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roanthocyanidins from adansonia digitata fruit
1
作者 Abdelaaty A.Shahat Hanaa H.Ahmed +1 位作者 Rasmeia A.Hassan Ahmed A.Hussei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08年第3期55-59,共5页
Besides(-)-epicatechin,epicatechin-(4β-8 )-epicatechin(procyanidin B2),epicatechin-(4β-6 )-epicatechin (procyanidin B5),epicatechin-(4β-8,2β-O-7)-epicatechin(proanthocyanidin A2) and epicatechin- (4... Besides(-)-epicatechin,epicatechin-(4β-8 )-epicatechin(procyanidin B2),epicatechin-(4β-6 )-epicatechin (procyanidin B5),epicatechin-(4β-8,2β-O-7)-epicatechin(proanthocyanidin A2) and epicatechin- (4β-8)-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procyanidin C1),which were isolated before from Adansonia digitata, in this work an A-type proanthocyanidin trimer,i.e.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8,2β-0-7)- epicatechin,tetrameric procyanidin D1,i.e.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8)- epicatechin and a polymeric compound were isolated from the pericarp(fruit wall) of the fruits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is plant.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fferent fractions and pure compounds was experimentally evaluated in the DPPH<sup>-</sup> assay.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and most of the isolated compounds displayed a high activity(IC<sub>50</sub> 2.40-9.60μg/ml)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antioxidant Trolox(IC<sub>50</sub> 12.18μg/ml) as a stand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nsomia digitata antioxidant activity BOMBACACEAE proanthocyanidins
下载PDF
New N-acetyl-L-cysteine derivatives synthesiz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proanthocyanidins as high biological activity antioxidants
2
作者 Yuxuan Wang Ruifang Bai +2 位作者 Siqi Luo Meng Huang Yan Cui 《Journal of Polyphenols》 2021年第1期14-31,共18页
A novel degrad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to synthesize highly biologically active flavan-3-ol derivatives in the presence of N-acetyl-L-cysteine(NAC)as a nucleophile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for polymerized proantho... A novel degrad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to synthesize highly biologically active flavan-3-ol derivatives in the presence of N-acetyl-L-cysteine(NAC)as a nucleophile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for polymerized proanthocyanidins degradation.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single-factor test and 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CCD).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were reacted with NAC at a ratio of 1:3 with 0.3 M methanolic HC1,a temperature of 55°C,and a reaction time of 50 mins.Most of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separated and prepared by one-step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and preparativ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rep-HPLC).Three monomeric pro anthocyanidins and four new N-acetyl-L-cysteine derivatives were isolated from degradation products with total degradation yield of 55.44%and high purity over 95%.Furthermore,the neuroprotective abil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to H2O2-treated PC-12 neuroblastoma cells were evaluated.NAC derivatives showed better antioxidant activity than their corresponding underivatized monomers and NAC,indicating that they had a better performance in protecting PC-12 cells from oxidative stress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ETYL-L-CYSTEINE proanthocyanidins HSCCC antioxidant activity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bioactive proanthocyanidins with potent antioxidant and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from kiwifruit leaves
3
作者 Ji-Min Lv Mostafa Gouda +3 位作者 Alaa El-Din Bekhit Ya-Ke He Xing-Qian Ye Jian-Chu Chen 《Food Bioscience》 SCIE 2022年第2期539-549,共11页
Agro-wastes contribute major social,economic,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for food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systems.The current increasing demand for clean label food production and use of natural bioactive com... Agro-wastes contribute major social,economic,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for food produ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systems.The current increasing demand for clean label food production and use of natural bioactive compounds could turn these 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 providing avenues for proper utilization of agro-wastes to produce valuable products.