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对壳模型下SD对合理性的研究
1
作者 孙会丽 王杨 罗延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
在投影SD对壳模型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集体SD对空间截断的合理性.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在投影SD对壳模型下,将全部非集体sd对子空间近似为集体SD对子空间是一个有效合理的近似.
关键词 投影sd对壳模型 重叠积分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下载PDF
利用SD对壳模型研究Ru核素的集体性质
2
作者 徐伟 罗延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6,共5页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Ru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当SD对按照如下方法来确定,即对于两核子体系,通过对角化表面δ相互作用哈氏量,将SD对取为q^+态和2_1^(?)态,利用一个仅含有3个参数的哈密顿量,该模型可以合理的描述偶偶Ru核低激发态...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Ru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当SD对按照如下方法来确定,即对于两核子体系,通过对角化表面δ相互作用哈氏量,将SD对取为q^+态和2_1^(?)态,利用一个仅含有3个参数的哈密顿量,该模型可以合理的描述偶偶Ru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对壳模型 能谱 E2和M1跃迁
下载PDF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偶偶Mo核的集体性质(英文)
3
作者 张瑞平 罗延安 +2 位作者 潘峰 宁平治 Jerry.P.Draayer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437,共4页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Mo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发现当SD对按照如下方法来确定,即对于两核子体系,通过对角化表面δ相互作用哈氏量,将SD对取为01+态和21+态,该模型可以合理的描述偶偶Mo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
关键词 sd对壳模型 能谱 E2和M1跃迁
下载PDF
投影SD对壳模型:偶偶Ba核低激发谱性质
4
作者 王芙蓉 罗延安 李磊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3,共5页
利用投影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Ba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结果发现在该模型下,利用一个仅含有三个参数的哈密顿量,可以很好地再现偶偶Ba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关键词 投影sd对壳模型 能谱 电磁跃迁
下载PDF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质子中子耦合系统U(5)■SU(3)相变
5
作者 刘霖 王芙蓉 罗延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质子中子耦合系统中U(5)■SU(3)相变的问题.结果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SU(3)相变.这一结果说明了SD对近似的合理性,同时也证明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具有很好的壳模型基础.
关键词 sd对壳模型 相变 U(5)极限 SU(3)极限
下载PDF
SD对壳模型下质子中子耦合系统U(5)←→O(6)相变研究
6
作者 王芙蓉 罗延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共4页
在SD对壳模型下,研究了质子中子耦合系统中U(5)(?)O(6)相变。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O(6)相变。这一结果表明SD对近似的合理性及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具有很好的壳模型基础。
关键词 sd对壳模型 相变 U(5)极限 O(6)极限
下载PDF
板栗壳提取物对SD大鼠的致畸毒性研究
7
作者 江丹 伍淑文 +3 位作者 陈志元 田辉 孙代华 樊柏林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2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研究板栗壳提取物对SD大鼠的致畸毒性。方法:将受孕SD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板栗壳提取物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8~20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37、1.11和3.33 g/kg给予板栗壳提取物;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 目的:研究板栗壳提取物对SD大鼠的致畸毒性。方法:将受孕SD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板栗壳提取物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8~20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37、1.11和3.33 g/kg给予板栗壳提取物;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按13 mg/kg给予维生素A。于妊娠期的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或对照物,第20天麻醉后处死孕鼠。观察母鼠和胎鼠的生长发育、受孕率、生殖能力、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等指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第9天至第20天孕鼠体质量偏低,体质量增量降低,胎鼠体质量减轻、身长明显降低,其胎鼠外观畸形率、外观畸形窝数率、内脏畸形率、内脏畸形窝数率、骨骼畸形率、畸形窝数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阳性对照维生素A对大鼠致畸作用明显,模型成功建立。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板栗壳提取物各剂量未观察到对母鼠及胎鼠的毒性和生殖力的影响,未观察到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板栗壳提取物对大鼠母体毒性和胚胎发育毒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大于3.33 g/kg,对大鼠无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提取物 致畸毒性 sd大鼠 致畸试验
