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ALONG THE TWO SIDES OF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被引量:1
1
作者 ZHU Junjiang ZHAN Wenhuan QIU Xuelin XU Huilong TANG Cheng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4年第1期79-92,共14页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is a gigantic slide-slip fault zone extending up to 1000km from Tibet to SouthChina Sea. It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e north, central and south segm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geomet...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is a gigantic slide-slip fault zone extending up to 1000km from Tibet to SouthChina Sea. It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e north, central and south segm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geometry, kinetics, and seismicity on the land, but according to the conta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ld pre-Cenozoic block in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the South China block,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extending from land to ocean, the north and south segments. Since the Tertiary,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suffered first the sinistral movement and then the dextral movement. The activities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segments were differ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arthquakes and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earthquakes with the focus depths of 0-33km are distributed over the whole region and more deep earthquake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northeastern sides of the Red River fault. Types of faulting activities are the thrust in the northwest, the normal in the north and the strike-slip in the south, with the odd type, viz. the transition type, in the other region. These show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suffered the extruding force in NNW direction and the normal stress in NEE direction and it makes the fault in the region extrude-thrust,horizontal strike-slip and extensional normal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RRFZ)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Dextral MOVEMENT seismicactivity
下载PDF
Stripe of normal mechanisms for crustal earthquakes with M ≤ 3.5 flanking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thrust front zone in the Andes backarc 被引量:2
2
作者 Silvina Nacif Enrique Triep +1 位作者 Renzo Furlani Silvana Spagnotto 《Natural Science》 2013年第8期18-26,共9页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s M ≤ 3.5 were registered in the Andes backarc between ~32.5°S 33.75°S within a temporary experiment from November 2002 to March 2003.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5 seismological bro...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s M ≤ 3.5 were registered in the Andes backarc between ~32.5°S 33.75°S within a temporary experiment from November 2002 to March 2003.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5 seismological broad band stations, deployed above flat subduction section and also above the transitional to normal section of the Nazca plate. Seismic events were located mostly in part of the Southern Precordillera and Cerrilladas Pedemontanas of Mendoza Provinc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for selected data between15 kmand35 kmdepths, from P wave first motion using FOCMEC software. A band trending NW-NNW of normal focal mechanism earthquakes is located just by the thrust front towards West, and covers the Southern tip of the Southern Precordillera and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Cerrilladas