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terary Construction of Liang Qichao's China Dream in Late Qing Dynasty--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iang Qichao's Political Novels
1
作者 Xiao Aiy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9-284,共6页
Liang Qichao actually influenced Chinese society of late Qing dynasty in a great and profound way.H e founded several political newspapers,pioneered a literary style called political commentary and wrote many politica... Liang Qichao actually influenced Chinese society of late Qing dynasty in a great and profound way.H e founded several political newspapers,pioneered a literary style called political commentary and wrote many political fictions,which fully embody his deep thinking over China’s destiny at that time under impacts of western politics as well as his practical activities.H is political fiction does not only pioneer new forms and contents of modern fiction,but als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leading numerous writers to construct a"Chinese Dream"literature by granting politics as theme of fiction and shaping of political heroes.W hat’s more,his political fiction also becomes a basi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影响 梁启超 小说 文学 中国 晚清
下载PDF
血缘·文化·政治:晚清新小说的父子伦理叙事
2
作者 赵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在20世纪初“道德革命”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中,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一方面批判中国传统父为子纲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新学中汲取话语资源建构父子关系,呈现出血缘亲情、伦理文化和国族政治相互交织的文... 在20世纪初“道德革命”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中,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一方面批判中国传统父为子纲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新学中汲取话语资源建构父子关系,呈现出血缘亲情、伦理文化和国族政治相互交织的文学景观。从审父叙事与慈父想象、子承父志、子报父仇三个方面分析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内容和写作策略,可以看到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与晚清伦理变革、救亡革命思潮之间交汇互动和互为生发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小说 父子伦理 血缘 文化 政治
下载PDF
清末民初本土科学教科书中“文化自信”的特征研究
3
作者 邵平譞 迟少辉 吕芳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59,共8页
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在课程与教材体系中贯穿文化自信成为教科书编写的现实需求。清末民初是中国教育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代,教科书中的文化内容也具备典型的时代特征。以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两套本土科学教科... 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在课程与教材体系中贯穿文化自信成为教科书编写的现实需求。清末民初是中国教育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代,教科书中的文化内容也具备典型的时代特征。以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两套本土科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内容特征、融入方式两个维度对教科书中“文化自信”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该时期科学教科书具有文化融入类别丰富、实用性特征突出、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等特征。这一时期的科学教科书能够为当代教科书编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科学教科书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作为“理想”的“二十一世纪”——《电世界》中的现代性想象
4
作者 胡驭舟 王洁群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滥觞,晚清科幻小说是进行“想象”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晚清“现代性”的表征,更是其展开的重要介质。作为与晚清相呼应的历史坐标,“二十一世纪”则为现代性“想象”提供了延展的空间与舞台。《电世界》构建了一个...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滥觞,晚清科幻小说是进行“想象”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晚清“现代性”的表征,更是其展开的重要介质。作为与晚清相呼应的历史坐标,“二十一世纪”则为现代性“想象”提供了延展的空间与舞台。《电世界》构建了一个与晚清全然不同的时空坐标与世界体系,对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的时空、科技、人格进行了多维度畅想,较早地尝试了从“神怪”到“科幻”的范式转换,同时对民族国家的建立也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探索和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科幻小说 《电世界》 现代性 二十一世纪
