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etic enhancement of selectivity for electroreduction of CO_(2)to C_(2)H_(4)by crystal facet engineering and tandem catalysis over silver-incorporated-cuprous oxides
1
作者 Gang Dong Chuang Xue +3 位作者 Meng Li Tiantian Zhang Dongsheng Geng Li-Min Liu 《Materials Reports(Energy)》 2023年第2期164-172,I0004,共10页
Electrochemical CO_(2)reduction to C_(2)H_(4)can provide a sustainable route to reduce globally accelerating CO_(2)emissions and produce energy-rich chemical feedstocks.However,the poor selectivity in C_(2)H_(4)electr... Electrochemical CO_(2)reduction to C_(2)H_(4)can provide a sustainable route to reduce globally accelerating CO_(2)emissions and produce energy-rich chemical feedstocks.However,the poor selectivity in C_(2)H_(4)electrosynthesis limits its implementation in industrially interesting processes.Herein,we report a composite structured catalyst composed of Ag and Cu_(2)O with different crystal faces to achieve highly efficient reduction of CO_(2)to C_(2)H_(4).The catalyst composed of Ag and octahedral Cu_(2)O enclosed with(111)facet exhibits the best CO_(2)electroreduction performance,with the Faradaic efficiency(FE)and partial current density reaching 66.8%and 17.8 mA cm2 for C_(2)H_(4)product at-1.2 VRHE in 0.5 M KHCO_(3),respectively.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high selectivity for C_(2)H_(4)product stems from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rystal faces control engineering and tandem catalysis.Specifically,Ag can provide optimal availability of CO intermediate by suppressing hydrogen evolution;subsequently,C-C coupling is promoted on the intimate surface of Cu_(2)O with facetdependent selectivity.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is work may be beneficial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multicomponent catalysts for improving the selectivity of electrochemical CO_(2)reduction reaction to generate C2þ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_(2)O/Ag tandem catalysts Facet-dependent selectivity cO_(2)reduction reaction c_(2)H_(4) ELEcTROcATALYSIS Synergistic effect
下载PDF
C_(4)烯烃转化制丙烯工艺及催化剂研究
2
作者 饶维 刘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开发C_(4)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工艺和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完成小试和工业侧线试验。方法采用固定床评价装置考查了催化剂配方、改性及工业条件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以ZSM-5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C_(4)烯... 目的开发C_(4)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工艺和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完成小试和工业侧线试验。方法采用固定床评价装置考查了催化剂配方、改性及工业条件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以ZSM-5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C_(4)烯烃转化制丙烯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磷的引入未改变催化剂的晶型结构,但降低了催化剂酸性位点数量,并调节了催化剂的n(B酸)/n(L酸),随着磷负载量增加到5%(w),分子筛中磷与铝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磷可以和骨架铝和非骨架铝相互作用。结论C_(4)烯烃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丙烯的选择性达到35%~45%,催化剂的单程寿命达到一个月以上,且经再生后,再生恢复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烯烃 催化裂解 ZSM-5分子筛 催化剂活性 丙烯
下载PDF
烷基化装置对C_(4)烯烃组成变化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风林 曹潘 +4 位作者 侯二林 凌洁 刘菊荣 李阔 黎小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59,共6页
