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amin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1
作者 Xuyin YUAN Xu DENG +2 位作者 Zhiyong SHEN Bing LIU Yi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B08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 生物利用率 沉积物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Heavy metals and phosphorus in tidal flat sediment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2
作者 GAO Xiaojiang1, CHEN Zhenlou2, ZHANG Nianli1, XU Shiyuan2, CHEN Limin1(1.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2.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4期472-478,共7页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Cu, Pb, Zn, Cr and Cd), and phosphorous (P) were determined in surface tidal flat sediment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Shanghai coa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Cu, Pb, Zn, Cr and Cd), and phosphorous (P) were determined in surface tidal flat sediment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Shanghai coa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following the order: Zn > Cu > Cr > Pb > C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forms of heavy metals in tidal flat sediment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pollution resources (outlet of sewage) and the local sedimentary an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The dominated form of non-residual heavy metals is bound to Fe/Mn oxides, and the next form is bound to carbonates. Moreover, contents of total P in sediments range from 18.0 μmol.g?1 to 31.4 μmol.g?1 along the coastline, speciation of P in sediments was different, most of P in tidal flat sediments is associated with calcium phases (as Ca-P) similar to marine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s PHOSPHORUS tidal flat sediments yangtze estuary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Estuarine Surface Sediments of Tangxi River in Chaohu Lake Basin 被引量:19
3
作者 LI Ruzhong SHU Kun +1 位作者 LUO Yueying SHI Y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1期9-17,共9页
A total of 30 surface sediments samples from the estuary wetland of the Tangxi River, Chaohu Lake Basin were obtained and tested. Enrichment factor (EF) and geoaccumulation index (Igeo) as well as multivariate sta... A total of 30 surface sediments samples from the estuary wetland of the Tangxi River, Chaohu Lake Basin were obtained and tested. Enrichment factor (EF) and geoaccumulation index (Igeo) as well a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including Factor Analysis (FA)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 were appli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urface sediments. The results of EF values show that the pollution of copper (Cu) and cadmium (Cd) occurs in the estuarine sediments, and that zinc (Zn), lead (Pb) and chrome (Cr) may originate from crustal materials or natural weathering process. The mean EF values of the five heavy metals are in the decreasing order: Cu〉Cd)Zn〉Pb〉Cr. Based on the lgeo of target heavy metals, the surfac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study area can be approximately categorized as unpolluted with Zn, Pb and Cr, and moderately polluted with Cu and Cd. The degree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decreases in the order of Cu〉Cd〉Zn〉Pb〉Cr. Three groups of pollution factors are presented from FA: Zn-TOC, Cu-Cd and Cr-Pb, which respectively accounte for 27.22%, 25.20% and 21.05% of variance. By means of HCA, a total number of seven groups are distinguished from 30 sampling sit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Cu and Cd are the prior controlled pollutants in the estuarine sediments of the Tangxi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pollution sediment ESTUARY multivariate analysis Chaohu Lake basin
下载PDF
