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ic vulnerability estimation of the building considering seismic environment and local site condition
1
作者 温增平 高孟潭 +3 位作者 赵凤新 李小军 吕红山 何少林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6年第3期292-298,共7页
A procedure is developed to incorporate seismic environment and site condition into the framework of seismic vulnerability estimation of building to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the severity and/or frequency content of gro... A procedure is developed to incorporate seismic environment and site condition into the framework of seismic vulnerability estimation of building to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the severity and/or frequency content of ground motion due to seismic environment and site condition. Localized damage distribution can b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seismic environment and surficial soil conditions and any attempt to quantify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building should consider the impact of these effects. The seismic environment, site and structure are coupled to estimate damag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damage states for the building. Response spectra at rock site are estimated by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approach. Based upon engineering representations of soil and amplifying spectral coordinates, frequency content and severity of ground motion are considered. Furthermore the impacts of severity and/or frequency of ground motion effects are considered to estimat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and damag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or the building. In addition, a new method for presen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damage is developed to express damag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or the building for different seismic hazard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environment site condition vulnerability analysis
下载PDF
High Resolution in Seismic Refraction Tomography for Environmental Study
2
作者 Andy A. B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年第4期792-796,共5页
Seismic refraction tomography (SRT) involves more complex mathematic algorithms to fit more flexible model. In the field procedure SRT in generally needs more shot points than standard seismic refraction survey to obt... Seismic refraction tomography (SRT) involves more complex mathematic algorithms to fit more flexible model. In the field procedure SRT in generally needs more shot points than standard seismic refraction survey to obtain high resolution profile. In this seismic refraction study, we have used 9 shot-points for inline and 10 shot-points for offset in purpose to obtaine high resolution of seismic refraction tomography. During a recent geophysical test site, the subsurface material was mapped along survey line using seismic refraction method. Analyses of the site investigation data revealed that the studied site was made up of two layers of the subsurface. The upper layer has velocity values with range of 500 m/s to1500 m/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as unconsolidated surface deposits and mixtures of unsaturated sands and gravels. Meanwhile the lower layer has velocity values with range of2000 m/s to5500 m/s which is classified as compacted fine’s soil due to high pressure of the overburden. Analysis of seismic refraction data demonstrated that refraction tomography software systems are able to reveal subsurface material which represented by their seismic velocity value. Furthermore, the velocity model obtained in this study is agreed with its synthetic modelling result as initial model. This validity and reasonable results was able to assist i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ismic refraction method for the environmental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REFRACTION TOMOGRAPHY seismic VELOCITY SYNTHETIC Modelling Validity environmentAL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AMPING MODELS ON DYNAMIC ANALYSES OF A BASE-ISOLATED COMPOSITE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S AND ENVIRONMENTAL VIBRATIONS 被引量:1
