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DNA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地震层位拾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泉 朱连章 +1 位作者 郭加树 李然然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0-407,共8页
地震DNA算法是一种新的层位自动提取算法,因其匹配出符合条件的地震特征较多,所以拾取到的地震层位连续性较差,且层位划分不够明显,很难区分所找到的地震波是否属于同一个地震层位。为此,尝试将聚类方法引入到地震DNA算法中,对地震DNA... 地震DNA算法是一种新的层位自动提取算法,因其匹配出符合条件的地震特征较多,所以拾取到的地震层位连续性较差,且层位划分不够明显,很难区分所找到的地震波是否属于同一个地震层位。为此,尝试将聚类方法引入到地震DNA算法中,对地震DNA算法所找到的地震波进行分类,然后使用欧氏距离连接聚类好的点,并使用C3相干算法找出并屏蔽掉断层区域,使其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应用改进后的地震DNA算法对胜利油田某二维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追踪结果比改进前的结果连续性更好、准确性更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dna算法 同相轴追踪 相干算法 正则表达式 欧氏距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NA算法的地震层位拾取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子良 李振春 +2 位作者 张凯 赵硕 王非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5,共7页
针对常规地震DNA算法难以设置正确的搜索基因,并且拾取出的地震层位可能出现过于散乱、连续性不强的现象等问题,在保证搜索基因高效合理的前提下,提出复式五点采样的方法建立基因库,减少人为干预。应用基于互相关的二级窗式算法判断相... 针对常规地震DNA算法难以设置正确的搜索基因,并且拾取出的地震层位可能出现过于散乱、连续性不强的现象等问题,在保证搜索基因高效合理的前提下,提出复式五点采样的方法建立基因库,减少人为干预。应用基于互相关的二级窗式算法判断相邻两基因片段是否来自同一层位,并用三次样条插值连接同一层位,使拾取出的层位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本方法拾取出的层位效率更高,同相轴更完整,减少了人为误差;由于本方法是全局识别,较之传统地震同相轴追踪技术,易于推广到三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dna算法 复式五点采样 二级窗式 互相关
下载PDF
地震DNA地层超剥点线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罗红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424,共11页
地层油藏超剥点线的地球物理精细描述有利于提高含油气储层识别的可靠性和钻井成功率,但在地震描述中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追踪的超剥点线与实际地层油藏的超剥点线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介绍了地震DNA地层超剥点线识别技术的方法原理与实现... 地层油藏超剥点线的地球物理精细描述有利于提高含油气储层识别的可靠性和钻井成功率,但在地震描述中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追踪的超剥点线与实际地层油藏的超剥点线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介绍了地震DNA地层超剥点线识别技术的方法原理与实现步骤,通过将地震反射数据和蚂蚁体属性数据转换成相应的字符数据,采用地震DNA搜索方法将对应字符所表示的地震数据体中的超剥点识别出来。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算法将超剥点进行合理连线得到地层超剥线。模型合成地震记录的超剥点识别结果表明,地震DNA地层超剥点识别技术能够有效识别出超剥点,与传统瞬时相位识别的超剥点相比,该方法的识别精度更高。东营凹陷草桥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描述超剥点线,实现了该区低序级不整合超剥边界的精细刻画,比基于瞬时相位属性描述的超剥线的识别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dna 字符数据 超剥点 聚类 超剥线
下载PDF
低序级不整合圈闭描述关键技术——以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书会 才巨宏 +1 位作者 管晓燕 陈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2-1030,共9页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古近系发育多期低序级不整合,是形成地层圈闭(油藏)的有利区带。由于低序级不整合经历的地质时间短,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和岩石学特征差异小,常规测井和地震响应差别不明显,难以识别和描述不整合面和上...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古近系发育多期低序级不整合,是形成地层圈闭(油藏)的有利区带。由于低序级不整合经历的地质时间短,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和岩石学特征差异小,常规测井和地震响应差别不明显,难以识别和描述不整合面和上、下地层尖灭线,影响了地层油藏的勘探评价。为此,提出了基于有序数列最优分割的测井综合分层曲线法,与高分辨率地震时频分析相结合,形成低序级不整合面识别的有效技术;研发了地震"DNA"检测方法,将地震数据转换为字符表达式,创建地层模式"基因",在字符域中自动搜索,实现地层尖灭线的精细描述。该方法应用于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的地层圈闭评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序级不整合 综合分层曲线 时频分析 地震“dna”检测 地层尖灭线
下载PDF
基于地震DNA算法的一种新的初至拾取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许鑫 张凯 +1 位作者 王非翊 李振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94-1901,共8页
高效准确地拾取初至是获得良好初至波走时层析结果的前提.目前应用广泛的是传统能量比法拾取初至,这种方法是基于获得较准的初至起跳时间.但由于理论缺陷,能量比法拾取的起跳时间并非真实的初至起跳时间.基于聚类连接算法的地震DNA算法... 高效准确地拾取初至是获得良好初至波走时层析结果的前提.目前应用广泛的是传统能量比法拾取初至,这种方法是基于获得较准的初至起跳时间.但由于理论缺陷,能量比法拾取的起跳时间并非真实的初至起跳时间.基于聚类连接算法的地震DNA算法是目前比较新颖的层位自动提取方法,尝试将地震DNA算法用于准确地拾取初至,这种初至拾取方法无需获得初至起跳时间,弥补了能量比法的理论缺陷.首先将地震记录从数值空间转换至字符空间,设置符合初至特征的搜索因子在字符空间逐道进行初至拾取,此时所拾取初至为字符类型,使用欧式距离连接聚类好的字符初至使其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然后将字符类型初至转换到数值空间进行初至走时的显示及其计算.对简单数据模型和实际资料分别用传统能量比法与新方法进行初至拾取效果对比,对实际资料的单炮记录分别使用能量比法,互相关法,自拾取算法以及人工干预的自拾取算法进行初至拾取效果对比,拾取初至特征值对比结果说明采用地震DNA算法拾取初至的方法避免了误拾取现象且拾取效果更加连续.对所拾取的初至特征值进一步处理计算走时,将计算得到的初至走时应用于二维初至波走时层析中,层析反演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初至拾取方法的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拾取 初至波走时层析 地震dna算法 聚类连接算法 欧式距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