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7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GIONAL COUPLED AIR-SEA-WAVE MODEL: SIMULATION OF UPPER-OCEAN RESPONSES TO AN IDEALIZED TROPICAL CYCLONE 被引量:4
1
作者 郑运霞 黄伟 于润玲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5年第3期232-245,共14页
In this study a coupled air-sea-wave model system, containing the model components of GRAPES-TCM, ECOM-si and WAVEWATCH III,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n air-sea coupled model. The changes of wave state and the effects ... In this study a coupled air-sea-wave model system, containing the model components of GRAPES-TCM, ECOM-si and WAVEWATCH III,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n air-sea coupled model. The changes of wave state and the effects of sea spray are both considered. Using the complex air-sea-wave model, a set of idealized simulations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ir-sea-wave interaction in the upper ocean. Results show that air-wave coupling can strengthen tropical cyclones while air-sea coupling can weaken them; and air-sea-wave coupling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air-sea coupling, as the intensity is almost unchanged with the wave model coupled to the air-sea coupled model.The mixing by vertical advection is strengthened if the wave effect is considered, and causes much more obviou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decreases in the upper ocean in the air-sea coupled model. Air-wave coupling strengthens the air-sea heat exchange, while the thermodynamic coupling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weakens the air-sea heat exchange: the air-sea-wave coupling is the result of their balance. The wave fiel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is determined by the wind field. Experiments are also conducted to simulate ocean responses to different mixed layer depths.With increasing depth of the initial mixed layer, the decrease of SST weakens, but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 of deeper layers is enhanced and the loss of heat in the upper ocean is increased. 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is larger when the initial mixed layer depth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sea-wave coupled model tropical cyclone upper ocean response mixed layer depth
下载PDF
A SIMPLIFIED THEORY FOR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S ACTING ON AN AIRFOIL FLYING ABOVE SEA-WAVES 被引量:1
2
作者 SHENGQi-hu WUDe-ming ZHANGLia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4年第1期39-44,共6页
A simplified theoret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quasi-steady wing theory wasproposed to study the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s acting on an airfoil flying in non-uniform flow.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A simplified theoret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quasi-steady wing theory wasproposed to study the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s acting on an airfoil flying in non-uniform flow.