针对C_(4)烷基化原料中异丁烯摩尔分数增加,产品分布、质量变化的现象,采用格度为3的单纯形格点类型创建混料设计,借助热力学方法分析丁烯组成、温度对烷基化反应焓变、绝热温升的影响,探究烷烯比(I/O)、酸烃比(A/O)调整对控制反应温度... 针对C_(4)烷基化原料中异丁烯摩尔分数增加,产品分布、质量变化的现象,采用格度为3的单纯形格点类型创建混料设计,借助热力学方法分析丁烯组成、温度对烷基化反应焓变、绝热温升的影响,探究烷烯比(I/O)、酸烃比(A/O)调整对控制反应温度的作用。结果表明:随异丁烯增加,热效应最大可降低16 kJ/mol左右;随反应温度升高,体系热效应略增,体系热容增大,稳温能力增强;提高烷烯比、酸烃比可有效转移反应热,稳定反应温度。异丁烯烷基化热效应小,低温下便于通过增加烷烯比、酸烃比获得更低的烷基化反应温度,以减小主、副反应热力学优势差异,改善三甲基戊烷选择性,弥补异丁烯烷基化产物辛烷值低的不足,提高烷基化装置适应C_(4)烯烃组成变化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 c_(4)烯烃 热效应 绝热温升 烷烯比 酸烃比
下载PDF
灰色GM(1,1)模型在乙醇偶合制备C_(4)烯烃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二丽 胡玉林 汪太行 《科技资讯》 2022年第15期220-223,共4页
该文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出A1、A2两种催化剂组合在温度为400℃时的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选择性大小。接着,对数据进行整合,求出250℃至400℃区间C_(4)烯烃收率及平均值,通过表4至表5得出温度与C_(4)烯烃收率的相关趋势以及不同... 该文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出A1、A2两种催化剂组合在温度为400℃时的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选择性大小。接着,对数据进行整合,求出250℃至400℃区间C_(4)烯烃收率及平均值,通过表4至表5得出温度与C_(4)烯烃收率的相关趋势以及不同催化剂组合的C_(4)烯烃收率,最后按照C_(4)烯烃收率平均值进行排序,判断选择最佳催化剂组合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烯烃 灰色GM(1 1)模型 检验 MATLAB
下载PDF
Ag/g-C_(3)N_(4)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低浓度硝酸盐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华 丘一帆 +5 位作者 岳远超 郭珊 卜湘 阳涛 黄烨 张绪霖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99-4009,共11页
采用简单焙烧法及光还原沉淀法制备Ag/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TEM、XRD、FT-IR、XPS、UV-vis等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金卤灯照射下对低浓度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10 mg·L^(-1))的还原效果.结果表明,采用5%... 采用简单焙烧法及光还原沉淀法制备Ag/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TEM、XRD、FT-IR、XPS、UV-vis等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金卤灯照射下对低浓度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10 mg·L^(-1))的还原效果.结果表明,采用5%Ag/g-C_(3)N_(4)光催化剂时,硝酸盐氮去除率为58.6%,相比g-C_(3)N_(4)光催剂去除率增加21.9%;pH值为6时,硝酸盐氮还原率和产物中氮气占比最高;在180min时,硝酸盐氮去除率达66.9%,产物中氮气占比为61.6%,氮气选择性为92%.Ag可作为电子捕捉剂减缓g-C_(3)N_(4)光生电子(e^(-))与空穴(h^(+))的复合,促进硝酸盐氮的还原;同时空穴清除剂(甲酸)氧化过程中生成过氧化物自由基(COO^(·-)),也可促进硝酸盐氮的还原.经4次重复实验,硝酸盐氮去除率在65.8%以上,可见该催化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c_(3)N_(4) 低浓度硝酸盐 光催化 氮气选择性
下载PDF
乙醇制备C_(4)烯烃反应中催化条件的数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润墨 沈桓羽 +3 位作者 陈静 张芳芳 孙凯 韩永奇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73-80,共8页
在电力和化工等产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化石能源越来越少,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限制了以化石原料制备C_(4)烯烃工艺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根据现有的实验数据,利用SPSS软件量化分析各种催化剂组合和催化环境的交互影响,根据交互关系... 在电力和化工等产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化石能源越来越少,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限制了以化石原料制备C_(4)烯烃工艺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根据现有的实验数据,利用SPSS软件量化分析各种催化剂组合和催化环境的交互影响,根据交互关系确定新的交互变量;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探讨催化条件对于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选择性的影响;最后考虑反应中各种约束条件,建立多元非线性优化模型,利用LINGO软件,综合考虑决策变量、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得到催化剂与温度的最优组合的数据为:反应温度405℃、乙醇添加速度0.90 mL/min、Co/SiO_(2)投入质量200 mg、Co负载量(质量分数)0.9%、Co/SiO_(2)和HAP装料比为1的时候,C_(4)烯烃收率(乙醇转化率与C_(4)烯烃选择性的乘积)达到最大值45.84%,乙醇转化率为88.2%,C_(4)烯烃选择性(C_(4)烯烃在所有产物中的占比)为5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烯烃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 多元非线性优化
