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长期学者引用动机演化分析
1
作者 熊回香 杨丹丹 +2 位作者 周明洁 陈子薇 肖兵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123,共14页
[目的/意义]引用动机承载了学者引用文献的目的和情感偏向,通过对学者的引用动机进行演化分析,可以追踪学者在成长期内对不同主题的关注程度和变化趋势,深入了解其在学术发展中的思考、选择和转变。[方法/过程]本文以处于学术成长期的... [目的/意义]引用动机承载了学者引用文献的目的和情感偏向,通过对学者的引用动机进行演化分析,可以追踪学者在成长期内对不同主题的关注程度和变化趋势,深入了解其在学术发展中的思考、选择和转变。[方法/过程]本文以处于学术成长期的学者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普赖斯定律初步识别核心学者,并通过Zp c指标筛选出处于学术成长期的学者;其次,将论文的篇章结构与科学性引用动机进行映射,采用人工标注进行引用动机分类;第三,利用BTM主题模型识别被引主题并比较其异同;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时序比较分析被引主题的演化路径和过程。[结果/结论]通过将主题模型与引用动机相结合,能够挖掘成长期学者不同引用动机下的主题,基于演化强度识别演化主路径,有助于了解成长期学者的学术关注和研究方向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用动机 学术生命周期 成长期学者 主题识别 主题演化
下载PDF
钱穆关于先秦诸子起源的论述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长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63,共13页
先秦诸子起源是关系诸子学近代转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上,钱穆既不完全否定传统的“诸子出于王官”论,又不完全赞同胡适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而是认为“王官之学衰而诸子兴”。其中,开诸子之先者为儒家,而“儒家起... 先秦诸子起源是关系诸子学近代转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上,钱穆既不完全否定传统的“诸子出于王官”论,又不完全赞同胡适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而是认为“王官之学衰而诸子兴”。其中,开诸子之先者为儒家,而“儒家起于艺士”;继之而起的是墨家,而“墨家起于工人集团”。此后,“其他诸家,皆从儒墨生”。这些观点在当时学界引起了较大关注,可以说进一步澄清了诸子起源的真相。当然,钱穆的观点不能成为定论,但其着眼于社会生活流品的思路,无疑开启了诸子起源研究的新方向。而其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彰显了诸子学的平民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先秦诸子起源 社会生活流品 平民精神 中国近代诸子学史
下载PDF
生命的自我完善:士人闲暇教育意蕴及当代观照
3
作者 刘宇文 刘佳慧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3年第1期151-168,共18页
闲暇是中国古代士人个体生命安顿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以士人闲暇作为研究对象,其内涵关涉时间、空间、自我的多维阐释及与教育的耦合关系澄清。交相耦合的闲暇与教育,构成了古代士人独特的闲暇教育形态,内在为致用、修德、审美和自在的... 闲暇是中国古代士人个体生命安顿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以士人闲暇作为研究对象,其内涵关涉时间、空间、自我的多维阐释及与教育的耦合关系澄清。交相耦合的闲暇与教育,构成了古代士人独特的闲暇教育形态,内在为致用、修德、审美和自在的四重境界:诗书礼乐以造士、沉思静悟的人格养成、自我与自然相融的审美范式、内向超越的自由境界,其间蕴涵着深厚的“生命自觉”的教育意蕴,彰显着生命的自我完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以古代士人闲暇观照当代闲暇及教育,面对“育而无闲”“闲而无育”的闲暇教育境遇,通过对闲暇异化的扬弃和对生命整全的促进,以确保其间闲暇的生机和教育的生发,从而明晰其合理的价值趋向,造就走向生命的闲暇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人 闲暇 闲暇教育 生命自觉 自我完善
下载PDF
曹操政权中汝颍士人经济生活风尚考论
4
作者 杨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1-65,共5页
曹操政权中存在两大政治集团,一为汝颍士人集团,一为谯沛士人集团。由于阶层和地域的差异,两大集团不仅在政治方面多有冲突,而且在经济利益方面也存在矛盾。相较谯沛士人经济生活中的奢侈和家富于财,汝颍士人之所以大多“清贫守约”“... 曹操政权中存在两大政治集团,一为汝颍士人集团,一为谯沛士人集团。由于阶层和地域的差异,两大集团不仅在政治方面多有冲突,而且在经济利益方面也存在矛盾。相较谯沛士人经济生活中的奢侈和家富于财,汝颍士人之所以大多“清贫守约”“家无余财”,一方面是内在的儒家义利观对其门风的熏陶;另一方面应是外在社会环境对其生活风尚的影响,如曹操的尚俭政策以及两大集团间的政治冲突。由于汝颍士人在经济生活中加以克制,故使曹操政权中两大集团间的矛盾得以缓和,内部趋于稳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曹操霸业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政权 汝颍士人 谯沛士人 经济生活
下载PDF
