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tellitic observ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clouds of a Bohai sea effect snowstorm
1
作者 JIANG Yuxi WU Xinhui +1 位作者 WANG Hui LI Wenshan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24年第1期19-30,共12页
In this study,substantial satellitic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atmospheric observational data were used to study a snowfall caused by Bohai sea-effect snow cloud which occurred in Shandong Peninsula from 4 to 6,DEC 2008... In this study,substantial satellitic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atmospheric observational data were used to study a snowfall caused by Bohai sea-effect snow cloud which occurred in Shandong Peninsula from 4 to 6,DEC 2008.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now cloud emerged in the strong northwesterly cold flow in the middle-lower troposphere,the southwest of northeast cold vortex,and cyclonic bending on the surface pressure-field.Although the snowstorm cloud was shallow convective,its cold center was quite strong,the average snowfall rate was 0.41 mm/h during the exuberant period,and the snowfall rate was distributed in strip.The upwelling longwave fluxes on the cloud top we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temperature,but also related to the ice water content of the cloud,when we study the clouds effect on the radiation,we should consider the rainfall(snowfall)strength of the clo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ohai sea-effect snowfall satellitic data longwave radiation vertical structure
下载PDF
典型水深与海底介质条件下的OBC/OBN多分量地震数据波型特征
2
作者 王腾飞 刘学义 程玖兵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60,共16页
海底电缆或海底节点(OBC/OBN)多分量地震是开展海上复杂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地震波与自由表面及海底界面的互相作用,海底多分量地震记录中波型成分十分复杂。调查其中各类信号与噪声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可为后续数据处理与... 海底电缆或海底节点(OBC/OBN)多分量地震是开展海上复杂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地震波与自由表面及海底界面的互相作用,海底多分量地震记录中波型成分十分复杂。调查其中各类信号与噪声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可为后续数据处理与解释提供关键依据。针对海底多分量地震观测条件下潜在的波场信号,按照不同水深与典型海底沉积物性质构建代表性的弹性参数模型,利用谱元法合成OBC/OBN多分量地震记录,分析各类波型成分的表现特征,揭示水深和海底介质特性对波场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的影响。通过与东海浅水区和南海深水区海底地震仪(OBS)采集的实际地震数据的对比分析,确认了水深与海底介质条件对表面多次波与海底界面波的调控机理,为海底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与技术应用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多分量地震 海底界面效应 P-S模式耦合 自由表面多次波 海底地震仪 OBC/OBN
下载PDF
