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wo-story subway station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isolating systems
1
作者 Haiyang Zhuang Wei Wang +2 位作者 Liguo Jin Sheng Li Guoxing Chen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2年第4期60-71,共12页
When the sliding bearing is fixed only at the top of the middle column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the cracks at the side end of the middle plate should be aggravated while the seismic damage of the mid-column should... When the sliding bearing is fixed only at the top of the middle column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the cracks at the side end of the middle plate should be aggravated while the seismic damage of the mid-column should be alleviated.To enhanc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mid-plate,a new isolation design method has been mentioned while the elastic sliding bearings are set at the top of the mid-columns and between the side end of the mid-plate and the side wall at the same time.By establishing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for the static-dynamic coupling interaction system,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t-in-place station structure without a sliding bearing have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station structure with the sliding bearing fixed only at the top of the middle columns,and those of the station structure with sliding bearing be fixed between the mid-plate and the sidewall at the same tim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isolation station structures suffer fewer earthquake damages at the mid-plate and mid-columns at the same time,which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ubway station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way station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Elastic sliding bearing seismic mitigation effect Numerical modelling
下载PDF
Seismic damage to structures in the Ms6.5 Ludian earthquake 被引量:3
2
作者 Chen Hao Xie Quancai +2 位作者 Dai Boyang Zhang Haoyu Chen Hongfu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173-186,共14页
On 3 August 2014, the Ludian earthquake struck northwest Yunnan Province with a surface wave magnitude of 6.5. This moderate earthquake unexpectedly caused high fatalities and great economic loss. Four strong motion s... On 3 August 2014, the Ludian earthquake struck northwest Yunnan Province with a surface wave magnitude of 6.5. This moderate earthquake unexpectedly caused high fatalities and great economic loss. Four strong motion stations were located in the areas with intensity V, VI, VII and IX, near the epicent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 motion are discussed herein, including 1) ground motion was strong at a period of less than 1.4 s, which covered the natural vibration period of a large number of structures; and 2) the release energy was concentrated geographically. Based on materials collected during emergency building inspections, the damage patterns of adobe, masonry, timber fram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in area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are summarised. Earthquake damage matrices of local buildings are also given for fragility evaluation and earthquake damage predi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ollapse ratios of RC frame and confined masonry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new design code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n-seismic buildings. However, the RC frame structures still failed to achieve the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design target. Traditional timber frame structures with a light infill wall showed good aseismi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dian earthquake investigations of seismic damage masonry structure RC frame timber flame adobehouse