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use of kiwifruit(Actinidia chinensis)leaves as a source of proanthocyanidins(PAs)bioactive phenolic phytochemicals.Kiwifruit leaves PAs were extracted,purified,identified,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oxidant and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The structural composition of the purified PAs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HPLC-QTOF-MS/MS and MALDI-TOF-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urified kiwifruit leaves PAs(PKLPs)comprised mainly procyanidins,propelargonidins,and prodelphindins ranging from dimers to hexamers with(epi)catechin as terminal units and(epi)afzelechin or(epi)gallocatechin as dominant extension units.This study reports the structure of novel PKLPs monomer fractions was unique compared to the PAs that extracted from the other plant sources.The PKLPs exhibited higher phenolic content than the skin and flesh of several kiwifruit cultivars.Moreover,the PKLPs exhibited higher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chemical-based(DPPH,ABTS,and FRAP)assays and H2O2-induced injury cell model than ascorbic,Trolox,and catechin(p<0.01).A remarkable dose-dependent anti-proliferation activity(IC_(50)=186.04±2.61μg/mL)against HepG2 cells was observed.In conclusion,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kiwifruit leaves waste could serve as a sustainable and low-cost source of PAs,a group of multi-functional bioactive compounds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anthocyanidins Agro-waste valorisation HPLC-QTOF-MS/MS antioxidant potential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原文传递
原花青素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流变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婧御 李元鑫 +4 位作者 刘冉 孙永旺 郭尚敬 穆洪静 赵庆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利用植物多酚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OPC)与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的相互作用,采用葡萄糖酸内酯诱导结合超声波处理制备OPC-SPI凝胶,旨在改善SPI凝胶性能。研究不同浓度OPC(0.1%、0.3%、0.5%)对SP... 利用植物多酚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OPC)与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的相互作用,采用葡萄糖酸内酯诱导结合超声波处理制备OPC-SPI凝胶,旨在改善SPI凝胶性能。研究不同浓度OPC(0.1%、0.3%、0.5%)对SPI凝胶流变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OPC浓度的增加,包埋率增加,荷载量减小,最大荷载量达到35.5753μg/mg。随着OPC浓度的增加,OPC-SPI凝胶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增加,损耗因子随之降低,对频率的依赖性降低;但对凝胶的黏度无显著差异。OPC-SPI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SPI。OPC能够有效增强SPI的凝胶黏弹性和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抗氧化复合SPI凝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大豆分离蛋白 流变特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越橘原花青素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周春晖 龚丽妍 +2 位作者 丘智聪 王伟廷 范瑞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以越橘干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双酶酶解法提取越橘原花青素,以越橘原花青素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料液比、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质量比、酶解pH、酶解时间和超声时间对越橘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获得越橘原花青... 以越橘干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双酶酶解法提取越橘原花青素,以越橘原花青素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料液比、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质量比、酶解pH、酶解时间和超声时间对越橘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获得越橘原花青素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g/mL),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质量比为1∶1.2,酶解pH 5.0,酶解时间90 min,超声时间50 min,该条件下提取的越橘原花青素得率为9.38%;越橘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对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7.84%、96.47%和94.47%,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54、0.394、0.387 mg/L,对三者的清除能力均高于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原花青素 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南酸枣叶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强 渠淑洁 戴航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6,共6页
本试验以南酸枣叶为原料,丙酮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南酸枣叶中的原花青素,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温度和丙酮浓度四个因素对南酸枣叶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南酸枣叶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最后对南酸枣叶原花青素... 本试验以南酸枣叶为原料,丙酮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南酸枣叶中的原花青素,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温度和丙酮浓度四个因素对南酸枣叶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南酸枣叶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最后对南酸枣叶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酸枣叶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8 min、料液比1:25、温度45℃、丙酮体积分数0.7。该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16.85 mg/g。另外,南酸枣叶原花青素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对DPPH和O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83 mg/mL和1.5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叶 原花青素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紫象草原花青素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平均聚合度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7