下载PDF
CdIn_(2)S_(4)/g-C_(3)N_(4) 复合光催化剂可见光催化氧化HMF制DFF 被引量:1
7
作者 章赟 程丽丽 +1 位作者 黄丹瑶 吴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308-314,共7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dIn_(2)S_(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SEM,XRD,XPS等表征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并初步探讨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与纯CdIn_(2)S_(4)和g-C_(3)N_(4)相比,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能更有效地氧化HMF生成DFF;C...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dIn_(2)S_(4)/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SEM,XRD,XPS等表征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并初步探讨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与纯CdIn_(2)S_(4)和g-C_(3)N_(4)相比,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能更有效地氧化HMF生成DFF;CdIn_(2)S_(4)掺杂量对反应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12%CdIn_(2)S_(4)/g-C_(3)N_(4)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猝灭剂捕获实验推断,超氧自由基为该光催化反应的活性物种.该复合光催化剂性能的提升得益于CdIn_(2)S_(4)与g-C_(3)N_(4)间形成一定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cdIn_(2)S_(4) HMF 比表面积 光催化选择性氧化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的乙醇偶合制备C_(4)烯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婧卉 简相学 +2 位作者 高艺萌 牟文韬 孔平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506-1509,共4页
通过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乙醇转化率、C_(4)烯烃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用Matlab拟合效果较好的二次非线性回归模型;最后用二次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催化剂条件下,温度对究乙醇转化率、C_(4)烯烃选择性的影响,探索温度与最优的催化剂组合,使烯... 通过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乙醇转化率、C_(4)烯烃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用Matlab拟合效果较好的二次非线性回归模型;最后用二次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催化剂条件下,温度对究乙醇转化率、C_(4)烯烃选择性的影响,探索温度与最优的催化剂组合,使烯烃收率达到最值,并适当预测出最优催化剂组合400℃之后的C_(4)烯烃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耦合 c_(4)烯烃 回归分析
下载PDF
C_(4)烯烃制备工艺参数调整改进灰色关联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佳云 陈功 +3 位作者 周子文 张咏旭 邹全 苏鹏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45-2551,共7页
C_(4)烯烃制备过程中,Co/SiO_(2)的质量、Co负载量(Co与SiO_(2)的重量之比)、羟基磷灰石质量、乙醇浓度、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选择性的影响较大,通常采用的单一因素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判定各参数间... C_(4)烯烃制备过程中,Co/SiO_(2)的质量、Co负载量(Co与SiO_(2)的重量之比)、羟基磷灰石质量、乙醇浓度、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选择性的影响较大,通常采用的单一因素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判定各参数间主次关系,因此准确率较低。本文提出的改进灰色关联度算法考虑参数绝对位置的差异,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发现,新的算法对于C_(4)烯烃选择性的检测准确率明显优于传统算法,但对于乙醇转化率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烯烃制备 乙醇转化率 c_(4)烯烃选择性 改进灰色关联度算法
下载PDF
醚后C_(4)制2-PH的原料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桐 郭雷 +1 位作者 贺同强 曲顺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225,共3页
为解决炼厂生产2-PH(2-丙基庚醇)的主流生产工艺原料(醚后C_(4))中烷烃比例较高、烷烃无法直接参与反应的问题,研究了使用N-甲酰吗啉与甲乙酮混合溶剂对炼厂醚后C_(4)进行丁烯提浓的技术方案,并基于Aspen Plus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为在... 为解决炼厂生产2-PH(2-丙基庚醇)的主流生产工艺原料(醚后C_(4))中烷烃比例较高、烷烃无法直接参与反应的问题,研究了使用N-甲酰吗啉与甲乙酮混合溶剂对炼厂醚后C_(4)进行丁烯提浓的技术方案,并基于Aspen Plus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为在大型炼厂中建设2-PH装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PH cc_(4)烯烃 N-甲酰吗啉 模拟分析
