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学光 孙振中 +4 位作者 张树军 李渊 韩晓飞 赫彦明 庄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探讨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6月在我院采用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 目的:探讨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6月在我院采用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2例;年龄23~61岁(39.3±9.1岁)。AO分型A型6例,B型2例,C型1例。骨折节段:T122例,L13例,L23例,L31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残损分级:C级2例,D级2例,E级5例。采用与伤椎置钉同切口脊柱全内镜下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腰痛程度,在脊柱X线片和CT上测量矢状位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及椎管侵占率;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5~145min(112.4±21.2min),出血量50~110mL(83.9±19.6mL),住院时间7~13d(9.1±1.3d)。无伤口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6~13个月(8.4±3.9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4.7±1.6个月)。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d比较亦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椎前缘高度比及椎管侵占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d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1例由C级恢复至D级,另3例神经损伤患者完全恢复。结论:经伤椎置钉同切口脊柱全内镜下椎管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获得有效的神经根及椎管减压,矫形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脊柱全内镜 椎管减压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效果
2
作者 王晓希 赵晓萌 +2 位作者 刘桓江 王雪臣 李志强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658-2661,共4页
目的观察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采用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6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3例行单纯扩大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试验... 目的观察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采用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6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3例行单纯扩大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试验组32例行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与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影像学指标(后凸角以及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可较好改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侧弯状况,并发症少,远期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扩大减压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侧弯
下载PDF
后路单纯固定融合椎管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牙克甫·阿不力孜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0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单纯固定融合椎管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8月于本院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的胸椎结核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平年龄21岁-64岁,平均38.2岁。术后正规化疗至... 目的探讨后路单纯固定融合椎管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8月于本院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的胸椎结核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平年龄21岁-64岁,平均38.2岁。术后正规化疗至少12月,严格随访,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变化,通过定期影像学检查检测脊柱融合率及融合情况,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并观察内固定装置有无松动、断裂等。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0 min-150 min,平均116 min,术中出血量80 ml-350 ml,平均220 ml。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末次随访时,平均VAS评分由术前6.7,改善至0.6,改善率为91%;12例术前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患者ASIA分级均恢复至E级;术前后凸畸形平均Cobb角为25.7°,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1.6°、15.2°,矫正丢失3.6°;所有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恢复正常水平。1例患者术后3月出现切口窦道形成,经再次清创术后治愈。无结核复发,神经功能加重、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椎弓根螺钉 后路内固定术 椎管减压
下载PDF
经单侧椎管撬拨复位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0
4
作者 敖俊 薛鹏举 +5 位作者 段领燕 季文军 覃建朴 曹广如 杨朔 廖文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7-52,共6页
目的对近年采取经单侧椎管撬拨复位椎体内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165例DENIS分型中A、B两型的术后疗效和影像学进行评估。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1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单侧椎管撬拨复位椎体内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其中... 目的对近年采取经单侧椎管撬拨复位椎体内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165例DENIS分型中A、B两型的术后疗效和影像学进行评估。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1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单侧椎管撬拨复位椎体内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31例,女34例,平均年龄34.61岁,165例中有128为单一椎体损伤,37例为邻椎或跳跃邻近椎体损伤。术前VAS疼痛评分平均6.8分,伤椎前缘高度平均(41.54±8.73)%,椎中部高度(51.63±8.75)%,脊柱后凸角(Cobb角)(27.31±8.24)°,椎管正中矢状径(63.30±9.65)%,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3例,B级19例,C级22例,D级25例,E级86例。术前均作X片、螺旋CT并三维图像重组检查,伴有脊髓神经损伤者加做MRI,伤后2周内手术。术后复查X片,73例患者复查螺旋CT并进行三维图像重组检查。结果随访6-25个月,平均9.5个月,评价术前、后椎体前缘、椎体中部高度及椎管横截面恢复情况,并进行三维图像重组评价突入椎管骨块复位、植骨分布及愈合情况。术后VAS疼痛评分平均1.6分,末次随访术后X片:平均伤椎前缘恢复至伤前的(96.72±5.58)%,椎体中部高度恢复至(92.55±8.03)%。脊柱后凸角(Cobb角)为(4.57±1.37)°,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94.25±6.32)%,突入椎管的骨块对硬膜囊和神经根无明显卡压。CT见夯填植骨分布较广泛、均匀。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7例,B级11例,c级19例,D级22例,E级106例。术后并发症;9例切口渗液时间较长,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2例发生内固定断裂,其余内固定无明显松动,末次随访矫正丢失(1.37±0.56)°,与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等。结论经单侧椎管撬拨复位椎体内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方法能让胸腰椎骨折获得满意复位,可有效重建椎体高度,增强伤椎的瞬时稳定性,可有效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是一种解决椎体骨折复位后蛋壳效应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管 植骨术 椎弓根螺钉 影像学
