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on Transfer of Rainfall of Betula Platyphylla Secondary Forest in Xiaowutai Mountain 被引量:1
1
作者 LI Liandi CHEN Hailong +2 位作者 REN Qiwen YOU Haizhou BI Ju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0年第2期57-60,66,共5页
In order to study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on transfer of annual rainfall of Betula platyphylla secondary forest,water samples of rainfall,throughfall,stemflow,litter infiltration water and slope runoff of B... In order to study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on transfer of annual rainfall of Betula platyphylla secondary forest,water samples of rainfall,throughfall,stemflow,litter infiltration water and slope runoff of Betula platyphylla secondary forest in the early growth stage,fastgrowing stage and growth decline stage in Shanjiankou watershed of Xiaowutai Mountain and nine indexes of pH,Ca^2+,Mg^2+,K+,Na+,Zn^2+,Mn^2+,Fe^2+ and Cu^2+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The annual rainfall was weakly alkaline,and the ion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was obviously different.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to the minimum concentration of the same ion,the rank was Mg^2+ > Mn^2+ >Na+ > K+ > Ca^2+ > Cu^2+ > Fe^2+ > Zn^2+.②Compared with the rainfall in the same period,in the early growth stage,Mg^2+,Mn^2+,Na+,K+,Ca^2+,Fe^2+ and Zn^2+ showed leaching loss in each distribution process.In the fastgrowing stage,Ca^2+,Mn^2+ and Fe^2+ showed leaching loss in each distribution process;Mg^2+ showed absorption,Na+ showed leaching loss in slope runoff and showed absorption in other process.K+ showed leaching loss in stemflow and showed absorption in other process.Zn^2+ showed absorption in stemflow and slope runoff and showed a little leaching loss in other process.In the late growth stage,Ca^2+,Mg^2+,Zn^2+,Mn^2+ and Fe^2+ showed leaching loss in each distribution process;Na+ and Cu^2+ showed absorption;K+ showed absorption in stemflow and showed leaching loss in other process.Most of the rainfall and metal ions in Betula platyphylla secondary forest were intercepted by litter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ula platyphylla secondary forest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ON TRANSFER
下载PDF
西北地区红桦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泽龙 李泽义 +3 位作者 陈邑烜 马孟良 姜在民 蔡靖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在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设置红桦天然次生林临时样地85块,以年龄-树高、胸径-树高数据为依据,选取常用的9个树木生长模型拟合导向曲线,采用相对优势高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并采用2种方法对4个不同地区的立地质量进行比较,... 在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设置红桦天然次生林临时样地85块,以年龄-树高、胸径-树高数据为依据,选取常用的9个树木生长模型拟合导向曲线,采用相对优势高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并采用2种方法对4个不同地区的立地质量进行比较,实现对西北地区红桦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的科学评价。结果表明,立地指数和立地形的最优导向曲线方程分别为H=18.073/{1+exp[-(A-22.571)/9.144]}、H=19.793/{1+exp[-(D-12.218)/6.588]};确定基准年龄为40 a,基准胸径为20 cm,指数级距为2 m,划定10~20 m共6个立地质量等级,编制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检验结果表明,两表的卡方值均小于临界值,落点检验精度分别为95%和97.5%,达到编表精度要求,均能够良好地反映红桦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2种方法在对4个地区的立地质量评价中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其中陕西火地塘林场立地质量最优,宁夏二龙河林场次之,青海北山林场和甘肃洮坪林场立地质量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桦天然次生林 立地质量评价 立地指数 立地形