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based on nonlinear theory wasmade. It shows that the simplified theory is a good approximat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airfoil flying above sea-waves. From on the simplified theory itis also found that an airfoil can get thrust from a wave-disturbed airflow and thus the total dragis reduced.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ust, the flying altitude, the flying speed and thewave parameters was worked out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FOIL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 sea-wave drag reduction quasi-steadywing theory
原文传递
前期东北大西洋-地中海西部海温异常影响河南省干热风的可能途径
3
作者 竹磊磊 苏晓乐 +2 位作者 潘攀 吴璐 杨婷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2,共13页
河南省是中国冬小麦的主产区,也是较易受干热风影响的地区。目前对干热风的研究和预报多在天气尺度,从气候的角度研究干热风是否具有可预报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河南省干热风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哈得莱环流中心海温... 河南省是中国冬小麦的主产区,也是较易受干热风影响的地区。目前对干热风的研究和预报多在天气尺度,从气候的角度研究干热风是否具有可预报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河南省干热风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哈得莱环流中心海温资料,分析了1980-2022年前期海温异常与河南省干热风日数的关系,及其可能影响途径。结果表明:(1)豫北、豫西北和豫中多年平均干热风日数较多,其他地区则相对较少。日干热风出现的概率由南向北、由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逐渐增加。全省平均干热风日数有显著增加趋势。(2)河南省干热风日数与当年3-4月东北大西洋-地中海西部(关键区)海温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均存在着密切相关,两者与干热风发生时段500 hPa高度场在去趋势前和去趋势后的显著正相关区在东亚中纬度地区位于新疆北部至贝加尔湖尔湖北部,显著负相关区位于我国东北至日本群岛附近,与850 hPa风场在去趋势前和去趋势后的相关在上述正、负显著相关区分别呈反气旋和气旋分布,气旋后部呈偏北风的显著相关,即3-4月关键区高海温年,出现的蒙古高压脊和东亚大槽造成了河南省的干热风天气。海温与环流场的相关在去趋势前和去趋势后在中纬度地区呈现出一个更明显的由东北大西洋经欧亚大陆至东北亚的纬向遥相关波列。(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偏南(北)时,干热风日数易偏多(少),而3-4月关键区高(低)海温则可以导致副高偏南(北)。(4)干热风偏多年和偏少年、3-4月关键区高海温年和低海温的干热风发生时段30°N-55°N经向平均的涡度差值,及高、低海温年的干热风发生时段500 hPa准地转流函数距平和波作用通量均显示在中纬度地区存在自东北大西洋至东北亚的纬向波列。也即表明,3-4月关键区海温可以激发出一个后期干热风发生时段的类似波列,经欧亚大陆传至东北亚,而高海温年在东亚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分布造成了河南省的干热风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风 东北大西洋 地中海西部 海温 遥相关波列
下载PDF
2023年夏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支蓉 高辉 孙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2023年夏季,我国气候特征整体表现为“温高雨少”,区域性、阶段性高温、旱涝等气象灾害明显。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主要多雨区位于我国北方,松花江、海河流域出现严重汛情。生成和登陆台风频数均较常年同期偏少,但北上台风却对京津... 2023年夏季,我国气候特征整体表现为“温高雨少”,区域性、阶段性高温、旱涝等气象灾害明显。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主要多雨区位于我国北方,松花江、海河流域出现严重汛情。生成和登陆台风频数均较常年同期偏少,但北上台风却对京津冀等地造成极其严重的雨涝灾害。2023年夏季我国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次高,北方地区暖异常明显,华北、西北等地区阶段性高温热浪尤为突出。华北、东北地区降水偏多是由不同环流系统造成的。其中,华北南部降水异常偏多主要由7月底至8月初一次极为罕见的天气尺度持续性极端降水过程所致,台风杜苏芮和卡努外围环流与异常偏西、偏北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配合,再加上太行山东麓的地形效应是其主要原因。盛夏东北东部异常偏南风引导的水汽输送在整个对流层都异常偏强,造成东北北部和东部降水明显偏多,这一异常环流与初夏巴伦支海海冰密集度减小及盛夏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均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高温热浪 巴伦支海海冰密集度 台风杜苏芮 台风卡努
下载PDF
跨海桥梁基础波浪力断面对比与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苗苗 毕昕宇 +1 位作者 李鑫 祝兵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5,92,共7页
