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for Innovation Ability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Jiangxi Province
1
作者 Jun Yang Ling Lin +1 位作者 Can Huang Xin Feng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8年第12期2446-2461,共16页
Innovative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judg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four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Innovative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judg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four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built in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three first-level indicators, eight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24 three-level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combined weighting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parks a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gap in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ach park is wide, and the radiation-driven function has not yet appeared.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by promoting the synergy and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ark, encouraging the park to constru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and building and improving innovation plat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下载PDF
On Innovation of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ith Surrounding Areas under Promotion of the Government——Case Study on Thre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Dongguan
2
作者 Zhao Shus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6期66-68,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as enjoyed various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its unique developmen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as enjoyed various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its unique developmen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which oppositely shows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overlooked development outside the park and resulted in negativ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resources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et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obstacles against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park and surrounding areas, to explore paths where the two can development coordinately and to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in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in subject, object, platform and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mechanism innovation sharing and WIN-WIN situation government PROMOTION Dongguan
下载PDF
科创园区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组态研究
3
作者 汪群 杨乐 +1 位作者 赵晓阳 杨彤彤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9期160-166,共7页
基于创新生态理论,从组态视角探讨科创园区协同创新绩效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为丰富科创园区协同创新绩效的研究和科创园区的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参考。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出发,以8家位于江苏省的国家级科创园区作为典型案例... 基于创新生态理论,从组态视角探讨科创园区协同创新绩效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为丰富科创园区协同创新绩效的研究和科创园区的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参考。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出发,以8家位于江苏省的国家级科创园区作为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和文本分析法,识别出影响科创园区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然后基于组态视角,进一步选取69家江苏科创园区,采用fsQCA方法,通过案例间的比较探索影响其协同创新绩效的条件组态。研究发现:(1)单个要素不构成科创园区高协同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2)驱动科创园区高协同创新绩效有4种条件组态,体现了科创园区协同创新绩效的多重实现模式,具体为校-政二元驱动型、园区主导-政府支持型、政-校-园协同联动型和政府主导-园区运作型;(3)组态中部分资源的投入存在替代效应,例如,在一定条件下,高层次人才和经费资源的投入在实现高协同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具有相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园区 高质量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绩效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4
作者 杨生举 任蕾蕾 冯小红 《甘肃科技纵横》 2024年第8期55-64,共10页
针对目前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发展关键因素研究不足、园区创新能力发展路径较为模糊、缺少对应的理论决策依据等问题,选取甘肃省8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16—202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建立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 针对目前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发展关键因素研究不足、园区创新能力发展路径较为模糊、缺少对应的理论决策依据等问题,选取甘肃省8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16—202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建立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文献归纳法、熵权-TOPSIS模型对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利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园区创新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出农业园区创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等,提出完善研发投入政策保障体系、优化资源配置集聚创新资源、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农业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熵权-TOPSIS模型 障碍度
下载PDF
寒地产业园区韧性空间规划策略与实践
5
作者 王影 季强 +2 位作者 吴远翔 杨光 单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2,共6页
从韧性设计的系统性、弹性、冗余性、气候适应性、灾害抵抗性5个特征出发,结合寒地的常态气候与极端灾害情况,立足于工程实践提出寒地产业园区韧性空间规划策略。从系统性层面提出寒地产业园区韧性空间规划设计框架;从弹性层面构建适宜... 从韧性设计的系统性、弹性、冗余性、气候适应性、灾害抵抗性5个特征出发,结合寒地的常态气候与极端灾害情况,立足于工程实践提出寒地产业园区韧性空间规划策略。从系统性层面提出寒地产业园区韧性空间规划设计框架;从弹性层面构建适宜寒地产业园区的韧性规划结构;从冗余性层面构建功能可拓展、韧性流线的韧性园区;从气候适应性层面构建低碳、尺度宜人的韧性空间形态;从灾害抵抗性层面提高寒地产业园区的景观要素韧性。同时,将该策略应用到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科创总部项目规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韧性特征 产业园区 空间规划策略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科创总部项目
下载PDF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的现象研究
6
作者 吴圣 计晗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文章利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的现状、形成机理、管理体制和存在的优势与弊端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模式在全国均有实践,该模式有助于解决农业资源空间分散性问题,... 文章利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的现状、形成机理、管理体制和存在的优势与弊端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模式在全国均有实践,该模式有助于解决农业资源空间分散性问题,能够调动县级政府积极参与园区建设,有利于增强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有益于提升园区竞争力和影响力;然而,“一区多园”不利于园区集聚效应,容易带来市县政府及其园区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增加了园区的协调管理难度。对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的现象,需要辩证地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从强化分园区建设激励、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园区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一区多园” 形成机理 体制创新