3
作者 费一凡 田源 +1 位作者 黄羽立 陆新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11,共11页
Structural design simultaneously governed by earthquakes and environmental vibrations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Base-isolated composite structures are typically us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struct... Structural design simultaneously governed by earthquakes and environmental vibrations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Base-isolated composite structures are typically us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structural design.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involves validating structural safety under earthquakes and human comfort under environmental vibrations through a time-history analysis.Thus,a reasonable damping model is essential.In this work,the representatives of viscous damping model and rate-independent damping model,namely the Rayleigh damping model and uniform damping model,were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amping models on the time-history analysis of such structural designs.The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ove-mentioned damping models were illustrated via a dynamic test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specimens.A cas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a base-isolate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The dynamic responses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earthquakes and environmental vibrations were compared using different damping models.The uniform damping model was found to be more flexible than the Rayleigh damping model in dealing with excitations with different frequency components.The uniform damping model is both theoretically advantageous and easy to use,demonstrating its potential in dynamic analysis of structures designed simultaneously governed by earthquakes and environmental vib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and environmental vibration analysis Rayleigh damping model uniform damping model seismic isolation composite structure
下载PDF
环保乳化炸药在南方复杂山地地震勘探中的适应性研究
4
作者 李苏光 王静波 蒋福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38-145,共8页
高密度炸药是南方山地地震数据采集井炮激发的主流震源,高密度炸药的组分构成和属性特征在生产中存在较大的安全环保隐患,这有悖于绿色安全勘探理念。探索环保乳化炸药震源在南方山地地震勘探中的适应性,推动南方山地地震勘探向安全环... 高密度炸药是南方山地地震数据采集井炮激发的主流震源,高密度炸药的组分构成和属性特征在生产中存在较大的安全环保隐患,这有悖于绿色安全勘探理念。探索环保乳化炸药震源在南方山地地震勘探中的适应性,推动南方山地地震勘探向安全环保的理念转变势在必行。这里系统地分析了大量的生产试验数据,探讨了环保乳化炸药在南方山地碳酸盐岩出露区、泥页岩出露区,以及砂岩出露区的适应性及其替代高密度炸药的可行性,为后续环保乳化炸药在南方山地勘探中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炸药 乳化炸药 南方山地 安全环保 地震勘探 炸药震源
下载PDF
碎屑流撞击地面的震动信号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凯丰 程谦恭 +3 位作者 林棋文 刘世涛 宋章 任占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突发性强、时间跨度短,难以做到实时监测及快速的动力学过程分析。滑震信号监测技术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通过滑震信号的分析可快速获取崩塌、滑坡的基本特征,如规模、持续时间和动力学过程等。本文进行了碎屑流撞... 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突发性强、时间跨度短,难以做到实时监测及快速的动力学过程分析。滑震信号监测技术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通过滑震信号的分析可快速获取崩塌、滑坡的基本特征,如规模、持续时间和动力学过程等。本文进行了碎屑流撞击地面的物理模型实验,通过分析实验过程所记录的滑震信号,研究了碎屑流初始条件、运动特征与滑震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碎屑体体积的逐渐增大,监测信号的带宽逐渐减小;(2)随着碎屑体体积的逐渐增大,监测信号的峰值及持续时间、阿里亚斯强度和震动能量逐渐增大,相关性强;(3)碎屑体撞击的震动能与势能损失之比在3.09×10-2到7.2×10-1之间,且随着碎屑体体积的增大,震动能与势能损失之比逐渐增大。本文建立了滑震特征参数与碎屑流初始条件及运动学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山区崩滑灾害事件的监测与应急响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流 滑震 震动信号 震动能 环境地震学
