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披针叶茴香果实中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及其神经保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阳澜 李文睿 +3 位作者 张建培 雍锦瑶 张丹 马双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207-4211,共5页
对披针叶茴香果实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和反相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通过波谱学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majusanol E (1),2α-hydroxy... 对披针叶茴香果实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和反相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通过波谱学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majusanol E (1),2α-hydroxy cycloparviflorolide (2),2β-hydroxy-3,6-dedioxypseudoanisatin (3),majusanol A (4),merrillianone (5),cycloparvifloralone (6),3α-hydroxy cycloparvifloralone (7),1,2-dehydrocycloparvifloralone (8),henrylactone C (9),(11) 7,14-ortholactone-3α-hydroxyfloridanolide (10)。以上化合物全部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神经保护、抗柯萨奇病毒B3型、抗流感病毒(H3N2)的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4,6,7,9,10对谷氨酸钠诱导的神经细胞SH-SY5Y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茴香 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 神经保护活性
原文传递
厚皮香八角茎枝中1个新的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内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培 李文睿 +2 位作者 雍锦瑶 杨佳 马双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848-5852,共5页
为了研究厚皮香八角Illicium ternstroemioides茎枝中的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类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方法,从海南厚皮香八角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解析和文献对比,分别... 为了研究厚皮香八角Illicium ternstroemioides茎枝中的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类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方法,从海南厚皮香八角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解析和文献对比,分别鉴定为burmanicumolide D(1)、veranisatin A(2)、veranisatin B(3)、dihydroconiferylalcohol(4)、pinoresinol(5)、(-)-matairesinol(6)。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肿瘤细胞毒性(A549、HepG2、HGC27、MCF7、HCT-116)、抗柯萨奇病毒B3以及抗流感病毒(H3N2)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6均未发现明显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属 厚皮香八角 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内酯
原文传递
大八角枝叶中1个新的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化合物 被引量:3
3
作者 方振峰 张丽 +1 位作者 刘欣 张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803-2805,共3页
目的研究大八角Illicius maju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快速制备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HR-ESI-MS、1D-NMR、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评价了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 目的研究大八角Illicius maju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快速制备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HR-ESI-MS、1D-NMR、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评价了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大八角枝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命名为大八角酮(1)。化合物1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以及人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分别为42.3、48.5、51.1和39.9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属 大八角 倍半萜 seco-prezizaane 大八角酮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菊科橐吾属植物中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化合物细胞毒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立苑 程菊 +3 位作者 陈建军 石小艺 陈晓峥 谢小冬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83-87,共5页
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是由15个碳原子组成的双环倍半萜,主要从菊科植物橐吾属植物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的基本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内酯环、二聚体、呋喃环、降碳型和C19等。本文综述了艾里莫芬烷型... 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是由15个碳原子组成的双环倍半萜,主要从菊科植物橐吾属植物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的基本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内酯环、二聚体、呋喃环、降碳型和C19等。本文综述了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的相关结构及其潜在的细胞毒性,阐述其特定化学结构特点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研究其抗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化合物 艾里莫芬烷倍半萜 抗肿瘤药物 细胞毒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5
