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地震灾害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利民 田一颖 李君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为了深化地震灾害史的研究,为今后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借鉴和启示,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清代地震灾害相关研究成果,以展现清代地震灾害史研究现状。研究表明,清代地震史料收集、地震总体研究、地震专题研究、地震... 为了深化地震灾害史的研究,为今后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借鉴和启示,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清代地震灾害相关研究成果,以展现清代地震灾害史研究现状。研究表明,清代地震史料收集、地震总体研究、地震专题研究、地震灾害应对等研究成果丰富且具有阶段性特征,但也存在史料挖掘运用不足、研究视角与维度狭窄、研究范式单一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挖掘民间文献,以交叉研究作为创新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地震灾害史研究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地震 灾害史 阶段性 研究创新
下载PDF
《永乐大典》的书厄、流散及其文化传承
2
作者 白清礼 史伟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永乐大典》是我国图书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对图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图书事业为视角,梳理《永乐大典》的编纂背景、历经浩劫及国内外流散的坎坷历程,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沧桑与不朽价值。这部国宝级典籍饱经沧桑但传承之路依... 《永乐大典》是我国图书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对图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图书事业为视角,梳理《永乐大典》的编纂背景、历经浩劫及国内外流散的坎坷历程,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沧桑与不朽价值。这部国宝级典籍饱经沧桑但传承之路依旧蹒跚,亟须更多关注。从宏观微观两个维度论证《永乐大典》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探析传承路径,旨在激活其新时代生命力,推动《永乐大典》的文化智慧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典》 图书事业 书厄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农业灾害史视野下的古代龙崇拜
3
作者 赵东科 郑遥 卫丽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中国曾经长期处于农业社会,龙与水密不可分,龙可以缓解旱灾,亦可造成水患。通过梳理史料发现,向龙祈雨方式多样,记载不绝于史。蛟龙导致水患的记载颇多,亦有应对蛟龙的手段,但伐蛟记录很少。从农业灾害史的视角分析,发现我国古代旱水灾... 中国曾经长期处于农业社会,龙与水密不可分,龙可以缓解旱灾,亦可造成水患。通过梳理史料发现,向龙祈雨方式多样,记载不绝于史。蛟龙导致水患的记载颇多,亦有应对蛟龙的手段,但伐蛟记录很少。从农业灾害史的视角分析,发现我国古代旱水灾数量相当,而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远大于水灾。古人应对旱灾的手段收效不彰,只能将降雨的希望寄托于神龙。为应对水灾,国家专设治水机构和官职,有一整套应对水患的措施。随着一次次旱灾的来临,祈雨活动的次数和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龙的崇拜不断强化,并将龙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蛟 农业灾害史 龙崇拜 古代
下载PDF
中国古代灾异记录研究的三种维度
4
作者 阳清 冯秀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中国古代灾异记录研究总体上展示出人文、社会、科学三种维度,并在古今不同时代各有侧重,呈现递变。通过灾异文献的汇辑梳理,这种变化表现为:从东汉最初的“人文”审视,到传统社会中后期“社会”与“人文”并重,再到当代学者对“科学”... 中国古代灾异记录研究总体上展示出人文、社会、科学三种维度,并在古今不同时代各有侧重,呈现递变。通过灾异文献的汇辑梳理,这种变化表现为:从东汉最初的“人文”审视,到传统社会中后期“社会”与“人文”并重,再到当代学者对“科学”规律的特别追求。关于灾异现象与灾异史的当代研究,可见“科学”与“人文”“社会”视角的交融与消长之态。关于灾异思想与主体认知的当代研究,可见以“人文”为主导趋于细致。关于灾异书写与文化记忆的当代研究,大致以“人文”视角为特色走向复合。以上三种维度及其变化,恰是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缩影和应有之义,客观展示出其发展空间,预示其未来可能,昭示其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灾异记录 研究维度 灾异史 灾异认知 灾异书写
下载PDF
中国自然灾害史融入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5
作者 刘梅先 林凯荣 龙通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7期167-170,175,共5页
水灾害是我国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华民族在同水灾害抗争的过程中,创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用生命、精神和智慧书写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水灾害防治课程... 水灾害是我国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华民族在同水灾害抗争的过程中,创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用生命、精神和智慧书写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水灾害防治课程中引入中国自然灾害史,对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讨论引入中国自然灾害史辅助水灾害防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可行性及融入方法与途径。实践结果表明,融入中国灾害史有利于提高水灾害防治课程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害防治 自然灾害史 课程思政 家国情怀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何以“现地”:东晋南朝灾害史研究再析
6
作者 潘嘉晖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7-87,共11页
东晋南朝灾害史研究成果虽颇丰,但研究模式固化、结论简单重复、逻辑方法硬套等问题尚待突破。“现地”研究法,是一种既强调“当时语境”与“实际山川”因素,又注重以“人的研究”为基点的文史研究法。引入此法,在对该时期灾害史研究进... 东晋南朝灾害史研究成果虽颇丰,但研究模式固化、结论简单重复、逻辑方法硬套等问题尚待突破。“现地”研究法,是一种既强调“当时语境”与“实际山川”因素,又注重以“人的研究”为基点的文史研究法。引入此法,在对该时期灾害史研究进行再探讨时,既需注重相关史料的“文本语境”与“历史语境”,又要关注该时期的“变态环境”与“常态环境”,还需强调“人的研究”这一理念,平衡“人文性”与“科学性”。如此,不仅能为东晋南朝灾害史研究提供特定“语境”支撑,又可奠定客观“环境”基础,使其以“人与自然之交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人”为研究基点,从而使研究走向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灾害史 “现地”研究法
