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ance of hybrid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for treating septic tank effluent 被引量:3
1
作者 CUI Li-hua LIU Wen +3 位作者 ZHUXi-zhen MA Mei HUANG Xi-hua XIA Yan-y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65-669,共5页
The integrated wetland systems were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horizontal-flow and vertical-flow bed, and their purification efficiencies for septic tank effluent were detected when th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 The integrated wetland systems were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horizontal-flow and vertical-flow bed, and their purification efficiencies for septic tank effluent were detected when th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was 1 d, 3 d, 5 d under different seas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organics, phosphorus were steady in the hybrid systems, bu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tal nitrogen was not steady due to high tot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septic tank effluent.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s of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were 89%, 87%, 83%, and 86% in summer, autumn, winter and spring, respectively, and it was up to 88%, 85%, 73%, and 74% for BOD5 (5 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removal rate in four seasons.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s of TP (total phosphorous) could reach up to 97%, 98%, 95%, 98% in four seasons, but the removal rate of TN (total nitrogen) was very low.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capability of purification was the worst in winter. Cultivating with plants could improve the treated effluent quality fTom the hybrid systems. The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horizontal-flow and vertical-flow cells (hybrid system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organics, TP and TN in horizontal-flow and vertical-flow cell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extension of HRT under the same season. The removal rate of 3 d HRT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1 d HRT,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5 d HR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3 d HRT, bu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was not very obvious with the increment of HRT. Therefore, 3 d HRT might be recommended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hybrid systems for economic and technical reas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ed wetlands hybrid system horizontal-flow VERTICAL-flow removal efficiency septic tank effluent
下载PDF
再生水厂高效沉淀池智能化控制管理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璐晶 郭媛媛 +4 位作者 庞洪涛 包鹏 曹效鑫 黄小林 张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0,共6页
高效沉淀池是保障城市再生水厂稳定达标,提供高品质再生水的关键工艺单元。针对其进水负荷波动大、出水要求高等特点,在规模240 m^(3)/d的中试装置上开展了高效沉淀池智能加药控制管理系统研究,开发了基于离散模型的多参数耦合PID控制策... 高效沉淀池是保障城市再生水厂稳定达标,提供高品质再生水的关键工艺单元。针对其进水负荷波动大、出水要求高等特点,在规模240 m^(3)/d的中试装置上开展了高效沉淀池智能加药控制管理系统研究,开发了基于离散模型的多参数耦合PID控制策略,实现除磷药剂投加的精细化调控与管理;并在规模4.5万m^(3)/d的实际生产线开展应用,出水TP稳定低于0.30 mg/L,当目标值为0.14 mg/L时,出水正磷酸盐浓度平均为(0.13±0.02)mg/L,除磷药剂投加量节省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磷 智能控制 高效沉淀池 减污降碳
下载PDF
循环活性污泥工艺提标改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彪 潘晓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8期173-176,共4页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所以桂林市的城市性质定为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山水城市。随着生态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民众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桂林市某污水处理厂将原一期设计的循环活性污...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所以桂林市的城市性质定为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山水城市。随着生态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民众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桂林市某污水处理厂将原一期设计的循环活性污泥工艺进行提标改造,而改造后的排放标准由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从而进一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标改造 高效沉淀池 纤维束滤池 化学除磷 聚合氯化铝
下载PDF
