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3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zing Factors Affecting Erosion and Sedimentary Deposits Using the Empirical Method of PSIAC 被引量:1
1
作者 Abdolreza Alijani Armita Alijani +1 位作者 Nader Kohansal Ghadimvand Mohsen Aleal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7年第8期1078-1093,共16页
PSIAC empirical method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ethods calculating and estimating the amount of erodibility and sedimentation of sedimentary deposits in sedimentary basins and dams’ reservoirs. This method is bas... PSIAC empirical method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ethods calculating and estimating the amount of erodibility and sedimentation of sedimentary deposits in sedimentary basins and dams’ reservoirs.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analyzing nin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ing: surface geology, solid, weather, runoff, unpaved area, limited plant coverage, land usage, high lands erosion, river eros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These factors are rated according to their level of importance. The case study of this research is Lali Water Catchment, Khuzestan, Iran. The amount and intensity of adorability will be ranked as low, moderate and high.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field work, laboratorial studies and analyzing results obtained from statistic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npaved area and high land erosion a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effective factors,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runoff and surface geology are considered as the lowest rate. Other factors reflect moderate effects. Since any significant studies have not been done in this regard, the current research can present a new method to scrutinize the empirical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 It is noteworthy to highlight that different methods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scrutinize the amount of erodibility in most studies, but the present study has analyze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sub-methods of one major method.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affectability of each one of the nine factors, independently. In conclusion, the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to identify and determine suitable alternatives to stabilize sedimentary basins and increase the life span of dams 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projects and also reduce the destructive effects of floods. Additionally, it contributes civil projects in such 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ODIBILITY sedimentATION PSIAC Empirical method sedimentARY BASINS Dams’ Reservoir
下载PDF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THE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INCLUDING CURRENT AND SILT SEDIMENTATION (Ⅱ)——THE DISCRETE-TIME CASE ALONG CHARACTERISTICS
2
作者 罗振东 朱江 +1 位作者 曾庆存 谢正辉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4年第2期186-201,共16页
The mixed finite element(MFE) methods for a shallow water equ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water dynamics equations,silt transport equation,and the equation of bottom topography change were derived.A fully discrete MFE s... The mixed finite element(MFE) methods for a shallow water equ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water dynamics equations,silt transport equation,and the equation of bottom topography change were derived.A fully discrete MFE scheme for the discrete_time along characteristics is presented and error estimates are established.The existence and convergence of MFE solution of the discrete current velocity,elevation of the bottom topography,thickness of fluid column,and mass rate of sediment i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shallow water equation error estimate current and silt sedi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method
