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of 7-story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with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
1
作者 Jin Zhao Yi Wang Zhengwei Ma 《Structural Durability & Health Monitoring》 EI 2023年第2期159-173,共15页
Viscoelastic damper is an effective passive damping device,which can reduc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by increasing the damping and dissipating the vibration energy of structures.It has a wide application ... Viscoelastic damper is an effective passive damping device,which can reduc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by increasing the damping and dissipating the vibration energy of structures.It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actual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because of simple device and economical material.In view of the poor seismic behaviors of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connections,various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The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o analyze relevant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al parameters.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a 7-story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combined the ordinary steel support,ordinary viscoelastic damper,and viscoelastic damper with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device is analyzed.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with ordinary steel support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withou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The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with viscoelastic damper has better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energy dissipation,especially for the viscoelastic damper with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devices.The maximum value of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decreases by 32.24%;the maximum floor displacement decreases by 31.91%,and the base shear decreases by 13.62%compared with the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s withou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more uniformly stressed.The damping structure with viscoelastic damper mainly reduce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by increasing the damping coefficient,rather than by changing the natural vibration period of the structure.This paper provides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 and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viscoelastic damper
下载PDF
单跨两层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种迅 霍璞 +4 位作者 沙慧玲 蒋庆 李浩然 侯林兵 冯玉龙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该文在对一个含减震外挂墙板平面框架(简称减震结构)以及一个作为对比的纯框架(简称抗震结构)进行混合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单跨2层试验子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两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过程、损伤模式及减震外挂墙板对... 该文在对一个含减震外挂墙板平面框架(简称减震结构)以及一个作为对比的纯框架(简称抗震结构)进行混合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单跨2层试验子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两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过程、损伤模式及减震外挂墙板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震结构和抗震结构的破坏机制均为梁端和柱底出现塑性铰的梁铰机制,减震外挂墙板未改变主体结构的破坏模式;减震结构中,在最大层间位移角达到1/55之前,消能器呈预期的履带式滚动变形,此后由于外挂墙板的面内转动变形,消能器水平剪切变形值增加不大,且圆弧段产生明显变形;试验过程中减震外挂墙板未出现裂缝;墙板与框架间上部线连接处裂缝宽度较小,连接钢筋应变也较小,表明连接可靠;两试件均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在相同位移级别下,减震结构的刚度、极限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外挂墙板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U型钢板消能器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新型耗能板提升钢框架节点抗震和抗连续倒塌能力
3
作者 孟宝 杜强强 +2 位作者 钟炜辉 段仕超 李亮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7,共15页
针对全焊节点在地震和连续倒塌条件下有限的抗倒塌能力,该文基于新型耗能板对其进行改进提升。首先通过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新型耗能板在单调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而通过新型耗能板与节点在地震作... 针对全焊节点在地震和连续倒塌条件下有限的抗倒塌能力,该文基于新型耗能板对其进行改进提升。首先通过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新型耗能板在单调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而通过新型耗能板与节点在地震作用和连续倒塌条件下的协同作用,给出了新型耗能板节点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新型耗能板在单调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不同,在单调荷载作用下表现为受拉破坏,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现为剪切破坏;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新型耗能板节点的抗震与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是合理的;新型耗能板全焊节点在地震和连续倒塌条件下主要经历双塑性区域形成阶段和硬化阶段,其中新型耗能板全焊节点的抗震和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硬化阶段;新型耗能板的增加可同时有效提高全焊节点在地震和连续倒塌条件下的承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节点 新型耗能板 抗震能力 抗连续倒塌能力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9度区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
