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观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理论方案
1
作者 韩光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提出了一种研究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微观基础的理论方案.它是以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为出发点,以玻色子展开和MJS代换为基础的SdIBM微观研究方案的推广.运用该方案计算了^(72)Ge核的能谱,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关键词 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g玻色子 ^(72)Ge核
下载PDF
微观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电磁跃迁
2
作者 韩光泽 刘庸 桑建平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5期627-632,共6页
在微观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框架内阐述了研究原子核电磁跃迁性质的玻色子方法和费米子方法。
关键词 电磁跃迁 玻色子模型 相互作用 原子核 费米子
下载PDF
^(62-76)Zn核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白洪波 刘凤英 +2 位作者 李岩松 周光荣 张进富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6-181,共6页
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62—76  Zn核的低能正宇称态的能谱和电磁跃迁.应用一个简单的哈密顿量能够较好地描述它们的能谱和电四极跃迁.研究表明,62—76  Zn同位素核基本上属于U(5)到O(6)的过渡核.
关键词 ^62-76Zn核 原子核 低能谱 电磁跃迁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正宇称集体态 哈密顿量 过渡核 电四极跃迁
下载PDF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振转过渡区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峰 J.P.Draayer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345,共3页
详细研究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振动极限到SU(3)转动极限的相变行为.通过对能谱和E2跃迁强度等的分析,说明了在临界点的核具有最大的非刚性.
关键词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E2跃迁 极限 能谱 临界点 转动 振动 SU 分析 研究
下载PDF
原子核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若干问题
5
作者 龙桂鲁 张伟林 +2 位作者 纪华鹰 李岩松 赵恩广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34-336,共3页
在原子核的代数模型中,讨论了集体回弯效应,较高自旋的F旋混和对称态。
关键词 原子核 代数模型 相互作用 玻色子模型
下载PDF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连续变量解
6
作者 傅德基 梁世东 +2 位作者 狄尧民 哈益明 戴子高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56-65,共10页
采用动力学群表示下的生成座标方法,得以有效地求出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Ⅰ、IBM-Ⅱ、含巨共振的互作用模型.)所对应的动态集体运动方程和静态势能面.通过分析势能面,即平均场与动力学对称性的联系,得以统一地处理球形核和形变核,如... 采用动力学群表示下的生成座标方法,得以有效地求出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Ⅰ、IBM-Ⅱ、含巨共振的互作用模型.)所对应的动态集体运动方程和静态势能面.通过分析势能面,即平均场与动力学对称性的联系,得以统一地处理球形核和形变核,如此得出的集体运动方程是厄米的,所求得的数值解与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代数解一致,说明该几何化的途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生成坐标方法
下载PDF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高阶项效应的定性分析
7
作者 戴连荣 钟维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引入了一种新的高阶项,并对过渡区原子核量子相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能量曲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阶项可以描述原子核基态的三轴形变.接着应用到192Pt核和188 Os核中,计算了电四极B(E2)跃迁值.结果表明高阶项效应...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引入了一种新的高阶项,并对过渡区原子核量子相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能量曲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阶项可以描述原子核基态的三轴形变.接着应用到192Pt核和188 Os核中,计算了电四极B(E2)跃迁值.结果表明高阶项效应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量子相变 高阶项
下载PDF
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热^(166,168,170)Er核比热容及其相变的数值研究
8
作者 蔡立 石筑一 李芳琼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6-730,共5页
应用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制备了偶 16 6 ,16 8,170Er同位素的零温能谱 ,其值与最新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采用正则系综理论 ,计算出核的有限温度比热容 .基于比热峰是相变信号和对序参量的分析 ,有可能统一描述核发生的热激发... 应用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制备了偶 16 6 ,16 8,170Er同位素的零温能谱 ,其值与最新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采用正则系综理论 ,计算出核的有限温度比热容 .基于比热峰是相变信号和对序参量的分析 ,有可能统一描述核发生的热激发模式相变、核形状相变和从超流相到正常相相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6 168 170Er核 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比热容 相变 饵同位素 正则系综理论 核物理学 数值计算
下载PDF
超形变核态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
9
作者 孙洪洲 刘玉鑫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概要介绍了超形变核态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的现状、理论框架及一些应用.
关键词 超形变核态 相互作用 玻色子模型 动力学
下载PDF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连续变量表示中的带间耦合
10
作者 狄尧民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40-341,共2页
讨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连续变量表示中的带间耦合,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玻色子模型 连续变量表示 带间耦合
下载PDF
sdd′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及对原子核^(152,154)Sm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武明 刘庸 +1 位作者 桑建平 张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9-282,共4页
提出 sdd′玻色子相互作用模型的理论方案 ,用该模型计算了原子核 1 52 ,1 54Sm的低能激发谱、B(E2 )跃迁值和 B(M1 )跃迁值 .结果表明 ,该理论能较好地描述包括较低 1 + 态在内的能谱以及 B(2 )和 B(M1 )跃迁 .