下载PDF
不同干扰方式形成的内蒙古大兴安岭白桦次生林的土壤肥力
3
作者 翟凯涛 梁晶文 +2 位作者 李静 王冰 萨如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根河林业局的潮查林场、木瑞林场、上央格气林场),选择经火烧干扰(重度火烧、中度火烧)、渐伐干扰(重复样地2块)、渐伐干扰后进行补植(重复样地2块)、皆伐干扰、未干扰形成的白桦次生林,共设置8块样地;在每个...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根河林业局的潮查林场、木瑞林场、上央格气林场),选择经火烧干扰(重度火烧、中度火烧)、渐伐干扰(重复样地2块)、渐伐干扰后进行补植(重复样地2块)、皆伐干扰、未干扰形成的白桦次生林,共设置8块样地;在每个样地内按对角线均匀设置3个土壤样方,采用环刀法在土层深度(h)0<h≤10 cm、10 cm<h≤20 cm土层采集土壤样品,在采集土壤样品的同时分类记录每个样地的乔木、灌木、草本种名和数量;以土壤含水量、pH、有机质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速效氮质量分数、速效磷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共计9个因素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土壤肥力、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法分析群落物种丰富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分析各土壤因素间显著性、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土壤因素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桦次生林的土壤含水量、有机质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速效磷质量分数均值较高,土壤全氮质量分数、速效氮质量分数均值较低。白桦次生林表层土壤(0<h≤10 cm)营养元素质量分数更高,且0<h≤10 cm、10 cm<h≤20 cm两层土层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较小。各样地的草本、灌木丰富度较高,乔木偏低。白桦次生林土壤综合肥力系数范围1.22~1.63,整体都处于中等水平;经过皆伐、渐伐后补植、未干扰的林地土壤肥力更高些,而经过火烧、渐伐干扰的林地土壤肥力更低些。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是白桦次生林土壤肥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与乔木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pH与草本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磷质量分数与灌木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速效氮质量分数与草本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干扰方式形成的白桦次生林土壤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偏高(除氮元素外),土壤肥力较好,植物丰富度较高;采伐、火烧干扰显著降低了土壤肥力,而通过合理的人为干扰可以恢复部分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白桦次生林 土壤肥力 植物丰富度
下载PDF
天然次生白桦单木冠幅预测模型研究
4
作者 高畅 王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5,共7页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丹清河实验林场30块天然次生白桦林样地的1844棵白桦为研究对象,从常用的10个冠幅基础预测模型中选择白桦的最优模型,通过分析单木因子与冠幅的相关性对模型进行再参数化,引入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构建天然次生...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丹清河实验林场30块天然次生白桦林样地的1844棵白桦为研究对象,从常用的10个冠幅基础预测模型中选择白桦的最优模型,通过分析单木因子与冠幅的相关性对模型进行再参数化,引入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构建天然次生白桦冠幅的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最适宜描述白桦的冠幅变化,引入枝下高、高径比和树冠率可以改进模型的预测精度。引入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改善了数据的异方差问题,再次提高了冠幅的预测精度。因此,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天然次生白桦的冠幅进行预测,从而提高冠幅预测的准确率,为合理经营天然次生白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白桦 冠幅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甘肃白龙江2种主要次生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初探
5
作者 臧建伟 何永宁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3-66,88,共5页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本文以白龙江红桦和辽东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了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2022年较2019年辽东栎总生物量增...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本文以白龙江红桦和辽东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了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2022年较2019年辽东栎总生物量增加了3.17~18.3 t·hm^(-2),红桦总生物量增加16.07~16.36 t·hm^(-2),2种次生林主干、枝、叶、根生物量大小依次为主干>根>枝>叶,主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在55.6%~61.78%之间,叶片生物量在2.48%~8.83%之间;(2)2种次生林平均生产力不同,辽东栎2种结构平均生产力相差较大,红桦年平均生产力基本相同,整体生产力呈显著主干>根>枝>叶;(3)平均生产力与海拔、坡度和胸径呈正相关,郁闭度和密度呈负相关,坡度与密度呈显著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桦 辽东栎 生物量 生产力 次生林
