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RAMJET INLE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健 谷良贤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3期205-210,共6页
The uniform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are applied to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2-D mixed compression scramjet inlet. The set of experimental design points on the design space is selec... The uniform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are applied to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2-D mixed compression scramjet inlet. The set of experimental design points on the design space is selected by the uniform design, and the inlet performance is analyz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hen complete quadratic polynomial response surface approximation models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results and then used to replace theoriginal complex inlet performance model. The optimization is conducted using a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NSGA-Ⅱ, and the Pareto optimal solution set is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form design and RSM can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improve the optimiz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amjet inle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oblique shock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下载PDF
燃料预喷注与释热对高马赫数进气道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2
作者 渠镇铭 李海涛 +1 位作者 罗飞腾 陈文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7,共15页
为掌握高马赫数条件下燃料预喷注与释热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以来流马赫数Ma_(∞)=10为设计点进行了典型二元构型进气道设计与基准流场仿真,开展了Ma_(∞)=7~10进气道氢燃料预喷注、反应流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预喷注引起局部压缩激波... 为掌握高马赫数条件下燃料预喷注与释热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以来流马赫数Ma_(∞)=10为设计点进行了典型二元构型进气道设计与基准流场仿真,开展了Ma_(∞)=7~10进气道氢燃料预喷注、反应流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预喷注引起局部压缩激波系变化、改变下游流动特性、从而影响进气道性能,主要会导致总压恢复系数、喉部马赫数减小;同时预喷注动作具有一定的激波系调节、压缩循环调控的作用,且与预喷注位置密切相关,外压缩喷注会诱导外部斜激波向亚额定偏移,导致流量溢流增加、流量系数减小;内压缩喷注可以避免流量溢流,对进气道性能影响相对较小,且双侧组合喷注的预混效率可达0.60以上。反应流场仿真显示,燃烧反应主要发生在近壁面区域,流向上主要释热区在内压缩段,反应释热进一步降低总压恢复系数、减小喉部马赫数,外压缩喷注时会增加流量溢流,而循环静压比、静温比均相对增大,阻力系数基本保持不变,整体上预喷注及释热影响效应具有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数超燃发动机 高超声速进气道 进气道预喷注 释热效应 激波调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面试验中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特性分析
3
作者 陈磊 李光熙 +3 位作者 梁俊龙 王玉峰 杜泉 李江涵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6期73-81,共9页
直连式试验和自由射流试验是冲压发动机开展地面模拟试验验证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两类试验。通过对比两类试验对来流条件的实现情况,说明加热器工作参数和来流组分等模拟要素符合试验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同款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直连式和自由... 直连式试验和自由射流试验是冲压发动机开展地面模拟试验验证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两类试验。通过对比两类试验对来流条件的实现情况,说明加热器工作参数和来流组分等模拟要素符合试验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同款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直连式和自由射流试验结果,并结合仿真分析结果开展论述。结果表明:针对相近试验工况,两类试验中进气道流动形态一致性较好;进发匹配工作特性方面,自由射流试验中的结尾激波位置普遍靠后,其安全工作裕度高于直连式试验;在直连式试验中,基于沿程静压测值方法得到的发动机比冲与自由射流试验台测得的发动机比冲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直连式试验 自由射流试验 进气道内流特征 进发匹配特性 发动机总体性能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不起动仿真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鲍文 常军涛 +1 位作者 郭新刚 崔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1-735,共5页
对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隔离段进行了二维稳态流场数值模拟,给出了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起动到不起动整个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不同压比下、不同攻角下进气道-隔离段内部流场等压线图,分析了进气道-隔离段壁面静压分布特性,初步... 对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隔离段进行了二维稳态流场数值模拟,给出了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起动到不起动整个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不同压比下、不同攻角下进气道-隔离段内部流场等压线图,分析了进气道-隔离段壁面静压分布特性,初步给出了进气道不起动状态的判断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超燃冲压发动机 进气道 不起动 判断准则
下载PDF