下载PDF
图像史视域下1917年涿县水灾研究--以邓之诚水灾摄影照片为核心
7
作者 穆俊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3-128,共16页
图像与文字都是历史记述的重要方式,但图像可以更直观地再现文字无法呈现的历史细节,佐证或纠正相关历史记载,邓之诚1917年拍摄的涿县水灾照片在这方面就极富价值。梳理邓之诚水灾摄影照片,对比并结合文本记载,对1917年涿县水灾的致灾... 图像与文字都是历史记述的重要方式,但图像可以更直观地再现文字无法呈现的历史细节,佐证或纠正相关历史记载,邓之诚1917年拍摄的涿县水灾照片在这方面就极富价值。梳理邓之诚水灾摄影照片,对比并结合文本记载,对1917年涿县水灾的致灾祸首、灾情、急赈问题能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从致灾祸首看,此次水灾祸首应为拒马河,而非永定河。从灾情看,灾民身、心受到水灾双重打击的同时,严重的城乡和贫富差异又进一步加重了底层贫民的受灾程度。从灾情应急赈济看,个人和慈善团体的义赈明显发挥了主导作用,其中中国红十字会的急赈更呈现了严格遵守红十字会活动宗旨、多举并重、集中式多点散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史 涿县 水灾 邓之诚
下载PDF
ACTIVITIES OF THE ESCAP/WMO TYPHOON COMMITTEE REGARDING SEDIMENT-RELATED DISASTER PREVENTION USING NON-STRUCTURAL MEASURES,BASED ON JAPANESE SABO TECHNOLOGY
8
作者 SHIN-ICHIRO HAYASHI HIDEAKI MIZUNO +2 位作者 ATSUSHI OKAMOTO MASAKI HIRUMA REIJI KONDO 《Tropical Cyclone Research and Review》 2013年第1期55-64,共10页
In the project activities of the ESCAP/WMO Typhoon Committee(TC),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nd and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NILIM), the SABO(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Infras... In the project activities of the ESCAP/WMO Typhoon Committee(TC),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nd and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NILIM), the SABO(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and Tourism(MLIT), and the SABO and Landslide Technical Center(STC) implemented two projects: “Sediment-related Disaster Forecasting Warning System Project”(2002–2008) and “Project on Hazard Mapping for Sediment-related Disasters”(2009–2012). The aim of these projects was to distribute Japanese SABO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non-structural measures, among TC members. 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non-structural measures for sediment-related disaster prevention based on Japanese SABO technology, the contents of the two projects’ activities, the preparation of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the creation of a hazard map, and the preparation of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resident evac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related disaster prevention NON-STRUCTURAL measures early WARNING hazard map
原文传递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地震勘探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
9
作者 罗忠琴 刘鹏 +1 位作者 唐建益 刘最亮 《中国煤炭》 2023年第1期16-29,共14页
地震勘探在我国煤炭工业中的应用已有60多年历史。简要回顾了煤炭地震勘探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勘探的应用效果,如地震法探查断层、陷落柱、煤层厚度、煤层顶板与底板突水灾害、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采空区、废弃巷道、岩浆岩倾侵入区、河... 地震勘探在我国煤炭工业中的应用已有60多年历史。简要回顾了煤炭地震勘探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勘探的应用效果,如地震法探查断层、陷落柱、煤层厚度、煤层顶板与底板突水灾害、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采空区、废弃巷道、岩浆岩倾侵入区、河床冲刷煤层变薄带等;系统分析了煤矿采区采前勘探前沿地震技术的攻关进展。在综合分析我国煤炭地震勘探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方法研究、优化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等未来几年我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10个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大幅提高地震勘探在探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致灾因素 煤炭地震勘探技术 发展历程 发展方向
下载PDF
甲骨卜辞“灾祸”义词语研究
10
作者 洪飏 于雪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1-32,共12页
殷商时代,先民生产力水平低下,灾祸的降临严重影响生活,殷商先民为防灾避祸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占卜活动。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记录着先民对各类灾祸的畏惧和重视。本文意在全面梳理甲骨卜辞“灾祸”义词语的使用特点和组类差别,... 殷商时代,先民生产力水平低下,灾祸的降临严重影响生活,殷商先民为防灾避祸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占卜活动。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记录着先民对各类灾祸的畏惧和重视。本文意在全面梳理甲骨卜辞“灾祸”义词语的使用特点和组类差别,找出其中的异同和使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辞 灾祸 断代
下载PDF
《搜神记》与“正史”之灾异、方术叙事
11
作者 王庆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6,171,共10页