高效沉淀池工艺控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姣 林珲 +3 位作者 周益钦 魏晓旋 谢建 谢泽娜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A 2/O工艺+高效沉淀池工艺去除污水中总磷,本文就高效沉淀池工艺控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展开分析,筛选影响该工艺除磷效果的因素。基于污水厂运行现状,通过调控除磷剂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投...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A 2/O工艺+高效沉淀池工艺去除污水中总磷,本文就高效沉淀池工艺控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展开分析,筛选影响该工艺除磷效果的因素。基于污水厂运行现状,通过调控除磷剂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回流比及混合强度等运行条件。结果表明:高效沉淀池工艺控制条件中PAC投加量、污泥回流比是影响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混合强度、PAM投加量对除磷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沉淀池 污泥回流比 化学除磷 PAC
下载PDF
常用深度除磷脱氮工艺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优势比选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娟 陈明 来文江 《天津建设科技》 2023年第6期49-51,71,共4页
将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除磷脱氮几种常用工艺进行优势比选,包括反硝化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气浮、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及其衍生的几种组合工艺,明确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气浮除磷的组合工艺在处理效果、投资及成本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深度除磷脱氮 反硝化生物滤池 反硝化深床滤池 气浮 磁混凝高效沉淀池 污水处理
下载PDF
首钢长治钢铁公司炼钢厂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6
作者 李芳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3期138-139,142,共3页
针对首钢长治钢铁公司炼钢厂废水处理站中废水含油、杂质多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结合处理方法,对相应的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相关设备进行设计改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废水处理站运行稳定,处理工艺合理可靠,产水可代替新水用... 针对首钢长治钢铁公司炼钢厂废水处理站中废水含油、杂质多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结合处理方法,对相应的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相关设备进行设计改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废水处理站运行稳定,处理工艺合理可靠,产水可代替新水用于高速过滤器、双旋流过滤器的反洗供水及连铸浊环水系统补水;运行费用为1.55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高效沉淀除油装置 气浮池 回用
下载PDF
折流式沉淀池流态模拟 被引量:29
7
作者 屈强 马鲁铭 +1 位作者 王红武 袁宏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利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借助大型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回流比为零和75%情况下折流式沉淀池内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均存在严重的短流和较大的死区。将池型改成尺寸相同的平流式沉淀池后重新进行计算,发现改型后的流态较为合理,... 利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借助大型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回流比为零和75%情况下折流式沉淀池内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均存在严重的短流和较大的死区。将池型改成尺寸相同的平流式沉淀池后重新进行计算,发现改型后的流态较为合理,短流和死区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沉淀池 流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Fluent软件的旋流池分离效果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劲松 张永东 +3 位作者 方芳 龙曼 龙天渝 李隆键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2,共4页
介绍了FLUENT软件并采用该软件对某型旋流池进行了数值建模与计算,得出了该旋流池的分离效率曲线和累计效率曲线,明确了该旋流池的沉淀特征。其结论对于优化旋流池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FLUENT软件 旋流池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曲线 累计效率曲线
下载PDF
平流式沉淀池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蔡金傍 朱亮 段祥宝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0,共4页
利用文献[1]所建立的沉淀池数值模型,分别计算平流式沉淀池在不同挡板位置、进水口流速和沉淀池长高比下的水流流场、悬浮物的浓度场和利用示踪剂计算的过流曲线。分析比较不同挡板位置、进水口流速、沉淀池长高比等对沉淀池运行效果的... 利用文献[1]所建立的沉淀池数值模型,分别计算平流式沉淀池在不同挡板位置、进水口流速和沉淀池长高比下的水流流场、悬浮物的浓度场和利用示踪剂计算的过流曲线。分析比较不同挡板位置、进水口流速、沉淀池长高比等对沉淀池运行效果的影响,并依此确定沉淀池合理的挡板位置、长高比及进水口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式沉淀池 停留时间 去除率 过流曲线
下载PDF
某型旋流池分离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芳 张永东 +3 位作者 张晓卫 梅杰 郭劲松 龙天渝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某型旋流池的固液分离效率与积泥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 旋流池内的沉淀特征,得出了分离效率曲线,明确了该型旋流池在吸水井区域产生积泥的原因,据此 可优化该型旋流池的设计参数,减少吸水井积泥。
关键词 旋流池 FLUENT软件 数值模拟计算 分离效率曲线
下载PDF
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沉淀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文鑫 刘焕芳 孙志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44,149,共6页
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性能试验。根据浅池理论,对现有的双层平流沉淀池进行改进,设计了2个新型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并制作了3个沉淀池模型,模拟高浊度来水,在不同表面负荷下进行模型试验。在相同水力条件下,下向流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 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性能试验。根据浅池理论,对现有的双层平流沉淀池进行改进,设计了2个新型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并制作了3个沉淀池模型,模拟高浊度来水,在不同表面负荷下进行模型试验。在相同水力条件下,下向流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的沉降效果优于上向流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和水平流双层平流沉淀池。试验中下向流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模型的表面负荷宜选择0.07 m3/(m^2·h)左右,实际工程可按比尺进行缩放。双层平流沉淀池运行过程中,从沉淀池开始出流到出流水质稳定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2 h左右,实际工程中为了保证出流稳定应尽量保证沉淀池运行过程中连续出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平流沉淀池 沉淀池性能 固体悬浮物 浊度 去除率
