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cript Profiling Reveals Abscisic Acid,Salicylic Acid and Jasmonic-Isoleucine Pathways Involved in High Regenerative Capacities of Immature Embryos Compared with Mature Seeds in japonica Rice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 Kaizhuan MAO Xiaohui +5 位作者 WANG Yingheng WANG Jinlan WEI Yidong CAI Qiuhua XIE Hua'an ZHANG Jianfu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227-234,共8页
Induced pluripotent cell mass plays a role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Mature seeds are more recalcitrant to the induction of suitable calli than immature embryos in rice, but the exact molecu... Induced pluripotent cell mass plays a role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Mature seeds are more recalcitrant to the induction of suitable calli than immature embryos in rice, but the exact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remain elusive.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calli induced from mature seeds and immature embryos were observed under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using a paraffin embedded technique. Meanwhile, a total of 2 173 up- and down-regulated genes were identified in calli induced from mature seeds and immature embryos by RNA-seq technique and furtherly confirm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remarkabl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in calli induced from mature seeds and immature embryos, and 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hormone biosynthesis pathways, such as abscisic acid, salicylic acid and jasmonic-isoleucine, were found to play roles in somatic embryogenesis. This study provided comprehensive gene expression sets for mature seeds and immature embryos that were served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resource for further functional studies in plant embry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LUS immature embryo mature seed japonica rice RNA sequence HORMONE
下载PDF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S INTO THE SEED EMBRYO CELLS OF RICE BY ELECTRO-INJECTION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RICE PLANTS
2
作者 李宝健 许新萍 +1 位作者 石和平 柯遐义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8期923-931,共9页
The NPTII gene has been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the seed embryo cells of two rice varieties (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cv. Sanerai and Q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cv. Nonghu No. 6) by means of electroinjec... The NPTII gene has been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the seed embryo cells of two rice varieties (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cv. Sanerai and Q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cv. Nonghu No. 6) by means of electroinjection. Resistant calli were screened out on MS medium with 100 μg/ml Km.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ere regenerated via somatic embryogenesis. Both NPTII detection and 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foreign gene has integrated and expressed stably in the transform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seed embryo electroinjection NPTⅡ GENE GENE transformation TRANSGENIC RICE plant.
原文传递
Cryopreservation of Seeds and Embryos of Jatropha curcas L.
3
作者 Julián Andrés Prada María Elena Aguilar +1 位作者 Ana Abdelnour-Esquivel Florent Engelman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5年第1期172-180,共9页