Pedemontanas, Mendoza Province, Argentina. Thrust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work for events with magnitu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3.5 also show that the thrust front South of ~33.1°S is located in the same place as Mw ≥ 3.6 earthquakes. The most significant findings in this work are these signals of extensional regimen which appear in a compressional subduction tectonic regimen. Nevertheless the short temporal experiment precludes firm interpretations about this particular phenomenon. Probably it is related to a temporary stress relaxation. The normal earthquakes are likely associated to normal faults, and/or to their subsidiaries, that were inverted by contraction and now re-inverted at least transitorily as normal. These faults, which are near and to the East of the suture between Chilenia and Cuyania Paleozoic terranes, were originally involved in the Cuyo Triassic basin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MAGNITUDES seismicITY NORMAL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NORMAL fault Activation regional Compressional Regime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断裂的关系 被引量:27
3
作者 马文涛 徐锡伟 +1 位作者 于贵华 张兰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304,共12页
通过地震学参数研究构造脆性变形的方法 ,着重分析了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及其震源机制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展示出该地区断裂活动的定量性规律 ,由此获得了首都圈地区上地壳变形的物理模型。结果表明 :首都圈地区... 通过地震学参数研究构造脆性变形的方法 ,着重分析了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及其震源机制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展示出该地区断裂活动的定量性规律 ,由此获得了首都圈地区上地壳变形的物理模型。结果表明 :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及其震源机制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性质吻合较好 ,NE或NEE向和NWW向 2组断裂构成共轭断裂 ;沿NWW -SEE向的张家口 -渤海湾断裂带两侧形成了燕山块体、晋北块体、太行山块体和冀中块体的基本活动体系 ;在NWW -SEE向串列状的块体边界上形成一定量的NWW向地震活动密集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断裂 震源机制 首都圈地区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两侧地震震源机制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俊江 詹文欢 +2 位作者 丘学林 徐辉龙 唐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9-247,共9页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根据印支半岛前新生代的古地块与华南地块的接触关系 ,将红河断裂带海陆部分分为两段。断裂带自第三纪以来 ,经历了左旋运动、右旋运动 ,南北两段的活动性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断裂带两侧地震和震源机...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根据印支半岛前新生代的古地块与华南地块的接触关系 ,将红河断裂带海陆部分分为两段。断裂带自第三纪以来 ,经历了左旋运动、右旋运动 ,南北两段的活动性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断裂带两侧地震和震源机制解分析 ,震源深度 0~ 33km的地震在整个区域密集分布 ,较深的地震分布在断裂的北东侧。断裂带西北部断裂活动方式为逆冲型 ,北部为正断型 ,南部为走滑型 ,其它地方为奇异型 ,也即是逆冲型、正断型、走滑型 3种方式的过渡类型 ,反映了红河断裂带及其周围地区受到来自北北西向的推挤力和北东东向的正压力的联合作用 ,使受力区的断裂发生挤压逆冲、水平走滑和拉张正断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RRFZ) 震源机制解 右旋走滑运动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以精定位背景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研究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现今活动习性 被引量:22
5
作者 朱艾斓 徐锡伟 +2 位作者 王鹏 任烨 孙冬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8-226,共9页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板内一条规模最大的强构造变形带与地震活动断裂带,其断裂结构与历史地震活动性具明显的分段活动性。文中通过沿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历史地震活动性、精定位背景地震活动性与震源机制解分析,讨论了断裂带的深部几何...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板内一条规模最大的强构造变形带与地震活动断裂带,其断裂结构与历史地震活动性具明显的分段活动性。文中通过沿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历史地震活动性、精定位背景地震活动性与震源机制解分析,讨论了断裂带的深部几何结构与现今活动习性。现今地震活动在中段主要沿1668年郯城M_S8_(1/2)地震破裂带线性分布,线性条带在泗洪—诸城间延伸约340km长,为1668年地震长期缓慢衰减的余震序列活动。大震地表破裂遗迹与精定位地震分布都揭示出郯庐断裂带中段的两条全新世活动断裂昌邑—大店断裂与安丘—莒县断裂以右阶斜列的形式共同参与了1668年郯城MS8地震破裂。精定位震源剖面刻画出两条断裂结构面呈高角度相背而倾,其中昌邑—大店断裂倾向SE,安丘—莒县断裂倾向NW,两条断裂在深部没有合并汇聚。