通过分析《搜神记》与相关文类之相通、相联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回归还原当时历史文化语境把握其文本性质。《搜神记》成书之际,汇集、整合了正史、杂传、子书、小说等多种志怪叙事传统和书写模式,形成了多元化文本性质。《搜神记》与... 通过分析《搜神记》与相关文类之相通、相联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回归还原当时历史文化语境把握其文本性质。《搜神记》成书之际,汇集、整合了正史、杂传、子书、小说等多种志怪叙事传统和书写模式,形成了多元化文本性质。《搜神记》与“正史”相互取材,集中于《五行志》和《方术列传》,典型反映了灾异叙事体例、方术书写模式,关联着作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灾异论和作为社会知识体系的数术之学。随着灾异论、数术文化与“正史”叙事理念的发展演化,宋人开始将《搜神记》看作脱离政治文化的志怪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正史 灾异叙事 方术书写 志怪小说
下载PDF
中国灾害史研究的新范式——评《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
12
作者 张剑光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19,共6页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是灾害史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成果,谋篇布局的宏阔完整,对清代的灾等、报灾、勘灾、以工代振、勘不成灾、审户、栖流所等重点议题进行了突破性探讨。书中认为清前期的自然灾害在中国灾害史上具有普遍...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是灾害史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成果,谋篇布局的宏阔完整,对清代的灾等、报灾、勘灾、以工代振、勘不成灾、审户、栖流所等重点议题进行了突破性探讨。书中认为清前期的自然灾害在中国灾害史上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特点、灾赈机制有着典型性特点、是清王朝政治智慧的体现。这是一本历史灾害研究新范式的著作,在清代灾害史研究上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史 清前期 官赈 制度史 新范式
下载PDF
基于时程响应分析的区域梁式桥震后状态快速评估
13
作者 杨纪鹏 钱骥 +2 位作者 夏烨 闫业祥 孙利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8-109,共12页
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枢纽,震后快速判定其损伤状态对于抢险救灾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基于易损性的方法仅能给出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指标下的破坏概率,给灾后抢险救援路线的选择带来一定困惑。本中研究提出基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响应分析的区域... 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枢纽,震后快速判定其损伤状态对于抢险救灾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基于易损性的方法仅能给出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指标下的破坏概率,给灾后抢险救援路线的选择带来一定困惑。本中研究提出基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响应分析的区域桥梁群地震灾害模拟技术,首先将地表加速度响应反演得到基岩加速度响应,再根据地质钻孔数据计算得到区域地震动云图;其次,提出梁式桥的简化力学模型,实现区域梁桥的标准化数据输入与快速计算;最后,基于时程分析结果判定构件损伤状态,使用串联体系方法得到桥梁整体损伤状态。以某一地区85座桥梁为例,根据E2地震反应谱选取地震波进行区域桥梁地震灾害模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计算效率高,同时能够考虑结构的设计参数、场地特性、余震对结构的影响,可定量评估结构损伤状态,计算结果能够为灾后救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区域桥梁群 非线性时程分析 状态评估
下载PDF
反思与展望:近三十年中国明代灾害史研究综述
14
作者 隆杰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明代灾害史的研究日趋深化,从长时段的对明代进行整体的灾害研究再到区域性研究以及具体灾种的研究,不断细化,其间兼而探讨了明代灾害与政治、经济以及明代荒政、荒政思想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研究内容与研究...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明代灾害史的研究日趋深化,从长时段的对明代进行整体的灾害研究再到区域性研究以及具体灾种的研究,不断细化,其间兼而探讨了明代灾害与政治、经济以及明代荒政、荒政思想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与自然科学学者都在不断相互借鉴;从研究区域上,明代灾害史研究主要关注北方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黄河流域地区,其次为江淮地区的安徽、江西等地,最后是南方的福建和贵州等地,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地区灾害研究则相对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灾害研究 综述 荒政
下载PDF
清代新疆灾害史研究述评
15
作者 邵焕可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近年来,学术界在清代新疆灾害史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类灾害的发生频次、灾因、灾害发生规律及应灾机制等一些基本问题得到了梳理。汇总与统计了清代新疆灾害史料,评析了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认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研究不平... 近年来,学术界在清代新疆灾害史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类灾害的发生频次、灾因、灾害发生规律及应灾机制等一些基本问题得到了梳理。汇总与统计了清代新疆灾害史料,评析了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认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研究不平衡、对新疆地区的特殊性关注度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史料充分发掘与利用,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借鉴,以期在研究上取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获得在理论上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 灾害史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16
作者 肖云鹤 杨迪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1-97,共7页