下载PDF
长持时地震动对建筑结构抗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维 李爱群 王星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0,共13页
该文综述了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长持时地震动的定义和特性;梳理了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研究进展;详细综述了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延性性能、耗能能力、... 该文综述了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长持时地震动的定义和特性;梳理了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研究进展;详细综述了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延性性能、耗能能力、易损性和抗倒塌性能的研究进展。此外,介绍了考虑长持时地震作用影响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长持时地震作用的考虑方法,并对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建议关注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一步研究长持时地震动的定义和特性,改进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方法,深入探讨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易损性和抗倒塌性能,为未来结构抗震设计及评估中考虑长持时地震作用的影响和规范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综述 长持时地震动 定义 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增设角部阻尼器箍头榫木节点的抗震性能
4
作者 陈庆军 雷浚 +3 位作者 李冰州 左志亮 蔡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34,共16页
为了给广府木结构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菠萝格木材设计制作了5个箍头榫节点试件。考虑到榫卯构造尺寸的影响,首先进行了未加固无损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然后,采用对原有外观影响较小的雀替型阻尼器对上述节点损坏试件进行加固,以尽可... 为了给广府木结构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菠萝格木材设计制作了5个箍头榫节点试件。考虑到榫卯构造尺寸的影响,首先进行了未加固无损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然后,采用对原有外观影响较小的雀替型阻尼器对上述节点损坏试件进行加固,以尽可能保留建筑的原始风貌。最后,对加固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以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变化以及阻尼器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阻尼器加固后的节点试件在加载至破坏时,榫卯处压痕明显,梁外榫外侧劈裂、脱榫现象明显,阻尼器脚部的橡胶与钢板有一定的脱离现象;对节点增设阻尼器能够弥补节点初期损伤导致的受力性能下降,为残损榫卯节点提供较好的后期刚度,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与未加固试件相比,增设阻尼器后,试件的后期刚度、极限承载力、总滞回耗能均有所增加,分别提高18%、19%、20%以上。文中还在已有简化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OpenSees,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箍头榫木结构的宏观模型建模方法。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节点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以有效模拟阻尼器加固的箍头榫木节点的滞回耗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箍头榫节点 节点加固 阻尼器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减隔震技术对9度近断层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与经济性分析
5
作者 潘毅 晏方浩 +2 位作者 熊耀清 金杨颜 胡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4-42,共9页
为研究减隔震技术对9度近断层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及其经济性,以某多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结构力学指标为85%的规范限值的原则下,对其分别进行抗震、减震、隔震设计,采用ETABS软件建立结构的抗震、减震、隔震模型并对其进行... 为研究减隔震技术对9度近断层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及其经济性,以某多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结构力学指标为85%的规范限值的原则下,对其分别进行抗震、减震、隔震设计,采用ETABS软件建立结构的抗震、减震、隔震模型并对其进行近断层和非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以及工程量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模型在近断层地震动下的反应大于非近断层地震动下的。在近断层罕遇地震下,相较于抗震模型,隔震模型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小6898%,楼面峰值加速度减小7677%,楼层剪力减小8367%;相较于抗震、减震模型,隔震模型在近断层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下的响应及填充墙破坏程度最小,隔震结构抗震性能最优。相较于抗震模型,减震、隔震模型造价分别降低857%、554%,所以减震设计的工程造价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度设防烈度 近断层地震动 框架结构 隔震设计 减震设计 抗震性能 经济性
下载PDF
木构架古建筑基本周期的分析方法
6