桥梁基础在波浪环境下的施工安全关乎桥梁建设的稳定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基于改进的RNG κ-ε模型,采用VOF法模拟自由液面,在保持相同迎浪断面的情况下,建立圆形、圆端形、矩形和多边形4种不同断面形式桥梁基础受... 桥梁基础在波浪环境下的施工安全关乎桥梁建设的稳定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基于改进的RNG κ-ε模型,采用VOF法模拟自由液面,在保持相同迎浪断面的情况下,建立圆形、圆端形、矩形和多边形4种不同断面形式桥梁基础受波浪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其受力差异,并结合流场数据加以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波浪条件下4种不同断面形式的结构所受到水平波浪力中以圆形结构为最小,矩形结构为最大,其总水平波浪力幅值较圆形结构增大10%左右;桥梁基础结构在波浪的作用下,基础周围会受到绕流作用,使得结构部分位置处的流速增大并出现流速集中现象,在矩形结构周围这一现象最为突出,多边形结构的情况与之类似,而圆形及圆端形结构的流速集中现象则相对较弱;按规范计算得到的等效圆柱波浪力相较于数值模拟结果大23%~29%,按等效方柱计算得到的波浪力相较于数值模拟结果大10%~13%。从工程设计的角度看,采用圆弧形的结构设计有助于减小波浪荷载和削弱桥梁基础局部的流速增大与流速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 桥梁基础 波浪力 结构比选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福州市深远海养殖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永强 游小艇 +4 位作者 杨小强 蔡雷鸣 林洁梅 王为刚 陈飞 《渔业研究》 2024年第3期302-310,共9页
推进福州市深远海养殖发展,是缓解近海养殖环境压力、优化海水养殖空间布局、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福州市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福州市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发展情况、深远海大型设施化养殖平台发展现状及深... 推进福州市深远海养殖发展,是缓解近海养殖环境压力、优化海水养殖空间布局、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福州市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福州市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发展情况、深远海大型设施化养殖平台发展现状及深远海养殖平台产权登记情况,指出福州市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困境,并对福州市深远海养殖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福州市深远海养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养殖 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 深远海养殖平台 产权登记
下载PDF
南海特定水域航行船舶波浪载荷研究
7
作者 徐敏 王刚 郑刚 《船舶》 2024年第6期121-128,共8页
该文基于南海特定水域的波浪统计数据,考虑到航行条件的特殊性,研究了该特定水域航行船舶的总纵强度评估所包括的波浪载荷。文中以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相关要求以及北大西洋波浪统计资料为基础,通过与5型典型样船的波浪载荷... 该文基于南海特定水域的波浪统计数据,考虑到航行条件的特殊性,研究了该特定水域航行船舶的总纵强度评估所包括的波浪载荷。文中以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相关要求以及北大西洋波浪统计资料为基础,通过与5型典型样船的波浪载荷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南海特定水域的船舶波浪载荷折减水平。该研究可为南海特定水域航行船舶进行船体结构设计和总强度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特定水域 波浪统计数据 波浪载荷 总纵强度评估
下载PDF
中法海洋卫星产品体系及风浪数据精度综述
8
作者 孙从容 刁宁辉 +1 位作者 徐莹 郎姝燕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由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于2018年发射并已在轨运行5年多,星上的载荷包括SWIM(Surface Waves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波谱仪和扇形波束旋转扫描微波散射计(CFOSAT SCATte... 中法海洋卫星(China-France Oceanography SATellite,CFOSAT)由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于2018年发射并已在轨运行5年多,星上的载荷包括SWIM(Surface Waves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波谱仪和扇形波束旋转扫描微波散射计(CFOSAT SCATterometer,CSCAT),提供了全球海面风场和海浪谱的大面积联合遥感观测资料。中法海洋卫星1—4级数据产品包括后向散射系数、沿轨海面风场和海浪谱、全球网格化风场和海浪谱、宽刈幅海浪、极地海冰、多星融合风场和有效波高等,为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了新的数据源。文中具体介绍了中法海洋卫星产品体系以及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海风、海浪数据精度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海洋卫星(CFOSAT) SWIM波谱仪 扇形波束旋转扫描微波散射计 海浪谱 海面风场
