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history and trend of the modern Huanghe River Delta 被引量:5
1
作者 MA Yanyan LI Guangxu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0-52,共13页
The evolvement history of modern Huanghe River Delta tidal flat, coastline and underwater terrain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water depth dat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afloor ter... The evolvement history of modern Huanghe River Delta tidal flat, coastline and underwater terrain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water depth dat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afloor terrain evolution o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a formula simulating the erosion and deposition evolvement model of subaqueous Huanghe River Delta slope was proposed, and the evolvement trend of the subaqueous delta terrain was predic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quilibrium transition zone is near the water depth of 12 m with seabed erosion in shallower water and accumulation in deeper water during the first 150 a after the river channel was deserted. In the meantime, the underwater slope became gentler and the coastal erosion rate became slow gradually. Then, the subaqueous delta slope changed to up concave from upper convex, and the shape of subaqueous delta disappeared. The coast type changed to silt-mud coast about 100-150 a after the river course was deserted. The erosion depth in the foot of the seawall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form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 Huanghe river Delta coast evolvement scour depth in the foot of seawall
下载PDF
Prote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Newly Built Underground Pipelines in the Embankment of Yangtze River
2
作者 汤大祥 张德泉 谭志国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6期1039-1042,共4页
In the year of 2011, in the emergency reinforcement project of the main dike of Yangtze River in Luhe District, Nanjing City, four underground pipelines were vertically crossed with the embankment. In this project, ea... In the year of 2011, in the emergency reinforcement project of the main dike of Yangtze River in Luhe District, Nanjing City, four underground pipelines were vertically crossed with the embankment. In this project, each pipeline had been es- tablished independent culvert structure for protection and high pressure injection method had been used for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To extend the length of the foot of slope and to improve the impermeable capacity of the dike, additional com- posite geomembranes had been installed in the riverside slope. By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 and enhancing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during the constrution period,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ipelines had therefore been en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ankment of Yangtze river Pipeline protection METHODS
下载PDF
Yangtze River Embankment
3
作者 FU XIAOPING 《China Today》 2000年第9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FLOOD Yangtze river Embankment
下载PDF
下陡上缓混合式海堤上不规则波爬高研究
4
作者 苗青 张从联 江洧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196,共5页
