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allogeny of the Lannigou Sedimentary Rock-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BAO Zhiwei Jayanta GUH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21-134,共14页
The Lannigou deposit is a large-sized sedimentary rock-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SRHDG) deposit located in the Youjiang Basin. It is hosted by the Middle Triassic turbidite. Wall rock alterations, including silicifi... The Lannigou deposit is a large-sized sedimentary rock-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SRHDG) deposit located in the Youjiang Basin. It is hosted by the Middle Triassic turbidite. Wall rock alterations, including silicification, pyritization, arsenopyritization, carbonatization and argillization, commonly occur along fractures. PG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either Permian basalts or Triassic ultrabasic intrnsives are unlikely to be the main source of gold mineralization. Coupled with the lack of other nmgmatic activity in the vicinity of the mining area, an amagmatic origin is proposed. Organic matter compositions and GC-MS analysis of the ores and host rocks show that the organics in the ores and the host rocks have a common source;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ores was mainly indigenou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2 and Au contents, along with the common occurrence of organic inclusions, suggest involvem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ore-forming process in terms of promoting Au leaching from the source rocks, making colloidal Au migration possible, as well as hydrocarbon reduction of sulphat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nigou deposit suggest that it was formed through circulation of meteoric water and probably less importantly organic bearing formation water driven by high geothermal gradient caused by late Yanshanian extension, which leached Au from the source bed, and then migrated as Au-bisnlfides and colloidal Au, culminating in deposition by reduction-adsorption and surface complexation of gold onto the growth surface of arsenlan pyr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rock-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METALLOGENY Lannigou Guizhou
下载PDF
Petro-Structural Study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Formations of the Faboula Gold Deposit (Bougouni-Kékoro Basin, Leo-Man Shield)
2
作者 Ousmane Wane Amadou Baby Ouologuem +2 位作者 Ismaïla N’diaye Ousmane Dao Mamadou Yoss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21年第4期105-141,共37页
Recent petro-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Faboula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the Bougouni-Kékoro basin, in southern Mali, north-west of the Leo-Man Shield, have provided new data on the nature and spatial organi... Recent petro-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Faboula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the Bougouni-Kékoro basin, in southern Mali, north-west of the Leo-Man Shield, have provided new data on the nature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as well as their deformation style. The deposit is covered by a thick lateritic layer and is hosted by a metavolcano-sedimentary sequence of Paleoproterozoic age intersected by intrusive bodies and filled fractures of various shape</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nd