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in sediment discharge in a sediment-rich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1955 to 2010: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soil erosion control 被引量:7
1
作者 JuYing JIAO ZhiJie WANG +2 位作者 GuangJu ZHAO WanZhong WANG XingMin M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540-549,共10页
The well-documented decrease in the discharge of sediment into the Yellow River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ediment yield bas... The well-documented decrease in the discharge of sediment into the Yellow River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ediment yield based on data from 46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sediment-rich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1955 to 20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nce 1970 sediment yield in the region has clearly decreased at different rates in the 45 sub-areas controlled by hydrological stations. The decrease in sediment yiel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and extent of soil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rainstorms that occurred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sub-areas. The average sediment delivery modulus(SDM) in the study area decreased from 7,767.4 t/(km^2·a) in 1951–1969 to 980.5 t/(km^2·a) in 2000–2010.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65.5% of the study area with the SDM below 1,000 t/(km^2·a) is still necessary to control soil deterioration caused by erosion, and soil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in the areas with the SDM above 1,000 t/(k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delivery modulus(sdm) Yellow River hydrological station(s)-controlled sub-area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空间尺度流域泥沙输移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志杰 马丽梅 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泥沙输移比是定量表征流域内侵蚀产沙一河道输沙特征的重要指标。探讨了不同尺度流域泥沙输移比计算的可能性与方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径流小区、小流域、水文站实测资料为基础,利用径流小区观测资料和单元小流域侵蚀模数2种方法,对... 泥沙输移比是定量表征流域内侵蚀产沙一河道输沙特征的重要指标。探讨了不同尺度流域泥沙输移比计算的可能性与方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径流小区、小流域、水文站实测资料为基础,利用径流小区观测资料和单元小流域侵蚀模数2种方法,对4种空间尺度流域的泥沙输移比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对于面积在10~100km2的小流域,利用2种方法计算的泥沙输移比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在没有小区观测资料时,用单元小流域计算流域泥沙输移比是可行的。(2)对于土壤侵蚀类型单一的水文站控制流域,在没有面积〈1km2单元小流域资料的情况下,可以用面积1~10km2小流域或面积10~100km2小流域作为单元小流域来计算泥沙输移比;而对于侵蚀类型不同的支流其误差范围有些偏大。(3)流域治理措施的实施对于泥沙输移比的减少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治理措施减沙效应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输移比 侵蚀模数 输沙量 空间尺度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不同降雨条件下紫色土母质水沙输移动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佳 何丙辉 +1 位作者 吴咏 向明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研究了1994~1998年遂宁组母质侵蚀试验场资料,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母质侵蚀区降雨-侵蚀模数的年际变化和径流深-侵蚀模数的年际变化规律大致一样。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发现,降雨径流是紫色土母质侵蚀区的主要动力因子,产生径流的... 研究了1994~1998年遂宁组母质侵蚀试验场资料,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母质侵蚀区降雨-侵蚀模数的年际变化和径流深-侵蚀模数的年际变化规律大致一样。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发现,降雨径流是紫色土母质侵蚀区的主要动力因子,产生径流的临界降雨量指标是13.908 mm。径流量与输沙模数成直线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遂宁组母质侵蚀 降雨量 径流量 输沙模数
下载PDF
巢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的空间差异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赵飞 林晨 +4 位作者 许金朵 金平华 熊俊峰 闵敏 马荣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9-670,共12页
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 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等影响因子,剖析产生颗粒态磷流失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平均颗粒态磷负荷模数为0.308 t·km^(-2)·a^(-1),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0.759 t·km^(-2)·a^(-1)>耕地0.256 t·km^(-2)·a^(-1)>建设用地0.138 t·km^(-2)·a^(-1),细分研究区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颗粒态磷负荷模数具有空间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坡度较大、降水充沛的杭埠河流域(岳西县、霍山县、舒城县);低值区分布在地势平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派河流域(肥西县)、南淝河流域(合肥市、长丰县)。坡度大、降水丰沛是造成林地、耕地颗粒态磷负荷模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地膜污染等导致耕地负荷较高;畜禽养殖提高建设用地负荷;磷矿的分布也会增加磷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颗粒态磷负荷模数 巢湖流域 泥沙输移分布模型
下载PDF
黄河中游典型河段径流节点分形特征与侵蚀产沙关系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邹宝裕 罗明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径流节点作为地表水文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表形态与土壤侵蚀特征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该文以ASTER GDEM为数据源,在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提取流域径流节点的基础上,计算径流节点分形维数,探寻了黄土高原重点流失区径流节点分形特征与侵... 径流节点作为地表水文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表形态与土壤侵蚀特征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该文以ASTER GDEM为数据源,在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提取流域径流节点的基础上,计算径流节点分形维数,探寻了黄土高原重点流失区径流节点分形特征与侵蚀产沙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流域径流节点数量较多,空间分布相关性强且聚集效应明显;径流节点盒子维数与空间关联维数在局部范围内存在差异,但整体走势一致,空间关联维数较盒子维数更具稳定性;流域发育阶段划分显示,壮年期所占比例大于老年期及幼年期,径流节点分形维数与发育阶段相关性程度显示,壮年期>老年期>幼年期;径流节点分形维数与输沙模数相关性显著,可从流域地貌环境特征与发育阶段进行说明。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地形特征点空间格局与侵蚀产沙相关性,为流域产沙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节点 盒子维数 空间关联维数 输沙模数
下载PDF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黔北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瑞 陈康 +4 位作者 刘瑞禄 顾再柯 文雅琴 黎庆贵 刘凤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9-147,共9页
目前,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流域尺度产流产沙长期定位观测试验报道较少,且其相关机制的探讨不足。该文基于小流域尺度,分析典型喀斯特小流域产流产沙特征,定性、定量探讨喀斯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主要影响因子。选取位于贵州北部的典型喀斯... 目前,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流域尺度产流产沙长期定位观测试验报道较少,且其相关机制的探讨不足。该文基于小流域尺度,分析典型喀斯特小流域产流产沙特征,定性、定量探讨喀斯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主要影响因子。选取位于贵州北部的典型喀斯特小流域-遵义浒洋水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小流域控制站定位观测法,在4年连续观测的基础上,分析浒洋水小流域月际、年际产流产沙特征,并重点分析了降雨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喀斯特地区特殊的"二元"侵蚀环境等因素影响,浒洋水小流域产流、产沙高峰不同期,产流高峰出现在10月,多年月均值为63.9万m^3,而产沙高峰为6月,116.21t。显著性检验则表明,浒洋水小流域月际产流无显著差异(P>0.05),但6月产沙则显著高于1、2、3及12月(P<0.05),其他月份间产沙无显著差异(P>0.05);受年度降雨的影响,2010-2013年,无论是产流还是产沙,2013年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研究期间,小流域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215.32 t/(km2·a),这一结果与贵州省公布的贵州喀斯特区土壤侵蚀模数279.47t/(km2·a)接近;该小流域降雨对产流产沙影响显著,降雨强度(I60)同产流产沙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而降雨量同产流产沙则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侵蚀 径流 喀斯特 黔北 坡面尺度 产沙 输沙模数 浒洋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