5%Ag掺杂对MNO_(2)纳米棒和海胆微球形貌及其甲苯氧化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鲁美娟 方汉孙 +4 位作者 黄华军 李丹萍 吴玮玲 屈小路 喻成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9-1246,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O_(2)纳米棒和海胆微球,并原位掺杂5%Ag制备了Mn-Ag复合氧化物,利用SEM、XRD、BET、Raman等表征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不同催化剂对甲苯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NH_(4))_(2)S_(2)O_(8)的掺入量会对MNO_(2)的形...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O_(2)纳米棒和海胆微球,并原位掺杂5%Ag制备了Mn-Ag复合氧化物,利用SEM、XRD、BET、Raman等表征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不同催化剂对甲苯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NH_(4))_(2)S_(2)O_(8)的掺入量会对MNO_(2)的形貌产生影响,当其掺入量为2.28 g时,形成MNO_(2)纳米棒,当其掺入量为6.84 g时,形成MNO_(2)海胆微球;MNO_(2)纳米棒掺杂5%的Ag后,形貌未发生变化,但当MNO_(2)海胆微球掺杂5%Ag时,表面的纳米线较MNO_(2)海胆微球有所增长,且出现了缠绕现象,形成了空心鸟巢状结构;5%Ag掺杂后,对MNO_(2)纳米棒和MNO_(2)海胆微球的晶型未产生影响,均为α-MNO_(2),但5%Ag-MNO_(2)纳米棒出现了Mn2O_(3)的衍射峰;MNO_(2)海胆微球较MNO_(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均增大,且Ag的掺杂进一步提高了MNO_(2)海胆微球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MNO_(2)海胆微球比MNO_(2)纳米棒具有更好的甲苯去除性能,且5%Ag掺杂后,MNO_(2)海胆微球对甲苯的去除性能达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2)纳米棒 MNO_(2)海胆微球 AG掺杂 形貌影响 甲苯去除
下载PDF
复掺海水海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抗渗性能研究
4
作者 金清平 周鑫 +1 位作者 陈东哲 卢作孚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海砂、粉煤灰及矿渣替代率对海水海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并对其抗渗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海水海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大小为:海砂替代率>矿渣替代率>粉煤灰替代率。最优配...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海砂、粉煤灰及矿渣替代率对海水海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并对其抗渗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海水海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大小为:海砂替代率>矿渣替代率>粉煤灰替代率。最优配合比为:海砂替代率70%,粉煤灰替代率15%,矿渣替代率5%。海水海砂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增长速度大于普通混凝土,但后期抗压强度的增长速度低于普通混凝土。最优配合比的海水海砂混凝土抗渗等级、抗渗压力均高于普通混凝土。复掺矿物掺合料可以填充水泥水化和硬化过程中残留的孔隙,改善水泥浆体的孔结构,提高其抗压强度及抗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海砂混凝土 复掺效应 配比优化 抗渗性
下载PDF
“23·12”山东半岛特大海效应暴雪特征及成因
5
作者 杨成芳 戈瑶 +2 位作者 刘畅 周成 冯桂力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采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积雪深度人工加密观测资料、常规观测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ECMWF Reanalysis v5,ERA5)资料,对2023年12月15... 采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积雪深度人工加密观测资料、常规观测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ECMWF Reanalysis v5,ERA5)资料,对2023年12月15—22日山东半岛特大海效应暴雪过程的降雪特征及极端性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有4站积雪深度突破本站历史极值,有1站2 d的日降雪量为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文登积雪深度达74 cm,超过山东所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纪录,是一次极端海效应暴雪事件。(2)欧亚中高纬度阻塞形势下两次异常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渤海和山东半岛地区,850 hPa温度最低降至-21~-20℃,冷空气强度明显强于往年12月海效应暴雪过程,造成降雪持续时间长、累计降雪量大。异常强冷空气是此次极端暴雪过程产生的关键因素,渤海海面温度(简称“海温”)异常偏高是有利的海温背景。(3)冷空气强、海温偏高造成海气温差偏大,700 hPa以下产生对流不稳定,使得降雪强度大;强降雪发生在海气温差快速增大阶段。(4)925 hPa以下存在来自渤海的北—东北风与内陆地区的西北风构成的切变线,产生强上升运动,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形成“列车效应”。(5)主要降雪时段强垂直上升运动、高相对湿度层的温度为-20~-12℃,适宜树枝状冰晶形成和维持,有利于产生大的积雪和降雪含水比;2 m气温持续低于-5℃,0 cm地温在降雪开始时即降至0℃以下,且两次强降雪过程仅间隔1 d,均有利于降雪累积产生极端积雪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海效应暴雪 强冷空气 海温异常 积雪深度