下载PDF
TRACING METHOD OF NATURAL SEDIMENTS BY NEUTRON ACTIVATION
3
作者 茅志祥 严佩岚 +6 位作者 黄建维 戴贤凯 韩乃斌 柴之芳 钱琴芳 马淑兰 马建国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21-128,共8页
A new method of NAA for sediment movement stud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natural sediment, the information about natural tracing agents has been obtained, which can show the direction of sedim... A new method of NAA for sediment movement stud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natural sediment, the information about natural tracing agents has been obtained, which can show the direction of sediment movement and relative discharge of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Test results in some areas, such as Shantou Harbour and Hangzhou Bay,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from normal hydrologic measurements and some results are not obtainable with the latter. The NAA is economical, practical and reliable, and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ING method NATURAL sediment NEUTRON activation NAA
下载PDF
Simulated Method on the Release of Sediment Pollutants in the Temple Lake
4
作者 Sha Qian Wang Haitao Zhang Weiha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simulated method on the release of sediment pollutants in the Temple Lake. [ Method] For existing pollution status of the Temple Lake, sediments and overlying water were sample...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simulated method on the release of sediment pollutants in the Temple Lake. [ Method] For existing pollution status of the Temple Lake, sediments and overlying water were sampled by the integrated device. Based on the technical route, through the orthogonal test, release process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sediment were simulated, and their release speeds were estimat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pH and DO in the labora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 and pollutant release was explored. [ Result] The integrated device of sediment sampling and test had simple structure, cheap cost and easy operation, and sediment pollution test could be conducted without disturbing sediment after collecting sediment. Among the studied three impact factors, temperature had the maximum influence on contaminant release process,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future research. [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outine research method of sediment contaminant release from other lakes, simulated method of contaminant release from sediment in the Temple Lake had many advantaqes, which was favorabl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latter period and actual lak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Contaminant release Integrated device Simulated method China
下载PDF
调水调沙期黄河下游河道洪峰增值预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赵连军 韩沙沙 董其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
准确预测黄河调水调沙期出现的洪峰增值现象,不仅是水库工程调度和下游防洪工程防护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研究面临的新课题。以增值比例为因变量,以小浪底沙峰、含沙量涨峰期平均涨率、含沙量起涨前基流、悬沙粒... 准确预测黄河调水调沙期出现的洪峰增值现象,不仅是水库工程调度和下游防洪工程防护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研究面临的新课题。以增值比例为因变量,以小浪底沙峰、含沙量涨峰期平均涨率、含沙量起涨前基流、悬沙粒径等小浪底出库水沙特征参数为自变量,基于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沙峰、含沙量涨峰期平均涨率作为洪峰增值的预判参数。研究发现,当小浪底含沙量涨峰期平均涨率超过22.9 kg/(m^(3)·h)时,小浪底至花园口河段可能发生洪峰增值现象,并可基于小浪底沙峰与增值比例之间的相关关系预测增值区间;对2023年调水调沙期小浪底水文站实时水情、沙情进行跟踪,在小浪底水文站第一个沙峰出现后,对小浪底至花园口河段洪峰增值进行了预测预报,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峰增值 特征参数 预测方法 调水调沙 黄河下游
下载PDF
不同计算方法的云南省永胜县下院滑坡堰塞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历史重建
6