边疆学人思想研究的主题聚焦、范式转向与话语拓展——基于李安宅学术遗产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1983—2022) 被引量:2
5
作者 红星央宗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84,共14页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个人行事的隐去”与“集体心态的呈现”的学术发展内在逻辑思辨引发了边疆研究中关于“学人—学术—时势”的关系探讨。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为例,其学术思想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以共时态知识结构、学术主张和...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个人行事的隐去”与“集体心态的呈现”的学术发展内在逻辑思辨引发了边疆研究中关于“学人—学术—时势”的关系探讨。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为例,其学术思想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以共时态知识结构、学术主张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点”型取向,及以历时态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心灵实践为主体的“线”型取向两种类型。但“点”“线”分离的研究取向,导致学界对李安宅学术遗产研究的理论建构维度和知识整合效度偏低。为梳理1983年以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研究的知识谱系,厘清当前话语范式和阐释路径,本文通过CiteSpace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121篇样本文献进行了共现、聚类、突现分析,发现促进研究团队合作、推动优势资源共享、开拓理论应用前景,是当前李安宅学人生平及其思想遗产研究的主体任务和基本方向,这有助于增进边疆学人思想研究的知识交互、话语更新与前沿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学人 李安宅 学术生平与思想遗产 主题聚焦
下载PDF
论《儒林外史》的饮食经济文化观念
6
作者 刘姿含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0-74,共5页
《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刻画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荒诞行径与生存困境。小说极尽讽刺劝诫之能事,回看只剩温柔与感伤。作品中不乏以追求功名利禄为核心的文人经济生活,有对迂腐儒生的嘲讽,也有对正面典型的歌颂。透... 《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刻画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荒诞行径与生存困境。小说极尽讽刺劝诫之能事,回看只剩温柔与感伤。作品中不乏以追求功名利禄为核心的文人经济生活,有对迂腐儒生的嘲讽,也有对正面典型的歌颂。透过清代文人的人生百态、盛衰变迁的经济生活与饮食习惯,不仅可以了解《儒林外史》体现的饮食文化观念,同时也对现代生活具有积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经济生活 饮食文化
下载PDF
文化思源与现实关切的双重旨趣——当下中国学者散文创作论评
7
作者 郑利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当下中国散文创作的重要现象之一便是学者散文的发展。当代一些学者在散文中抒写了独到的学术感悟和真挚的生命体验,其理性思考、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通过知性与感性交融的散文方式得以优美呈现。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这些... 当下中国散文创作的重要现象之一便是学者散文的发展。当代一些学者在散文中抒写了独到的学术感悟和真挚的生命体验,其理性思考、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通过知性与感性交融的散文方式得以优美呈现。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这些学者散文或以文化透视的眼光钩沉与探究所在区域的历史人文,或基于现代意识体悟生命的意义与学术的境界,或对日常生活进行文化省思与审美观照,体现出当代学者的思想观念、理性精神和审美取向,引领读者认知历史、关注社会、关怀自然,倡导社会文化进步意识和价值理想,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和社会使命的深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散文 价值与审美 人文情怀 生命体验
下载PDF
陆游诗中的学者自画像 被引量:10
8
作者 莫砺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0-26,共7页
陆游是学术成就很高的学者型诗人,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书斋里度过的。陆游的诗歌虽以爱国主义主题著称,但是其学者形象也在其诗中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诸如他对书的痴迷、治学之刻苦、读书之范围、读书之目的等,都写得生动细致,元... 陆游是学术成就很高的学者型诗人,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书斋里度过的。陆游的诗歌虽以爱国主义主题著称,但是其学者形象也在其诗中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诸如他对书的痴迷、治学之刻苦、读书之范围、读书之目的等,都写得生动细致,元气淋漓。诗歌中展现如此鲜活的学者形象,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学者形象 文学评论 诗歌
