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带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阮娟娟 魏霞 +1 位作者 孔艳芳 秦合伟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6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头针带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认知功能训练法和普通... 目的:观察头针带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认知功能训练法和普通头针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基础疗法、常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基础上采用头针带针康复疗法,两组均治疗6周。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CGRP和5-HT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有效率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MoC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CGRP和5-H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CGRP和5-H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血清IGF-1和H-FABP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IGF-1和H-FA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40/50)(P <0.05)。结论:头针带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调控认知相关神经递质,减轻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头针 带针康复
下载PDF
言语康复训练联合督脉针刺合舌三针对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功能认知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高洋 黄岩 +2 位作者 刘培培 许莹娟 曹斌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言语康复训练联合督脉针刺合舌三针对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功能、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100例卒中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常规言语... 目的探讨言语康复训练联合督脉针刺合舌三针对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功能、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100例卒中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和观察组(n=50,常规言语康复训练+督脉针刺合舌三针治疗),均干预4周。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语言功能、认知水平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认知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及波幅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各项目评分及失语商(AQ)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目评分及总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波幅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言语康复训练与督脉针刺合舌三针的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及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失语 督脉针刺合舌三针 言语康复训练 语言功能 认知水平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结合长留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汪节 朱婷婷 +3 位作者 朱晓凯 何其英 高婷 王宇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802-807,共6页
目的 观察针刺百会穴结合长留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d-dimers,D-D)、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和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 目的 观察针刺百会穴结合长留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d-dimers,D-D)、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和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氯吡格雷及常规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百会穴并长留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凝血功能指标(血浆D-D、FDP和AT-Ⅲ)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NIHSS及MM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MM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浆D-D、AT-Ⅲ和FD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D、AT-Ⅲ和FD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氯吡格雷及常规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穴结合长留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可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凝血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氯吡格雷及常规基础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留针 百会 针药并用 中风后遗症 脑梗死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头针带针状态下行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Ⅱ期临床研究
4
作者 胡瑞锋 杨发明 +1 位作者 李清 李灵芝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头针带针状态下行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Ⅱ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西省针灸医院就诊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Ⅱ期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头针带针状态下行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Ⅱ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西省针灸医院就诊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Ⅱ期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则给予头针带针状态下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手掌情况(手掌体积、手掌厚度)、肩关节活动度(内收、外展、前屈、后伸、旋前和旋后)、上肢静脉最大血流速度(腋静脉、肘静脉和肱静脉)、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SS-QOL评分),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52/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手掌体积、手掌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肩关节活动度、上肢静脉最大血流速度、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带针状态下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手掌肿胀情况,提高肩关节灵活度,改善上肢静脉血液循环,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带针状态 康复训练 中风 肩手综合征
下载PDF
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治疗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谢晶军 李金霞 +1 位作者 孙琦 马妍洁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照组采用镜像疗法。...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照组采用镜像疗法。每星期5次,4星期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MA、MBI、STEF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STEF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FMA评分、STEF评分及MBI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8.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和镜像疗法均有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头针 康复训练 镜像疗法 中风并发症 针药并用 偏瘫
下载PDF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占道伟 罗开涛 +4 位作者 茅利玉 高峰 钱立锋 沈来华 方剑乔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7期792-795,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8星期后HDRS评分和NIH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4、8星期后HDRS评分和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抑郁 康复训练 头针 电针 中风并发症 针药并用
下载PDF