作者 张宇 徐宗恒 +2 位作者 查玲珑 陈云英 陶真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1775,共15页
【研究目的】滑坡堰塞湖灾害链危害大,其形成和溃决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堰塞湖沉积物作为记录堰塞湖全生命周期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指示作用,采用最佳解析方法对其进行解读有利于还原沉积物沉积过程及古环境变化。... 【研究目的】滑坡堰塞湖灾害链危害大,其形成和溃决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堰塞湖沉积物作为记录堰塞湖全生命周期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指示作用,采用最佳解析方法对其进行解读有利于还原沉积物沉积过程及古环境变化。【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图解法和矩值法计算下堰塞湖沉积物统计特征的适用性问题,使用粒度结合有机质含量重建了堰塞湖沉积环境,对堰塞湖的发育过程进行还原。【研究结果】(1)堰塞湖沉积物分层沉积层序明显,为单一水动力湖相沉积,物质来源稳定,非多物源沉积;综合有机质变化和沉积物粒度特征表明该堰塞湖经历了4次干湿周期,在气候和地质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至少存在3次堵塞−泄流沉积过程,估算沉积旋回周期约为1750 a,该沉积历史应该是断裂带长期复杂的活动和气候−河流共同作用的结果。(2)通过对图解法和矩值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评价一致性较好,可直接进行替换;矩值法对偏态峰态整体计算结果比图解法大,在使用中需进行线性代换。由于描述参照值的缘故,偏态、峰态在统计表述中有所偏差。【结论】堰塞湖沉积物粒径分布简单,采用图解法计算更加便捷,与其他沉积物对比方便,推荐图解法对堰塞湖沉积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粒度特征对堰塞湖的沉积和溃决过程以及滑坡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还原该堰塞湖沉积期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堰塞湖沉积 粒度特征 图解法 矩值法 沉积历史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永胜县 云南省
下载PDF
黄河下游平滩流量的模拟方法
7
作者 吴保生 沈逸 +1 位作者 马子普 郑珊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1-801,共11页
在黄河流域水沙变异背景下,准确计算黄河下游平滩流量对于河道冲淤趋势预测与悬河治理十分重要。本文在比较分析已有多个黄河下游平滩流量计算方法基础上,首先建立了考虑非汛期水沙条件影响的平滩流量滞后响应模型,再提出了基于滞后响... 在黄河流域水沙变异背景下,准确计算黄河下游平滩流量对于河道冲淤趋势预测与悬河治理十分重要。本文在比较分析已有多个黄河下游平滩流量计算方法基础上,首先建立了考虑非汛期水沙条件影响的平滩流量滞后响应模型,再提出了基于滞后响应模型和能量法的平滩流量模拟方法,结果表明:(1)小浪底运行后非汛期水沙条件发生了重要改变,已有研究提出的三种黄河下游平滩流量计算方法中,滑动平均法、滞后响应模型、能量法均无法有效模拟2000年后的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2)建立了考虑非汛期水沙条件影响的滞后响应模型,以反映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非汛期来水来沙条件的影响,虽然提高了平滩流量的模拟精度,但平滩流量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中部分参数差异较大,结构形式不稳定。(3)借鉴能量法的优点,改进了平滩流量平衡值计算公式,改进后的平滩流量计算方法不仅可反映全年来水来沙的影响,而且可同时反映以床沙中值粒径为代表的床面阻力的影响,新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提高了平滩流量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平滩流量 来水来沙 床沙中值粒径 滞后响应 能量法
下载PDF
云南永胜古滑坡堰塞湖沉积物粒度多重分形特征及其指标适用研究
8
作者 张宇 徐宗恒 +1 位作者 查玲珑 陈云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6-1675,共10页
本文以云南永胜县下院滑坡堰塞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依据粒度测试结果采用传统粒度指标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系统化研究,探讨各传统指标在堰塞湖沉积解析中的适用性,探索多重分形理论在沉积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 本文以云南永胜县下院滑坡堰塞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依据粒度测试结果采用传统粒度指标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系统化研究,探讨各传统指标在堰塞湖沉积解析中的适用性,探索多重分形理论在沉积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①堰塞湖沉积物粒度统计参数明显不同于其他环境下的沉积物,具有河湖相沉积独特的分布曲线形式、分选状态和分形特征。优势粒级在分形计算中起主导地位,全局分形维数与分选系数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不同的分形维数对应着不同的堰塞湖沉积条件,分形维数在堰塞湖粒度解析中有着很好的运用前景;②多重分形结果显示2种不同时期的堰塞湖沉积物均以高聚集度组分为主体,表明粒径分布集中,反映出堰塞湖沉积过程中水动力的稳定性,沉积来源的唯一性,进一步证明了该堰塞湖曾长期存在。细粒组沉积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分布相对集中,优势粒组多但单个含量低,尾端含量低,内部分异较大;粗粒组分布呈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趋势,高聚集度粒组数量少但含量高,低聚集度粒组数量多但单个含量低,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③多重分形分析表明Δα、Δf在沉积物粒度分析中能够解析粒组内部分布特征,具有传统指标不可替代的作用,D_(0)和D_(1)两者结合可作为沉积环境解析的替代指标,与其他q阶多重分形联合可进一步作为堰塞湖解析指标,而D_(1)/D_(0)和D2则存在一定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沉积 粒度特征 图解法 分形维数 多重分形谱维数
下载PDF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THE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INCLUDING CURRENT AND SILT SEDIMENTA-TION (Ⅰ)-THE CONTINUOUS-TIME CASE
9
作者 罗振东 朱江 +1 位作者 曾庆存 谢正辉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4年第1期80-92,共13页
