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式换热器动态数学模型的跷跷板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马进 王兵树 +1 位作者 马良玉 贡献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5-1107,共3页
跷跷板效应使管式换热器动态数学模型的流体出口温度动态扰动曲线出现错误,与实际设备的变化趋势相反。从流体出口温度计算公式和建模过程中的简化假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跷跷板效应的产生原因,给出避免跷跷板效应的判定条件,并指明... 跷跷板效应使管式换热器动态数学模型的流体出口温度动态扰动曲线出现错误,与实际设备的变化趋势相反。从流体出口温度计算公式和建模过程中的简化假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跷跷板效应的产生原因,给出避免跷跷板效应的判定条件,并指明其物理含义。计算机仿真计算实例表明该结论是正确的。此方法可用于管式换热器的动态实时仿真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数学模型 跷跷板效应 实时 仿真
下载PDF
沙南凹陷构造演化的“跷跷板”效应与油气评价新认识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宏义 吴克强 +3 位作者 刘丽芳 王春红 陈建华 林青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5-228,251,共5页
在地震资料区域解释和编图的基础上,结合各类钻井资料,对渤海海域沙南凹陷从凹陷结构、地层展布和构造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评价了沙南西洼烃源岩的质量、规模和资源潜力。沙南凹陷沙三段地层西厚东薄,而东营组地层西薄东厚,表现... 在地震资料区域解释和编图的基础上,结合各类钻井资料,对渤海海域沙南凹陷从凹陷结构、地层展布和构造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评价了沙南西洼烃源岩的质量、规模和资源潜力。沙南凹陷沙三段地层西厚东薄,而东营组地层西薄东厚,表现出沙南凹陷早期西洼埋藏深、后期东洼埋藏深的"跷跷板"迁移过程;受沙三段沉积时期西倾古地貌的影响,沙南西洼发育沙三中亚段中深湖相—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沙南西洼总生烃量可达44亿t,油气资源潜力较大,展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南凹陷 构造演化“跷跷板”效应 油气资源评价
下载PDF
股市异常波动下的股债联动关系——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湛 唐晋荣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9,37,共7页
对2006年以来的中国股债联动关系的分析表明,股债市之间的长期相关性不高,可能存在着时变特征,且在股市平稳和非平稳时期,股债联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使用事件研究法和相应统计检验方法,对2007~2008年与2015年两次典型股市异常波... 对2006年以来的中国股债联动关系的分析表明,股债市之间的长期相关性不高,可能存在着时变特征,且在股市平稳和非平稳时期,股债联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使用事件研究法和相应统计检验方法,对2007~2008年与2015年两次典型股市异常波动的分析表明,2007~2008年与2015年的股市波动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股债联动关系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2007~2008年的股市异常波动,在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期间,国债的避险功能十分突出,且信用债市场也起到一定程度的"资金避险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债联动 跷跷板效应 事件研究法
下载PDF
表致事“对”的句法语义条件及相关解释——兼谈语义引申的“跷跷板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恩旭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7,共13页
介词“对”有引出致事(causer)用法吗?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似乎没有。但从实际语料来看,当“对”出现在情感形容词谓语句时,情感形容词的特点决定了“对”引出的不是指向对象或对待对象,而是使役力量。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宾语移位来证明。... 介词“对”有引出致事(causer)用法吗?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似乎没有。但从实际语料来看,当“对”出现在情感形容词谓语句时,情感形容词的特点决定了“对”引出的不是指向对象或对待对象,而是使役力量。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宾语移位来证明。从语义上看,引出致事的“对”和引出指向或对待对象的“对”有共同点,即都有明确的目标对象。围绕目标对象,“对”在跷跷板效应的作用下发展出了三个义项:对(1)(引出指向对象)→对(2)(引出对待对象)→对(3)(引出致事)。研究表明,使役类词语的词义引申和跷跷板效应密切相关,其中有些效应发生在使役类词语内部,有些发生在使役—非使役词语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 致事 情感形容词 语义引申 跷跷板效应
下载PDF
“弹性”跷跷板:乡村女工的双重劳动与扶贫车间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郝龙 《妇女研究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4,共14页
扶贫车间女工的就近就地就业使她们拥有了兼顾雇佣生产劳动和家庭再生产劳动的机会,但两种劳动间仍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特征。对陕西林县女工以及两家扶贫车间的调查显示,乡村女工普遍选择以“家庭本位”逻辑来应对双重劳动中的时间挤压... 扶贫车间女工的就近就地就业使她们拥有了兼顾雇佣生产劳动和家庭再生产劳动的机会,但两种劳动间仍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特征。对陕西林县女工以及两家扶贫车间的调查显示,乡村女工普遍选择以“家庭本位”逻辑来应对双重劳动中的时间挤压问题,并由此具有高劳动弹性诉求。然而,并非所有扶贫车间都能够有效回应这一诉求。对一部分嵌入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扶贫车间而言,高劳动弹性更多是国家政策、企业责任与熟人乡土三重保护以及女工家本位逻辑倒逼的结果。弹性劳动管理也因此产生了一种“跷跷板效应”,使扶贫车间在作为政策载体的就业保护与作为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间顾此失彼。未来,如何通过再生产支持体系的结构优化来缓和乡村女工双重劳动的时间冲突,已成为破解弹性劳动管理的“跷跷板”难题和强化扶贫车间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女工 扶贫车间 家庭本位 劳动管理 跷跷板效应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跷跷板效应与金融风险防控——兼论“一委一行两会”新监管格局创新的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何靖 邓可斌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93,共13页
在交叉性金融工具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分业监管体制可能引发银行表内信贷与交叉性金融工具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最终导致金融风险防控失效。利用2010年中国银行业实施的延付高管薪酬政策,本文通过PSM-DID技术和改进的一阶差分模型进行了"... 在交叉性金融工具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分业监管体制可能引发银行表内信贷与交叉性金融工具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最终导致金融风险防控失效。利用2010年中国银行业实施的延付高管薪酬政策,本文通过PSM-DID技术和改进的一阶差分模型进行了"准自然实验",结果发现:(1)银行表内信贷与交叉性金融工具之间存在显著的跷跷板效应,即延付高管薪酬在降低银行表内信贷的同时,显著提升了银行的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进而提升了银行的总体风险承担;(2)资本压力越大的银行,这种表内信贷与交叉性金融工具之间的跷跷板效应越明显;(3)在分业监管制度下,2013年后监管当局对银行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监管力度的持续提升,在抑制了一些旧的同业投融资模式的同时,却催生了各种利用混业资管多层嵌套的过度金融创新。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下金融风险管理可能失效的直接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付高管薪酬 跷跷板效应 风险防控 PSM-DID 系统性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