Heavy metals in Changjiang estuarine and offshore sediments:responding to human activities 被引量:8
4
作者 DONG Aiguo ZHAI Shikui +3 位作者 Matthias Zabel YU Zenghui ZHANG Huaijing LIU Feif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88-101,共14页
The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ine and offshore sediments were analyzed for total heavy metals concentrations and chemical fractions. Distributions of heavy metals show typical banded diffusion pattern, with high co... The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ine and offshore sediments were analyzed for total heavy metals concentrations and chemical fractions. Distributions of heavy metals show typical banded diffusion pattern,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near the river mouth and following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offshore direction. According to chemical fractions, Fe/Mn oxide fraction is the major non-residual fract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ine and offshore sediments, Higher percentage of non-residual fraction of Pb implies that, the industrial contaminations transported via the atmosphere and river input, may affect the non-residual fraction of heavy metals. Over past fifteen years, the concentration of Pb normalizing to A1 presents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corresponding to the effect of human activities. By comparison of heavy metals fractions in 2003 to 2006, it has been realized that increasing water and sediment may cause a higher percentage non-residual fraction of Cu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offshore muddy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heavy metal FRACTION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下载PDF
Enrichment of Cd and Pb and associations with grain size in sediments in Nanjing alluvial island of Yangtze River
5
作者 Hongrui MA Yuqian MAO +2 位作者 Junfeng JI Qiling LIAO Shunsheng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B08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长江 重金属 沉积物 富集作用 冲积岛
下载PDF
骆马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6
作者 邱阳 任晓鸣 +4 位作者 王菲 汪玲玲 程加德 陈燕 王子轩 《环境科技》 2024年第4期58-64,共7页
对骆马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了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3个时段内10种重金属元素(铬、镍、铜、镉、铅、锑、砷、汞、铍、铊)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和来源。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 对骆马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了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3个时段内10种重金属元素(铬、镍、铜、镉、铅、锑、砷、汞、铍、铊)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和来源。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镍、铜、镉、铅在部分水期平均浓度高于江苏土壤环境背景值,汞和铊无点位超过背景值,且与其他水体相比,骆马湖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整体处在中低水平。沉积物中重金属除镉外整体单项生态风险较低,各点位综合潜在风险水平属于中等及以下范畴。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重金属污染主要源自工业和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骆马湖流域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扬子陆块西缘寒武系砂岩的物源分析:对古地理位置重建和构造背景的指示
7
作者 张英利 贾晓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3-380,共18页
扬子陆块西缘寒武系主要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的岩石组合,前人研究多认为形成于相对稳定的克拉通盆地。但同时期出现的大陆岩浆作用显然与前期认定的克拉通盆地性质不符,需要借助扬子西缘的物质来源探讨构造背景。基于野外露头等资料,... 扬子陆块西缘寒武系主要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的岩石组合,前人研究多认为形成于相对稳定的克拉通盆地。但同时期出现的大陆岩浆作用显然与前期认定的克拉通盆地性质不符,需要借助扬子西缘的物质来源探讨构造背景。基于野外露头等资料,本文通过对扬子陆块西缘会泽和会东附近寒武系3件砂岩样品进行重矿物分析、电气石电子探针和碎屑锆石U-Pb测年分析,确定扬子西缘寒武纪沉积物的源区;并结合沉积序列等综合探讨扬子陆块西缘寒武纪的构造背景。沉积序列表明,扬子西缘寒武系沧浪铺组、西王庙组和二道水组主要由砂岩和白云岩等组成,沉积环境为滨岸—潮坪。细—粗砂岩碎屑颗粒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较差;碎屑组分主要为石英,岩屑几乎全部为燧石,长石含量较少。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重矿物分析指示扬子西缘寒武系砂岩重矿物主要由锆石、赤—褐铁矿、电气石、钛铁矿、金红石、磷灰石等组成,重矿物组合指示岩浆岩为其主要母岩;电气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物源主要来自于贫锂花岗岩和变砂岩、变泥岩;碎屑锆石测年分析表明物源区母岩主要为983~540 Ma岩浆岩。碎屑锆石年龄对比等综合分析表明,寒武系沉积物部分源自康滇古陆983~708 Ma的岩浆岩和变沉积岩,部分源自冈瓦纳大陆东非造山带663~540 Ma的岩石,物源区岩石经历再旋回产物作用。扬子西缘寒武系的沉积序列、碎屑锆石年龄谱图和碎屑组成等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扬子陆块西缘寒武系形成于前陆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重矿物 物源分析 寒武纪 碰撞环境 前陆盆地 扬子陆块西缘