An initial-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shallow equ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water dynamics equations,silt transport equation, the equation of bottom topography change,and of some boundary and initial conditions is stu... An initial-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shallow equ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water dynamics equations,silt transport equation, the equation of bottom topography change,and of some boundary and initial conditions is studied, the existence of its generalized solution and semidiscrete mixed finite element(MFE) solution was discussed, and the error estimates of the semidiscrete MFE solution was derived.The error estimates are opti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shallow water equation error estimate current and silt sedimentation
下载PDF
黑龙江干流黑河市城区段河床演变研究
10
作者 石瑞花 张志崇 张羽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黑龙江黑河市城区河段河道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河床演变复杂。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水沙变化趋势。基于实测水文和泥沙资料,对河床稳定性及冲淤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属于少沙河流,结雅... 黑龙江黑河市城区河段河道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河床演变复杂。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水沙变化趋势。基于实测水文和泥沙资料,对河床稳定性及冲淤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属于少沙河流,结雅河口以上年径流和输沙量随时间呈减小趋势,结雅河口以下年径流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年输沙量呈减小趋势。自然状态下,河段岸线和深泓线位置基本稳定,河床冲淤变化不大,以约10年为一个周期,基本可以达到冲淤平衡。在人类活动及支流汇入影响下,黑河水位站至长发岛段纵向不稳定,预测会引起该段未防护岛屿洲滩的岸线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水沙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双累积曲线法 河床稳定性 冲淤演变 黑河市
下载PDF
骆马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11
作者 邱阳 任晓鸣 +4 位作者 王菲 汪玲玲 程加德 陈燕 王子轩 《环境科技》 2024年第4期58-64,共7页
对骆马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了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3个时段内10种重金属元素(铬、镍、铜、镉、铅、锑、砷、汞、铍、铊)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和来源。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 对骆马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了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3个时段内10种重金属元素(铬、镍、铜、镉、铅、锑、砷、汞、铍、铊)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和来源。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镍、铜、镉、铅在部分水期平均浓度高于江苏土壤环境背景值,汞和铊无点位超过背景值,且与其他水体相比,骆马湖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整体处在中低水平。沉积物中重金属除镉外整体单项生态风险较低,各点位综合潜在风险水平属于中等及以下范畴。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重金属污染主要源自工业和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骆马湖流域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混凝沉淀法处理冶金含氟废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祚峤 施梦圆 +2 位作者 毛瑞 郭海宁 苏宇傲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水中氟含量超标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目前冶金行业普遍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因此,针对混凝沉淀法除氟工艺中影响因素多、除氟效果缺少综合评估的问题,以某钢铁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正交实验考... 水中氟含量超标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目前冶金行业普遍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因此,针对混凝沉淀法除氟工艺中影响因素多、除氟效果缺少综合评估的问题,以某钢铁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正交实验考察pH、聚氯化铝(PAC)投加量、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PAC搅拌时间、PAM搅拌时间对含氟废水除氟效率影响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除氟效率的主次因素排序依次为pH、PAC搅拌时间、PAC投加量、PAM搅拌时间、PAM投加量。此外,对上述因素及温度等单因素变化对除氟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pH为7、PAC投加量为70 mL、PAM投加量为2.5 mL、PAC搅拌时间为15 min、PAM搅拌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0℃,在此最佳条件下除氟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9.3%。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沉淀法对氟离子总去除率在80%~90%,出水氟含量保持在7 mg/L左右,能够满足氟离子达标排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法 含氟废水 聚氯化铝 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膨润土同步提纯钠化研究及在球团中应用
13
