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ltrafiltration with in-line coagul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natural humic acid and membrane fouling mechanism 被引量:10
1
作者 WANG Jin WANG Xiao-ch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80-884,共5页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were made on the natural humic acid removal and the membrane fouling of ultrafiltration (UF) with in-line coag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UV...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were made on the natural humic acid removal and the membrane fouling of ultrafiltration (UF) with in-line coag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UV254 removals by the UF with in-line coagulation at pH 7 were increased from 28% to 53% and 40% to 78% in comparison with direct UF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analysis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howed that UF with coagulation ha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removal of humic acid with molecular weights less than 6000 Da in particular. Compared to direct UF, the in-line coagulation UF also kept more constant permeate flux and very slight increase oftransmembrane pressure during a filtration circle. Two typical membrane fouling models were used by inducing two coefficients Kc and Kp corresponding to cake filtration model and pore narrowing model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membrane fouling by pore-narrowing effect was effectively alleviated and that by cake-filtration was much decreased by in-line coagul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agulation prior to ultrafiltration at pH 7, the cake layer formed on the membrane surface became thicker, but the membrane filtration resistance was lower than that at pH 5 with the extension of operatio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humic acid ultrafiltration (uf in-line coagul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mbrane fouling
下载PDF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in Reclamation of Soy Protein Wastewater
2
作者 LV Sihao CHEN Fuming +1 位作者 QI Peishi WANG Xiaoy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6年第2期104-111,共8页
This pilot study involved the application of a crossflow ultrafiltration (UF) membrane module employing hollow fiber polysulphone membranes in the reclamation of protein and oligosaccharides from soy protein wastewa... This pilot study involved the application of a crossflow ultrafiltration (UF) membrane module employing hollow fiber polysulphone membranes in the reclamation of protein and oligosaccharides from soy protein wastewater. The optimal membrane molecular weight cut-off (MWCO) was selected as 10 ku upon retaining ratios of protein and oligosaccharides as well as the variation of permeate flux. The effects of pretreatment strategy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such as transmembrane pressure (TMP), feed pH and velocity on flux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temperature 45 ℃, pH 4.5, TMP 0.2 MPa and feed velocity 10 L·s^-1. In addition, the permeate flux recovery by pure water backflushing and chemical cleaning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that backflushing with pure water could only recover the lost permeate flux by 30%, and the decrease of backflushing interval was helpful in improving UF permeate productivity. Chemical cleaning test reveal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odium hydroxide and EDTA was an ideal agent for cleaning the fouled memb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 protein wastewater ultrafiltration (uf PROTEIN OLIGOSACCHARIDES RECLAMATION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Natural Colloid in Seawater on the Growth of a Microalga
