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
作者 Cao Guihua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2-310,共9页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closer ties between countries,all-round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have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In the new era,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presents an...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closer ties between countries,all-round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have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In the new era,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presents an unprecedented depth and breadth.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which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Oriental culture and even the world culture,has been developed,in the process of constant conflict,digestion,and absorption while entering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The inclusive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made it survive and thrive in absorbing the quintessence of foreign culture,which makes it contain new contents.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some parts of the essenc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are ignored should be given certain inclination in policy and guided by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 西方 世界文化 东方文化 外来文化 全球化 包容性
下载PDF
Breeding New Knowledge at Home:The Case of the Albanian Olive Friendship Tree in China
2
作者 Sigrid Schmalzer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2期195-214,共20页
This article uses the case of the Sino-Albanian Friendship Trees to examine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limits of trans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in China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In 1964,Albania gave ten thousand ol... This article uses the case of the Sino-Albanian Friendship Trees to examine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limits of trans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in China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In 1964,Albania gave ten thousand olive trees to China as a symbol of the eternal friendship of the Chinese and Albanian people;it was then up to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tists and farmers to find suitable means to propagate and cultivate them.The author finds that,though the olive trees served as symbols of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and scientific exchange,knowledge about olive trees produced and circulated in the PRC reflected science in context(that is,science within the national-level political context of 1960s–1970s China)more than knowledge in transit(that is,the transnational circulation of knowledge).The importation of olive trees from Albania ended up offering a new application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knowledge and for quintessentially“Cultural Revolution”-era system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Sino-Albanian Friendship Trees agricultural science science in 1960s–1970s china
下载PDF
论西藏带柄铜镜的东、西两系
3
作者 霍巍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共9页
西藏发现过多面青铜带柄铜镜,近年来也有新的传世品被发现。这些青铜镜的发现,反映了西藏在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之间多方面的交流。总体上看,可将现有的西藏带柄铜镜分为东、西两系,在流行时代、流行地域上各有特点。青铜带柄... 西藏发现过多面青铜带柄铜镜,近年来也有新的传世品被发现。这些青铜镜的发现,反映了西藏在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之间多方面的交流。总体上看,可将现有的西藏带柄铜镜分为东、西两系,在流行时代、流行地域上各有特点。青铜带柄镜在北方欧亚草原文化、南亚及中亚地区青铜时代遗存中也多有发现,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也曾流行过不同形制的带柄铜镜,其背后隐藏着不同族群之间在青藏高原通过“高原丝绸之路”流动与交往的历史背景,也是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不同区域考古学文化之间远距离、跨区域互动的一个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考古 带柄铜镜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阴阳”与“四行”交汇:一项关于明清之际风的知识史的研究
4
作者 刘洪君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中国古代有不少关于风的自然知识,士人常以阴、阳气术语来阐释风的形成。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带来了西方的“四元行说”。从“阳迫阴成风”到“燥热气成风”,部分士人在西学影响下对风的阐释与传统之间出现一定的裂痕。士人对风原理的讨... 中国古代有不少关于风的自然知识,士人常以阴、阳气术语来阐释风的形成。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带来了西方的“四元行说”。从“阳迫阴成风”到“燥热气成风”,部分士人在西学影响下对风的阐释与传统之间出现一定的裂痕。士人对风原理的讨论具有进步意义,并尽可能远离了神秘主义的占风术。但不论是“阴阳”还是“四行”,都属于前近代知识范式。相比于同时期法国科学先驱笛卡尔对风的研究,中国士人的风知识大部分仍根植于旧有学说和汲取传入之西学,并没有显示太多以新方法获取新知识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知识史 中西科学交流
下载PDF
韦奇伍德引进景德镇制瓷工艺及其对英国骨瓷发明的影响研究——以匣钵购置为中心的考察
5
作者 王爱芳 吴咏梅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