关键词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B(E2)跃迁 B(M1)跃迁 原子核
下载PDF
超形变态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
12
作者 刘玉鑫 孙洪洲 赵恩广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下,提出了SU(3)对称+具有SU(5)对称微扰的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四参数能谱公式利用该公式较好地描述了超形变带的Eγ谱、动力学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以及ΔI=4分岔现象,还将该方案推广到超对...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下,提出了SU(3)对称+具有SU(5)对称微扰的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四参数能谱公式利用该公式较好地描述了超形变带的Eγ谱、动力学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以及ΔI=4分岔现象,还将该方案推广到超对称情况,并考虑单粒子能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玻色子模型 超形变带 Γ射线
下载PDF
一种研究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新途径
13
作者 王玉成 韩飞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0-63,共4页
将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性模型(FDSM)所构造的(S,D,S′)子空间作为集体态子空间,考虑真实原子核体系的哈密顿量,选用“修正”的Dyson玻色子映射方法,提出了一种研究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的方法。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玻色子模型 哈密顿量 非幺正变换
下载PDF
核结构研究中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14
作者 桑建平 但汉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1-56,9,共7页
本文描述了近年来核结构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新的成功的唯象理论——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论述了模型的基本假定,唯象哈密顿量的群结构,以及具有动力学对称性的极限情况。最后介绍了该模型的部分研究近况。
关键词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U(6)对称性 子群链 唯象哈密顿量 动力学对称性 能谱
下载PDF
^(110~116)Pd核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15
作者 张进富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67-370,共4页
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110~ 116Pd偶偶核的能谱和E2跃迁 ,应用 1个U(5 )→SU(3)的简化哈密顿量很好地描述它们的能谱和跃迁过渡 结果表明 ,110~ 116Pd也可以用U(5 )加 1个SU(3)微扰作用来描述 同时对0 +2 态也作了简要的描述 。
关键词 能谱 电磁跃迁 能量staggering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Pd核
下载PDF
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护理方式在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陈星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的护理方式在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盆腔... 目的探讨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的护理方式在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盆腔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IBM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盆底肌力指标[阴道收缩压(VSP)、静息压(VR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后,观察组VSP、VRP均高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BM的护理方式用于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盆底肌力,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慢性盆腔炎 盆腔治疗仪
下载PDF
W玻色子质量与标准模型高度一致
17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4年第5期134-134,共1页
据报道,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举行的研讨会上,紧凑型缪子螺线管探测器(CMS:Compact Muon Solenoid)合作组报告称,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上对W玻色子质量进行... 据报道,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举行的研讨会上,紧凑型缪子螺线管探测器(CMS:Compact Muon Solenoid)合作组报告称,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上对W玻色子质量进行了迄今为止同类实验中最精确的测量,结果为(80360.2±9.9)MeV。这一数值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高度一致。W玻色子是一种基本粒子,与Z玻色子一起介导弱相互作用力。这种力是导致一种放射性现象的原因,并主导了为太阳提供能量的核聚变反应。W玻色子于1983年在CERN被发现,但即便在40年后的今天,其质量的测量仍极具挑战性。W玻色子质量是标准模型基本参数的关键预测之一,因此也是对该模型本身极其重要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强子对撞机 玻色子 相互作用 标准模型 粒子物理学 核聚变反应 螺线管 CERN
下载PDF
SO(8)模型中对一对与四极一四极相互作用
18
作者 陶学文 屠传士 凌寅生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3期259-262,共4页
使用对一对与四极一四极相互作用,描述振动到γ—不稳定区域的原子核。这个相互作用有三种极限:su(2)+so(5)、so(7)和so(6)极限。同位素^(98-104)Ru位于so(7)—so(6)区域。
关键词 SO(8)模型 玻色子模型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混合对称态对 Majorana相互作用的依赖性(英文)
19
作者 龙桂鲁 屠长存 +5 位作者 李岩松 田琳 纪华鹰 朱胜江 赵恩广 刘风英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在 IBM2中研究了混合对称态 .发现某些较高自旋的混合对称态随着 Majorana相互作用很快变化 .这个结果改变了传统的关于混合对称态的观点 :最大 F旋态的能量最低 ,F旋越小 ,能量越高 .Fmin或 Fmin- 1的态会成为 yrast或 yrare态 .这些... 在 IBM2中研究了混合对称态 .发现某些较高自旋的混合对称态随着 Majorana相互作用很快变化 .这个结果改变了传统的关于混合对称态的观点 :最大 F旋态的能量最低 ,F旋越小 ,能量越高 .Fmin或 Fmin- 1的态会成为 yrast或 yrare态 .这些态很难向下衰变 ,因而很稳定 .这个研究的结果表明可能存在一种由于质子和中子自由度的特殊性质而引起的新的同质异能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混合对称态 同质异能态 Majorana相互作用
下载PDF
四玻色子核E2跃迁几率的研究
20
作者 张庆营 冯芒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2-25,共4页
作者曾经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玻色子有效相互作用研究核谱,本文用玻色子组态混合波函数计算三个四玻色子核的E2跃迁几率,由能量矩阵的对角化得出组态混合波函数,理论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的符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表明这种模型是... 作者曾经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玻色子有效相互作用研究核谱,本文用玻色子组态混合波函数计算三个四玻色子核的E2跃迁几率,由能量矩阵的对角化得出组态混合波函数,理论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的符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表明这种模型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跃迁几率 相互作用 玻色子模型 玻色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