下载PDF
传统的赓续:论晚清小说批评中的“味”
5
作者 晋海学 王晨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味”是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之一,晚清批评家将其用于对新小说的宣传和阐发之中,充实和丰富了它的内涵。晚清小说批评家对“味”范畴的使用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以“味”品评小说文本,主要集中于故事虚构、情节运思和语言使用等层面;其... “味”是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之一,晚清批评家将其用于对新小说的宣传和阐发之中,充实和丰富了它的内涵。晚清小说批评家对“味”范畴的使用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以“味”品评小说文本,主要集中于故事虚构、情节运思和语言使用等层面;其二,把“味”当作小说的“原质”之一,或者将其看作是区别小说与其他文体的标识,或者将其提升为衡量国外小说翻译水准的标尺。晚清小说批评家对“味”范畴的理解和使用没有脱离古代文论传统,但也能因时而变,表现出兼有汲古与开新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晚清 小说批评 传统
下载PDF
晚清涉海小说艺术探微
6
作者 蔡亚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0-168,共9页
海洋文化对晚清小说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出现多篇涉海题材小说作品。晚清文人自撰涉海小说至少有81篇(部),从小说艺术层面进行考察可知,与传统涉海小说相比,这些作品在继承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突破与创新,主要集中于三... 海洋文化对晚清小说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出现多篇涉海题材小说作品。晚清文人自撰涉海小说至少有81篇(部),从小说艺术层面进行考察可知,与传统涉海小说相比,这些作品在继承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突破与创新,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体现海洋文化和时代心理的时空设置、海岛(异域)奇遇式情节模式的晚清书写、由想象和虚幻到注重写实的叙事笔法。探讨晚清涉海小说的艺术表现,有助于我们从特定视角认识、理解和研究晚清小说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涉海小说 艺术表达
下载PDF
社会达尔文主义视域下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的国族寓言——“灵”“天”“月”意象的新变与困境
7
作者 敖运梅 王亿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5-35,共11页
面对清末民初的国族危机,中国知识分子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入“物竞天择”的历史进化论,并将其视为兴邦立国的良方。科学小说以救亡图存为驱动力,重新编译传统意象符码,甚或寄托着彼时知识分子国族振兴的寓意。清末民初科学小说中“... 面对清末民初的国族危机,中国知识分子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入“物竞天择”的历史进化论,并将其视为兴邦立国的良方。科学小说以救亡图存为驱动力,重新编译传统意象符码,甚或寄托着彼时知识分子国族振兴的寓意。清末民初科学小说中“灵”由个体魂魄转为国民精神的指涉,“天”从“天命正统”指向“裂天世变”之实,“月”由抒情对象具象为星球实体,三者形成了“个体—国家—宇宙”格局:以疗治民族病魂为始开启救国寓言,通过续演“补天”神话开创“新天”,并遥寄国族未来于宇宙之中。意象的现代性转变反映了国族竞争背景下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对灵魂精神、政治变局、国族未来的整体性焦虑,但“现实”与“寓言”之间实用治国之法的空白则隐含求索之路的无力与茫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达尔文主义 清末民初 科学小说 传统意象 国族寓言
下载PDF
夭折的本土化:晚清法学与政治学学科关系变迁中的知识竞争与权力选择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劲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176,共17页
法学与政治学的学科关系,关乎知识体系、教学单位与科研体制的构建。晚清时期,中国先是引介了法学包含政治学的欧洲式学科关系、法学与政治学分离的美国式学科关系,而后又创造出政治学包含法学的本土化学科关系,形成知识上的竞争格局。... 法学与政治学的学科关系,关乎知识体系、教学单位与科研体制的构建。晚清时期,中国先是引介了法学包含政治学的欧洲式学科关系、法学与政治学分离的美国式学科关系,而后又创造出政治学包含法学的本土化学科关系,形成知识上的竞争格局。甲午战争以后,主持学堂改革的晚清官僚们大多选择了最符合自身观念与利益的本土化学科关系,从而塑造了清末法学与政治学的最初发展态势。这一本土化法、政学科关系仅停留在概念层面,缺少完备性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随着日本有意的知识输出,一套具有完备性和可操作性的欧洲法、政知识体系转道日本传入中国,成为寻求深化改革的晚清官僚们的更优选择,欧洲式法、政学科关系由此占据了支配地位。历史表明,晚清法学与政治学学科关系的变迁是知识竞争与权力选择互动的产物,而学术本土化如果不能从概念创新发展到知识体系创新,纵然一时得到权力的支持也终将难以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法学学科 政治学学科 本土化 知识 权力
下载PDF
文学史视域下晚清通俗小说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狭邪小说为例
9
作者 冯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9,共9页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的“雅俗”观念脱颖而出,开启经典化进程。新时期以后,在多重因素的合力下,研究者展开对狭邪小说文学史价值的重新审视和二次发掘,并由此拓展晚清通俗文学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从中既能看到近百年来狭邪小说研究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也可以进一步思考晚清通俗文学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晚清通俗小说 狭邪小说 《海上花列传》
