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n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Hailong Go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11期52-54,共3页
Bullying,as an aggressive behavior,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occurrence of bullying behavior can have a seriou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 Bullying,as an aggressive behavior,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occurrence of bullying behavior can have a seriou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ome students even suffer from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nxiety.Many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show that persona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bullying behavior.In this case,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n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Improving the parenting styl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ing level has become an practicable practical approach to prevent the problem of school bull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enting style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下载PDF
Do Victims Defend Victims?The Mediating Role of Empathy between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 and Public-Defending Tendency in School Bullying Situations
2
作者 Han Xie Yizhe Jiang Kunjie Cu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024年第12期1033-1043,共11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tendency to defend on behalf of victims during school bullying incidents in public settings,with a focus on the mediating eff... Objective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tendency to defend on behalf of victims during school bullying incidents in public settings,with a focus 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mpathy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chool level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Methods:Data were collected by a cross-sectional survey.A total of 1491 students in Grades 4–11 participated(Boys=52.8%;Mean_(age)=13.00 years,Standard Deviation_(age)=2.31).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s employed to test the hypotheses.Resul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mpathy measures partially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 and defending tendency in public in-school bullying situations.In particular,individuals with a history of victimization typically demonstrate lower levels of empathy.They are less likely to protect victims in school bullying situ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s,which suggests that empathy plays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role in this relationship.Group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hypothesized model should be considered through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Conclusions: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s benign peer relationships,and practitioners are encouraged to prevent victimization in schools and care for students who have been victimized;specific measures include cultivating empathy,teaching defending skills that have been found to help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victimization,and encouraging prosocial behavior during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timization empathy defending tendency prosocial behavior school bullying left-behind children
下载PDF
Intervention research on school bullying in primary schools
3
作者 JU Yucui WANG Shuqiong ZHANG Wenxi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9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Intervention research on school bullying was conducted in a primary school with an action research method.After conducting a five-week intervention program,the occurrence ratio of being bullied on the way to school an... Intervention research on school bullying was conducted in a primary school with an action research method.After conducting a five-week intervention program,the occurrence ratio of being bullied on the way to school and back home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children were bullied dropped significantly,but the rate of reduction in grade three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grade five.Moreover,pupils'sense of security in school and the teachers'awarenes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were also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ool bullying problems intervention research action research
原文传递
基于全校性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的小学生问题行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永辉 颜开 +7 位作者 陈纯 倪虹 陆浩然 王静 唐雨尧 余南芳 吴晓庆 陈宇然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609-620,共12页