通过考察18世纪英国制瓷家韦奇伍德引进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历史过程,并比较分析英国骨瓷与景德镇瓷器在原料选用、配方工艺、装饰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探讨这一跨国文化技术交流事件的重大意义。研究表明,韦奇伍德通过对景德镇瓷器和匣钵的... 通过考察18世纪英国制瓷家韦奇伍德引进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历史过程,并比较分析英国骨瓷与景德镇瓷器在原料选用、配方工艺、装饰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探讨这一跨国文化技术交流事件的重大意义。研究表明,韦奇伍德通过对景德镇瓷器和匣钵的深入研究,掌握了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精髓,并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英国骨瓷的发明和改进中;这不仅推动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骨瓷工业的兴起与繁荣,也体现了中西方制瓷工艺交流互鉴的重要价值。韦奇伍德博采众长、革故鼎新的实践,为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奇伍德 景德镇制瓷工艺 英国骨瓷 匣钵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赓续: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捷迁的访华活动及其影响(1972-1979)
6
作者 杜常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美籍华人科学家的跨国科技活动对中美民间科技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1971年杨振宁访华以来,美籍华人科学家的访华活动亦随之展开。其中,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捷迁曾于1972年、1973年、1975年和1979年多次访华,参与... 20世纪70年代,美籍华人科学家的跨国科技活动对中美民间科技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1971年杨振宁访华以来,美籍华人科学家的访华活动亦随之展开。其中,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捷迁曾于1972年、1973年、1975年和1979年多次访华,参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力学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活动,并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张捷迁的多次访华活动是对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赓续,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后,双方对科技交流的重视、美国对中国的友好姿态,以及张捷迁身为华人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捷迁 中国科学院 访华 科技交流
下载PDF
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初步研究
7
作者 冯锴 李阳 +1 位作者 蒋文孝 王添瑞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始皇帝陵陵西大墓M1新发现的单体金、银骆驼塑像写实逼真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骆驼题材文物中的特例,但在中亚、西亚艺术品中有迹可循,它可能是舶来品,也可能是在西方艺术影响之下本土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秦汉时期 骆驼题材文物 农牧互动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鲁迅与顾琅早期地质作品新论——《中国地质略论》与《中国矿产志》知识来源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白育坊 孙承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9-1605,共17页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于1903年在《浙江潮》发表《中国地质略论》一文,1906年与同到日本留学的顾琅合作出版《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一书。它们在中国地质学史上均具有开创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国矿产志》被认为是中...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于1903年在《浙江潮》发表《中国地质略论》一文,1906年与同到日本留学的顾琅合作出版《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一书。它们在中国地质学史上均具有开创性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国矿产志》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地质矿产著作。本文从中日地质学交流的角度,结合新发现的史料,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均是吸收当时日本的一些地学著作编写而成。《中国地质略论》的地史学内容主要来源于佐藤传藏《地质学》(1898)一书,有关煤炭内容以及中国煤田分布图则来自日本海军少将肝付兼行发表在《太阳》(1903)杂志上的《东方之煤源》一文;《中国矿产志》的导言部分是在《中国地质略论》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增补的内容则参考了矢津昌永的《清国地志》(1905)、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教科书》(1903)以及石川成章的《地球发达史》(1904)等著作,本言部分主要参考了日本地质调查所1902年发表的《清国及韩国主要矿产颁布图说明——附清国主要矿产地名表》;《中国矿产全图》则是顾琅依据日本《清国主要矿产分布图》绘制而成。《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的编撰很大程度上是面对西方列强觊觎中国警醒国人而作,也反映了20世纪初日本逐渐成为中国地质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顾琅 中国地质略论 中国矿产志 中日科学交流
下载PDF
我国不同学科类型专业学会差异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杜鹏 洪云 +1 位作者 张玮琳 李国飞 《科学与社会》 2023年第1期113-129,144,共18页
专业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活动、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组织形态,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专业学会与学科存在着紧密关联,而学科之间存在固有差异。本研究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学科类型... 专业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活动、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组织形态,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专业学会与学科存在着紧密关联,而学科之间存在固有差异。本研究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学科类型的专业学会差异化发展的相关特征,解析不同学科类型专业学会的内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会 学科 中国科协 科学共同体 学术交流
下载PDF
科学数据“东数西算”组织机制与传输模式研究
10
作者 方肖 胡正银 +1 位作者 韩锐 郑亮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3年第5期13-22,共10页
【目的】科学数据“东数西算”是“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利实施需要众多机构协同合作。研究其组织机制与传输模式,凝练出科学的技术方案,归纳典型的示范案例,对促进科学数据“东数西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首先从... 【目的】科学数据“东数西算”是“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利实施需要众多机构协同合作。研究其组织机制与传输模式,凝练出科学的技术方案,归纳典型的示范案例,对促进科学数据“东数西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首先从组织机制的角度分析了科学数据处理的3种模式,然后探讨了科研联盟模式下基于联盟链理论的科学数据传输模型构建,最后结合基于科研联盟模式与科学数据传输模型开展的科学数据“东数西算”具体实践,总结开展科学数据“东数西算”的相关经验。【结果】科研联盟模式可以整合现有资源促进科学数据流通,可溯源的数据传输模型使各机构在确认权责利益时有据可循。【结论】建立科学的组织机制与传输模式能够减少科学数据“东数西算”过程中的资源投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促进科学数据安全流通与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东数西算 联盟链 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