type</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The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consist of metagreywackes, metasiltstones, meta-argillites, slates and schists. Metagreywackes and metasiltstones are generally feldspathic, both may contain biotite and locally amphibole, just as slates may contain andalusite which is locally stretched. Plutonic units most often occur as stocks or as dikes on the drill core, up to 1 m. The metavolcano-sedimentary rocks are schistose and deformed under green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nd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locally they reach the epidote-amphibolite facies. The structural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deposit is affected by several stages of deformation evolving from a ductile type to a brittle type via a ductile-brittle type. The dominant ductile and brittle-ductile de<span>formations show a combination of isoclinal folding and strike-slip faults.</span> <span>Both the isoclinal folding and the strike-slip faults whose sigmoidal en-echelon</span> tension gashes indicate a dextral movement in the NNE-SSW direction are the result of the same ENE-WSW regional shortening. Consequently, they highlight a transpressive deformation. This deformation noted here D<sub>2Fb</sub>, could be equivalent to the regional D<sub>2</sub> or D<sub>3</sub> deformations identified at the scale of the Leo-Man Shield if we refer to the style of deformation. There is an abundance of quartz veins networks. Their relation within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indicate</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is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during a hydrothermal event linked certainly to the circulations of fluids during the transpressive event D<sub>2Fb</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oula gold deposit Metavolcano-sedimentary Rocks Deformation PALEOPROTEROZOIC TRANSPRESSION Drill Cores Southern Mali Leo-Man Shield
下载PDF
广西金牙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宫研 庞宏海 +2 位作者 韦良喜 张珩清 覃良朝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3期492-502,共11页
为了研究广西金牙地区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方向,在该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对10083个样品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Au、Ag、Cu、Pb、Zn、As、Sb、Hg、W、Sn、Bi、Mo、Cd、Co、Cr、Ni、Ba、V等十八个元... 为了研究广西金牙地区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方向,在该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对10083个样品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Au、Ag、Cu、Pb、Zn、As、Sb、Hg、W、Sn、Bi、Mo、Cd、Co、Cr、Ni、Ba、V等十八个元素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元素平均含量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元素R型聚类分析及元素异常特征,圈定了34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依据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成矿地质背景、矿产分布情况等,划分出了5个卡林型金矿找矿远景区。对今后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找矿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卡林型金矿 金牙地区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预测
下载PDF
辽东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地区金(银)矿成矿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森 张迪 +2 位作者 沙德喜 寇林林 赵东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5-732,共8页