余震活动所代表的1668年地震震源破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现今尚未闭锁的安全段落,对应于高b值段。而未发生破裂的安丘以北段,小震活动不活跃,b值低,现今可能已成为应力积累的闭锁段。震源机制解揭示的断裂应力状态在中段以NE向主压应力为主,表现为右旋走滑活动性质,且存在少量正断分量,南段转为以NEE至近EW向为主,存在少量的逆冲分量。在中段与南段的转折处宿迁—嘉山段,主压应力方向垂直断裂带走向呈NWW向,反映出局部以挤压为主的应力特征,其中泗洪—嘉山段也是历史地震未破裂段,现今小震活动不活跃,因此该段可能更易于应力积累。精定位小震活动在郯庐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相交汇处聚集,反映出北西向断裂的新活动性,以及郯庐断裂带现今的逆冲作用。在断裂带南端,精定位背景地震活动沿与其相交汇的襄樊—广济断裂带东段呈北西向线性分布,表明了该段的现今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背景地震活动性 地震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断裂现今活动习性
下载PDF
日本Mw9.0地震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块体相对运动及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成林 甘卫军 +3 位作者 李杰 贾媛 王强 殷海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8-999,共12页
基于连续GPS数据,利用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MW9.0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块体连续的相对运动状态,并研究其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地震以来:1)两侧块体呈右旋走滑兼挤压状态,平均走滑、挤压速率分别为0.9±0.1mm·... 基于连续GPS数据,利用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MW9.0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块体连续的相对运动状态,并研究其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地震以来:1)两侧块体呈右旋走滑兼挤压状态,平均走滑、挤压速率分别为0.9±0.1mm·a-1和-0.7±0.1mm·a-1,相比日本地震之前,运动过程更具起伏特征,可能与日本地震前后俯冲带两侧板块间相互运动状态的改变有关;2)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地震活动频次N、总释放能量折算震级M、地震活动度S值、地震b值与两侧块体相对运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69、0.74、-0.6,T检验显示相关性显著.在研究区地震能量集中释放阶段两侧块体相对运动方向和研究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相对运动速率和地震活动强度变化具有同步特征,两侧块体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具有控制作用;3)莱州序列和乳山震群的发生可能与两侧块体相对运动促进的局部区域应力调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w 9.0地震 沂沭断裂带 块体模型 地震活动 震源机制
下载PDF
渤海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39
7
作者 环文林 汪素云 +2 位作者 常向东 武宦英 李群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0,共10页
渤海是我国东部陆缘海湾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地区。研究渤海的地震活动特征,对探讨我国沿海地震的成因、沿海现代地质构造活动性质以及海洋石油开发都有一定意义。本文研究了渤海的历史地震资料,除中国大地震目录已发表的地震外,本文新增补... 渤海是我国东部陆缘海湾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地区。研究渤海的地震活动特征,对探讨我国沿海地震的成因、沿海现代地质构造活动性质以及海洋石油开发都有一定意义。本文研究了渤海的历史地震资料,除中国大地震目录已发表的地震外,本文新增补了2次6—61/2级地震和3次5级左右地震。讨论了1969年渤海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大地震目录给出的深度为35公里(位于地壳以下)。根据其他作者的最新测定的结果和作者等人重新测定的微震震源深度,认为1969年渤海大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5公里较合适,渤海地震都位于地壳以内。渤海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与华北地震区完全一致,渤海地震是华北地震区的一部分。渤海内部的现代构造运动是以水平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走滑运动为主要特征。渤海地震活动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以及与其共轭的北西西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活动断裂 构造形变
下载PDF
2003—2008年新疆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 被引量:29
8
作者 高国英 聂晓红 龙海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9,共10页
给出了2003—2008年新疆74次MS≥4.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该期间震源机制反映出的新疆区域应力场特征,并结合1990—2008年的地震活动图像和区域应力场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1990—2003年与2004—2008年新疆MS≥5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 给出了2003—2008年新疆74次MS≥4.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该期间震源机制反映出的新疆区域应力场特征,并结合1990—2008年的地震活动图像和区域应力场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1990—2003年与2004—2008年新疆MS≥5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震源机制得到的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NNW向,与新疆近SN向的背景应力场和作者前期给出的NNE向结果略有差异,反映出不同时期新疆大区域应力场的变化特点;中强地震震源机制主压应力P轴仰角的大小变化与新疆地震活动的强弱相关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地震活动 区域应力场 P轴仰角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新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金龙 徐辉龙 李亚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8,共8页