作者 张鑫 朱青永 +4 位作者 徐慧敏 吴梦园 陈小娥 陈启和 刘政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3-824,共12页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工艺对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抑菌圈...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工艺对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抑菌圈法评估其对3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为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的最佳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33(质量体积比)、超声时间为33 min、超声功率为166 W的条件下,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量达到10.107μmol/g。此外,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具有较高的清除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与羟自由基的能力,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黄绿卷毛菇相关产品提供了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菇 原伊鲁烷倍半萜芳基酯 响应面法 抗氧化 抑菌
下载PDF
乌药中3个新的倍半萜
6
作者 李业生 白旭岚 +1 位作者 许红涛 侴桂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561,共7页
研究乌药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乌药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linderaggredin B1(1)、乌药酮酸A(2)、乌药酮酸B(3)... 研究乌药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乌药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linderaggredin B1(1)、乌药酮酸A(2)、乌药酮酸B(3)、chlorahupetolide K(4),其中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樟科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化学成分 倍半萜 桉叶烷 钓樟烷
下载PDF
蒲公英中桉叶烷型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姜醒 赵敏 +4 位作者 高晓波 朱景鑫 吕红梅 王家志 苑光军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12期1293-1297,共5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中桉叶烷型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蒲公英提取物中获得单体化合物,MS和NMR法确定化合物结构;以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为靶点,测试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蒲公英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 目的研究蒲公英中桉叶烷型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蒲公英提取物中获得单体化合物,MS和NMR法确定化合物结构;以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为靶点,测试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蒲公英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plebeiolide A(1),plebeiafuran(2),9β-acetoxy-1β-hydroperoxy-3β,4β-dihydroxygermacra-5,10(14)-diene(3),4-O-acetyl-3-O-(3'-acetoxy-2'-hydroxy-2'-methylbutyryl)-cuauhtemone(4),chlorantholide A(5),chlorantholide C(6),daucucarotol(7)和1α,6β-dihydroxy-cis-eudesm-3-ene-6-O-β-D-glucopyranoside(8)。化合物1、3、4和6具有较强的抑制NO生成作用,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IC50值分别为2.8、3.6、9.5和7.5μmol·L^(-1)。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蒲公英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桉叶烷倍半萜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大叶橐吾中三个新的艾里莫芬型倍半萜 被引量:4
8
作者 沈彤 李平林 +1 位作者 袁呈山 贾忠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38-1642,共5页
从大叶橐吾的根部分离得到三个新的艾里莫芬型倍半萜(1,2和3),经多种波谱方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6α,15β-环氧-8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8α,12-内酯(1),7-乙酰基-13β-羧酸-6(7)-烯-降-艾里莫芬烷(2),艾里莫芬-7... 从大叶橐吾的根部分离得到三个新的艾里莫芬型倍半萜(1,2和3),经多种波谱方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6α,15β-环氧-8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8α,12-内酯(1),7-乙酰基-13β-羧酸-6(7)-烯-降-艾里莫芬烷(2),艾里莫芬-7(11)-烯-6α,15β-内酯(3).此外,对化合物1进行了抗菌和抗癌活性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橐吾 菊科 艾里莫芬倍半萜 单晶X射线衍射
下载PDF
西北风毛菊中一个新的桉烷型倍半萜酯的2D NMR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戴静秋 刘中立 杨立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从菊科药用植物西北风毛菊 (SaussureaPetroviiLipsch)中首次分离得到一新的桉烷型倍半萜酯———西北风毛菊素 ( petroviin) .采用1 H 1 HCOSY、HMQC、HMBC及NOESY二维谱技术鉴定了此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构型 ,并对其1 H和1
关键词 西北风毛菊 桉叶烷倍半萜 2D NMR 化学结合 西北风毛菊素
下载PDF
吉马烷型倍半萜构型和构象的NMR数据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坤 李新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9-261,共13页
吉马烷型倍半萜是众多倍半萜结构骨架类型中最为丰富的一种 .由于它们是十元环化合物 ,因此在立体结构上有许多变化 .动力学NMR变温实验、一维NOE差谱及二维NOESY等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表明 ,吉马烷型倍半萜存在 4种构型异构体 ,每 1种构... 吉马烷型倍半萜是众多倍半萜结构骨架类型中最为丰富的一种 .由于它们是十元环化合物 ,因此在立体结构上有许多变化 .动力学NMR变温实验、一维NOE差谱及二维NOESY等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表明 ,吉马烷型倍半萜存在 4种构型异构体 ,每 1种构型又有多种不同的构象式 ,但总是倾向于形成最稳定的构象 .本文通过NMR数据分析对 4种构型式及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马烷 倍半萜 核磁共振分析 构象式分析
下载PDF
齿叶橐吾中新吉马烷型倍半萜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坤 杨立 贾忠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48-749,共2页