下载PDF
黄河流域渭河支流泾河(崆峒段)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溯源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军 脱新颖 +5 位作者 马利邦 周发元 李开明 马晓红 岳斌 臧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2-1794,共13页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以黄河流域泾河崆峒段为研究区,采集91个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并分析沉积物As、Cd、Cr、Cu、Hg、Ni、Pb和Zn共8项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I_(g...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以黄河流域泾河崆峒段为研究区,采集91个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并分析沉积物As、Cd、Cr、Cu、Hg、Ni、Pb和Zn共8项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I_(geo))和污染负荷指数(PLI)系统量化重金属污染特征,并联合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SOM)模型、相关性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定量解析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泾河崆峒段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高低依次为Cr(65.66 mg/kg)>Zn(55.63 mg/kg)>Ni(21.78 mg/kg)>Pb(17.50 mg/kg)>Cu(14.07 mg/kg)>As(10.94 mg/kg)>Cd(0.19 mg/kg)>Hg(0.032 mg/kg)。除Cd和Hg外,As、Cr、Cu、Ni、Pb和Zn含量的均值均低于甘肃省土壤背景值和黄土高原土壤背景值,且As、Cd和Cr含量的均值分别是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的1.22、1.46和1.22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所有元素高含量和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均分布于人类活动强烈和入河口周边流域,且Hg的空间异质性最强。Cd是泾河崆峒段亟需关注的首要污染元素,Hg、Pb、Cr和Zn存在局部污染,Cu、Ni和As为清洁无污染。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可能受污水交通源、农业源、金属冶炼加工源、电镀制造工业源和自然源的共同影响,贡献率依次为33.33%、27.21%、11.02%、15.49%和1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泾河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 来源解析
下载PDF
珠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生态风险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涂春霖 和成忠 +3 位作者 马一奇 尹林虎 陶兰初 杨明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威胁着珠江流域水环境的安全。研究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可以为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科学管理提供支撑。收集了2009-2022年发表的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Pb、Cr、Cu和Zn)含量的数据...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威胁着珠江流域水环境的安全。研究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可以为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科学管理提供支撑。收集了2009-2022年发表的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Pb、Cr、Cu和Zn)含量的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正交矩阵分解模型(PMF)探讨了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珠江流域沉积物中As、Cd、Pb、Cr、Cu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49.29、2.76、63.97、67.44、48.72和186.60mg∙kg^(-1),其中As、Cd、Pb和Zn超过了中国南方水系沉积物均值,而Cu和Cr接近中国南方水系沉积物均值。珠江流域沉积物中Cd和As污染最为严重,其中Cd主要为偏中度中度污染,As主要为轻度偏中度污染,其余重金属主要为轻度无污染。沉积物重金属单因子危害指数排序为:Cd>As>Pb>Cu>Zn>Cr。Cd在整个珠江流域内都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危害程度,贡献了生态风险指数的70.73%~93.73%;As在西江、南北盘江和珠江三角洲危害程度均为中等;其余重金属Pb、Cr、Cu和Zn危害程度均为轻微。PMF解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为矿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复合污染源、燃煤和工业活动污染源、大气沉降和交通污染源以及自然源,贡献分别为21%、17%、35%和27%,其中前三者均属于人为来源,贡献累计可达73%。Cd和As主要受到矿业活动、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影响,Pb主要来源于交通污染和矿业活动,Cr主要为自然源,而Cu和Zn来源比较复杂,受到4种来源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源解析
下载PDF
大清河流域下游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优控源解析
10
作者 元如雨 张奇 +2 位作者 李橙 吴亦红 田在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2-4052,共11页