下载PDF
2012—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特征和趋势分析
11
作者 李颖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3年第1期35-42,共8页
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资助特征和发展趋势对科技管理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统筹布局,优化体系,提升国际合作竞争力和管理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2—2021年资助的“组织间国际(地... 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资助特征和发展趋势对科技管理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统筹布局,优化体系,提升国际合作竞争力和管理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2—2021年资助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和地理空间分析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从国内到国外分多个层面解析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概况、依托单位类型特征、资助地区分布特征以及合作协议数量与地区分布特征,分析发现:10年来此类项目的申请数量和资助数量总体呈现先平稳后增长再小幅回落的趋势,疫情导致申请数量和资助数量下滑的同时,增大了医疗卫生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国际合作需求。10年来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获得资助的此类项目数量比例接近3∶1,科研院所获得合作研究项目数量高于平均值,高校获得合作交流项目数量高于平均值。我国东部地区10年累计的资助数量超过全国的七成,已形成较稳定的资助态势,中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项目综合增速高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项目增速明显放缓。在合作研究领域我国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合作交流领域欧洲的合作协议占绝对主导地位,这种差异对今后此类项目的申请方向具有指导意义。建议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不同层面的参与和管理主体能够结合此类项目的发展趋势,优化思路,调整策略,为提升我国国际合作研究实力和科技创新水平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 自然科学基金 数理统计 组织间合作 合作研究 合作交流
下载PDF
依仿变幻:清宫《兽谱》西方图像来源考析
12
作者 官栋訢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清乾隆朝《兽谱》是一本记录了180种动物的宫廷图谱,跋文称其图文依据为《古今图书集成》。根据笔者新发现的材料,可知其蓝本并不仅限于《古今图书集成》,还有以近代早期博物学家约恩斯顿的《论四足动物》为代表的入华西书。《兽谱》和... 清乾隆朝《兽谱》是一本记录了180种动物的宫廷图谱,跋文称其图文依据为《古今图书集成》。根据笔者新发现的材料,可知其蓝本并不仅限于《古今图书集成》,还有以近代早期博物学家约恩斯顿的《论四足动物》为代表的入华西书。《兽谱》和《论四足动物》图像间的密切联系印证了两书的因袭关系,而《北堂书目》亦有相关藏书记录。西书来源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兽谱》的成书方式和内容性质,使之成为清宫接受和吸纳西方事物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谱 论四足动物 博物学 图像来源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郭晓岚:中美大气科技交流的践行者
13
作者 杜常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7-12,共6页
该文丰富了20世纪70年代美籍气象学家郭晓岚的两次访华活动的相关史实。在科学民族主义和科学国际主义的推动下,郭晓岚致力于中国“四化”的建设,其跨国科技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研究表明... 该文丰富了20世纪70年代美籍气象学家郭晓岚的两次访华活动的相关史实。在科学民族主义和科学国际主义的推动下,郭晓岚致力于中国“四化”的建设,其跨国科技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科技现代化进程,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研究表明,郭晓岚的多次访华活动不仅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员接触到美国气象研究的前沿知识,促进了中国大气科学的发展,也进一步调动了外籍学者为中国科技现代化服务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晓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科技交流 访华
下载PDF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98
14
作者 程国栋 张志强 李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3-510,共8页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 ,生态建设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复杂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迥异、生态退化问题千差万别。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进行了...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 ,生态建设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复杂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迥异、生态退化问题千差万别。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评价 ,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 ,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 ,并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并特别指出 ,应充分发挥科技对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 ,科学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必须采取基于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退化问题的分类指导的生态建设策略 ;建立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体系 ,开展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立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浅谈科学数据出版中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吴立宗 涂勇 +5 位作者 王亮绪 南卓铜 李新 彭洁 潘小多 李红星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5期22-29,共8页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具有唯一性、永久性和多重链接等特点,是实现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对象永久性定位的数据系统。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已经在出版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中国西部环境与生...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具有唯一性、永久性和多重链接等特点,是实现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对象永久性定位的数据系统。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已经在出版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在数据引用方面所做的工作,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中文DOI注册中心的帮助下,利用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对"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产出数据所开展的数据出版和数据引用尝试。文章最后总结了DOI在数据出版领域的意义,并讨论了DOI系统对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数据中心在面向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DOI 科学数据出版 数据引用 数据共享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下载PDF
