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ervation of black carbon in the shelf sediments of the East China Sea 被引量:13
1
作者 WANG XuChen LI AnCh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22期3155-3161,共7页
Concentrations and carbon isotopic(14C,13C) compositions of black carbon(BC) were measured for three sediment cores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the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BC concentrations ra... Concentrations and carbon isotopic(14C,13C) compositions of black carbon(BC) were measured for three sediment cores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the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BC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0.02 to 0.14 mg/g(dry weight) ,and accounted for 5% to 26% of the sedimentary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pool. Among the three sediment cores collected at each site,sediment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had relatively high BC contents compared with the sedi-ments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suggesting that the Changjiang River discharg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livery of BC to the coastal region. Radiocarbon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ages of BC are in the range of 6910 to 12250 years old B.P.(before present) ,that is in general,3700 to 9000 years older than the 14C ages of TOC in the sediments. These variable radiocarbon ages suggest that the BC preserved in the sediments was derived from the products of both biomass fire and fossil fuel combustion,as well as from ancient rock weathering. Based on an isotopic mass balance model,we calculated that fossil fuel combustion contributed most(60%―80%) of the BC preserved in these sediments and varied with depth and locations. The deposition and burial of this "slow-cycling" BC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pool of carbon sink and could greatly influence carbon cycling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测量方法 长江
原文传递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32
2
作者 周晓静 李安春 +1 位作者 万世明 孟庆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7-675,共9页
依照Stokes定律,由256个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提取了<2μm粒级组分、制成定向片,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以及Biscaye(1965)方法计算了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四种矿物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东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粘土矿... 依照Stokes定律,由256个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提取了<2μm粒级组分、制成定向片,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以及Biscaye(1965)方法计算了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四种矿物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东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由高到低组成为伊利石(平均65.4%)、绿泥石(平均14.4%)、蒙皂石(平均13.3%)和高岭石(平均6.9%);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高岭石含量有向海减小的趋势;陆架区东北部和中南部的伊利石含量较低、蒙皂石含量较高,东南部的伊利石和蒙皂石含量分布与其相反;绿泥石在研究区东部和东北部含量较低。聚类分析显示,东海陆架<2μm粒级沉积物可分为"类长江"与"类黄河"两种类型。类长江细颗粒沉积物主要分布在东海陆架中西部地区;类黄河沉积物在研究区东北部、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区域分布。东北部的类黄河沉积物可能来自黄河或废黄河口,而南部和东部的细颗粒沉积物可能是晚更新世冰期干冷气候下形成的产物与现代河流入海细颗粒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 粘土矿物 长江 黄河 细颗粒物质来源
下载PDF
长江口和东海海域沉积物粒径对有机质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于培松 薛斌 +2 位作者 潘建明 郑旻辉 张海生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3期202-208,共7页
