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培养博士生出国访学收益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华 李宇航 潘慧源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6,共11页
联合培养博士生出国访学作为国际学术流动的主要形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所衍生出来的重要内容,同时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战略方式,其所带来的收益对个人、社会、国家意义重大。以150份联合培养博士生出国访学的总结材料为文本,运用NVivo软... 联合培养博士生出国访学作为国际学术流动的主要形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所衍生出来的重要内容,同时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战略方式,其所带来的收益对个人、社会、国家意义重大。以150份联合培养博士生出国访学的总结材料为文本,运用NVivo软件、SPSS软件对其进行质性处理与量化分析,归结出联合培养博士生出国访学的收益类型、整体分布情况和具体特征。研究发现,博士生出国访学留学地区选择可多样化、增加留学时长可提高科研收益、高校排名对学生收益影响略强。因此,建议学生破除固化意识、多元选择地区,拓宽国际视野、增加访学时长,着重社会评价、注重高校排名,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访学的收益,促进国际学术流动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流动 联合培养 访学收益 博士生 人才培养国际化
下载PDF
名士与名医——鲍桂星与程文囿交游考论
2
作者 张宏波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4期355-362,共8页
鲍桂星与程文囿皆为徽州歙县人,鲍桂星因病求诊于程文囿成为二人相识相交的契机,并因此深情厚谊,持续终生。二人的交游超越了医患关系,可视为“士人与医者”交游的范例。以《杏轩医案》《觉生诗钞》为基本文献,爬梳鲍桂星与程文囿的交游... 鲍桂星与程文囿皆为徽州歙县人,鲍桂星因病求诊于程文囿成为二人相识相交的契机,并因此深情厚谊,持续终生。二人的交游超越了医患关系,可视为“士人与医者”交游的范例。以《杏轩医案》《觉生诗钞》为基本文献,爬梳鲍桂星与程文囿的交游,可以从微观视角探察清代中期徽州地区儒学与医学深层次的交融与契合,对于“士人与医者”“儒与医”论题的深入研究或有助益,也为乾嘉时代及徽州地域的文化场域刻画了研究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桂星 程文囿 士医交游 徽州文化 《杏轩医案》 《觉生诗钞》
下载PDF
儒道医风:明清医者画像中的理想形象 被引量:6
3
作者 冯玉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8-150,共13页
本文通过明清医者的画像、像赞,探讨医者如何从一个草泽铃医的形象,转变为融会自我认知与社会标准的一代儒医。明清科举时代,儒者入仕是为人生正途,由儒向医多是谋生选择。儒者习医从医之后,并未改其儒家本色。身穿儒服,交往高士,吟和诗... 本文通过明清医者的画像、像赞,探讨医者如何从一个草泽铃医的形象,转变为融会自我认知与社会标准的一代儒医。明清科举时代,儒者入仕是为人生正途,由儒向医多是谋生选择。儒者习医从医之后,并未改其儒家本色。身穿儒服,交往高士,吟和诗文,中道清逸,是不少医者崇尚的生活方式。上医医国,救世安身,医书传世,知名医家多以儒医同道作为医者之最高境界。本文收集医者画像,图文互证,尝试从一侧面更为形象化地揭示明清儒医的容样风骨。画像虽不完全,但可见"其貌清癯,心存仁术,志好儒书"已成为其时医者推崇的理想形象。医者以儒风示人,反映出儒不仅在职业上是效法的对象,也是为人处世、自我定位和社会评判的标准。医者的儒道医风,显现其专业声誉与社会地位的关联,而此种趋同的代价是医者放弃自身之职业识别。医者画像,在一定程度上是医、儒在社会身份上难以界分的佐证。此种情形,在其他职业阶层中也有显现,这反映出在科举社会之中儒士阶层的至高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医者 儒医 画像 儒士
下载PDF
范永升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学术经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晓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87-288,共2页
范永升教授根据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认为肝肾阴虚贯穿RA病程的始终,治疗时尤其注重滋补肝肾;风、寒、湿、热外袭是RA形成的外因,治疗时注重祛风湿药、解表药合用祛风除湿;RA关节肿痛明显,缠绵日久,治疗时注重毒性药物的运用。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肝肾阴虚 痹证 名医学术经验 范永升
下载PDF
