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伍敏 霍钢 +6 位作者 杨刚 郑履平 崔敏 祝瑞 符巍 莫永彪 曾月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49例临床资料,比较鞍上型与鞍旁型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对比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的差异,总结鞍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策略。结果:鞍上型21例,鞍旁型28...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49例临床资料,比较鞍上型与鞍旁型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对比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的差异,总结鞍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策略。结果:鞍上型21例,鞍旁型28例,鞍上型脑膜瘤对视力、视野的影响及对垂体、视神经压迫较鞍旁型更常见(P<0.05)。49例鞍区脑膜瘤,全切33例(SimpsonⅠ级、Ⅱ级),次全切14例(SimpsonⅢ级),部分切除(SimpsonⅣ级)2例,全切率为67.3%。单侧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鞍上型与鞍旁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前者对视力、视野的影响及对垂体、视神经压迫更常见。在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是主要目的,单侧额下入路及翼点入路均能使鞍区肿瘤获得良好暴露,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脑膜瘤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单侧额下入路 翼点入路
下载PDF
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大型和巨大型肿瘤 被引量:5
2
作者 雷鹏 田立桩 +2 位作者 王钰 荔志云 张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542-54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显微手术切除鞍区大型、巨大型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对31例大型、巨大型鞍区肿瘤采用该法实施手术,其中垂体瘤17例,脑膜瘤5例,颅咽管瘤7例,其他2例。结果大部或部分切除5例,残余瘤体给予放疗。本组无死亡。随访...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显微手术切除鞍区大型、巨大型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对31例大型、巨大型鞍区肿瘤采用该法实施手术,其中垂体瘤17例,脑膜瘤5例,颅咽管瘤7例,其他2例。结果大部或部分切除5例,残余瘤体给予放疗。本组无死亡。随访4个月~2.2年,2例肿瘤复发。结论采用锁孔显微手术能够切除鞍区大型、巨大型肿瘤,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手术 鞍区 垂体瘤 脑膜瘤 颅咽管瘤
下载PDF
鞍旁及鞍上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附1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勤 朱蔚林 +5 位作者 杨宏 曾白云 陆永建 方泽鲁 柳浩然 王伟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257-259,共3页
目的对124例鞍旁及鞍上脑膜瘤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肿瘤主体所在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采用显微操作切除肿瘤。适当病例术前进行栓塞,残余肿瘤采取γ-刀治疗。结果肿瘤位于鞍旁86例,鞍上38例。全切71例,大... 目的对124例鞍旁及鞍上脑膜瘤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肿瘤主体所在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采用显微操作切除肿瘤。适当病例术前进行栓塞,残余肿瘤采取γ-刀治疗。结果肿瘤位于鞍旁86例,鞍上38例。全切71例,大部切除30例,部分切除23例。术前栓塞13例,术后γ-刀治疗32例。术后95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视力改善,死亡8例。随访3个月~14年,22例复发。结论根据肿瘤大小与部位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操作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鞍旁脑膜瘤应首选翼点入路,鞍上脑膜瘤首选经额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脑膜瘤 显微外科 影像学表现 手术入路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鞍区脑膜瘤手术显露程度分级与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袁贤瑞 方加胜 +1 位作者 曹美鸿 刘运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经不同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区脑膜瘤35例。按术中是否需要脑牵拉与脑组织的直观反应,将手术显露程度分四级。Ⅰ级:肿瘤自然显露,毋须脑牵拉便将肿瘤切除12例,占34.3%;Ⅱ级:对脑间断性略加牵拉,去牵拉后,局... 经不同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区脑膜瘤35例。按术中是否需要脑牵拉与脑组织的直观反应,将手术显露程度分四级。Ⅰ级:肿瘤自然显露,毋须脑牵拉便将肿瘤切除12例,占34.3%;Ⅱ级:对脑间断性略加牵拉,去牵拉后,局部外观与未牵拉部无异17例,占48.6%;Ⅲ级:牵拉处脑组织有伤痕3例,占8.6%;Ⅳ好:脑损伤较明显或呈不同程度的肿胀3例,占8.6%。全组Ⅱ~Ⅰ级显露29例,占82.9%,以经眶颧额颞下入路切除鞍旁脑膜瘤时最多见。本显露程度分级可作为衡量颅底肿瘤手术方法是否合理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区 神经外科手术 分类
下载PDF
显微手术辅助γ刀治疗鞍区大型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辉 孙彦龙 +6 位作者 王志明 蒲九君 钟艾凌 阮伦亮 靳凯 耿明英 杨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辅助γ刀治疗鞍区大型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阐明该方法对鞍区大型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34例鞍区大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有残留的部位术后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辅助γ刀治疗鞍区大型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阐明该方法对鞍区大型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34例鞍区大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有残留的部位术后1个月行γ刀治疗,分析其肿瘤切除情况、并发症、症状缓解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肿瘤全切(SimpsonⅠ级7例,Ⅱ级12例)19例(55.9%)、次全切(SimpsonⅢ级)14例(41.2%)和大部分切除(SimpsonⅣ级)1例(2.9%);术后主要并发症有颅神经损伤(动眼、滑车和外展)6例、对侧肢体轻瘫2例、术后出血1例、脑脊液漏伴感染3例和继发性癫痫3例,无手术死亡。随访3~48个月,24例头痛消失(80%),6例减轻(20%);12例视力好转(80%),2例无明显变化(13.3%),1例加重(6.7%);5例嗅觉好转(62.5%),3例无变化(37.5%);5例眼球运动障碍恢复(71.4%),2例无变化(28.6%);7例一侧肢体无力患者术后肌力均恢复正常(100%)。全切患者中1例复发(5.2%),未全切患者均行γ刀治疗,2例复发(13.3%)。结论:显微手术辅助γ刀治疗对鞍区大型脑膜瘤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大型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Γ刀