4
作者 闫锋 花炳灿 安东亚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1-56,共6页
对于9度设防地区的超高层建筑,其结构设计基本由地震作用控制,因此抗震设计尤为重要。建筑消能减震技术可在提高结构地震安全储备的同时,降低整体工程造价,是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措施。对位于9度区的超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方案选型对比、... 对于9度设防地区的超高层建筑,其结构设计基本由地震作用控制,因此抗震设计尤为重要。建筑消能减震技术可在提高结构地震安全储备的同时,降低整体工程造价,是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措施。对位于9度区的超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方案选型对比、结构方案优化、减震设计方案比选、剪力墙内嵌钢板优化。结果显示,钢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方案相对于钢框架⁃支撑方案具备更高的成本优势;框架⁃核心筒方案可通过精细化设计作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对钢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方案采用两种消能减震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采用黏滞阻尼器方案的结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采用黏滞阻尼墙方案;最后通过增大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对低区核心筒墙肢中的内嵌钢板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度抗震设防 超高层建筑 钢骨混凝土结构 框架⁃核心筒 消能减震
下载PDF
自复位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评估与损伤演化分析
5
作者 徐龙河 鞠子薇 江浩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7,共10页
为研究自复位耗能(SCED)支撑失效前后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韧性及损伤演化规律,设计了一单榀三层自复位支撑钢框架(SCBSF)并对其进行精细化有限元模拟,探究了支撑第二刚度和摩擦力在考虑支撑失效时对结构宏观响应和关键构件损伤状态的... 为研究自复位耗能(SCED)支撑失效前后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韧性及损伤演化规律,设计了一单榀三层自复位支撑钢框架(SCBSF)并对其进行精细化有限元模拟,探究了支撑第二刚度和摩擦力在考虑支撑失效时对结构宏观响应和关键构件损伤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SCED支撑作为SCBSF第一道抗震防线,激活工作后为结构提供了稳定的耗能与卓越的复位能力,相比屈曲约束支撑(BRB)框架残余变形角最大减小了84.9%,显著降低结构震后修复成本;支撑达到最大行程破坏失效后,结构层间变形加剧,框架梁和柱塑性耗能占比增加了92.33%,主体结构损伤值增加了48.45%,结构的抗震性能与韧性水平明显降低。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提升支撑的第二刚度和摩擦力能有效降低结构响应,但具有较大第二刚度和摩擦力的支撑框架仍抵抗不了强震作用时,可能导致更多的支撑失效破坏,结构损伤加剧。因此,设计SCED支撑时,需要适当提高支撑第二刚度和摩擦力,建议第二刚度取值为第一刚度的7/50~4/25,支撑摩擦力与预压力比值取为1~1.2;提升支撑第二刚度相比提升摩擦力对结构损伤值控制效果更好,随着地震动强度增大,摩擦力与第二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耗能支撑 钢框架 抗震韧性 损伤分析 耗能能力 残余变形
下载PDF
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6
作者 徐星渊 赵宝成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4,共12页
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是一种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为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中心支撑斜杆发生失稳,提出一种矩形钢管腹板开孔耗能支撑,其与钢框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进而形成耗能支撑框架结构,耗能支撑发生破坏后易于替换。耗能支撑的耗能板件... 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是一种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为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中心支撑斜杆发生失稳,提出一种矩形钢管腹板开孔耗能支撑,其与钢框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进而形成耗能支撑框架结构,耗能支撑发生破坏后易于替换。耗能支撑的耗能板件采用对称开孔与S形开孔两种形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耗能腹板厚度、长度、开孔间距等参数对耗能支撑以及支撑框架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开孔形式的耗能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斜杆均未发生失稳,结构滞回曲线饱满,无捏缩现象。耗能支撑主要依靠开孔腹板的孔间板件率先进入塑性状态来耗散大部分能量。与S形开孔形式相比,对称开孔形式的耗能支撑框架结构的承载力与刚度更大,但在加载后期,S形开孔形式耗能支撑框架结构变形大的优势发挥得更明显,耗能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支撑框架 腹板开孔形式 滞回性能 耗能能力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耗能节点连接木构架抗震机理试验研究
7
作者 周晗 袁康 +1 位作者 刘寅 刘奕彤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针对传统木构架房屋易发生节点失效而导致墙倒架塌的震害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节点连接木构架,其工作原理为: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时节点耗能元件受压屈服并耗散地震能量,极罕遇地震时耗能装置转化为节点斜撑,提升木构架抗侧能... 针对传统木构架房屋易发生节点失效而导致墙倒架塌的震害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节点连接木构架,其工作原理为: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时节点耗能元件受压屈服并耗散地震能量,极罕遇地震时耗能装置转化为节点斜撑,提升木构架抗侧能力。研究在提出耗能装置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耗能元件试验及耗能节点木构架拟静力试验,对耗能装置工作性能及木构架抗震工作机理开展研究。研究表明,采用薄钢片制作的耗能元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耗能装置在木构架侧移变形中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在耗能元件失效后形成节点斜撑,木构架在层间位移角θ=1/25时屈服,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8时发生木柱根部劈裂破坏,耗能节点木构架作为二道防线可以实现多地震水准不同抗震机制,用于土木、砖木等结构房屋可有效提高房屋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装置 滞回曲线 木构架 减震
下载PDF
RC框架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8
作者 李罗堂 陈道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561,共7页
