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双核结构对城市群科技创新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戴宏伟 赵云晗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4,共13页
城市群的核心优势及功能之一是科技创新,而区域双核结构对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区域双核结构理论,分别测算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中心性和门户性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长三角、京津冀等8个城市群为双核结构,哈长、中原等1... 城市群的核心优势及功能之一是科技创新,而区域双核结构对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区域双核结构理论,分别测算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中心性和门户性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长三角、京津冀等8个城市群为双核结构,哈长、中原等11个城市群为单核结构。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区域双核结构显著促进了城市群科技创新水平,并且对南方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单一省份组成的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城市群应注重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促进协调发展;具备双核结构特征的城市群可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数量及空间分布优势,带动城市群发展及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双核结构 城市群 科技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与科教融汇问题研究
2
作者 南海 刘烁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国家战略行动。科技创新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指数在各系统中已位居第二。在现阶段该经济圈建设中科技创新以及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内容的科教融汇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主要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国家战略行动。科技创新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指数在各系统中已位居第二。在现阶段该经济圈建设中科技创新以及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内容的科教融汇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合力与科教融汇产出不足、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整体不强、科教融汇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大学城与科学城“联动”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教育生态圈,促使“塔尖”“塔基”人才同频共振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人才生态圈,助推企业主体、政校两翼协同驱动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产业生态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职业院校全面深度介入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科技创新 科教融汇 高等职业院校
下载PDF
天府新区规划设计的主要科技创新及其应用成效
3
作者 邱建 杨乾虎 +7 位作者 杨潇 贾刘强 李婧 高旻 夏建国 罗锦 唐由海 朱勇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50-62,共13页
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依据,科学技术是规划设计的支撑。作为承载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确立了“生态优先、科学理性”的规划设计理念,科学布局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探索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式... 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依据,科学技术是规划设计的支撑。作为承载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确立了“生态优先、科学理性”的规划设计理念,科学布局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探索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文章总结归纳了天府新区在规划选址、城市规模预测、空间形态构建、产城融合布局、产城一体单元设置、规划平台管理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的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阐释了规划设计在引领天府新区建设发展为公园城市“首提地”过程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期望对其他国家级新区和类似区域的规划设计具有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公园城市 生态服务价值 产城一体单元 天府新区
下载PDF
科技创新走廊赋能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L市为例
4
作者 臧晓辉 吴明林 李清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科技走廊,是在空间地理上呈现出带状或者条状的科技创新集聚区。文章以广西L市为例,探讨中小工业城市如何通过借鉴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经验来促进产业发展。通过调研L市工业产业和企业现状,参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沿... 科技走廊,是在空间地理上呈现出带状或者条状的科技创新集聚区。文章以广西L市为例,探讨中小工业城市如何通过借鉴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经验来促进产业发展。通过调研L市工业产业和企业现状,参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沿线城市的成功做法,提出了完善城市科技发展规划、强化产业规划、建设产业联盟共享平台、成立科技商学院、设立科创中心、紧密协同高校与科研机构、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等七个提升L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以期为其他中小城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走廊 中小城市 产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 广西
下载PDF
增加R&D投入一定会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吗?——来自中国280个地级城市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魏杰 《城市学刊》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如何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R&D投入和科技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利用2017—2019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R&D投入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R&a... 如何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R&D投入和科技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利用2017—2019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R&D投入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R&D投入和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一定数量的R&D投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R&D投入超过一定阈值后,更多数量的R&D投入则会给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科技创新是R&D投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传导渠道;在大中城市中,科技创新在R&D投入和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会更加明显;在小城市中,R&D投入和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倒“U”型关系更加显著。因此,通过加大R&D投入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进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但R&D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只有将R&D投入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产出,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投入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质量 地级城市
下载PDF
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发展模式
6