Jatropha curcas is a species with a variety of uses. It is grown primarily for oil for biodiesel, but also has agronomic and medicinal applications. Two methods were evaluated for cryopreservation of seeds and zygotic... Jatropha curcas is a species with a variety of uses. It is grown primarily for oil for biodiesel, but also has agronomic and medicinal applications. Two methods were evaluated for cryopreservation of seeds and zygotic embryos of J. curcas: desiccation followed by rapid immersion of seeds and embryos in liquid nitrogen (LN, -196°C), and vitrification of zygotic embryos. Prior to cryo-preservation, seeds were manually scarified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MC) of seeds and embryos was determined. Explants were disinfected after cryopreservation. Seed germination after LN exposure was 100%. Plantlet development was better in sand substrate than that in vitro. Survival of zygotic embryos after cryopreservation was also 100%,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s. Optimal development (100%) and plantlet length (51.77 mm) were observed with embryos dried for 60 min to 9.4% MC under laminar flow prior to cryopreservation. Zygotic embryos subjected to the vitrification procedure did not withstand LN exposure. Survival data for non-cryopreserved embryos after each step of the vitrification procedure provided information about embryo tolerance to cryoprotect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OPRESERVATION seedS embryos DEHYDRATION VITRIFICATION DESICCATION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水稻种子和胚芽葡萄糖供应差异与胚芽存活的关系
4
作者 郑广杰 叶昌 +6 位作者 朱均林 陶怡 肖德顺 徐亚楠 褚光 徐春梅 王丹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4,共13页
[目的]为了探明淹水逆境下水稻种子向胚芽供应葡萄糖能力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胚芽存活的关系,从而解析水稻芽苗期耐淹机理。[方法]以4个淹水耐性不同的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长期淹水和湿润播种(对照)两个处理,分析种子和胚芽组织的非结构... [目的]为了探明淹水逆境下水稻种子向胚芽供应葡萄糖能力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胚芽存活的关系,从而解析水稻芽苗期耐淹机理。[方法]以4个淹水耐性不同的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长期淹水和湿润播种(对照)两个处理,分析种子和胚芽组织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种子α-淀粉酶活性、胚芽抗氧化酶活性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胚芽存活率的相关性。[结果]淹水胁迫下,淹水敏感材料中嘉8号(S1)和中嘉早17(S2)胚芽的葡萄糖含量、SOD、POD酶比蛋白活性在淹水72h后显著下降,表型上表现为胚芽生长停滞并出现死亡症状;而耐淹材料日本晴(T1)、耘两优玖48(T2)的胚芽中葡萄糖含量、SOD、POD的酶比蛋白活性在淹水96 h内保持稳定,胚芽持续伸长。对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分析表明,虽然短期淹水(0-48 h)能够增强所有4个材料的种子α-淀粉酶活性,但随淹水时间的延长(72-96h),仅耐淹的T1、T2保持α-淀粉酶高活性,其种子内的淀粉含量持续下降而葡萄糖含量不断增加,胚芽葡萄糖含量相对稳定;而淹水敏感材料S1、S2种子内的α-淀粉酶活性则分别在淹水72 h和48 h后下降,种子内淀粉含量相对稳定,但种子和胚芽的葡萄糖含量大幅度下降。相关分析表明,胚芽的存活率与胚芽和种子的葡萄糖含量、胚芽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种子淀粉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淹水胁迫下胚芽组织消耗大量的葡萄糖维持其生理代谢平衡,种子向胚芽供应葡萄糖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存活,种子α-淀粉酶活性变化对胚芽葡萄糖的供应有决定性作用,是种子在淹水条件下存活出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逆境 水稻种子 胚芽存活率 葡萄糖 Α-淀粉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不同贮藏年限对红砂种子生理特性及胚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李蒙 苏世平 +3 位作者 张正中 李超群 陈君婵 李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以室温贮藏条件下0~4 a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贮藏年限红砂种子的萌发指标、生理指标及种胚显微结构,探究红砂种子在贮藏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 以室温贮藏条件下0~4 a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贮藏年限红砂种子的萌发指标、生理指标及种胚显微结构,探究红砂种子在贮藏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红砂种子芽长、萌发率、萌发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含水量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逐渐上升。红砂种子萌发指标与MDA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SS、SP呈正相关。当年采收的种子,胚部细胞排列紧密,贮藏3~4 a的种子胚部细胞排列散乱,木质化程度加深着色效果明显,并伴随子叶逐渐缩小的现象。综上认为,红砂种子含水量、MDA和SP含量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其活力,且红砂种子活力变化的节点在2~3 a之间。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采收后室温贮藏1 a的种子为播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种子 贮藏年限 种子活力 生理指标 种胚显微结构