下载PDF
Switching CO_(2) Electroreduction Selectivity Between C_(1) and C_(2) Hydrocarbons on Cu Gas-Diffusion Electrodes 被引量:1
11
作者 Jianfang Zhang Zhengyuan Li +6 位作者 Rui Cai Tianyu Zhang Shize Yang Lu Ma Yan Wang Yucheng Wu Jingjie Wu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7-25,共9页
Regulating the selectivity toward a target hydrocarbon product is still the focus of CO_(2)electroreduction.Here,we discover that the original surface Cu species in Cu gas-diffusion electrodes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 Regulating the selectivity toward a target hydrocarbon product is still the focus of CO_(2)electroreduction.Here,we discover that the original surface Cu species in Cu gas-diffusion electrodes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the surface roughness,local pH,and facet in governing the selectivity toward C_(1)or C_(2)hydrocarbons.The selectivity toward C_(2)H_(4) progressively increases,while CH_(4) decreases steadily upon lowering the Cu oxidation species fraction.At a relatively low electrodeposition voltage of 1.5 V,the Cu gas-diffusion electrode with the highest Cu^(δ+)/Cu^(0)ratio favors the pathways of∗CO hydrogenation to form CH_(4) with maximum Faradaic efficiency of 65.4%and partial current density of 228 mA cm^(−2)at−0.83 V vs RHE.At 2.0 V,the Cu gas-diffusion electrode with the lowest Cu^(δ+)/Cu^(0)ratio prefers C-C coupling to form C_(2)+products with Faradaic efficiency topping 80.1%at−0.75 V vs RHE,where the Faradaic efficiency of C_(2)H_(4) accounts for 46.4%and the partial current density of C_(2)H_(4) achieves 279 mA cm^(−2).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at the selectivity from CH_(4) to C_(2)H_(4) is switchable by tuning surface Cu species composition of Cu gas-diffusion electr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2)H_(4) cH_(4) cO_(2)electroreduction ELEcTRODEPOSITION switchable selectivity
下载PDF
乙醇偶合制备C_(4)烯烃的生产参数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桂旭 杨曾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23期81-85,90,共6页
为提高乙醇偶合制备C_(4)烯烃的生产收率,增加生产的经济价值,该文建立岭回归模型,分析催化剂组合与温度对产品制备的影响,又通过多层感知机模型对乙醇转化率、C_(4)烯烃选择性两者进行预测,优化计算出最佳的生产参数。研究表明,在反应... 为提高乙醇偶合制备C_(4)烯烃的生产收率,增加生产的经济价值,该文建立岭回归模型,分析催化剂组合与温度对产品制备的影响,又通过多层感知机模型对乙醇转化率、C_(4)烯烃选择性两者进行预测,优化计算出最佳的生产参数。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不受限的情况下,可使乙醇转化率达到99.03%,C_(4)烯烃选择性达到58.09%,生产收率达到57.52%;在反应温度须小于350℃的情况下,可使乙醇转化率达到54.33%,C_(4)烯烃选择性达到38.52%,生产收率达到20.93%,最后发现温度对生产有着重要影响,实际生产时应保持最大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c_(4)烯烃 偶合反应 岭回归 多层感知机
下载PDF
Achieving highly selective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to C_(2)H_(4) on Cu nanosheets 被引量:1
13
作者 Huan Xie Ruikuan Xie +6 位作者 Zhiyuan Zhang Yongyu Pang Yuting Luo Jiong Li Bilu Liu Maria-Magdalena Titirici Guoliang Cha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12-320,共9页