作者 袁建力 杨韵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81,共8页
针对现行规范近似公式存在的不足,结合单层、两层砖围护墙木构架古建筑的构造特征,构建了设有集中质量和连续分布质量的悬臂杆分析模型,以考虑屋顶、楼盖的质量和位置,以及围护墙、木构架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规律。依据结构动力学原理,采... 针对现行规范近似公式存在的不足,结合单层、两层砖围护墙木构架古建筑的构造特征,构建了设有集中质量和连续分布质量的悬臂杆分析模型,以考虑屋顶、楼盖的质量和位置,以及围护墙、木构架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规律。依据结构动力学原理,采用等效质量法将分析模型等效为单质点悬臂杆模型,推导了中部集中质量和连续分布质量的等效公式,以及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公式。所研制的分析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古建筑的大屋顶、楼盖及围护墙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结构的横向和纵向基本周期。结合3座典型古建筑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介绍了计算公式的运用方法,并将基本周期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表明提供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围护墙在横向、纵向不同布置的木构架古建筑的基本周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架古建筑 自振周期 结构动力学 力学模型 抗震分析
下载PDF
开裂残损柱头科斗栱抗震性能及退化规律研究
7
作者 薛建阳 毛妍 +3 位作者 宋德军 何圳 吴晨伟 叶重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3-641,共9页
为研究构件开裂对斗栱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沈阳故宫颐和殿柱头科斗栱为原型,建立了大斗、正心瓜栱、单翘及散斗分别开裂的斗栱有限元模型,通过体积损失率表征构件的开裂程度,对开裂斗栱开展抗震性能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开裂程度下,斗... 为研究构件开裂对斗栱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沈阳故宫颐和殿柱头科斗栱为原型,建立了大斗、正心瓜栱、单翘及散斗分别开裂的斗栱有限元模型,通过体积损失率表征构件的开裂程度,对开裂斗栱开展抗震性能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开裂程度下,斗栱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变化规律相似.大斗、单翘和散斗体积损失率达到3%时,加载后期滞回曲线发散明显,且散斗开裂斗栱的正向峰值位移小于其他开裂斗栱.散斗开裂斗栱的正向刚度、大斗开裂斗栱的负向刚度随体积损失率变化较为明显.当构件体积损失率为3%时,散斗开裂斗栱的正向承载力和大斗开裂斗栱的负向承载力退化最严重,退化率分别为16.90%和18.61%;构件开裂尽管降低了斗栱的承载力及刚度,但其变形和耗能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柱头科斗栱 开裂残损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框架-分布双段摇摆芯筒-核心筒体系调谐减震机理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何浩祥 陈易飞 +1 位作者 程时涛 兰炳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3-1605,共13页
为了减小传统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筒体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将分布芯筒与摇摆体系相结合形成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结构体系,旨在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为了降... 为了减小传统框架-核心筒(FCT)结构体系筒体围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经济性,提出框架-分布芯筒-核心筒(FDCT)高层结构体系;将分布芯筒与摇摆体系相结合形成框架-分布摇摆芯筒-核心筒(FDRCT)结构体系,旨在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为了降低高阶振型对高层结构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出具有调谐减震性能的框架-分布双段摇摆芯筒-核心筒(FDBRCT)结构体系。建立各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和方程,并进行平稳随机振动分析,初步证明FDBRCT结构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对比FCT,FDCT,FDRCT以及FDBRCT结构的时程分析结果,FDCT结构由于刚度被削弱导致抗震能力下降,FDRCT改善了结构变形的不均匀程度,上部楼层加速度有所减小但顶层位移会增大。相较于FDRCT结构,FDBRCT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最大值明显减小,变形更加均匀,适当降低了顶层位移响应以及内力需求,具备调谐能力的分布双段摇摆芯筒使FDBRCT结构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兼具更为优越的抗震、减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分布摇摆芯筒 分布双段摇摆芯筒 高阶振型 调谐减震
下载PDF
基于无损检测的残损古建筑木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晓彬 陈慧慧 +2 位作者 梁宁博 刘崇焱 杨娜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1,24,共7页