下载PDF
晚清时期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科学教育
10
作者 白天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7,共11页
晚清新政时期,京师大学堂经过延聘科学教习、购置实验仪器等一系列筹备工作,在学堂内率先创建了师范馆及其科学教育。师范馆按分类科的模式将馆内所有课程划分为四类学科,将自然科学课程专门集中于第三类、第四类学科,同时又为各种实验... 晚清新政时期,京师大学堂经过延聘科学教习、购置实验仪器等一系列筹备工作,在学堂内率先创建了师范馆及其科学教育。师范馆按分类科的模式将馆内所有课程划分为四类学科,将自然科学课程专门集中于第三类、第四类学科,同时又为各种实验、实习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彰显出了注重实验的基本特征。对于与科学教育有关的考核等事项,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亦制定了有力举措,在实践中竭力落实,保持了师范生科学教育体制的完整与正常运行。师范馆作为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的主要载体,于清末发挥了示范与传递的良好作用,不仅推动了近代国内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通过传播普及科学知识产生了社会启蒙的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大学堂 师范馆 科学教育 师范生 清末
下载PDF
晚清科学小说中的“光学”叙事及其现代性意义
11
作者 马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晚清科学小说中存在着不少有关“光学”的叙述。光学叙事的出现建基于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背景,尤与西方光学知识及相关器具的传播关系紧密,其在科学小说中主要以两种形态呈现:一种是作为知识展演,为晚清小说家的光学书写奠定相应的理论基... 晚清科学小说中存在着不少有关“光学”的叙述。光学叙事的出现建基于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背景,尤与西方光学知识及相关器具的传播关系紧密,其在科学小说中主要以两种形态呈现:一种是作为知识展演,为晚清小说家的光学书写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另一种是具象化为一系列功能各异的光学奇镜,生动构成源自西方的现代视觉技术在本土语境中的回环映现。前一“知识”形态,反映了西方光学在晚清输入中国的既定历史事实,也由此发挥一定意义的科学启蒙功效,而后一“器物”形态,不仅蕴含着创作者对于象征科学力量的西方视觉技术的真诚信服,更是他们参与现代视觉文化的想象性表达与建构的方法论表征,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现代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科学小说 光学叙事 知识 器物 现代性
下载PDF
晚清通俗小说中的上海地理意象研究--以《海上花列传》为例
12
作者 刘轶男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晚清通俗小说中以上海作为故事背景的作品不胜枚举,此类小说展现了晚清时期,上海在欧风美雨浸润下其都市化、世俗化的城市风貌。通过对马路、街景、妓院、茶楼等诸多地理意象的描述,可以窥探晚清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世人精神与社... 晚清通俗小说中以上海作为故事背景的作品不胜枚举,此类小说展现了晚清时期,上海在欧风美雨浸润下其都市化、世俗化的城市风貌。通过对马路、街景、妓院、茶楼等诸多地理意象的描述,可以窥探晚清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世人精神与社会风潮。独特的上海地理意象不仅支撑晚清通俗小说自身的结构,具有一定叙事功能,还见证了晚清上海社会历史的变迁,使上海地理意象具有文化意义与独特的美学价值。本文将以晚清著名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为例,探讨地理意象在文本中的叙事作用及审美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上海 通俗小说 地理意象 《海上花列传》
下载PDF
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科学观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岩 方晓庆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0,共4页
本文选取了两部发表于1904-1905年间的中国科幻小说创始作,通过探讨中国早期科幻创作中的诸多现象,对其中科学观的复杂表现做了重点分析。一方面,不能抹杀早期科幻小说的启蒙意义;另一方面,早期科幻作品与文化精英在科学观方面的认知差... 本文选取了两部发表于1904-1905年间的中国科幻小说创始作,通过探讨中国早期科幻创作中的诸多现象,对其中科学观的复杂表现做了重点分析。一方面,不能抹杀早期科幻小说的启蒙意义;另一方面,早期科幻作品与文化精英在科学观方面的认知差距,导致精英们最终放弃了对科幻小说的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中国科幻的未来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科学观 晚清
下载PDF
晚清浙江数学家群体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见今 王淼 张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1,共11页
如果从中国近代晚清阶段的数学家中选出影响较大的7—8人,项名达、徐有壬、戴煦、李善兰、夏鸾翔等五人将位列其中;就研究深度而言,李、戴、夏在晚清数学中名列前茅。他们是同乡,其间有多条链相连,联系密切,形成当时中国水平最高... 如果从中国近代晚清阶段的数学家中选出影响较大的7—8人,项名达、徐有壬、戴煦、李善兰、夏鸾翔等五人将位列其中;就研究深度而言,李、戴、夏在晚清数学中名列前茅。他们是同乡,其间有多条链相连,联系密切,形成当时中国水平最高的数学家群体。在简介五人的传记和数学成就(注重其近代意so)基础上,围绕近代科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和地域分布问题,尝试运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观点与方法,讨论数学家核心与关系链所形成的学术网络,带领周围一批数学家,推动数学发展所起的社会作用。通过对晚清浙江数学家群体案例的分析,探讨价值观与爱国主义、兴趣与成就感、经济与社会环境的支撑、政府与官员的作用、学界与社会的认可度、战争影响等方面对数学发展的影响,从而多方位分析中国近代科学起源阶段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科学 晚清浙江数学家 发展动因 地域分布 社会作用