南海东北部地处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汇区,新构造运动活跃。根据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解和GPS资料对该区的新构造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该区新构造运动的动力学机制。分析发现,菲律宾海板块NW向俯冲对该区的影响最为显... 南海东北部地处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汇区,新构造运动活跃。根据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解和GPS资料对该区的新构造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该区新构造运动的动力学机制。分析发现,菲律宾海板块NW向俯冲对该区的影响最为显著,导致了该区较强的地震活动性以及与俯冲方向一致的构造应力场。而印藏碰撞产生的侧向应力传递也影响到该区,控制华南地块向SE方向运动,并与菲律宾海板块的NW向俯冲共同作用,使华南地块在SE向运动的同时伴有逆时针旋转。印藏碰撞的SE向应力传递对俯冲产生的NW向水平挤压的抵消作用,使得地震活动性自东向西减弱以及构造应力场P轴方位角顺时针旋转。在这一背景下,区内滨海断裂带的活动控制了该区的地震、海岸带构造升降等新构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断裂带 新构造运动 震源机制解 地震活动性 GPS 南海东北部
下载PDF
日本M_(W)9.0地震前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构造应力场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业君 黄耘 +5 位作者 刘泽民 郑建常 江昊琳 李婷婷 杨浩 王俊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4-2136,共13页
本文以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为研究区,计算和收集了1970—2016年114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反演了构造应力场,通过分析应力场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地震活动性特征,探讨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本文以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为研究区,计算和收集了1970—2016年114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反演了构造应力场,通过分析应力场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地震活动性特征,探讨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的影响.结果显示:9.0级地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周缘造成了显著影响,表现为应力场出现扰动变化和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以挤压为主的背景应力场呈现出一定的拉张作用,应力结构及应力方向发生变化,最大主应力σ_(1)轴倾伏角增大,中等主应力σ_(2)轴倾伏角减小,最大主应力σ_(1)轴方向发生小幅逆时针偏转.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中国陆地东部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中强地震丛集活动.应力场扰动变化和地震起伏活动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并先后呈现出3个不同阶段,扰动导致的构造应力作用方式的阶段性改变是地震活动增强的动力机制.结果还显示,应力场扰动变化和地震活动增强开始于9.0级地震前1~2年,揭示了9.0级地震的影响不仅限于同震和震后,在其孕震后期已经对远场的中国陆地东部产生了影响.本文结果可以为日本俯冲带大震对中国陆地构造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年日本M_(W)9.0地震 构造应力场 应力场扰动 震源机制 地震活动增强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下载PDF
川青块体及其向南东方向运动的新证据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渭宾 蒋国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78,185,共5页
根据近二十年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断层及深部探测等方面研究进展提供的新证据,进一步论证了笔者(1980)提出的由鲜水河断裂带、舒尔干-花石峡断裂带、岷江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围限的川青地壳块体的存在及其向南东方向运动的合理性.
关键词 川青块体 地震活动性 震源机制 活断层
下载PDF
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桂芳 屈春燕 +2 位作者 单新建 刘云华 宋小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7,共7页
通过对SPOT卫星影像上地表破裂的目视解译,以及对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进行D-InSAR形变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动构造等资料,确定了发震断层空间分布、断层性质和同震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 通过对SPOT卫星影像上地表破裂的目视解译,以及对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进行D-InSAR形变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动构造等资料,确定了发震断层空间分布、断层性质和同震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断裂带上,总体走向约为300°,断层近乎直立.根据相干性强弱将Ⅰ区地表破裂划分为三段:北段长22 km,中段长5 km,南段长6 km,破裂带总长度约33 km.Ⅱ区内非相干带长约10 km.同震形变场分布在78 km×55 km范围内,主震所在的形变Ⅰ区断层两侧视线向相对位错约为0.78 m,转换成水平位错约为1.5 m;余震所在的Ⅱ区形变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差分干涉测量 地表破裂带 同震形变场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地震重新定位及其与活动断裂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谢卓娟 吕悦军 +1 位作者 方怡 史丙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83,共12页