下载PDF
六箱一体式反应器水力流态及其脱氮除磷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窦月芹 吕锡武 徐洪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3,共4页
采用有效容积为312L的模型对六箱一体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流态特征及其脱氮除磷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交替进水方式增强了反应器系统流态的完全混合性,在工艺上表现为通过反向进水完成混合液以及部分污泥回流。反应器具有... 采用有效容积为312L的模型对六箱一体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流态特征及其脱氮除磷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交替进水方式增强了反应器系统流态的完全混合性,在工艺上表现为通过反向进水完成混合液以及部分污泥回流。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去除氮磷的性能,对NH3-N、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75%、74%、90%,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箱一体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流态 脱氮除磷
下载PDF
双侧堰辐流式二沉池出水存在的问题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强林 汤利华 +2 位作者 李玲霞 王琨 黄远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2年第2期53-56,共4页
针对合肥市望塘污水处理厂辐流式二沉池集水渠附近有大量小絮凝体出现的情况,对集水渠附近的流速及沿池径方向SS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沉淀池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在辐流式二沉池的水面上,SS浓度最低的位置在距离池壁3.0~4.0 m之间;... 针对合肥市望塘污水处理厂辐流式二沉池集水渠附近有大量小絮凝体出现的情况,对集水渠附近的流速及沿池径方向SS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沉淀池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在辐流式二沉池的水面上,SS浓度最低的位置在距离池壁3.0~4.0 m之间;辐流式沉淀池进水流速较大,湍动能较大,不利于污泥沉降;沉淀池内存在明显的异重流,导致池壁处的上升流速较大,易将小絮凝体夹带至出水渠附近,导致出水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二沉池 异重流 流态
下载PDF
高浊度来流下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沉降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文鑫 刘焕芳 +3 位作者 孙志华 金瑾 李诗尧 程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针对传统平流沉淀池对高浊度来流处理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开展了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在高浊度来水下的沉降效果研究。研究设计三个沉淀池模型:下向流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模型A)、上向流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模型B)以及串联式双层... 针对传统平流沉淀池对高浊度来流处理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开展了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在高浊度来水下的沉降效果研究。研究设计三个沉淀池模型:下向流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模型A)、上向流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模型B)以及串联式双层平流沉淀池(模型C),通过对3个沉淀池模型在高浊度来流下开展未添加絮凝剂与添加絮凝剂的对比试验,分析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与现有的串联式双层平流沉淀池对高浊度来流的沉降效果,对3个沉淀池的沉降效果进行分析发现3个沉淀池中下向流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沉降效果最好。目前关于双层平流沉淀池的模型试验研究资料较少,通过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为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在高浊度来流地区的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平流沉淀池 固体悬浮物 浊度 去除率
下载PDF
沉沙池水力特性与悬浮物去除率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庄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7-225,共9页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建立沉沙池流场与悬浮物浓度场及除率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两个实际沉沙地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沉沙池的悬浮物去除率常常远低于理想沉沙地模型的理论结果,表面负荷并不是影响沉沙地沉淀性能好...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建立沉沙池流场与悬浮物浓度场及除率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两个实际沉沙地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沉沙池的悬浮物去除率常常远低于理想沉沙地模型的理论结果,表面负荷并不是影响沉沙地沉淀性能好坏的唯一参数,在沉沙池水力设计中应通过池型及各种几何参数的优化,使池内回流区范围尽可能减小,并应注意避免沉淀区中回流区在下、主流位于上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沙池 悬浮物去除率 水力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旋流排沙渠道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南军虎 高欢 +4 位作者 汪超群 马康宁 罗涵 刘一安 李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123,共8页