下载PDF
海温与海冰对宁夏汛期降水分布特征异常的协同影响
6
作者 王岱 李欣 +3 位作者 张雯 马阳 王素艳 李佳瑶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8-1299,共12页
宁夏南北气候差异大,与生态息息相关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需要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本文选取1961—2022年宁夏20个国家气象站汛期降水、NCEP/NCAR大气再分析、海温及北极海冰资料,利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建立了宁夏汛期降... 宁夏南北气候差异大,与生态息息相关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需要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本文选取1961—2022年宁夏20个国家气象站汛期降水、NCEP/NCAR大气再分析、海温及北极海冰资料,利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建立了宁夏汛期降水南北异常指标,探究太平洋海温和北极海冰强迫信号协同作用对其异常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宁夏汛期降水南北反位相特征分量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新年代际背景下典型“北涝南旱”分布型相比于1991年以前频次明显增加,南北反位相分布型出现比重增大,且南北差异愈发明显。太平洋海温(I_(sst))和北极海冰(I_(ice))关键区指标的协同(符号一致)和拮抗(符号相反)作用,造成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及鄂霍茨克海附近的位势高度异常,使得冷空气影响路径以及水汽输送位置不同。当I_(sst)和I_(ice)同为正时,宁夏汛期容易出现“南涝北旱”分布型,主要以南区偏多、北区偏少和南区偏多程度大于北区为主;当I_(sst)为正、I_(ice)为负时,容易出现“北涝南旱”分布型,尤其以北区偏多、南区偏少为主;当I_(sst)和I_(ice)同为负时,容易出现“北涝南旱”分布型,以北区偏多、南区偏少和北区偏少程度小于南区为主;当I_(sst)为负、I_(ice)为正时,以南区、北区均偏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分布 海温 海冰 协同影响 宁夏
下载PDF
江淮气旋暴雪和海效应暴雪个例的微物理特征对比
7
作者 吴雪旭 杨成芳 王俊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2期77-89,共13页
利用雨滴谱等多源观测资料,对2023年12月山东江淮气旋暴雪和海效应暴雪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于海效应暴雪,江淮气旋暴雪云系云顶高度较高,云顶亮温较低,对流强度较强。(2)江淮气旋暴雪的粒子数浓度高、粒子谱... 利用雨滴谱等多源观测资料,对2023年12月山东江淮气旋暴雪和海效应暴雪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于海效应暴雪,江淮气旋暴雪云系云顶高度较高,云顶亮温较低,对流强度较强。(2)江淮气旋暴雪的粒子数浓度高、粒子谱较窄、粒子体积较小、降雪强度较大;海效应暴雪的粒子数浓度低、粒子谱较宽、粒子体积较大、降雪强度较小。(3)江淮气旋暴雪的粒子下落末速度以单峰型为主,海效应暴雪则多为双峰型;江淮气旋暴雪的粒子下落末速度及其谱宽均大于海效应暴雪。(4)江淮气旋暴雪含有较多的霰粒、冰粒、雪花,海效应暴雪则以雪花及其聚合体为主。(5)两次暴雪的等效反射率因子(Z e)-降雪强度(I s)关系有较大差异。在降雪强度相同时,海效应暴雪的Z e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气旋暴雪 海效应暴雪 雨滴谱 微物理特征
下载PDF
基于环境RNA研究海山效应对浮游细菌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婷婷 赵峰 +1 位作者 刘巍岳 徐奎栋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119,共9页
研究采用环境RNA技术探究西太平洋M4海山区细菌多样性,并与基于环境DNA技术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解析细菌代谢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基于环境RNA和DNA技术检获的物种构成相似,但真光层中蓝细菌在RNA中的占比明显高于DNA,显示其高代谢活性;... 研究采用环境RNA技术探究西太平洋M4海山区细菌多样性,并与基于环境DNA技术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解析细菌代谢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基于环境RNA和DNA技术检获的物种构成相似,但真光层中蓝细菌在RNA中的占比明显高于DNA,显示其高代谢活性;而α变形菌在RNA中的占比明显小于DNA,代谢活性低;γ变形菌在RNA中占比更大且随水层加深而增加。物种间关系网络复杂度随着水深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基于RNA数据构建的网络较DNA数据网络简单,且随着水深增加变化趋势更加显著,去除蓝细菌后网络变化剧烈,而去除α变形菌对网络影响小。综上,研究基于环境RNA技术提供了海山区浮游细菌多样性及分布更加完整的认知,α变形菌在海山区多样性占比和其在群落中作用可能被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环境RNA 细菌 微生物多样性 海山效应