下载PDF
寰椎椎弓根髓腔大小对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钱立雄 郝定均 +1 位作者 贺宝荣 姜永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评估寰椎椎弓根髓腔大小对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行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的患者中,筛选出年龄≥20岁、术前影像学测量寰椎椎弓根高度〉4mm的患者97例,男41例,女56例,年龄20-79岁,平均41.... 目的:评估寰椎椎弓根髓腔大小对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行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的患者中,筛选出年龄≥20岁、术前影像学测量寰椎椎弓根高度〉4mm的患者97例,男41例,女56例,年龄20-79岁,平均41.6岁。术中选择内固定方法时,寰椎首先选择椎弓根螺钉固定,若椎弓根螺钉置钉失败则改用椎板钩或侧块螺钉固定。其中145个椎弓根成功置入椎弓根螺钉,49个椎弓根因无法形成椎弓根螺钉通道,改用椎板钩或侧块螺钉固定。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所有患者寰椎椎弓根髓腔的高度。根据髓腔高度将寰椎椎弓根分为3型:Ⅰ型,髓腔高度≥2mm;Ⅱ型,髓腔高度<2mm;Ⅲ型,无髓腔。统计每型椎弓根成功置入椎弓根螺钉的比率,比较其差异。结果:椎弓根螺钉固定组中,Ⅰ、Ⅱ、Ⅲ型椎弓根个数(比率)分别为104个(71.7%)、39个(26.9%)、2个(1.4%);非椎弓根螺钉固定组中,Ⅰ、Ⅱ、Ⅲ型椎弓根个数(比率)分别为2个(4.1%)、28个(57.1%)、19个(38.8%)。Ⅰ、Ⅱ、Ⅲ型椎弓根成功置入椎弓根螺钉的比率分别为98.1%(104/106)、58.2%(39/67)、9.5%(2/21),Ⅰ型明显高于Ⅱ型和Ⅲ型,Ⅱ型明显高于Ⅲ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寰椎椎弓根髓腔大小对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有一定影响。寰椎椎弓根髓腔高度≥2mm时建议行椎弓根螺钉固定,髓腔高度<2mm时可根据术者情况选择固定方法;无髓腔时建议不行椎弓根螺钉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 髓腔 螺钉固定 解剖学
下载PDF
骶1螺钉固定毗邻结构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玲秀 杜心如 孔祥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 :探讨骶骨毗邻结构与骶骨螺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在 5 8具骨盆标本上 ,对第 1骶前孔及骶管结构进行了观测。在 10具标本上 ,模拟骶骨进钉方法的手术过程 ,观察钉道位置与骶骨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骶交感干、第 1骶神经与腰骶... 目的 :探讨骶骨毗邻结构与骶骨螺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在 5 8具骨盆标本上 ,对第 1骶前孔及骶管结构进行了观测。在 10具标本上 ,模拟骶骨进钉方法的手术过程 ,观察钉道位置与骶骨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骶交感干、第 1骶神经与腰骶干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 ,在其内侧部无重要结构紧贴骨面走行 ,外侧区有臀上血管走行。此三角前方有髂动、静脉相邻。第 1骶神经粗 (11.0± 2 .8)mm (6.0~ 17.0mm) ,腰骶干粗 (7.6± 2 .2 )mm (3 .0~ 12 .0mm)。当螺钉与矢状面呈向内 0°~ 10°进钉时较为安全。第 1骶后孔可见小血管 ,骶骨外侧沟内有第 5腰椎血管后内侧支走行 ,是术中出血的原因。结论 :骶骨螺钉有损伤骶神经、髂血管的可能 ,5点 7点进钉方法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 螺钉 骶神经 髂血管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全 胡兆洋 +2 位作者 张大刚 游红林 王超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11-2014-2间诊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7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椎管扩大减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11-2014-2间诊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7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椎管扩大减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减压植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均给予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所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得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术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91.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1.43%,对照组为11.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其病症的手术方式,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椎管 螺钉内固定 椎弓根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后路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逊 谢直跃 顾祖超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908-19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透视下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或同时行椎管探查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的前缘48%和后...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透视下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或同时行椎管探查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的前缘48%和后缘73%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3%和后缘97%,Cobb′s角由术前平均25°恢复为术后平均55°。对脊髓损伤的患者按Frankel分级,术后平均提高1.2级。未发现椎弓根钉断裂,骨不愈合。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技术简单,操作方便,创伤较前路小,椎管减压效果仍理想,脊柱融合率较高,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胸腰爆裂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螺钉系统 椎管减压
下载PDF
