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乳液及其胶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梦雅 李瑞海 +1 位作者 刘川 徐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1,共6页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自生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主链,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共聚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预乳化时的相比、种子乳液的含量、反应保温时间、硬单体St与MMA的比例、功能单...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自生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主链,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共聚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预乳化时的相比、种子乳液的含量、反应保温时间、硬单体St与MMA的比例、功能单体用量以及软硬单体比例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乳化油水比为1.8∶1、种子乳液质量为预乳化液的1/3、m(St)/m(MMA)=1∶5.5、AA占单体总量为3%时能得到稳定性好、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胶膜吸水率低的乳液。通过拉伸测试、差示扫描量热、红外光谱及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本实验发现随着软硬单体配比增加,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逐渐下降,断裂伸长率逐渐提高。最终得到了粒径分布在114 nm^290 nm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1.679的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预乳化 自生种子法
下载PDF
红松仁油微胶囊化的乳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冰 李次力 李宏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本文研究了红松仁油微胶囊化的乳化工艺,结果表明以CMC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单甘酯和蔗糖酯为乳化剂制备的微胶囊化红松仁油粉末油脂,在壁材含量为5%、壁材比(CMC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3、乳化剂含量为0.3%、红松仁油与壁材的质量比0.25~... 本文研究了红松仁油微胶囊化的乳化工艺,结果表明以CMC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单甘酯和蔗糖酯为乳化剂制备的微胶囊化红松仁油粉末油脂,在壁材含量为5%、壁材比(CMC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3、乳化剂含量为0.3%、红松仁油与壁材的质量比0.25~0.5时,喷雾干燥的微胶囊化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仁油 微胶囊化 乳化工艺 乳化稳定性 粉末油脂
下载PDF
牡丹籽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庞雪风 何东平 +2 位作者 胡传荣 尤梦圆 孙红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48,79,共5页
研究了牡丹籽蛋白的功能特性,为食品以及饲料行业更好的利用牡丹籽蛋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30℃时,牡丹籽蛋白的保水性最好,为3.51 g/g;温度为50℃时,牡丹籽蛋白的吸油性最好,为2.82 g/g;蛋白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乳化性和乳... 研究了牡丹籽蛋白的功能特性,为食品以及饲料行业更好的利用牡丹籽蛋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30℃时,牡丹籽蛋白的保水性最好,为3.51 g/g;温度为50℃时,牡丹籽蛋白的吸油性最好,为2.82 g/g;蛋白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好,乳化性为20.1 m^2/g,乳化稳定性为294min;pH为8时,牡丹籽蛋白的乳化性最好,为23.11 m^2/g,pH为7时,蛋白的乳化稳定性最好,为289 min。蛋白质量浓度为70 mg/mL时,牡丹籽蛋白起泡性为61%,pH为7时,起泡性为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蛋白 保水性 吸油性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起泡性 泡沫稳定性
下载PDF
pH和NaCl浓度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超 蒲彪 +7 位作者 罗松明 刘兴艳 徐丹萍 付本宁 潘姝璇 蒋培基 王春霞 李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97,共6页
以花椒籽仁分离蛋白为原料,测定不同pH和NaCl浓度条件下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乳化颗粒粒径分布,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化液的显微结构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具有乳化作用蛋白质条带。结果表明,pH和NaCl对花椒籽... 以花椒籽仁分离蛋白为原料,测定不同pH和NaCl浓度条件下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乳化颗粒粒径分布,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化液的显微结构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具有乳化作用蛋白质条带。结果表明,pH和NaCl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特性具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增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pH=3时都达到了最低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反乳化颗粒平均粒径(D4,3)则是先增大后减小,pH=3时乳化颗粒粒径最大(D4,3=1.87μm)。NaCl的添加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有减弱作用,促进了乳化颗粒的絮集,增大乳化颗粒的平均粒径(D4,3)。通过对乳化液的显微结构观察,在pH=3和NaCl浓度达到1.2 mol/L时,乳化颗粒大且存在明显絮集现象。此外,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得出具有乳化作用的蛋白质有3个条带,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7、21 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仁 分离蛋白 PH NACL 乳化性
下载PDF
乳化剂对莲子淀粉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怡 曾绍校 郑宝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63-65,共3页
研究了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食品乳化剂(单甘酯、卵磷酯、硬脂酰乳酸钠、蔗糖酯)对莲子淀粉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甘酯与莲子淀粉的络合能力最好,蔗糖酯次之,卵磷酯最弱。淀粉糊稳定性的研究也表明,单甘酯对莲子淀粉糊具有最好的稳定... 研究了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食品乳化剂(单甘酯、卵磷酯、硬脂酰乳酸钠、蔗糖酯)对莲子淀粉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甘酯与莲子淀粉的络合能力最好,蔗糖酯次之,卵磷酯最弱。淀粉糊稳定性的研究也表明,单甘酯对莲子淀粉糊具有最好的稳定效果,其次是蔗糖酯。卵磷脂添加量在0.05%和0.10%时,会降低莲子淀粉糊的稳定性,但添加量为0.15%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淀粉 乳化剂 稳定性
