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风景名胜区研究回顾与展望(1979-2022)
1
作者 邢君 陈淑妍 刘明欣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广东省作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行省域风景名胜区研究有利于提高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和经济价值的区域效用。结合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知网195篇广东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已有广东风景名胜... 广东省作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行省域风景名胜区研究有利于提高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和经济价值的区域效用。结合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知网195篇广东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已有广东风景名胜区研究在文献年谱、关键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特征,并基于文献年谱进行分阶段研究内容的发展总结。研究发现:(1)研究对象上,区位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类型以城市风景类为主,存在区域体系研究缺乏,案例研究不全面的问题;(2)研究方法上,2009年之后定量研究逐渐增加,其中以地理信息统计和游客问卷调研的定量评价为主,但整体上定量研究较少,同时跨学科的评价方法选取缺乏论证;(3)研究内容上按时间可分为研究兴起期、实践探索期和理论拓展期三个阶段,目前以景城文化互动和景城边界规划控制为例,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相关研究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但还缺乏集中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巩固基础对象的系统研究、拓展学习风景遗产保护研究方法、深入地域特色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研究的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区域风景名胜区 文献计量学 研究动态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影响下的城镇建设与发展路径探析
2
作者 宋霖 王晓洁 +1 位作者 严国泰 王瑞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0,共6页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设用地、划定外围保护地带、调整边界及布局旅游服务基地等规划措施,在防止自身被城市化的同时,促进相关城镇的空间建设、经济发展及职能转变。指明景城之间已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为新时期新需求下的保护地与城镇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区域一体化 总体规划 景城关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A级景区的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袁丹 吴润涵 李东 《旅游研究》 2024年第5期47-61,共15页
以黄河流域9省区115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利用核密度估计、数量空间关系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定量剖析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A级景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二者空间关系的主导... 以黄河流域9省区115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利用核密度估计、数量空间关系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定量剖析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A级景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二者空间关系的主导因子。研究表明:黄河流域非遗与A级景区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关系,其空间聚类模式呈现显著的“高—高”类与“低—低”类分布范围较广且连片集聚,“高—低”类与“低—高”类分布范围窄且较为分散的特点;黄河流域非遗与A级景区从黄河上游到下游大致呈现“正向错位—负向错位”的分布特征;黄河流域非遗与A级景区不同类型空间关系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二者空间关系的主导性因子异质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A级景区 空间聚类模式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如画视角下乡村旅游景区设计研究——以湖南安化百花寨为例
4
作者 曾露颖 陈飞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58-260,共3页
文章从“如画”思维的起源出发,分析了“如画”思维在我国传统山水画乃至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解析“如画”审美观下的建筑景观设计策略。以湖南安化百花寨的建设为例,从整体规划、山水景观营造、建筑意象生成三个方面,探讨“如画”美... 文章从“如画”思维的起源出发,分析了“如画”思维在我国传统山水画乃至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解析“如画”审美观下的建筑景观设计策略。以湖南安化百花寨的建设为例,从整体规划、山水景观营造、建筑意象生成三个方面,探讨“如画”美学如何与乡村地域文化相结合,产生真正“如画”的乡村旅游景区,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画 乡村旅游景区 地域建筑 造园艺术
下载PDF
基于系统耦合的辽西复合型风景道网络构建
5
作者 杨婉 霍丹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风景道多元化复合型发展对于解决资源破碎化,推动交旅融合与实现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西走廊为例,基于多目标导向结合多源数据与数字化规划方法,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适宜性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冷热点分... 风景道多元化复合型发展对于解决资源破碎化,推动交旅融合与实现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西走廊为例,基于多目标导向结合多源数据与数字化规划方法,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适宜性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冷热点分析等多元评价量化评估区域资源环境,并通过系统耦合与电路理论构建区域复合型风景道。结果表明:1)辽西区域共筛选出51处复合节点,其中一级节点9处,二级节点12处,三级节点30处;2)基于多元评价识别复合风景道137条,根据重力模型结果分为一级风景道36条、二级风景道28条、三级风景道73条;3)通过生态、游憩、交通、文化多功能整合与空间区划,形成以国道G101与G102为基础、“三环八带”纵横交错的辽西复合型风景道网络布局。最后,提出应以区域风景道为依据,将道路发展为旅游吸引物,实现全域旅游多元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道 电路理论 辽西走廊 区域旅游
下载PDF
环境可供性理论视角下旅游风景道地域文化表达策略研究
6
作者 李文龙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52-254,共3页
旅游风景道作为具有特定风景、历史和自然价值的道路,不仅具备交通运输和旅游休闲的双重功能,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从环境可供性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旅游风景道的地域文化表达策略,具体包括提取和应用文化符号、... 旅游风景道作为具有特定风景、历史和自然价值的道路,不仅具备交通运输和旅游休闲的双重功能,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从环境可供性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旅游风景道的地域文化表达策略,具体包括提取和应用文化符号、识别和构建文化场景、凝练和传承文化意蕴三个方面,旨在为风景道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风景道 环境可供性 地域文化 文化符号 提取
下载PDF
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梅州阴那山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28
