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derground seasonal cold energy storage for a 10 MW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in north-western China using TRNSYS
1
作者 Zulkarnain ABBAS Yong LI Ruzhu WANG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328-344,共17页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an efficient, cost-effective, and water-saving seasonal cold energy storage technique based on borehole heat exchangers to cool the condenser water in a 10 MW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an efficient, cost-effective, and water-saving seasonal cold energy storage technique based on borehole heat exchangers to cool the condenser water in a 10 MW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proposed seasonal cooling mechanism is designed for the areas under typical weather conditions to utilize the low ambient temperature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 and to store cold energy.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utilize the storage unit in the peak summer months to cool the condenser water and to replace the dry cooling system. Using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transient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 (TRNSYS), the borehol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BTES) system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and the dynamic capacity of the system in th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e of cold energy for one-year operation is studied. The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TMY) data of Dunhuang, Gansu province, in north-western China, is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lowes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operation time of the system to store cold energy. The proposed seasonal cooling system is capable of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a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up to 1.54% and 2.74% in comparison with the water-cooled condenser system and air-cooled condenser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techno-economic assessment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also supports its integration with the condenser unit in the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This technique has also a great potential to save the water in deser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sonal cold energy storage borehole heat exchangers typical meteorological data TRNSYS condenser cooling techno-economic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深部矿井埋管充填体换热器蓄/释热过程中的热干扰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波 杨紫桐 +4 位作者 刘浪 赵玉娇 郇超 王美 屠冰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5-1168,共14页
矿床开采形成的丰富地下空间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存储提供了基本条件。将地埋管换热器置入矿井充填体中构建出具有蓄/释热功能的埋管充填体换热器是实现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跨季节存储的新方法,但是热干扰问题会影响其蓄/释热... 矿床开采形成的丰富地下空间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存储提供了基本条件。将地埋管换热器置入矿井充填体中构建出具有蓄/释热功能的埋管充填体换热器是实现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跨季节存储的新方法,但是热干扰问题会影响其蓄/释热性能而不容忽视。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并验证了典型蛇形埋管充填体换热器的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通过管间热干扰系数(I_(tub))和层间热干扰系数(I_(lay))量化研究了管间距、管径、充填体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对埋管充填体换热器的单层蛇形管管间和多层蛇形管层间热干扰影响,通过引入相对灵敏度参数讨论分析了管间和层间热干扰对研究参数的敏感度。结果分析表明,I_(tub)随蓄/释热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整体变化不大(0.92~1.00),说明单层蛇形管管间热干扰影响较小。I_(lay)呈单调显著递减,在蓄/释热阶段末分别低于0.25和0.49,说明多层蛇形埋管层间热干扰随着蓄/释热的进行严重恶化。通过灵敏度分析发现,I_(lay)对研究参数的敏感度明显高于I_(tub)。I_(lay)对充填体比热容、管间距、充填体导热系数和管内径的敏感度依次降低,其中充填体比热容和管间距为正面影响,另外2个为负面影响。I_(tub)在蓄/释热的大部分时间段对管间距最敏感。本研究量化了关键参数对埋管充填体换热器热干扰的影响,为优化蛇形埋管布置及充填材料制备以降低热干扰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干扰 埋管充填体换热器 蓄/释热性能 季节性储能 蛇形埋管
下载PDF
地下冷热储能系统热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邬小波 欧阳鑫南 过增元 《暖通空调》 2023年第1期34-42,71,共10页