下载PDF
杜仲籽油纳米乳液超声乳化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小媛 王爽爽 +1 位作者 查蒙蒙 纵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3-157,共5页
以吐温80为乳化剂,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了杜仲籽油纳米乳液,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杜仲籽油体积分数、乳化剂质量浓度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绝对值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并对杜仲籽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进行初步... 以吐温80为乳化剂,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了杜仲籽油纳米乳液,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杜仲籽油体积分数、乳化剂质量浓度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绝对值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并对杜仲籽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超声乳化法制备杜仲籽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5 min、超声功率432. 47 W、杜仲籽油体积分数7. 62%、乳化剂质量浓度0. 12 g/mL,在该条件下杜仲籽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21. 5±1. 43)nm,Zeta电位绝对值为(28. 6±0. 35) mV。当贮藏时间短于20 d且温度低于25℃时,制备的杜仲籽油纳米乳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保持在30~20 mV之间,平均粒径处于100~150 nm,表明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的杜仲籽油纳米乳液具有较好的贮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籽油 纳米乳液 超声乳化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酶解程度牡丹籽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庞雪风 胡传荣 +3 位作者 何东平 孙红星 尤梦圆 宋高翔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26,共4页
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牡丹籽蛋白,研究了不同酶解程度牡丹籽蛋白的功能特性,并与大豆分离蛋白( SPI)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牡丹籽蛋白水解度的升高,其溶解性呈上升的趋势,当牡丹籽蛋白水解度大于27.43%时,其溶解性大于SPI的溶解... 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牡丹籽蛋白,研究了不同酶解程度牡丹籽蛋白的功能特性,并与大豆分离蛋白( SPI)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牡丹籽蛋白水解度的升高,其溶解性呈上升的趋势,当牡丹籽蛋白水解度大于27.43%时,其溶解性大于SPI的溶解性;保水性随着牡丹籽蛋白水解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后趋于平缓,当牡丹籽蛋白水解度大于19.96%时,其保水性大于SPI的;牡丹籽蛋白水解度在0~30.11%的范围内,其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均大于SPI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蛋白 水解度 溶解性 保水性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紫苏油粉末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大川 李江平 +2 位作者 刘晔 黄永刚 张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8,共4页
以脱皮、低温压榨紫苏油为芯材,利用乳化和喷雾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紫苏油粉末。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糖糊精的比例1∶1.2,乳化温度70℃,固形物含量25%,芯材壁材比40∶100;均质压力50 MPa,均质2次;喷雾干... 以脱皮、低温压榨紫苏油为芯材,利用乳化和喷雾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紫苏油粉末。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糖糊精的比例1∶1.2,乳化温度70℃,固形物含量25%,芯材壁材比40∶100;均质压力50 MPa,均质2次;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68℃,出风温度85℃。该条件下制备的紫苏油粉末微胶囊化效率达95%,表面油含量为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皮 低温压榨 紫苏油 乳化 均质 喷雾干燥
下载PDF
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立军 张心亚 +2 位作者 黄洪 黄凯昌 陈焕钦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共5页
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N-羟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酰胺)... 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N-羟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酰胺)活性交联单体和对甲基苯酚(或三聚氰胺)耐水性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预乳化阶段影响预乳化液稳定性的因素以及种子乳液聚合阶段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设计低玻璃化温度、引入功能性单体、活性交联单体和耐水性单体可以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弹性、稳定性和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水泥 防水涂料 丙烯酸酯乳液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下载PDF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立军 张心亚 +2 位作者 黄洪 沈慧芳 陈焕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4期338-344,共7页
目的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克服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乳液弹性低和防水性差的弊端.方法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 目的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克服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乳液弹性低和防水性差的弊端.方法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和N-羟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酰胺活性交联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果设计低玻璃化温度(Tg)、引入功能性单体及活性交联单体可以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弹性、稳定性和防水性.结论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预乳化阶段:单体滴加时间t=45 min、预乳化温度θ1=45℃、搅拌器转速为500~550r/min;(2)种子乳液聚合阶段:反应温度θ2=80℃、反应时间t=4 h、搅拌器转速为280~3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水泥 防水涂料 丙烯酸酯乳液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流变性