作者 马磊 李兴旺 +2 位作者 张玖畅 杨涛 龙红明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基于某企业生产的低品质钙基膨润土,采用多重钠化工艺进行提质改性,系统研究了多重钠化剂种类及用量对膨润土性能指标和收得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钠化剂Na2CO3用量为2.0%时,钠化土的收得率为83.55%,其膨胀指数、吸水率和吸蓝量分别... 基于某企业生产的低品质钙基膨润土,采用多重钠化工艺进行提质改性,系统研究了多重钠化剂种类及用量对膨润土性能指标和收得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钠化剂Na2CO3用量为2.0%时,钠化土的收得率为83.55%,其膨胀指数、吸水率和吸蓝量分别由原土的5.0 mL/g、119%/(2 h)和26.9 g/(100 g)提升到22 mL/g、377.1%/(2 h)和39.6 g/(100 g),达到一级钠化土指标。采用多重钠化改性工艺可以显著提升膨润土指标,钠化剂配比为2.0%Na6P6O18和2.0%Na2CO3时,双重钠化土的膨胀指数为77 mL/g,吸水率为631.8%/(2 h),吸蓝量为39.1 g/(100 g),收得率为61.29%。造球实验中添加量为1.8%时,生球落下强度由原土的3.0次/(0.5 m)分别提高至一次钠化土的4.6次/(0.5 m)和双重钠化土的8.6次/(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沉降法 多重钠化 改性 球团
下载PDF
两种沉积物粒度分析测试方法对比及转换关系
14
作者 钱磊 孙吉主 +1 位作者 王勇 李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粒径分布(PSD)作为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对土体的工程性质具有很大影响。目前,测量海洋沉积物PSD存在不同的方法,但不同方法量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值得探讨。基于PSD沉降分析法与激光衍射法的测试原理,推导得出两种方法之间的联... 粒径分布(PSD)作为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对土体的工程性质具有很大影响。目前,测量海洋沉积物PSD存在不同的方法,但不同方法量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值得探讨。基于PSD沉降分析法与激光衍射法的测试原理,推导得出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一种转换方法。采用上述两种测量方法对两种不同海域的深海沉积物进行PSD分析,依据转换方法对激光衍射法得到的PSD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沉降分析法与激光衍射法所得结果主要差距在于黏土、粉砂粒径的含量,且经转换后,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黏土、粉砂粒级的百分含量基本一致,检验了转换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粒度分析 沉降分析法 激光衍射法 转换方法 相关性
下载PDF
两种全自动血沉仪对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效果比较
15
作者 黄洁 黄海樱 +2 位作者 陈波 吴秋欣 陈靖楠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06-109,共4页
目的比较普利生LBY-XC-40自动血沉仪(A品牌)和Alifax 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分析仪(B品牌)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评价不同品牌仪器测定ESR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的105份血液标本,分别用两... 目的比较普利生LBY-XC-40自动血沉仪(A品牌)和Alifax 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分析仪(B品牌)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评价不同品牌仪器测定ESR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的105份血液标本,分别用两种全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测定ESR,以魏氏法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全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的相关性,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A、B品牌与魏氏法的测量结果相关性良好(r=0.890、0.902,P<0.05),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A品牌与魏氏法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品牌与魏氏法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B品牌进行亚组分析,当ESR<20 mm/h时,B品牌测量结果高于魏氏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ESR≥20 mm/h时,B品牌测量结果与魏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红蛋白≤120 g/L时,B品牌的检测结果低于魏氏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120 g/L时,B品牌与魏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品牌与魏氏法测定ESR的结果相似,临床上可用于代替魏氏法快速测定ESR;B品牌与魏氏法测定ESR的结果相关性较好,但需重新建立相匹配的参考区间才更适用于临床测定E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全自动血沉分析仪 魏氏法
下载PDF
黄河北干流水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协调性分析
16
作者 黄建雄 冶运涛 +3 位作者 曹引 顾晶晶 关昊哲 蒋云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为了解黄河北干流河段径流和输沙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趋势,基于2002—2021年黄河北干流水沙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突变点检验、小波分析、水沙关系协调性分析等方法,对黄河北干流河段的头道拐、龙门、潼关3个水文站2002—2021年的水... 为了解黄河北干流河段径流和输沙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趋势,基于2002—2021年黄河北干流水沙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突变点检验、小波分析、水沙关系协调性分析等方法,对黄河北干流河段的头道拐、龙门、潼关3个水文站2002—2021年的水沙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北干流河段的输沙年内不均匀程度和集中度均大于径流,并且年内特征变化更加显著;各站径流集中期主要出现在9月,而输沙集中期主要在8月和9月;流域内水沙变化的显著突变年份多发生在2005年和2017年,可能与近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控影响相关;3个水文站水沙序列主要时间尺度对应的周期分别为13、10、9 a;黄河北干流的水沙不协调性在2008年之前主要表现为水少沙多,而在2008年之后则表现为水多沙少,其中头道拐的来沙系数始终小于0.009,一直处于水多沙少的状态。总体上,研究期内黄河北干流河段径流量在不断上升,而输沙量明显减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多沙少的趋势愈发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北干流 水沙变化 小波分析法 Mann-Kendall检验法 不协调度