两种不同置钉后路复位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形态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中锋 邓强 +5 位作者 张彦军 杨镇源 陈文 范有福 韩宪富 彭冉东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0期1955-1957,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置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占位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63例患者分为A组30例、B组33例。A组采用经伤椎置钉复位间接减压方式治疗;B组采用跨伤椎置钉复位间接减压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伤椎后凸Cob...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置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占位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63例患者分为A组30例、B组33例。A组采用经伤椎置钉复位间接减压方式治疗;B组采用跨伤椎置钉复位间接减压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骨折椎体压缩率、椎管侵占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结果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椎管侵占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A组改善均优于B组(均P<0.05)。结论后纵韧带连续、临床上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通过伤椎置钉及韧带复位技术能有效改善伤椎的Cobb角、椎体压缩率及椎管侵占率,达到临床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跨伤椎置钉 伤椎置钉 间接减压 椎管侵占率
下载PDF
选择性椎管减压钉杆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印良 宁漱岩 +5 位作者 徐莘香 张新 胡春明 金安 刘一 陈刚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 采用选择性椎管减压钉杆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30例。方法 依据骨折类型、椎管狭窄程度 ,碎骨块状态进行选择性椎管减压 :轻度椎管狭窄则行间接椎管减压 ,若有神经损伤症状同时作椎板减压 ;严重椎管狭窄、后柱... 目的 采用选择性椎管减压钉杆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30例。方法 依据骨折类型、椎管狭窄程度 ,碎骨块状态进行选择性椎管减压 :轻度椎管狭窄则行间接椎管减压 ,若有神经损伤症状同时作椎板减压 ;严重椎管狭窄、后柱损伤、后纵韧带损伤碎骨块游离、骨块旋转则间接椎管减压 +椎板减压 +脊髓前减压。结果  30例中 2 9例减压充分 ,30例固定牢固 ,神经恢复好转率占 70 %。结论 认为在采用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时 ,应根据骨折类型、椎管狭窄程度、碎骨块状态进行选择性椎管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弓根螺钉 椎管减压
下载PDF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顺聪 李大星 +6 位作者 袁凯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郭惠智 莫凌 梁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评价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7例经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患者,全部... 【目的】评价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7例经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伴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运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及胸腰段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依据Frankel分级评定),记录内固定失败、相邻椎体骨折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椎体后壁骨折块椎管侵占率为27.41%~63.85%,平均为(43.24±10.61)%。术后VAS、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胸腰段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术后矫正率分别为(63.31±23.47)%和(61.91±17.54)%,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胸腰段Cobb角矫正丢失率分别为(15.38±39.92)%和(21.79±32.20)%,但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6例,E级19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未发生切口感染,无螺钉松动、断钉或断棒等情况;术后有8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有5例患者再次发生椎体压缩骨折,其中2例发生于相邻节段椎体,3例发生在非相邻节段。【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有椎管侵占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柱生理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 椎管侵占 钉道强化术 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玻璃钢螺旋锚在修复膨胀土渠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钊 陈春红 王金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一种新型的玻璃钢螺旋锚被试生产出来,该锚不会锈蚀、可自旋入土,锚杆具有柔性。介绍了玻璃钢螺旋锚、土工格栅和土工泡沫在修复膨胀土渠道滑坡中的应用,土工泡沫用以减小混凝土板衬砌下的膨胀力,土工格栅提高渠坡抗整体滑动的安全系数... 一种新型的玻璃钢螺旋锚被试生产出来,该锚不会锈蚀、可自旋入土,锚杆具有柔性。介绍了玻璃钢螺旋锚、土工格栅和土工泡沫在修复膨胀土渠道滑坡中的应用,土工泡沫用以减小混凝土板衬砌下的膨胀力,土工格栅提高渠坡抗整体滑动的安全系数,玻璃钢螺旋锚用来锚固水上坡的混凝土框架梁和水下坡的混凝土板。给出设计方法和监测方案,并将该法与其他修复方法,如换填非膨胀土法、抗滑桩法以及土工格栅分层加筋法做了技术和经济比较,说明了该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螺旋锚 土工泡沫 土工格栅 修复 渠坡 膨胀土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症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永军 张恩忠 +4 位作者 谭远超 姚树强 张卫 刘峻 朱正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选取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患者15例,术前X线片测量均有发育性椎管狭窄并椎体间不稳,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明显;手术采用颈后路C... [目的]探讨一次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选取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患者15例,术前X线片测量均有发育性椎管狭窄并椎体间不稳,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明显;手术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术,不稳节段用自行研制的全脊柱椎弓根固定系统内固定并突间关节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拍片检查提示置钉位置正确,随诊7.18个月,平均13个月,短期内复诊,椎弓根固定系统牢靠,无松动。[结论]一次完成颈后路单开门并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并颈椎失稳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治疗方法,避免了前后路联合手术,近期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椎间不稳 减压 椎弓根钉固定
下载PDF