下载PDF
帽儿山实验林场白桦适生立地条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鹏 王石磊 +1 位作者 王庆成 李开隆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1,共3页
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白桦天然林中,依立地条件不同设立49块标准地,调查林木生长和立地因子,并进行优势木树干解析,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了白桦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白桦天然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位、... 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白桦天然林中,依立地条件不同设立49块标准地,调查林木生长和立地因子,并进行优势木树干解析,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了白桦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白桦天然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位、坡向、土壤A层厚和坡度,其中坡位为主导因子。帽儿山地区适宜白桦栽培的立地条件为阳坡、中坡位,厚层土壤;低平地(草甸和沼泽)不适于白桦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天然次生林 适生立地 评价
下载PDF
北京山区黑桦天然次生林不同种群的格局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史宇 余新晓 +4 位作者 岳永杰 张振明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41,共7页
根据2006年6月对北京八达岭林场0.5hm2黑桦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内主要种群和黑桦种群各龄级个体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桦和蒙椴种群单种格局在研究的空间尺度... 根据2006年6月对北京八达岭林场0.5hm2黑桦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内主要种群和黑桦种群各龄级个体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桦和蒙椴种群单种格局在研究的空间尺度范围内呈显著的集群分布,元宝槭种群在小尺度上呈集群分布,在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②主要树种之间存在种间关联,重要值最高的黑桦和蒙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此群落组成和结构不稳定,正处于植被演替阶段。③黑桦种群各龄级木的分布格局随树龄的增加,由集群分布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④黑桦种群相邻龄级木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正相关关系,而不相邻龄级木之间的关系多为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达岭林场 天然次生林 黑桦 空间点格局 相互关系 不同龄级 演替
下载PDF
木兰林管局白桦次生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熙龙 毕君 +1 位作者 刘峰 王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6,共4页
以木兰林管局16~54年生白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材料,通过对12块标准地的生物量与碳密度进行研究,建立了白桦次生林幂函数形式的生物量转换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白桦次生林林木层平均碳密度为37.3263t/hm2,土壤层为144.3060... 以木兰林管局16~54年生白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材料,通过对12块标准地的生物量与碳密度进行研究,建立了白桦次生林幂函数形式的生物量转换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白桦次生林林木层平均碳密度为37.3263t/hm2,土壤层为144.3060t/hm2,地被层为5.4435t/hm2,林分平均碳密度为187.0760t/hm2;木兰林管局白桦次生林生物现存总量为137.58687万t,碳储量为296.18239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次生林 生物量 碳汇 碳密度
下载PDF
原始红松林和次生白桦林降雨截留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蔡体久 朱道光 盛后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61-65,共5页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97场的降雨测定,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林冠截留量为98.68mm,占同期降雨量的19.61%,是次生白桦林的1.3倍。与全国其他森林类型的...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97场的降雨测定,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林冠截留量为98.68mm,占同期降雨量的19.61%,是次生白桦林的1.3倍。与全国其他森林类型的平均林冠截留率(11.4%~36.5%)相比,原始红松林的林冠截留率处于中等水平。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分别为395.77和8.78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78。65%和1.74%。与次生白桦林相比,其穿透雨量减少,而树干径流量增加。统计分析表明,原始红松林的林冠截留量、林内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均呈现紧密的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P〈0.01),而次生白桦林的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却呈现良好的直线关系(P〈0.01)。最后,对影响林内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的因子进行筛选和分析。为研究针阔混交林的降雨分配效应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次生白桦林 林冠截留 穿透雨 树干径流
