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tu stabilisation followed by ex-situ composting for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heavy metals polluted sediments 被引量:5
1
作者 YU Guangwei LEI Hengyi +3 位作者 BAI Tao LI Zhong YU Qiang SONG Xianq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77-883,共7页
An innovative in-situ stabilisation treatment followed by ex-situ sediment composting was tested for its ability to treat and dispose of heavy-metal-polluted sediments in a river near the Chinese Pearl Delta. First, p... An innovative in-situ stabilisation treatment followed by ex-situ sediment composting was tested for its ability to treat and dispose of heavy-metal-polluted sediments in a river near the Chinese Pearl Delta. First, polluted sediments were treated in-situ to stabilise the heavy metals. Then the treated sediments were dredged, dewatered and sent for high temperature aerobic composting (HTAC) treatment. Finally, the compost products were used as a fertiliser for fiver bank plants. The stabilisation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during the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using in-situ stabilisation, the extraction concentrations of Cu, Zn and Pb were reduced by 65.0%, 82.2% and 90.0%, respectively, which are much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 given in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Hazardous Waste (GB5085.3-1996); (2) chemical fr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eavy metals were further stabilized during the HTAC treatment; (3)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 Zn and Pb in rainwater leachate through the river bank met the level of class V in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 in China (GB3838-2002). Therefore, using this new process, the toxicities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were reduced marke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minated sediments treatment and disposal heavy metal in-situ stabilisation resource utilisation
下载PDF
河道底泥的处理处置途径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景长勇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年第10期8-10,共3页
介绍了河道底泥的主要成分和特征,阐明了河道底泥对水体水质的危害,并对河道底泥的传统处理、卫生填埋、海洋投弃、堆肥处理和热干化与焚烧等处置途径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指出了河道底泥资源化处置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河道底泥 处理处置 资源化
下载PDF
长春市伊通河北北段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
3
作者 吴昊 王阿华 +2 位作者 聂泽宇 闻笑男 黄靖宇 《中国市政工程》 2019年第3期58-61,65,137-138,共7页
概述北方寒冷地区河流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的重难点问题,提出“工程目标-现状差距-原因分析-对症下药-模型验证-工程目标”的闭路循环设计思路。通过污染物溯源解析和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建立工程措施与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结合... 概述北方寒冷地区河流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的重难点问题,提出“工程目标-现状差距-原因分析-对症下药-模型验证-工程目标”的闭路循环设计思路。通过污染物溯源解析和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建立工程措施与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气候、水文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合流制管道溢流(CSO)调蓄处理、点源污水纳管、多功能复合人工湿地建设、清淤及底泥处理处置、水生动植物群落重构等技术措施,构建智慧水务系统增强运行管理水平,确保监测断面全年度达到水质目标,河道生态系统恢复到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水质模型 污水厂提标 CSO调蓄处理 多功能复合人工湿地 生物群落构建 底泥处理处置 智慧水务
下载PDF
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置技术在水库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汤德意 沈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5,共6页
为研究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置技术在深水水库中的应用及效果,以通济桥水库生态清淤工程为例,通过对环保绞吸式挖泥船清淤点附近和水库取水口水质的跟踪监测,分析清淤施工对水库底泥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并对板框压滤处理后的干化土含水率和余... 为研究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置技术在深水水库中的应用及效果,以通济桥水库生态清淤工程为例,通过对环保绞吸式挖泥船清淤点附近和水库取水口水质的跟踪监测,分析清淤施工对水库底泥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并对板框压滤处理后的干化土含水率和余水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清淤施工仅对距离挖泥船绞刀头20 m范围内的水体产生一定的扰动影响,且持续时间较短,对水库取水口水质基本无影响;清淤得到的高含水率淤泥经板框压滤处理后,土的含水率可降低至40%~60%,满足运输和资源化利用要求;处理后的余水指标符合达标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淤 淤泥处置 水库底泥 脱水干化 余水处理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黑臭河道底泥处理方式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龙翔 时燕 +3 位作者 曾婷婷 朱金祥 张学钊 谭允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8期256-258,共3页
根据《水污染防止行动计划》等黑臭河道治理相关的政策和国内现状,黑臭河道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底泥作为内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浚前危害内部水体、疏浚后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妥善处理处置底泥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综述... 根据《水污染防止行动计划》等黑臭河道治理相关的政策和国内现状,黑臭河道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底泥作为内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浚前危害内部水体、疏浚后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妥善处理处置底泥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综述底泥的危害、污染类型及处理处置的方式,为后续研究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底泥 处理处置
