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nhanced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Method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1
作者 Ting Jun HOU Ning LIAO +1 位作者 Hong Peng LUO Xiao Jie XU(Deparlment of Chemistry. Beida-Jiuyuan Molecular Design Laboratory.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9期759-762,共4页
In this study. an automated conformer selection procedure using generic algorithm (GA) has been applied in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method.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the 3D-QSAR model is optimized t... In this study. an automated conformer selection procedure using generic algorithm (GA) has been applied in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method.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the 3D-QSAR model is optimized to an optimal one. From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 group of QSAR models with high predictive ability can be obtained, which is superior than using conventional CoMFA: meanwhile. the active conformers for these compounds in data set can be determined fi om the best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genetic algorithm (GA) 3D-QSAR
下载PDF
Pattern analysis of a linear dune field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rhan Salt Lake,nor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6
2
作者 LI Jiyan DONG Zhibao +4 位作者 QIAN Guangqiang ZHANG Zhengcai LUO Wanyin LU Junfeng WANG Me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670-680,共11页
In terms of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linear dunes,there are open arguments for their widespread distribution and multi-morphological diversities.In order to clar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inear dunes of Qarhan Sal... In terms of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linear dunes,there are open arguments for their widespread distribution and multi-morphological diversities.In order to clar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inear dunes of Qarhan Salt Lake,we used pattern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ir pattern parameters.Except at the west-northwest margin,the pattern parameters showed regular spatial variation from the up-middle part towards the downwind end of the dune field.Based on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plots for inter-crest spacing and crest length,we divided the linear dunes into three groups,which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 evolution stages of these dunes.The first group comprises erosional relics,with shorter crests,smaller inter-crest spacing and more random dune orientation.The second group comprises dunes whose sand supply is just sufficient to maintain stability and these dunes are approaching the net erosion stage.The crest length and inter-crest spacing of these dunes ar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group,and dune orientation is closer to the resultant drift direction (RDD) .The last group comprises linear dunes that are still undergoing vertical accretion and longitudinal elongation,which follows the RDD of the modern wind regime.The presence of regular spatial variation of pattern parameters and a similar geometry with the vegetated linear dunes suggest that deposition and erosion co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inear dunes of Qarhan Salt Lake,i.e.deposition predominates at the downwind end of linear dunes in the vertical accretion and longitudinal elongation stage,whereas erosion mainly occurs at the upwind end of linear dunes in the degradation stage.Therefore,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inear dunes in Qarhan Salt Lake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depositional and erosional the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tern analysis self-organization linear dunes dune field Qarhan Salt Lake Qaidam Basin
下载PDF
Molecular Modeling and Design of Arylthioindole Derivatives as Tubulin Inhibitors 被引量:1
3
作者 Si-yan Liao Ti-fang Miao +2 位作者 Jin-can Chen Hai-liang Lu Kang-cheng Zhe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73-480,I0001,共9页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and docking studies of a series of arylthioindole derivatives as tubulin inhibitors against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CF-7 have been carr...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and docking studies of a series of arylthioindole derivatives as tubulin inhibitors against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CF-7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 optimal 3D-QSAR model from th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for training set 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quality (R2=0.898) and predictive ability (q2=0.654) was established. The same model was further applied to predict pIC50 values of the compounds in test set, and the resulting predic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pred) reaches 0.816, further showing that this CoMFA model has high predictive ability. Moreover, the appropriate binding orientations and conformations of these compounds interacting with tubulin are located by docking study, and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o find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CoMFA field distribution and the 3D topology structure of active site of tubulin. Based on CoMFA along with docking results, some important factors improv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substituents R3-R5 (on the phenyl ring) with higher electronegativity, the substituent R6 with higher eleetropositivity and bigger bulk, the substituent R7 with smaller bulk, and so on. In addition, five new compounds with higher activities have been designed. Such results can offer useful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experimental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ylthioindole derivative Tubulin inhibitor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Docking study