波浪爬高是影响海堤堤顶高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工程投资。下部为陡墙、上部为斜坡、中间带平台的海堤为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海堤断面型式,为研究此种海堤断面型式上不规则波爬高规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观测得到不同试验条件下波浪爬... 波浪爬高是影响海堤堤顶高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工程投资。下部为陡墙、上部为斜坡、中间带平台的海堤为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海堤断面型式,为研究此种海堤断面型式上不规则波爬高规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观测得到不同试验条件下波浪爬高,并根据海堤下部陡墙坡度、上部斜坡坡度、平台宽度与平台高度、波浪要素对波浪爬高的影响分析,拟合了不规则波爬高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陡墙坡度为0的海堤的波浪爬高值比0.5小;当波陡在0.03~0.05之间时,随着海堤上部坡度变缓,大部分波浪爬高逐渐减小;波浪爬高随着平台宽度的增加而减小;波浪爬高随着海堤平台位置的降低而增大;波浪爬高随着波陡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拟合公式可反映下部为陡墙、中间为平台、上部为斜坡的混合式海堤断面上波浪爬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 不规则波 爬高 混合式海堤 试验
下载PDF
软弱富水地层超大直径盾构下穿长江堤防变形分析
5
作者 江浩 刘武 +4 位作者 程锦 尚金行 李仁杰 王立波 姚华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842-11850,共9页
软弱富水地层上长江堤防变形受浅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扰动影响大。以盾构开挖直径为15.07 m的某双线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现场监测资料,研究盾构过堤时无为长江堤防沉降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掘进参数与堤防加固措施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软弱富水地层上长江堤防变形受浅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扰动影响大。以盾构开挖直径为15.07 m的某双线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现场监测资料,研究盾构过堤时无为长江堤防沉降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掘进参数与堤防加固措施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压密注浆加固处理可有效减小堤防地表沉降幅度。右线隧道过堤时,中轴线上方堤防沉降变形总体随着盾尾离开天数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沉降位于堤前段,为20.37 mm,远离中轴线部位普遍产生轻微隆起。左线隧道下穿堤防后,堤防竖直变形整体呈“左线堤前段与堤后段隆起、堤坝段沉降,右线整体沉降,幅度从堤前段往堤后段沉减小”的分布规律。盾构下穿长江堤防时,切口压力、推力、扭矩等掘进参数的调整受堤坝超载效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地层 盾构隧道 掘进参数 长江堤防 沉降规律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防洪现状及重难点问题解决思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光华 曲洋 +1 位作者 李航 吴博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2期56-59,共4页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为适应防洪新形势及新变化,分析了松花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现状与面临的问题,立足流域防洪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水情、工情、社情变化,提出科学开展滩区围堤分类治理,明确蓄滞洪区启用条件,解决防洪重...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为适应防洪新形势及新变化,分析了松花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现状与面临的问题,立足流域防洪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水情、工情、社情变化,提出科学开展滩区围堤分类治理,明确蓄滞洪区启用条件,解决防洪重点难点问题,以期为构建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系统提升松花江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防洪规划 防洪新形势 围堤分类治理 蓄滞洪区启用条件
下载PDF
基于黏粒含量的黄河下游堤防土水特征曲线预测研究
7
作者 朱振慧 赵连军 +1 位作者 张防修 黄李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1,共7页
通过探究黄河下游堤防在不同围压下的土水特征曲线,为汛期堤防安全预报预警提供实时建议。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堤防土体黏粒含量与土水特征曲线的关系,提出以黏粒含量及干密度为主要因素的简易参数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围压... 通过探究黄河下游堤防在不同围压下的土水特征曲线,为汛期堤防安全预报预警提供实时建议。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堤防土体黏粒含量与土水特征曲线的关系,提出以黏粒含量及干密度为主要因素的简易参数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测算方法。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堤防土体的土水特征曲线根据黏粒含量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脱湿曲线可根据黏粒含量分为不同的区域,黏粒含量越大,滞回效应越显著;简易模型对于黏粒含量为20%以上的壤土或黏土的脱湿曲线适用性较好;随着围压的增大,相同含水量对应的基质吸力逐渐增大。模型引入与围压相关的参数c,可实现不同荷载下的黄河下游堤防土水特征曲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黏粒含量 围压 黄河下游堤防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黄河堤岸砂质壤土宏细观破坏过程