从热力学和传热学的角度,分析了地下冷热储能系统的特性,并与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比较。地下冷热储能系统主要是被动供冷或供热,具有更高的能效。因此,需要提高储存能量的品质以达到被动利用的水平,并采用合适的末端放宽用户侧对能源品... 从热力学和传热学的角度,分析了地下冷热储能系统的特性,并与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比较。地下冷热储能系统主要是被动供冷或供热,具有更高的能效。因此,需要提高储存能量的品质以达到被动利用的水平,并采用合适的末端放宽用户侧对能源品质的要求,以达到提高储能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目的。而构置地下冷热储能过程的冷热分层或分区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储能过程的能源品质,同时也强化了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能 含水层储能 岩土储能 地源热泵 能效 热力分析
下载PDF
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地下蓄热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崔俊奎 赵军 +2 位作者 李新国 曲航 韩敏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0-926,共7页
研究了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系统(GCHPSS)土壤蓄热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编写VB程序对地下埋管土壤蓄热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单U型竖直埋管蓄热时,土壤日蓄热量、热作用半径和平均蓄热率在初始阶段急剧变化,然后缓慢减小并最后趋于稳... 研究了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系统(GCHPSS)土壤蓄热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编写VB程序对地下埋管土壤蓄热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单U型竖直埋管蓄热时,土壤日蓄热量、热作用半径和平均蓄热率在初始阶段急剧变化,然后缓慢减小并最后趋于稳定,蓄热量也趋于平衡。当管群蓄热时,蓄热系统运行1个循环周期(1a)后,土壤的温度场基本上可以恢复平衡,恢复后较蓄热开始时升高0.5~1.0℃。通过对不同地区3种典型土壤的蓄热进行比较,得出粘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长期储能介质。同时,地下埋管土壤蓄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为GCHPSS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季节蓄热 地源热泵 地下蓄热 埋管换热器 土壤温度场分布
下载PDF
季节性含水层蓄能系统研究与发展的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袁伟峰 赵军 +1 位作者 朱强 马一太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着重论述了季节性含水层蓄能的概念、分类及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提出了蓄能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推广该项技术几点看法及建议。该项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节能 。
关键词 季度性含水层蓄能 地下热交换器 地下含水层蓄能
下载PDF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健康运行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倪龙 姜益强 +2 位作者 姚杨 马最良 李炳熙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8,13,共6页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的热源井现阶段共有三种:循环单井、抽灌同井和填砾抽灌同井。数值计算表明,渗透系数是传统回灌井和抽灌同井回灌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填砾抽灌同井显著降低了灌压,循环单井没有回灌困难的问题。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的热源井现阶段共有三种:循环单井、抽灌同井和填砾抽灌同井。数值计算表明,渗透系数是传统回灌井和抽灌同井回灌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填砾抽灌同井显著降低了灌压,循环单井没有回灌困难的问题。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运行时会产生热贯通问题,尤其是填砾抽灌同井和循环单井。抽灌同井运行时的季节性储能很大程度地减轻了对含水层作为热源(汇)的依赖,而让其作为一种蓄热的载体。回灌问题、热贯通问题和季节性储能问题是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能否长期健康稳定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 健康运行 回灌 热贯通 季节性储能
下载PDF
热泵耦合含水层储能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雪玲 朱家玲 刘立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对井抽灌模式的热泵耦合地下含水层反季节储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井采灌热泵耦合储能系统能够实现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的反季节储能作用,能充分利用浅层地能资源,节约了常规能源。在冷热负荷不平衡的情况下...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对井抽灌模式的热泵耦合地下含水层反季节储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井采灌热泵耦合储能系统能够实现冬灌夏用和夏灌冬用的反季节储能作用,能充分利用浅层地能资源,节约了常规能源。在冷热负荷不平衡的情况下,若系统长期运行可造成采井或者灌井周围一定区域内温度场的降低或者升高,因此在利用对井储能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时,要尽量使系统在冷热负荷均衡的工况下运行,以保护地下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储能 地下水源热泵 反季节储能 对井抽灌模式
下载PDF
加拿大卡尔加里市Okotoks小镇太阳能小区建设 被引量:4
8
作者 严永红 张兴国 李金畅 《新建筑》 2005年第6期26-28,共3页
简要介绍了北美目前最大的跨季太阳能储存项目——加拿大Okotoks小镇的太阳能小区建设,对其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利用土壤床作为储能体进行大规模跨季节太阳能储存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该项目根据不同季节可利用太阳能数量的不同,... 简要介绍了北美目前最大的跨季太阳能储存项目——加拿大Okotoks小镇的太阳能小区建设,对其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利用土壤床作为储能体进行大规模跨季节太阳能储存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该项目根据不同季节可利用太阳能数量的不同,分别设置了短期(临时)太阳能储箱(STTS)及跨季节太阳能储存箱(BTES),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其中,BTES的效率可达50%以上。小区太阳能家用热水系统(DWH)可满足住户60%的热水需求,而太阳能采暖系统则可满足90%采暖要求;建成后每幢住宅每年可减排5t温室气体,整个小区可减排260t/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小区 太阳能跨季储存 临时热量储存箱 土壤床 温室气体减排 HOT2000软件 TRNSYS软件