下载PDF
3D-QSAR studies on glycogen phosphorylase inhibitors by flexibl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4
作者 ZHOU Peng1 & LI ZhiLiang1,2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o/Biosensing and Chemometrics, Changsha 410082, Chin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7年第4期568-573,共6页
Canceling grids accommodating probes in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the idea of flexiblenes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MFA,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swarm intelligent algorithm which attempts to optimi... Canceling grids accommodating probes in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the idea of flexiblenes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MFA,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swarm intelligent algorithm which attempts to optimize distributions of diverse probes around drug molecules, a new 3D-QSAR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context as flexibl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FCoMFA). In preliminary at-tempts to performing QSAR studies on 47 glycogen phosphorylase inhibitors, FCoMFA is employed and confirmed to be potent to exploring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 manners at active positions and thus to generating stable and predictable models. Simultaneously by an intuitive graphics regarding prob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mpacts of different substituted groups on activities is also given an insight in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FCoMFA)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SO) GLYCOGEN PHOSPHORYLASE inhibitor probe distribution pattern
原文传递
基于CoMFA方法对氟喹啉-4-酮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5
作者 冯长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建立了16个已知活性的氟喹啉-4-酮衍生物抗肝癌活性(K_(S))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并研究该类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为0.338,拟合验证系数(R^(2))是0.987....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建立了16个已知活性的氟喹啉-4-酮衍生物抗肝癌活性(K_(S))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并研究该类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为0.338,拟合验证系数(R^(2))是0.987.此3D-QSAR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可靠性和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41.9%、58.1%.根据3D-QSAR模型分析结果进行分子设计并完成活性预测,预测结果印证了分析的合理性,为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啉-4-酮衍生物 抗肝癌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下载PDF
磁场辐射下TNT晶体性能的变化特性
6
作者 任海超 贾宪振 +5 位作者 刘瑞鹏 王昊 孙晓宇 张增明 陶俊 王晓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4-1161,共8页
为了解强磁场辐射下三硝基甲苯(TNT)晶体性能的变化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仪研究了磁场辐射(0,6 T)下TNT晶体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磁场辐射后TNT晶格的变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获得了磁场辐射下TNT的热分解特性... 为了解强磁场辐射下三硝基甲苯(TNT)晶体性能的变化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仪研究了磁场辐射(0,6 T)下TNT晶体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磁场辐射后TNT晶格的变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获得了磁场辐射下TNT的热分解特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磁场辐射下(0,3,6 T和8 T)TNT的晶格常数、微观分布、力学性能和撞击感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NT晶体受到6 T磁场辐射后,微观形貌由辐射前的鳞片针状结构转变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构,热分解放热峰温度由289.6℃升高到304.1℃,但TNT的晶体相结构和晶格常数未发生明显改变。TNT晶格常数不受磁场辐射的影响,但磁场会改变TNT分子在晶体内部的分布。8 T磁场辐射能显著改善TNT晶体的延展性。通过比较最长引发键的占比,发现8 T磁场会增加TNT晶体的撞击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微观形貌 热分解 分子动力学 力学模量 撞击感度
下载PDF
利用CoMFA和CoMSIA对氟乐灵抗体识别特异性进行3D-QSAR分析
7
作者 李嘉宜 姚茜 +6 位作者 黄惠威 施迪燊 刘凤银 黄新安 袁学文 杨剑萍 穆洪涛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4期226-232,共7页
为了探究氟乐灵多克隆抗体PcAb-2C识别特异性与药物分子三维结构的定量关系,利用PcAb-2C的交叉反应数据,选取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指数法(CoMSIA)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模型。结果表明:CoMF... 为了探究氟乐灵多克隆抗体PcAb-2C识别特异性与药物分子三维结构的定量关系,利用PcAb-2C的交叉反应数据,选取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指数法(CoMSIA)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模型。结果表明: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为0.497,非交叉验证系数(r_(ncv)^(2))为0.999;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为0.498,非交叉验证系数(r_(ncv)^(2))为0.979。CoMFA模型中立体场和静电场的贡献值分别为63.10%和36.90%,CoMSIA模型中疏水场、静电场和立体场的贡献值分别为54.90%、38.40%和6.70%。各力场的贡献比例表明基团的疏水作用对化合物影响较大,推测出抗原疏水性的增强特别是N,N-二丙基部位的疏水性增强,有利于诱导出亲和力更强的抗体,为设计氟乐灵半抗原提供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乐灵 多克隆抗体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下载PDF
基于CoMFA方法建立预测35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构效关系模型
8