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基于当前我国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制定了中国化的全校性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方案,并在湖南某小学实施为期半年的干预。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处于边缘和异常水平的学生,其问题行... 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基于当前我国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制定了中国化的全校性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方案,并在湖南某小学实施为期半年的干预。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处于边缘和异常水平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严重程度显著降低,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增加,且对校园氛围和班级氛围的评价有所提高。研究结果对理解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发生机制及应对策略具有启示意义,并为未来在国内大规模实施该干预模式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校性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 小学生问题行为 校园氛围 班级氛围
下载PDF
校园欺凌与攻击性行为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双重影响:一项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萌萌 杨舒然 +1 位作者 柯强 赵旭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dical self-injury,NSSI)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关注校园欺凌和攻击性行为与青少年NSSI之间的关联,以期为预防和干预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15987位中国辽...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dical self-injury,NSSI)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关注校园欺凌和攻击性行为与青少年NSSI之间的关联,以期为预防和干预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15987位中国辽宁、上海和江西三个省的初高中学生,代表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揭示各变量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结果校园欺凌与NSSI呈正向关系(非标准化系数=0.420,标准化系数=0.247,Z=18.123,P<0.001),欺凌程度越高,自伤风险也越高。攻击性行为与NSSI之间同样存在正向关系(非标准化系数=0.230,标准化系数=0.201,Z=14.301,P<0.001),攻击性行为越强烈,自伤风险也越高。校园欺凌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显著(非标准化系数=1.052,标准化系数=0.708,Z=75.223,P<0.001),欺凌程度越高,攻击性行为也越严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在解释校园欺凌、攻击性行为与青少年NSSI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结论研究发现,校园欺凌和攻击性行为对青少年NSSI具有显著影响,且青少年的欺凌和攻击性行为存在地区差异。预防和干预措施应综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加强师生间沟通,提高教师对问题行为的识别和干预能力,增进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以降低青少年NSS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校园欺凌 攻击性行为 青少年 地区差异
下载PDF
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预防与管理研究
6
作者 孙茜 陈雪 +2 位作者 周玲 马志远 邹若雅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5期45-59,共15页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英国为应对校园欺凌,建立了较完备的预防和干预体系。其中包括:创建完整、系统的校园欺凌政策和法律体系,从预防、应对和监督这三个层面防治校园欺凌;构建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英国为应对校园欺凌,建立了较完备的预防和干预体系。其中包括:创建完整、系统的校园欺凌政策和法律体系,从预防、应对和监督这三个层面防治校园欺凌;构建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学校在校园欺凌的治理中处于责任主体地位;形成一系列以学校为核心的反欺凌项目共同体,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推动校园欺凌防治行动的顺利实施。英国的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和反欺凌项目实践,可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中小学校 校园欺凌 反欺凌项目 欺凌治理 预防和干预
下载PDF
行为干预对山东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性行为健康的影响
7
作者 庄晓惠 王廷恒 张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0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山东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性行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取自愿的原则选择2023年5—10月在山东省某高校学习的100名全日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接受行为干预进行分组,各50名。对照组针对在校大学生性行为主要进行相关...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山东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性行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取自愿的原则选择2023年5—10月在山东省某高校学习的100名全日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接受行为干预进行分组,各50名。对照组针对在校大学生性行为主要进行相关指标调查,未进行特殊干预;观察组对在校大学生性行为健康进行行为干预。统计2组不良性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频率情况,比较2组性知识指标得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知识及使用安全套相关知识得分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不良性行为总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观察组安全套使用频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行为相关疾病的知晓情况、避孕方法的知晓情况及生育知识得分分别为(86.9±5.6)分、(88.7±6.9)分、(93.5±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1±8.8)分、(63.7±15.8)分、(65.8±11.5)分(P<0.05)。观察组关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知识与使用安全套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89.8±5.5)分、(93.1±6.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4.2±10.5)分、(62.7±15.7)分(P<0.05)。结论针对在校大学生性行为进行行为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性行为比例,提高安全套使用与预防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相关知识,促进性知识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干预 在校 大学生 性行为 性健康 安全套使用
下载PDF
家庭游戏干预对学龄早期儿童屏幕暴露和问题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陈丽香 杨雨婷 +1 位作者 任雅琴 林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游戏干预对学龄早期儿童减少屏幕暴露和改善问题行为的效果。方法将138名屏幕暴露时间>1 h/d的学龄早期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9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家庭游戏干预8周。分别于干... 目的探讨家庭游戏干预对学龄早期儿童减少屏幕暴露和改善问题行为的效果。方法将138名屏幕暴露时间>1 h/d的学龄早期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9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家庭游戏干预8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屏幕暴露时间问卷、照顾者监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问卷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7人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家长监控使用电子产品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屏幕暴露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问题行为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游戏干预可增强家长监控学龄早期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行为、减少学龄早期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和改善其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早期儿童 屏幕暴露 计算机终端 问题行为 游戏疗法 家庭干预 家长监控行为 亲子关系