下载PDF
中国南海海洋牧场的波浪能资源评估
9
作者 万勇 冯晓顺 +1 位作者 程秋薇 张晓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1-698,共8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近10年的ERA5再分析海浪场数据,为中国南海周边4个省(自治区)的国家级海洋牧场选取最适合开发波浪能资源的电站位置,重点研究各站点的波浪能开发潜力以...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近10年的ERA5再分析海浪场数据,为中国南海周边4个省(自治区)的国家级海洋牧场选取最适合开发波浪能资源的电站位置,重点研究各站点的波浪能开发潜力以及与波浪能装置布放方向有关的指标。研究表明:广东省惠州小星山以及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两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所选站点的波浪能开发潜力最高,获得高经济收益的潜力也最强;此外,后者所选站点的波浪能传播方向最集中,最有利于装置吸收波浪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波浪能开发潜力 重点单站 ERA5再分析海浪场数据 国家级海洋牧场
下载PDF
寒潮大风及海冰对北方港口波浪推算的影响
10
作者 张娜 张明川 +3 位作者 王亥索 余鑫 邹国良 徐圣凯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冬季极端天气及海况对北方港口波浪推算的影响,以黄骅港为例,建立能够综合考虑海冰和寒潮大风影响的波浪数值模型。与实测值相比,模拟的黄骅港外航道口门处有效波高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偏大0.41%和偏小5.46%,且演化趋势基本吻合... 为了探究冬季极端天气及海况对北方港口波浪推算的影响,以黄骅港为例,建立能够综合考虑海冰和寒潮大风影响的波浪数值模型。与实测值相比,模拟的黄骅港外航道口门处有效波高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偏大0.41%和偏小5.46%,且演化趋势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港内2018年寒潮大浪致灾地点处考虑海冰、强风及波浪绕射与反射影响的有效波高最大值为1.14 m。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港内波浪推算过程中若忽略寒潮大风的影响,则有效波高严重偏小达73.68%。如考虑海冰的影响,有效波高将比无冰情况偏小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港 寒潮 大风 海冰 波浪推算
下载PDF
跨海大桥不同类型下部结构波浪力特性
11
作者 齐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6,共8页
为研究海洋环境中下部结构所受波浪力及最危险来波方向,本文以头门港跨海特大桥为背景,以低桩承台桥墩、通航孔桥墩和高桩承台桥墩三种下部结构缩尺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研究... 为研究海洋环境中下部结构所受波浪力及最危险来波方向,本文以头门港跨海特大桥为背景,以低桩承台桥墩、通航孔桥墩和高桩承台桥墩三种下部结构缩尺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研究波浪力作用下的跨海大桥下部结构受力性能。通过下部结构物理模型顺桥向、斜桥向、横桥向迎浪时的水平波浪力时间曲线,对比分析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的波浪力,并进行桥上行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下部结构最危险的来波方向均为顺桥向,且受桥墩尺寸与结构形式的影响,迎浪侧的结构尺寸越大,产生的波浪力越大;桥墩部分和桩基部分的波浪力由速度力控制,而承台部分的波浪力由惯性力控制,当下部结构受波浪作用时,各部位水平波浪力的峰值并不同时出现,但均是承台处率先达到峰值;跨海大桥下部结构中水平波浪力峰值最大的部位与波浪作用位置有关;波浪力过大会影响桥梁行车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跨海大桥 波浪力 下部结构 物理模型 CFD数值模拟 车桥耦合
下载PDF
基于不同海浪谱船舶极限海况运动统计特征值预报分析
12
作者 刘东 武裕鑫 孙树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5,共6页
船舶在恶劣海况下的运动极值预测对于船舶航行安全性的评估至关重要。现阶段在进行船舶运动极值预测时,常以单峰谱波浪模型为主,而大量的海浪观测资料表明,在海面上纯风浪与涌浪的情况出现较少,大部分以混合浪的形式出现。本文计算某船... 船舶在恶劣海况下的运动极值预测对于船舶航行安全性的评估至关重要。现阶段在进行船舶运动极值预测时,常以单峰谱波浪模型为主,而大量的海浪观测资料表明,在海面上纯风浪与涌浪的情况出现较少,大部分以混合浪的形式出现。本文计算某船型在规则波下的运动响应,根据计算结果分别使用ITTC单参数谱波浪,Ochi-Hubble谱不同频率能量的混合波浪,对高海况下船舶运动统计特征值进行预报,比较分析船舶在18kn、24kn、30kn不同浪向角下的升沉、纵摇、横摇运动单幅有义值,探究不同海浪谱在极限海况下对船舶运动幅值的影响,为恶劣海况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劣海况 运动响应 混合波浪 运动预报
下载PDF
风帆助航波浪滑翔器机动性研究
13
作者 桑宏强 刘家祥 +2 位作者 贠今天 孙秀军 张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8-82,共5页
风帆助航波浪滑翔器(Sail-assisted Wave Glider,SWG)是一种利用风能和波浪能共同驱动的海上无人航行器,对其机动性能进行准确预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SWG的升沉俯仰运动方式,通过模拟恒定风场和波浪环境,构建了五自由度运动学及动力学模... 风帆助航波浪滑翔器(Sail-assisted Wave Glider,SWG)是一种利用风能和波浪能共同驱动的海上无人航行器,对其机动性能进行准确预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SWG的升沉俯仰运动方式,通过模拟恒定风场和波浪环境,构建了五自由度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运动仿真程序,以模拟不同海况下SWG的运动性能和回转轨迹。进行了海试,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反映SWG在真实海况下的运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帆助航波浪滑翔器 动力学模型 机动性 海试