作者 冉思蛟 王元龙 +4 位作者 倪海花 刘赛格 瞿秋涵 康馨月 高彦华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1,共10页
试验旨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获得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的纯化条件,并探究在此条件下获得纯化物的平均聚合度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比较3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HP-20、ADS-17的吸附与解吸特性,选择最优吸附树脂类型... 试验旨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获得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的纯化条件,并探究在此条件下获得纯化物的平均聚合度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比较3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HP-20、ADS-17的吸附与解吸特性,选择最优吸附树脂类型,对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进行洗脱浓度、上样体积和洗脱体积的筛选,之后利用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确定纯化条件,制备紫象草原花青素纯化物;采用盐酸-香草醛法测定纯化物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肼(DPPH·)和羟自由基(·OH)的体外清除率。结果表明:采用φ2.6 cm×30.0 cm玻璃层析柱,选择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90%(V/V)浓度乙醇为洗脱剂,上样体积480 mL,洗脱体积155 mL时纯化效果较好,纯化后原花青素B2含量由纯化前10.01 mg/g提升至13.82 mg/g,提升了36.06%;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获得水相和乙酸乙酯相的平均聚合度分别为26.87、13.63,纯化物的平均聚合度为14.67。当紫象草原花青素纯化物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DPPH·、·OH清除能力分别为99.55%、97.72%,相当于1 mg/mL维生素C,并且紫象草原花青素纯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粗提物(P<0.05)。综上所述,试验获得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象草原花青素的条件,纯化处理基本不影响原花青素提取物的平均聚合度,并发现原花青素纯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象草 原花青素 大孔吸附树脂 平均聚合度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花生红衣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沈文凤 王明清 +6 位作者 赵传志 于丽娜 毕洁 宋昱 江晨 孙杰 迟晓元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花生红衣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花生红衣为研究对象,对8种大孔树脂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解析试验进行筛选择优,然后经动态吸附试验优化其最佳吸附工艺条件,最后采用不同浓度乙醇进行洗脱提... 本试验旨在探究花生红衣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花生红衣为研究对象,对8种大孔树脂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解析试验进行筛选择优,然后经动态吸附试验优化其最佳吸附工艺条件,最后采用不同浓度乙醇进行洗脱提取,并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提取原花青素的较适树脂为LX-32,其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流速1.5 mL/min、样品浓度6.0 mg/mL。20%、40%、60%乙醇洗脱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差异不大,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50%~53%、40%~44%、1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红衣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 大孔树脂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欧李果实发育期原花青素组分、含量及抗氧化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侯文赫 郭子微 +3 位作者 郭彩珍 张建成 穆霄鹏 王鹏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以10个欧李品种为试材,分析果实发育期总原花青素和单宁含量的变化,选用原花青素含量高的晋欧1号和原花青素含量低的DS-1,分析原花青素的成分及含量变化及积累,探究果实原花青素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旨在为进一步改进欧李品质和开... 以10个欧李品种为试材,分析果实发育期总原花青素和单宁含量的变化,选用原花青素含量高的晋欧1号和原花青素含量低的DS-1,分析原花青素的成分及含量变化及积累,探究果实原花青素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旨在为进一步改进欧李品质和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期,10个欧李品种果实原花青素和单宁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晋欧1号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DS-1含量最低。在晋欧1号和DS-1果实中均检测到原花青素B1(PCB1)、原花青素B2(PCB2)、原花青素A1(PCA1)、原花青素A2(PCA2)、儿茶素(CC)及表儿茶素(EC);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2个欧李品种中原花青素B2含量基本稳定,其他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1在2个欧李品种中均含量最高。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除原花青素A1外,晋欧1号的其余成分含量均高于DS-1。2个欧李品种的DPPH、ABTS+及FRAP这3种抗氧化能力均随着果实成熟而降低,抗氧化能力与总原花青素和原花青素B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儿茶素、表儿茶素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果实 原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特种沙棘酵素的制备及其体外降脂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商曰玲 王清 +1 位作者 吴燕铃 余晓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1-67,共7页