作者 冯惠 于洪锋 冯长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9-295,共7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35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lgEC_(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3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12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1及新设计的6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35种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lgEC_(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3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12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1及新设计的6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3D-QSAR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665、0.960,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70.0%、30.0%,表明影响急性毒性(-lgEC_(50))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契合,其次是库仑力、氢键及配位。基于三维等势图,设计了6个对发光菌具有较高急性毒性的分子,有待生物学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砜基羧酸酯衍生物 发光菌 急性毒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分子设计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的6-萘甲基取代HEPT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何严萍 胡海荣 +3 位作者 许辽萨 孟歌 范康年 陈芬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58,共5页
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 6-萘甲基取代 HEPT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分子与 HIV-1逆转录酶复合物模型 ,从中抽取出抑制剂分子的活性构象 ,进一步应用 Co MFA和 Co MSIA方法建立了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 3 D-QSAR模型 ,深入探讨了这些化合物... 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 6-萘甲基取代 HEPT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分子与 HIV-1逆转录酶复合物模型 ,从中抽取出抑制剂分子的活性构象 ,进一步应用 Co MFA和 Co MSIA方法建立了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 3 D-QSAR模型 ,深入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为进一步的药物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 ,以化合物 1 3及其相应的 β异构体 2 4为代表 ,结合量子化学从头算分子轨道理论方法考察了它们的前线轨道 ,为阐明 α和 β系列化合物的活性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词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HEPT类似物 分子对接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因 子分析(CoMSIA) 量子化学从头算
下载PDF
苯并呋喃类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杰 盛春泉 +6 位作者 张珉 宋云龙 陈军 余建鑫 姚建忠 缪震元 张万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7-291,共5页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系统地研究了40个苯并呋喃类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NMT)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在CoMFA研究中,考察了网格点步长对模型统计结果的影响.在CoMSIA研究中,研究了各种分...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系统地研究了40个苯并呋喃类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NMT)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在CoMFA研究中,考察了网格点步长对模型统计结果的影响.在CoMSIA研究中,研究了各种分子场组合、网格点步长和衰减因子对模型统计结果的影响,发现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受体场的组合可得到最佳模型.所建立的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相关系数q2值分别为0.759和0.730,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利用CoMFA和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线图直观地解释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阐明了化合物结构中苯并呋喃环上各位置取代基对抑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呋喃 NMT抑制剂 抗真菌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 性指数分析(CoMSIA)
下载PDF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宝雷 马宁 +3 位作者 王建国 马翼 李正名 李永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物能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下载PDF
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天瑞 沈斌 +2 位作者 裴剑锋 汪永生 向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6-549,共4页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2 6和 0 .679,验证了药效团模型的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体 药效团模型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下载PDF
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肽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治华 胡勇 吴玉章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835-1840,共6页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 (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CoMSIA)方法研究了 5 0个HLA A 0 2 0 1限制性CTL表位九肽结构与亲和性间的关系 ,另外 15个表位九肽作为预测集用于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 .结果表明采用CoMSIA得到的构效关系模型 (q2 ...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 (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CoMSIA)方法研究了 5 0个HLA A 0 2 0 1限制性CTL表位九肽结构与亲和性间的关系 ,另外 15个表位九肽作为预测集用于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 .结果表明采用CoMSIA得到的构效关系模型 (q2 =0 .62 8,r2 =0 .997,F =840 .419)要明显优于采用CoMFA得到的构效关系模型 .在CoMSIA计算中 ,当引入疏水场时 ,三维构效关系模型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该三维构效关系模型 ,可较精确地估算预测集中 15个CTL表位肽与HLA A 0 2 0 1间的亲和力 (r2pred=0 .743 ) .通过分析分子场等值面图在空间的分布 ,可以观察到表位肽分子周围的立体及疏水特征对表位肽与HLA A 0 2 0 1间结合亲和力的影响 ,从而为进一步对CTL表位肽进行结构改造并基于此进行治疗性疫苗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肿瘤免疫学 HLA CTL表位肽 结构 亲和性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下载PDF
五元杂环并嘧啶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 被引量:5
14