下载PDF
汉江流域2021年伏秋连汛降水季内差异特征及成因分析
14
作者 肖莺 高雅琦 +1 位作者 杜良敏 任永建 《干旱气象》 2024年第4期563-575,共13页
汉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调水水源区,研究其降水特征对防涝抗旱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汉江流域62个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 汉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调水水源区,研究其降水特征对防涝抗旱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汉江流域62个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百分位数、相关分析和T-N波作用通量,探讨了2021年伏秋(8—10月)连汛期间汉江降水的季内差异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2021年伏秋期间,汉江上游流域出现破纪录降水,极端性强、总量大。降水在伏夏和秋季两个时段均偏多,但秋季的多雨区位置更偏北。伏夏期间,北大西洋经西伯利亚向东频散的Rossby波使得欧亚上空维持“两槽两脊”,冷空气较强,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强势西伸,通过西南和偏东两支通道向北输送暖湿水汽;冷暖空气在高空急流南侧对峙并辐合上升,导致降水异常偏多。秋季,北太平洋频散的Rossby波使得欧亚上空维持“两槽一脊”,冷空气较弱;副高断裂导致水汽通道偏南,高空急流北抬使冷暖空气辐合上升位置偏北,造成雨区偏北。2021年汉江流域伏夏降水异常受热带东大西洋海温正异常影响,秋季受赤道中太平洋冷海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秋连汛 季内差异 T-N波作用通量 热带海温
下载PDF
高海况下客滚船风浪阻力和功率航速预报
15
作者 李传庆 朱仁传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高海况下风浪阻力对客滚船航速预报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对此,以某型客滚船为例,分别采用二维方法和三维方法预报船舶升沉和纵摇运动,采用全浪向波浪增阻预报方法SNNM计算波浪增阻,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海况下的功率航速预报,并与模型试验... 高海况下风浪阻力对客滚船航速预报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对此,以某型客滚船为例,分别采用二维方法和三维方法预报船舶升沉和纵摇运动,采用全浪向波浪增阻预报方法SNNM计算波浪增阻,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海况下的功率航速预报,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航速较低时,采用二维方法与三维方法预报的升沉运动结果的精度接近,随着速度的增加,二者的差异变大;当航速较高时,采用三维方法预报的纵摇结果比试验结果大,采用二维方法预报的纵摇结果比试验结果小;长波范围内采用SNNM方法预报的波浪增阻偏小,当谱峰周期为7 s和9 s时,采用SNNM方法近似预报的功率与试验值较为接近,但当谱峰周期变大时,近似预报结果偏小;整体来看,采用SNNM方法得到的航速预报值比试验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航速 风浪阻力 高海况 势流理论 辐射能量
下载PDF
风暴期间Beaufort-Mackenzie海域海冰对海浪强度的影响
16
作者 徐福敏 吴宏 +1 位作者 李铖 郑金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共8页
为了研究风暴过程中海冰剧烈运动情形下Beaufort-Mackenzie海域各区位的海浪变化特性,基于该海域2008年开冰期西北向北极风暴(2008年10月5-8日)的风、浪及逐日海冰数据,分析了风暴期间海冰的密集度、发展阶段和尺寸的变化,并采用SWAN模... 为了研究风暴过程中海冰剧烈运动情形下Beaufort-Mackenzie海域各区位的海浪变化特性,基于该海域2008年开冰期西北向北极风暴(2008年10月5-8日)的风、浪及逐日海冰数据,分析了风暴期间海冰的密集度、发展阶段和尺寸的变化,并采用SWAN模型模拟了风暴过程中剧烈变化的风速、风向和海冰对海浪强度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2种海冰模式(采用实际海冰信息(密集度、发展阶段和尺寸信息)的海冰模式、不同海冰密集度为固定边界)的海浪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2种海冰模式均在离海冰较远海岸水域得到合理模拟结果;风暴期间以涵盖实际海冰信息的海冰模式能模拟得到更精细的海浪强度;以实际海冰信息的海冰模式进行模拟,发现风暴期间风速、风向和海冰的剧烈变化导致Beaufort-Mackenzie海域海浪强度、分布发生剧烈变化,最大海浪发生在风速最大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ufort-Mackenzie海域 北极风暴 海冰密集度 海冰模式 海浪 SWAN模型
下载PDF
海浪谱法模拟海面场景仿真参数选取准则
17
作者 曹宝根 孙强 +1 位作者 赵禧金 许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6-1487,共12页