以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金(银)矿床为例,系统总结了区内金(银)矿床的成矿条件及地质特征,对矿床的相关岩体、围岩及矿石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亚群杨树沟岩组第6岩段碎屑岩... 以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金(银)矿床为例,系统总结了区内金(银)矿床的成矿条件及地质特征,对矿床的相关岩体、围岩及矿石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亚群杨树沟岩组第6岩段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和盖县亚群汤家沟岩组碎屑岩建造中;主要容矿岩石为硅化大理岩、变粒岩、片岩;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自然金的粒度以显微不可见金为主;均一温度(100~200℃)、成矿流体盐度(w(NaCl)(1.91%~9.73%)均较低;矿石石英中成矿流体δD值为-48.0‰~-93.0‰,δ18 OH2O计算值为-8.63‰~+1.31‰,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地热水和原生地层水;矿石硫同位素δ34 S值平均为+8.61‰,赋矿围岩、岩体δ34 S为+0.50‰~+7.6‰,表明矿石中硫主要来自古元古代地层和印支晚期岩体;金(银)矿石中206Pb/204 Pb为17.664~19.186 7,207Pb/204Pb为15.044~15.883,208 Pb/204 Pb为37.693~38.784,铅源具有壳幔混合源特点。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东部 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 金矿 成矿特征 成因 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型
下载PDF
甘肃西和县大桥金矿床的成因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月高 吕新彪 +4 位作者 张振杰 尤关进 曹晓峰 王玉奇 刘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5-1099,共15页
大桥金矿床位于岷县北一宕昌北大断裂与窑上-石峡大断裂之间。金矿化严格受三叠系下部建造层下岩性段(Ta-1)硅质角砾岩的控制。硅质角砾岩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矿石为有机质含量高并具有黄铁矿化的硅质角砾岩,其黄铁矿环带发育。... 大桥金矿床位于岷县北一宕昌北大断裂与窑上-石峡大断裂之间。金矿化严格受三叠系下部建造层下岩性段(Ta-1)硅质角砾岩的控制。硅质角砾岩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矿石为有机质含量高并具有黄铁矿化的硅质角砾岩,其黄铁矿环带发育。硅质角砾岩和纹层状硅质岩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未表现出热水沉积的特征,其Fe/Ti-Al/(Al+Fe+Mn)图解及SiO2与Al2O3呈负相关以及Sr/Ba值小于1说明,硅质角砾岩和纹层状硅质岩为陆源碎屑沉积成因,进而表明,大桥金矿床不是热水沉积型金矿床。依据环带状黄铁矿和脉状黄铁矿的发育及其高Co/Ni值,可以判断在该矿床形成过程中,热液起到重要作用。黄铁矿的δ34S值为4.21‰~9.82‰,说明其硫来自岩浆硫与地层硫的混合或变质流体。矿石内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70-310℃,属于中温范围,而硅质角砾岩的元素聚类分析表明Au与低温元素Hg、As密切相关,说明温度降低可能是成矿机制之一。大桥金矿床应属于中一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硅质角砾岩 环带状黄铁矿 热水沉积型金矿床 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西秦岭 甘肃
下载PDF
凤县八卦庙特大型金矿热水沉积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6
作者 韦龙明 林锦富 吴烈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9-835,共7页
八卦庙特大型金矿的成因引人注目 ,作者提出含矿地层中存在的一套条带状岩石属于热水沉积成因。此套岩石顺层产出 ,主要由富石英纹层、富钠长石 -石英纹层和富铁碳酸盐纹层互层 ,构成纹层条带构造 ,具有沉积韵律和沉积旋回 ;地层走向上 ... 八卦庙特大型金矿的成因引人注目 ,作者提出含矿地层中存在的一套条带状岩石属于热水沉积成因。此套岩石顺层产出 ,主要由富石英纹层、富钠长石 -石英纹层和富铁碳酸盐纹层互层 ,构成纹层条带构造 ,具有沉积韵律和沉积旋回 ;地层走向上 ,条带状岩石渐变过渡为千枚岩或板岩 ,显示局部凹陷的热水沉积盆地特点 ;条带岩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特征与秦岭泥盆系铅锌矿床中的硅质 -钠质 -铁碳酸质热水沉积岩非常相似 ,具有热水沉积特点。热水沉积岩与金矿化空间关系密切 ,说明八卦庙金矿属于热水沉积 (改造 )型金矿床。矿床成因类型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指导区域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沉积 条带 纹层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凤县 金矿化 金矿床 特大型金矿 岩石 石英
下载PDF
右江沉积盆地演化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翠华 何彬彬 +1 位作者 顾雪祥 刘建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右江沉积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被称为右江印支褶皱带,其沉积—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大陆边缘裂谷、弧后裂谷和坳陷盆地。桂西北地区是右江盆地的主体部分,该区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牙、高龙)的含矿硅质岩特征、矿床的地质特征、... 右江沉积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被称为右江印支褶皱带,其沉积—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大陆边缘裂谷、弧后裂谷和坳陷盆地。桂西北地区是右江盆地的主体部分,该区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牙、高龙)的含矿硅质岩特征、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组构学特征一致表明矿床在沉积成岩期已形成,矿床属同生沉积成因。矿床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演化密切相关。裂谷环境、盆地的岩相古地理、同沉积断裂等因素对矿床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演化 微细浸染 金矿床 成矿作用 右江沉积盆地
下载PDF
沉积间断断面型金矿产出模式及找矿方向——以桂西久隆金矿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苏桥 陆刚 +3 位作者 白艳萍 方有杰 陈懋弘 杨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8-494,共7页