三十年来,学者们对河南近代灾荒史进行了逐渐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类型上,主要集中于水旱灾害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沿用传统研究范式,即灾荒成因、影响和救济研究。对于往后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首先要拓宽研究视... 三十年来,学者们对河南近代灾荒史进行了逐渐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类型上,主要集中于水旱灾害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沿用传统研究范式,即灾荒成因、影响和救济研究。对于往后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首先要拓宽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其次要不断完善研究方法和手段,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联系;最后要充分挖掘和运用相关史料,重视救荒思想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三十年 河南 近代 灾荒史 赈灾 救济
下载PDF
The History of Disaster Incidents and Impacts in Nepal 1900–2005
17
作者 Komal Raj Ary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SCIE 2012年第3期147-154,共8页
The people of Nepal today are exposed to perennial local disaster events and profound vulnerability to disaster. The combined efforts of government, donors, UN agencies, NGOs, and Nepalese communities are needed to av... The people of Nepal today are exposed to perennial local disaster events and profound vulnerability to disaster. The combined efforts of government, donors, UN agencies, NGOs, and Nepalese communities are needed to avert the impacts of disaster events. Much more can be done immediately to reduce the impacts by reviewing the scope and distribution of past disaster event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Nepal’s disaster vulnerabilit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record of disaster events that occurred from 1900 to 2005. The data were generated from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divided into incidents at the district, subnat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Statistical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o generate district level disaster vulnerability maps. It is concluded that small-scale, local disasters have a greater cumulative impact in terms of casualties than large-scale, national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aster DISTRICT history
原文传递
南京市首批省级革命遗址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8
作者 陈菲 秦逸晗 +1 位作者 张昊 郭蓓 《山西建筑》 2023年第20期188-191,共4页
革命文物具有重大纪念和教育意义,特别是革命遗址,灾害风险管理尚存在不足。旨在以南京市28处首批省级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为例,立足于文物本体与环境,从灾害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预防及风险应急管理与响应系统等方面开展对策研究,... 革命文物具有重大纪念和教育意义,特别是革命遗址,灾害风险管理尚存在不足。旨在以南京市28处首批省级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为例,立足于文物本体与环境,从灾害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预防及风险应急管理与响应系统等方面开展对策研究,以期提高革命遗址抵抗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批省级 革命遗址 灾害风险管理
下载PDF
Major Flood Disas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Yangtze River
19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1999年第2期36-36,共1页
Theflooddisasterin1931.InJuly1931,theprecipitationinthereachesoftheYangtzeRiverwasmorethantwicetheprecipitat... Theflooddisasterin1931.InJuly1931,theprecipitationinthereachesoftheYangtzeRiverwasmorethantwicetheprecipitationofthesameper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 MAJOR the RIVER YANGTZE disasterS history
原文传递
湖南历史风雹灾害序列构建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凌曜 廖玉芳 +1 位作者 李晶 王亚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湖南卷》收集整编的历史大风、冰雹灾害信息,将灾情描述按一定规则数字化,将灾害发生地进行古今属地转换,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今行政区划背景下的湖南省各县市各月的大风、冰雹灾害历史数字序列。分析其变化特征... 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湖南卷》收集整编的历史大风、冰雹灾害信息,将灾情描述按一定规则数字化,将灾害发生地进行古今属地转换,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今行政区划背景下的湖南省各县市各月的大风、冰雹灾害历史数字序列。分析其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公元前886年至公元1949年湖南省大风、冰雹灾害发生次数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2)大风、冰雹灾害的年内变化均呈现为双峰型,3-5月、6-8月分别为高发季节和次高发季节。(3)较严重的大风、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3-5月强对流天气活跃的季节,由此也可以看出由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大风、冰雹灾害重于冷空气所导致的。(4)大风、冰雹灾害发生频次及强度与湖南地形条件密切相关,洞庭湖区、湘江河谷地带多大风灾害,山区多冰雹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风雹灾害 序列构建 变化特征 湖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