3
作者 ZHAO Xin huai,LI Tie j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150030,PRC)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Colloid concentrates were obtained by employing a cross flow filtration system to ultrafiltrate seawater(which was pre filtrated by 0 45 μm acetate cellulose membrane) sucessively with three membranes.The retentio... Colloid concentrates were obtained by employing a cross flow filtration system to ultrafiltrate seawater(which was pre filtrated by 0 45 μm acetate cellulose membrane) sucessively with three membranes.The retentions (colloid concentrates) and control sample(in which colloid was removed)were then inoculated with a microalga and cultivated in vitro.After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cell content during cultivation,it was found that colloid had an obvious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microalga.Although colloids with different sizes influenced microalga's growth in different extent and ways,a brief conclusion could be draw from experiments that colloid might be a potential nutrition source for microalga's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OID MICROALGA seawater ultrafiltration
下载PDF
超滤-纳滤双膜工艺深度净化天然雨水试验
4
作者 郝文冉 来存贤 +3 位作者 朱学武 成小翔 徐景涛 武道吉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与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剧增。为了缓解水资源压力同时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开展了超滤-纳滤双膜工艺深度净化天然雨水的试验,探究了双膜工艺对天然雨水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超滤-纳滤... 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与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剧增。为了缓解水资源压力同时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开展了超滤-纳滤双膜工艺深度净化天然雨水的试验,探究了双膜工艺对天然雨水的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超滤-纳滤双膜工艺可以有效降低雨水中污染物含量,对UV_(254)、总溶解性固体、总有机碳和电导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5%、66.7%、32.0%和61.4%。双膜技术实现了对雨水中固体颗粒和溶解性有机物的高效去除,同时对荧光类有机物也显示出优异的截留效果。相比于常规的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双膜技术因具有出水水质优异、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等优势,在雨水的高效分离和资源化利用领域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uf) 纳滤(NF) 双膜工艺 雨水 水资源回用
下载PDF
BAF/UF组合工艺处理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转年 马迎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4-36,共3页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与超滤(BAF/UF)组合工艺对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对COD、NH3-N、色度、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 L/h、气水比为3∶1、温度为20~25℃、pH值为7.83~7.99的条件下,...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与超滤(BAF/UF)组合工艺对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对COD、NH3-N、色度、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 L/h、气水比为3∶1、温度为20~25℃、pH值为7.83~7.99的条件下,当进水COD、NH3-N、色度、浊度分别为41.83 mg/L、23.12 mg/L、12倍、9 NTU时,BAF出水COD、NH3-N、色度和浊度分别为(25.67~31.87)mg/L、(1.41~2.56)mg/L、(9~11)倍和(2.01~3.25)NT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5%、90%、16%和69%;再经UF工艺处理后,分别降至(15.31~17.85)mg/L、(1.38~2.44)mg/L、(5~7)倍和(0.03~0.1)NT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4%、40%、98%。BAF/UF组合工艺对COD、NH3-N、色度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92%、50%和99%,且将曝气生物滤池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可大大提高超滤膜的性能,有效降低了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 超滤 二级出水 回用 膜污染