广西凤山县久隆金矿产出于晚古生代碳酸盐岩隆起边缘,分布于二叠系和三叠系接触带碎屑岩一侧,矿体呈陡立的透镜状、似层状产于断裂中。上二叠统碳酸盐岩与中三叠统陆源碎屑岩之间,发育典型的古岩溶沉积不整合构造,后期断裂构造叠加、复... 广西凤山县久隆金矿产出于晚古生代碳酸盐岩隆起边缘,分布于二叠系和三叠系接触带碎屑岩一侧,矿体呈陡立的透镜状、似层状产于断裂中。上二叠统碳酸盐岩与中三叠统陆源碎屑岩之间,发育典型的古岩溶沉积不整合构造,后期断裂构造叠加、复合在不整合面上,形成高龙式微粒型金矿。该矿床以沉积间断面为基础,叠加、复合后期构造,产于沉积间断面之"上"的断裂构造带中,以构造为主要控矿因素,沉积间断面为重要控矿因素,受断控与层控等多重因素复合控制,经多期构造活动叠加形成,可称之为沉积间断断面型金矿。滇黔桂"金三角"应从不同控制因素和产出模式形成于同一地质作用的背景出发,考虑层控与断控等多重因素复合、叠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构造叠加、复合部位是寻找复合型矿床、原生矿和深部隐伏矿床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间断断面型金矿 古岩溶 不整合面 层控 断控 久隆金矿
下载PDF
广西金牙金矿床百逢组沉积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肖建新 杨建民 +1 位作者 林畅松 刘景颜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广西金牙金矿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中 ,矿区的百逢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 ,既有阵发性高密度浊流引起的浊积扇体系 ,又有稳定低密度浊流引起的鲍马序列。百逢组下段为浊积扇体系 ,中段及上段为鲍马序列 ,一般不全 ,其中d、e段最发育 ,其... 广西金牙金矿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中 ,矿区的百逢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 ,既有阵发性高密度浊流引起的浊积扇体系 ,又有稳定低密度浊流引起的鲍马序列。百逢组下段为浊积扇体系 ,中段及上段为鲍马序列 ,一般不全 ,其中d、e段最发育 ,其次为c、b段。金矿化出现在砂泥混积的百逢组中段。矿体位于鲍马序列段 ,尤其是de和cde组合段 ,岩石为富含有机质的泥质与粉砂的混积岩 ,属远端浊积岩。其中 ,钙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是最有利的矿化围岩。主要载金矿物毒砂和黄铁矿呈自形晶出现。矿体的有机碳含量高于相邻围岩的有机碳含量 ,与运移烃类的叠加有关。金品位随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有机质也是有用的金的载体。富含有机质的浊积岩是浊积岩型金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浊积岩 有机质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广西 百逢组 中三叠统
下载PDF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疆丽 林方成 +2 位作者 于远山 王宏 吴松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滇黔桂接壤区卡林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印支期的演化息息相关,本文以翟裕生等确立成矿流体系统的原理为基础,将右江沉积盆地中的金矿床按照成矿流体输导体系的不同划分为断裂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不整合面构造输导成矿... 滇黔桂接壤区卡林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印支期的演化息息相关,本文以翟裕生等确立成矿流体系统的原理为基础,将右江沉积盆地中的金矿床按照成矿流体输导体系的不同划分为断裂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不整合面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岩性输导成矿子系统。以典型矿床为载体,初步探讨了各成矿子系统的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作用产物,并建立了该成矿系统的综合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桂 右江沉积盆地 印支-燕山期 卡林型金矿 成矿系统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四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来自矿床地质、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O-S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硕 孙丰月 +2 位作者 王冠 刘凯 刘云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6-1648,共23页
四平山金矿床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四平山组,表现出明显的两阶段成矿作用特征。为进一步确定四平山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本次研究对其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及成矿物... 四平山金矿床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四平山组,表现出明显的两阶段成矿作用特征。为进一步确定四平山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本次研究对其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成矿花岗斑岩为具有高SiO_(2)(70.07%~72.93%)、(K_(2)O+Na_(2)O)(7.17%~8.42%)质量分数和右倾“海鸥型”稀土配分型式特征的A型花岗岩;含矿层状硅质岩中,Al/(Fe+Al+Mn)<0.32、Fe/Ti>20、(Fe+Mn)/Ti>20,并具有较高Fe_(2)O_(3)(0.18%~1.79%)、FeO(0.17%~0.96%)、MnO(0.03%~0.12%)、TiO_(2)(0.03%~0.04%)、Al_(2)O_(3)(0.30%~2.79%)和(K_(2)O+Na_(2)O)(0.07%~1.76%)质量分数,指示四平山金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下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水沉积环境。四平山金矿床成矿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13.5±0.7)Ma。