下载PDF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附30例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文昱 兰青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42-444,共3页
目的总结鞍区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CT和MRI测量的肿瘤最大径分型:小型(<3cm)8例,中型(3~5cm)15例,大型(>5cm)7例。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眶上锁孔、翼点锁孔、单侧额下和Yasargil标... 目的总结鞍区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CT和MRI测量的肿瘤最大径分型:小型(<3cm)8例,中型(3~5cm)15例,大型(>5cm)7例。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眶上锁孔、翼点锁孔、单侧额下和Yasargil标准翼点入路)切除肿瘤,比较手术结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恢复良好者23例,生活自理4例,无法自理2例,死亡1例,病死率3.3%。18例有视力障碍者中,改善10例,无改善7例,减退1例。结论锁孔入路适用于位置深在的鞍区脑膜瘤手术;标准翼点入路适用于基底宽广,跨颅前、中窝的大型脑膜瘤。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并恰当运用显微手术技术,是安全和完全切除肿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区 锁孔
下载PDF
鞍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祎年 黄文彪 潘亚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4例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60月(平均22.8月),术后3个月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4例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60月(平均22.8月),术后3个月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80分为优秀,〈80分为不优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按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5例,1级22例,Ⅲ级5例,Ⅳ级12例。本组肿瘤全切除(Simpson分级Ⅰ~Ⅲ级)率为72.7%。术后死亡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肿瘤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的关系。结论对鞍区脑膜瘤患者,合适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减少和避免对视神经、下丘脑、垂体等重要结构及其穿支血管的直接操作,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区 显微手术 预后
下载PDF
翼点入路治疗鞍区脑膜瘤 被引量:2
8
作者 童鹰 杜理安 +1 位作者 詹仁雅 周永庆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3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全切 17例 ,大部切除 6例。随访 1个月~ 6年 ,平均 19.1个月 ,2 2例恢复良好 ...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3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全切 17例 ,大部切除 6例。随访 1个月~ 6年 ,平均 19.1个月 ,2 2例恢复良好 ,随访期间 3例复发。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脑膜瘤 翼点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曾火勇 谭鑫 +1 位作者 冯海滨 袁炳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184-186,224,共4页
目的观察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鞍区脑膜瘤患者8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眶上外侧入路)及对照组(翼点入路),各40例,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疗... 目的观察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鞍区脑膜瘤患者8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眶上外侧入路)及对照组(翼点入路),各40例,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手术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与翼点入路手术疗效相当,而眶上外侧入手术实施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少,安全性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脑膜瘤 眶上外侧入路 翼点入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影响鞍区脑膜瘤全切除的局部病理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贤瑞 方加胜 曹美鸿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用显微外科技术连续切除鞍上与鞍旁区脑膜瘤38例,术中着生观察了肿瘤附着部位、肿瘤颅底侵犯与颅底外生长、颅内扩展部位及对邻近结构的影响。31例(81.6%)获肿瘤全切除,余获次全或大部切除,无死亡。本资料表明,肿瘤直接... 用显微外科技术连续切除鞍上与鞍旁区脑膜瘤38例,术中着生观察了肿瘤附着部位、肿瘤颅底侵犯与颅底外生长、颅内扩展部位及对邻近结构的影响。31例(81.6%)获肿瘤全切除,余获次全或大部切除,无死亡。本资料表明,肿瘤直接包裹脑底动脉,侵蚀海绵窦、眶上裂、视神经孔与蝶骨体等结构是影响肿瘤全切除或根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区 显微外科手术 病理学
下载PDF