头针不同留针时间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海舟 谢凯 +2 位作者 周立峰 傅青兰 郑培红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观察头针疗法留针时间长短对脑卒中偏瘫疗效的影响,为临床头针治疗脑卒中偏瘫提供依据。方法将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短时留针组(30例)、长时留针组(30例)。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短时留针组... 目的观察头针疗法留针时间长短对脑卒中偏瘫疗效的影响,为临床头针治疗脑卒中偏瘫提供依据。方法将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短时留针组(30例)、长时留针组(30例)。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短时留针组和长时留针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留针时间分别为0.5 h和24 h的常规头针治疗。三组均分别在康复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以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MS)、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表(FMA-B)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长时留针组治疗后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等方面的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短时留针组(P<0.05),而短时留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留针时间长短对头针治疗脑卒中偏瘫有明显影响,应采用长时间留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留针 中风 偏瘫 康复
下载PDF
针康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静 曾超 +2 位作者 李辉 唐强 朱路文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针康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PSD)运动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障碍、负性情绪的疗效。方法:将49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音乐治疗,治疗组在音乐治疗同时加用头穴丛刺治疗,均... 目的:研究针康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PSD)运动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障碍、负性情绪的疗效。方法:将49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音乐治疗,治疗组在音乐治疗同时加用头穴丛刺治疗,均治疗12周。于干预前和干预12周结束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抑郁自评量表(SDS)、脑功能分析仪评价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抑郁状况、脑内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临床治疗后患者FMA评分、BI指数、MMSE、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SDS评分显著低于患者治疗前评分(P<0.05)。结论:针康法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改善抑郁症状和5-HT水平,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 音乐疗法 针康法 卒中后抑郁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邢艳丽 王艳 朱路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通过对近10年来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该方法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各种功能障碍,提示将头穴丛刺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新方法。
关键词 头穴丛刺 康复 脑卒中 功能障碍 综述
下载PDF
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芹 王希文 +5 位作者 康伟阁 谷晓娟 王丽红 孙振丰 张猛 张培义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0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针药组,每组40例,3组在应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针药组,每组40例,3组在应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药物组接受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针刺组应用头穴丛刺治疗,针药组采用头穴丛刺联合口服西酞普兰治疗。比较3组在入组时及治疗8 W后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治疗8 W后,3组DHI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药物组、针刺组比较,针药组DHI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针药组比较,针刺组副反应量表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效果显著,与氢溴酸西酞普兰相当,避免了该药的不良反应;头穴丛刺与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康复训练 针药并用 头晕 头穴丛刺 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头穴丛刺配合蜡疗对痉挛型脑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任婷 朱路文 唐强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配合蜡疗对脑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头穴丛刺长留针疗法,并给予针对痉挛型脑瘫患者的上田法及各项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配合蜡疗对脑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头穴丛刺长留针疗法,并给予针对痉挛型脑瘫患者的上田法及各项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蜡疗。每日1次,共治疗8星期。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GMFM-88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头穴丛刺配合蜡疗对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有益于促进脑瘫患者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头针 丛刺 蜡疗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改良Ashworth量表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
下载PDF
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曾瑞 欧阳八四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方法:将54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用同样方法进行语言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康复训练。治疗组进行头穴针刺治疗,带针进行训练,而对照组不予... 目的:观察运用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方法:将54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用同样方法进行语言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康复训练。治疗组进行头穴针刺治疗,带针进行训练,而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和4个疗程结束后,运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和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进行评估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例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不如治疗组降低显著。结论: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对儿童自闭症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自闭症 头穴针刺 带针康复训练
下载PDF
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立 刘淑秀 +2 位作者 邢艳丽 王艳 关莹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12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刺治疗、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法,共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康组与康复组及头穴丛刺组的Mo CA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和头穴丛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针康组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康法能较好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纯的认知功能训练与单纯头穴丛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针康法 头穴丛刺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慧敏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方法结合言语康复技术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组、康复组及对照组,观察各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作用,并分别采用北京医院汉语失语检查法、失...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方法结合言语康复技术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组、康复组及对照组,观察各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作用,并分别采用北京医院汉语失语检查法、失语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语言功能。结果: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能够提高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总有效率达85.00%,其疗效优于康复组及对照组(P<0.05)。在语言功能的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及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方面,针康组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康复组和对照组。结论:头穴丛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失语 脑卒中 头穴丛刺 康复技术
下载PDF
芒针针刺联合化瘀通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浦芳 李佩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141-2145,共5页