8
作者 张江浩 冀鸿兰 +2 位作者 杨震 李志军 刘晓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0,共12页
为揭示黄河堤岸砂质壤土在冻融循环下的宏细观破坏规律,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堤岸砂质壤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抗剪强度变化、形变破坏特征、力链发展趋势和组构张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会显著降低砂质壤... 为揭示黄河堤岸砂质壤土在冻融循环下的宏细观破坏规律,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堤岸砂质壤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抗剪强度变化、形变破坏特征、力链发展趋势和组构张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会显著降低砂质壤土的抗剪强度,诱发砂质壤土产生冻胀融沉,抗剪强度平均损失率在15次冻融循环后达到了24.06%;冻融循环后砂质壤土鼓胀破坏区最大直径变小,接触力最大值平均降幅为26.89%;冻融循环后法向接触数目组构张量略微增大,法向接触力组构张量明显降低,各向异性程度减弱;冻融循环前后砂质壤土强接触和全接触等效各向异性均低于冻融前,强接触等效各向异性系数与偏应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基于离散元模拟结果建立了一种以冻融循环次数为控制参数的堤岸砂质壤土抗剪强度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壤土 黄河堤岸 冻融循环 离散元数值模拟 组构张量 各向异性
下载PDF
黄河淤背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沉降及其对大堤安全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王绪 张天航 郭耀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5,共7页
为评价淤背区新建道路沉降对黄河大堤安全的影响,基于黄河淤背区路用粉土试验结果,提出黄河淤背区粉土累积应变预测模型和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结合路基内部应力计算结果,采用分层总和法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淤背区路基沉降与路堤填筑引发的... 为评价淤背区新建道路沉降对黄河大堤安全的影响,基于黄河淤背区路用粉土试验结果,提出黄河淤背区粉土累积应变预测模型和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结合路基内部应力计算结果,采用分层总和法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淤背区路基沉降与路堤填筑引发的施工期沉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车辆通行初期沉降发展较快,对大堤影响显著,沉降主要集中在路基上部50 cm内。沉降和大堤安全受汽车轴重和超载影响显著,车流量影响次之,路堤高度和地下水埋深影响较小,沉降与超重倍数成幂函数关系。路堤高度每增加1 m,施工期沉降增加约50 mm。路基总沉降量随车重、路堤高度、车流量、超载倍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工后沉降比随轴重、超载倍数、车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路堤高度增加而减小,且近似成反比例关系。为保证大堤安全,淤背区路段应控制车辆轴重、超载及车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淤背区 累积沉降 循环荷载 粉土路基 大堤安全
下载PDF
北江大堤管涌加固工程问题剖析
10
作者 李兴文 陈建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49,共7页
北江大堤石角段尽管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加固工程,但在十年一遇的洪水中,堤防仍然面临管涌险情。经对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红砂岩层。所谓的管涌通道实际上是红砂岩中的一些溶洞,是红砂岩中的... 北江大堤石角段尽管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加固工程,但在十年一遇的洪水中,堤防仍然面临管涌险情。经对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红砂岩层。所谓的管涌通道实际上是红砂岩中的一些溶洞,是红砂岩中的碳酸盐钙质胶结物在水岩反应中流失钙离子后形成的,属于化学侵蚀的结果。北江石角段断裂带发育,江水通过断裂带与左岸的地下水直接连通,河水与地下水通过断裂带与溶洞往复流动,在CO_(2)的参与下发生水岩反应,导致红砂岩中的钙质胶结物被溶蚀,从而形成溶洞。在洪水期间,随着江水位上涨,外江水位高于地表,江水压力通过溶洞传递到堤角覆盖层之下。当江水压力大于覆盖层的浮容重,则会发生流土破坏,进而演变成为管涌。研究认为,在枯水期通过钻孔灌浆的方法将红砂岩层中的溶洞填充,才能全面消除管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大堤 石角段 管涌 红砂岩 溶洞 化学侵蚀
下载PDF
波动水位下河道堤防壤土斜墙截渗分析
11
作者 赵薇 单建军 +3 位作者 杨正玉 杨斌 李思远 孙树林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考虑水位波动和防渗墙的尺寸结构对堤防渗流特性的影响,共设计了28种工况,对比分析波动水位下防渗墙的厚度、防渗墙的嵌入深度和堤基的渗透性对堤防的渗流量、膜后浸润线高度、防渗墙底部及溢出点水力坡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防渗墙... 考虑水位波动和防渗墙的尺寸结构对堤防渗流特性的影响,共设计了28种工况,对比分析波动水位下防渗墙的厚度、防渗墙的嵌入深度和堤基的渗透性对堤防的渗流量、膜后浸润线高度、防渗墙底部及溢出点水力坡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防渗墙的厚度变化,增加防渗墙的嵌入深度更能有效控制堤防渗流量、降低膜后浸润线高度和溢出点水力坡降;当嵌入深度为0~2 m时,水力坡降随嵌入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呈现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当嵌入深度超过2 m以后,水力坡降随嵌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5 m时达到峰值,超过5 m时水力坡降骤降;此外,对于悬挂式防渗墙设计,当坝基渗流量控制在75%时,溢出点水力坡降均小于0.25,防渗墙嵌入深度与坝基渗透系数之间存在强对数线性关系,所建拟合公式可用于类似代建工程防渗墙嵌入深度的初步设计或已建工程的渗流控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水位 无粘性砂土 河道堤防 壤土斜墙 渗流分析