下载PDF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的比较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杨丽韫 罗天祥 吴松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5-1199,共5页
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水平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为对象,对不同演替阶段林地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白桦山杨幼林、成熟林和阔叶红松林根系生物量... 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水平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为对象,对不同演替阶段林地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白桦山杨幼林、成熟林和阔叶红松林根系生物量分别为2.437、2.742和4.114kg·m-2,根系碳贮量分别为1.113、1.323和2.023kg·m-2,土壤碳贮量分别为11.911、11.943和12.587kg·m-2,林地地下碳贮量分别为13.024、13.266和14.610kg·m-2.3块林地中根系氮贮量分别为0.035、0.032和0.039kg·m-2,土壤氮贮量分别为1.207、1.222和0.915kg·m-2,林地地下氮贮量分别为1.243、1.254和0.955kg·m-2.在长白山地区次生林演替和恢复过程中林地地下部分是潜在的碳汇,而土壤氮贮量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原始阔叶红松林 白桦山杨次生林 地下生物量 地下碳 氮贮量
下载PDF
秦岭中段红桦次生林更新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妍夏 康冰 +3 位作者 迪玮峙 杜焰玲 李万春 张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3-169,共7页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次生林的更新特征,为红桦林的近自然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典型样地法,调查红桦次生林的更新状况,分析林下木本植物更新特征及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更新层共...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次生林的更新特征,为红桦林的近自然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典型样地法,调查红桦次生林的更新状况,分析林下木本植物更新特征及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更新层共有木本植物59种,其中乔木树种有25种,占所有木本植物总数的42.4%。更新的木本植物中以灌木种居多,优势种有箭竹(Fargesia spathacea)、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等,红桦在群落更新层中的优势地位不明显。红桦次生林木本植物幼苗在40~60cm高度级内数量最多,0~20cm高度级内分布很少。林下木本植物的更新方式以萌生为主。林分密度对木本植物幼苗、幼树更新密度的影响相似,即其更新密度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阳坡(南偏西40°)利于幼树生长,随着坡向转为阴坡,幼苗密度逐渐增加,而幼树密度呈不同程度的减少。海拔对红桦次生林林下木本植物的更新也有明显影响,当海拔从1 825m增加到2 449m时,幼苗密度下降,幼树密度增大;但当海拔增加到2 467m时,幼苗密度增加,幼树密度减少。【结论】秦岭中段的红桦次生林处于演替后期,林分更新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山地 红桦次生林 更新特征 林分密度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田野宏 满秀玲 +1 位作者 刘茜 李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共发生34场降雨,其中主要为小雨和中雨,降雨总量为465.8mm,平均降雨强度为1.45mm/h。7月份降雨量最大,占观测期内降雨总量的42.94%。穿透雨总量为... 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共发生34场降雨,其中主要为小雨和中雨,降雨总量为465.8mm,平均降雨强度为1.45mm/h。7月份降雨量最大,占观测期内降雨总量的42.94%。穿透雨总量为392.55mm,占降雨总量的84.27%。随着雨量的增大,穿透雨量和穿透雨率均表现为暴雨>大雨>中雨>小雨。树干茎流总量为12.50mm,占同期总降雨量的2.68%。林冠截留总量为60.76mm,占同期大气降雨总量的13.04%。随着雨量的增加,林冠截留率呈减小的趋势。灌木截留总量为1.75mm,占降雨总量的0.37%。枯落物截留总量为58.97mm,占降雨总量的12.66%,枯落物层截留特征与林冠层和灌木层均不同。降雨通过白桦林林冠、灌木、枯落物各层截留后,进行重新分配,从林冠到枯落物各层截留总量为26.07%,有73.93%的降雨进入土壤层,用于补充土壤水分、下渗或产生径流。降雨特征和各层截留特征是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白桦次生林 降雨再分配 灌木层截留 枯落物层截留
下载PDF
长白山杨桦次生林采伐林隙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智婷 宋新章 +4 位作者 肖文发 高宝嘉 张慧玲 胡雁林 国立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6,共6页