下载PDF
舟山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钒的测定和风险浅评
17
作者 丁蕾 刘琴 金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海洋环境中经常检测到钒(V)的存在。钒在沉积物中大量吸附,且难以降解,威胁海洋生物安全,因此需要对海洋沉积物中的钒进行监测。本文优化了海洋沉积物中钒的检测方法,确定采用HNO3+HF+HClO4体系微波消解处理样品效果最佳,在优化仪器条件... 海洋环境中经常检测到钒(V)的存在。钒在沉积物中大量吸附,且难以降解,威胁海洋生物安全,因此需要对海洋沉积物中的钒进行监测。本文优化了海洋沉积物中钒的检测方法,确定采用HNO3+HF+HClO4体系微波消解处理样品效果最佳,在优化仪器条件,改进方法后,检出限为0.72μg/L,精密度RSD<6%,加标回收率为90.1%~107.4%,能满足海洋沉积物中钒的分析测定需求。采用优化后的方法对舟山近岸海域沉积物中的钒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沉积物中钒含量丰富,浓度为112.87~166.25 mg/kg。评估沉积物中钒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钒的生态风险处于中等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微波消解 石墨炉法 生态风险
下载PDF
新建市政隧道下穿多线运营铁路施工地表沉降研究——以郑州火车站操场街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明 谢璨 +1 位作者 宋曙光 韩少辉 《铁道勘察》 2024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高,易导致上方运营铁路路基、轨道变形,影响列车行车安全。为降低施工风险,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以郑州火车站操场街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矩形顶管法和管幕暗挖法施工引... 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高,易导致上方运营铁路路基、轨道变形,影响列车行车安全。为降低施工风险,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以郑州火车站操场街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矩形顶管法和管幕暗挖法施工引起的运营铁路路基沉降变化。并对矩形顶管法和管幕暗挖法进行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沉降控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比选,给出新建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安全施工方案。研究表明,运营铁路与新建隧道正交时,隧道正上方铁轨沉降最大,隧道中心点两侧铁轨沉降呈对称分布;矩形顶管法施工铁轨累计沉降值最大为5.6 mm,管幕暗挖法施工铁轨累计沉降值最大为4.04 mm,管幕暗挖法对运营铁路铁轨沉降的影响小于矩形顶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隧道 运营铁路 矩形顶管法 管幕暗挖法 沉降
下载PDF
弃土坡面不同建植恢复方式的减流减沙效应
19
作者 赵黎明 陈磊 +4 位作者 朱昊宇 刘旦旦 张靖雨 夏小林 汪邦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39,共10页
[目的]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场进行植被恢复后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探讨弃土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减流减沙效果,可以为弃土场后续治理与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皖西大别山区生产建设项目弃土,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获得不同建植方式... [目的]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场进行植被恢复后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探讨弃土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减流减沙效果,可以为弃土场后续治理与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皖西大别山区生产建设项目弃土,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获得不同建植方式(撒播、条播、穴播)和植被恢复阶段(生长期、成熟期、枯萎期)的弃土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并利用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其规律和差异。[结果]相对裸坡,植被恢复可有效延缓初始产流时间,撒播种植的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建植方式均起到一定的减流减沙效应,坡面累积产流产沙量呈现出:撒播<条播<穴播<裸坡以及生长期<成熟期<枯萎期的规律;坡面产沙与产流过程存在差异性,减流效应弱于减沙效应。[结论]建植方式减流减沙效益表现为撒播优于条播,穴播最差。生长期减流减沙效益优于成熟期,枯萎期最差。撒播方式在生长期内呈现出最佳的减流减沙效益,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达到49.6%,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场 人工模拟降雨 植被建植 产流产沙 累积距平方法 皖西大别山区
下载PDF
电梯轿厢智能化消毒系统设计
20
作者 朱燕 李国英 +1 位作者 张小丽 卫乐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3期18-22,共5页
针对传统人工消毒不彻底、不能实时检测空气中细菌微生物含量的问题,该文基于生物技术、嵌入式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对电梯轿厢智能化消毒系统进行设计,该系统以STM32为主控芯片,采用生物技术沉降法建立CO_(2)浓度与空气中细菌微生物含量... 针对传统人工消毒不彻底、不能实时检测空气中细菌微生物含量的问题,该文基于生物技术、嵌入式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对电梯轿厢智能化消毒系统进行设计,该系统以STM32为主控芯片,采用生物技术沉降法建立CO_(2)浓度与空气中细菌微生物含量关系,通过实时检测CO_(2)浓度来解决空气中细菌微生物实时检测的问题;数据经检测处理后进行显示,并采取智能消毒控制,同时将数据上传至ONENET平台并传输给APP,通过APP也可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和控制。测试表明,该系统方案为空气中细菌微生物实时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完成了预期的设计要求,达到了实时智能化消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消毒 沉降法 实时检测 ONENET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