量结果表明,典型的湖滩岩最常见于高出现今湖面7.1-9.4 m和33.4-39.4 m的低、高两级湖积台... 在对西天山赛里木湖盆地进行第四纪地质调查与5万填图基础上,发现沿该湖泊的不同湖岸阶地上都不同程度地发育了可指示湖面变化的湖滩岩。水准测量结果表明,典型的湖滩岩最常见于高出现今湖面7.1-9.4 m和33.4-39.4 m的低、高两级湖积台地上。对湖滩岩样品进行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进一步揭示,湖滩岩主要由内碎屑、藻团块、陆源碎屑、胶结物和填隙物等构成,胶结物主要为亮晶方解石,夹少量文石,表明赛里木湖周边的湖滩岩为典型的方解石胶结砂屑砾屑岩。湖滩岩样品的U系年代测试结果表明,低、高两级台地上的湖滩岩主要形成于距今24.8±1.5 ka至27.6±1.5 ka和55.4±3.8 ka的晚更新世晚期,大致对应末次冰期间冰阶MIS3阶段早期和末期的相对暖湿气候阶段。湖滩岩及其测年结果指示,赛里木湖最近一期最高湖面出现在距今55.4 ka左右末次间冰阶早期,其后由于气候的干旱化,湖面整体处于逐步下降过程,在相对暖湿期间经历了多次湖面相对稳定期并形成湖滩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赛里木湖 湖面变化 湖滩岩 末次冰期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近岸表层水典型抗生素的赋存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亚茹 张国栋 +4 位作者 王永强 刘晓晖 毕斌 刘宪斌 卢少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3-493,共11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检测了2019年3月份和7月份新疆赛里木湖近岸表层水中12种抗生素的浓度水平,分析了赛里木湖表层水中典型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为赛里木湖中主...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检测了2019年3月份和7月份新疆赛里木湖近岸表层水中12种抗生素的浓度水平,分析了赛里木湖表层水中典型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为赛里木湖中主要抗生素污染物,春季最高检出浓度分别为2.7×10^(4)和1.8×10^(3)ng/L,其次为红霉素(71.7ng/L)和土霉素(15.9 ng/L),其余抗生素浓度均小于10.0 ng/L.与其他湖泊或河流地表水相比,赛里木湖抗生素浓度除磺胺甲恶唑和氧氟沙星外,基本处于中等或低水平.由于人类活动和水力流动等因素,抗生素浓度存在时空分布差异,夏季抗生素浓度比春季低2~4个数量级;位于养殖区内的S_(1)点位抗生素总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点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春季红霉素、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对赛里木湖生态环境持高风险(RQ>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抗生素 赋存特征 生态风险
下载PDF
2000—2019年赛里木湖湖冰物候特征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秦启勇 李雪梅 +2 位作者 张博 李超 孙天瑶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5,共9页
基于MODIS影像、中国湖泊数据集及气象数据,综合分析了2000—2019年赛里木湖湖冰物候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赛里木湖湖冰开始冻结和开始消融日期平均出现在11月2日和4月26日,湖冰完全封冻和完全消融日期平均出现在1月18日和5... 基于MODIS影像、中国湖泊数据集及气象数据,综合分析了2000—2019年赛里木湖湖冰物候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赛里木湖湖冰开始冻结和开始消融日期平均出现在11月2日和4月26日,湖冰完全封冻和完全消融日期平均出现在1月18日和5月17日,湖冰完全封冻期和湖冰冰期平均为99 d和196 d。(2)近20 a赛里木湖湖冰开始消融和完全消融日期均呈提前趋势,而完全冻结日期也呈提前趋势,与对应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湖冰完全封冻期持续时间延长,而湖冰冰期呈缩短趋势。(3)赛里木湖冻结和消融空间模式相同,即湖岸是湖冰形成最早也是消融最早的区域。(4)赛里木湖湖冰物候变化是自身条件(湖泊形态因子、湖岸线复杂度等)及气候变化(气温、累积负积温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冰 物候 MODIS 赛里木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加强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第4期206-208,共3页
赛里木湖是我国西部干旱地区中的重要湿地,对维护北疆生态系统、调节北疆气候、涵养山地水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区域生态环境呈现逐年退化态势,局部区域较为严重。通过实施湖泊生态保护项目,实现对区域内现有良好生态系统有效保... 赛里木湖是我国西部干旱地区中的重要湿地,对维护北疆生态系统、调节北疆气候、涵养山地水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区域生态环境呈现逐年退化态势,局部区域较为严重。通过实施湖泊生态保护项目,实现对区域内现有良好生态系统有效保护,对已有生态环境问题实施有效防治,促进赛里木湖生态保持良性发展。本文在综合赛里木湖区域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以及目前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措施和成效基础上,总结提出进一步做好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生态环境 生态安全 保护
下载PDF
基于旅游资源整合的景区建设策略研究——以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杰欣 王江萍 《绿色科技》 2018年第5期1-2,5,共3页
指出了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景区景点的开发力度不足,凸显不了景区内部丰富的景观资源优势。通过介绍赛里木湖景区旅游资源概况及九大景点的现状,基于旅游资源整合理念提出了赛里木湖景区旅游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