下载PDF
初创科创平台的国际形象构建与国际科技合作策略——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大型科创平台的报道为鉴
7
作者 王威力 王海文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7,共11页
通过分析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等影响力较高的西方主流媒体在过去35年间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南山科技园等中国大型科创平台的新闻报道,辅... 通过分析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等影响力较高的西方主流媒体在过去35年间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南山科技园等中国大型科创平台的新闻报道,辅以在超过4万个媒体报道及商业数据源中检索有关以陕西秦创原为代表的初创科创平台的报道,借助内容分析法,在媒体报道的基础信息、报道主题、信源类型、科创平台相关描述四方面进行类目构建及编码,运用基于计算机辅助的主题建模,对上述新闻报道进行主题聚类与层次聚类,探究媒体在报道层面存在的相似与差异,探讨形成原因及背后逻辑。研究发现,相关报道呈现出中国科创平台与西方国家公共议程关联度不高、媒体对特定主题存在普遍兴趣但关注点存在差异、共同利益形成与否对西方媒体的报道影响显著等特征。有鉴于此,基于实证研究数据的支撑,以国际合作的认知、语境、共识等层面为出发点,提出对标全球相似知名科创平台强化初创科创平台与全球公共议程关联度、善用“经济框架”将初创科创平台置于全球经济循环话语、构筑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追求的发展模式,并在形象塑造中设置更加精巧的叙事等策略,从而有助于在当前的媒体与认知环境中构建中国初创科创平台的国际形象,促进国际科技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园区 国际传播 科技形象 国际合作 科技合作
下载PDF
高等教育参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实基础、实践路径及未来展望
8
作者 兰媛 伍绍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世界各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科创中心形成区域多极化的趋势成为必然。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是其... 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世界各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科创中心形成区域多极化的趋势成为必然。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是其核心优势,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园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发现高校三大功能的发挥是北京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三条重要实践路径。未来,北京高校在立足三种实践路径的基础上,仍需不断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科研平台、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的功能,加快推动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高等教育 大学科技园
下载PDF
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优化策略研究
9
作者 姚磊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国家大学科技园存在对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的引领性不足、创新创业辅导人才队伍尚不健全、全球创新创业网络融入程度较低、科技金融支持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更好地支撑人才...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国家大学科技园存在对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的引领性不足、创新创业辅导人才队伍尚不健全、全球创新创业网络融入程度较低、科技金融支持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更好地支撑人才强国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应采取推动成果转化孵化、锻造创新创业辅导人才队伍、融入世界创新创业网络、健全科技金融赋能机制等多元化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首选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学科技园 创新创业教育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
下载PDF
基于管道-蜂鸣理论的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
10
作者 王亮 项欢欢 汪洋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国际科技园是中国高科技跨国合作的重要平台,对国家“双循环”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科技园作为中国面向特定国家进行科技产业合作的新型园区,在运行机制和功能作用上有别于各类传统园区,探究其企业之间知识互动和发... 国际科技园是中国高科技跨国合作的重要平台,对国家“双循环”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科技园作为中国面向特定国家进行科技产业合作的新型园区,在运行机制和功能作用上有别于各类传统园区,探究其企业之间知识互动和发展机制有重要意义,也是园区经济地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为例,借助“蜂鸣-管道”模型,在基于田野调查和对利益相关人员访谈的基础上,对该园区企业知识互动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园区创新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3点结论:(1)国际科技园的发展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呈现出由外生向内生的演变特征。(2)国际科技园区的前期发展高度依赖政府能动性,其官方政策支持和引导对“全球管道”铺设和“本地蜂鸣”形成至关重要。(3)国际科技园承载了母国和东道国固有的商业文化、组织形式和制度,是形成别国异质主体和要素的特定集聚空间。这种地理临近下的异质性能形成有效的“溢出-吸收-学习-共赢”知识互动关系,是塑造跨国产业合作和经贸互补关系的新型平台。此外,国际科技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政府信誉担保的专门化的“全球管道”,有利于双边中小企业实施更为精准和低风险的全球化战略。本研究为经济地理学下“本地蜂鸣-全球管道”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实证经验,强调了地方政府在全球知识网络构建中的特殊企业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管道 本地蜂鸣 全球蜂鸣 国际科技园 知识互动机制 中以常州创新园
下载PDF
现代办公园区景观设计研究——以福州清华紫光科技园为例
11
作者 许文才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本文以福州清华紫光科技园多层厂房区为案例,探讨现代办公园区景观设计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影响。通过分析该园区的景观设计,旨在揭示景观环境对办公园区氛围营造和员工工作品质的潜在影响,进而为类似项目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 本文以福州清华紫光科技园多层厂房区为案例,探讨现代办公园区景观设计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影响。通过分析该园区的景观设计,旨在揭示景观环境对办公园区氛围营造和员工工作品质的潜在影响,进而为类似项目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清华紫光科技园 现代办公园区 景观设计 创新发展
下载PDF
论《园冶》思想在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栾河淞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园冶》造园思想的典型代表,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阐释园林营造理念的精髓。以丝路国际文化中心为例,探讨传统园林意趣对现代景观实践的启发,解析《园冶》思想在产业园区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产业园 借景 科创基因
下载PDF
种业振兴背景下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宣国 尹春凤 崔丙群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103,共11页
本文利用2014—2018年中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构建育种协同创新复合系统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协同创新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在育种领域存在紧密关联,种子企业育种创新绩效与农业科技园区... 本文利用2014—2018年中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构建育种协同创新复合系统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协同创新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在育种领域存在紧密关联,种子企业育种创新绩效与农业科技园区育种创新产出之间的协同配合对复合系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提高存在重要影响。(2)种子企业子系统有序度整体偏高,农业科技园区子系统有序度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南方地区子系统有序度整体较高。(3)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发展总体水平较低。(4)政府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扶持以及税务部门对种子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科技园区和种子企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科技园区与种子企业在育种方面深入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种子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单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最后从育种合作激励政策、园区产业示范功能以及要素协同配合等方面对有效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和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提供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振兴 种子企业 农业科技园区 协同创新
下载PDF