为探讨重金属不同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风险影响,本文以大清河流域下游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测定36个沉积物样品重金属Cu、Pb、Ni和Cr的含量,采用传统分析法量化重金属污染程度,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分... 为探讨重金属不同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风险影响,本文以大清河流域下游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测定36个沉积物样品重金属Cu、Pb、Ni和Cr的含量,采用传统分析法量化重金属污染程度,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同时,在PMF源解析的基础上,结合重金属毒性和环境背景值等因素,运用PMF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模型(ERI)、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HHRA)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解析污染源对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的贡献率.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表明,以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本底值为标准值,研究区4种重金属Pb、Ni、Cu和Cr均为轻微污染.PMF解析表明,重金属污染源有工业源(43.26%)>农业-交通源(34.97%)>交通-自然源(21.77%).污染源生态风险评估模型显示,交通-自然源(39.21%)>农业-交通源(34.07%)>工业源(26.72%),交通-自然源为潜在生态风险优控源;污染源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显示,工业源(43.98%)>农业-交通源(26.90%)>交通-自然源(29.12%),工业源为人体健康风险优控源,且Cr为人体健康风险优控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河流域下游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源解析 污染源风险
下载PDF
巢湖北岸烔炀河流域池塘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11
作者 熊竹阳 万能胜 +2 位作者 齐鹏云 赖锡军 邓建才 《长江技术经济》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在巢湖北岸烔炀河流域,选择不同利用类型的池塘钻取了沉积物柱状样,分析了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浓度,并剖析了重金属在水平、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池塘表层沉积物中Cr、As、Hg、Cd、Cu、Pb、Ni、Zn浓度分别为56.5~91.0、6.... 在巢湖北岸烔炀河流域,选择不同利用类型的池塘钻取了沉积物柱状样,分析了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浓度,并剖析了重金属在水平、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池塘表层沉积物中Cr、As、Hg、Cd、Cu、Pb、Ni、Zn浓度分别为56.5~91.0、6.4~10.1、0.06~0.11、0.10~0.25、18.07~28.77、11.58~17.60、15.94~19.0、42.26~68.07 mg/kg;垂向上随着沉积物深度增加,重金属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烔炀镇老镇区池塘(S1)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高于其他池塘。烔炀河流域池塘沉积物中重金属Cr、Hg、Cu、Zn、As等5种重金属元素具有同源性,受成土母质影响,而Ni、Pb、Cd 3种重金属受人类活动影响;池塘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轻微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烔炀河流域 池塘沉积物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下载PDF
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淑婷 耿楠 +1 位作者 周书桓 金敬慈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26-130,146,共6页
为了解钱塘江流域下游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杭州下沙段)为研究区域,选择3处代表点位(1号为工业区、2号为湿地区、3号为生活区)采集沉积物检测其中重金属镉(Cd)、铜(Cu)、铬(Cr)、锰(Mn)浓度,并... 为了解钱塘江流域下游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杭州下沙段)为研究区域,选择3处代表点位(1号为工业区、2号为湿地区、3号为生活区)采集沉积物检测其中重金属镉(Cd)、铜(Cu)、铬(Cr)、锰(Mn)浓度,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重金属污染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但Cd在1号点位和2号点位达到较高潜在生态风险,3个点位重金属综合污染均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状态,但2号点位综合污染指数接近中等潜在风险。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也表明,Cd在1号点位和2号点位污染程度较高,均为重度污染状态,2号点位多种重金属综合污染达到中度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其中Cd是对河道污染较严重的元素,需要广泛关注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钱塘江流域 下沙段
下载PDF
长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被引量:54
13
作者 周怀东 袁浩 +2 位作者 王雨春 陆瑾 万晓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519,共5页
分析了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Cu,Zn,Pb,Cd,Cr,As,Hg)的含量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除Zn外,长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Cd的污染较为严重,Cd主要以可交换态的形式存在,长江水系沉积... 分析了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Cu,Zn,Pb,Cd,Cr,As,Hg)的含量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除Zn外,长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Cd的污染较为严重,Cd主要以可交换态的形式存在,长江水系沉积物中Zn,Pb以及Cu具有相似的同源性,而Cd,As,Hg以及Cr则另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长江
下载PDF
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 被引量:134
14