H、O、S同位素分析结果(δD=-182.3‰~-84.0‰、δ^(18)O_(V-SMOW)=6.5‰~14.3‰、δ^(34)S=-12.4‰~29.7‰)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成矿物质具有以地层为主的多来源特征。综上,四平山金矿床为形成于燕山晚期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下的热水沉积型矿床,太平洋板块持续俯冲造成了区域上大规模的拆沉作用,导致区域构造背景由挤压向伸展发生转换,此时形成的花岗斑岩岩浆运移至地壳浅部岩浆房加热上覆地层,在地壳浅部形成了温度与压力梯度带,促使地表的大气降水沿裂隙进入地层后形成流体循环系统,并不断萃取地层中的Au元素形成含矿流体。在成矿早阶段,当压力驱动含矿流体喷出地表后与地表水相遇快速冷却,成矿物质快速沉淀,形成含矿层状硅质岩和硅质胶结砾岩,并通过交代下伏流纹斑岩形成层状、似层状矿体;在成矿晚阶段,随着岩浆房提供的热动力减弱,含矿流体滞留在裂隙通道中或穿切进入早期固结的含矿层裂隙中,沉淀形成脉状-网脉状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平山金矿床 成矿作用 成矿时代 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热水沉积
下载PDF
广西金牙金矿金的来源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祁士华 殷鸿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3-56,共4页
通过桂西北中三叠世沉积盆地中有关碎屑物质来源的沉积环境分析和碎屑源区及沉积区金的地球化学场对比,研究了盆地沉积成岩过程中金的富集和贫化特征。
关键词 广西 金牙 金矿床 来源
下载PDF
新疆鄯善县梧南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条件 被引量:5
13
作者 晁会霞 杨兴科 +2 位作者 梁广林 姚卫华 曹洁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4-31,共8页
对梧南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该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地层及岩性等因素的制约。容矿围岩为不纯碳酸盐岩,矿石矿物组分简单,围岩的热液蚀变发育,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金矿物粒径为0.001~0.032 mm,主要载金矿物... 对梧南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该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地层及岩性等因素的制约。容矿围岩为不纯碳酸盐岩,矿石矿物组分简单,围岩的热液蚀变发育,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金矿物粒径为0.001~0.032 mm,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压力为(280~440)×10^5Pa,成矿深度0.93~1.46 km,主成矿期的温度为120℃~340℃,与国内外卡林型金矿床具有相似特征,将梧南金矿划归为以不纯碳酸盐岩容矿的沉积、构造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特征 成矿条件 矿床成因 卡林型 沉积、构造热液改造型 梧南金矿 新疆
下载PDF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一种新的亚类——硅质岩型金矿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湖 李统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61-372,共12页
根据广东和广西 3个金矿床 (长坑 ,高龙和果提 )的资料认为 ,微细浸染型金矿 (卡林型金矿 )中存在一种亚类 ,叫做硅质岩型金矿。它以碳质硅质岩为含矿主岩 ,该岩石宏观上呈层状 ,主要由细小的石英和碳质物组成 ,金呈微细浸染状存在。该... 根据广东和广西 3个金矿床 (长坑 ,高龙和果提 )的资料认为 ,微细浸染型金矿 (卡林型金矿 )中存在一种亚类 ,叫做硅质岩型金矿。它以碳质硅质岩为含矿主岩 ,该岩石宏观上呈层状 ,主要由细小的石英和碳质物组成 ,金呈微细浸染状存在。该类矿床具有一般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但不属于后生热液蚀变交代成因 ,而是主要通过热水沉积作用形成 ,同时可以混入一定量的生物沉积和冷水沉积的物质。由此认为 ,微细浸染型金矿有多种成因 ,包括后生热液成因 ,热水沉积成因以及其他成因 ,应该从“热水沉积同生成矿”的角度考虑硅质岩型金矿的找矿思路。建议对一些金矿区的“硅化岩”重新研究 ,查明其真正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 卡林型 金矿床 硅质岩 热水沉积 矿床类型 广东 广西
下载PDF
黔西南两类容矿围岩金矿对比及对深部找矿勘查的指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俊海 吴攀 +6 位作者 刘建中 张双菊 王泽鹏 谢卓君 杨成富 陈发恩 张兵强 《黄金》 CAS 2023年第7期29-36,共8页
黔西南是中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已查明金资源量约750 t,特别是近年来在该地区新发现了玄武岩容矿金矿,以架底大型金矿床、大麦地中型金矿床为典型代表,取得了新的找矿突破和认识,至此,该地区原生金矿容矿围岩主要有玄武岩和沉积岩... 黔西南是中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已查明金资源量约750 t,特别是近年来在该地区新发现了玄武岩容矿金矿,以架底大型金矿床、大麦地中型金矿床为典型代表,取得了新的找矿突破和认识,至此,该地区原生金矿容矿围岩主要有玄武岩和沉积岩两类。通过对黔西南玄武岩容矿金矿与沉积岩容矿金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认为:(1)卡林型金矿的定义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拓展,黔西南玄武岩容矿金矿与沉积岩容矿金矿典型特征相似,可能形成于同一区域成矿事件,是同一区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卡林型金矿,在深部勘查与研究工作中应系统考虑;(2)构造(背斜、穹隆、断裂、SBT)+有利岩石组合(厚度大于100 m的碳酸盐岩与上覆厚度大于50 m的碎屑岩或玄武岩/凝灰岩)+Au-As-Sb-Hg-Tl组合异常+围岩蚀变(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可能指示深部存在卡林型金矿;(3)玄武质岩石也是卡林型金矿很好的赋矿围岩,卡林型金矿容矿岩石、容矿地层具有多样性,几乎区内所有岩石和地层均可以成为卡林型金矿的容矿岩石和容矿地层,但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矿床时,往往有特定的就位地层和特殊的容矿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容矿金矿 沉积岩容矿金矿 卡林型金矿 深部找矿勘查 黔西南 SBT