作者 康从民 赵绪浩 +2 位作者 王新宇 程家高 吕英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1-438,共8页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研究了38个五元杂环并嘧啶衍生物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62和0.672、非...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研究了38个五元杂环并嘧啶衍生物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62和0.672、非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1和0.884、外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_(ext^2)分别为0.85和0.81.分子对接得到的结合模式与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得到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应用于指导化合物的设计和结构修饰,为进一步设计新型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元芳杂环并嘧啶衍生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含呋喃环双酰脲类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紫宁 张莉 +3 位作者 黄娟 李映 凌云 杨新玲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17-1423,共7页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对27个新型双酰基脲类化合物的杀蚊幼虫(Aedes aegypti L.)活性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在CoMFA研究中,考察了网格点步长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在CoMSIA研究中...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对27个新型双酰基脲类化合物的杀蚊幼虫(Aedes aegypti L.)活性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在CoMFA研究中,考察了网格点步长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在CoMSIA研究中,系统考察了各种分子场组合、网格点步长和衰减因子对模型统计结果的影响,发现立体场和氢键供体场的组合得到最佳模型.所建立的CoMFA和CoMSIA模型的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828和0.841,并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CoMFA和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图不仅直观地解释了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而且为后续优化该系列化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生长调节剂 双酰基脲 呋喃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杀幼虫活性
下载PDF
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侯廷军 徐筱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36-440,共5页
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 ( Co MFA)是目前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3D- QSAR)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传统的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包括分子场势能函数的选择 ,活性构象的确定 ,分子的叠合以及分... 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 ( Co MFA)是目前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3D- QSAR)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但传统的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包括分子场势能函数的选择 ,活性构象的确定 ,分子的叠合以及分子场变量的选取等等。本文结合我们科研组的工作 ,就近几年Co MFA方法的最新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同时对 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子场分析 药物设计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遗传算法 药物活性 结构
下载PDF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三维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瑾玲 李爱秀 +2 位作者 苏华庆 孙命 缪方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291-1297,共7页
从三维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构象搜索方法得到了咪唑啉酮类化合物分子的活性构象.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进一步证实了模板分子构象的正确性.并从静电场、立体场及活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QSA... 从三维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构象搜索方法得到了咪唑啉酮类化合物分子的活性构象.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进一步证实了模板分子构象的正确性.并从静电场、立体场及活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酮类 三维 构效关系 除草剂
下载PDF
芳氧烷基哌嗪苯并噁唑类α_1-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斌 李敏勇 +1 位作者 江振洲 夏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430-1436,FJ03,共8页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7个 1 ( 5 甲基 2 苯并唑甲基 ) 4 ( 2 取代芳氧乙基 )哌嗪类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NMR ,IR及MS (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7个 1 ( 5 甲基 2 苯并唑甲基 ) 4 ( 2 取代芳氧乙基 )哌嗪类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NMR ,IR及MS (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拮抗活性 .3D QSAR研究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氧烷基哌嗪苯并嗯唑类 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设计 合成 3D-QSAR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良性前列腺增生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单核锌双卟啉配合物构象平衡的理论研究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奇志 朱志昂 +2 位作者 王曙光 计亮年 陈荣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合成了一系列以不同长度柔韧链相连的p/p型单核锌双卟啉配合物。选用Tripos力场,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和分子力学构象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列双卟啉进行了能量优化和构象分析。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类双卟啉稳定存在的最低能量构象... 合成了一系列以不同长度柔韧链相连的p/p型单核锌双卟啉配合物。选用Tripos力场,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和分子力学构象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列双卟啉进行了能量优化和构象分析。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类双卟啉稳定存在的最低能量构象为叠合式,最高能量构象为伸展式,并存在一系列的中间能量构象;双卟啉分子内π-π作用和能量转移与双卟啉存在的两种主要构象密切相关;分析了分子内π-π作用的本质。运用不同光谱测试手段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利用可见和相应二阶导数吸收光谱研究了双卟啉主要存在的叠合式和伸展式构象,通过红外光谱观察了对双卟啉构象和卟啉环间π-π作用较为敏感的吸收谱带;利用荧光光谱计算了双卟啉的分子内能量转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锌卟啉配合物 构象分析 分子力学 Tripos力场 构象平衡 光谱分析 表征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新型含噻唑和三唑环的亚胺类杀菌剂的QSAR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祖光 陈可先 +2 位作者 谢海英 曹慧 沈德隆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应用Cerius2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和Var.Jarvis-Patrick聚类方法对新型含噻唑和三唑环的亚胺类杂环化合物进行分类,再用遗传函数算法(GFA)和分子力场分析方法(MFA)分别进行了二维/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所建模型都通过了显... 应用Cerius2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和Var.Jarvis-Patrick聚类方法对新型含噻唑和三唑环的亚胺类杂环化合物进行分类,再用遗传函数算法(GFA)和分子力场分析方法(MFA)分别进行了二维/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所建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CV-r2均大于0.910,表明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预测可靠性。计算研究表明:分子的热力学性质(各种原子类型A logP描述符)、空间结构状态(Jurs参数和Shadow参数)和电拓扑状态指数(S_aaCH)是影响活性的主要二维因素。三维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的静电作用强弱对活性影响较大。最后根据药物分子设计理论设计了一系列亚胺类化合物,并用所建最优二维/三维QSAR模型进行活性预测与相互验证,筛选出活性可能较高的6个化合物。该研究可为高效亚胺类杀菌剂的研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类杀菌剂 遗传函数算法 分子力场分析 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