下载PDF
地下储能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媛媛 叶灿滔 +4 位作者 龚宇烈 马玖辰 黄永辉 赵军 庞忠和 《华电技术》 CAS 2021年第11期49-57,共9页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新能源的高效利用,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储能行业相互协调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与地下储能相结合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其跨季节地下储能,尤其是地下含水层储能(ATES),从理论研究转为...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新能源的高效利用,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储能行业相互协调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与地下储能相结合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其跨季节地下储能,尤其是地下含水层储能(ATES),从理论研究转为工程应用成为亟待攻克的难点。综述了地下储能方式及其原理,分析了地下ATES系统在数值模拟试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刻剖析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进一步对比了地下ATES系统热工性能和经济环保效益评价标准,展望了新型电力系统与地下ATES相结合的未来,为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能 含水层储能 跨季节 性能评价 可再生能源 碳中和 供热
下载PDF
季节性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耿杰雯 李仁星 董珊珊 《建设科技》 2018年第21期63-67,共5页
随着设施农业的急速发展,其冬季供暖用能问题尤为重要。基于季节性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长期蓄热技术,可实现设施农业夏季降温、冬季供暖的需求,减少其能源输入。通过对温室内热量收支的理论计算发现,蓄热季余热产热量约为采暖季采暖负荷... 随着设施农业的急速发展,其冬季供暖用能问题尤为重要。基于季节性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长期蓄热技术,可实现设施农业夏季降温、冬季供暖的需求,减少其能源输入。通过对温室内热量收支的理论计算发现,蓄热季余热产热量约为采暖季采暖负荷的2.2倍。通过该技术,温室夏季可降温10℃左右,冬季可升温8℃左右,室温随环境温度变化明显,降温及供暖效果显著,但随着时间增加,效果变弱。此项目实施为太阳能长期蓄热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设施农业 太阳能蓄热技术 日光温室 地埋管换热器
下载PDF
中深层地热田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郑元超 刘人和 +5 位作者 肖红平 曹倩 施亦做 方朝合 王社教 刘俊榜 《石油科技论坛》 2024年第4期75-84,共10页
地热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我国地热能直接利用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中深层地热田开发利用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当前全球地热初创公司快速增长,地热资源开发力度持续加大,... 地热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我国地热能直接利用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中深层地热田开发利用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当前全球地热初创公司快速增长,地热资源开发力度持续加大,地热能利用场景多样化,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开发利用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具体表现为4个方面:(1)中深层闭式换热系统设计技术逐渐成熟;(2)EGS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应用潜力巨大;(3)多国重视含水层储热在弥补能源供需不平衡上的作用,加快推进含水层储热场址选择、热回收率及风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4)回灌成为中深层水热型热储开发的通用做法,回灌数值模拟及方案设计、防腐蚀、防结垢、防堵塞等技术进步有效延长了地热田的生命周期。“双碳”背景下,我国应将关键技术研发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突破口,快速升级中深层地热田开发利用技术,有效提升地热项目经济性,实现地热利用规模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新质生产力 地热能 中深层闭式换热 含水层储热 回灌
下载PDF
地埋管式土壤储热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底冰 马重芳 张广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3-81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地埋管式土壤储热系统的实验研究情况。在一个储热周期里,对土壤蓄热、静置、取热阶段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实验条件下蓄热体及周边土壤的温度与含水量。结果表明:在一个储热周期里,蓄热过程中热量损失特别显著;蓄热体温度... 本文介绍了地埋管式土壤储热系统的实验研究情况。在一个储热周期里,对土壤蓄热、静置、取热阶段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实验条件下蓄热体及周边土壤的温度与含水量。结果表明:在一个储热周期里,蓄热过程中热量损失特别显著;蓄热体温度升高造成土壤含水率发生明显变化—蓄热体边界含水率最高,分别沿蓄热体中心与蓄热体外两个方向逐渐降低,在蓄热体中心土壤容积含水率仅为0.12%;蓄热阶段结束两个月后,取热率达到43%左右。这说明使用地埋管式土壤储热系统对太阳能长期储存是可行的,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蓄能 地下埋管蓄能 跨季节蓄能 地埋管换热器 热湿传递
原文传递
新疆地区跨季蓄热方式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婵月 魏兵 +1 位作者 武明皓 王一舟 《节能》 2020年第1期62-64,共3页
以新疆地区乌鲁木齐某区域供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跨季节蓄热方式,即:地下水池蓄热、地埋管蓄热和地下相变水箱蓄热。并对这3种蓄热方式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蓄热量相同的条件下,三者热损失率从低到高的排序为:地下相变水箱蓄热... 以新疆地区乌鲁木齐某区域供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跨季节蓄热方式,即:地下水池蓄热、地埋管蓄热和地下相变水箱蓄热。并对这3种蓄热方式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蓄热量相同的条件下,三者热损失率从低到高的排序为:地下相变水箱蓄热<地埋管蓄热<地下水池蓄热。地埋管蓄热热损失较小且最经济,新疆地区跨季节蓄热可优先选择地埋管蓄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供热 跨季蓄热 地埋管蓄热 热损失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