下载PDF
老挝爬奔金矿沉积环境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自力 陈超 +9 位作者 王杰亭 李英杰 沈利霞 胡建勇 张福祥 刘威 牛英杰 孙佳 孙培周 冯宝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爬奔金矿位于老挝西北部琅勃拉邦构造带,是该带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大型金矿床。为了解该矿床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及矿床成因,对矿区的岩石及矿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矿区岩石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 爬奔金矿位于老挝西北部琅勃拉邦构造带,是该带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大型金矿床。为了解该矿床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及矿床成因,对矿区的岩石及矿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矿区岩石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床形成时处于相对缺氧的沉积环境;矿石的硫、氢、氧、碳同位素特征证明岩浆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Eu异常特征说明围岩灰岩不是矿床的成矿母岩;Ce异常特征表明矿区形成于水体深度适中的氧化还原界面附近;Y/Ho特征也说明金矿床与围岩灰岩的源区不同。通过与我国滇黔桂地区的卡林型金矿进行对比研究,爬奔金矿虽然在诸多方面与卡林型金矿有着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差异性。综合研究认为,爬奔金矿应为与岩浆有关的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爬奔金矿 老挝
下载PDF
湘黔桂浅变质岩区含金建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陶平 肖旭东 张慧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湘黔桂相邻区中、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含金建造多为斜坡-盆地相、深水-较深水、远源-中源的浊流沉积,常富含凝灰质、碳质及硫化物,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地壳强烈拉伸环境的产物,形成于扬子古大陆裂陷和再度裂陷时期。中、新元古代火山活动... 湘黔桂相邻区中、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含金建造多为斜坡-盆地相、深水-较深水、远源-中源的浊流沉积,常富含凝灰质、碳质及硫化物,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地壳强烈拉伸环境的产物,形成于扬子古大陆裂陷和再度裂陷时期。中、新元古代火山活动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多数成为原生含金建造,个别成为衍生含金建造。这些含金建造在形成之后,先后遭受了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以及脆韧性、脆性剪切作用,最终形成了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含金建造 赋矿地层 浊积岩 变质作用 脆韧性剪切带 湘黔桂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乔夏哈拉铜(金)矿床成因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涛 刘悟辉 +1 位作者 戴塔根 廖启林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新疆乔夏哈拉铜(金)矿床为阿尔泰陆缘裂谷带早—中泥盆世火山岩地层中的一个重要矿床类型,其成因尚待探证。通过分析其成矿环境、探矿规律、火山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等,认为该矿床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成因的层控矽卡岩型矿床。
关键词 陆缘裂谷带 火山喷流沉积 层控矽卡岩 铜(金)矿床 新疆乔夏哈拉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肯德可克钴金矿床硅质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3
19
作者 潘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4,共4页
上奥陶统铁石达斯群夕卡岩化硅质岩是东昆仑肯德可克钴金矿床的主要围岩之一,具有沉积结构构造。岩石的Fe2O3、Co、Au、Bi含量高;Fe-Mn-(Co+N i+Cu)×10三角图解中,样品投影于热水沉积区。岩石的稀土元素组成表明含金硅质岩由热水... 上奥陶统铁石达斯群夕卡岩化硅质岩是东昆仑肯德可克钴金矿床的主要围岩之一,具有沉积结构构造。岩石的Fe2O3、Co、Au、Bi含量高;Fe-Mn-(Co+N i+Cu)×10三角图解中,样品投影于热水沉积区。岩石的稀土元素组成表明含金硅质岩由热水沉积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热水沉积作用 钴金矿床 东昆仑
下载PDF
沉积喷流作用与金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汪东波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现代洋底多金属块状硫化物和陆上贱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含金性调查研究证实:海底沉积喷流作用不仅能形成十分重要的贱金属硫化物矿床,而且也能导致金的明显富集。通常形成于弧后或岛弧环境下的同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中的... 现代洋底多金属块状硫化物和陆上贱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含金性调查研究证实:海底沉积喷流作用不仅能形成十分重要的贱金属硫化物矿床,而且也能导致金的明显富集。通常形成于弧后或岛弧环境下的同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中的金含量较高。大量的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已识别出一些沉积喷流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喷流作用 金矿化 块状硫化物矿床 金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