锁孔显微外科治疗鞍区脑膜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少锋 林佩纯 +4 位作者 张增良 赵泽林 陈文荣 郑伟武 田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通过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鞍区脑膜瘤病例,其中鞍结节脑膜瘤3例,前床突脑膜瘤2例,总结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病变均通过... 目的探讨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通过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鞍区脑膜瘤病例,其中鞍结节脑膜瘤3例,前床突脑膜瘤2例,总结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病变均通过眶上锁孔显微手术全切除(SimpsonI级),术后出现尿崩2例,脑性盐耗综合征1例,均通过治疗约1~2周好转,所有病例视力及视野缺损术后改善。结论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鞍区肿瘤的较好方法.能更微创地全切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入路 鞍区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鞍区脑膜瘤的磁共振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道东 江功远 尹波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磁共振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27例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6例。位于鞍旁10例,鞍上17例。27例肿瘤在T1WI上均呈等或略低...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磁共振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27例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6例。位于鞍旁10例,鞍上17例。27例肿瘤在T1WI上均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25例边界较清晰,2例边界欠清晰;增强后24呈明显均匀强化,3例呈不均匀强化;24例见脑膜尾征。结论鞍区脑膜瘤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在该病的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疗效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信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院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效果、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Si...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院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效果、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Simpson Ⅰ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8例),次全切除l例(SimpsonⅢ级切除)。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及视野缺损改善,术后出现尿崩3例,经治疗1-2周好转;随访6个月-5a,术后2a左右肿瘤复发1例,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脑膜瘤 经眶上锁孔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鞍区脑膜瘤的MR影像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书珺 孙海辉 詹松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4期184-187,共4页
目的分析鞍区脑膜瘤的MR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50例,对其临床和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位于鞍区的病灶数为52个,22个病灶中心位于鞍上,30个位于鞍旁。肿瘤多呈椭圆形... 目的分析鞍区脑膜瘤的MR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50例,对其临床和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位于鞍区的病灶数为52个,22个病灶中心位于鞍上,30个位于鞍旁。肿瘤多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略高或低信号,41例行Gd-DTPA增强呈明显强化。结论MR对鞍区脑膜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鞍区良性占位病变MR视束水肿样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喜安 漆松涛 +2 位作者 方陆雄 潘军 樊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视束水肿样变(OTE征)在鞍区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学和治疗学意义。方法207例初次确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良性占位病变患者,肿瘤均接触或压迫视交叉和/或视束,其中垂体腺瘤116例、颅咽管瘤52例、鞍区脑膜瘤18例、囊肿性病变14例... 目的研究视束水肿样变(OTE征)在鞍区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学和治疗学意义。方法207例初次确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良性占位病变患者,肿瘤均接触或压迫视交叉和/或视束,其中垂体腺瘤116例、颅咽管瘤52例、鞍区脑膜瘤18例、囊肿性病变14例、垂体脓肿7例,回顾性分析MR上OTE征的影像学特点、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和术前视觉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OTE征在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囊肿性病变、垂体脓肿的阳性分别为6、20、1、0和3例。在垂体瘤,OTE征与肿瘤大小有关,而与术前视觉功能障碍无关。在颅咽管瘤,OTE征与肿瘤大小和术前视觉功能障碍均无关,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关,鞍上生长的肿瘤发生OTE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鞍内鞍上生长的肿瘤(P=0.003)。70.8%的OTE征在术后1个月内即可消失。结论OTE征不是颅咽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在手术满意切除鞍区良性占位病变后,视束水肿样变多可很快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垂体腺瘤 脑膜瘤 囊肿 垂体脓肿 鞍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宁 韩明阳 +5 位作者 张林朋 杨亚坤 韩松 王鹏斐 孟哲 闫长祥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的临床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6年5月收集的19例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6.5岁,发病时间11个月... 