下载PDF
UF耦合两相厌氧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祝 万端极 +1 位作者 皮科武 龚文琪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6,共4页
为提高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效能,采用膜孔径为50 nm的超滤膜组件在两相厌氧反应器前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废水进行两相厌氧水解。实验结果表明,当过膜压力为0.2 MPa时,COD去除率为37.3%,SS去除率可达87.8%。与未经过超滤膜预... 为提高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效能,采用膜孔径为50 nm的超滤膜组件在两相厌氧反应器前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废水进行两相厌氧水解。实验结果表明,当过膜压力为0.2 MPa时,COD去除率为37.3%,SS去除率可达87.8%。与未经过超滤膜预处理的水样进行对比,经过超滤膜处理后的水样在厌氧处理时COD去除率可提高5%~7%,沼气产率增加约为0.1 m3/kg(COD)。同时投加比、P含量和HRT2/HRT1比值对COD去除率和沼气产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当投加比15.0%、PO43-投加量为71.5 mg/L、HRT2/HRT1比值为3~4时,两相厌氧处理茶多酚废水达到最佳效果,COD最高去除率可达83.5%,沼气产率达0.46 m3/kg(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茶多酚 膜分离 超滤 两相厌氧工艺
下载PDF
CRRT/UF“1+1”在终末期心脏瓣膜外科治疗中的作用(Ⅱ)-内环境改善的生化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开虎 穆心苇 +2 位作者 楼季庄 肖立琼 邵俊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超滤(UF)结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1+1"的方法在终末期心脏瓣膜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间选择18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1.6岁。其中单纯性二... 目的观察和研究超滤(UF)结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1+1"的方法在终末期心脏瓣膜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间选择18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1.6岁。其中单纯性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6例、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伴狭窄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联合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单纯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瓣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非三尖瓣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合并不同程度的多脏器功能障碍者16例,心源性恶液质9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0例,合并有房颤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栓塞者1例,心胸比0.90~0.99,EF0.20~0.32,病程5~41年,均为心功能Ⅳ级。先进行CRRT治疗3天,为手术创造条件,共实行手术15例,在随后的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加UF的方法。结果CRRT治疗后新型融合蛋白第三天由6.3±0.3mmol/L降低到3.0±1.1mmol/L水平(p<0.05),尿素氮和补体分别由17.6±3.2mmol/L和267.3±21.1μmol/L降低到5.2±2.8mmol/L和89.3±10.5μmol/L(p<0.01).术毕心脏自动复跳12例,电复律3例,均顺利脱机,返回ICU后发生低心排综合证2例,植主动脉内坏囊反搏(IABP)入μ辅助,24~36h后顺利撤离。机械辅助呼吸8~32h。术毕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肌酶工酶(CK-MB)开始升高,24h达高峰,分别达到499.4±28.1U/L和177.0±3.8U/L,48h后开始下降。T-Bil和D-Bil术后是升高的,但24h后下降,BUN和Cr均呈下降趋势。LA术后升高特别明显,达13.3±2.3mmol/L,但24h后下降,48h后趋于正常水平。所有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6月,心功能提升1级6例,提升2级8例,未明显改善1例。结论UF和CRRT的"1+1"方法在终末期心脏瓣膜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肾替代疗法 终末期 心脏瓣膜病
下载PDF
UF膜和MF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捍民 王宝贞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68-61,共1页