下载PDF
我国对西方校园欺凌防治项目的经验借鉴与本土化应用策略
9
作者 曹原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5-100,共6页
为提高我国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西方具有典型性的校园欺凌防治项目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总结了其在循证实践、多方参与、文化适应性等方面的关键成功要素,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 为提高我国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西方具有典型性的校园欺凌防治项目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总结了其在循证实践、多方参与、文化适应性等方面的关键成功要素,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追踪评估防欺凌、营造反欺凌文化、加强反欺凌培训、构建多元合作社会支持体系等本土化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国际经验 校园欺凌防治 中国本土化应用
下载PDF
高中生集体责任感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全国13614位高中生的实证调查
10
作者 张峰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5-82,共8页
作为高中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集体责任感的培育不仅是构成高中生集体主义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指标,更是高中生将集体主义观念有效转化为集体主义行为的关键。对2020年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数据(77 367)中的高中生样本(13 614)进行分析发... 作为高中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集体责任感的培育不仅是构成高中生集体主义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指标,更是高中生将集体主义观念有效转化为集体主义行为的关键。对2020年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数据(77 367)中的高中生样本(13 614)进行分析发现,高中生集体责任感正面临着“式微”困境。同时,对生活状态满意、学业表现较好且生活在“中部”区域的高中生的集体责任感表现得更好。另外,高中生的制止欺负行为是影响其集体责任感的核心要素。基于此,父母与老师可以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准确把握高中生集体责任感的发展现状,从注重合作协助的重要性、认识集体责任感的时空属性两个方面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集体责任观;还需要从借助生活情景打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壁垒、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集体责任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集体责任感 式微 制止欺负行为
下载PDF
国外运用“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对学生问题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滨燕 徐胜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8期42-51,共10页
“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对预防和解决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实。使用系统评价和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对国外“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在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从被试特征、干预特征和干预效果三个方面... “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对预防和解决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实。使用系统评价和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对国外“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在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从被试特征、干预特征和干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对该干预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 问题行为 实证研究
下载PDF
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杜红梅 冯维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6,共6页
研究以移情和后果认知为训练内容,运用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教育干预手段对有欺负行为的18名儿童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干预。结果表明:综合性的教育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儿童的欺负行为。
关键词 欺负行为 实验研究 儿童 认知训练 移情 个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 教育干预 训练内容 干预手段
下载PDF
小学生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古嘉琪 瞿正万 +7 位作者 陈美娣 顾立铭 林霞风 蔡正宜 卢瑛 姜华 梅久红 夏建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索一套治疗小学生行为问题持续有效的方法。方法 :抽取 3 -5年级有行为问题的学生 85名 ,分成干预组 (N =45名 )和对照组 (N =40名 )。应用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学校及教育等方法 ,集中进行持续二年的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二年... 目的 :探索一套治疗小学生行为问题持续有效的方法。方法 :抽取 3 -5年级有行为问题的学生 85名 ,分成干预组 (N =45名 )和对照组 (N =40名 )。应用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学校及教育等方法 ,集中进行持续二年的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二年后 ,显效率达 75 5 6 %。CBCL评定 ,干预组男性的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和体诉因子分 ,女性的抑郁和社交退缩因子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干预对小学生行为问题持续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行为问题 干预 心理评估
下载PDF
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的关系——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蓓蕾 高婷 +2 位作者 张莉莉 周楠 邓林园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8-357,共10页
校园欺凌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是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重要力量。本研究拟在考察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探究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效应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校园欺凌量表》、《学生... 校园欺凌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是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重要力量。本研究拟在考察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探究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效应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校园欺凌量表》、《学生欺凌态度量表》以及《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量表》对来自北京市两所初中的698名初一和初二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初中男生总体及不同类型的欺凌行为及其欺凌态度均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所感知的教师欺凌严重性态度则显著高于男生;(2)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严重性态度显著负向预测学生欺凌行为;(3)学生欺凌态度在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和学生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效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欺凌态度为部分中介作用,而女生欺凌态度为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学生欺凌行为 教师欺凌态度 学生欺凌态度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何亚平 朱静芬 +4 位作者 李娜 蔡泳 陶婧婧 孙文豪 马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7-851,856,共6页