下载PDF
采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技术鉴别龟甲及其混伪品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清 李梦 +5 位作者 罗雪梅 孟杰亲 张帆 陈秀芬 刘春生 杨瑶珺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9期1251-1255,共5页
目的:从蛋白水平上对龟甲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分析龟甲及其混伪品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龟甲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并对龟甲的背甲与腹甲、不同批次正品龟甲药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同一品... 目的:从蛋白水平上对龟甲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分析龟甲及其混伪品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龟甲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并对龟甲的背甲与腹甲、不同批次正品龟甲药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同一品种的龟甲,其背甲与腹甲的蛋白质亚基相似,电泳得到的蛋白质条带几乎无明显差别;不同批次正品龟甲在一维电泳中显现出的蛋白亚基条带差异性很小,其电泳蛋白条带受产地、批次等因素影响较小;正品龟甲在14~19 kDa,有3条高丰度蛋白聚合在一起,这“二细一粗三聚合”的条带群,可以作为鉴别正品龟甲和其他龟甲混伪品的初步依据。结论:结果显示,SDS-PAGE电泳技术可以对龟甲及其混伪品药材进行初步的鉴别,利用蛋白条带的区别可对其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甲 混伪品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蛋白
下载PDF
拉压强度不同材料厚壁球壳的安定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栓强 俞茂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7,共2页
对拉压强度不同材料厚壁球壳进行了安定分析,得出了球壳加载应力场、残余应力场及安定极限的解析解,所得的解能反映材料拉压强度差效应。最后,利用所得的解研究了材料拉压强度差效应对球壳安定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材料拉压强度差... 对拉压强度不同材料厚壁球壳进行了安定分析,得出了球壳加载应力场、残余应力场及安定极限的解析解,所得的解能反映材料拉压强度差效应。最后,利用所得的解研究了材料拉压强度差效应对球壳安定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材料拉压强度差效应时球壳安定极限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分析 sd效应 厚壁球壳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CeO_2@C复合纳米材料
10
作者 刘明珠 舒超 +2 位作者 袁嘉骏 范文慧 陈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3-36,共4页
以Ce(NO3)3·6H2O为前驱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结构导向剂和碳源,用固相法在有氧环境和低温条件下,制备CeO2@C纳米核壳结构. XRD、FESEM和TEM分析表明,产物粒径在10-30 nm,并且具有一定的多面体外形,表面碳层约2 nm.... 以Ce(NO3)3·6H2O为前驱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结构导向剂和碳源,用固相法在有氧环境和低温条件下,制备CeO2@C纳米核壳结构. XRD、FESEM和TEM分析表明,产物粒径在10-30 nm,并且具有一定的多面体外形,表面碳层约2 nm.结果表明,利用SDS的—SO4-基团和Ce3+的键合作用,能够诱导CeO2的有序生长,形成具有特定晶面的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 核壳结构 固相法 sdS
下载PDF
Structure of the even-even ^(78-84)Kr isotopes within SD-pair shell model
11
作者 王付永 李磊 罗延安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70-273,共4页
The collective properties in the even-even ^78-84Kr isotopes have been studi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D-pair shell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collectivity of low-lying states in the even-even Kr isotopes can be... The collective properties in the even-even ^78-84Kr isotopes have been studi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D-pair shell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collectivity of low-lying states in the even-even Kr isotopes can be described very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pair shell model SPECTRUM E2 transition
原文传递
SDS—PAGE电泳法分析鳖中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国霞 危雅乐 +4 位作者 阎柳娟 李军生 谢志扬 廖永聪 廖城珍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5-257,260,共4页
以不同性别的养殖中华鳖、野生和养殖的黄沙鳖为原料,分别用研磨法提取其肝脏、肌肉组织和裙边中所含的可溶性蛋白质,采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提取液中所含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对提取的可溶性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其蛋白质含... 以不同性别的养殖中华鳖、野生和养殖的黄沙鳖为原料,分别用研磨法提取其肝脏、肌肉组织和裙边中所含的可溶性蛋白质,采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提取液中所含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对提取的可溶性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其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养殖黄沙鳖肝脏中含有的可溶性蛋白相对分子量分布跨度比中华鳖宽。对于雌性鳖,野生黄沙鳖肌肉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和养殖黄沙鳖肌肉无差异,品质相当。养殖雄黄沙鳖肌肉中含有的蛋白分布比野生雄黄沙鳖宽广且相对分子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黄沙鳖 sdS—PAGE电泳 蛋白质相对分子量