A new germacrane sesquiterpene was obtained from the roots of L. Dentata which was a folk herb medicine in China-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to be 1α, 4β, 6α, 10a-tetrahy-droxy-3β, 5a, 8a-triangeloyloxygermacr-1... A new germacrane sesquiterpene was obtained from the roots of L. Dentata which was a folk herb medicine in China-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to be 1α, 4β, 6α, 10a-tetrahy-droxy-3β, 5a, 8a-triangeloyloxygermacr-11-en-9-one with the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such as IR, MS, 1H NMR, 13C NMR and 2D-NMR)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叶橐吾 菊科 倍半萜 NMR 吉马烷
下载PDF
盘花垂头菊中两种新型倍半萜类化合物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琪 王勤 +1 位作者 苗瑞东 王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93-995,共3页
AIM To study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two novel highly oxygenated bisabolance sesquiterpene compounds from Cremanthodium discoideum Maxim on the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SMMC-7721. METHODS In vitro, the cytotoxity of... AIM To study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two novel highly oxygenated bisabolance sesquiterpene compounds from Cremanthodium discoideum Maxim on the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SMMC-7721. METHODS In vitro, the cytotoxity of compound 1, 2 was tested by MTT colorimetric assay, and the single-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 assay was used for assessing the DNA damage of SMMC-7721 cells induced by compound 1, 2. The apoptotic rate of SMMC-7721 cells was assay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IC 50 of SMMC-7721 cells exposed to the two compounds for 72 h were (37±7) μg·mL -1 and (22±9) μg·mL -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of SCGE showed that the two compounds (2, 4 and 8 μg·mL -1, 48 h) were able to induce DNA damage in SMMC-7721 cells and showed dose-dependent effect. Flow cytometric analyses showed that after exposure to the two compounds for 48 h induced the apoptosis in SMMC-7721 cells. CONCLUSION The two novel highly oxygenated bisabolance sesquiterpene compounds showe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SMMC-7721 cells and its mechanism was probably related with the DNA damage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花垂头菊 甜没药烯倍半萜化合物 SMMC-7721细胞 DNA损伤 细胞凋亡 药理学 肝癌
下载PDF
圆二色谱研究两个新的呋喃雅槛蓝型倍半萜的绝对构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东亮 高建军 +1 位作者 牛金奎 田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63-365,共3页
前文我们从长梗千里光(Senecio Kaschkarovii)和森林千里光(Senecio Nernenrisis)中分离得到3个10位是羟基的9-氧-呋喃型倍半萜(Ⅰ—Ⅳ),其中Ⅰ和Ⅳ为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这3种化合物A、B环是顺式连接,而6位取代基是β构型,这仅仅是通... 前文我们从长梗千里光(Senecio Kaschkarovii)和森林千里光(Senecio Nernenrisis)中分离得到3个10位是羟基的9-氧-呋喃型倍半萜(Ⅰ—Ⅳ),其中Ⅰ和Ⅳ为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这3种化合物A、B环是顺式连接,而6位取代基是β构型,这仅仅是通过它们的核磁共振氢谱与类似化合物对照及NOE差谱确定的。由于此类化合物10位缺少氢,使得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A、B环的连接方式尚显论据不足。为进一步证明我们前文的推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二色谱 呋喃雅槛蓝 倍半萜
下载PDF
景洪暗罗中一个新的对映桉烷型倍半萜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伟明 宁显江 +1 位作者 康文艺 郝小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 研究了番荔枝科暗罗属植物景洪暗罗 Polyalthia cheliensis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液 -液分配、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硅胶柱色谱和 RP- 18反相柱色谱分离 ,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二维碳氢相关谱。结果 从其树叶干粉 (... 目的 研究了番荔枝科暗罗属植物景洪暗罗 Polyalthia cheliensis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液 -液分配、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硅胶柱色谱和 RP- 18反相柱色谱分离 ,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二维碳氢相关谱。结果 从其树叶干粉 (6 kg)的 90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一个桉烷型倍半萜 :1α-乙酰氧基对映桧醇 (8m g)。结论 这是一个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洪暗罗 对映桉烷倍半萜 化学成分 1α—乙酰氧基对映桧醇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长梗千里光中的呋喃雅槛兰型倍半萜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东亮 牛金奎 +1 位作者 程捷恺 杨立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4年第5期401-404,共4页
Two furoeremophilanes (1) and (2) were isolated from Senecio kaschkarovii C.Winkl.growing in Zhang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UV, IR, MS, 1 H NMR and 13 C NMR spectral data as 1α ace... Two furoeremophilanes (1) and (2) were isolated from Senecio kaschkarovii C.Winkl.growing in Zhang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UV, IR, MS, 1 H NMR and 13 C NMR spectral data as 1α acetoxy 6β angeloyloxy 10β hydroxy 9 oxofuroeremophilane (1) and 1α methacryloyloxy 6β acetoxy 10β hydroxy 9 oxofuroeremophilane (2) respectively and were further established by 2D 1 H, 1 H NMR correlated spectrum, 1 H, 13 C NMR correlated spectrum and 1 H NOE difference spectrum.Compound 2 is a new furoeremophil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千里光 呋喃雅槛兰 倍半萜