单侧钉棒固定单枚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亮 朱冬承 +2 位作者 戈兵 冯国新 王晓民 《颈腰痛杂志》 2011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观察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加单侧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09-2009-09,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 目的观察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加单侧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09-2009-09,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同时结合单侧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本组随访观察1~3年,平均2年,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5例,良1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3.5%。结论采用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加单侧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减压 单侧钉棒固定 单枚Cage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不稳
下载PDF
螺旋锚和土工合成材料修复膨胀土渠坡实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钊 邱宗强 +3 位作者 蔡松桃 胡怀亮 崔伯军 鲁跃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27-131,共5页
介绍了玻璃钢螺旋锚、土工格栅、土工泡沫和土工合成材料黏土垫(GCL)在修复河南邓州市膨胀土渠道滑坡中的应用。玻璃钢螺旋锚用来锚固水上坡的混凝土框架梁和水下坡的混凝土板,土工格栅提高渠坡抗整体滑动的安全系数,土工泡沫用以减小... 介绍了玻璃钢螺旋锚、土工格栅、土工泡沫和土工合成材料黏土垫(GCL)在修复河南邓州市膨胀土渠道滑坡中的应用。玻璃钢螺旋锚用来锚固水上坡的混凝土框架梁和水下坡的混凝土板,土工格栅提高渠坡抗整体滑动的安全系数,土工泡沫用以减小混凝土板衬砌下的膨胀力,GCL用作混凝土板下的防渗垫层。文中给出设计方法、监测方案和修复工程的竣工情况,还将玻璃钢螺旋锚方案与其他修复方法,如换填非膨胀土法、抗滑桩法以及土工格栅分层加筋法做了技术和经济比较,说明了该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螺旋锚 土工合成材料 修复 渠道渠坡 膨胀土
下载PDF
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游辉 刘宁 +3 位作者 林飞翔 李明恒 叶书熙 潘奇林 《右江医学》 2022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 目的探讨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后路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椎体间隙高度、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统计两组治疗1个月后足部感觉评分变化情况及随访1年的植骨融合率。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椎体间隙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椎管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足部整体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观察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可有效地促进解剖结构和神经功能恢复,且具有较高的植骨融合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单节段 腰椎 椎管狭窄
下载PDF
显微手术联合钉棒内固定治疗椎管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古机泳 赵敏婵 +6 位作者 伍益 李智斌 丁晓 栾中钦 张文光 冯子泽 钟鸣谷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334-1335,共2页
目的:探讨椎管退行性疾病患者采取显微手术联合钉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椎管退行性疾病患者分成两组。采取常规开放椎管减压联合螺钉内固定术为对照组,显微手术联合螺钉内固定术为试验组。将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切口长度、... 目的:探讨椎管退行性疾病患者采取显微手术联合钉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椎管退行性疾病患者分成两组。采取常规开放椎管减压联合螺钉内固定术为对照组,显微手术联合螺钉内固定术为试验组。将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术后1周内及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8个月时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OD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椎管退行性疾病患者采取显微手术,同时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减少出血量,改善症状,缩短住院恢复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椎管减压 螺钉内固定 椎管退行性疾病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想 贺海怿 +3 位作者 朱文辉 聂富祥 张鹏飞 张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身体一...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身体一般状况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其身体一般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脊柱转移瘤 硬膜外脊髓压迫症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龙海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对23例腰椎滑脱病人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复位,辅以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或(和)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23例平均随访18个月(6-36个月),根据N...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对23例腰椎滑脱病人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复位,辅以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或(和)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23例平均随访18个月(6-36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临床效果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5%。结论后路固定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彻底的减压、有限复位滑脱的椎体,充分的椎体间、横突间植骨融合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椎管减压 植骨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7
20
作者 徐慰凯 陈芒 +2 位作者 周敏 宋晓斌 詹海鹏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2例随访6-40个月,参照海涌等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优23例,良14例,可...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2例随访6-40个月,参照海涌等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优23例,良14例,可5例。所有患者椎体间植骨均融合良好,复位无丢失。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满意,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椎管减压 椎体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螺钉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