下载PDF
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变形特征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12
作者 沈晨 章定文 +1 位作者 宋涛 张国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10-215,共6页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尚未完全稳定,但沉降速率放缓;由于搅拌桩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加速了地基的固结速率,根据实测沉降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计算得到施工完成一年时搅拌桩加固地基的固结度分别达到了80%,75%以上。因桩土刚度差异,桩土应力分配呈现模型的应力集中效应,实测的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介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柱状搅拌桩 格栅搅拌桩 河堤 离心模型试验
下载PDF
北江流域城市防护区超标准洪水演进模拟
13
作者 王睿璞 练伟航 +2 位作者 蔡素芳 何书琴 黄东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8期10-16,共7页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极端水文事件发生概率增大,城市面临超标准洪水风险日益增加。为分析超标准洪水对北江流域城市防护区影响,以广东省英德市英城防护区为例,建立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分析漫溢和溃堤情况下超标准洪水演...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极端水文事件发生概率增大,城市面临超标准洪水风险日益增加。为分析超标准洪水对北江流域城市防护区影响,以广东省英德市英城防护区为例,建立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分析漫溢和溃堤情况下超标准洪水演进特征及其对防护区重要地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标准洪水条件下英城防护区主要洪水风险为堤防决口;洪水重现期由50 a增至200 a,漫溢条件下淹没面积由2.46 km^(2)增至5.52 km^(2);溃堤后,淹没面积由7.18 km^(2)增至14.24 km^(2),淹没水深最大值超过3.5 m,洪水由溃口向英城防护区演进,总体上最大流速为0.05~3.00 m/s,但溃口附近最大流速超过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演进 堤防溃决 一、二维耦和数学模型 超标准洪水 北江流域
下载PDF
江苏省里下河滞涝圩堤防工程设计方案比选研究
14
作者 黄天 朱大伟 邱晓东 《江苏水利》 2024年第12期36-39,共4页
为保障里下河腹部地区的防洪安全,根据里下河流域气象、工程地质、农田及村庄分布等资料,调整了里下河滞涝圩防洪标准,并对圩堤堤身进行了设计,同时通过方案比选综合确定了堤防结构设计方案。比选结果表明,保庄圩隔堤加固方案采用土堤加... 为保障里下河腹部地区的防洪安全,根据里下河流域气象、工程地质、农田及村庄分布等资料,调整了里下河滞涝圩防洪标准,并对圩堤堤身进行了设计,同时通过方案比选综合确定了堤防结构设计方案。比选结果表明,保庄圩隔堤加固方案采用土堤加固,滞涝圩与安全圩间圩堤加固方案采用土堤结合砖砌挡浪墙加固,现状堤后涉及鱼塘的滞涝圩圩堤加固方案采用土堤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下河 滞涝圩 圩堤 堤防工程 加固方案
下载PDF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玉芳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在水利工程中,合理的河道堤防施工可以有效防止河道侵蚀和洪水灾害,保护周边土地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能为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等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的必要性,从前期勘察与准备、清基施工、... 在水利工程中,合理的河道堤防施工可以有效防止河道侵蚀和洪水灾害,保护周边土地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能为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等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的必要性,从前期勘察与准备、清基施工、河道开挖施工等多方面阐述了河道堤防施工技术要点,旨在更好地规避自然灾害,保证水利枢纽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河道堤防 河道护岸
下载PDF
河道水系调整工程建设方案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磊 刘艳雯 +1 位作者 李聪 张亚倩 《江苏水利》 2024年第6期54-57,共4页
安桥浜是无锡市新吴区的一条重要引排河道,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无锡市相关规划要求,其里河路至飞凤南路段河道需进行迁改。分析论证表明:河道局部段迁改建设符合相关规划,河道过流能力满足区域排涝要求;工程设计中对新建护岸阶梯式生... 安桥浜是无锡市新吴区的一条重要引排河道,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无锡市相关规划要求,其里河路至飞凤南路段河道需进行迁改。分析论证表明:河道局部段迁改建设符合相关规划,河道过流能力满足区域排涝要求;工程设计中对新建护岸阶梯式生态框、钢筋混凝土以及木桩3种护岸形式进行了比选,比选后采用的护岸形式既经济科学又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建成后的河道彰显了苏南水乡的美丽河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调整 建设方案 护岸比选