7
作者 陈义彬 梁锦梅 俞万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8-512,共5页
近20年来,生态旅游逐渐兴起并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流。山区具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对山区旅游发展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总结出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并以广东省梅州市阴那... 近20年来,生态旅游逐渐兴起并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流。山区具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对山区旅游发展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总结出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并以广东省梅州市阴那山生态旅游发展为例,探讨资源品位不高、区位不佳、经济较薄弱的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生态旅游 发展模式 阴那山旅游区
下载PDF
旅游风景区资源评价与开发——以长江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戴尔阜 蔡运龙 祁黄雄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3-756,761,共5页
本文从影响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不同旅游者感观的差异性出发 ,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以长江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例 ,进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 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 长江三峡 旅游风景区 旅游价值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旅游者践踏对生态旅游景区土壤影响定量研究——以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 被引量:59
9
作者 陈飙 杨桂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1-375,共5页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土壤、植被野外调查,实验室数据分析,构建景区旅游者对土壤践踏影响强度指标体系,建立旅游者沿游径横截面方向的正态分布模型,探寻景区旅游者分布与土壤践踏之间的规律并提出土壤践踏基础...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土壤、植被野外调查,实验室数据分析,构建景区旅游者对土壤践踏影响强度指标体系,建立旅游者沿游径横截面方向的正态分布模型,探寻景区旅游者分布与土壤践踏之间的规律并提出土壤践踏基础容量指标,以此反映自然状态下,生态旅游景区土壤因子对旅游者践踏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将为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塔海 生态旅游景区 旅游者践踏 土壤影响 定量研究
下载PDF
云台山景区危岩体特征及其预防治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永才 孟小军 +4 位作者 齐永安 高建良 张盼盼 代明月 杨小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云台山景区地质条件复杂,在受到构造活动、地质应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共同影响的条件下,发育了一定量的危岩体。在总结各景点危岩体的特征和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危岩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红石峡景点内的危岩体主要为拉剪倾倒型单体危岩、... 云台山景区地质条件复杂,在受到构造活动、地质应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共同影响的条件下,发育了一定量的危岩体。在总结各景点危岩体的特征和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危岩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红石峡景点内的危岩体主要为拉剪倾倒型单体危岩、拉裂坠落型单体危岩和群体危岩,其形成原因主要受到断层和人类活动影响;沟谷景区内的危岩体主要为群体危岩,是构造活动和风化等地质应力共同作用形成的;茱萸峰景点和旅游干线内的危岩体以群体危岩为主,其形成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与此同时,提出了研究区危岩体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其中除沟谷景区主要用到SNS被动防护外,其它各景点以主动防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台山景区 危岩体 综合治理
下载PDF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 被引量:170
11
作者 崔凤军 杨永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55,共9页
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稀缺性非实物资源具有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规律;文章采取静态的模型研究方法,对泰山主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作出了系统测算,揭示了其时空分异规律,剖析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资源的利用强度,提出了旅游调控策略。
关键词 旅游环境 承载力 时空分异 资源利用强度
下载PDF
中国5A级景区分布特征及其经济效应探讨 被引量:39
12
作者 袁诚 侯哲灏 陈景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9,共6页
近年来,中国5A级景区的数量增长很快,各地方政府为之投入了大量资源。5A级景区分布越来越不均衡,其增长有向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趋势。采用通径分析法并借助SAS 9.3的TSCSREG程序,对2007年获评的第1批5A级景区所在地城市进行投资拉... 近年来,中国5A级景区的数量增长很快,各地方政府为之投入了大量资源。5A级景区分布越来越不均衡,其增长有向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趋势。采用通径分析法并借助SAS 9.3的TSCSREG程序,对2007年获评的第1批5A级景区所在地城市进行投资拉动、消费拉动的经济效应分析。5A级景区建设引致的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人均GDP的效率较低;同时,5A级景区的旅游收入转化为人均GDP的能力稍显不足,在消费驱动方面对人均GDP的影响有限。因此,应当适当调节5A级景区资格的分配,加强旅游产业的深化,让旅游产业从"交费"走向消费,谨慎对5A级景区的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级景区 地域分布 经济效应
下载PDF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 被引量:11
13
作者 芦维忠 任继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7,51,共5页
对麦积山风景区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景区共有各类植物2 458种,隶属232科976属,其中中国特有属29属,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1种;对景区植被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构成风景区的地带性植被可以划分为7个植被型组,17个植被型,5... 对麦积山风景区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景区共有各类植物2 458种,隶属232科976属,其中中国特有属29属,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1种;对景区植被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构成风景区的地带性植被可以划分为7个植被型组,17个植被型,59个群系;论述了不同植被类型的特征和功能;提出了对风景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风景区 植物多样性 保护
下载PDF
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以2001-2009年A级景区为例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飞 何建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8,106,共7页