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的政策与路径探析--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放获取与平台建设实践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英杰 吕栋 +2 位作者 李东 杜一 韩宇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0,共7页
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以下简称“高端交流平台”),对于促进科技成果交流、顺应开放获取趋势、把握科研范式变革机遇、及时共享科技信息和整合共享平台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国外科学资助机构在探索开放获取领域... 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以下简称“高端交流平台”),对于促进科技成果交流、顺应开放获取趋势、把握科研范式变革机遇、及时共享科技信息和整合共享平台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国外科学资助机构在探索开放获取领域政策与推动高端交流平台建设方面呈现出开放共享已成共识、指定存储多方汇交成为常态、版权政策日趋完善的发展态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推动开放获取与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开放获取政策日趋落地与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的实践成效,但还面临一些挑战。在发挥科学基金优势助力国家科研高端交流平台建设上,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坚持需求导向与平台思维、平台内容建设,坚持四个并重、统筹推进开放获取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科研论文 科技信息 高端交流平台 开放获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网络分析--以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云林 李丁 +1 位作者 付允 韩伟一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学科资助方向和科研项目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对2001—2005年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中的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的36个项目的18个承担单位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项目主... 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学科资助方向和科研项目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对2001—2005年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中的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的36个项目的18个承担单位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项目主要集中在几个专业研究机构;承担单位间的合作较少且具有地域性;大学在项目承担中处于劣势,但是名牌大学却是其他申请单位合作的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自然科学基金 科研管理 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
下载PDF
中西方体育文化交往框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友宽 周屹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往出现了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后,从亚历山大东征开始,到北匈奴进入欧洲腹地结束,这一时期的交往表现出互相推进的姿态。第二次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直到今天,这一阶段的交往以西方体育文化向东倾泻为...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往出现了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后,从亚历山大东征开始,到北匈奴进入欧洲腹地结束,这一时期的交往表现出互相推进的姿态。第二次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直到今天,这一阶段的交往以西方体育文化向东倾泻为基本特征,直到最近30年才稍有改观。推动中西方体育文化交往的重要力量有军事战争、民族迁徙、商业往来和文化融合。就某一区域和时间段而言,包括体育在内的文化流动不一定总是从先进到落后,或从文明到愚昧。在国家林立的国际环境里,文化的流动更多地受制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力量。民族体育文化在与异域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既兼容又自信,首先必须建立在国家的强盛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体育文化 交往
下载PDF
“九五”期间中国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的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野 陈劭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3-105,共3页
本文基于科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九五"期间中国区域尤其是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五"期间中国的科技能力平均增长7.8%;东部地区为9.4%;中部地区为7.1%;西部地区为5.7%。西部地区科技... 本文基于科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九五"期间中国区域尤其是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五"期间中国的科技能力平均增长7.8%;东部地区为9.4%;中部地区为7.1%;西部地区为5.7%。西部地区科技能力之所以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科技条件支撑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增长缓慢所致。最后,本文就"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提出了两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五”期间 中国 西部地区 科技能力 发展态势 科技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下载PDF
西部数据中心数据集成和共享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亮绪 南卓铜 +6 位作者 吴立宗 冉有华 李红星 潘小多 祝忠明 李新 丁永建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5期30-36,共7页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形成了从数据收集、规范化整理、集成挖掘到数据服务的体制,建成了功能丰富的数据共享网站系统,集成...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形成了从数据收集、规范化整理、集成挖掘到数据服务的体制,建成了功能丰富的数据共享网站系统,集成了一批西部环境与生态乃至整个中国陆域地球表层科学方面的关键数据集,为西部计划等项目及科研团体与个人提供了持续的数据服务。文章总结了西部数据中心的总体框架、数据集成和数据服务,并探讨了西部数据中心持续发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共享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集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