作者 范成新 朱育新 +2 位作者 吉志军 张路 杨龙元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用ICP方法分析了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含量 ,以太湖宜溧河口下层沉积物作背景样品 ,用均方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污染综合指数计算 ,并根据划分的污染等级对宜溧河水系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 :宜... 用ICP方法分析了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含量 ,以太湖宜溧河口下层沉积物作背景样品 ,用均方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污染综合指数计算 ,并根据划分的污染等级对宜溧河水系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 :宜溧河及其入湖口沉积物平均呈轻污染状态 ,北部支流未受污染 ,南部支流和太湖沿岸呈轻污染 ,干流河段污染最为严重 ,呈偏中度污染水平 ,在个别测点综合评价已达到重度污染状态 .全水系Cu、Zn、Cd和Pb的污染指数略高 ,其中仅有Cd含量高出我国土壤一级自然背景值 ,表现为Cd污染型 ,其原因可能与该地区水泥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的污染排放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沉积物 重金属评价 镉污染 宜溧河 太湖
下载PDF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71
15
作者 盛菊江 范德江 +2 位作者 杨东方 齐红艳 徐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05-2412,共8页
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细颗粒组分(<63μm)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为As10.47 mg.kg-1、Cd 0.19 mg.kg-1、Cu 37.68 mg.kg-1、Pb 36.86 mg.kg-1、Cr 97.80 mg.kg-1、Zn 98.65 mg.kg-1.空间分布上,As... 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细颗粒组分(<63μm)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为As10.47 mg.kg-1、Cd 0.19 mg.kg-1、Cu 37.68 mg.kg-1、Pb 36.86 mg.kg-1、Cr 97.80 mg.kg-1、Zn 98.65 mg.kg-1.空间分布上,As、Cd和Cu含量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大有递减的趋势,Pb、Cr和Zn含量变化不显著,调查海区南部海域的重金属含量普遍比北部海域高.单因子污染评价显示,调查海域底质局部已经受到了As、Cu、Pb、Cr和Zn的中度污染,而Cd的影响较轻微.依据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对本区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表明,大部分站位As、Cu和Cr 3种重金属的含量位于效应浓度低值(ERL)和效应浓度中值(ERM)之间,只是偶尔产生不利的生物效应;Cd、Pb、Zn 3种重金属的含量都低于ERL或大部分站位低于ERL,几乎不会产生不利的生物效应.对底质综合环境质量进行的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外和杭州湾外近海海域的综合底质环境较差,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评价
下载PDF
长江口地区近1500年以来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对流域环境响应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何中发 杨守业 +3 位作者 赵宝成 李晓 谢建磊 温晓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0,共10页
对长江口泥质沉积区ZK6孔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同位素测年、8个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含量对比分析,综合评价了1500年以来沉积物粒度和重金属元素垂向变化特征,并从长江流域环境变化的角度揭示了流域人类活动对... 对长江口泥质沉积区ZK6孔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同位素测年、8个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含量对比分析,综合评价了1500年以来沉积物粒度和重金属元素垂向变化特征,并从长江流域环境变化的角度揭示了流域人类活动对长江口沉积物元素赋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ZK6孔平均沉积速率为1.85cm/a;As、Cd自底部到顶部表现出元素含量一直在逐步升高的趋势;Cr元素自底部到顶部,表现出元素含量逐步降低的趋势;Cu、Hg、Pb、Ni、Zn元素,表现出自底部到顶部先逐步降低后又含量升高的趋势;除Cr外其他几个元素自2m以浅含量明显升高、变幅增大。8个重金属元素对长江流域环境变化的响应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As>Hg>Cu>Pb>Zn>Ni>Cr。Cd、As、Hg是长江流域特别需要加强环境风险监控的指标,潜在的含量变化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地球化学 重金属 长江流域 环境响应 长江口
下载PDF
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9
17
作者 孔明 彭福全 +3 位作者 张毅敏 尹洪斌 刘庄 晁建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63-1871,共9页
以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为对象,对8种重金属(Cd、Cr、Cu、Zn、Ni、Pb、As和Hg)总量及形态进行分析并运用潜在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d、Cr、Ni、Cu、Zn、Pb、As和Hg的总量... 以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为对象,对8种重金属(Cd、Cr、Cu、Zn、Ni、Pb、As和Hg)总量及形态进行分析并运用潜在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d、Cr、Ni、Cu、Zn、Pb、As和Hg的总量总体呈现为南淝河-十五里河水系含量高,其次是裕溪河及支流,其他5条水系的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BCR形态分析表明,重金属元素Hg、Cr、Ni和Cu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分别占总量的77.56%、64.83%、56.52%和48.93%),Cd的可提取态含量比例最高(89.22%),其次为Zn、Pb和As(70.35%,69.50%和63.70%).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RI)表明,Cu、Zn、Pb、Cr、Ni和As均为低污染等级,Cd为较重污染等级,Hg为重污染等级,7个水系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排序为:南淝河-十五里河>裕溪河>柘皋河>杭埠河-丰乐河>派河>白石山河>兆河,重潜在风险和严重潜在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淝河-十五里河水系以及裕溪河水系,因此,今后对巢湖流域进行重金属整治时可着重考虑针对这两条水系的Cd和Hg元素的重点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巢湖流域 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分析 风险评价