利用2001-2009年各批次A级景区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区旅游景区发展的总体水平可分为5个梯队,综合景区的数量和等级因素可分为6个类别,各省区市景区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2)全国和东部地区的景区经济发展密度、... 利用2001-2009年各批次A级景区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区旅游景区发展的总体水平可分为5个梯队,综合景区的数量和等级因素可分为6个类别,各省区市景区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2)全国和东部地区的景区经济发展密度、景区交通发展密度、景区人口密度和景区空间密度均存在β绝对收敛,说明其相对差异在逐步缩小,也说明中国A级景区正朝着合理化和有序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景区交通发展密度的相对差距缩小最为明显,也说明地区景区发展水平主要受到交通发展的影响,优化各地区的交通发展比地区经济发展均衡更能促进景区发展的合理化水平。这一结果对如何推进中国旅游景区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 A级景区 地区差异 收敛
下载PDF
枣庄市沿运河文化风景旅游带景区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史兹国 唐德善 马文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8,123,共4页
文章在详细分析山东省枣庄市沿运河区域旅游资源状况的前提下,提出了沿运河文化风景旅游带景区功能总体布局构架,并进行了具体的项目策划,以期为枣庄市沿运河区域进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沿运河区域 文化风景旅游带 功能 分区
下载PDF
山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以粤西北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阎伍玖 桂拉旦 +1 位作者 桂清波 陈丽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9年第1期84-86,共3页
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但旅游承载力弱,因此山区旅游开发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的发展模式,也使研究山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以及山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分析出发,讨论了粤西... 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但旅游承载力弱,因此山区旅游开发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的发展模式,也使研究山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以及山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分析出发,讨论了粤西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以粤西北旅游区的核心区怀集县为重点,探讨了经济基础较薄弱的粤西北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给出了在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生态旅游 粤西北旅游区
下载PDF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芦维忠 任继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68,103,共3页
对甘肃麦积山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麦积山风景区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三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针叶林生态系统和阔叶林生态系统两种类型,共有物科多、结构复杂、生... 对甘肃麦积山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麦积山风景区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三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针叶林生态系统和阔叶林生态系统两种类型,共有物科多、结构复杂、生产力高、现存量大、强烈影响坏境等特征;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河流湿地生态系统西种类型,具有物种丰富和水生生物群落过渡性明显等特征;草原生态系统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在景区面积不大,是典型革原和森林的过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风景区 生态系统 特征
下载PDF
湿地园林—生态、湿地、地域文脉与园林美的统一——滕州荆泉风景区湿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被引量:48
18
作者 鲁敏 郭振 宁静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54-57,78,共5页
湿地作为地球上一种重要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当今环境保护的热点。营建湿地园林景观为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利用途径。荆泉风景区的建立对于改善饮用水源,提升城市品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荆泉湿... 湿地作为地球上一种重要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当今环境保护的热点。营建湿地园林景观为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利用途径。荆泉风景区的建立对于改善饮用水源,提升城市品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荆泉湿地园林的规划设计以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园林景观形神兼备,文化文脉、传承历史为设计理念;遵循生态、湿地、地域文脉与园林美的统一的原则;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的前提下;融糅滕州悠久灿烂的城市历史、博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园林艺术的造园手法、美学法则;规划设计出一个风景绮丽、钟灵毓秀、天人合一的和谐荆泉湿地风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园林 生态设计 荆泉风景区 地域文脉 园林美
下载PDF
深圳城镇森林常见树种营养器官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健容 裴男才 +2 位作者 陈步峰 史欣 王成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6期121-127,共7页
为了解城镇森林乔木树种的生态环境特性,通过调查遴选了深圳城郊园山景区内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小叶榕(Ficus microcorp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和板栗(Casta... 为了解城镇森林乔木树种的生态环境特性,通过调查遴选了深圳城郊园山景区内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小叶榕(Ficus microcorp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等6种常见乔木树种,测试和分析了其营养器官(根、枝干、叶片)中8种重金属元素(Zn、Cu、Cr、Ni、Pb、Cd、As、Hg)的含量,以研究各元素在该城镇区域部分常见树种营养器官中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多数常见树种营养器官内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在标准范围内,且大多居于较低的含量水平,表明该区域总体上处于清洁水平。总体来看,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根系次之,枝干较低;同一树种相同营养器官间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多叶或者根系发达的树种将吸储更多的重金属元素,可能对净化受污染生境有重要意义。部分优良景观树种(如降真香和樟树)在吸储重金属元素方面效果较好,可为美丽城镇森林景观优良树种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森林景观 植物吸储 化学计量 生态功能 园山风景区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