The conversion of CO_(2)into value-added chemicals coupled with the storage of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lectricity is attractive.CuO nanosheets with an average size and thickness of~30 and~20 nm have been developed,whi... The conversion of CO_(2)into value-added chemicals coupled with the storage of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lectricity is attractive.CuO nanosheets with an average size and thickness of~30 and~20 nm have been developed,which are in situ reduced into Cu nanosheets during electrochemical CO_(2)reduction reaction(ECO_(2)RR).The derived Cu nanosheets demonstrate much higher selectivity for C2H4production than commercial CuO derived Cu powder,with an optimum Faradaic efficiency of 56.2%and a partial current density of C_(2)H_(4)as large as 171.0 mA cm^(-2)in a gas diffusion flow cell.The operando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measurement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imulations illustrate that the 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Cu nanosheets originate from the edge sites on Cu nanosheets with a coordinate number around 5(4–6),which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CHO rather than^(*)COH intermediate,meanwhile boosting the C-C coupling reaction of^(*)CO and^(*)CHO intermediates,which are the critical steps for C_(2)H_(4)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cO_(2)reduction cu nanosheets c_(2)H_(4) High selectivity coordination number
下载PDF
乙醇催化偶合制备C_(4)烯烃的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艳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5-84,共10页
文章以乙醇作为原料,通过在催化剂不同组合及温度条件的影响下,探索乙醇催化偶合制备C_(4)烯烃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MATLAB、Excel及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出催化剂组合在不同温度下与乙醇转化率及C_(4)烯烃的选择性关系,从而建立... 文章以乙醇作为原料,通过在催化剂不同组合及温度条件的影响下,探索乙醇催化偶合制备C_(4)烯烃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MATLAB、Excel及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出催化剂组合在不同温度下与乙醇转化率及C_(4)烯烃的选择性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于催化剂不同组合中Co/SiO_(2)和HAP装料比与乙醇转化率、C_(4)烯烃的选择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优化模型,从而使C_(4)烯烃收率尽可能高.利用对照实验矩阵对不同实验组合进行交叉对比,并找到各组实验数据的对比组,对于缺失对照组的数据实验组提出新的实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转化率 c_(4)烯烃的选择性 SPSS拟合 控制变量优化法
下载PDF
不同组成C_(4)的催化裂解反应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文明 朱根权 袁起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4-462,共9页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考察了3种组成差异较大的C_(4)催化裂解反应性能,以及催化剂性质对C_(4)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_(4)中烯烃的含量越高,转化率、乙烯和丙烯产率越高;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考察了3种组成差异较大的C_(4)催化裂解反应性能,以及催化剂性质对C_(4)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_(4)中烯烃的含量越高,转化率、乙烯和丙烯产率越高;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更高的酸量及较低的金属含量有利于C_(4)烯烃的转化,并生成更多的乙烯和丙烯。在催化裂解过程中,只需考虑C_(4)烯烃的转化及其对乙烯和丙烯的贡献。C_(4)烯烃低聚生成的C_(8)碳正离子先裂解生成1分子丙烯和1分子戊基碳正离子,戊基碳正离子与C_(4)烯烃进一步发生低聚反应生成C_(9)碳正离子或不再发生反应,使得产物的丙烯/乙烯摩尔比大于2。对C_(4)进行预处理或开发其他反应与催化裂解耦合的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C_(4)的利用率以及乙烯和丙烯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馏分 催化裂解 反应路径 组成 低碳烯烃
下载PDF
“减油增化”目标下C_(4)资源的利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子一 韩会君 《炼油与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34-37,共4页
