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前房角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自动评估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蒋维艳 颜瑜琳 +1 位作者 程思敏 杨燕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3-842,共10页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前房角(ACA)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2-06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进行UBM检查的受试者675名1 130眼的UBM图像4 196张构建图像数据集。采用Unet++网络...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前房角(ACA)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2-06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进行UBM检查的受试者675名1 130眼的UBM图像4 196张构建图像数据集。采用Unet++网络对ACA组织自动分割,并开发一种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房角开闭状态进行自动分类,同时开发一种自动定位巩膜突、测量ACA参数的算法。另选取黄石爱尔眼科医院的受试者127名221眼的UBM图像631张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受试者188名257眼的UBM图像594张评估该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结果:本研究构建的分析系统对房角开闭状态识别的准确度为95.71%;ACA角度参数测量值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960,ACA厚度参数测量值的ICC均大于等于0.884,且该系统对ACA参数的准确测量部分依赖于巩膜突的准确定位。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自动评估ACA图像,是一种有潜力的快速识别ACA结构的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房角 巩膜突
下载PDF
面向AS-OCT的两阶段巩膜突自动定位算法
2
作者 张汝雪 张敏 +1 位作者 付子蔚 何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47,共12页
随着青光眼等前节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眼前节图像的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巩膜突(scleral spur,SS)的精确定位对眼前节结构参数的测量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细”的两阶... 随着青光眼等前节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眼前节图像的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巩膜突(scleral spur,SS)的精确定位对眼前节结构参数的测量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细”的两阶段巩膜突自动定位网络。首先,通过一个ROI区域检测网络来识别以巩膜突为中心的ROI区域,在骨干网络中加入ACmix模块,提升了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然后使用轻量级网络Lite-HRNet作为微调修正网络进一步提取ROI图像细节特征,基于热图回归得到更加精确的巩膜突位置。最后通过在两个数据集进行验证,分别将巩膜突定位平均误差降至11.74和9.82。实验证明该方法优于现有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突定位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深度卷积网络
下载PDF
氩激光巩膜突光凝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6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何剑峰 仇宜解 +1 位作者 张立贵 杨湘娟 《临床眼科杂志》 1997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氩激光巩膜突光凝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应用氩激光巩膜突光凝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6例67只眼进行了治疗。结果术后观察2年,眼压下降幅度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P<0.001),且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其... 目的探讨氩激光巩膜突光凝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应用氩激光巩膜突光凝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6例67只眼进行了治疗。结果术后观察2年,眼压下降幅度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P<0.001),且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其中21只眼已停用了降眼压药物。结论氩激光巩膜突光凝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开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 巩膜突 光凝术
下载PDF
氩激光巩膜突光凝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6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何剑峰 张立贵 +1 位作者 仇宜解 杨湘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369-371,共3页
应用氩激光巩膜突光凝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6例67只眼进行了治疗,术后观察2年,疗效满意,术后眼压下降幅度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P<0.001),且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 巩膜突光凝术
原文传递
有孔和无孔眼内镜植入术后房角改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猛 王怀洲 +3 位作者 刘玥 王一玮 张熙芳 王宁利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3-396,共4页
目的比较无孔(V4)和有孔(V4c)型眼内镜(ICL)植入术后房角的差异。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4年2月到2015年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V4或V4c型ICL植入术,且术后3个月接受Visante前节OCT检查的高度近视患者60例(60眼)。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比较无孔(V4)和有孔(V4c)型眼内镜(ICL)植入术后房角的差异。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4年2月到2015年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V4或V4c型ICL植入术,且术后3个月接受Visante前节OCT检查的高度近视患者60例(60眼)。方法回顾性分析V4植入组(40例)和V4c植入组(20例)患者右眼的术前眼压、等效球镜、突到突距离、中央前房深度、房角数据以及术后3个月时眼压、房角数据、角膜内皮到ICL距离和拱高。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房角数据以及两组患者术前的前节及房角数据和术后房角数据分别进行分析比较。主要指标眼压和房角数据,包括:500μm和750μm房角开放距离(AOD)、500μm和750μm小梁虹膜面积(TISA)和巩膜突角度(SSA)。结果 V4组和V4c组患者术前的眼压、等效球镜、突到突距离、中央前房深度、房角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角膜内皮到ICL距离、拱高和房角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术前相比,V4组和V4c组术后房角均显著变窄(P均<0.01),SSA分别减少了43%~47%和39%~40%,但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同术前相比均无差异(P均>0.05)。结论 V4和V4c型ICL植入术后,患者的前房角均显著变窄,且房角狭窄程度相似。由于V4植入术前的预防性虹膜周切和V4c的中央圆孔设计,两种ICL植入术后均未引起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镜 高度近视 房角开放距离 小梁虹膜面积 巩膜突角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