下载PDF
水乳化萃取与冷冻破乳化释放组合提取茶籽油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俊敏 鄢祥辉 +3 位作者 赵荣彬 蔡玲 郭振 曾哲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1,共4页
采用湿法超微粉碎、水乳化萃取与冷冻破乳化释放的方法,以水为提取剂从茶籽仁中提取茶籽油。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研究料液比、乳化萃取时间、冷冻温度、冷冻时间4个因素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水乳化萃取与冷冻破乳化释放组合提... 采用湿法超微粉碎、水乳化萃取与冷冻破乳化释放的方法,以水为提取剂从茶籽仁中提取茶籽油。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研究料液比、乳化萃取时间、冷冻温度、冷冻时间4个因素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水乳化萃取与冷冻破乳化释放组合提取茶籽油工艺条件。试验得到水乳化萃取与冷冻破乳化释放组合提取茶籽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茶籽仁与水的质量比)1∶4、乳化萃取时间4.0 min、冷冻温度-15℃、冷冻时间5.5 h,在此条件下茶籽油的提取率可达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湿法超微粉碎 乳化萃取 冷冻破乳化释放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乳化制备油茶籽油纳米乳液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伟 李湘洲 穆园园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9,共6页
以Tween80为乳化剂,研究了超声功率、油茶籽油体积分数、乳油比及其交互作用对超声乳化制备油茶籽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并对油茶籽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油茶籽油纳米... 以Tween80为乳化剂,研究了超声功率、油茶籽油体积分数、乳油比及其交互作用对超声乳化制备油茶籽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并对油茶籽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油茶籽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模型拟合度R^2分别为0.974 2和0.951 9;最优制备条件为超声功率405 W、超声时间15 min、油茶籽油体积分数8.3%、乳油比0.16∶1,在该条件下油茶籽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74.9±0.85)nm,多分散指数为0.17±0.01;贮存温度、贮存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油茶籽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油茶籽油纳米乳液在5℃和25℃条件下贮存60 d,其平均粒径小于90 nm,多分散指数小于0.3,表现出了较好的动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油茶籽油 纳米乳液 响应面 稳定性
下载PDF
苹果籽油的乳化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武奇 周玉 游兴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6-169,共4页
探讨苹果籽油的乳化工艺,建立乳化工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工艺模型的遗传算法优化技术。结果表明:影响乳化稳定性的因素有乳化剂的配比、壁材用量、壁材比、乳化剂量、乳化温度及乳化时间;神经网络结构为4-9-1的模型能较为精确地... 探讨苹果籽油的乳化工艺,建立乳化工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工艺模型的遗传算法优化技术。结果表明:影响乳化稳定性的因素有乳化剂的配比、壁材用量、壁材比、乳化剂量、乳化温度及乳化时间;神经网络结构为4-9-1的模型能较为精确地拟合输入的样本数据,其对测试样本的输出值与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88;遗传算法优化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壁材含量5%、乳化剂量0.59%、温度58℃、时间13min,该工艺参数下乳化稳定性明显大于单因素和二次组合试验的结果,比最好的大12.1%。用神经网络模型描述乳化工艺参数与乳化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用遗传算法优化,能设计出最佳的乳化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籽油 乳化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乳胶粒 被引量:1
14
作者 巫辉 明三军 +1 位作者 郭丽萍 雷家珩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27,共4页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乳胶粒。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温度、油/水质量比、乳化剂浓度及补加速度对胶粒大小和尺寸分布产生较大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种子乳液聚合过程中,当反应体系中没有新的胶束生...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乳胶粒。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温度、油/水质量比、乳化剂浓度及补加速度对胶粒大小和尺寸分布产生较大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种子乳液聚合过程中,当反应体系中没有新的胶束生成、乳胶粒子不发生凝聚且体积增长反应级数”的取值在0~2.5之间时,乳胶粒粒径分布有自身变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乳化剂 种子乳液聚合 单分散
下载PDF
纳米级核/壳型苯丙微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金莲 瞿金清 陈焕钦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9-32,共4页
以热引发剂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为复合引发剂,采用反应型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性能优异的木器漆用苯丙微乳液。研究聚合工艺、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并由... 以热引发剂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为复合引发剂,采用反应型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性能优异的木器漆用苯丙微乳液。研究聚合工艺、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并由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自动粒径分布仪(Lo-C)对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乳化 种子乳液聚合 苯丙微乳液 木器漆
下载PDF
微米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包建民 闫志英 李优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060-3067,共8页