下载PDF
《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小燕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廓清《农学报》(1897年)之前综合性期刊中关于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传播脉络,清理西方农学在中国引进演变的轨迹。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考证和比较法,全面调查《农学报》之前晚清综合性期刊中涉及农学知识的文献。结果《东西洋考每月统记... 目的廓清《农学报》(1897年)之前综合性期刊中关于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传播脉络,清理西方农学在中国引进演变的轨迹。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考证和比较法,全面调查《农学报》之前晚清综合性期刊中涉及农学知识的文献。结果《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西闻见录》和《万国公报》最早刊载了《推农务之会》《英国农器》《英国农政》《农事要策》等文,后来以《格致汇编》《时务报》《知新报》3份期刊的农学报道最为集中。结论西方传教士与中士所办综合性期刊对西方农学的报道,先于《农学报》59年即有单篇文章,后有"农事"专栏,并间接催生了之后《农学报》专业期刊的诞生,在中国农学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期刊史 西学东渐 科学传播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万国公报》
下载PDF
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从“格致”到“科学”的词义考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发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82,共4页
随着西方科学的广泛传播,晚清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从清末国人使用的"格致"、"格物"、"科学"词语演变及词义差异中,即可看出当时国人"科学"观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 晚清 科学观 格致 格物 科学
下载PDF
晚清理论类“小说话”与中国小说批评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温庆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7,共9页
作为中国小说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晚清理论类"小说话"的品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文本内容、人物塑造、审美趣味、社会功用等小说本身要素的探讨。而且在突出"直觉体悟"的同时,已尝试对小说批评进行理论思索与体系建构... 作为中国小说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晚清理论类"小说话"的品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文本内容、人物塑造、审美趣味、社会功用等小说本身要素的探讨。而且在突出"直觉体悟"的同时,已尝试对小说批评进行理论思索与体系建构;尤其是,基于近代时势背景,对小说创作及批评与人学的关系、小说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人之价值的展现以及从科学精神与民主思想进行小说内涵规范等的探索,使得晚清理论类"小说话"呈现出强烈的介入特征、批判色彩及意图鲜明的目的性,对中国小说批评向现代转型作了诸多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话” 晚清时期 中国小说批评 现代转型
下载PDF
清末科学小说与世纪末思潮--以两篇《世界末日记》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艳丽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20世纪初,《新小说》与《月月小说》上刊登了梁启超与包天笑的同名短篇小说《世界末日记》。勿庸置疑,它们都是传授先进的天文学知识的科学小说。然而,新世纪伊始,"世界末日"的登场似乎有违时代潮流之嫌。通过对英文原作、日... 20世纪初,《新小说》与《月月小说》上刊登了梁启超与包天笑的同名短篇小说《世界末日记》。勿庸置疑,它们都是传授先进的天文学知识的科学小说。然而,新世纪伊始,"世界末日"的登场似乎有违时代潮流之嫌。通过对英文原作、日译本、中译本、中文创作版的异同比较,从清末的"科学"与"科学小说"、"世界末日"与"世纪末思潮"、中国关于"世纪末思潮"的接受等方面进行探讨,不难发现《世界末日记》中看似矛盾的"科学"和"世界末日"、"世纪末",实际上蕴含了从旧传统向新社会蜕变的深刻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科学小说 世界末日 世纪末思潮
下载PDF
晚清日本图书馆学译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平保兴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9,共4页
梳理19世纪中叶至1912年日本图书馆学在中国的译介,指出1888年傅云龙已使用"图书馆",1910年"图书馆学"一词首现于《图书馆教育》一书。
关键词 日本 图书馆学 晚清 中国 译介
下载PDF
晚清小说的广告宣传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永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晚清小说主要以报刊杂志为载体,其广告宣传方式已具近代特色。传播者在各大报纸上登载征文广告;或在杂志上开辟广告专栏做各种广告宣传;或者在随报附送的单页小说上登载广告;或者在单行本的封底上介绍小说作品等。晚清小说的传播者通过... 晚清小说主要以报刊杂志为载体,其广告宣传方式已具近代特色。传播者在各大报纸上登载征文广告;或在杂志上开辟广告专栏做各种广告宣传;或者在随报附送的单页小说上登载广告;或者在单行本的封底上介绍小说作品等。晚清小说的传播者通过广告,宣传救国救民的办刊宗旨、阐明小说理念,指导作家借鉴中外小说艺术规则,提倡千奇百怪的小说类型,强调版权、标明稿酬,或者在杂志上登载与小说无关的商业广告来扩大经济来源。晚清有关小说的广告宣传,推动了小说的发行,对晚清小说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晚期 小说 广告 报纸 小说杂志 单叶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