目的:探讨化瘀通脉汤联合芒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化瘀通脉汤联合芒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通脉汤联合芒针针刺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中医症候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中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进行检测,并比较两者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χ2=6.61,P=0.01);治疗后,2组患者组CSI、改良Ashworth评分等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1);2组患者偏身麻木、语言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等中医症候积分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1);2组患者Gly、GABA等相关血清指标以及BI、QOL-BREF评分等生命质量指标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水平更低(P<0.01)。结论:化瘀通脉汤联合芒针针刺可明显者降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肢体痉挛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提高生命质量,同时能够调节Gly、GABA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 化瘀通脉汤 芒针针刺 康复训练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甘氨酸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6
作者 申艳娥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脑性瘫痪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排序,按照单双数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头针、体针、灸法等开展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第6...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脑性瘫痪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排序,按照单双数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头针、体针、灸法等开展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第60天利用GMFM-88量表进行评价,治疗组评分为58.74±1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评分39.40±14.76(P<0.01)。结论:针灸联合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CP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体针 头针 医学康复 脑瘫 痉挛型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观测针药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大鼠NSC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海纯 庄哲 +6 位作者 郭蕊珠 王春霞 李响 董旭 吴迪 冯丽媛 蔡国锋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法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灌胃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大鼠NSC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大鼠采用气虚血瘀证候造模,成功后予Di L染料预标记。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F组为4只,其余各组为12只。预标记48 h后...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法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灌胃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大鼠NSC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大鼠采用气虚血瘀证候造模,成功后予Di L染料预标记。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F组为4只,其余各组为12只。预标记48 h后行MCAO造模,制备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A组为模型组,B组采用头穴丛刺法治疗,C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原方灌胃治疗,D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灌胃治疗,E组采用头穴丛刺法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方灌胃治疗,F组为假手术组。在各时间点分别处死取材,以神经功能评定、免疫荧光双染法、激光共聚焦观测为检测指标,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各疗法对模型大鼠NSC分化的影响。结果 B组、C组、D组和E组治疗1星期后神经功能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和E组治疗2星期后神经功能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组治疗1、2星期后神经功能评分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C组、D组和E组治疗1、2星期后Brdu^+/Neu N^+细胞计数、Brdu^+/GFAP^+细胞计数、Dil^+/Brdu^+/Neu N^+细胞计数及Dil^+/Brdu^+/GFAP^+细胞计数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和E组治疗1、2星期后Brdu^+/Neu N^+细胞计数、Brdu^+/GFAP^+细胞计数、Dil^+/Brdu^+/Neu N^+细胞计数及Dil^+/Brdu^+/GFAP^+细胞计数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治疗1、2星期后Brdu^+/Neu N^+细胞计数、Brdu^+/GFAP^+细胞计数、Dil^+/Brdu^+/Neu N^+细胞计数及Dil^+/Brdu^+/GFAP^+细胞计数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各种治疗方法对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头穴丛刺法配合加味补阳还五汤灌胃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 气虚血瘀 补阳还五汤 针药并用 丛刺 大鼠 头针
下载PDF
不同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丽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9期814-81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4例和C组35例。3组均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其中A组头针治疗留针30 min,B组留针1 h,C组留针10 h。观察3组患者治...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4例和C组35例。3组均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其中A组头针治疗留针30 min,B组留针1 h,C组留针10 h。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和ADL评分。结果各组治疗后Mo CA评分和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Mo CA评分和ADL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VCIND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其中头针留针10 h效果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头针 认知障碍 留针时间 针药并用 电针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玮婧 张春红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期79-82,共4页
针刺疗法作为中医的经典特色疗法,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但其中不乏一些问题:针刺疗法尚缺乏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无法对多种针刺疗法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降低了其可比性;临床实验报道以小样本居多,而缺乏大样本... 针刺疗法作为中医的经典特色疗法,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但其中不乏一些问题:针刺疗法尚缺乏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无法对多种针刺疗法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降低了其可比性;临床实验报道以小样本居多,而缺乏大样本量的观察实验,说服力较弱;有些报道的临床研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应在保持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增强课题设计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在多次的课题试验中寻找出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确立其规范化;扩大样本数量,增强课题的说服力与可信度;各项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各自的研究机理,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针刺治疗 醒脑开窍针刺法 透刺法 孙氏十三鬼穴针刺法 通督调神针刺法 灵龟八法针刺法 背俞穴针刺法 头部矩阵针刺法 电针治疗法 于氏头针丛刺治疗法 运动疗法 磁片贴压头穴疗法 共鸣火花疗法 眼针疗法 耳穴疗法 高压氧疗法 热敏灸疗法 针药并用
下载PDF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芳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7期790-794,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粗大...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肌张力评分、综合能力评分、发育商(DQ)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MFM-88 D区和E区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1),肌张力评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GMFM-88 D区、E区评分及肌张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和DQ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提升(P<0.01);治疗组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和D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大脑动脉Vm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5),PI和RI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动脉Vm、PI和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障碍,改善其DQ和脑动脉血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头针 电针 康复训练 针药并用 脑性瘫痪 肢体障碍 脑血液动力学 GMFM评分 DQ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