微米级多孔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是目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微球粒径通常在1μm至数百微米,干燥状态下内部有几埃甚至几千埃的孔隙,具有球形度好、比表面积大、骨架密度低、吸附性强、力学强度高、与不同极性的... 微米级多孔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是目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微球粒径通常在1μm至数百微米,干燥状态下内部有几埃甚至几千埃的孔隙,具有球形度好、比表面积大、骨架密度低、吸附性强、力学强度高、与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兼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在生物医学、分析化学、环境保护、催化剂载体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除了具有高分子微球的一般特点外,还有物理及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工业应用前景广等优点,同时微球的苯环反应活性高,易于进行一系列的功能化反应,从而扩大其应用领域。基于上述优点,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多孔聚合物微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使得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和功能化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逐渐出现了多种微球制备方法。悬浮聚合法是制备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传统方法,其操作简单,产物后处理方便,但是得到的微球粒径呈多分散性。种子溶胀法被普遍认为是制备单分散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较好的方法,该方法在制备表面功能化、单分散大粒径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沉淀聚合法也可以用来制备单分散的微球,但是该方法制备的微球交联度低、产量低,而且不易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功能性微球。近几年利用微工程乳化技术制备微球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微孔膜/微通道乳化法和微流控技术。这类方法制备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单分散性良好,粒径、孔径等重现性好,为制备多孔聚合物微球开辟了新的方向。与此同时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功能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开发,通过在微球上引入各种功能基团改善微球的疏水性、溶解性和生物亲和性等,制得的不同特性的微球可应用于高效色谱填料、催化剂载体、生物医学、吸附剂等领域。本文首次详尽地分析和综述了微米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讨论了影响微球孔径及孔分布的重要因素,并总结了该类微球近几年的应用研究状况,最后对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悬浮聚合 种子溶胀 沉淀聚合 微工程乳化 功能化改性
下载PDF
硅丙乳液的合成及其吸水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静 苏花平 李中华 《有机硅材料》 CAS 2005年第5期12-14,共3页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原料,分别采用半连续法、种子预乳化法和后添加VTES法制得了硅丙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对硅丙乳液的吸水率、冻融稳定性、钙离子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半连续...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原料,分别采用半连续法、种子预乳化法和后添加VTES法制得了硅丙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对硅丙乳液的吸水率、冻融稳定性、钙离子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半连续法和种子预乳化法制得的硅丙乳液,冻融稳定性比较好,经过冻融循环后可以复原;采用半连续法制得的乳胶膜的吸水率随着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采用后添加VTES法制得的硅丙乳液,其吸水率则随VTES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冻融循环后发生破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硅丙乳液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半连续法 种子预乳化法
下载PDF
核壳型醋-丙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艳飞 王平华 +3 位作者 刘佳 赵天奇 黄志良 刘则安 《粘接》 CAS 2008年第8期14-17,共4页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醋。丙乳液,研究了聚合过程中软硬单体比例、乳化剂含量及其在核壳阶段的比例以及功能单体比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质量比为65:25,乳化剂用量为3%[并在核壳...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醋。丙乳液,研究了聚合过程中软硬单体比例、乳化剂含量及其在核壳阶段的比例以及功能单体比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质量比为65:25,乳化剂用量为3%[并在核壳阶段的比例为(1.5—2):1],功能单体(HEMA/N—MA/AA)质量比为2:1:5,可以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核壳型醋一丙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乳化 种子聚合 核壳结构 醋-丙乳液
下载PDF
木器漆用核壳苯丙乳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健堂 王平华 +2 位作者 张红 张奎 朱勇 《上海涂料》 CAS 2009年第9期4-6,共3页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丙烯酸为单体,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预乳化和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制备核壳型苯丙乳液。考察了单体、乳化剂和引发剂,以及聚...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丙烯酸为单体,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预乳化和半连续种子聚合法制备核壳型苯丙乳液。考察了单体、乳化剂和引发剂,以及聚合温度对乳液粒径大小和综合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乳化 半连续种子聚合 核壳结构 苯丙乳液 木器漆
下载PDF
低温成膜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的聚合及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均志 郭斌 银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6-20,共5页
从“粒子设计”的角度出发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和预乳化工艺制备出“内硬外软”的核 /壳结构复合丙烯酸乳液 ,其最低成膜温度为 0~ 5℃ 。
关键词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 预乳化 低温成膜丙烯酸乳液 表征 核/壳结构 建筑涂料 配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