下载PDF
毛竹种子形成过程中形态解剖学特征
6
作者 贾冬冬 李在留 徐振国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0-740,共11页
为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生长过程中胚、胚乳、果皮及种皮的发育规律,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并固定不同时期的开花毛竹种子,使用石蜡制片法制片,显微镜观察胚、胚乳、果皮与种皮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 为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生长过程中胚、胚乳、果皮及种皮的发育规律,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并固定不同时期的开花毛竹种子,使用石蜡制片法制片,显微镜观察胚、胚乳、果皮与种皮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毛竹花后1 d完成受精并形成合子,合子休眠时长约为5 d。经过原胚阶段、胚芽鞘阶段、幼胚生长阶段及成熟胚阶段,花后40 d的胚发育基本成熟,其发育类型为禾本型。(2)胚乳发育早于胚的发育,其发育类型为核型胚乳,历经游离核、细胞化、细胞分化及成熟4个阶段。在细胞分化阶段胚乳细胞分化形成淀粉胚乳细胞以及糊粉层细胞,淀粉胚乳细胞主要积累淀粉粒,糊粉层细胞主要积累矿质元素、脂类及蛋白质等。(3)花后1 d的果皮细胞及珠被细胞形状规则、内含物丰富、结构完整;花后10~20 d,内、外果皮及珠被细胞层数递减,形状发生改变,中果皮细胞开始出现淀粉粒;花后20~60 d,随着胚乳细胞营养物质的积累及体积的增大,向外产生机械压力,中果皮细胞逐步消解仅剩残留的细胞壁;外果皮细胞呈长条形,细胞壁加厚,与残留的中果皮细胞壁组成保护结构;皮层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主要起到合成、运输营养物质以及保护胚和胚乳发育的作用。该研究结果为完善毛竹生殖生物学相关内容以及了解竹类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种子 胚乳 果皮 种皮
下载PDF
蒙古栎种子贮藏过程内源激素变化及显微结构特征
7
作者 梁新茗 曲悦慈 +3 位作者 梅梅 王玉涛 魏俊 陆秀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蒙古栎种子为顽拗性种子,不耐贮藏。探究种子不同初始含水量和贮藏温度下内源激素变化及显微结构特征,为蒙古栎种子合理存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分别控制种子初始含水量为50%(采后初始含水量)、40%... 【目的】蒙古栎种子为顽拗性种子,不耐贮藏。探究种子不同初始含水量和贮藏温度下内源激素变化及显微结构特征,为蒙古栎种子合理存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分别控制种子初始含水量为50%(采后初始含水量)、40%、30%和20%,并于低温(4℃)和室温(20℃)进行贮藏。贮藏过程中,对种子活力、内源激素变化及显微结构特征进行检测。【结果】1)蒙古栎种子新采收后萌发率可达100%,经硅胶快速干燥后种子活力不受影响。2)种子贮藏期间,不同初始含水量及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丧失速率不同。蒙古栎种子最适贮藏含水量为30%~40%,低温贮藏优于室温贮藏;3)室温贮藏下,随种子初始含水量升高,蒙古栎种子霉菌增殖严重,而降低种子初始含水量或采用低温贮藏,种子劣变以褐化或软化为主。4)贮藏过程中,蒙古栎种子GA_(3)含量随种子初始含水量降低而降低,并在贮藏前14天急剧下降。ABA含量对贮藏温度存在差异响应。在低温贮藏条件下ABA含量相对稳定,而在室温贮藏条件下,种子初始含水量不同,ABA含量变化不同;5)显微结构观测表明,新采收蒙古栎种子子叶细胞排列紧密、规则,无内含物,而胚芽细胞体积较小,排列松散。种子贮藏14天后,细胞产生内含物。种子劣变伴随强烈细胞皱缩或破损,细胞边界不清晰、内含物流失等。【结论】降低蒙古栎种子初始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有利于提高种子耐藏性,但种子含水量低于20%不利于种子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拗性种子 种子贮藏 种子活力 种胚结构
下载PDF
槲树雌花和种子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8
作者 祁永梁 柯梦 +5 位作者 吴志勇 佀化玙 刘克林 岳涵 孙宇涵 李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6,共10页
【目的】阐明槲树雌花发育的生殖周期和发育时序特征。【方法】以人工控制授粉后不同发育时期的槲树雌花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学、生理指标测定和石蜡切片等检测方法,对授粉前后不同发育时期雌花及子房的外部形态、种子发育进程和败育动... 【目的】阐明槲树雌花发育的生殖周期和发育时序特征。【方法】以人工控制授粉后不同发育时期的槲树雌花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学、生理指标测定和石蜡切片等检测方法,对授粉前后不同发育时期雌花及子房的外部形态、种子发育进程和败育动态进行观察。【结果】(1)在雌花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刺苞逐渐变硬,苞片由绿转黄,柱头不断萎缩,花柱不断缩短;子房体积不断膨大,外围壳斗逐渐增厚,于授粉后140 d左右形成棕褐色橡子。(2)授粉后17 d,胚珠发育完成;授粉后30 d,胚囊发育成熟;授粉后38 d,初生胚乳核出现,原胚形成;之后经过了大约13 d休眠后,依次经历球型胚、心型胚、鱼雷胚和子叶胚的分化;而胚乳作为滋养组织,一直处于高度分裂状态,在种子成熟期被子叶全部吸收利用,最终收获无胚乳的成熟种子。(3)初步明确了槲树种胚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共存在2次败育高峰期,分别在授粉后69 d和99 d。(4)种子败育的表观形态主要表现为败育胚子房壁褐化、胚珠皱缩,显微结构上则主要表现为珠被发育异常、胚胎畸形或空腔胚囊。【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槲树雌花分化和种子形成过程外部形态变化与内部解剖特点之间的关系,可为今后栎属胚胎学研究、开花结实机理和胚败育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树 雌花分化 种子形成 胚胎发育 败育