原文传递
SD对壳模型:偶偶Pt核低激发态性质
13
作者 李琼 夏炳墅 +2 位作者 罗延安 潘峰 宁平治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4-857,共4页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Pt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结果发现在该模型下,利用一个仅含有3个参数的哈密顿量,可以很好地再现偶偶Pt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关键词 sd对壳模型 能谱 电磁跃迁
原文传递
SD对壳模型:对结构对原子核集体性质的影响
14
作者 张俊顺 张瑞萍 +1 位作者 罗延安 潘峰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5-758,共4页
在SD对壳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利用变分法及TDA近似确定SD对结构.结果发现利用上述方法确定SD对比以往通过对角化表面δ相互作用来确定SD对结构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再现原子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关键词 sd对壳模型 TDA近似 能谱 电磁跃迁
原文传递
SD对壳模型下原子核形状相变(英文)
15
作者 丁小雪 张宇 +3 位作者 李磊 罗延安 潘峰 Jerry P.Draayer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4,共7页
在SD对壳模型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原子核形状相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可以把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SU(3)以及U(5)-SO(6)形状相变模式再现出来,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有关临界点对称性的特征也可以很好地描述。本文同时也发... 在SD对壳模型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原子核形状相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可以把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SU(3)以及U(5)-SO(6)形状相变模式再现出来,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有关临界点对称性的特征也可以很好地描述。本文同时也发现原子核从振动到转动的形状相变可以通过改变相互作用强度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对壳模型 原子核形状相变 能谱 E2跃迁
原文传递
SD配对壳模型对质量数A~130区原子核的形状渡越研究(英文)
16
作者 丁小雪 罗延安 +4 位作者 何秉承 潘峰 张宇 李博 J.P.Draayer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1-517,共7页
利用SD配对壳模型研究了质量数A~130区原子核的低激发态性质。为了减少参数,模型采用了等强度对力,取质子和中子对力强度等同近似,而非同类核子间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强度取为同类核子间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强度的两倍。计算结果显示,模... 利用SD配对壳模型研究了质量数A~130区原子核的低激发态性质。为了减少参数,模型采用了等强度对力,取质子和中子对力强度等同近似,而非同类核子间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强度取为同类核子间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强度的两倍。计算结果显示,模型的振动-转动和振动-γ不稳定运动的形状渡越特征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对应的形状相变特征基本吻合,从而说明SD配对壳模型是壳模型的一种合理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配对壳模型 形状渡越 能级比 电磁跃迁
原文传递
SD对壳模型中的原子核相变:四极四极相互作用
17
作者 齐日迈拉图 丁小雪 李磊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0,共4页
在SD对壳模型的理论模型下讨论了原子核中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对原子核形状相变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给定零级对力强度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强度,类似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到SU(3)的形状相变特征可以实现.
关键词 原子核形状相变 sd对子空间 壳模型 四极四极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β衰变与同位旋对称性破缺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新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405-3411,共7页
研究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对于深入理解核力与核结构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放射性束流线终端采用双面硅条与高纯锗组成强大的探测器阵列,精确测量sd壳质子滴线附近原子核β衰变性质,然后与其镜像核的衰变性质进行对... 研究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对于深入理解核力与核结构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放射性束流线终端采用双面硅条与高纯锗组成强大的探测器阵列,精确测量sd壳质子滴线附近原子核β衰变性质,然后与其镜像核的衰变性质进行对比,系统性研究轻核区同位旋对称性破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衰变 同位旋对称性破缺 sd 质子滴线 硅探测器阵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