下载PDF
地震与水平环境荷载下风电单桩基础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凌薇宇 许成顺 +2 位作者 孙毅龙 席仁强 豆鹏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6,共14页
为探究复杂环境荷载和地震共同作用下饱和场地中单桩基础的动力响应,文中采用有限差分整体时程数值分析方法,对饱和砂土场地中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在水平环境荷载与地震荷载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非线性分析。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对... 为探究复杂环境荷载和地震共同作用下饱和场地中单桩基础的动力响应,文中采用有限差分整体时程数值分析方法,对饱和砂土场地中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在水平环境荷载与地震荷载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非线性分析。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对地震单独作用和水平环境荷载-地震联合作用2种工况下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动力响应规律差异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上部结构质量、埋深等对联合荷载作用下单桩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水平环境荷载与地震联合作用的影响,且应将桩的埋深作为重要设计参数加以考虑,而结构质量对联合荷载作用下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体系响应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单桩基础 地震响应 水平环境荷载 饱和砂土场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粒径对岩崩-碎屑流滑震特征的影响
7
作者 罗肖 程谦恭 +1 位作者 王玉峰 李天话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30,共13页
岩崩-碎屑流是一种发生在高山峡谷地区,具有高位性、隐蔽性、事件突发性和灾害巨大危害性等特征的地质灾害,滑震信号监测可实现对地质灾害体运动信息的实时捕获,为灾害预警及灾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以颗粒集合体崩落运动过程为研究对象... 岩崩-碎屑流是一种发生在高山峡谷地区,具有高位性、隐蔽性、事件突发性和灾害巨大危害性等特征的地质灾害,滑震信号监测可实现对地质灾害体运动信息的实时捕获,为灾害预警及灾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以颗粒集合体崩落运动过程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开展了物理模型实验,分析了颗粒粒径对滑震信号特征的影响,探讨了岩崩-碎屑流撞击过程产生的滑震信号特征及其现实意义。结果表明:①颗粒集合体总质量一定时,滑震信号最大振幅值为17.33 g~39.21g,且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②颗粒集合体总质量一定时,滑震信号包络线平均值、阿里亚斯强度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③粒径为2~4 mm的颗粒集合体产生的滑震信号平均频率为16.95~23.02 kHz,且在总质量一定时,滑震信号的平均频率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本文研究成果以期进一步加深对滑震信号影响因素的认识,并为灾害潜在区域监测预警系统建立、重大地质灾害灾后快速评估、应急响应措施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岩崩-碎屑流 颗粒流 物理模型实验 滑震 环境地震学 地震动信号 参数反演
下载PDF
四川盆地强噪音环境下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实践
8
作者 耿春 张晓斌 +6 位作者 胡峰 赵容容 胡善政 罗文 熊晶璇 何伟 段卓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689-697,共9页
随着社会发展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地震资料采集面临环境噪音的影响愈加严重。环境噪音的有效控制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最有效的措施,然而随着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和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提出,高效地震采集与对错综复杂的噪音严格控制的矛盾日... 随着社会发展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地震资料采集面临环境噪音的影响愈加严重。环境噪音的有效控制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最有效的措施,然而随着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和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提出,高效地震采集与对错综复杂的噪音严格控制的矛盾日益加剧,因此找到地震资料质量与施工效率的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首先分析了四川盆地环境噪音特征及其控制措施;其次分析了不同强度环境噪音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强度环境噪声的压制效果;最后通过不同强度环境噪音压制效果找到需要控制的环境噪音门槛值。研究表明:强度在20μV以内的环境噪音对地震资料评价影响较小,强度在40μV以内的环境噪音通过室内处理可以有效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噪音 高密度地震采集 地震采集效率 环境噪音门槛
下载PDF
西藏美丽乡村装配式住宅建造技术路径研究
9
作者 钱伟 熊峰 +1 位作者 冉明明 张旭东 《建设科技》 2023年第21期28-33,共6页
本研究以现有的装配式乡村住宅建造实例为基础,提出了三种技术路径,即“建筑设计、结构保温一体化、房屋建造过程全装配”。通过进一步明确新型装配式住宅的“非等同现浇”抗震设计方法,结合多种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集成应用,本研究从乡村... 本研究以现有的装配式乡村住宅建造实例为基础,提出了三种技术路径,即“建筑设计、结构保温一体化、房屋建造过程全装配”。通过进一步明确新型装配式住宅的“非等同现浇”抗震设计方法,结合多种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集成应用,本研究从乡村住宅轻量化、模块化、装配化的角度出发,指出其具备快速建造、构件可拆卸移动、节省人工、保证施工质量、绿色节能等特点,从而能够实现全寿命周期内的高效益建造运维目标。该研究为藏区广大乡村地区的装配式住宅建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路径 装配式住宅 节能环保 快速建造 抗震设计
下载PDF