下载PDF
2023年和2005年山东两次极端海效应暴雪的对比
9
作者 李建华 肖明静 +2 位作者 孙倩倩 姜俊玲 王洪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2期15-26,共12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降水天气现象仪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降水天气现象仪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ECMWF Reanalysis v5,ERA5)资料等对2023年12月山东半岛的海效应特大暴雪和2005年12月持续性海效应强降雪过程的高空形势、海气温差、低层切变线、大气水凝物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亚欧大陆强大的经向高压脊和脊前冷涡环流是发生海效应暴雪的大尺度环流背景。2005年高压脊宽广、稳定少动是海效应强降雪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2023年高压脊、冷涡的经向特征更加显著,冷空气爆发力强。(2)2005、2023年渤海海面温度较常年偏高;2023年偏高2.5℃的范围更广,12月20—21日海气温差超过30℃。(3)出现暴雪时,山东半岛北部存在偏西风和北—东北风之间的风场辐合;荣成站出现暴雪时,低层需要更强劲的引导气流。(4)2023年12月20—21日,云体主要由冰晶和雪晶构成,较多雪晶位于上升气流上方,与冰粒子分布区域重叠,说明除了水汽凝华外,冰雪晶粒子之间的聚合作用对雪粒子的增长有很大帮助,聚合产生的枝状雪粒子有利于积雪深度增大,文登站雨滴谱也表明,21—22日雪粒子直径偏大的特征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效应降雪 极端暴雪 山东半岛 海气温差
下载PDF
深海取样岩心填充率自动监测系统研制及应用
10
作者 邵帅 苏波 +2 位作者 王荣璟 张涛 卢春华 《钻探工程》 2024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岩心填充率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是用以填补取心过程中缺少取心状态监测的不足。岩心填充率自动监测系统由主控制器、预留温度压力监测模块、霍尔传感器模块、数据储存模块、串口调试模块组成,其中实现取心状态监测的原理是基于霍尔效应... 岩心填充率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是用以填补取心过程中缺少取心状态监测的不足。岩心填充率自动监测系统由主控制器、预留温度压力监测模块、霍尔传感器模块、数据储存模块、串口调试模块组成,其中实现取心状态监测的原理是基于霍尔效应。该系统可监测的取心速度范围为:0~30 mm/s,监测精度约为1%,系统选用STM32系列单片机、大容量存储器、高速USB接口等器件或模块,具备在线调试、编程、升级功能。采用研制的样机进行了海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水深3000 m的环境下(0~35 MPa的孔底压力)自动监测岩心贯入岩心管的过程,可为深海取样现场取样器类型的选择和取样器工作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填充率 自动监测 霍尔效应 深海取样
下载PDF
基于环境RNA研究西太平洋浅水海山区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细菌的关系
11
作者 尹婷婷 赵峰 +1 位作者 刘巍岳 徐奎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3-1222,共10页
海山遍布大洋海底,由于其特殊海底地形和水文动力环境,孕育了丰富且特殊的生物群落。采用环境RNA技术分析西太平洋M4浅水海山区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并与环境DNA技术检获的结果进行比较,揭示二者的异同。研究发现,RNA和DNA技术检... 海山遍布大洋海底,由于其特殊海底地形和水文动力环境,孕育了丰富且特殊的生物群落。采用环境RNA技术分析西太平洋M4浅水海山区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并与环境DNA技术检获的结果进行比较,揭示二者的异同。研究发现,RNA和DNA技术检获的表层和DCM层群落结构相似,在200 m以深的水层中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共甲藻纲的相对丰度在DNA数据中占比高于RNA数据,因此可能被基于eDNA的技术高估;而甲藻纲和金藻纲则相反,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通过真核微生物与细菌的共现网络,揭示甲藻虽然是海山区叶绿素最大层共现网络中的关键类群,但其与细菌的相互关系弱,且代谢活性较弱。金藻中行混合营养的类群以及Bicoecea类群,在深层海水中普遍存在,且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环境RNA技术可检获有生命活性的物种分布,为海山区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及分布提供更完整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环境RNA 扩增子 原生生物多样性 海山效应
下载PDF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高海情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动力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王登 邵健帅 +2 位作者 励明君 严松 姜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2-321,共10页