下载PDF
悖论与消解:论汉晋士族生命意识之转向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运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107,158,共14页
从辩证哲学上说,人是二元悖论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是二元悖论的存在。本体生命的生与死、价值人生的取与舍、自然人性的得与失,既是生命的悖论存在,也是意识的悖论存在。焦灼与平和、执着与超然、桎梏与自由的二元对立,是汉晋士族生命存... 从辩证哲学上说,人是二元悖论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是二元悖论的存在。本体生命的生与死、价值人生的取与舍、自然人性的得与失,既是生命的悖论存在,也是意识的悖论存在。焦灼与平和、执着与超然、桎梏与自由的二元对立,是汉晋士族生命存在的双重悖论的表征;始终摇摆于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之间,是汉晋士族生命意识的双重悖论的表征;试图消解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使生命呈现和谐的状态,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族渴望建构的自由审美的人生境界。然而,这种境界以消解价值人生为前提,以超越现实为基点,以退归心灵为归趣,在诗意化的消解过程中,也逐步走向丧失了社会责任的冰点人生境界。因此,诗意斑斓的背后,浸透着一份不得已的生命苍凉。深入研究生命的二元悖论关系,既可勾勒汉晋士族生命意识发展的基本曲线,也可昭示人类生命所面临的深层次的精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士族 生命意识 二元悖论 艺术人生 王羲之
下载PDF
“大礼议”与明代后期士人心态蜕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强 王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9,共7页
嘉靖"大礼议"以还,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社会文化和思想禁锢的加剧与经济发展、繁荣之间存在的错位,导致了明代中后期知识分子与君主间的严峻对立以及知识分子内部的急剧分化。士人阶层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受挫,转向建设和享受... 嘉靖"大礼议"以还,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社会文化和思想禁锢的加剧与经济发展、繁荣之间存在的错位,导致了明代中后期知识分子与君主间的严峻对立以及知识分子内部的急剧分化。士人阶层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受挫,转向建设和享受日常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使人得以正视自己的身体、欲望和个体生存。但与之相应的,却是对国家前景、社会事业的淡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礼议 士人心态 生活觉醒
下载PDF
由文本到生活——论道家人生哲学在魏晋时期的实践和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良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3-118,135,共7页
魏晋是道家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巨大作用的时代 ,其发展阶段是 :建安年代是道家人生哲学挣脱外在束缚 ,追求人生真实的内容迅速扩展的时期 ,以曹丕、曹植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以此为指导 ,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思想的解放、... 魏晋是道家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巨大作用的时代 ,其发展阶段是 :建安年代是道家人生哲学挣脱外在束缚 ,追求人生真实的内容迅速扩展的时期 ,以曹丕、曹植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以此为指导 ,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思想的解放、人生的深刻认识和道家人生哲学的扩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是道家人生哲学走进生活的一个必然的阶段。魏晋之际的竹林时代是道家人生哲学在理论上获得重大发展的时期 ,正是在这一时代 ,道家的人生哲学获得了较深刻的理解和实践 ,道家学说成了竹林士人不二的选择 ,成了士人的人生指南 ,而在对道家人生哲学的理解和实践中又呈现出了多样性。至东晋 ,随着郭象等人内圣外王思想的普遍认同 ,士人对道家人生哲学的理解和实践趋于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人生哲学 魏晋时期 士人阶层 竹林七贤 内圣外王思想 嵇康 陶渊明
下载PDF
汉大赋体制形成过程中的时代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伟业 《殷都学刊》 2007年第3期68-72,共5页