为提升海面场景模拟的物理真实感,本文探讨了仿真参数对海洋粗糙面模拟精确性的影响,并建立了海表模拟中仿真参数的选取准则。依据海浪谱和随机过程统计理论,采用自相关函数研究了海面相关长度随风速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海浪蒙特卡罗仿... 为提升海面场景模拟的物理真实感,本文探讨了仿真参数对海洋粗糙面模拟精确性的影响,并建立了海表模拟中仿真参数的选取准则。依据海浪谱和随机过程统计理论,采用自相关函数研究了海面相关长度随风速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海浪蒙特卡罗仿真模型,结合随机粗糙面误差分析,提出了不同风速条件下海面场景仿真参数的选取准则。研究表明:将海表模拟的采样间隔限定在顺风向相关长度的0.1~0.5倍,可显著提高海面场景模拟的精确度;而当海面仿真参数超出上述范围时,可能导致海面场景模拟失真,进而影响其视觉真实感。本文所提出的仿真参数选取标准可为开发航海模拟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场景模拟 航海模拟器 海浪谱 自相关函数 相关长度 参数选取准则 随机过程 蒙特卡罗仿真
下载PDF
基于SVR的飓风海况下海浪多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18
作者 万勇 郭雅琦 +2 位作者 马恩男 戴永寿 张晓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81,180,共9页
针对卫星在飓风海况下观测海浪信息单一且准确性低的问题,利用哨兵1号卫星干涉宽刈幅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通过分析SAR特征与海浪参数间的影响关系,筛选出26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海浪多参数反演模型。将... 针对卫星在飓风海况下观测海浪信息单一且准确性低的问题,利用哨兵1号卫星干涉宽刈幅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通过分析SAR特征与海浪参数间的影响关系,筛选出26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海浪多参数反演模型。将该模型得到的有效波高、平均波周期、风涌浪波高、风涌浪波周期和平均波向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全球气候再分析数据、国家浮标数据中心浮标数据以及传统MPI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SVR的海浪多参数反演模型能有效反演海浪多参数,且与理论方法相比,显著提高了飓风海况下海浪参数反演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海浪多参数反演 飓风海况 支持向量机回归
下载PDF
预测有效波高的深度学习模型研究
19
作者 秦易凡 罗锋 +2 位作者 张杰 汪忆 张义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2-390,共9页
研究基于RNN、LSTM、GRU深度学习模型,针对NOAA浮标数据集中的44013、44014、44017浮标的数据,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提高模型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相关性分析后,S-RNN、S-LSTM、S-GRU的预测效果均比原始RNN、LSTM、GRU模型... 研究基于RNN、LSTM、GRU深度学习模型,针对NOAA浮标数据集中的44013、44014、44017浮标的数据,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提高模型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相关性分析后,S-RNN、S-LSTM、S-GRU的预测效果均比原始RNN、LSTM、GRU模型预测效果好。此外,提出一种基于LSTM的LSTM-Attention波高预测模型,并进行相关实验,量化LSTM-Attention模型的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LSTM-Attention模型有更好的预测效果。为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研究还提出了一种采用邻近浮标数据进行学习,预测浮标缺失数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可以达到97.93%。本研究为海浪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也为未来深度学习模型在海浪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海浪 有效波高 LSTM-Attention
下载PDF
堤前红树林对直立堤波压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雷佳欣 张荣 +2 位作者 陈永平 王远 姚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30,共14页
基于非静压模型SWASH,建立数值波浪水槽,通过设置有无红树林的对比实验,系统研究了波浪-红树林-直立堤相互作用时的水动力特性,并分析了波陡,相对水深,厄塞尔数,红树林长度、密度、特征直径等因素对直立堤堤前波高、迎浪面最大波压力的... 基于非静压模型SWASH,建立数值波浪水槽,通过设置有无红树林的对比实验,系统研究了波浪-红树林-直立堤相互作用时的水动力特性,并分析了波陡,相对水深,厄塞尔数,红树林长度、密度、特征直径等因素对直立堤堤前波高、迎浪面最大波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红树林时Goda公式无法准确估算直立堤上的冲击荷载;在模型比尺为1∶10的数值实验中,2 m宽的堤前红树林可使波高衰减6%~45%,波压力衰减11%~74%,然而,在相对波高较大且红树林特征参数较小时会引起堤前波高增大4%~26%;在本文考虑的水力条件下,最大波压力随波陡减小而减小58%~93%,随相对水深增大而减小42%~72%,随厄塞尔数减小而减小87%~96%;堤前波高和波压力衰减率随红树林宽度、密度及特征直径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认识红树林的消浪效应及红树林生态系统与海堤组合的海岸防护工程的设计与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直立堤 波压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