利用2007年11月采集于长江口和东海陆架区域的78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以及2007年11月、2008年4月采集于长江口东南和浙江近岸泥质区的悬浮物样品,对长江口和东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以及部分站位的悬浮物进行了粒度、有机碳和总氮的分析... 利用2007年11月采集于长江口和东海陆架区域的78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以及2007年11月、2008年4月采集于长江口东南和浙江近岸泥质区的悬浮物样品,对长江口和东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以及部分站位的悬浮物进行了粒度、有机碳和总氮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沉积物粒径对有机质运移和沉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体中悬浮物的平均粒径从长江口沿浙江近岸向南逐渐减小,与悬浮物含量和颗粒有机碳含量都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悬浮物粒径是影响有机质运移的重要因素。(2)表层沉积物粒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特征,有机碳、总氮的分布趋势与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分布密切相关,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越小,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则越高;长江口和浙江沿岸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含砂量低,而中外陆架和长江口水下三角洲东北隅表层沉积物中的含砂量较高,含砂量呈现出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随着含砂量的增加、沉积物粒径的增大,有机质含量由陆向海方向逐渐降低,而有机质含量与粘土粉砂含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细粒沉积物是有机质运移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控制着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有机质 沉积物 长江口 东海
下载PDF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百年来黏土矿物组成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亮 范德江 +3 位作者 李巍然 张喜林 陈彬 田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100,共14页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东海现代沉积的"汇",其中黏土组分是泥质区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是反映沉积区物质来源和搬运动力状况的良好指标。本文利用XRD方法分析了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两根沉积物岩心中黏土矿物...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东海现代沉积的"汇",其中黏土组分是泥质区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是反映沉积区物质来源和搬运动力状况的良好指标。本文利用XRD方法分析了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两根沉积物岩心中黏土矿物组成和含量变化,结合放射性年代标定,揭示了近百年来黏土矿物组成的演变特征,探讨了黏土矿物的来源及其含量变化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以长江来源物质为主,受黄河及瓯江等河流物质的影响;近百年来内陆架泥质区黏土矿物组合发生显著阶段性变化,它们是东亚季风强弱波动和长江入海悬沙减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 黏土矿物 物源 东亚季风 长江输沙
下载PDF
长江口前沿潮滩对来沙锐减和海面上升的响应 被引量:25
5
作者 杨世伦 朱骏 李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长江口前沿潮滩是上海市土地的重要来源,也是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在,其冲淤演变趋势与上述命运休戚相关。根据1970年代以来的地形资料,计算了河口口门地区潮滩面积在不同时期的自然增长速率;建立了潮滩面积增长速率同河流供沙条件之间... 长江口前沿潮滩是上海市土地的重要来源,也是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在,其冲淤演变趋势与上述命运休戚相关。根据1970年代以来的地形资料,计算了河口口门地区潮滩面积在不同时期的自然增长速率;建立了潮滩面积增长速率同河流供沙条件之间的回归关系;探讨了河流来沙锐减和海平面上升共同作用下潮滩的冲淤趋势。结果表明:(1)近30a大通站输沙率和含沙量分别下降26%和31%,而河口前沿潮滩面积增长速率下降73%;(2)潮滩冲淤转换临界输沙率Qs和含沙量C(大通站)分别为2.6×108t/a和0.25g/L左右;(3)由于三峡工程等的影响,长江的输沙率和含沙量将下降到上述临界值之下,加之海平面的加速上升,今后几十年研究区潮滩将遭受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 湿地 河流供沙 海平面上升 冲淤转换临界条件 长江口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口三岛影响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世伦 王兴放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8-523,共6页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IPCC 1990年对21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佳估计值(0.66m)和本区地壳沉降速率以及地面沉降趋势,确定下一世纪末长江口相对海面上升1.0m左右.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相对海面上升对海岸工程、交通水利设施、湿地损失、洪涝灾...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IPCC 1990年对21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佳估计值(0.66m)和本区地壳沉降速率以及地面沉降趋势,确定下一世纪末长江口相对海面上升1.0m左右.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相对海面上升对海岸工程、交通水利设施、湿地损失、洪涝灾害及盐水入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上升 长江口沉积岛 洪涝灾害 湿地损失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入海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尚斌 黄朋 +1 位作者 万世明 李安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5-130,157,共6页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有关东海海平面变化、长江入海历史、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陆架上的古河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关于末次盛冰期时长江入海状况现存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有关东海海平面变化、长江入海历史、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陆架上的古河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关于末次盛冰期时长江入海状况现存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即应加强对因气候、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河道变形作用以及长江与古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研究 ,特别是应加强对陆架泥质沉积物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长江 入海历史 东海 泥质沉积物 河道变形作用 古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浙闽沿岸泥质区沉积物粒度组分对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少的响应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胜璟 高建华 +5 位作者 徐笑梅 石勇 舒卓 吴昊 元冰瑜 贾建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自1950年以来,长江入海输沙量呈阶段性减少趋势;作为长江远端泥,长江入海输沙量的“减沙”效应在浙闽沿岸泥质区是否有相应的沉积信号?若有,该如何进行提取和解译?为探讨以上问题,在浙闽沿岸泥质区采集柱状样5根,进行了高分辨率(2 mm)... 自1950年以来,长江入海输沙量呈阶段性减少趋势;作为长江远端泥,长江入海输沙量的“减沙”效应在浙闽沿岸泥质区是否有相应的沉积信号?若有,该如何进行提取和解译?为探讨以上问题,在浙闽沿岸泥质区采集柱状样5根,进行了高分辨率(2 mm)的粒度测试,并通过端元分析手段分离出4个端元。结合研究区物源及水动力的空间差异,发现各端元有其特定的指示意义:EM1组分(众数粒径约为2μm)为长江来源的极细粒物质;EM2组分(众数粒径约为10μm)主要为长江及浙闽沿岸中小河流的细颗粒物质,但以长江为主;EM3组分(众数粒径约为80μm)主要为台湾暖流带来的较粗粒物质;EM4组分(众数粒径约为200μm)为长江输运的粗颗粒物质。进一步分析发现,EM1组分对长江入海输沙量的阶段性减少有较好的响应关系:由浙闽泥质区北部至南部响应强度依次降低;在响应时间上存在滞后现象,且从北到南滞后时间增加,由北部的4~6年增加至南部的10~14年。总体来看,细颗粒组分更能反映长江流域变化信息,且泥质区的不同位置对流域变化信息的响应强度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泥质区 粒度 端元分析 长江入海输沙量
下载PDF
入海泥沙减少背景下黄河清水沟亚三角洲海岸线的发育与演化
9
作者 曹印 李瑞 +4 位作者 殷鹏钧 范镇 左凤娇 战超 王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104,共18页
三角洲岸线的变迁是研究地貌冲淤最直接的要素。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发育最快的三角洲,研究其海岸线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 三角洲岸线的变迁是研究地貌冲淤最直接的要素。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发育最快的三角洲,研究其海岸线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Index,MND-WI)与多年水频率指数(Multi-year Water Frequency Index,MWFI)相结合的方法对1976–2021年期间典型年份的207幅遥感影像进行岸线提取,使获取到的海岸线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计算分析了海岸线的时空演变及其稳定性特征,以此探讨黄河清水沟亚三角洲海岸线自1976年以来的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清水沟亚三角洲海岸线演化呈现先快速向海淤积后波动稳定的趋势,以1996年和2002年为节点划分为“快速发育”“缓慢发育”“动态平衡”3个阶段;(2)45年来,研究区海岸线稳定性持续增强,其中孤东海堤段岸线与黄河清水沟亚三角洲南部岸线保持相对稳定,而清8汊河口段岸线与清水沟废弃河口段岸线较为活跃,其岸线稳定性指数基本低于0.5;(3)陆上三角洲淤积、侵蚀中心的迁移同河口位置变动相对应,尤其是淤积中心的迁移与河口位置变动之间在经度向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R^(2)=0.6904;(4)黄河入海泥沙减少、河口位置迁移以及人类活动对三角洲海岸线的发育演化影响显著。从长远来看,在黄河入海泥沙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三角洲的未来仍面临侵蚀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入海泥沙减少 河口位置迁移 海岸线稳定性 多年水频率指数 黄河清水沟亚三角洲
下载PDF
长江沉积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0
作者 范代读 王扬扬 吴伊婧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28,共14页
近期物源分析方法发展较快,包括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单颗粒碎屑矿物微区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以及分不同粒级组分或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粒级组分进行物源分析逐渐代替了全样分析法,物源示踪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长江作为连接青藏高... 近期物源分析方法发展较快,包括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单颗粒碎屑矿物微区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以及分不同粒级组分或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粒级组分进行物源分析逐渐代替了全样分析法,物源示踪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长江作为连接青藏高原与西太平洋边缘海的最重要水系,河流沉积物从源到汇的现代与历史过程备受关注。长江沉积物源示踪研究进展包括:①建立和运用河流入海沉积物示踪端元模型,定性或定量地分析长江沉积物在海域的扩散与沉积分布规律,倾向于运用细颗粒组分矿物学、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程度较高,今后需注意各端元值的时空变化,及受沉积过程的分异作用与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②建立和运用不同支流的物源示踪模型,研究晚新生代以来长江水系的演化历史,倾向于运用粗颗粒组分的物源分析方法,尤其是单颗粒碎屑矿物微区分析。由于长江流域面积巨大、区域地质复杂,建立支流域的精细物源分析指纹特征尚处在探索阶段,需注意运用碎屑锆石U-Pb定年与稀土元素、Hf同位素组成的综合物源分析法。综合运用多种物源分析法于长江中下游和三角洲盆地若干钻孔地层的研究,已较好地限定长江贯通的时间约在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之间,但仍存在较大争议,今后需在一些关键区域开展更多的深钻研究,提高物源精细示踪的效果、晚新生代地层测年的精度,并加强钻孔间的的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物源分析 源—汇系统 水系演化 边缘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