膜技术是 21世纪最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UF膜和 MF膜技术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UF膜和 MF膜可截留水中绝大部分悬浮物、胶体和细菌,是可靠的除浊和消毒工艺,但对水中有机物去除率不高,需要适当的预处理。膜污染是 UF膜... 膜技术是 21世纪最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UF膜和 MF膜技术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UF膜和 MF膜可截留水中绝大部分悬浮物、胶体和细菌,是可靠的除浊和消毒工艺,但对水中有机物去除率不高,需要适当的预处理。膜污染是 UF膜和 MF膜技术用于净水处理的最大障碍,应尽可能减轻膜的浓差极化,延缓膜污染,从而延长膜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寿命,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微滤膜 饮用水处理 膜污染 预处理
下载PDF
聚丙烯腈UF膜的微孔表面ζ电位和电荷密度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 王晓琳 《过滤与分离》 CAS 2002年第1期7-9,26,共4页
根据Helmholtz-Smoluchowski方程,由实验测定的流动电位计算聚丙烯腈ACP-0053超滤膜的ζzeta电位,并根据Gouy-Chapmann方程,估算出膜的微孔表面电荷密度。表明UF膜微孔表面ζ电位和电荷密度与电解质的种类、浓度有关。UF膜在NaCl与KCl... 根据Helmholtz-Smoluchowski方程,由实验测定的流动电位计算聚丙烯腈ACP-0053超滤膜的ζzeta电位,并根据Gouy-Chapmann方程,估算出膜的微孔表面电荷密度。表明UF膜微孔表面ζ电位和电荷密度与电解质的种类、浓度有关。UF膜在NaCl与KCl体系的ζ电位相近,在MgCl2与MgSO4体系的ζ电位也相近,即阳离子价态和结构越相近,ζ电位越相近,但当阴离子价态较高时,也有一定影响。由膜微孔表面ζ电位和电荷密度随溶液浓度的变化关系可知,在低浓度区域,膜表面ζ电位和电荷密度较高,并出现一个峰值,之后随浓度增大而缓慢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超滤膜 流动电位 ξ电位 表面电荷密度 膜分离
下载PDF
基于微观界面作用力评价超滤膜不可逆污染的可行性
10
作者 刘子豪 孟荣 +1 位作者 崔运闯 魏伟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微观界面作用力被公认是评估膜污染机制的便捷有效手段,但微观界面作用力与不可逆膜污染之间的构效关系还缺乏研究。试验针对典型膜污染物和实际水体,采用拟合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超滤(UF)膜”的微观界面作用... 微观界面作用力被公认是评估膜污染机制的便捷有效手段,但微观界面作用力与不可逆膜污染之间的构效关系还缺乏研究。试验针对典型膜污染物和实际水体,采用拟合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超滤(UF)膜”的微观界面作用力与总体膜污染(可逆污染和不可逆污染的叠加)、不可逆膜污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染物-UF膜”界面作用力与不可逆膜污染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100以上,最高可达0.9792,可用于评判超滤进水的不可逆膜污染累积潜能。“污染物-污染物”界面作用力与总体膜污染相关性更好,更适合评估进水总体膜污染潜能。研究结果为合理构建UF膜集成工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膜污染 超滤(uf) 微观界面作用力 膜污染潜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双膜法工艺在矿井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11
作者 何兴斌 刘潘 邹一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高矿化度煤矿矿井水往往具有盐含量高、硬度和碱度高的特征,处理工艺复杂,难度较高。陕西某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设计进水量为7200 m^(3)/d,产水量为4800 m^(3)/d(25℃),系统回收率为65%,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双膜法工艺,产水... 高矿化度煤矿矿井水往往具有盐含量高、硬度和碱度高的特征,处理工艺复杂,难度较高。陕西某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设计进水量为7200 m^(3)/d,产水量为4800 m^(3)/d(25℃),系统回收率为65%,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双膜法工艺,产水回用于井下生产。该工程通过定量投加复合阻垢剂取代传统的药剂软化工艺,节约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运行数据表明:矿井水原水(经过格栅+预沉调节池+磁加载沉淀处理后)温度约为27℃,溶解性总固体质量浓度为3700~4000 mg/L,硬度在450~500 mg/L;产水TDS质量浓度在70 mg/L左右,硬度质量浓度≤6.0 mg/L,氯离子质量浓度<35 mg/L,硫酸根质量浓度<5.5 mg/L,脱盐率为98%,系统回收率为71.4%,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回用 深度处理 超滤(uf) 反渗透(RO) 双膜法 软化工艺
下载PDF
水处理膜技术在集装箱水性涂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2
作者 何思东 潘佐 《中国涂料》 CAS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2017年中国集装箱制造业全面切换溶剂型涂料改为使用水性涂料进行涂装,其涂装线的废水处理工序也随之改变为处理水性涂料的涂装废水,基于水性涂料产品特点,集装箱工厂的涂装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技术改造。对水处理膜技术在本... 2017年中国集装箱制造业全面切换溶剂型涂料改为使用水性涂料进行涂装,其涂装线的废水处理工序也随之改变为处理水性涂料的涂装废水,基于水性涂料产品特点,集装箱工厂的涂装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技术改造。对水处理膜技术在本次行业变革行动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水性涂料 废水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 超滤 反渗透
下载PDF
PAC-UF组合工艺用于引黄水厂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杨晓亮 贾瑞宝 孙韶华 《供水技术》 2008年第6期12-14,共3页