主要对在“减油增化”的目标下C_(4)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传统C_(4)资源利用主要存在生产过多的油品调和组分和MTBE前景不确定性的问题。重点介绍了烯烃催化裂解工艺,该工艺可以直接将C_(4)、C_(5)烯烃转化为丙烯、乙烯。烯烃催化裂解... 主要对在“减油增化”的目标下C_(4)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传统C_(4)资源利用主要存在生产过多的油品调和组分和MTBE前景不确定性的问题。重点介绍了烯烃催化裂解工艺,该工艺可以直接将C_(4)、C_(5)烯烃转化为丙烯、乙烯。烯烃催化裂解工艺可以根据全厂总流程,与蒸汽裂解、DCC、MTBE、烷基化等工艺进行耦合,大大提高生产调整的灵活性,既可以根据汽油池性质生产部分汽油调和组分提高整体效益,也可以在车用乙醇汽油全面推广实施的情况下将C_(4)资源全部转化为化工原料,使炼化一体化企业产品极具市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催化裂解 c_(4)加工
下载PDF
C_(4)叠合产物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国明 王连英 +1 位作者 张海洪 韩龙年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34-37,共4页
以拟薄水铝石粉为载体制备原料,以Ni为活性金属组分,用等体积浸渍工艺制备了C_(4)叠合产物加氢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C_(4)叠合产物加氢催化剂比表面积≥180 m^(2)/g,孔体积≥0.5 cm^(3)/g,侧压强度≥180 N/c... 以拟薄水铝石粉为载体制备原料,以Ni为活性金属组分,用等体积浸渍工艺制备了C_(4)叠合产物加氢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C_(4)叠合产物加氢催化剂比表面积≥180 m^(2)/g,孔体积≥0.5 cm^(3)/g,侧压强度≥180 N/cm。在反应条件温度80~200℃、压力1~4 MPa、氢油比100∶1~500∶1以及空速1~2 h-1条件下,烯烃加氢饱和转化率可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叠合产物 镍系催化剂 性能评价 烯烃饱和
下载PDF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下C_(4)烯烃制备实验参数的优化
18
作者 李海琴 郭娟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97-100,共4页
乙醇偶合制备C_(4)烯烃实验中,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组成,影响着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的选择性。基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实验室针对不同催化剂组成及在不同温度下获得的一系列实验数据,研究了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建... 乙醇偶合制备C_(4)烯烃实验中,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组成,影响着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的选择性。基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实验室针对不同催化剂组成及在不同温度下获得的一系列实验数据,研究了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乙醇转化率和C_(4)烯烃的选择性与催化剂组成以及反应温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以C_(4)烯烃收率为目标函数,将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温度作为约束条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得到了最佳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转化率 c_(4)烯烃的选择性 多元线性回归 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非均相Pd/mpg-C_(3)N_(4)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制糠醇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思乐 卜义夫 +3 位作者 吴静 尚冬梅 王思祺 张延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26,55,共6页
通过超声辅助法制备非均相介孔石墨相氮化碳负载钯催化剂(Pd/mpg-C_(3)N_(4)),采用XRD、TEM、UV-vis DRS、PL、XPS、BET等手段对非均相Pd/mpg-C_(3)N_(4)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催化剂... 通过超声辅助法制备非均相介孔石墨相氮化碳负载钯催化剂(Pd/mpg-C_(3)N_(4)),采用XRD、TEM、UV-vis DRS、PL、XPS、BET等手段对非均相Pd/mpg-C_(3)N_(4)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催化剂稳定性对糠醛转化率和糠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d粒子均匀的分散在介孔石墨相氮化碳(mpg-C_(3)N_(4))表面,非均相Pd/mpg-C_(3)N_(4)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达到了178.125 m^(2)/g,对糠醛选择性加氢制糠醇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同时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用量40 mg、糠醛用量0.5 mL、去离子水20 mL、H_(2)压力1.0 MPa、光照条件下糠醇的收率最高达到了95.6%,此时糠醛的转化率为98.8%;循环使用5次后糠醛的转化率和糠醇的收率仍达到了87.6%和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pg-c_(3)N_(4) 糠醛 糠醇 选择性加氢 非均相
下载PDF
C_(4)烃类资源综合利用及增产丙烯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晓军 《化肥设计》 CAS 2023年第6期8-11,39,共5页
本文分析了C_(4)烃类的主要来源、组成及综合利用现状,综述了C_(4)烃类增产丙烯的主要技术,结合国内煤制烯烃项目副产C_(4)资源的利用技术,探讨了C_(4)资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方案,指出C_(4)烃类裂解增产丙烯技术更具有竞争力。
关键词 c_(4)烃类 综合利用 煤制烯烃 增产丙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