中非合作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非洲科技园区发展特征与策略——基于21个样本园区的分析
14
作者 李迎成 吕巧 +1 位作者 杨钰华 王兴平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4-40,共7页
科技园区建设已成为中国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非洲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抓手。为深化对非洲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认识,明确未来一段时期中非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重点,以“一带一路”沿线非洲国家21个科技园区为样本,从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园区建设已成为中国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非洲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抓手。为深化对非洲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认识,明确未来一段时期中非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重点,以“一带一路”沿线非洲国家21个科技园区为样本,从创新生态系统、主导产业、实际开发进程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科技园区都重视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对非洲本土资源特色与技术需求重视不足;同时,大部分科技园区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以政府管理和公司管理模式为主,存在创新生态系统要素不全、投资与执行力不足导致实际开发进程缓慢等问题。提出通过中非合作推进“一带一路”沿线非洲国家科技园区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鼓励和支持非洲国家设立离岸创新飞地、深化中非产能合作、输出中国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经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区建设 国家科技创新合作 境外合作园区 离岸创新飞地 中非合作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以概念验证中心促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宏武 杨少晨 沈映春 《科技智囊》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大学科技园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延伸,其高质量发展对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文章深入剖析我国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对比方法分析概念验证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的关系,探讨以概念验证中心促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 大学科技园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延伸,其高质量发展对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文章深入剖析我国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对比方法分析概念验证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的关系,探讨以概念验证中心促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国家、高校和大学科技园等层面探讨概念验证中心对大学科技园功能平台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概念验证中心 创新组织模式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创新驱动的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玲 邹小伟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第6期68-72,共5页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振兴,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与推动作用.以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分析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成效.甘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振兴,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与推动作用.以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分析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成效.甘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运行机制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推动园区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产业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科技园“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宇桐 孙振超 田玉鹏 《天津科技》 2023年第1期14-17,共4页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积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此对“双创”人才培养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1+1+2+N”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大学科技园为阵地,以...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积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此对“双创”人才培养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1+1+2+N”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大学科技园为阵地,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核心,推动“双创”人才培养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大学科技园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风险管理研究--二元语义信息评价方法与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向红 杨汝婷 +2 位作者 成鹏飞 贺正楚 宾少华 《科学决策》 2023年第1期104-118,共15页
风险管理关系到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益。考虑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风险评价信息的特点,在协同创新风险评价中采用二元语义信息评价。通过探究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以二元语义为评价信息,构建大学科技城协同... 风险管理关系到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益。考虑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风险评价信息的特点,在协同创新风险评价中采用二元语义信息评价。通过探究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以二元语义为评价信息,构建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判别标准,对协同创新风险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模型等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一种证据推理的群决策方法。为验证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风险决策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选择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所列举的案例大学科技城存在技术、创新投入、溢出效应、市场规模、沟通和交流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协同创新 风险管理 二元语义
下载PDF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现代科技园区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高新区为例
19
作者 石义寿 苏瑞波 +1 位作者 段艳红 周振江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3年第6期26-34,共9页
科技园区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地区创新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现代科技园区的基本内涵及理论基础,并以广东高新区为例,构建现代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分析展示科技园区... 科技园区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地区创新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现代科技园区的基本内涵及理论基础,并以广东高新区为例,构建现代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分析展示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需要从创新政策、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管理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面对新的形势与需求,提出现代科技园区需要实现从管理到服务、从企业到产业、从科技到经济、从环境到生态4个转变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生态系统 广东
下载PDF
青海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玉洁 《技术与市场》 2023年第2期50-53,57,共5页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转型升级的一块重要“试验田”。分别从创新绩效、创新水平以及创新支撑3个维度对青海省农业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构建青海省农业园区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转型升级的一块重要“试验田”。分别从创新绩效、创新水平以及创新支撑3个维度对青海省农业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构建青海省农业园区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指标体系并结合青海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实际,对当前青海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