下载PDF
云南省沘江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李鸿 角媛梅 +2 位作者 明庆忠 何兰兰 周鸿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5-600,共6页
以地处铅锌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亚洲第一位的兰坪金顶铅锌矿区下游河流——沘江的水体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采样,采用室内试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水体中的ρ(Pb)和ρ(Cd)以及底泥中的w(Pb)和w(C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以地处铅锌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亚洲第一位的兰坪金顶铅锌矿区下游河流——沘江的水体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采样,采用室内试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水体中的ρ(Pb)和ρ(Cd)以及底泥中的w(Pb)和w(C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沘江流域水体中ρ(Pb)和ρ(Cd)平均值分别为0.448和0.167 mg/L,均已超过国家Ⅴ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水体中ρ(Pb)和ρ(Cd)与采样点及矿区的距离呈正相关,即距矿区越近污染越严重,距矿区越远则污染越轻;水体中的ρ(Pb)和ρ(Cd)与底泥中的w(Pb)和w(Cd)呈正相关;重金属Pb和Cd的生态危害系数属于很强生态危害范畴,严重威胁流域的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沘江流域 水体 重金属污染 底泥
下载PDF
pH对长江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d、Pb释放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亚平 王岚 +2 位作者 许春雪 季俊峰 王苏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4-600,共7页
河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具有潜在的危害性,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会使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释放到水体中。因此,研究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释放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了长江下游沉积物在不同pH条件下重金属元... 河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具有潜在的危害性,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会使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释放到水体中。因此,研究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释放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了长江下游沉积物在不同pH条件下重金属元素Cd、Pb的释放能力和释放前后Cd、Pb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Cd、Pb在沉积物中的释放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并且释放率随pH的升高而迅速降低,pH>7.0后,释放率都非常低。释放能力Cd明显大于Pb。形态分析的4个典型沉积物样品中,Cd在南京位点样品中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中,其余3个位点样品主要存在于弱酸态和可还原态中,Pb在4个典型沉积物样品中主要存在于可还原态中。pH的变化使沉积物中Cd的各形态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释放,弱酸态和可还原态释放的程度最大,而Pb的各个形态释放都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沉积物 重金属元素 释放 形态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不同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累积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4
20
作者 邴海健 吴艳宏 +1 位作者 刘恩峰 羊向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5-683,共9页
利用富集因子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合年代学结果,对长江中下游湖泊太白湖、龙感湖、巢湖和西氿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o、Cr、Cu、Ni、Pb、Zn的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比较分析了上述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太白湖和龙... 利用富集因子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合年代学结果,对长江中下游湖泊太白湖、龙感湖、巢湖和西氿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o、Cr、Cu、Ni、Pb、Zn的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比较分析了上述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太白湖和龙感湖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富集程度均较低;巢湖沉积物中Co、Cr、Ni的富集程度接近中等水平,而Cu、Pb、Zn的富集已经达到中等水平;西氿沉积物中Co的富集非常低,Cr、Ni富集水平较低,Pb达到中等富集,Cu、Zn达到较高的富集水平.对4个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进行比较:巢湖>西氿>龙感湖>太白湖.各湖泊沉积物中单一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都较低,但是,根据多元素潜在生态评价指数,各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明显不同的潜在生态风险:巢湖>西氿>龙感湖>太白湖.总体上看,太白湖和巢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自1965年以来一直在加重,而龙感湖和西氿沉积物在表层有下降的趋势.这种差异与各个湖泊流域内人类活动的方式和强度密切相关.巢湖和西氿流域内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迅速,人类活动导致大量重金属元素进入湖泊,给湖泊带来明显的污染;而龙感湖和太白湖流域人类活动主要以农业活动为主,人类活动对重金属的贡献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指标 生态风险 湖泊沉积物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