以沙棘果实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自然发酵制备不同沙棘酵素产品,将其与沙棘果汁、市售沙棘原浆进行总糖、总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比较分析,并通过测定脂肪酶活性、胆固醇酯酶活性抑制率和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对沙棘酵素的降脂性... 以沙棘果实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自然发酵制备不同沙棘酵素产品,将其与沙棘果汁、市售沙棘原浆进行总糖、总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比较分析,并通过测定脂肪酶活性、胆固醇酯酶活性抑制率和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对沙棘酵素的降脂性能进行体外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沙棘酵素的活性成分含量主要受发酵原料本身的特性影响。沙棘酵素具有降脂性能,尤其是添加玫瑰的混合沙棘酵素降脂效果更为明显,其脂肪酶活性为147 U/mL,胆固醇酯酶活性抑制率为62%,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玫瑰 酵素 抗氧化活性 降脂性能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黑米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春燕 蔡敏 廖如樱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3期10-13,共4页
用溶剂提取法提取黑米中的原花青素。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黑米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35(g∶mL)、提取温度55℃,黑米原花青素提取率是0.5312%,纯度为60.15%。采用DPPH清除能力和·OH... 用溶剂提取法提取黑米中的原花青素。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黑米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35(g∶mL)、提取温度55℃,黑米原花青素提取率是0.5312%,纯度为60.15%。采用DPPH清除能力和·OH清除能力衡量黑米中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试验表明,黑米中的原花青素可以有效清除DPPH和·OH,提取的原花青素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黑米 原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 提取
下载PDF
沙棘籽粕低聚原花青素的制备及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12
作者 郭建峰 郄浩然 +3 位作者 胡培毅 刘子超 谭志超 王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2-245,共14页
目的:以沙棘籽粕为原料,采用超高压前处理、超声波提取工艺制备低聚原花青素并进行结构分析和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沙棘籽粕低聚原花青素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其结构... 目的:以沙棘籽粕为原料,采用超高压前处理、超声波提取工艺制备低聚原花青素并进行结构分析和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沙棘籽粕低聚原花青素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其结构,并以DPPH、ABTS、FRAP法测定其抗氧化性。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g/mL)、超声时间28min、温度45℃、体系pH 2.85,沙棘籽粕原花青素得率为6.556%,平均聚合度为3.35,主要为二聚体、三聚体原花青素及部分黄酮类物质,二聚体包括3类B型二聚体和1类A型二聚体。低聚沙棘籽粕原花青素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DPPH、ABTS、FRAP值分别为2.205,1.307和0.8143 mmol Trolox/g DW。结论 :低聚沙棘籽粕原花青素有较强抗氧化性,其结构与葡萄籽粕原花青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粕 原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ESI-MS)
下载PDF
蔓越莓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柯春林 郭猛 +2 位作者 王娣 赵大庆 孙兰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蔓越莓原花青素,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蔓越莓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15 g/m 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70℃。蔓越莓原花青素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能...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蔓越莓原花青素,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蔓越莓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15 g/m 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70℃。蔓越莓原花青素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以及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越莓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红果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莉华 贺诚志 +2 位作者 谭林艳 廖微 王晓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7,201,共5页
超声辅助提取红果参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并用D-101大孔树脂纯化,以原花青素为指标测定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研究了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酸盐体系的清除作用以及对油脂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红果参果实提取... 超声辅助提取红果参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并用D-101大孔树脂纯化,以原花青素为指标测定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研究了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酸盐体系的清除作用以及对油脂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红果参果实提取物表现出了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亚硝酸盐的优异的清除能力,对油脂氧化有极好的抑制作用,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抗油脂氧化能力与提取物中原花青素质量浓度均呈剂量正相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 原花青素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山楂果原花青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泽生 高薇薇 +3 位作者 张颖 钱俊 王玉本 侯冬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8-112,共5页
研究了山楂果原花青素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及相应的抗氧化能力,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山楂果原花青素对热、光敏感;酸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好;Fe3+、Cu2+、Fe2+对原花青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Mn2+、Al3+对原花青素... 研究了山楂果原花青素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及相应的抗氧化能力,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山楂果原花青素对热、光敏感;酸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好;Fe3+、Cu2+、Fe2+对原花青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Mn2+、Al3+对原花青素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其他常见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较小;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氢钠能提高原花青素稳定性,其他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原花青素稳定性影响较小;山楂果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原花青素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果 原花青素 稳定性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沙棘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柳梅 任璇 +3 位作者 姚玉军 王捷 董久霞 吕兆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3-1019,共7页