汉大赋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和汉代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联系。除了文体的继承发展因素之外,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的具体状况都直接影响着汉大赋的内容和形式,帝王的提倡、贵族文士的具体生活状态、文化教育发展、政治制度... 汉大赋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和汉代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联系。除了文体的继承发展因素之外,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的具体状况都直接影响着汉大赋的内容和形式,帝王的提倡、贵族文士的具体生活状态、文化教育发展、政治制度的具体规章、文学审美观念的特定形态等等都决定着汉大赋诸方面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环境 文士生活 田猎京殿 文学观念
下载PDF
北宋馆阁文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论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成明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4,共5页
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宋代精英文人的群体生存状态及宋代馆阁制度对文人的深刻影响。结论认为:物质的困顿与精神的丰富,构成北宋馆阁文人生活对照鲜明的两个方面。虽然馆俸薄少,但这并不影响文人推崇馆职的热情,因为一经此职,遂... 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宋代精英文人的群体生存状态及宋代馆阁制度对文人的深刻影响。结论认为:物质的困顿与精神的丰富,构成北宋馆阁文人生活对照鲜明的两个方面。虽然馆俸薄少,但这并不影响文人推崇馆职的热情,因为一经此职,遂践清途,跻身名流。馆阁的诱惑——蓬山藏室、育才之府、文人渊薮,使得文人士夫在学问、仕途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生活的压力也在宴赏赋咏、切磋论艺、交游往还、戏谑调笑、恩宠优渥中得到了某些淡化和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阁 文人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北宋
下载PDF
喻友信早期图书馆生涯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锦怀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喻友信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但由于他1949年以后行迹不明,导致中国图书馆史研究者对喻友信的生平事迹了解得很不充分。着眼于此,该文首先考察了喻友信的中英文姓名、字号、籍贯与出生年份等情况,然后回顾了他在文华图专与哥... 喻友信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但由于他1949年以后行迹不明,导致中国图书馆史研究者对喻友信的生平事迹了解得很不充分。着眼于此,该文首先考察了喻友信的中英文姓名、字号、籍贯与出生年份等情况,然后回顾了他在文华图专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的求学经历,接着介绍了他在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十六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涯,最后介绍了他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友信 图书馆学家 早期活动 学术成就
下载PDF
士大夫情怀与生命意识的文人化追求——李清照文化角色的自我选择 被引量:6
15
作者 向梅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90,共4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李清照能够在为男性所垄断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的创作表现出了作为时代和社会精英阶层的文人士大夫最睿智的思想深度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杰出作家,李清照表现出了典型的士...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李清照能够在为男性所垄断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的创作表现出了作为时代和社会精英阶层的文人士大夫最睿智的思想深度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杰出作家,李清照表现出了典型的士大夫情怀及生命意识的文人化追求。这集中体现在她的责任感、忧患意识和对隐逸传统的理解、推崇以及审美品味、生活情趣的取向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士大夫 文人 情怀 生命意识
下载PDF