测井资料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实用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龚洪林 苏明军 +2 位作者 王振卿 孙勤华 李录明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3-47,90-91,共5页
头屯河组是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SN大型岩性油气田的主要油层组之一,由于井径垮塌严重,致使声波、密度测井曲线严重失真,制约了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经分析认为,井径垮塌是因水基泥浆浸泡泥岩导致膨胀蚀变所致,泥岩段原状地层电阻率(... 头屯河组是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SN大型岩性油气田的主要油层组之一,由于井径垮塌严重,致使声波、密度测井曲线严重失真,制约了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经分析认为,井径垮塌是因水基泥浆浸泡泥岩导致膨胀蚀变所致,泥岩段原状地层电阻率(RT)基本不受泥浆浸泡影响。据此,建立了井径垮塌段原状地层电阻率(RT)和声波速度,以及声波速度和密度之间新的关系式。应用新的关系式分段对声波和密度进行校正,最后采用滤波公式作平滑处理。应用该方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声波测井曲线和密度测井曲线,提高了合成记录制作质量,保证了层位标定和井约束下的波阻抗反演结果的正确性,能更有效地解决由于头屯河组地层普遍扩径给岩性圈闭识别带来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岩性油气藏 地震反演 环境影响 曲线校正 地震合成记录
下载PDF
西安市地热水开采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卫东 彭建兵 张永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5,共2页
1989年以来西安地区大量开采地下热水,采水量逐年增多,井水位也逐年降低。地热水的开采已引起了一些自然和工程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活动的加剧,以及地震活动性的加剧。建议加强地下热水的动态监测和研究工作,... 1989年以来西安地区大量开采地下热水,采水量逐年增多,井水位也逐年降低。地热水的开采已引起了一些自然和工程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活动的加剧,以及地震活动性的加剧。建议加强地下热水的动态监测和研究工作,合理开采,充分利用;采用热水回灌方法解决环境污染,减缓地面沉降、地面裂缝活动;研究热水回灌方法对西安及邻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开采 地面沉降 地裂缝 地震活动性 环境污染
下载PDF
钢管组合大跨越输电塔导地线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曹枚根 徐忠根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6-39,共4页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跨越珠江铁桩水道的220kV钢管组合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空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出输电塔耦合导地线的振动模态,验证了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和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从动力特性和地震...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跨越珠江铁桩水道的220kV钢管组合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空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出输电塔耦合导地线的振动模态,验证了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和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从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方面研究了单塔和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特点,分析得到关于输电塔导地线耦合效应的初步认识,进一步揭示了导地线对输电塔的耦合作用规律。研究表明,悬挂的导地线不仅具有质量效应,同时在线路的纵向和侧向还施加了一定的刚度效应。地震反应分析中可知导地线对输电塔具有一定的减震效应,并指出导地线的减震效应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上述研究对类似输电塔的抗震、抗风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动力特性 地震反应 环境振动测试 耦合效应
下载PDF
井间地震层析成象高精度算法及其在环境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小林 严忠琼 +2 位作者 朱介寿 曹俊兴 张雪梅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7年第2期53-58,共6页
井间地震层析成象在环境工程勘探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走时层析成象的射线追踪方法和高精度的解大型稀疏矩阵的方法是其中的关键。文中讨论了LSQR算法系列,数值模拟证明了它的优越性,最后应用于鹏飞大厦场地。
关键词 井间地震 CT 环境工程勘探 工程地质勘探
下载PDF
云南地区部分地震的环境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永庆 高东 +2 位作者 崔建文 付正新 包一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80,共7页
利用所获取的云南地区强震加速度观测资料 ,选取了其中具有震源深度参数及三个方向记录都完整的84次地震 ,震级范围为 3 0~ 7 6级 ,震中距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个别为 10 0多公里 ) ,根据陈培善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力学模式推导的震源... 利用所获取的云南地区强震加速度观测资料 ,选取了其中具有震源深度参数及三个方向记录都完整的84次地震 ,震级范围为 3 0~ 7 6级 ,震中距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个别为 10 0多公里 ) ,根据陈培善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力学模式推导的震源峰值加速度与环境应力场关系式 ,计算了云南地区部分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剪应力 应力场 峰值加速度 云南
下载PDF