消能减震结构在减震后需要进行减震结构损伤水平的评估以及结构可靠度和地震易损性的研究。文章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黏滞阻尼器为消能减震装置,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建立消能减震模型并进行传统的小震作用下的弹性时... 消能减震结构在减震后需要进行减震结构损伤水平的评估以及结构可靠度和地震易损性的研究。文章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黏滞阻尼器为消能减震装置,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建立消能减震模型并进行传统的小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参考结构在不同强度的地震动作用下到达各极限状态的量化指标得到其对应的地震易损性概率,由此确定结构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处于各个不同性能水准下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在设置黏滞阻尼器之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可以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性能指标;同时,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也可以为实际工程的减震设计、灾害评估和未来的地震损失预测提供简明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消能减震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下载PDF
PEC柱-钢梁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抗震试验研究
9
作者 方有珍 高怡 +2 位作者 杨勇 孙敏 孙国华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为系统研究梁柱采用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的抗震机理,选取预拉杆长度设置、PEC柱截面强弱轴布置和柱脚连接方式3个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4榀PEC柱-钢梁梁柱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进行拟静力抗震试验。通过试验现象... 为系统研究梁柱采用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的抗震机理,选取预拉杆长度设置、PEC柱截面强弱轴布置和柱脚连接方式3个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4榀PEC柱-钢梁梁柱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进行拟静力抗震试验。通过试验现象观察和数据分析,对试件的滞回特性、抗侧刚度退化、复位能力、滞回耗能等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通过T形件长圆孔合理设置实现了“设计地震水平阶段实现复位,大震设计水平阶段自复位连接连接转化为伴随出现螺栓承压型受力实现部分自复位”的性能化设计目标;设计地震阶段,试件主要通过辅助摩擦耗能件耗能,且卸载残余侧移小于自复位结构侧移限值(0.3%),在大震作用阶段,试件通过辅助摩擦耗能件与结构构件损伤联合耗能,承载能力仍继续增大,且仍具有部分自复位能力;预拉杆设置有限长度可显著增强结构整体性,PEC柱弱轴布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整体性,而PEC柱脚采用铰接可显著削弱结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 PEC柱-钢梁组合框架 复位能力 滞回耗能 拟静力试验
下载PDF
装配式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10
作者 卢璐 赵宝成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装配式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是由螺栓将传力槽钢与腹板开孔耗能工字形钢连接组合而成,耗能板件在震后易于替换。将其替换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中的支撑斜杆,可有效避免支撑斜杆失稳,使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其建立有限元模... 装配式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是由螺栓将传力槽钢与腹板开孔耗能工字形钢连接组合而成,耗能板件在震后易于替换。将其替换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中的支撑斜杆,可有效避免支撑斜杆失稳,使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滞回性能、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框架结构主要通过耗能板的孔间板件进入塑性耗能,应力多数集中在孔间板件的两端;随着加载等级的提高,孔间短柱的塑性累积逐渐增加,并向中间部位拓展,结构整体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较好;耗能板件的厚度越大,其承载能力和初始刚度越大,变形有所下降;改变耗能板件的宽度对板件开孔形式为椭圆孔的影响较大;孔间板件的宽度越大,其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耗能支撑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某异形钢结构的消能减震设计
11
作者 陈春晖 尚世仲 +4 位作者 张玉 汪敏 朱孔阳 农环豪 余江涛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4期44-47,55,共5页
以一栋异形高层钢结构工程为例,为控制结构构件尺寸,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故引入消能减震技术。采用黏滞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设计,分别运用YJK和Perform3D软件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分析。结... 以一栋异形高层钢结构工程为例,为控制结构构件尺寸,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故引入消能减震技术。采用黏滞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设计,分别运用YJK和Perform3D软件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减震结构的基底剪力和层间位移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减震效果明显。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黏滞阻尼器耗能占比较大,梁柱构件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各项指标满足减震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钢结构 消能减震技术 黏滞阻尼器
下载PDF
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滞回性能分析
12
作者 张鹏端 赵宝成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是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柱脚破坏后易于替换修复。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模型,耗能柱脚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分析了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 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是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柱脚破坏后易于替换修复。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模型,耗能柱脚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分析了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变形能力好。耗能柱脚依靠耗能剪切板孔间短柱进入塑性耗能,剪切板孔间短柱端部为薄弱部位,加载过程中最先发生断裂;耗能柱脚耗能板孔间短柱宽度越大,耗能柱脚剪切板宽度越小、结构的跨度越大,构件的耗能能力越好,分析了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的典型屈服机制,基于小变形假定,推导了屈服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吻合较好,能较好地为实际工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柱脚 剪切板 滞回性能 摇摆钢支撑
下载PDF
侗族木鼓楼底层构架抗震性能研究
13
作者 余汉谋 陈波 +3 位作者 刘伟 黄勇 梁弢 周志鹏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145,117,共9页