硬山式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古建筑木结构在历经上百年之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为了建立更接近实际残损现状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残损对古建筑木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选取了北京某四合院民居中的硬山式古建筑木结构为研究对... 硬山式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古建筑木结构在历经上百年之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为了建立更接近实际残损现状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残损对古建筑木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选取了北京某四合院民居中的硬山式古建筑木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无损检测,确定了结构的残损类型和残损状况。基于无损检测结果,分别建立了结构的完好和残损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静力计算和地震响应计算。最后,对影响结构频率的各残损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老化、构件和节点的残损降低了结构的刚度和自振频率;在静力作用下,残损结构中构件的最大应力大于完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残损结构的最大加速度、最大位移和最大位移角均大于完好结构;各残损参数中材料弹性模量对结构频率的影响最大,榫卯拉压刚度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无损检测 残损 静力分析 地震响应分析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模块化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浩文 薛伟辰 江佳斐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1-8,71,共9页
模块化混凝土结构是一类以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三维模块为基本单元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装配率高、施工周期短、质量控制好等特点。按参与受力程度的不同,将模块化混凝土结构划分为模块完全参与受力、部分参与受力和不参与受力3类。对比... 模块化混凝土结构是一类以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三维模块为基本单元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装配率高、施工周期短、质量控制好等特点。按参与受力程度的不同,将模块化混凝土结构划分为模块完全参与受力、部分参与受力和不参与受力3类。对比分析了3类模块化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模块化混凝土结构中典型的节点连接方式,概述了国内外有关其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减隔震技术在模块化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总结了相关技术标准与工程应用最新进展。最后,对模块化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混凝土结构 抗震性能 减隔震 节点连接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多跨长联矮塔斜拉桥减隔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鹏 杨喜文 《铁道勘察》 202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多跨长联连续梁结构存在固定墩地震力大、延性部位震后不易恢复等问题,在高烈度震区抗震设计存在困难。为了解决高速铁路多跨长联矮塔斜拉桥的抗震设计问题,以某(65.65+8×110+65.65) m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 多跨长联连续梁结构存在固定墩地震力大、延性部位震后不易恢复等问题,在高烈度震区抗震设计存在困难。为了解决高速铁路多跨长联矮塔斜拉桥的抗震设计问题,以某(65.65+8×110+65.65) m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积分方法,对单固定墩、刚构连续梁和摩擦摆支座隔震3种不同的抗震体系方案进行分析比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摩擦摆支座隔震体系方案优势明显,在地震作用下,与单固墩体系相比,桥墩横桥向墩底弯矩普遍减小70%以上,固定墩纵桥向墩底弯矩减小约80%;进一步通过摩擦摆隔震支座参数分析,确定了合适的支座参数,获得较好的支座变形量、墩顶剪力,减隔震效果明显。因此,在桥墩剪跨比小、下部结构刚度大的情况下,设置摩擦摆隔震支座后,可显著减小地震时下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使各个桥墩受力均匀,同时通过合理的支座设计可满足大震位移需求,并具有足够的自复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多跨长联连续梁结构 矮塔斜拉桥 减隔震设计 摩擦摆隔震支座 高烈度震区
下载PDF
传统民居木结构柱-插梁透榫插销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李哲瑞 刘龙杰 +3 位作者 薛建阳 五十田博 北守顕久 薛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0-740,共11页
以传统民居柱-插梁透榫插销榫卯节点为研究对象,结合节点拟静力试验和透榫插销单元剪切试验,分析节点刚度、承载能力、耗能、转动中心的非对称性及其形成机制,讨论不同加载模式对透榫插销单元抗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推导节点转动刚度和... 以传统民居柱-插梁透榫插销榫卯节点为研究对象,结合节点拟静力试验和透榫插销单元剪切试验,分析节点刚度、承载能力、耗能、转动中心的非对称性及其形成机制,讨论不同加载模式对透榫插销单元抗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推导节点转动刚度和内应力屈服次序.结果表明:透榫插销节点正、负向转动屈服模式分别为插销连接处剪切屈服和榫头上下表面横纹嵌压屈服,对应转动初始刚度和屈服弯矩差异达3倍以上,主要受梁端对柱挤压和木销拉结作用影响;节点屈服后,木销连接处残余变形导致节点拉向转动时拔榫难以复位,梁端与柱表面脱离,仅通过榫头上下表面挤压摩擦产生抵抗弯矩;拉向、拉压循环加载模式下,透榫插销单元失效模式为插销处剪切和弯曲断裂;初始剪切刚度和屈服荷载均高于单调加载,但极限位移仅为单调加载的56%和78%,因插销连接失效对应整体节点极限转角为0.08~0.11 rad.通过分别推导榫头-卯口挤压内力和梁端-柱拉、压内力形成的弯矩,叠加获得节点弯矩-转角关系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榫卯节点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木销连接
下载PDF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设计关键技术
13