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设计参数的选择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波 张堃元 +1 位作者 金志光 王成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了研究型面设计马赫数、唇口偏移量对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设计点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最佳性能的进气道,对设计马赫数为6,具有不同型面设计马赫数和唇口偏移量的流线追踪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选取低于马赫数6的型面设计... 为了研究型面设计马赫数、唇口偏移量对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设计点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最佳性能的进气道,对设计马赫数为6,具有不同型面设计马赫数和唇口偏移量的流线追踪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选取低于马赫数6的型面设计马赫数,可获得较高的流量系数和增压比,而其压缩效率并不低;进气道唇口偏移量增大,会导致流量系数、增压比变小,但却有利于减小进气道内的分离程度,还会影响隔离段内的流动,因此唇口偏移量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Busemann进气道^+ 流线追踪 设计参数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进气道多级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罗世彬 罗文彩 +1 位作者 丁猛 王振国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提出了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进气道的多级多目标设计方法。选择总压恢复系数、压升比和阻力系数为性能目标,引入多级设计概念,分别基于一维气动力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对4楔角外压和2楔角内压混合压缩进气道进... 提出了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进气道的多级多目标设计方法。选择总压恢复系数、压升比和阻力系数为性能目标,引入多级设计概念,分别基于一维气动力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对4楔角外压和2楔角内压混合压缩进气道进行了多级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问题的Pareto非劣解集。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提升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的设计水平,得到高性能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进气道 多目标优化 数值模拟 混合遗传算法
下载PDF
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与侧压式进气道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23
7
作者 金志光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53-1560,共8页
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运用高超声速进气道已有的相关设计方法设计了两类典型的二元进气道与侧压式进气道,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两类进气道的流场结构和总体性能开展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二元进气道出口流场畸变较小,流场均匀性优于侧压式进... 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运用高超声速进气道已有的相关设计方法设计了两类典型的二元进气道与侧压式进气道,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两类进气道的流场结构和总体性能开展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二元进气道出口流场畸变较小,流场均匀性优于侧压式进气道;二元进气道流量系数对飞行马赫数的敏感程度远高于侧压式进气道;设计点,二元进气道性能优于侧压式进气道.非设计点,尤其在接力状态下,侧压式进气道性能突出;侧压式进气道阻力特性优于二元进气道,而二元进气道的前体升力则高于侧压式进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二元进气道 侧压式进气道 性能比较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宽马赫数范围高超声速进气道伸缩唇口式变几何方案 被引量:30
8
作者 金志光 张堃元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03-1510,共8页
针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Ma=4~7的宽马赫数范围工作要求,探索了一种伸缩唇口式简单变几何方案,利用一维流理论对其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并利用数值仿真手段对其接力点下的自起动性能及其它不同工作马赫数下的... 针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Ma=4~7的宽马赫数范围工作要求,探索了一种伸缩唇口式简单变几何方案,利用一维流理论对其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并利用数值仿真手段对其接力点下的自起动性能及其它不同工作马赫数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所设计的伸缩唇口式变几何方案解决了宽马赫数工作范围内定几何进气道难以协调的设计矛盾,该方案能使进气道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宽至Ma=4~8(9);(2)变几何进气道能使马赫4接力点下的流量系数保持在0.7以上,这为飞行器宽马赫数范围加速提供了强有力保障;(3)与定几何进气道相比,变几何进气道高低马赫数下的总体性能均得到大幅度提高;(4)研究发现,附面层排移及排移位置对改善进气道接力点下的自起动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 变几何进气道 伸缩唇口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进气道性能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建兴 朴英 曹志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3-235,共3页
针对冲压发动机前体/进气道的性能优化设计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和单纯形法的混合遗传算法。根据均匀分析提供的样本,选取气流折转角为设计变量,阻力系数、总压恢复系数、进气道升压比及三者的组合作为优化目标。通过该文设计的混合遗... 针对冲压发动机前体/进气道的性能优化设计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和单纯形法的混合遗传算法。根据均匀分析提供的样本,选取气流折转角为设计变量,阻力系数、总压恢复系数、进气道升压比及三者的组合作为优化目标。通过该文设计的混合遗传算法对不同目标优化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混合遗传算法可以广泛用于目标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进气道 混合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非均匀来流对新型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林 张堃元 +2 位作者 王磊 南向军 李永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8-345,共8页