秦帝国的文化格局与稷下学的历史命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子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126,共14页
战国时期形成辉煌创获和深远影响的稷下学因秦的统一面对新的历史形势。在方士与儒生身份混一的情况下,曾经以稷下学为标志的齐学曾经受到执政集团热诚然而有限度的尊重。当时滨海地方的学术主流与帝国政治曾经彼此有所妥协。焚书坑儒... 战国时期形成辉煌创获和深远影响的稷下学因秦的统一面对新的历史形势。在方士与儒生身份混一的情况下,曾经以稷下学为标志的齐学曾经受到执政集团热诚然而有限度的尊重。当时滨海地方的学术主流与帝国政治曾经彼此有所妥协。焚书坑儒极端举措并没有宣布稷下学的终结。稷下学者仍顽强坚持自己的学术风格。汉初出现有利于多学派复苏的学术气候。至于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时代,稷下学风依然受到司马迁这样的学者的高度肯定。在儒学全面占据社会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之后,《汉书》卷三〇《艺文志》设定的思想史框架,将稷下学论著拆分入"道""阴阳""名"等家。这时得到主流学界认可的"杂家"名号,或许可以看作稷下学学术史乐章的终止符。所谓"杂家"在学术思想史上取代了以往以"稷下"为符号的文化存在。稷下学人及其继承者的学术成就于是以另一种表述形式记录于历史。"稷下"虽已成为遥远的学术纪念,其精神内核却仍然长久地发生着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下学 统一 博士 焚书坑儒 汉初学术
下载PDF
越医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沈钦荣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69-471,482,共4页
越医呈现出专科世家多、流派多、名医多、著述多的鲜明特点,具有重实践、敢创新、善总结、知行合一的独特个性,在中华医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从经典发挥、专科世家、应对时艰三个方面,对越医于祖国医学的贡献,作一初探。
关键词 越医文化 绍派伤寒 学术流派
下载PDF
《中国历代医家传录》引用书目探讨
7
作者 陈少华 马钦 +2 位作者 赵可琢 张丽君 丁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6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人物类工具书采录史料文献的类型、时代、地域分布及转引文献。方法以《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作为对象,运用目录学的方法,建立该书引用书目数据表进行数据统计、筛选,并制作频数分布表。结果《中国历代医家传录》总共采录文献... 目的探讨中医人物类工具书采录史料文献的类型、时代、地域分布及转引文献。方法以《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作为对象,运用目录学的方法,建立该书引用书目数据表进行数据统计、筛选,并制作频数分布表。结果《中国历代医家传录》总共采录文献3376种,主要涉及医家、方志、目录、小说家、别集类等;明确引用文献时代的有2196种,引用文献时代仍存疑待考的有1130种,另有50种国外引用文献。以医家、目录类为代表,引用文献的所属时代大体上可分为唐及唐以前、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现代、当代等。方志类文献有985种,其中有5种地域不详,其余980种文献分布于四川、江苏、浙江等24个省份;175种属于转引文献,转引自50余种文献,主要为目录、医家、方志、类书类等。转引文献中有55种文献类型不明确,其余120种文献大多引自医家、别集、小说家及目录类。结论《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确为当今医家传记方面搜集资料最为丰富的参考书,可实现该书引用书目的多种编排方式,为中医文史研究“钩沉求索”查找医家史料提供便利及方法学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代医家传录 何时希 引用书目 医家 目录学
下载PDF
承淡安游学日本经过 被引量:8
8
作者 夏有兵 张建斌 +1 位作者 周俊兵 葛善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搜集并研究承淡安先生游学日本的一手文献资料,研究承淡安先生20世纪30年代游学日本的经过与收获,为探寻承淡安及澄江针灸学派学术思想的源流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游学日本的经历对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 搜集并研究承淡安先生游学日本的一手文献资料,研究承淡安先生20世纪30年代游学日本的经过与收获,为探寻承淡安及澄江针灸学派学术思想的源流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游学日本的经历对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强了他对灸法疗效以及复兴中国针灸的信心,并为回国后进行针具改革、开阔中国针灸学研究和发展思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 名医 承淡安 澄江针灸学派 针灸 日本