作者 张涵 杨辉 李宏 《科技智囊》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科学城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合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和载体。研究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剖析其协同机制和演进过程,是促进科学城高... [研究目的]科学城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合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和载体。研究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剖析其协同机制和演进过程,是促进科学城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典型科学城案例,分析科学城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以及其在各阶段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各类主体的合作形式,总结提出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的基本框架。[研究结论]科学城发展的过程经历成长与发展期、成熟期等主要阶段,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此过程中承担了集聚创新要素以及融通科创生态的作用。各类创新主体在融通发展模式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通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建议通过分类布局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建立协同治理体系等措施实现融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创新 融通发展模式 协同机制
下载PDF
美国一流大学集群赋能一流城市群科技创新——基于美国三大城市群的案例分析
7
作者 欧小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美国一流大学集群与一流城市群科技创新存在共生现象,从美国“多中心+轴线”式、“中心+外围”式、“多中心互补”式一流大学集群赋能一流城市群科技创新经验可知,一流大学集群可开辟城市转型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城市科技创新的... 美国一流大学集群与一流城市群科技创新存在共生现象,从美国“多中心+轴线”式、“中心+外围”式、“多中心互补”式一流大学集群赋能一流城市群科技创新经验可知,一流大学集群可开辟城市转型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城市科技创新的新优势、新动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城市群科技创新发展,须聚焦城市群与大学群间的耦合发展特点,夯实“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支撑,内聚“科技创新、产业重构、城市复兴”的驱动力,打造“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科创同心圆,构建“知识生产、技术支持、产业经营”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集群 一流城市群 科技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赣州市氢能产业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8
作者 刘堂发 李艳 李炜 《特区经济》 2024年第7期42-45,共4页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要,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磅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关于...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要,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磅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表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还属首次,且氢能位于新兴产业第一位。2024开年,氢能企业订单“飙升”,中国石化加氢站数量居全球第一。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氢能还可以用于难脱碳的交通、冶金、建筑等领域脱碳。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的氢能,是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因具有重量轻、燃烧发热理想、导热性好、储量丰富、可回收利用等多重特性而备受青睐,在消纳可再生能源、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发展潜力巨大。赣州市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具备发展氢能产业的潜力。本文旨在探讨赣州市氢能产业绿色发展的路径,通过分析国内外氢能产业的发展状况、政策环境以及技术进步、成功案例等因素,结合赣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赣州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氢能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实现氢能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州市 氢能产业 绿色发展 政策引导 科技创新
下载PDF
企业创新积分制的演变与思考:张家港市的实践启示
9
作者 吴寿仁 《科技广场》 2024年第5期5-11,共7页
张家港市“企业创新积分制”先后经历了1.0和2.0及向产业创新政策拓展三个阶段,积分标准不断完善,政策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科技部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推广,所采用的积分方法是按相关指标权重计算积分,旨在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并... 张家港市“企业创新积分制”先后经历了1.0和2.0及向产业创新政策拓展三个阶段,积分标准不断完善,政策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科技部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推广,所采用的积分方法是按相关指标权重计算积分,旨在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并运用该排序结果决定对企业的支持。本文对照科技部采用的积分方法,深入分析张家港市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的成效及其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 积分制 张家港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提升策略研究——以聊城市为例
10
作者 张萌萌 郭明山 任建远 《科技广场》 2024年第4期14-22,共9页
当前,聊城市科技型企业队伍持续壮大,科技支撑体系日渐完善,人才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但仍面临企业竞争力不强、科技项目争取难、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聊城市作为中小城市要因地制宜聚力育主体... 当前,聊城市科技型企业队伍持续壮大,科技支撑体系日渐完善,人才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但仍面临企业竞争力不强、科技项目争取难、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聊城市作为中小城市要因地制宜聚力育主体、强攻关、建平台、助转化、促合作、聚人才、提服务、优环境,加快构建形成补短板、铸长板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用科技创新的加法促成新质生产力的倍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聊城市 科技创新 策略
下载PDF
德州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1
作者 杨冰 王丽红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20期12-15,共4页
近年来,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局部战争、经济战争等愈演愈烈,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城市比学赶超的重心。在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德州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激活科技创新活力,培育发... 近年来,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局部战争、经济战争等愈演愈烈,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城市比学赶超的重心。在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德州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激活科技创新活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研究分析了德州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改革建议,为德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驱动发展 政策研究 创新型城市
下载PDF
中小城市研发投入强度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12
作者 姚勇 唐成 +1 位作者 蒋洁 赵青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3期36-38,67,共4页
中小城市占据我国城市总量的绝大多数,其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创建世界科技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淮安市研发投入强度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2021年以来淮安市通过实施政策奖补、企业梯次培... 中小城市占据我国城市总量的绝大多数,其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创建世界科技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淮安市研发投入强度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2021年以来淮安市通过实施政策奖补、企业梯次培育、科技金融扶持、研发投入贯标行动等措施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提出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性政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适度推广研发投入贯标行动等方法提高中小城市研发投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市 科技创新 淮安市 研发投入强度
下载PDF
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优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赵希男 褚德海 贾建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97,共10页