系统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外压式超滤膜(PAC-UF)组合工艺对引黄水厂沉淀池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UF膜本身对水中浊度以及藻类等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PAC-UF组合工艺对CODMn、UV254的去除率随... 系统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外压式超滤膜(PAC-UF)组合工艺对引黄水厂沉淀池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UF膜本身对水中浊度以及藻类等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PAC-UF组合工艺对CODMn、UV254的去除率随着投炭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但长期运行后去除率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逐渐衰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外压式超滤膜 组合工艺 有机物 藻类
下载PDF
超滤-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投资、成本及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柳洋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3期61-63,71,155,共5页
水资源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海水淡化是缓解水资源问题的1个重要手段,其发展已经引起全球性的重视。目前,超滤-反渗透工艺是1种比较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由于海水淡化工程的投资与制水成本相较于一般给水工程更高,导致其推广应... 水资源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海水淡化是缓解水资源问题的1个重要手段,其发展已经引起全球性的重视。目前,超滤-反渗透工艺是1种比较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由于海水淡化工程的投资与制水成本相较于一般给水工程更高,导致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制约。为了进一步推动此类工程降本增效,文章选取超滤-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实例,分析其工程投资、制水成本及工程效益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控制投资、降低成本以及提升效益的建议。为控制投资,应选取水质较好且稳定的取水海域,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使其拥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并充分优化取排水、产水输送方案,合理配置设备方案,避免非必要的建设投资。为控制成本,应选用低能耗、设备利用率高、投资性价比高的设备。为了提高工程效益,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产业配置,配置合适的配套产业,通过副产品的销售,提升海水淡化工程的工程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超滤-反渗透 控制投资 降低成本 提升效益
下载PDF
BPAC-UF组合工艺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效果及膜污染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俊业 陈皓珅 +4 位作者 沈恺乐 王郡 史俊 王子岩 邓慧萍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86-93,共8页
采用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分体式工艺的中试装置,探究该工艺对西氿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两种材质超滤膜的膜污染情况。PVDF膜和PVC膜两种不同材质的膜组合工艺对浊度去除率... 采用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分体式工艺的中试装置,探究该工艺对西氿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两种材质超滤膜的膜污染情况。PVDF膜和PVC膜两种不同材质的膜组合工艺对浊度去除率均超过95%,超滤膜可保证出水浊度要求。PVDF膜对尺寸不超过2μm的颗粒物去除效果要略优于PVC膜。初期PAC未转化为BPAC时,工艺对氨氮和CODMn的去除主要靠活性炭吸附。当PAC转化为BPAC,BPAC-UF对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作用,后期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BPAC-UF对CODMn去除率不高,稳定在25%左右。在膜污染控制方面,PVDF膜和PVC膜的跨膜压差增长趋势相似,但PVC膜的跨膜压差增速要略高于PVDF膜。经过强化物理反冲洗和化学反冲洗后,PVDF膜和PVC膜的产水性能均能恢复至较优状态,且PVDF膜恢复程度略优于PVC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粉末活性炭 超滤膜 膜污染 微污染原水 组合工艺
下载PDF
PSA UF膜选择透过性研究(Ⅱ)膜结构与性能
16
作者 丁马太 丁俊琪 +2 位作者 潘容华 范光辉 陈嘉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研究了聚砜酰胺分子量及其分布对铸膜液和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发现,分子量过小主要影响膜的完整性。在不影响膜完整性的前提下,则膜的孔径随分子量减小而减小,而窄的分子量分布则总是导致膜透水率与截留率的同时提高。
关键词 聚砜酰胺 uf 选择透过性 膜结构
全文增补中
膜法在某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中的设计应用
17
作者 李长海 张瑞祥 +3 位作者 刘锋 胡杨 于义军 杨新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4,68,共6页