新式读书人的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以清末浙江学生的回忆为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训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7-120,100,共5页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产生了第一代学生。他们作为与科举时代士子、童生所不同的新式读书人,其所经历的学生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浙江是中国较早接受欧风美雨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对其时浙江学生沈雁冰、蒋梦麟、钱均夫、马叙伦等...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产生了第一代学生。他们作为与科举时代士子、童生所不同的新式读书人,其所经历的学生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浙江是中国较早接受欧风美雨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对其时浙江学生沈雁冰、蒋梦麟、钱均夫、马叙伦等人的历史回忆进行梳理分析,再现他们学习活动与社会交往等学生生活场景。而诸如这般的学生生活,也因为处于鼎革年代的特殊机缘,这些读书人的生活与交往都充满了历史的范式色彩。新式读书人的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以转折时代困境突围,展现他们承前启后、与众不同的生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人 学习生活 社会交往 浙江学生
下载PDF
眉山苏氏家族名字号与宋代士大夫社会生活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斗成 马纳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8-36,共9页
名字号富含社会生活气息,折射着特定的时代之光。宋代眉山苏氏家族富藏诗书、文人辈出、政声卓然,其族人于名、字、号别有讲求,命名取字多出入经史,行号则多称“老”、“翁”,并向心仙佛,渗透着传统文化气息和鲜明时代特色,展示了一个... 名字号富含社会生活气息,折射着特定的时代之光。宋代眉山苏氏家族富藏诗书、文人辈出、政声卓然,其族人于名、字、号别有讲求,命名取字多出入经史,行号则多称“老”、“翁”,并向心仙佛,渗透着传统文化气息和鲜明时代特色,展示了一个士大夫家族的文化分量,透示着宋代士大夫以儒为主、兼融佛道的三教合一信仰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眉山苏氏 名字号 士大夫 社会生活
下载PDF
“西园雅集”的真伪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颖 郎宝如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1,共7页
西园雅集是元文人文艺集会活动综合的、艺术的、概括的反映;元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李公麟作过《西园雅集图》;米芾《西园雅集图记》属后人伪作;"西园雅集"是元文人处于党争中,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的体现,也是他们崇尚清旷... 西园雅集是元文人文艺集会活动综合的、艺术的、概括的反映;元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李公麟作过《西园雅集图》;米芾《西园雅集图记》属后人伪作;"西园雅集"是元文人处于党争中,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的体现,也是他们崇尚清旷的审美意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园雅集 元文祐人 人生境界 审美意识
下载PDF
一个北宋退居士大夫的日常化写作——以苏辙晚年诗歌为中心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102,共14页
苏辙晚年诗歌向来少有学者予以关注,然而通过对其作品的细致研读,我们却发现其呈现出一些迥然不同的特质。通过在诗题中标注日期,苏辙赋予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以一种严肃的意味;而诗歌中对于天气的关注,却揭示出他晚年依赖于田产收入的现... 苏辙晚年诗歌向来少有学者予以关注,然而通过对其作品的细致研读,我们却发现其呈现出一些迥然不同的特质。通过在诗题中标注日期,苏辙赋予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以一种严肃的意味;而诗歌中对于天气的关注,却揭示出他晚年依赖于田产收入的现实处境;诗歌中对于家庭事件的记述,尤其是房屋的建造过程的详尽描述,以及诗歌唱酬的对象主要限于家庭成员,则表明在政治禁锢的处境中,家庭生活成为了苏辙晚年诗歌的核心要素。除此之外,苏辙晚年还表现出对于园艺的浓厚兴趣,而在精神生活方面,他最终放弃道教信仰,转而投入禅宗修行,更折射出他在宗教信仰方面的重大转变。通过这些分析,本文试图说明,正是苏辙晚年作为退居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在文学写作方面呈现出日常化的特征,而这对于南宋陆游等诗人的晚年诗歌写作可能产生了某种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晚年 日常化写作 退居型士大夫
下载PDF
从元散曲看元代文人的生命意识与文化心态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特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48,68,共4页
元代散曲中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为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超脱的方式则是消极的及时行乐或隐遁山林。元散曲作家对生命的独特领悟和超脱方式是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对认识元代文人的心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元代散曲 生命意识 文人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