作者 孙宗磊 冯亚成 张小坤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5,共7页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为四塔三主跨、非对称矮塔钢桁梁斜拉桥,孔跨布置为(84+144+228+240+300+120+60)m。桥塔采用扁钢箱形桥塔,主墩采用矩形截面实心门式墩,主墩基础采用直径2 m钻孔灌注桩,主梁采用双层板桁结合的钢桁梁。通过... 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为四塔三主跨、非对称矮塔钢桁梁斜拉桥,孔跨布置为(84+144+228+240+300+120+60)m。桥塔采用扁钢箱形桥塔,主墩采用矩形截面实心门式墩,主墩基础采用直径2 m钻孔灌注桩,主梁采用双层板桁结合的钢桁梁。通过结构体系比选,主桥采用塔梁固结、塔墩分离的结构体系,可显著降低长联钢结构温度效应。主梁采用超宽双主桁直桁及铁路桥面非行车道区域镂空设计,构造简洁且能很好地与结构体系相适应。铁路桥面系顶板采用不锈钢复合板,提高了耐久性和经济性;公路桥面采用压重设计,解决了负反力问题。该桥桥塔采用了融入齐鲁文化的“齐鲁之魂”造型,使结构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主梁节段模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表明,主梁的颤振性能、涡振性能及静风稳定性均满足抗风安全需求。通过阻尼器斜置的减隔震设计方案,解决了桥梁顺桥向及横桥向2个方向的抗震难题。应用钢结构桥梁参数化建模、智慧建造及健康监测技术,保障桥梁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矮塔斜拉桥 结构体系 钢桁梁 桥塔造型 抗风性能 减隔震技术 桥梁设计
下载PDF
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卜阳 陆伟东 +3 位作者 查杭飞 包英威 徐超 胡中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7,共10页
木结构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低碳、绿色环保、抗震性能好等特点。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双碳”战略的提出,木结构的研究、木结构建筑在工程中的应用逐渐成为行业内热点。以木结构被动抗震领域为对象,从结构体系、... 木结构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低碳、绿色环保、抗震性能好等特点。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双碳”战略的提出,木结构的研究、木结构建筑在工程中的应用逐渐成为行业内热点。以木结构被动抗震领域为对象,从结构体系、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方法3个方面阐述,对最新抗震研究进展、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常用结构的抗侧刚度、破坏模式、变形和耗能能力等进行具体的抗震设计文献调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抗震规范基底地震力的计算进行对比和总结,结合目前已有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为木结构抗震领域的发展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抗震研究 结构体系 抗震规范 抗震设计方法
下载PDF
转角位移型阻尼器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
15
作者 蒲瑞 李倩倩 +2 位作者 王健泽 徐军 戴靠山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针对传统加固方案美观性不足、空间占有率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梁–柱节点的转角位移型金属阻尼器(RMD),该阻尼器外观为弧线型,布置点位于结构梁柱节点处,在保证耗能效果的同时,可最大程度满足建筑功能需求。RMD的耗能原理是梁... 针对传统加固方案美观性不足、空间占有率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梁–柱节点的转角位移型金属阻尼器(RMD),该阻尼器外观为弧线型,布置点位于结构梁柱节点处,在保证耗能效果的同时,可最大程度满足建筑功能需求。RMD的耗能原理是梁–柱夹角变化推动阻尼器内部剪切钢板产生位移,耗能棒与剪切钢板相连,多根双曲线型金属棒在剪切板的带动下同时发生弯曲变形,进而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经有限元数值分析和力学试验研究发现,RMD拥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即使在大变形下也不容易发生破坏,并且通过改变耗能棒的数量可以直接调节阻尼器的性能参数,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由于现有常用工程设计软件中没有相应的转动型连接单元对RMD进行模拟,为方便工程设计,进一步提出一种直线型布置的等效模型,基于阻尼器变形前后位移等效原理,通过理论公式推导了等效模型物理参数计算方法,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证实了该方法拥有较高的准确性。为评估该阻尼器的耗能效果,在相同的数量和布置形式下,将其与普通钢隅撑、黏弹性转角阻尼器分别设置在某一复杂电厂结构中进行减震设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RMD能够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且减震效果优于隅撑与黏弹性转角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角位移型阻尼器 消能减震 等效力学模型 电厂结构 地震响应
下载PDF
黏弹性阻尼器加固穿斗式平面外木排架的抗震性能
16
作者 彭国威 陶忠 +4 位作者 赵聪 戴必辉 戴金沙 徐荣荣 燕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8,共9页
为研究穿斗式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加固方法,选取杉木和松木两种木材,设计并制作四榀穿斗式木结构平面外框架,采用黏弹性阻尼器加固试件,对加固和未加固的木框架分别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阻尼器的加固效果.研究结... 为研究穿斗式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加固方法,选取杉木和松木两种木材,设计并制作四榀穿斗式木结构平面外框架,采用黏弹性阻尼器加固试件,对加固和未加固的木框架分别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阻尼器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木排架滞回曲线的滑移和捏缩现象大幅减轻,滞回环面积增大,等效黏滞阻尼比增加,耗能能力增强,杉木和松木排架耗能能力分别提高83.31%和286.34%;加固后试件的骨架曲线斜率和极限承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斜率大致随加载幅值增大而增大,极限承载力杉木排架最大提升218.32%,松木排架最大提升458.89%;加固后木结构框架的刚度储备增高,初始刚度杉木试件提升46.9%,松木试件提升264.1%;杉木试件在安装阻尼器后节点的残余拔榫量减少15.06 mm,松木试件减少31.9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斗式木结构 木排架 抗震加固 黏弹性阻尼器 直榫节点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力学性能
17
作者 舒展 陈佳欣 +1 位作者 罗晶 何敏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9-767,共9页