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核电站淡水资源缺乏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某核电站10000 m^(3)/d海水淡化系统的要求,采用“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V型滤池)+反渗透预处理(超滤)+脱盐(两级反渗透)+后处理(矿化处理)”的处理工艺。其中混凝沉淀池总处... 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核电站淡水资源缺乏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某核电站10000 m^(3)/d海水淡化系统的要求,采用“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V型滤池)+反渗透预处理(超滤)+脱盐(两级反渗透)+后处理(矿化处理)”的处理工艺。其中混凝沉淀池总处理水量为1800 m^(3)/h;V型滤池滤速为9 m/h;超滤系统平均膜通量为72.9 L/(m^(2)·h),回收率≥92%;一级反渗透系统平均膜通量为13.79 L/(m^(2)·h),回收率45%,脱盐率≥99.3%;二级反渗透系统A平均膜通量为29.31 L/(m^(2)·h),回收率85%,脱盐率≥97%;二级反渗透系统B平均膜通量为27.18 L/(m^(2)·h),回收率85%,脱盐率≥97%;反渗透产水经过矿化设备,产水水质稳定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该系统其运行成本为4.57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海水淡化 混凝沉淀 超滤 反渗透 运行成本
下载PDF
河北某钢铁企业冶金中水深度脱盐工程实践
18
作者 邢秀敏 金玉涛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130-136,共7页
文章对河北省某钢铁企业深度脱盐水站的工程实践进行研究分析,脱盐水站以冶金废水处理回用的中水为水源进行深度净化处理,采用浸没式超滤+反渗透的“双膜”工艺制备脱盐水。投运近6年来,整体产水稳定,水质合格,有效地维持了工业园区污... 文章对河北省某钢铁企业深度脱盐水站的工程实践进行研究分析,脱盐水站以冶金废水处理回用的中水为水源进行深度净化处理,采用浸没式超滤+反渗透的“双膜”工艺制备脱盐水。投运近6年来,整体产水稳定,水质合格,有效地维持了工业园区污水回用的整体水质平衡,显著提升企业污水回用效率,对于冶金企业密集而水资源紧张的河北地区,环境效益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运行分析 污水回用 超滤 反渗透
下载PDF
MBBR+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北方地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越 卢俊平 +3 位作者 王怡 王秀英 代博 任洪波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响应该市环保部门提高污水回用率要求,针对水厂脱氮除磷效果差、出水SS不稳定等问题进行提标改造工程,处理工艺在一期AAO生化反应池基础上新增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并新建曝气生物滤池+超滤+臭氧接触... 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响应该市环保部门提高污水回用率要求,针对水厂脱氮除磷效果差、出水SS不稳定等问题进行提标改造工程,处理工艺在一期AAO生化反应池基础上新增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并新建曝气生物滤池+超滤+臭氧接触池的深度处理单元强化处理。提标改造后出水中COD_(Cr)、BOD5、SS、氨氮、TN、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2.73±6.61)、(3.84±0.46)、(3.45±2.55)、(1.24±0.94)、(10.01±2.59)mg/L和(0.31±0.14)mg/L,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19)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河道类)的水质标准。提标改造总投资为23374万元,新增单位水处理成本为1.208元/m^(3),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水质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提标改造 MBBR 超滤 曝气生物滤池
下载PDF
紫外/氯氧化预处理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研究
20
作者 万颖 万武明 +3 位作者 侯志强 商放泽 谢鹏超 王宗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5,共7页
以紫外/氯氧化为预处理工艺,研究了该工艺预处理腐殖酸与高藻水对后续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氯氧化预处理对两种不同类型污染物引起的膜污染有显著不同的影响。预氧化后,腐殖酸引起的超滤膜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次氯酸钠投加量为0... 以紫外/氯氧化为预处理工艺,研究了该工艺预处理腐殖酸与高藻水对后续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氯氧化预处理对两种不同类型污染物引起的膜污染有显著不同的影响。预氧化后,腐殖酸引起的超滤膜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次氯酸钠投加量为0.5 mmol/L时,可逆膜污染阻力降低了81.3%。高藻水经过紫外/氯预氧化后,膜污染反而加重,在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 mmol/L时,不可逆污染阻力增大7.65倍。紫外/氯预氧化能够使进水溶液中腐殖酸发生矿化,使进水DOC显著降低;高藻水经预氧化后,溶液中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使滤液DOC显著升高。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预氧化后腐殖酸在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显著减少;尽管预氧化后藻细胞发生破裂,但破裂的藻细胞仍然会在膜表面形成滤饼层。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紫外/氯氧化预处理能够缓解腐殖酸引起的膜污染主要是由于滤饼层过滤与膜孔堵塞的控制;而高藻水经紫外/氯氧化预处理后,滤饼层过滤与膜孔堵塞仍然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膜污染 预氧化 紫外/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