为研究侗族木结构鼓楼的抗震性能,依据一实例杉木结构鼓楼,取其底层木构架,设计并制作了两榀单跨杉木构架缩尺模型,通过低周往复水平荷载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木构架的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规律、变形等力学性能,并从能量角度定量分... 为研究侗族木结构鼓楼的抗震性能,依据一实例杉木结构鼓楼,取其底层木构架,设计并制作了两榀单跨杉木构架缩尺模型,通过低周往复水平荷载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木构架的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规律、变形等力学性能,并从能量角度定量分析了木构架的耗能机制。结果表明: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木构架的滞回曲线呈反Z字形,有捏拢现象,滞回环面积逐渐增大,木构架耗能也随之增加;木构架抗侧刚度退化严重,且在加载初期退化速率快,至极限位移时,刚度仅为初始刚度的32%;木构架的变形能力较好,易整体倾斜,当柱顶水平位移达到20mm时,柱脚开始部分抬升及水平滑移,榫卯出现挤压与脱榫;木构架主要通过滞回耗能消耗能量,滞回耗能的最大耗能占比可达80%;榫头与卯口之间的摩擦系数越大,木构架的极限水平承载能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木鼓楼 木构架 抗震性能 耗能机制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转动摩擦型梁柱十字耗能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14
作者 魏润瀚 《福建建筑》 202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为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梁端转动摩擦耗能器RFED(new Beam-end Rotational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RFED)。选取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节点为研究对象,对4个采用不同摩擦片的新型装配式摩擦... 为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梁端转动摩擦耗能器RFED(new Beam-end Rotational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RFED)。选取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节点为研究对象,对4个采用不同摩擦片的新型装配式摩擦型往复弯曲耗能节点JD1~JD4进行拟静力逐级加载试验与疲劳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说明:①RFED能够通过一定程度的反复转动耗能保护预制梁、柱;②JD2、JD3、JD4滞回曲线均表现为饱满的平行四边形,耗能能力强,JD1耗能能力相对较低,且疲劳试验中承载力衰减程度过大;③JD2滑移荷载不能保持稳定;JD4起滑荷载最大达到滑移荷载的2倍左右,不利于准确控制承载力;而JD3耗能能力强、起滑荷载及滑动荷载稳定。因此,JD3所使用的H62黄铜片且钢材表面喷涂无机富锌漆的摩擦面,最适宜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 摩擦耗能器 拟静力试验 消能减震 抗震性能
下载PDF
组合式消能减震技术在医疗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杜金辉 吴艳朋 +1 位作者 何雄科 田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6期187-189,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组合式消能减震技术在某医疗建筑中的应用,该组合式消能减震技术选用位移型的屈曲约束支撑和速度型黏滞阻尼器,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产品组合,既可以给建筑提供有效的抗侧刚度,又能实现较大的附加阻尼比,可满足医疗建筑... 文章介绍了一种组合式消能减震技术在某医疗建筑中的应用,该组合式消能减震技术选用位移型的屈曲约束支撑和速度型黏滞阻尼器,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产品组合,既可以给建筑提供有效的抗侧刚度,又能实现较大的附加阻尼比,可满足医疗建筑设防地震正常使用的要求。对某医疗建筑进行组合式减震分析,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下,组合式减震可充分利用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和黏滞滞回变形耗散和吸收地震能量,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建筑的抗震安全储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建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消能减震设计 罕遇地震
下载PDF
Cumulative damage effects of mainshock-aftershock sequences on RC-frame structures
16
作者 Lingxin Zhang Baijie Zhu +1 位作者 Yunqin Xue Jialu Ma 《Earthquake Science》 2019年第3期157-169,共13页
Frequent aftershocks often follow a strong mainshock.They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umulative damage to a structure.A model of a five-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was designed and a nonlinear mathematic... Frequent aftershocks often follow a strong mainshock.They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umulative damage to a structure.A model of a five-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was designed and a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tructure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damage states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mainshock-aftershock sequences.Mainshock-aftershock sequences consisting of one of three recorded mainshocks combined with one of five recorded aftershocks were created for input to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elastic energy dissipation and the Park-Ang damage index were used as measures of cumulative damage to the structure.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nsideration of only the single mainshock ground motion in seismic building design can result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unsafe buildings.Total cumulative damage to a structure is cau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damage states resulting from the mainshock and the aftersh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nshock-aftershock RC frame cumulative damage Park-Ang damage index inelastic energy dissipation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to Establish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Single Storey—One Bay Infilled R.C.Frames in Scale 1:9,Subjected to Horizontal Cyclic Loading
17