下载PDF
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解剖观察与胚培养
9
作者 崔珺 杜明杰 +3 位作者 谢钰 季润泽 成仿云 钟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目的】探究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内部状态和胚培养成苗表现,为揭示种皮开裂种子的成苗潜力、提高组间远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24个芍药属组间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解剖后观察并统计胚和胚乳的发育... 【目的】探究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内部状态和胚培养成苗表现,为揭示种皮开裂种子的成苗潜力、提高组间远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24个芍药属组间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解剖后观察并统计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通过离体培养观察胚的萌发和生长规律,分析不同组合种皮开裂种子发育和成苗差异。【结果】芍药属24个组间杂交组合中均出现了种皮开裂的杂交种子,平均种皮开裂率高达61.08%;1767粒种皮开裂种子中,有11.09%的胚乳已腐烂;胚乳未腐烂种子中,约90%以上种子的胚乳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病变,24.18%的种子内部未观察到可见胚。对解剖得到的1185个组间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发现,有24.73%的胚不萌发,63.47%的胚生长异常,仅有4.47%的胚能正常生长,得到完整植株。胚培养得到的完整植株具备良好的活力,移栽成活率达到86.79%。24个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种子通过离体胚培养共得到46株移栽成活的组间杂种苗,平均成苗率为2.60%,接近正常组间杂交种子的播种成苗率(2.75%)。【结论】种皮开裂现象在芍药属组间杂交种子中普遍存在,是组间远缘杂交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用离体胚培养技术能有效克服这类障碍,提高成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远缘杂交 胚培养 种皮开裂种子
下载PDF
不同种源及采收时间的五小叶槭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0
作者 王晓玲 罗晓波 +1 位作者 罗艳 谢兰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以四川雅江县、九龙县、木里县、九龙三垭宫和康定市采收1年与3年的五小叶槭(Acer pentaphyllum)种子开展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五个地区采收1年的五小叶槭种子萌发率总体较低(4.0%—17.6%之间),其中木里县、雅江县和九龙县的种子... 以四川雅江县、九龙县、木里县、九龙三垭宫和康定市采收1年与3年的五小叶槭(Acer pentaphyllum)种子开展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五个地区采收1年的五小叶槭种子萌发率总体较低(4.0%—17.6%之间),其中木里县、雅江县和九龙县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康定市和九龙三垭宫。(2)五个地区采收1年的五小叶槭种子有仁率均偏低(36.8%—45.2%之间),但区域差异不显著。(3)5个地区采收1年五小叶槭种子的胚活力表现为高(九龙县、木里县和康定市种子胚活力在95%以上)、中(九龙三垭宫,种子胚活力为91.7%)和低(雅江县,种子胚活力为53.3%)三大类。(4)五小叶槭种子吸水分为快速吸水期、缓慢吸水期和稳定吸水期三个阶段。(5)五小叶槭种子萌发特性受保存时间影响,九龙县和木里县采收3年的五小叶槭种子均不能正常萌发,且出现了种子有仁率减少、种子胚活力降低的现象。总之,不同种源五小叶槭的种子萌发特性的差异与胚活力有关,而保存时间的延长会降低胚活力,建议最好选用刚采收的五小叶槭种子进行育苗培育,以提高五小叶槭人工育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小叶槭 种子萌发 种子胚活力 保存时间
下载PDF
白花延龄草种胚后熟休眠机理的研究
11
作者 丁鹏 栾艳新 +6 位作者 邵殿坤 沙悦 王媛 季晓静 潘红 葛雨祺 栾志慧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本文对白花延龄草新鲜种子和层积两年的白花延龄草种子进行变温处理,25/1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赤霉酸处理,利用智能光照培养箱(5/1℃、15/6℃、20/10℃、25/15℃、30/15℃)控制发芽温度,测定对比胚生长和发芽百分率同时进行根茎繁殖实验... 本文对白花延龄草新鲜种子和层积两年的白花延龄草种子进行变温处理,25/1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赤霉酸处理,利用智能光照培养箱(5/1℃、15/6℃、20/10℃、25/15℃、30/15℃)控制发芽温度,测定对比胚生长和发芽百分率同时进行根茎繁殖实验,研究其种胚后熟机制和根茎繁育特性。结果表明,白花延龄草新鲜种子无论在变温还是不同赤霉酸处理下均不发芽,层积两年后的种子在25/15℃条件下,变温25/15℃条件下,种胚在42天达到极限长度(0.68±0.083 mm),发芽率达到85±1%。在赤霉酸浓度为100 mg/L和200 mg/L处理下,球形的种胚在42天达到极限长度(0.68±0.083 mm),在浓度300 mg/L处理下,种胚生长迅速,56天达到极限长度(0.68±0.12 mm),发芽率达到最高为89±3%。层积两年的种子发芽百分率显著高于新鲜种子发芽百分率,即白花延龄草种子需采用冷层积和温度层积交替处理两年,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方可萌芽。另外,两年生根茎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经过冬季漫长的休眠期,春季可发芽继续生长,即使将根茎种植在温室里,也不会缩短生长期而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延龄草 种胚后熟 层积处理 根茎繁育
下载PDF
Abnormal Structure of Embryo Sac in Autotetraploid Rice 被引量:3
12
作者 Guo Hai-bin FENG Jiu-huan Lu Yong-gen LIU Xiang-dong 《Rice science》 SCIE 2006年第4期257-264,共8页