针对一种采用新型压升规律的曲面压缩面所设计的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长度平板发展而来的非均匀流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和两种常规二维进气道吞非均匀来流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比了设计Ma数下三种... 针对一种采用新型压升规律的曲面压缩面所设计的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长度平板发展而来的非均匀流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和两种常规二维进气道吞非均匀来流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比了设计Ma数下三种不同压缩形式进气道喉道截面的流场畸变程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压升规律的高超弯曲激波二维进气道性能受来流气流不均匀性的影响较小,且喉道截面的流场畸变指数小,对非均匀来流具有一定的校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 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 非均匀来流 弯曲激波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不同燃料燃烧加热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5
11
作者 邢建文 李卫强 肖保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36-1642,共7页
为了评估不同燃料燃烧加热的空气污染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相同流动匹配条件下四种不同燃料燃烧加热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氢、甲烷、酒精和煤油)。对相同流动匹配条件下,地面模拟飞行Ma=6,高度25km的超燃冲压发动机... 为了评估不同燃料燃烧加热的空气污染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相同流动匹配条件下四种不同燃料燃烧加热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氢、甲烷、酒精和煤油)。对相同流动匹配条件下,地面模拟飞行Ma=6,高度25km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流道性能采用数值模拟进行了评估,并将之与飞行条件下的发动机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方式对进气道升力和升阻比有显著影响(升力最大差异>8%,升阻比最大差异>6%),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也有显著影响,比推最大差异97N·s/kg,燃烧效率最大差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进气道 性能 污染效应 燃烧效率
下载PDF
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马赫数3.85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波 张堃元 金志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6-399,共4页
为了研究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在低马赫数来流条件下的起动性能、总体性能以及抗反压能力,对设计马赫数5.3、收缩比CR=5的6°截短后的流线追踪进气道进行了马赫数3.85风洞实验.结果表明:该进气道在马赫数3.85来流条件下能够自起动... 为了研究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在低马赫数来流条件下的起动性能、总体性能以及抗反压能力,对设计马赫数5.3、收缩比CR=5的6°截短后的流线追踪进气道进行了马赫数3.85风洞实验.结果表明:该进气道在马赫数3.85来流条件下能够自起动;进气道流量系数为0.83,出口总压恢复0.78,马赫数2.01,增压比11.92;进气道能够承受的最大反压为34倍的来流静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超燃冲压发动机 BUSEMANN进气道 流线追踪 风洞实验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表面热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鑫 孙冰 +1 位作者 郑力铭 张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61-1965,共5页
基于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表面的热环境,考虑采用结构防热来实现进气道表面的有效热防护.对进气道表面进行了隔热网结构和瓦楞结构两种方案的热结构设计,并分别对两种方案设计的热防护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工作时间内两... 基于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表面的热环境,考虑采用结构防热来实现进气道表面的有效热防护.对进气道表面进行了隔热网结构和瓦楞结构两种方案的热结构设计,并分别对两种方案设计的热防护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工作时间内两种热结构设计都满足工作在材料许用温度范围内的要求,可以实现有效热防护.并在计算结果基础上,对两种方案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瓦楞结构的防热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进气道 热结构 隔热网结构 瓦楞结构
下载PDF
高超侧压式进气道高焓脉冲风洞实验 被引量:32
14
作者 金志光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9-323,共5页
为验证一种双楔顶压、侧板中置的侧压式进气道基本性能,设计了一套进口面积为110mm×91mm的双流道试验模型,并在300mm马赫数6的高焓脉冲风洞中进行了吹风实验。实验测量了进气道和隔离段内的沿程静压分布和隔离段进出口截面的皮... 为验证一种双楔顶压、侧板中置的侧压式进气道基本性能,设计了一套进口面积为110mm×91mm的双流道试验模型,并在300mm马赫数6的高焓脉冲风洞中进行了吹风实验。实验测量了进气道和隔离段内的沿程静压分布和隔离段进出口截面的皮托压力分布,分析了进气道内的典型流场特征,获得了进气道的基本性能参数,并以马赫数的测量为例阐述了流场不均匀性对测量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赫数6来流条件下,该侧压式进气道流量系数为0.83,隔离段出口平均马赫数为2.57,总压恢复系数为0.296,增压比为23.7,表明这种侧压式进气道的气动布局方式能够获得较好的总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进气道 侧压式进气道 进气道试验