地震勘探作业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建华 庞超烈 +3 位作者 毛卫平 田建军 陈漫 段海斌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文章对目前国内地震勘探作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照部分国外石油公司的作法和IAGC及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寻找差距,再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地震勘探作业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同时为国内物探行业开拓... 文章对目前国内地震勘探作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照部分国外石油公司的作法和IAGC及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寻找差距,再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地震勘探作业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同时为国内物探行业开拓国际市场,树立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清洁施工的良好企业形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环境保护 措施
下载PDF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2)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吉易 宋贯一 +5 位作者 曹志成 郑云贞 张子广 范雪芳 黄辅琼 杨明波 《华北地震科学》 2002年第3期1-13,共13页
分析了现有主要地震前兆模式 (包括热物质上涌模式 )在解释现实观测到的浅层异常时遇到的困难。论证了多种前兆异常与空间环境因子之间具有的密切成因联系。诱发前兆异常具有 7个主要的特征 ,即种类的多样性、与降水及地下水变化关系的... 分析了现有主要地震前兆模式 (包括热物质上涌模式 )在解释现实观测到的浅层异常时遇到的困难。论证了多种前兆异常与空间环境因子之间具有的密切成因联系。诱发前兆异常具有 7个主要的特征 ,即种类的多样性、与降水及地下水变化关系的非线性、发生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的层次性、时间分布的成丛性、空间分布的大区域性以及多种手段异常变化的时空关联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诱发 浅层前兆异常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模式 空间环境因子 降水 周期性
下载PDF
地震台站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寿清 王挺 《华南地震》 2013年第3期47-54,共8页
阐述地震台站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由中心服务系统和台站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台站监控系统又由外部环境检测、内部环境检测、远程控制以及输出控制等四部分组成。系统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地震台站观测环境的安全和观测设备的正常运转,也... 阐述地震台站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由中心服务系统和台站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台站监控系统又由外部环境检测、内部环境检测、远程控制以及输出控制等四部分组成。系统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地震台站观测环境的安全和观测设备的正常运转,也影响到地震台站的数据产出。不仅能减轻台站维护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站 环境监控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及周缘地区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定量预测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秋文 王乘 李峰 《水电能源科学》 2005年第4期21-25,共5页
通过统计和分析已建成蓄水的水库及其周缘地区不同位置的诱震组合环境条件及诱震活动的结果,建立了定量预测与评估水库及其周缘地区各不同位置的诱发不同活动水平地震危险性的概率模型。运用所建模型对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及其周缘地区诱... 通过统计和分析已建成蓄水的水库及其周缘地区不同位置的诱震组合环境条件及诱震活动的结果,建立了定量预测与评估水库及其周缘地区各不同位置的诱发不同活动水平地震危险性的概率模型。运用所建模型对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及其周缘地区诱发地震的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并以概率等值线分布图的形式对预测和评估结果进行了表述。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及其周缘地区各不同位置发生诱发地震的危险性是不均匀的,绝大部分位置发生诱发地震的概率较小,但少数地区也有可能诱发频繁的中、小地震甚至中强破坏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地震危险性分析 诱震环境 诱震概率分布 长江三峡工程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州地震活动特点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洪声 王世芹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本文揭示了西双版纳州东、西两部分地震(以谰沧江为界)的交替活动性,强震的近似原地重复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而指出本世纪90年代中至21世纪初该州的强震危险区主要在勐海县周围。最后,为实现逐年跟踪逼近预测,又提出了一种根据大... 本文揭示了西双版纳州东、西两部分地震(以谰沧江为界)的交替活动性,强震的近似原地重复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而指出本世纪90年代中至21世纪初该州的强震危险区主要在勐海县周围。最后,为实现逐年跟踪逼近预测,又提出了一种根据大气降水对地壳的加卸载动态变化具体判断发震年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环境因子 地震预报 西双版纳州
下载PDF
天津地热开发对环境地质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夏大平 王心义 +2 位作者 林建旺 林黎 田光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14-18,共5页
结合天津地区的地热地质条件,从影响地热可持续利用的因素考虑,指出了天津地热开发对水环境、地面沉降和地震活动产生的影响。指出尾水排入指定的公共污水管道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采取回灌的措施来防止地面沉降,利用井水汞异常来推断和预... 结合天津地区的地热地质条件,从影响地热可持续利用的因素考虑,指出了天津地热开发对水环境、地面沉降和地震活动产生的影响。指出尾水排入指定的公共污水管道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采取回灌的措施来防止地面沉降,利用井水汞异常来推断和预测地震的方法,减少和降低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地热水资源能够合理开采,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开发 环境地质 地面沉降 地震活动 天津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