胶合木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由于抗弯刚度较低,在结构设计中通常被视为铰接。提出了一种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为无支撑或剪力墙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中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设计并加工了3组不同长螺杆直径的节点试件,通过单调加载和... 胶合木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由于抗弯刚度较低,在结构设计中通常被视为铰接。提出了一种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为无支撑或剪力墙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中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设计并加工了3组不同长螺杆直径的节点试件,通过单调加载和往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节点的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破坏模式及耗能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节点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并基于该模型开展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与抗弯承载力,经过合理构造后节点损伤主要集中在长螺杆,而长螺杆在破坏后易于更换,可提高节点韧性与使用寿命。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转动刚度与长螺杆直径及力臂呈正相关。基于试验与模拟的结果,提出了该类节点抗弯刚度及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 长螺杆 刚性连接 可更换构件 抗震韧性
下载PDF
新型黏弹性阻尼器增强穿斗木结构实验研究
18
作者 燕钊 陶忠 +1 位作者 戴必辉 徐荣荣 《科技通报》 2024年第6期86-93,共8页
为研究自主研发的新型黏弹性阻尼器加固村镇传统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基于云南“一颗印”穿斗式木构架做法,制作了两榀足尺穿斗式木构架作为模型,其中一榀为穿斗木结构纵向木构架,另一榀为穿斗木结构横向木构架,依次对两榀木构架进行... 为研究自主研发的新型黏弹性阻尼器加固村镇传统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基于云南“一颗印”穿斗式木构架做法,制作了两榀足尺穿斗式木构架作为模型,其中一榀为穿斗木结构纵向木构架,另一榀为穿斗木结构横向木构架,依次对两榀木构架进行低周往复试验。研究模型结构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性能和拔榫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未加固木构架的滞回曲线呈明显反“Z”形,加固木构架的滞回曲线更饱满;新型黏弹性阻尼器成功地弥补了原始缺陷,提升了木构架的初始刚度;对比未加固木构架,加固后的纵向木构架的最大拔榫量降低了68.5%,横向木构架的最大拔榫量降低了81.25%。说明新型黏弹性阻尼器能够抑制节点拔榫破坏,提升木构架的抗侧刚度和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斗木结构 木构架 黏弹性阻尼器 低周往复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剪力墙类型对钢木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董翰林 朱兴来 +1 位作者 陶婧妍 方明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3期427-437,共11页
钢框架-木剪力墙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多高层的绿色低碳结构体系.木剪力墙可分为轻木剪力墙和重木剪力墙两种类型,掌握不同剪力墙类型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可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使用专为木结构开发的新型单轴滞回模型DowelType,模... 钢框架-木剪力墙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多高层的绿色低碳结构体系.木剪力墙可分为轻木剪力墙和重木剪力墙两种类型,掌握不同剪力墙类型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可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使用专为木结构开发的新型单轴滞回模型DowelType,模拟轻木、重木剪力墙混合结构,建立4层有、无墙顶摩擦型阻尼器的混合结构模型,进行频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层间位移角、结构内力水平、阻尼器耗能等响应的分布,总结了剪力墙类型对上述响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剪力墙 DowelType模型 摩擦型阻尼器 钢木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泸定县6.8级地震村镇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20
作者 陈云 董金爽 张奉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1,140,共12页
为分析泸定县6.8级地震中村镇建筑的震害,对震中附近的磨西镇、得妥镇、燕子沟镇的村镇建筑开展了震害调查,总结村镇结构中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对震中附近评估烈度为Ⅸ度区域的村镇建筑进行地震破坏等级评估、... 为分析泸定县6.8级地震中村镇建筑的震害,对震中附近的磨西镇、得妥镇、燕子沟镇的村镇建筑开展了震害调查,总结村镇结构中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对震中附近评估烈度为Ⅸ度区域的村镇建筑进行地震破坏等级评估、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整体上,砖木结构及砖混结构是此次地震中震害现象较为明显和严重的结构形式;框架结构震害整体较轻,基本未破坏数量占调研框架结构的72.5%。砖木结构及砖混结构震害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楼(屋)面破坏、非结构构件破坏及整体倒塌;框架结构震害特征主要表现为梁、柱及节点破坏、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此次地震中,砖木结构、砖混结构严重破坏及倒塌的房屋占该两类房屋整体震害的比例较高,严重破坏砖木及砖混结构约为框架结构的6倍,且框架结构未出现倒塌,基本未破坏的框架结构占比较高。3种结构抗震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震害特征,应通过抗震加固全面提升可修复震害房屋及既有农房抗震防灾能力,以提高村镇建筑整体力学性能,减少地震伤亡及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震害调查 村镇建筑 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