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过程是一个强非线性复杂系统级问题。在海上风浪环境下,运载火箭与框架式发射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适配器与导轨间的多次冲击载荷非线性、不连续,多次冲击速度不同,应对适配器模型的应变率效应进行评估。首先基于聚氨酯... 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过程是一个强非线性复杂系统级问题。在海上风浪环境下,运载火箭与框架式发射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适配器与导轨间的多次冲击载荷非线性、不连续,多次冲击速度不同,应对适配器模型的应变率效应进行评估。首先基于聚氨酯泡沫试验数据,得到更为准确地改进唯象宏观模型。分别建立考虑适配器应变率效应和不考虑适配器应变率效应的海上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高海情下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变率效应对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过程中适配器与导轨接触载荷影响较大,对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滚转运动规律影响显著,将直接影响后续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安全性评估及限转装置设计。研究对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具有较高工程价值及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发射 发射动力学 应变率效应 火箭滚转
下载PDF
非等温条件下潜水含水层坝后残留咸水淡化过程研究
13
作者 王和 郑天元 +2 位作者 刘涛 杨辉瑜 郑西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本文采用场地尺度的二维地下水-盐-热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咸淡水温差对残留咸水淡化过程的影响,定量评价了建坝后残留咸水楔长度和总残留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水温度升高,淡化过程时间显著缩短。相对于等温条件下的淡化... 本文采用场地尺度的二维地下水-盐-热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咸淡水温差对残留咸水淡化过程的影响,定量评价了建坝后残留咸水楔长度和总残留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水温度升高,淡化过程时间显著缩短。相对于等温条件下的淡化过程,非等温条件下淡化过程的最大特点是热效应引起密度和低浓度混合区(LCMZ)渗透系数发生变化。LCMZ中流速对地下水淡化过程耗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入侵 地下水淡化 热效应 残留咸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国际海底区域勘探开发资格的认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效控制条款解释及适用
14
作者 王雨昕 潘翔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6期67-78,共12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勘探开发资格条款中“有效控制”的规定语意模糊,国际海底管理局秉持监管控制解释思路,致开发资格标准过于宽松,纵容了“借壳开发”行为。单一监管控制标准混淆国籍与有效控制概念,强化发达国家国际海...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勘探开发资格条款中“有效控制”的规定语意模糊,国际海底管理局秉持监管控制解释思路,致开发资格标准过于宽松,纵容了“借壳开发”行为。单一监管控制标准混淆国籍与有效控制概念,强化发达国家国际海底区域开发的支配地位,严重违背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有效控制条款解释与适用,应借鉴国际法中对资源的实际管控能力与国内法中对经营管理施加影响的经验,引入经济控制要素,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综合运用条约解释方法。构成要件可参考领土主权中的有效控制,分为排他行使控制权意愿的主观要件与存在监管控制和经济控制的实际联系的客观要件。后者判定应采取实质性审查立场,以监管控制为原则,经济控制为例外。其中,经济控制以实际控制人、利润分配流向及申请主体中主要经营管理机构及人事控制机构成员所在国逐步判断。中国正处于深海立法的探索阶段,应充分利用法律解释工具,为深海治理议题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区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有效控制 法人国籍 深海采矿
下载PDF
沙棘果实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熊青山 卫丁一 +5 位作者 温娅娅 陈清 刘连荣 龙春宏 韩超 戴小华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57-63,共7页