目的探讨和总结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的临床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6年5月收集的19例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6.5岁,发病时间11个月至6年,所有患者均经额颞入路行脑膜瘤切除。结果19例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中SimpsonⅡ级切除15例,Ⅲ级切除4例。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2~8年,平均随访时间6.5年,无一例肿瘤复发。术后发生可恢复性脑梗塞6例,经对症治疗术后3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例出现不可恢复性脑梗塞,术后1年仍无改善。结论包裹颈内动脉巨大蝶鞍区脑膜瘤手术风险极大,预判颅底重要解剖结构,沿神经血管走形锐性分离,术中避免颈内动脉破裂出血和术后积极预防血管痉挛,能够获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颈内动脉 包裹 蝶鞍区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鞍区脑膜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17
作者 马春晓 徐国本 +4 位作者 宋来君 闫东明 保健基 孙红卫 龙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26例鞍区脑膜瘤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单/双额下入路10例,翼点入路13例,纵裂入路3例。结果:26例中,显露满意14例(53.85%),全切18例(69.23%),痊愈23例(88.46%),无死亡,...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26例鞍区脑膜瘤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单/双额下入路10例,翼点入路13例,纵裂入路3例。结果:26例中,显露满意14例(53.85%),全切18例(69.23%),痊愈23例(88.46%),无死亡,预后良好11例(91.67%)。结论:鞍区脑膜瘤易误诊为垂体瘤和颅咽管瘤,临床表现结合CT和MRI检查有助于诊断。翼点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有益于肿瘤全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别诊断 鞍区脑膜瘤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翼点入路 肿瘤 痊愈 死亡
下载PDF
对鞍区脑膜瘤分期手术的评价
18
作者 姜维喜 袁贤瑞 +5 位作者 刘运生 侯永宏 方加胜 马建荣 杨治权 霍雷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对鞍区脑膜瘤及其周围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组非选择性连续行67例鞍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早期6例巨大脑膜瘤行分期手术,Ⅱ期手术于Ⅰ期手术后1~3周进行,显微镜下重点观察Ⅰ期手术后肿瘤位置,血运及瘤周组...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对鞍区脑膜瘤及其周围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组非选择性连续行67例鞍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早期6例巨大脑膜瘤行分期手术,Ⅱ期手术于Ⅰ期手术后1~3周进行,显微镜下重点观察Ⅰ期手术后肿瘤位置,血运及瘤周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Ⅱ期手术时未见有肿瘤位置及整体血运改变,肿瘤创面有局灶性缺血及坏死,瘤周脑组织有软化灶及粘连。结论: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Ⅰ期全切除肿瘤。但在病情不允许情况下可行Ⅱ期手术,但Ⅰ期手术不宜对瘤周过多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脑膜瘤 显微手术 分期手术
下载PDF
鞍区碰撞瘤2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彦雅 赵奕 +3 位作者 连伟 幸兵 马文斌 梁艳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2例鞍区碰撞瘤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鞍区碰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病人先行经蝶窦入路鞍区占位探查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生长激素腺瘤,术后复查生长激素恢复正常,但影像学上仍... 目的探讨2例鞍区碰撞瘤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鞍区碰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病人先行经蝶窦入路鞍区占位探查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生长激素腺瘤,术后复查生长激素恢复正常,但影像学上仍有鞍旁占位,后期再次行开颅手术切除鞍旁占位,病理结果为脑膜瘤。随访3~4年,未见肿瘤复发,生长激素维持正常水平。结论垂体腺瘤合并脑膜瘤组成的碰撞瘤临床罕见,病因尚不明确,准确诊断依赖于术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果术前怀疑碰撞瘤,应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形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可能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瘤 鞍区 生长激素腺瘤 脑膜瘤
下载PDF
鞍区脑膜瘤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琯钊 朱权 赖文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鞍区脑膜瘤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5例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鞍区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45例鞍区脑膜瘤患者中,MRI检查共检出42例,检出准确率为93.33... 目的分析鞍区脑膜瘤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5例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鞍区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45例鞍区脑膜瘤患者中,MRI检查共检出42例,检出准确率为93.33%;45例病例中与垂体分界明显的有29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与垂体分界模糊的有11例,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楚。肿块宽基底,T_(1)WI上显示等信号,T_(2)WI上呈等或略高信号,明显强化。邻近脑组织受压位移,合并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MRI可显示鞍区脑膜瘤的影像学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定性、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