The structures of mature embryo sacs in 13 genetic stock lines of autotetraploid rice (Oryza sativa L.), including indica, japonica and javanica,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whole-mount stain-clearing laser scanning c... The structures of mature embryo sacs in 13 genetic stock lines of autotetraploid rice (Oryza sativa L.), including indica, japonica and javanica,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whole-mount stain-clearing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WCLSM). Among the 13 autotetraploid rice, the majority of ovaries possess normal polygonum-type embryo sacs, while a few ovar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embryo sacs. The abnormalities of embryo sac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six categories, i. e. no female germ unit, abnormal polar nuclei, embryo sac degeneration, no egg apparatus, small embryo sac and 'double set' of embryo sacs. The frequency of abnormal embryo sac in japonica (26.6%)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indica (19.34%). In addition, the major abnormalities in each autotetraploid line varied, suggesting that the abnormalities may be related to the genotypes of the var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tetraploid rice STRUCTURE ANATOMY embryo sac seed setting rate
下载PDF
Morphogenesis of Oil Palm (Elaeis guineensis Jacq.) Fruit in Seed Development
13
作者 Hermine Bille Ngalle Joseph Martin Bell +3 位作者 Georges Franck Ngando-Ebongue Hernild Eman-Evina Godswill Ntsefong Ntsomboh Armand Nsimi-Mva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4年第12期946-954,共9页
关键词 种子发育 果实成熟 油棕 提花 棕榈树 形态 平均质量 平均长度
下载PDF
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14
作者 朱永莉 沈永宝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0,共7页
[目的]通过分别测定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中胚和胚乳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该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紫梗籽银桂种子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其种子发育过程不同时期胚和胚乳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玉... [目的]通过分别测定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中胚和胚乳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该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紫梗籽银桂种子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其种子发育过程不同时期胚和胚乳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结果]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中胚的GA_(3)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ABA含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IAA、ZR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GA_(3)/ABA比值不断下降,IAA/ABA、ZR/ABA的比值先下降后上升,胚中GA_(3)/ABA比值的变化幅度大于IAA/ABA、ZR/ABA的比值变化;胚乳中GA_(3)、IAA、ZR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AB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并保持平稳的趋势;GA_(3)/ABA、IAA/ABA、ZR/ABA_(3)个比值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胚乳中GA_(3)/ABA比值的变化幅度大于IAA/ABA、ZR/ABA的比值变化。[结论]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中胚和胚乳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胚及胚乳中GA_(3)/ABA比值均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均大于IAA/ABA、ZR/ABA的比值变化,GA_(3)/ABA水平的高低可能是影响种子发育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梗籽银桂 种子发育 胚乳 内源激素
下载PDF
紫梗籽银桂种胚发育与胚乳营养物质的变化研究
15