作者 Jafar A.Al thawabteh Bilal M.Yasi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8年第4期288-303,共1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construction,specifically seis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as many researchers did,we have resorted to modelling methods,based on the scaled internal forces.Therefore,this rese...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construction,specifically seis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as many researchers did,we have resorted to modelling methods,based on the scaled internal forces.Therefore,this research includes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imed to establish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stic simulations of the cyclic response of small-scale models of one bay,one-store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with masonry infills as a preliminary step for simula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uch structural.So,the specimens constructed were 1:9 scale R/C frames.These 1:9 scale infill frames were constructed with prototype materials and were tested in an extensive experimental sequence representing specimens of a scale near the prototype(1:3).The tested laboratory models include 1:3 scale infilled R/C frames that were built from original material such as steel,concrete and masonry infills(hollow masonry units and mortar).With the same scale,geometry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1:3 scale 5-story three dimensional building.This program consisted of 16 models,5 bare and 11 masonry infilled.all models refer to single-storey one-bay 1:9 scale as for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a one third of the scale(1:3)as for the prototype(1:3).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pecimens were designed in such a way as to prevent shear failure of the columns.Finally,the present paper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of Strength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 th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at 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frame MASONRY INFILL walls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tiffness strength displacement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下载PDF
拉筋对两层两跨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发兴 许云龙 +2 位作者 王莉萍 尹国安 余志武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70,共13页
该文开展了2榀2层2跨缩尺比例为2/5的水平往复荷载下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平面框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柱端拉筋强柱构造对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该平面框架有限元模型,在试验验... 该文开展了2榀2层2跨缩尺比例为2/5的水平往复荷载下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梁平面框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柱端拉筋强柱构造对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该平面框架有限元模型,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开展柱端拉筋等效配箍率对组合平面框架抗震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柱端拉筋降低了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约束混凝土并加强了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进而提高了柱端抗弯承载力与耗能能力,间接改变了梁柱线刚度比和抗弯承载力比,挖掘了钢梁的耗能潜力;柱端拉筋强柱构造措施有效提高了钢-混凝土组合平面框架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分别达70%、20%和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 拉筋 抗震性能 等效配箍率 耗能
下载PDF
主余震下自复位支撑RC框架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龙河 敬祺轲 谢行思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基于地震动峰值和频谱,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震工程领域、流程简单的主余震序列构造方法,构造出7条主余震序列地震动。对一12层的预压碟簧自复位耗能(PS-SCED)支撑RC框架结构在主余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与防屈曲支撑(BRB)结构进行对... 基于地震动峰值和频谱,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震工程领域、流程简单的主余震序列构造方法,构造出7条主余震序列地震动。对一12层的预压碟簧自复位耗能(PS-SCED)支撑RC框架结构在主余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与防屈曲支撑(BRB)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支撑都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且滞回环饱满;PS-SCED支撑还具备良好的自复位特性,PS-SCED支撑结构最大残余位移角比BRB结构减小74.7%;在主余震序列作用下,PS-SCED支撑结构的顶层残余位移角和结构耗能比仅主震作用下的值增大,最大增幅为35.3%和19.6%。余震会使结构的耗能和损伤增加,PS-SCED支撑能够显著提高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序列 自复位支撑 RC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耗能能力
下载PDF
某超限高层结构的消能减震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焦红 魏泽坤 +1 位作者 王松岩 郭宁 《建筑技术》 2023年第20期2438-2442,共5页
为减小层间位移对超限高层结构的影响,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的偏心裙房位移较大的问题,以一栋框架–剪力墙结合体系商务中心办公楼为例进行消能减震设计。分别运用PKPM、midas Building软件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分析,运用YJK软件... 为减小层间位移对超限高层结构的影响,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的偏心裙房位移较大的问题,以一栋框架–剪力墙结合体系商务中心办公楼为例进行消能减震设计。分别运用PKPM、midas Building软件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分析,运用YJK软件进行损伤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基底剪力均大幅减小,减震效果明显,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和减震性能目标。另外,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粘滞阻尼器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说明其力学性能稳定,其在增设部位与剪力墙协同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消能减震设计 粘滞阻尼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