沙棘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种植,果实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等,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皮肤保健等作用。作为药食同源类植物,沙棘果实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农、牧等行业。文章概述了沙棘果实的化学... 沙棘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种植,果实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等,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皮肤保健等作用。作为药食同源类植物,沙棘果实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农、牧等行业。文章概述了沙棘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旨在为沙棘果实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长江口-东海陆架黏土中高活性铁的富集效应及环境控制机制
16
作者 徐飘飘 苏妮 +2 位作者 连尔刚 王锐 杨守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4,共11页
铁元素的化学相态分析是深入理解沉积物的来源、环境演化以及铁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手段,但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铁化学相态研究薄弱,制约了表生铁循环的研究认知。本文选择长江口-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通过六步提取法分析沉积物全... 铁元素的化学相态分析是深入理解沉积物的来源、环境演化以及铁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手段,但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铁化学相态研究薄弱,制约了表生铁循环的研究认知。本文选择长江口-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通过六步提取法分析沉积物全样及其黏土组分中总铁(FeT)、高活性铁(FeHR)、弱活性铁(Fe_(PR))和不活性铁(Fe_(U))的含量,含量均遵循Fe_(HR)>Fe_(PR)>Fe_(U)。全样中Fe_(T)和Fe_(HR)的含量与平均粒径、黏土、有机碳和铝含量密切相关,表明富含有机质的黏土矿物易于富集高活性铁;相较于全样,黏土组分中Fe_(HR)/Fe_(T)比值升高10%,而Fe_(PR)/Fe_(T)比值则降低10%,反映黏土组分对高活性铁的富集效应。河口动力环境基本控制沉积物中Fe的相态分布,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沉积物全样中Fe_(T)和Fe_(HR)含量较高,且受粒度的影响显著;黏土组分可以显著消除粒度效应的影响,Fe_(T)和Fe_(HR)被大量截留在最大浑浊带前缘的河口低盐度区域;而在中高盐度的口外区域,Fe的来源相对稳定,主要为富Fe_(HR)的长江源和贫Fe_(HR)的陆架源沉积物混合。本研究揭示黏土组分在流域-河口-陆架的迁移可能主导了高活性Fe在陆海界面的分布和循环过程,这对深入理解入海颗粒态Fe的源汇过程、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相态 黏土组分 富集效应 长江口 东海
下载PDF
海上风电基础阴极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和一帆 金曦 +6 位作者 孙吉星 王晖瑜 秦铁男 孙兆恒 陈武 黄渤 徐云泽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 探究外加单一电流阴极保护(Impressed Current Catholic Protection,ICCP)系统、单一牺牲阳极保护(Sacrificial Anode Cathodic Protection,SACP)系统以及SACP与ICCP系统联合保护3种工况下对海上风电基础的最优保护方案。方法 通过... 目的 探究外加单一电流阴极保护(Impressed Current Catholic Protection,ICCP)系统、单一牺牲阳极保护(Sacrificial Anode Cathodic Protection,SACP)系统以及SACP与ICCP系统联合保护3种工况下对海上风电基础的最优保护方案。方法 通过对3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不同工况下阴极保护系统对风电基础的保护效果。确定最优工况后,构建大比尺模型对最佳工况进行该工况下的实海测试实验。结果 单一SACP、单一ICCP系统以及SACP与ICCP系统联合保护3种工况下,风电基础保护电位区间分别为–926~–881 mV、–1 018~–985 mV和–984~–963 mV。实海测试实验中,导管架电位分布为–1 029~–912 mV。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当SACP与ICCP系统联合保护时,保护效果最好。随着输出电流的逐步增大,风电基础模型逐步趋于过保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基础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数值模拟 耦合作用 实海测试
下载PDF
一种刺参增殖礁结构设计及流场效应研究
18
作者 王宏 房恩军 +3 位作者 张雪 张晶伟 高燕 曾祥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96-199,共4页