作者 朱永莉 沈永宝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研究桂花种胚发育过程及成熟机制,以紫梗籽银桂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发育过程中胚和胚乳进行生物学观察,并对胚乳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紫梗籽银桂花期为9—10月,种胚的发育大约经历... 为研究桂花种胚发育过程及成熟机制,以紫梗籽银桂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发育过程中胚和胚乳进行生物学观察,并对胚乳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紫梗籽银桂花期为9—10月,种胚的发育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种胚开始形成期、种胚快速形成期和种胚成熟期。随着紫梗籽银桂种子的发育,胚乳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淀粉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前期比较平稳,后期呈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不断增加。紫梗籽银桂种子各类营养物质快速积累发生在花后180 d之后,此期间种胚开始大量形成,到种子成熟阶段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梗籽银桂 种子发育 胚乳 营养物质
下载PDF
层积过程中羌活种子种胚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娟 其乐木格 +4 位作者 段海婧 张金保 晋玲 陈红刚 赵文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8,共8页
对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种子进行层积处理,观测层积过程中种子种胚形态及胚率,研究种子中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呼吸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变化;并对层积后的种子进行氟啶酮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对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种子进行层积处理,观测层积过程中种子种胚形态及胚率,研究种子中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呼吸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变化;并对层积后的种子进行氟啶酮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显示:与未层积(层积0 d)相比,层积后羌活种子种胚由球形发育为子叶型,胚率增长至67.30%,发芽率增长至50.67%;种子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赤霉素(GA_(3))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分别在59.15~81.06和14.06~22.08 ng·g-1范围内波动变化,脱落酸(ABA)含量在层积150和180 d时显著降低,GA_(3)/ABA比和(GA_(3)+IAA)/ABA比在层积120~180 d显著升高。在层积0~60 d,羌活种子的丙酮酸激酶(PK)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明显升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先降低后略有升高,该时期以三羧酸循环途径(TCA)为主;在层积60~150 d,PK活性呈波动升高的趋势,SDH和G-6-PDH活性总体呈波动降低的趋势,该期间以糖酵解途径(EMP)为主;在层积180 d时,PK、SDH和G-6-PDH活性均显著高于层积120 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BA含量分别与胚率和发芽率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和-0.875。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羌活种子具有胚后熟特性,层积处理结合氟啶酮处理可打破羌活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营养物质含量的降低,呼吸途径关键酶活性的波动变化,ABA含量的降低以及GA_(3)/ABA比和(GA_(3)+IAA)/ABA比的升高对羌活种子休眠解除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种子休眠 层积 种胚形态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刺槐林下凋落物浸提液对刺槐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荆蓉 彭祚登 +1 位作者 李云 王少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6,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世代和不同林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下凋落物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化感作用,旨在阐明刺槐林实生更新困难的原因。【方法】以刺槐人工林凋落物浸提液为化感物质来源,以刺槐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皿... 【目的】探究不同世代和不同林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下凋落物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化感作用,旨在阐明刺槐林实生更新困难的原因。【方法】以刺槐人工林凋落物浸提液为化感物质来源,以刺槐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分析不同经营世代及不同林龄的刺槐林下凋落物浸提液对刺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度指数、活力指数以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刺槐林下凋落物浸提液抑制刺槐自身种子萌发和胚生长,且凋落物浸提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胚芽,不同林分以及不同质量浓度浸提液之间差异显著。在二代林和三代林中,随着林龄的增加,刺槐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减弱的趋势;在一代林中,中龄林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对胚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分别为0.006和−0.032。随着经营世代的增加,幼龄林和中龄林下,刺槐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成熟林下,随着经营世代的增加,其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呈增加趋势,化感综合效应指数从0.044增加至0.097,对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呈下降趋势,化感综合效应指数从0.124下降至0.050。