研究长白山杨桦次生林不同大小采伐林隙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杨桦次生林非林隙林分中种子库储量远高于林隙,但多样性比林隙低;不同大小林隙内的种子库储量差异显著,其中50~100m2大小的林隙内种子库储量最大;随林隙形成时间的延... 研究长白山杨桦次生林不同大小采伐林隙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杨桦次生林非林隙林分中种子库储量远高于林隙,但多样性比林隙低;不同大小林隙内的种子库储量差异显著,其中50~100m2大小的林隙内种子库储量最大;随林隙形成时间的延长,林隙内的种子库储量减少,但多样性有所增加;林隙内不同部位间的种子库储量变化较大,且丰富度大小同个体密度大小的变化不一致;种子库中优势种突出,水曲柳、紫椴、山槐与色木槭4个树种的种子数量占种子总量的74.3%以上;地表凋落物层对种子落入土壤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在林隙形成初期,种子库的组成及数量主要由腐殖质层种子库决定,但随时间的推移枯枝落叶层种子库对整个种子库的贡献越来越大;林隙内土壤种子库同地上更新幼苗相似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采伐林隙 杨桦次生林 更新 长白山
下载PDF
白桦次生林降雨水化学及养分输入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茜 满秀玲 田野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89,共7页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林外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枯透水进行野外观测、取样及室内水化学测定,研究了白桦次生林降雨养分输入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漠河地区大气降雨呈中性,p H为7.0,TDS值为19mg/L。在白桦林降雨再分配过程...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林外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枯透水进行野外观测、取样及室内水化学测定,研究了白桦次生林降雨养分输入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漠河地区大气降雨呈中性,p H为7.0,TDS值为19mg/L。在白桦林降雨再分配过程中,p H与TDS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低值都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分别为5.3、15 mg/L。而p H和TDS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大气降雨和枯透水中。阴离子中,F-及SO2-4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其他阴离子浓度则在枯透水中最高,且其中NO-3变化最大,最高、最低相差100.4倍。金属元素中,Na+、Zn2+及Mn元素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其他元素浓度则在枯透水中最高。而最低值几乎均出现于大气降雨(除Ca2+、Cu2+外)中。大气降雨养分输入量为95.414 kg/hm2,降雨穿过林冠层后,F-、Cl-、NO-3、Ca2+、Fe元素及Cu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余元素则有所增加,使林内雨养分总量降为93.557 kg/hm2。林内雨穿过枯落物层后,除Na+含量较林内雨降低外,其他元素含量均升高,养分总输入量升高了72.149 kg/hm2。与大气降雨输入量相比,枯透水输入量则增加了70.296 kg/hm2,其中Cl-、Na+和Cu2+含量低于大气降雨,其他元素则有不同程度增加。最终大气降雨通过白桦次生林后输入土壤养分总量为165.711 kg/hm2,其中阴离子输入量为37.823 kg/hm2,金属元素输入量为127.88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 白桦次生林 降雨再分配 水化学 养分输入
下载PDF
西南桦纯林与混交林生态系统C贮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德军 王卫斌 +1 位作者 耿云芬 邱琼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利用测定生物量的方法对13年生西南桦人工纯林、西南桦+肉桂混交林、西南桦次生林和热带次生林进行了C贮量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4种林分的C密度分别为148.42、140.33、108.25、129.38 t.hm-2;年固C量分别为4.01、4.59、3.71、2.42 t.hm-... 利用测定生物量的方法对13年生西南桦人工纯林、西南桦+肉桂混交林、西南桦次生林和热带次生林进行了C贮量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4种林分的C密度分别为148.42、140.33、108.25、129.38 t.hm-2;年固C量分别为4.01、4.59、3.71、2.42 t.hm-2.a-1;地上生物质C密度分别为42.18、45.61、40.12、23.08 t.hm-2;地下生物质C密度分别为9.73、14.06、8.10、8.41 t.hm-2;林分凋落物C密度分别为6.03、8.81、3.03、2.61 t.hm-2;林地土壤C密度分别为82.38、79.94、57.00、95.28 t.hm-2。结果表明西南桦是开展以固C为目标的生态造林项目的适合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人工林 混交林 西南桦次生林 热带次生林 C密度 年固C量
下载PDF
长白山原始红松阔叶林及其次生林细根分解动态和氮元素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丽韫 李文华 吴松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5,共6页
该文采用网袋分解法对长白山不同演替状态的原始红松阔叶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白桦山杨幼林中优势树种的细根分解动态及其氮元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3块样地中,细根分解初期速率较快,然后趋于缓慢.在原始红松阔叶林中,水曲柳... 该文采用网袋分解法对长白山不同演替状态的原始红松阔叶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白桦山杨幼林中优势树种的细根分解动态及其氮元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3块样地中,细根分解初期速率较快,然后趋于缓慢.在原始红松阔叶林中,水曲柳细根的分解最快,红松次之,而紫椴细根的分解最慢.在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中,山杨的细根分解均比白桦细根快.细根的分解不仅受其本身化学性质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原始红松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细根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或富集氮元素.温度较低和降雨较少的春秋季节,细根分解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释放氮元素,而温度较高和降雨较多的夏季,则表现为富集氮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原始红松阔叶林 白桦山杨成熟林 白桦山杨幼林 细根分解 氮元素