人工鱼礁是一种设置在水中的人工构筑物,通过人工鱼礁的建设,能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根据刺参自身特点和生长习性,设计一种刺参增殖礁作为人工附着基,通过对刺参增殖礁的水动力学试... 人工鱼礁是一种设置在水中的人工构筑物,通过人工鱼礁的建设,能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根据刺参自身特点和生长习性,设计一种刺参增殖礁作为人工附着基,通过对刺参增殖礁的水动力学试验,分析刺参增殖礁单体结构对礁体周围流场效应的影响,得出在相同入流速度的情况下刺参增殖礁的受力情况;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出刺参增殖礁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同时对刺参增殖鱼礁单体稳定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刺参增殖鱼礁,由于孔径小、间隙密,上升流区和背涡流区的体积均较大。当入流流速为0.5 m/s时,刺参增殖鱼礁抗滑移系数和抗倾覆系数均大于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运用水动力模型模拟鱼礁区的流场效应,优化鱼礁结构设计,促进鱼礁的生物诱集和增殖效应最大化,可以为鱼礁区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海域白垩系大中型火山岩油气藏形成条件
19
作者 徐长贵 张功成 +2 位作者 黄胜兵 单玄龙 李嘉慧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7-477,共11页
基于渤海湾盆地海域中生界油气勘探取得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以2019年以来发现的火山岩高产工业油气井为依据,系统总结渤海海域白垩系大中型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渤海海域中生界大型中酸性熔岩火山机构和中酸性熔岩复合... 基于渤海湾盆地海域中生界油气勘探取得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以2019年以来发现的火山岩高产工业油气井为依据,系统总结渤海海域白垩系大中型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渤海海域中生界大型中酸性熔岩火山机构和中酸性熔岩复合火山机构是规模性火山岩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火山口-近源相带中发育的溢流相上部亚相和火山通道相隐爆角砾岩亚相是规模性储层的有利发育部位。高孔-中低渗型和中孔-中低渗型两种类型有效储层是大中型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条件,高孔-中低渗型储层由中酸性气孔熔岩或隐爆角砾岩叠加强烈溶蚀作用形成,中孔-中低渗型储层由强烈构造作用叠加流体溶蚀形成。风化作用和构造改造是该区大中型火山岩油气藏的主要成储机制。源内低位“源-储披覆对接型”是该区大中型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最佳源-储配置关系。渤中凹陷周缘具备有利火山岩相、有效储层和“源-储披覆对接”等有利因素,靠近走滑断裂及其分支断裂的大型中酸性熔岩和复合火山机构是未来勘探的主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白垩系 大中型火山岩油气藏 有效储层 源-储配置 勘探方向
下载PDF
长江禁捕前江苏海域刀鲚(Coilia nasus)时空分布及环境因子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李子东 汤建华 +6 位作者 吴磊 闫欣 葛慧 施金金 王燕平 朱海晨 王储庆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1-450,共10页
为掌握江苏全海域刀鲚资源状况,为后期长江禁捕效果评估提供支撑资料,2017年5月、8月、11月与2018年2月在江苏海域(31°45′~35°00′N,119°30′~125°00′E)分别进行了4次渔业资源调查,并绘制了尾数资源密度与重量资... 为掌握江苏全海域刀鲚资源状况,为后期长江禁捕效果评估提供支撑资料,2017年5月、8月、11月与2018年2月在江苏海域(31°45′~35°00′N,119°30′~125°00′E)分别进行了4次渔业资源调查,并绘制了尾数资源密度与重量资源密度分布图,利用SPSS26软件对当年的刀鲚资源状况进行评估,积累长江禁渔前刀鲚鱼种系统数据。结果表明:(1)刀鲚除秋季(11月)与冬季(2月)存在部分群体分布于“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线”(以下简称“禁渔区线”)外侧之外,其余时间均在江苏近岸海域(江苏境内“禁渔区线”到海岸线之间的水域)栖息洄游,江苏近岸海域是刀鲚主要栖息索饵水域;(2)春季(5月)影响江苏海域刀鲚分布的环境因子较多,主要有水温、盐度、溶氧、深度、透明度等,这可能与刀鲚正处于产卵旺期,对环境因子变化敏感有关;夏季(8月)影响江苏海域刀鲚分布的环境因子是透明度,此时刀鲚刚结束产卵不久,返回近海后急需补充能量,丰富的营养物质成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江苏省境内60余条入海河流正值汛期,入海河水携带大量的营养物质,成为返海刀鲚优良的索饵场;秋季水温降低,刀鲚开始越冬洄游,水温成为影响刀鲚分布的重要因素;冬季,随着刀鲚性腺再次发育成熟,新一轮的生殖洄游开始,刀鲚栖息水层上升,水深成为影响冬季刀鲚分布的关键因素;(3)与长江禁捕后其他研究者在长江口收集到的刀鲚规格、全长-体重拟合方程综合对比,发现自“长江十年禁捕”逐步实施后,刀鲚种群渔获规格逐渐增大,全长、体重开始逐渐增长,长江刀鲚种群呈现资源恢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江苏海域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禁捕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