本实验以沙棘叶为原料,通过溶剂提取制得提取物A,将提取物A经大孔树脂纯化制得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在研究提取物A及提取物B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基础上,探究了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并通过DNS法来评价... 本实验以沙棘叶为原料,通过溶剂提取制得提取物A,将提取物A经大孔树脂纯化制得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在研究提取物A及提取物B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基础上,探究了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并通过DNS法来评价提取物B的体外降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A、提取物B多酚含量分别为18.59%和30.25%;以VC当量计,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6.15 mgVC/g提取物A、9.79 mgVC/g提取物B,对应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20.19μg提取物A/mL、8.6μg提取物B/mL;当猪胰α-淀粉酶浓度为0.5 mg/mL以下,反应时间在1 min以内时,酶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线性趋势,在此条件下,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对猪胰α-淀粉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为0.25 mg/mL,属于可逆反竞争抑制。本研究可为沙棘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酚 抗氧化 降糖活性
下载PDF
龙眼皮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尚荣 杨雪娜 +3 位作者 张露 郑明星 谢金盛 付才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8-75,共8页
以龙眼果皮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龙眼皮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5 min、液料比17∶1(mL/g)、乙醇体积分数... 以龙眼果皮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龙眼皮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5 min、液料比17∶1(mL/g)、乙醇体积分数51%、提取温度50℃,此条件下的原花青素得率为1.21%。在利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后,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力测定,结果显示龙眼皮原花青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皮 原花青素 响应曲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大麦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清 李玉 姚惠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2,136,共3页
以脱脂大麦粉为原料,分别以70%的甲醇、乙醇、丙酮为溶剂进行提取。通过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抑制亚油酸氧化三种抗氧化体系的测定比较三种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在三个体系中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质,抗... 以脱脂大麦粉为原料,分别以70%的甲醇、乙醇、丙酮为溶剂进行提取。通过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抑制亚油酸氧化三种抗氧化体系的测定比较三种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在三个体系中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质,抗氧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为:70%丙酮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70%甲醇提取物,并且抗氧化能力的大小与提取物中总酚和原花青素的含量高低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抗氧化性 提取物 总酚 原花青素
下载PDF
红皮云杉球果原花青素提取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洪亮 何飞 +3 位作者 腾飞 王萍 王振宇 马思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8-263,共6页
以红皮云杉球果为实验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球果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60%、温度51℃、时间2h、料液比为1∶44(g/mL),此时原花青素得率为(71.23&... 以红皮云杉球果为实验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球果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60%、温度51℃、时间2h、料液比为1∶44(g/mL),此时原花青素得率为(71.23±0.25)mg/g。红皮云杉球果原花青素精制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并且清除ABTS+·能力和还原能力高于阳性对照Trolox。这说明红皮云杉球果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原花青素 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3种乳酸菌发酵对蓝莓多酚、原花青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储炎 张继刚 +4 位作者 杨柳青 李珂昕 蔡敬民 胡勇 欧晓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87-94,共8页
以蓝莓为原料,通过接种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研究发酵前后蓝莓中游离态、结合态的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及组成,进而检测蓝莓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发酵提升了蓝莓多酚含量,3种乳酸菌... 以蓝莓为原料,通过接种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研究发酵前后蓝莓中游离态、结合态的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及组成,进而检测蓝莓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发酵提升了蓝莓多酚含量,3种乳酸菌都显著降低了游离态原花青素含量。发酵对9种特征性酚酸和3种原花青素单体含量也产生较大的影响,3种乳酸菌均提高了原儿茶酸、香草酸、丁香酸、儿茶素、槲皮素等含量,其中槲皮素含量增加异常显著,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显著提高原花青素B1含量。抗氧化实验显示,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显著增强了蓝莓多酚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干酪乳杆菌也提升了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综合比较,副干酪乳杆菌比其他2种乳酸菌发酵更有利于提高蓝莓多酚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该研究可为蓝莓发酵饮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蓝莓 多酚 原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