下载PDF
大辽河流域天然杨桦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娟 陈丽华 +3 位作者 郭文体 武巧英 李长暄 李海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3,共7页
以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杨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2,其强度和极强度混交比例达53.1%,黄桦、山杨的平均混交度分... 以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杨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2,其强度和极强度混交比例达53.1%,黄桦、山杨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87和0.74,表明天然杨桦林混交程度较高;以胸径、树高为参数的大小比数基本一致,表明黄桦、山杨处于优势向亚优势的过渡状态,且优势木的比例都超过70%;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2,黄桦和山杨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4、0.55,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杨桦林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小兴安岭地区枫桦次生林与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和地下碳分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唯 毛子军 +1 位作者 韩营营 孙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90,共7页
森林土壤呼吸速率和地下碳分配是森林碳平衡的两个重要分量。本研究选择枫桦次生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和地下碳分配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枫桦次生林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平均值略高于原始... 森林土壤呼吸速率和地下碳分配是森林碳平衡的两个重要分量。本研究选择枫桦次生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和地下碳分配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枫桦次生林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平均值略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分别为5.52和5.43μmol·m-2·s-1。土壤温度是造成土壤呼吸速率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以分别解释两种林型土壤呼吸速率的77%和81%变异。枫桦次生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的Q10值分别为2.74和2.23。枫桦次生林的土壤呼吸年通量为9.66 t C·hm-2·a-1,略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的9.37 t C·hm-2·a-1。枫桦次生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的地下碳分配量分别为7.73和7.56 t·h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桦次生林 原始阔叶红松林 土壤呼吸 地下碳分配
下载PDF
疏伐桦木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秋红 蒲远凤 +5 位作者 李登峰 陈素芬 刘兴良 陈艳 康永鸿 陈进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不同强度疏伐桦木的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并分析了不同强度疏伐桦木1 a后,对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数量、更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疏伐桦木显著促进了林分乔木胸径断... 以不同强度疏伐桦木的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并分析了不同强度疏伐桦木1 a后,对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数量、更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疏伐桦木显著促进了林分乔木胸径断面积和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基径生长,50%疏伐桦木处理模式(S2)不但显著促进了以幼苗和幼树为主的岷江冷杉苗木成活率,还显著促进了幼苗的高度生长,经过疏伐处理后,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径级结构变化不大,但小径级苗木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伐 去除桦木 岷江冷杉 天然次生林 林下更新
下载PDF
天然次生杨桦林的结构、动态及经营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榜华 臧润国 李春阳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9-27,共9页
本文根据吉林、黑龙江两省的调查,描述了天然次生杨桦林群落的结构特点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了山杨、白桦及其林下栽植的红松的生长过程.从杨桦林的结构、动态及生长规律,提出了合理的经营措施.
关键词 山杨 白桦 群落结构 次生演替 森林经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