下载PDF
通沟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选择--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笛音 《四川环境》 2020年第3期125-131,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排水管道设施量不断增多,通沟污泥产量逐年增高。介绍了通沟污泥的性质及其处理、处置技术方法。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分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通沟污泥的特性,比较了国内外通沟污泥处理处置方式,最终推荐预处理+回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排水管道设施量不断增多,通沟污泥产量逐年增高。介绍了通沟污泥的性质及其处理、处置技术方法。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分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通沟污泥的特性,比较了国内外通沟污泥处理处置方式,最终推荐预处理+回收利用联合处理工艺。同时,推荐采用植物液“现场空间雾化工艺”进行除臭,以达到彻底除臭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沟污泥 处置方法 臭气处理 浦东新区
下载PDF
河湖底泥的来源、性质和处理处置技术——与污水厂污泥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段妮娜 王磊磊 +1 位作者 朱勇 杨雪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12期166-170,M0017,共6页
"十二五"以来,污泥处理处置逐渐受到重视。河湖底泥与污水厂污泥同属于城市污泥,但公众对于污水厂污泥了解较深入,对河湖底泥的产生、性质和处理处置技术尚未形成系统广泛的认知。河湖底泥和污水厂污泥在来源、组成、性质和... "十二五"以来,污泥处理处置逐渐受到重视。河湖底泥与污水厂污泥同属于城市污泥,但公众对于污水厂污泥了解较深入,对河湖底泥的产生、性质和处理处置技术尚未形成系统广泛的认知。河湖底泥和污水厂污泥在来源、组成、性质和处理处置方式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和相关性,以污水厂污泥为对比,介绍了河湖底泥的来源、组成、性质和处理处置技术,并对其处理处置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底泥 污水厂污泥 性质 处理 处置
下载PDF
城市河流污染底泥处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乔飞 《环境与发展》 2017年第7期44-45,共2页
内源污染(污染底泥)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文中概述了城市河流污染底泥(内源污染)的危害,分析了常见的几种污染底泥处理工艺,结合目前处理技术对底泥出路问题给予了一些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 河流 底泥 处理 处置
下载PDF
视频监控系统在茅洲河流域河道底泥处置工程监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新生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8年第7期61-63,66,共4页
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监理计量存在对象多、工作量大、难度高的问题。为此,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该工程监理计量工作难题,为类似工程监理提供了参考范例。
关键词 茅洲河流域 水环境综合治理 底泥处置 视频监控 监理
下载PDF
关于新疆南疆地区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方案的浅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怀义 《新疆环境保护》 2022年第4期43-48,共6页
农村污水无处理且无序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而且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因此,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进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国家新农村建设,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在调查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后,结合调研新疆南疆偏远地区的情况,... 农村污水无处理且无序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而且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因此,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进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国家新农村建设,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在调查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后,结合调研新疆南疆偏远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三级沉淀及过滤处理方案。本方案采用了深沉+过滤+微生物分解组合工艺技术的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系统,该系统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也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护方便、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具备了污水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双重优势,最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处理 三级沉淀池 物理过滤 微生物分解 无害化
下载PDF
长春市伊通河北北段底泥清淤处理处置设计探讨
11
作者 孙研 穆玉峰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2年第1期79-83,共5页
伊通河北北段内源污染严重,底泥量巨大。为高效、合理、经济地对底泥进行处理处置,在泥质分析过程中将底泥分为水利高程之上重金属超标底泥、水利高程之上非重金属超标底泥及水利高程之下底泥3个部分,各部分根据具体的底泥特性及最终去... 伊通河北北段内源污染严重,底泥量巨大。为高效、合理、经济地对底泥进行处理处置,在泥质分析过程中将底泥分为水利高程之上重金属超标底泥、水利高程之上非重金属超标底泥及水利高程之下底泥3个部分,各部分根据具体的底泥特性及最终去向进行合理的处理处置。多元化的处理处置方式为河道内源治理提供了新手段、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底泥 重金属 多元化 处理处置 生态构建
下载PDF
中国疏浚淤泥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进展 被引量:99
12
作者 张春雷 管非凡 +1 位作者 李磊 黄英豪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99,共5页
随着我国疏浚工程的广泛开展,短期内产生了大量的疏浚淤泥。疏浚淤泥是一种高含水率并含有污染物的固体废物,如何对其进行处理以及处理后的出路一直困扰着相关的管理和施工单位。在分析疏浚淤泥处理难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世界上常用... 随着我国疏浚工程的广泛开展,短期内产生了大量的疏浚淤泥。疏浚淤泥是一种高含水率并含有污染物的固体废物,如何对其进行处理以及处理后的出路一直困扰着相关的管理和施工单位。在分析疏浚淤泥处理难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世界上常用的疏浚淤泥处理处置技术,分析了疏浚淤泥的海洋和陆地处置方法,将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填海造陆技术、物理脱水技术、固化技术和热处理建材化处理技术的原理、效果、优缺点、经济性、适用性等。最后对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和利用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处理 处置 资源化 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