下载PDF
呋喃型倍半萜半乳糖碳苷的合成与药理活性
16
作者 陈宏明 李树春 +3 位作者 王银叶 毛建民 蔡孟深 贾忠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50-754,共5页
利用1O三氟乙酰基2,3,4,6O四苄基αD吡喃半乳糖分别与7甲氧基6(3戊烯基)3,5二甲基苯并呋喃,7乙酰氧基6(3戊烯基)3,5二甲基苯并呋喃和1,2Dihydroca... 利用1O三氟乙酰基2,3,4,6O四苄基αD吡喃半乳糖分别与7甲氧基6(3戊烯基)3,5二甲基苯并呋喃,7乙酰氧基6(3戊烯基)3,5二甲基苯并呋喃和1,2Dihydrocacalohastin在Lewis酸存在下反应得到四个新的倍半萜碳苷8,9,10和11,其结构和组成通过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得以鉴定。药理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倍半萜具有钙拮抗作用,而其碳苷类化合物具有钙激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 倍半萜 碳苷 钙拮抗剂 橐吾属
下载PDF
恰米烷型倍半萜——结构和生物活性
17
作者 冯涛 刘吉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436-440,共5页
恰米烷是一类具有螺[5,5]十一烷双环结构的特殊倍半萜类型,因其特殊的结构类型和良好的生物活性日渐成为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对从不同来源的恰米烷型倍半萜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发现恰米烷型倍半萜活性与C-4/C-7有过氧桥环有... 恰米烷是一类具有螺[5,5]十一烷双环结构的特殊倍半萜类型,因其特殊的结构类型和良好的生物活性日渐成为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对从不同来源的恰米烷型倍半萜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发现恰米烷型倍半萜活性与C-4/C-7有过氧桥环有关,这对今后探究不同结构的构效关系具有极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恰米烷倍半萜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八角茴香油精馏釜底残液中1个新的橄榄烷型倍半萜
18
作者 林葵 谢集照 +6 位作者 黄岛平 邱莉 张思敏 徐慧 黄璐璐 凌秋菊 梁彬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油精馏釜底残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八角茴香油精馏釜底残液环己烷-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个橄榄烷型倍半萜,命名为2...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油精馏釜底残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八角茴香油精馏釜底残液环己烷-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个橄榄烷型倍半萜,命名为2α,9β-二羟基-14(10→1)-橄榄烷-1(10)-烯(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残液 橄榄烷倍半萜 9β-二羟基-14(10→1)-橄榄烷-1(10)-烯
下载PDF
草珊瑚乌药烷型倍半萜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雪颖 羊学荣 +3 位作者 宋静茹 卢凤来 颜小捷 李典鹏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24-2631,共8页
目的:研究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乌药烷型倍半萜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草珊瑚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和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 目的:研究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乌药烷型倍半萜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草珊瑚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和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17个乌药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粟兰内酯C(1)、全缘金粟兰内酯D(2)、金粟兰素E(3)、宽叶金粟兰醇B(4)、chloramultiol D(5)、chloramultilide A(6)、sarcaglabrin B(7)、chloranthalactone A photodimer(8)、银线草醇C(9)、银线草醇D(10)、草珊瑚新酯B(11)、草珊瑚萜内酯E(12)、金粟兰内酯A(13)、金粟兰内酯E(14)、9-羟基异质柳珊瑚内酯(15)、银线草内酯H(16)、sarcaglabrin A(17)。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草珊瑚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8~12和15在20μmol/L的给药浓度下显示出对炎症细胞NO的生成起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化学成分 乌药烷倍半萜 抗炎活性
下载PDF
长梗千里光呋喃雅槛兰型倍半萜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平 马兰萍 +1 位作者 杨萍 程东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86-1288,共3页
Plants of the Senecio Kaschkarovii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ast districts of Gansu province of China.In the past few years several sesquiterpenes had been isolated from this family compositae.On the basic o... Plants of the Senecio Kaschkarovii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ast districts of Gansu province of China.In the past few years several sesquiterpenes had been isolated from this family compositae.On the basic of the previous work,four furoeremophilanes were also isolated from Senecio kaschkarovii.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1α-acetoxy-6β-angeloyloxy-10β-hydroxy-9-oxofuroeremophilane(1);1α-methacryloyloxy-6β-Acetoxy-10β-hydroxy-9-oxofuroeremophilane(2);6β-isobutyloxy-10(1)-en-9-oxofuroeremophilane(3);1β-acetoxy-6β-acetoxy-10β-H-9-oxofuroeremophilane(4)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UV,IR,NMR,MS,CD) and chemical properties,.Compound 3 was obtained from Senecio kaschkarovii for the first time.Compound 4 was a new compound,and its absolute configuration was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千里光 菊科 呋喃雅槛兰倍半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