引水时泥沙含量过高会导致一系列工程问题,为解决多泥沙河流引水时的水沙分离问题,常在渠首处设置排沙设施。旋流排沙渠道作为一种渠道排沙新技术,其综合性能和排沙效果是其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引水时泥沙含量过高会导致一系列工程问题,为解决多泥沙河流引水时的水沙分离问题,常在渠首处设置排沙设施。旋流排沙渠道作为一种渠道排沙新技术,其综合性能和排沙效果是其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旋流排沙渠道内水流的水力特性和排沙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物理模型进行试验,获得相应的水力参数和截沙率;其次,通过试验所得参数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其中流速、水面线等参数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值一致,数值模拟能够反映旋流排沙渠道内水流的运动状态;最后,结合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旋流排沙渠道的水力特性和排沙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起旋室流态随渠道来流量的增加呈自由流、临界流及淹没流的流态演变序列;在淹没流流态下,排沙洞内能形成有利于泥沙悬浮卷扬的旋转水流,且对引水渠道内的流态影响很小;随着上游渠道水深增加,排沙洞的分流比呈非线性规律减小,在上游渠道内相对水深为0.97时,排沙洞的分流比仅为6.07%;上游渠道内相对水深为0.21时,排沙洞内最大流速较渠道平均流速增大了175%,对粒径为0.075~3.000 mm泥沙的截沙率达93.7%。综上所述,旋流排沙渠道是一种高排沙率、低耗水量的渠道排沙技术,成果有利于丰富引水工程中的水沙分离技术,为解决渠道泥沙淤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排沙渠道 流态 分流比 截沙率
下载PDF
新型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鑫 刘焕芳 +1 位作者 孙志华 吴心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648-653,共6页
为了提高沉淀池固体悬浮物去除率,改良沉淀池净水效果,采用1∶10的比例设计2组模型,对新型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和净水效果进行试验研究。本文介绍了新型沉淀池的设计原理和特点,分析了2组模型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和不同来水... 为了提高沉淀池固体悬浮物去除率,改良沉淀池净水效果,采用1∶10的比例设计2组模型,对新型斜板构造双层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和净水效果进行试验研究。本文介绍了新型沉淀池的设计原理和特点,分析了2组模型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和不同来水时间下固体悬浮物去除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2组模型去除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平流式沉淀池,下向流斜板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设定为70 min,上向流斜板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设定为80 min,均可以保证该沉淀池固体悬浮物去除率控制在90%以上;上向流斜板沉淀池的去除效果优于下向流斜板沉淀池,其下层采用逆向流类型,使其去除效果受污泥干扰作用较小;当固体悬浮物浓度在1200 mg/L以内时,下向流斜板沉淀池的排泥时间间隔宜控制在20 h以内,上向流斜板沉淀池的排泥间隔宜控制在12 h以内。上述结果可以为新型双层平流沉淀池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平流沉淀池 固体悬浮物 去除率 水力停留时间
下载PDF
浅谈人工湿地对面源污染中氮素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浩云 张学英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42-144,154,共4页
针对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探讨了不同湿地植物和不同水流方式的人工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中氮素的去除效果。文章从氮素的去除机理出发,通过植物和水流方式两个方面对氮素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不同湿地植物对氮素净化效... 针对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探讨了不同湿地植物和不同水流方式的人工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中氮素的去除效果。文章从氮素的去除机理出发,通过植物和水流方式两个方面对氮素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不同湿地植物对氮素净化效果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湿地植物的生物量越大、根系越发达净化效果越好;湿地系统脱氮过程中,大部分氮是由微生物作用去除的,而复合式湿地及根系发达的湿地植物对微生物作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人工湿地 脱氮 氮的去除机理 湿地植物 流态 除氮效果
下载PDF
平流式沉淀池穿孔墙进水及隔板作用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天杰 胡润麟 +1 位作者 孙泽 宋兴福 《供水技术》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为改善实际运行平流式沉淀池悬浮物去除效率,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利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混合模型,对沉淀池底部进水、穿孔墙进水以及加入隔板后的穿孔墙进水3种运行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沉淀池内流场分布及悬浮物... 为改善实际运行平流式沉淀池悬浮物去除效率,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利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混合模型,对沉淀池底部进水、穿孔墙进水以及加入隔板后的穿孔墙进水3种运行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沉淀池内流场分布及悬浮物体积分数分布。研究表明,穿孔墙进水较底部进水产生的回流区域小,水流均匀稳定,悬浮物去除率高;隔板的加入不但不会增加回流区域,而且对悬浮物具有显著的截留作用,可以减少沉淀池上部悬浮物浓度,提升沉淀池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式沉淀池 穿孔墙进水 隔板 数值模拟 悬浮物去除率
下载PDF
基于气力提升技术的河道泥沙输送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秋良 巫世晶 +1 位作者 李小勇 王爱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7-403,共7页
为了验证气力提升技术在河道清淤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依据70%浸没深度的普遍工况,搭建了采用气力提升技术的泥沙输送试验平台.在0~4.5 m/s的进气速度下,开展了泥沙提升效率试验,探究了最佳提升效率所对应的进气速度.同时基于Matlab图像处... 为了验证气力提升技术在河道清淤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依据70%浸没深度的普遍工况,搭建了采用气力提升技术的泥沙输送试验平台.在0~4.5 m/s的进气速度下,开展了泥沙提升效率试验,探究了最佳提升效率所对应的进气速度.同时基于Matlab图像处理功能,着重对0.6与1.0 m/s进气速度下的流型进行分析,得到了最佳提升效率附近对应流型的固体颗粒运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管内流型以及颗粒的运动特性直接受进气速度的影响.在浸没深度一定的情况下,河沙提升效率由进气速度所决定.通过研究不同进气速度下的流型,进而探究不同流型的形成原因,得知当进气速度达到1.0 m/s时,气相被充分离散成均匀细泡,气体与液固两相发生了强烈的动量交换,气体携带的绝大部分动能转移到了固液两相,该进气速度下的提升效率最高,此时的流型亦为气力提升最佳流型.通过测量得到清淤效率与进气速度的关系,验证了气力提升技术应用于河道清淤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清淤 泥沙输送 气力提升技术 流型分析 进气速度 提升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