下载PDF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前体/进气道概念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济民 侯志强 +1 位作者 宋贵宝 吕志彪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基于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总体设计要求,采用等激波强度方法设计了前体/进气道基准构型,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基准构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在试验设计和CFD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前体/进气道优化设计模型,运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前体/进气道... 基于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总体设计要求,采用等激波强度方法设计了前体/进气道基准构型,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基准构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在试验设计和CFD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前体/进气道优化设计模型,运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前体/进气道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前体/进气道进行了性能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前体/进气道设计方法正确有效,基准构型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通过多目标优化设计,可以找到设计变量之间的有效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前体/进气道的综合性能。研究结果对导弹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 超燃冲压发动机 前体 进气道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非对称来流下带斜楔的短隔离段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学斌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7-681,共5页
为了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耐反压能力以及缩短其长度,设计了一种带斜楔的隔离段,斜楔放置在隔离段进口下壁面,对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带斜楔的隔离段耐反压能力特征以及缩短程度。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隔离段加斜楔后能够承受... 为了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耐反压能力以及缩短其长度,设计了一种带斜楔的隔离段,斜楔放置在隔离段进口下壁面,对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带斜楔的隔离段耐反压能力特征以及缩短程度。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隔离段加斜楔后能够承受的最大反压从来流静压的3.46倍上升到3.73倍,提高了7.8%左右。斜楔放置在厚附面层一侧更能改善隔离段耐反压性能。还发现加斜楔后可在进出口压比相同的情况下,将长度减小3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进气道 激波串 斜楔 壁面压力
下载PDF
带中心支板侧压进气道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龚鹏 岳连捷 +2 位作者 肖雅斌 王世芬 张新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
应用表面油流和压力测量实验技术,辅助计算模拟手段,考察了两种不同形式的中心支板对侧压式进气道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道内部由于侧壁斜激波和支板诱发的斜激波的汇合引起了侧壁和顶板边界层的大尺度分离现象,使进气道性能受... 应用表面油流和压力测量实验技术,辅助计算模拟手段,考察了两种不同形式的中心支板对侧压式进气道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道内部由于侧壁斜激波和支板诱发的斜激波的汇合引起了侧壁和顶板边界层的大尺度分离现象,使进气道性能受到了极大影响。后掠支板后移避免了支板和侧壁诱导斜激波的汇合,分离现象相对较弱,有利于进气道性能的提高;支板前掠可以提高流量捕获,但导致边界层分离加剧,对减少总压损失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进气道 侧压式进气道 支板
下载PDF
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与燃烧室匹配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丁猛 梁剑寒 +1 位作者 刘卫东 王振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模拟飞行马赫数Ma=6,高度25km条件的液体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自由射流试验中,对比研究了4种不同进气道,不同燃烧室入口条件下模型发动机的点火与燃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几何内收缩比3的侧压式进气道的出口压强低而无法实现模型发... 在模拟飞行马赫数Ma=6,高度25km条件的液体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自由射流试验中,对比研究了4种不同进气道,不同燃烧室入口条件下模型发动机的点火与燃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几何内收缩比3的侧压式进气道的出口压强低而无法实现模型发动机的点火;进气道增加部分前体压缩,模型发动机则能够维持稳定燃烧,得到正推力;采用较高收缩比5 35的三维进气道的出口流场畸变程度较高,降低了隔离段抗反压的能力,会对燃烧性能产生很大影响,燃烧效率、发动机推力显著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不同长度的隔离段对比研究表明隔离段加长能够提高抗反压能力,有助于实现煤油分级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燃烧 碳氢燃料 进气道 自由射流
下载PDF
中国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回顾 被引量:43
19
作者 刘兴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在超燃冲压发动机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是高超声速进气道的研究进展,包括高超声速进气道中激波与附面层干扰、起动和再起动、隔离段、进气道附面层抽吸、进气道通道内外压缩比、侧压式进气道、Busemann进气道等。其次... 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在超燃冲压发动机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是高超声速进气道的研究进展,包括高超声速进气道中激波与附面层干扰、起动和再起动、隔离段、进气道附面层抽吸、进气道通道内外压缩比、侧压式进气道、Busemann进气道等。其次是超声速燃烧方面的研究及模型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进气道 超声速燃烧 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
下载PDF
一种提高后掠侧压式进气道流量系数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7
20
作者 金志光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7-902,共6页
在一种双楔顶压、侧板中置的常规后掠侧压式进气道基础上通过减小顶板第二压缩角,引入圆弧压缩面设计了一种具有较高流量系数的进气道。利用Fluent商业计算软件对比研究了该进气道与常规进气道在Ma=6和Ma=4下的流动特征及性能。研究发现... 在一种双楔顶压、侧板中置的常规后掠侧压式进气道基础上通过减小顶板第二压缩角,引入圆弧压缩面设计了一种具有较高流量系数的进气道。利用Fluent商业计算软件对比研究了该进气道与常规进气道在Ma=6和Ma=4下的流动特征及性能。研究发现,新的改进措施能在几乎不降低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流量系数:在Ma=6来流条件下,改进后的进气道流量系数为0.87,比常规进气道提高14.5%;在Ma=4来流条件下,流量系数为0.69,提高了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进气道 侧压式进气道 高流量系数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