基于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面向层次结构的竞优分析方法,对12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在识别各个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个性优势特征基础上,分别进行了个体代理评析和民主代理评析。评析结果表... 基于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面向层次结构的竞优分析方法,对12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在识别各个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个性优势特征基础上,分别进行了个体代理评析和民主代理评析。评析结果表明,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各具特色,已经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综合排名已不再十分重要;竞优分析结果同时指出了各个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竞优分析方法 副省级城市 个性优势
下载PDF
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基于11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信丽媛 宋治文 +1 位作者 王丽娟 王晓蓉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625-629,共5页
文章以天津市11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调查对象,对其农业科技创新的潜在能力、产出能力和贡献能力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优化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强化人才队伍建... 文章以天津市11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调查对象,对其农业科技创新的潜在能力、产出能力和贡献能力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优化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舆论宣传5个方面,并提出了提升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科技创新能力 天津市
下载PDF
科学城:俄罗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晓娟 宋兆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2,共4页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社会转型的艰难时期,奥伯宁斯克和杜布纳等科学城逐渐兴起,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文件,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科学城的发展并使国家、科学、教育、企业有效互动,使科学城面向市场、面向世界,成为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阵地。
关键词 俄罗斯科学城 科技创新 俄罗斯科技
下载PDF
科技创新型生态城市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鹤 陈树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2-36,41,共6页
以频度统计法筛选的指标为基础构建科技创新型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泰尔指数评价模型对中国4个直辖市和5个经济单列市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将泰尔指数用于赋权,反映了指标值与指标均值的差异越大权重越大的思路;在对样本城市... 以频度统计法筛选的指标为基础构建科技创新型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泰尔指数评价模型对中国4个直辖市和5个经济单列市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将泰尔指数用于赋权,反映了指标值与指标均值的差异越大权重越大的思路;在对样本城市聚类基础上对指标进行差异分解,从类内差异和类间差异两个层面揭示不同城市发展水平出现差异的原因,解决了现有研究只重视评价结果而未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科技创新 泰尔指数 差异分解
下载PDF
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群慧 崔志新 叶振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56-64,共9页
围绕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北京高端人才集聚优势,统筹利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探索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路径,并提出基本思路和机制。目前,"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联动发... 围绕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北京高端人才集聚优势,统筹利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探索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联动发展路径,并提出基本思路和机制。目前,"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联动发展进入起步探索阶段,但也面临协同联动机制有待完善、科技创新资源辐射外溢能力有待提高、创新要素顺畅流动有待加强等问题。从人才、资本和技术等方面探索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的路径,从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方面探索北京"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路径,发挥好"三城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的作用,持续释放创新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城一区 科技创新 要素流动 联动发展 路径设计
下载PDF
当代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分析——以安徽省芜湖市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松庆 陈寿弘 +1 位作者 王淑清 荣梅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98-504,共7页
通过对芜湖市的1100名青少年、63名中学老师和63名家长调查基础上,一是从科技创新素质界定及其培养、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等两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创新素质的界定与培养的重要意义.二是主要从青少年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喜爱程度、对青少年科... 通过对芜湖市的1100名青少年、63名中学老师和63名家长调查基础上,一是从科技创新素质界定及其培养、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性等两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创新素质的界定与培养的重要意义.二是主要从青少年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喜爱程度、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性的认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欲望强烈度、对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对青少年实践成果的认定、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素质的知晓度、青少年具备的科技创新素质和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评价等八个方面,比较详尽地分析了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以期对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状有一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总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青少年 科技创新素养培养 现状分析
下载PDF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乔章凤 周志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2-67,共6页
城市是集知识创新、技术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社会组织形式,是国家创新能力孕育和发展的基本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提取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影响较大、具有较高... 城市是集知识创新、技术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社会组织形式,是国家创新能力孕育和发展的基本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提取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影响较大、具有较高识别信息的定量指标,设计与构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11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以确定城市创新能力的相对地位,分析城市间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以期为我国制定城市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城市创新能力 评价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创新效率评价与投入冗余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章文光 李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126,共5页
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合考虑创新的经济产出、科技产出和社会环境效益,构建CCR和BCC模型,测算了2013-2014年53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综合效率及其分解的纯技术效率... 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合考虑创新的经济产出、科技产出和社会环境效益,构建CCR和BCC模型,测算了2013-2014年53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综合效率及其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对非DEA有效城市的投入冗余进行了对比和原因分析,并根据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效率测算结果,提出了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 创新效率 投入冗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