地震重新定位为地震活动和活动构造等研究提供了相对精确的地震参数。本文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07年12月~2016年3月底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结合区内的活动断裂资料,探讨重定位后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深度分布特... 地震重新定位为地震活动和活动构造等研究提供了相对精确的地震参数。本文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07年12月~2016年3月底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结合区内的活动断裂资料,探讨重定位后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及其与已知活动断裂的关系,并根据重定位后地震空间线性条带的走向揭示隐伏断裂。研究结果表明,重定位后,地震主要集中在唐山、邢台、张渤带西段和文安地区,震中在空间上的分布比由常规地震确定的初始震中更为集中,沿断裂走向更加收敛;震源深度分布更加合理,主要集中在1~20km的中上地壳层;定位结果显示唐山断裂、卢龙断裂为北西倾高角断层,新河断裂为北西向低倾角断层,张北震区、延矾盆地和怀涿盆地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夏垫断裂等地区的地震活动剖面呈近直立分布;另外,根据重定位后地震的线性分布还刻划出唐山断裂北段的南侧、文安北部两条近NNE方向的隐伏断裂。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京津冀地区的地震活动、断层构造以及地震孕育发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地震活动 震源深度 活动断裂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京津地区顺义-塘沽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的走时成像结果及其揭示的上地壳断裂构造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晓峰 熊伟 +3 位作者 王夫运 徐朝繁 段永红 嘉世旭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434,共21页
在大中型城市汇集的城市群及其邻近区域,利用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方法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对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韧性、构建城市减灾参考模型和防范地震及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文中运用正则化层析反演方法,... 在大中型城市汇集的城市群及其邻近区域,利用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方法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对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韧性、构建城市减灾参考模型和防范地震及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文中运用正则化层析反演方法,对穿越京津地区的高分辨折射地震剖面进行走时成像,构建了控制京津地区的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京津地区存在巨厚的沉积盖层,近地表速度低至1.6km/s,结晶基底最浅埋深位于北京凹陷(约2km),最深位于武清凹陷(约8km),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结晶基底埋深与结构性质主要受新生代期间的断陷沉降作用影响。文中还利用成像结果的速度差和地震记录的横向变化,对速度差异较大的断裂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研究区主要构造单元主控断裂的成像结果及其在上地壳的展布特征,为活断层探测中利用地震折射成像方法判定断层形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城市圈 地震折射剖面 上地壳速度结构 走时成像 平原区隐伏活断层
下载PDF
濮阳小震集中区震源机制解与应力场跟踪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亚红 王鹏 +3 位作者 张军 邵李娜 申茂正 董春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157-163,共7页
利用垂直向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法,计算濮阳小震集中区2002年1月-2014年9月发生的45个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研究区发震构造断层及其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为主、构造应力以水平和近水平力推扭为主。震源一致性参数下降反映... 利用垂直向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法,计算濮阳小震集中区2002年1月-2014年9月发生的45个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研究区发震构造断层及其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为主、构造应力以水平和近水平力推扭为主。震源一致性参数下降反映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增强。统计P轴方位结果表明研究区P轴方位变化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该区小震P轴方位的时序变化可供中强地震预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阳小震集中区 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法 震源机制解 区域应力场
下载PDF
2013年8月31日香格里拉M_S5.9地震震后趋势判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义煊 李莹甄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5-51,共7页
根据2013年8月31日香格里拉M_S5.9地震活动特征,以及1987年以来M_S5以上地震分布活动特征,依据全国应力分布、川滇地区应力分布、云南地区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等,结合震源机制解资料,对云南地区应力场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川滇地区... 根据2013年8月31日香格里拉M_S5.9地震活动特征,以及1987年以来M_S5以上地震分布活动特征,依据全国应力分布、川滇地区应力分布、云南地区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等,结合震源机制解资料,对云南地区应力场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进行评估。研究表明,云南最大主应力主要分布在断裂带沿线及其交汇处,最大差应力分布与其较为一致,滇南地区具有较大的差应力分布,且处于拉张状态,而其他地区大部分为压性状态,并且判定结果为香格里拉M_S5.9地震之后不会再发生较大级别的地震,但须加强地震监测跟踪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测 危险区 德钦-中甸断裂带 地震活动性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基于震源机制解分析邢台地震的发震构造