目的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 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 目的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 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控烟教育 环境干预 吸烟行为 中学生
下载PDF
农村寄宿制学校同伴侵害对内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23
16
作者 黄晓婷 吴方文 宋映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1,共9页
同伴侵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采用同伴侵害量表、内化行为量表、自尊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抽样调查了华北和西部两省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16835名学生,对其同伴侵害和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描述,并进一步分析了... 同伴侵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采用同伴侵害量表、内化行为量表、自尊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抽样调查了华北和西部两省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16835名学生,对其同伴侵害和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描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同伴侵害对学生内化行为的影响及产生机制。结果表明:(1)在农村寄宿制学校,16.03%的学生报告曾遭受过侵害,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同伴侵害检出率无显著差异。(2)在控制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及父母受教育水平后,同伴侵害能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内化行为。(3)心理弹性在同伴侵害与内化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自尊能显著调节心理弹性对内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对理解同伴侵害"如何"及"何时"影响学生的内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干预中,一方面要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应重视个体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学校 同伴侵害 校园欺凌 内化行为 心理弹性 自尊
下载PDF
学校欺负干预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文娟 裴丽颖 宫秀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8,共4页
 学校欺负及其干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公众和研究者关注的世界性主题。一些国家进行了欺负干预研究,效果不尽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干预方案的构成、学生的年龄、儿童的性别、外部支持和持续的时间等。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方法多元...  学校欺负及其干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公众和研究者关注的世界性主题。一些国家进行了欺负干预研究,效果不尽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干预方案的构成、学生的年龄、儿童的性别、外部支持和持续的时间等。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方法多元化、干预时间提前化、干预思路生态化、效果持久化和跨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欺负 学校干预 研究综述 干预方案 班级管理 干预模式 干预时间
下载PDF
我国校园欺侮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盖笑松 方富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6-141,共6页
欺侮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性行为。来自各国的研究资料表明,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穷国还是富国,校园欺侮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校园欺侮问题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欺侮现象的普遍性;二是欺侮后... 欺侮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性行为。来自各国的研究资料表明,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穷国还是富国,校园欺侮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校园欺侮问题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欺侮现象的普遍性;二是欺侮后果的严重性;三是欺侮形式的多样性;四是欺侮事件的隐蔽性。参照国外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包含社会水平、校园水平、班级水平和个体水平的反欺侮措施,以求实现无欺侮的、安全的校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欺侮 反欺侮 攻击性行为
下载PDF
美国以学校为基础的欺凌干预体系探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茜 苏春景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美国的校园欺凌问题对青少年群体造成了广泛的危害。2011年,28%的12~18岁学生报告曾经历校园欺凌。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通过联邦与各州的立法以及政府促进,建立了以学校为基础的欺凌干预体系。目前,美国学校依法进行欺凌干预,创建了以&q... 美国的校园欺凌问题对青少年群体造成了广泛的危害。2011年,28%的12~18岁学生报告曾经历校园欺凌。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通过联邦与各州的立法以及政府促进,建立了以学校为基础的欺凌干预体系。目前,美国学校依法进行欺凌干预,创建了以"全校性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方法为代表的科学的干预模式,以及包括学校水平、教室与同辈水平、个体水平在内的多层次的特色干预策略。通过学校干预,2013年美国校园欺凌显著减少,美国在反欺凌立法、校园欺凌干预的组织运行模式以及有效干预策略选择等方面取得了有效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欺凌 反欺凌立法 干预模式 干预策略 美国
下载PDF
初中生吸烟现状及干预效果的行为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夏大 张苹芳 +4 位作者 何俊 崔虹艳 查文婷 赵赟 胡平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106,共6页
目的了解中学生吸烟现状,评价控烟工作的效果,降低中学生吸烟率。方法整群抽取长沙市两所非重点中学,其中一所学校实施一系列以学科渗透、宣教、组织培训为主的控烟干预,另一所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分别获取两所学校的基线和终期资料。调... 目的了解中学生吸烟现状,评价控烟工作的效果,降低中学生吸烟率。方法整群抽取长沙市两所非重点中学,其中一所学校实施一系列以学科渗透、宣教、组织培训为主的控烟干预,另一所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分别获取两所学校的基线和终期资料。调查统一采用国家控烟办公室设计制作的《中学生有关吸烟行为调查问卷》。结果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主要发生在12岁及以上,原因主要为聚会时和伙伴在一起吸,家里拿的、自己买的和同学朋友给的,中学生首次吸烟的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网吧、游戏厅)和街上,绝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出首次吸烟后有再吸意向。从控烟措施实施前后行为的改变来评价控烟效果。干预学校学生劝说戒烟行为和拒烟行为发生率均达到了90%以上,比干预前有较大提高,而最近1周和3个月吸烟率分别下降到10.0%和2.0%以下。结论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原因主要是"同伴效应",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和大街,其第一根烟主要来自家里,多数学生有尝试吸烟后再吸意向。控烟措施实施后,干预学校学生的吸烟行为有明显好转,近期控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吸烟现状 干预 行为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