部分林分下的凋落物浸提液具有质量浓度效应,对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降低而减弱。【结论】不同林分刺槐林下凋落物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胚生长呈抑制作用;在二代和三代林下,凋落物浸提液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对刺槐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减弱趋势;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下,凋落物浸提液随着经营世代的增加,对刺槐种子萌发和胚生长的抑制作用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连栽阻碍了刺槐实生苗的天然更新,但随着林龄的增加,对实生苗更新的阻碍作用会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凋落物 种子萌发 胚生长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油樟种子生理及萌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秀燕 倪婷婷 +3 位作者 刘孟婕 廖世宏 魏琴 赵鑫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o ex H.W.Li)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盛产天然芳香油的经济林木,而目前油樟种子研究较少,通过赤霉素处理后油樟种子萌芽率及其生理指标如何变化目前还未有深入研究。通过... 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o ex H.W.Li)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盛产天然芳香油的经济林木,而目前油樟种子研究较少,通过赤霉素处理后油樟种子萌芽率及其生理指标如何变化目前还未有深入研究。通过赤霉素(Gibberellins,GAs)处理油樟种子以期促进油樟种子快速萌发,通过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形态结构的观察,进一步丰富油樟种子萌芽的理论基础。以油樟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0.2、0.4、0.6、1 g·L^(−1))和不同时间(24 h、48 h)处理,对比不同处理生理指标以及种胚发育情况,0.4 g·L^(−1)的赤霉素处理可显著提升油樟种子SOD、CAT活性,显著降低油樟种子MDA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胚的形态发育明显优于其他处理,胚乳细胞连接密度较小、脂滴含量较多、细胞壁较薄。因此0.4 g·L^(−1)赤霉素浸种48 h有利于促进油樟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油樟种子 种胚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湖北花楸种胚离体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19
作者 刘良梦 赵桃娟 +4 位作者 黄振 刘欣 丁婷 陈炙 左燕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139,156,F0003,共9页
为建立湖北花楸组培快速繁育技术体系,以湖北花楸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胚萌发、茎段增殖和芽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花楸种胚在MS+0.5 mg/L 6-BA+0.05 mg/L IBA+30 g/L蔗糖+7 g/L卡拉胶中萌发并正常生长,平均... 为建立湖北花楸组培快速繁育技术体系,以湖北花楸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胚萌发、茎段增殖和芽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花楸种胚在MS+0.5 mg/L 6-BA+0.05 mg/L IBA+30 g/L蔗糖+7 g/L卡拉胶中萌发并正常生长,平均萌发率可达95%,远高于未添加激素培养基组合的平均诱导率(5%),诱导培养基中的胚正常生长,30 d时可萌发出多片真叶和腋芽;带芽茎段转入MS+0.25 mg/L 6-BA+0.04 mg/L IBA+30 g/L蔗糖+7 g/L卡拉胶中增殖培养30 d,平均每茎段诱导出2.08个芽苗,增殖率490.5%;若带芽茎段转入MS+0.5 mg/L 6-BA+0.04 mg/L IBA+30 g/L蔗糖+7 g/L卡拉胶中增殖培养30 d,平均每茎段诱导出4.1个芽,增殖率291%;芽苗在MS+0.5 mg/L NAA+30 g/L蔗糖+7 g/L卡拉胶中培养30 d,生根率可达84%,芽苗基部通过愈伤再生方式诱导产生不定根,平均每芽苗诱导出4.41条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花楸 种胚 组织培养 增殖
下载PDF
温室栽培黄金梨种子败育初探
20
作者 李琛 王海静 +1 位作者 姜涛 边卫东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黄金梨从萌芽期至开花期的胚珠、胚囊发育情况,初步探讨温室栽培黄金梨种子败育的原因。【方法】调查记录了温室、露地栽培黄金梨萌芽期至开花期的气温变化规律,并以2种栽培条件下的黄金梨为试材,对... 【目的】通过比较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黄金梨从萌芽期至开花期的胚珠、胚囊发育情况,初步探讨温室栽培黄金梨种子败育的原因。【方法】调查记录了温室、露地栽培黄金梨萌芽期至开花期的气温变化规律,并以2种栽培条件下的黄金梨为试材,对该时期的花芽进行采样,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比观察黄金梨的胚珠、胚囊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特点,并用测微尺测量了开花期胚珠、胚囊的大小;于花后20 d统计坐果率,并对成熟期的果实进行种子败育情况调查。【结果】露地栽培黄金梨种子败育率低,坐果率高,温室黄金梨种子败育率高,坐果率低。温室栽培条件下,不适宜的高温处理缩短了黄金梨从现蕾到开花所需时间;同时造成开花期胚囊发育滞后,胚囊发育不完全(未成熟),50%的胚囊仍处于单核、二核阶段,11.1%的胚囊处于四核阶段,且胚囊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露地黄金梨。【结论】温室黄金梨种子败育率高、坐果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开花前的高温处理导致胚囊发育滞后、发育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梨 温室 种子败育 胚囊 显微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