原文传递
医与士之间:明末清初上海李延昰的边缘人生 被引量:3
9
作者 冯玉荣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7,共9页
上海人李延昰的身份比较复杂,受文坛推重的诗人、擅长抚琴的琴人、社团中的翘楚、城市山林里的隐士、行医者等等,这些身份从不同领域说明其社会角色和获得名声的途径。实际上他生前并不显赫,在提及时,均托他人之名,徐孚远的高足、名医... 上海人李延昰的身份比较复杂,受文坛推重的诗人、擅长抚琴的琴人、社团中的翘楚、城市山林里的隐士、行医者等等,这些身份从不同领域说明其社会角色和获得名声的途径。实际上他生前并不显赫,在提及时,均托他人之名,徐孚远的高足、名医李中梓的侄子。而他本人则在临终时以一瓢一笠一琴一砚生平玩好分给友人,并将所藏书两千卷赠给著名学者朱彝尊,借此完成士者身份的回归。经历明清易代的士人,在复明无望之后,无法通过直接参与新政权实现社会理想,不得已以医谋生,但又不甘心以此作为人生的归宿。士人运用一系列文化符号象征,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寄托于超越个体生命的传统文化表征中,以作为人们回顾这段改朝换代的历史记忆。这种无论是出于本人自身的选择,还是叙述者有意造成的模糊,实际上反映出易代时士人的一种困惑,以及泛边缘化的心态,同时又想回归主流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李延昰 医士
原文传递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治学精神之领悟
10
作者 王京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3-845,共3页
贺普仁教授从事中医针灸工作至今已70年,其针灸思想、针灸学术、针灸技术独树一帜。除专业学术内容外,同时传承了传统的典型的治学精神和人文理念。"师古"原理之不变,"创新"发展而"不泥"的治学精神和务... 贺普仁教授从事中医针灸工作至今已70年,其针灸思想、针灸学术、针灸技术独树一帜。除专业学术内容外,同时传承了传统的典型的治学精神和人文理念。"师古"原理之不变,"创新"发展而"不泥"的治学精神和务实执着的基本治学理念是贺老事业成功的基础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 名医 贺普仁
原文传递
北京大学医学部骨科访学教育经验与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路 田华 +2 位作者 李杨 赵旻暐 周非非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年第7期741-745,共5页
北京大学医学部访问学者继续教育制度(中青年骨干研究班)是国内比较先进、全面的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其中的导师制指导是访问学者继续教育的良好方法.在此依据访问学者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并结合其反馈结果,探讨目前国内访问学者教育体系的... 北京大学医学部访问学者继续教育制度(中青年骨干研究班)是国内比较先进、全面的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其中的导师制指导是访问学者继续教育的良好方法.在此依据访问学者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并结合其反馈结果,探讨目前国内访问学者教育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并就访学继续教育在国内的开展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访问学者 中青年医师 骨科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薛福辰相关笔札考释
12
作者 张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43,共12页
薛福辰是清末外交官薛福成长兄,不仅善于办理洋务,同时也兼通医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署名薛福辰的手书信札9通,另有3通信札涉及薛福辰的生平。这些信札反映了他早年在李鸿章、丁宝桢幕府中的活动,以及他与李鸿章幕僚的交往。薛福辰不... 薛福辰是清末外交官薛福成长兄,不仅善于办理洋务,同时也兼通医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署名薛福辰的手书信札9通,另有3通信札涉及薛福辰的生平。这些信札反映了他早年在李鸿章、丁宝桢幕府中的活动,以及他与李鸿章幕僚的交往。薛福辰不仅为李鸿章撰写奏疏,还充当了李氏兄弟家庭医生的角色。因为出色的医术,光绪六年,经李鸿章等人保送,他入宫为慈禧太后诊病,这也成为他最常为后世提及的事迹。本文对国博馆藏薛福辰信札的释读和考证有助于补充对其生平的研究,同时增进对晚清官僚士大夫行医现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福辰 李鸿章 信札 儒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