下载PDF
堤防加固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以《清水县南道河清陇路大桥至南峡段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善小平 《价值工程》 2024年第8期35-37,共3页
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防洪安全、水资源利用配置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是基础民生设施,对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清水县南道河为例,阐述清水县南道河清陇路大桥至南峡... 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防洪安全、水资源利用配置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是基础民生设施,对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清水县南道河为例,阐述清水县南道河清陇路大桥至南峡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干砌石堤防经多年以来洪水的侵蚀淘刷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基础外露、局部段落破损坍塌问题,对现状堤防进行加固设计,为同类型项目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堤防加固 清水县 南道河
下载PDF
堤防加固工程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驰宇 《江苏水利》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通过对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加固项目中,加强土方填筑技术管控的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河道堤防加固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管理尤为重要,要认真做好碾压试验,并综合研判,科学确定指标参数,打好基础技术工作;要从专业角度对待土料选择,紧盯土源质量... 通过对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加固项目中,加强土方填筑技术管控的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河道堤防加固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管理尤为重要,要认真做好碾压试验,并综合研判,科学确定指标参数,打好基础技术工作;要从专业角度对待土料选择,紧盯土源质量;要用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系统方法论,统筹组织好现场机械施工。唯此能保证土方填筑施工工程质量、效益、安全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堤防加固工程 技术管理 土方填筑 碾压试验
下载PDF
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构成及活化利用研究
19
作者 童芸 鲁狄锴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钱塘江古海塘是凝聚先民智慧的伟大防洪工程,孕育及衍生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式多样、特征鲜明,价值突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的载体形式进行了梳理分类,分析了其价值及保护与利用现... 钱塘江古海塘是凝聚先民智慧的伟大防洪工程,孕育及衍生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式多样、特征鲜明,价值突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的载体形式进行了梳理分类,分析了其价值及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而明确了“以古为核、承古创新”的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原则,并从展示建筑工程文化、传承治水精神文化、融合区域特色文化、运用现代科技文化4方面提出了建设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古海塘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化利用
下载PDF
内蒙古教来河奈曼旗段堤防建设工程地质研究
20
作者 刘艳 吕绪明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1期53-56,共4页
【目的】为了加强内蒙古教来河奈曼旗段堤防整体防洪安全,提升教来河河道的泄洪防洪能力,保证两岸城镇、村庄及耕地的安全,需要对教来河奈曼旗段的堤防建设工程地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地质调查、钻探、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定性分... 【目的】为了加强内蒙古教来河奈曼旗段堤防整体防洪安全,提升教来河河道的泄洪防洪能力,保证两岸城镇、村庄及耕地的安全,需要对教来河奈曼旗段的堤防建设工程地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地质调查、钻探、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教来河奈曼旗段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区内地势整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貌单元主要为河漫滩,堤基土主要由冲洪积粉砂及粉质黏土组成。堤防工程区地下水为浅层地下水,且埋深大,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及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结论】堤防工程建设要注意解决原有堤防堤身质量和抗滑稳定性差、堤基及堤身的抗冲稳定性差、堤基渗透变形、堤基土具有冻胀性等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对类似河流堤防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教来河 堤防 堤基 工程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