17
作者 章阳 万永革 +1 位作者 赵志远 陈婷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9-1448,共10页
活动断层几何形状的确定为评估一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邢台老震区内构造背景复杂,前人对邢台地震的发震构造展开大量研究,取得丰富成果。通过震源机制节面聚类得到邢台地震发震断层的走向、倾角及其标准差,综合前人研... 活动断层几何形状的确定为评估一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邢台老震区内构造背景复杂,前人对邢台地震的发震构造展开大量研究,取得丰富成果。通过震源机制节面聚类得到邢台地震发震断层的走向、倾角及其标准差,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求取发震断层面的平均解;结合区域地壳应力张量,估计该断层的滑动方向及其误差,分析该区域的地震活动危险性。结果表明:邢台地震发震断层的走向为32.45°,倾角为79.44°,滑动角-153.96°,标准差为4.55°。该断层为走向NNE、倾向NWW的高倾角走滑型断层,而非正断性质的新河断裂。区域地壳应力场在断层面上产生的相对剪应力为0.83,相对正应力为0.59。该断层不是最大剪应力的断层面形状,但剪应力强度仍较大,表明该断层在地震能量积累和释放过程中仍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台地震 活动断层 震源机制节面聚类 区域应力场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湖北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海波 姚运生 薛军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59-65,共7页
探讨汶川地震对湖北地震活动的影响,认为龙门山断裂带与襄樊-广济构造带同属于扬子板块西部和北部边缘,是扬子板块逆冲插入青藏板块和秦岭微板块之下形成的。历史强震统计结果表明,四川中西部及周边强震活动对湖北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活... 探讨汶川地震对湖北地震活动的影响,认为龙门山断裂带与襄樊-广济构造带同属于扬子板块西部和北部边缘,是扬子板块逆冲插入青藏板块和秦岭微板块之下形成的。历史强震统计结果表明,四川中西部及周边强震活动对湖北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影响明显,且对应率较高。汶川地震后3年内,湖北及周边地区具有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可能。同时也指出,近几年湖北及周边的地震活动是汶川地震前期东部地区应力场调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襄樊-广济断裂带 地震活动 历史地震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基于地震活动特征的鄂尔多斯西缘现今构造变形模式的限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詹慧丽 张冬丽 +3 位作者 何骁慧 沈旭章 郑文俊 李志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6-365,共20页
文中针对1990—2018年间发生在鄂尔多斯西缘的地震事件,采用双差定位法获得其中4417个事件(M≥1.0)的精确定位结果;利用CAP方法求解了54个地震(M≥3.5)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15个前人获取的震源机制结果,综合研究了区域内地震事件的空... 文中针对1990—2018年间发生在鄂尔多斯西缘的地震事件,采用双差定位法获得其中4417个事件(M≥1.0)的精确定位结果;利用CAP方法求解了54个地震(M≥3.5)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15个前人获取的震源机制结果,综合研究了区域内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活动断裂的深部几何结构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小震精定位结果揭示M≥3.5地震震中位于主要活动断裂的边缘,刻画出较为清晰的断裂几何学特征。震源机制解反映海原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和烟筒山断裂以压扭性质为主;黄河断裂以伸展为主;西秦岭断裂表现为压扭性质。综合小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内已发表的活动构造和地球物理资料,证实了鄂尔多斯西缘受青藏高原、阿拉善和鄂尔多斯3个地块的共同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构造变形模式,同时活动断裂之间的次级块体也存在明显的运动差异。香山-天景山断裂以南的区域自第四纪早期整体向SEE运动,而银川盆地以及黄河断裂东缘的块体向SE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震精定位 震源机制解 活动断裂 构造应力场 鄂尔多斯西缘
下载PDF
1997年伊朗中东部加恩-比尔兼德(Ghean-Birjiand)Zirkuh余震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Mohammad-Reza Gheitanchi Mohammad Raeesi +1 位作者 王培德 张天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6,共9页
分析了由当地地震台网记录的 1 997年伊朗加恩 比尔兼德 (Ghean Birjiand)Zirkuh余震序列 .基于余震的分布 ,可以判断出一垂直的北西 南东走向的断层 ,其长度≥ 90km .加恩 比尔兼德Zirkun地震的断层破裂明显地表现为起始于震中区 ,单... 分析了由当地地震台网记录的 1 997年伊朗加恩 比尔兼德 (Ghean Birjiand)Zirkuh余震序列 .基于余震的分布 ,可以判断出一垂直的北西 南东走向的断层 ,其长度≥ 90km .加恩 比尔兼德Zirkun地震的断层破裂明显地表现为起始于震中区 ,单方向地向东南方向传播 .沿断层的余震分布剖面显示 ,余震分布的深度范围可达 2 0km .表明地震活动发生在上地壳 ,这一地区地震发生层的厚度≤ 2 0km .余震的分布表明 ,在主震的震源过程中块体西部是断层的上盘 .余震的时空分布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空区 ,与地表断裂中所见到的间断一致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主震和余震过程中第一个空区起着障碍体的作用 ,而第二个空区较深的部位在主震或余震的过程中发生了破裂 .地震后的前 1 0天 ,其余震的时间 频次衰减图象遵循修正的大森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震源参数 地震构造 活动断裂 震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