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Overview of the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Observatory over th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109
1
作者 黄建平 张武 +15 位作者 左金清 闭建荣 史晋森 王鑫 常倬林 黄忠伟 杨溯 张北斗 王国印 冯广泓 袁九毅 张镭 左洪超 王式功 符淙斌 丑纪范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06-921,共16页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comprise about 30% of the earth's surface. Changes in climat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will like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se regions. The Loess Plateau over Northwest China is a speci...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comprise about 30% of the earth's surface. Changes in climat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will like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se regions. The Loess Plateau over Northwest China is a special semi-arid land surface and part of a dust aerosol source.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and capture the direct evidence of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semi-arid climate over the Loess Plateau, the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 (SACOL) was established in 2005. SACOL consists of a large set of instruments and focuses on: (1) monitoring of long term tendencies in semiarid climate changes; (2) monitoring of the aerosol effect on the water cycle; (3) studie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and surface and the atmosphere; (4) improving the land surface and climate models; and (5) validation of space-borne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cription of SACOL objectives, measurements, and sampling strategies.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results are also review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 AEROSOL land surfac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SACOL
下载PDF
Soil water response to precipitation in different microtopographies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Huan Ma Qingke Zhu Weijun Zha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45-256,共12页
Soil wa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afforestation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The microtopography of the loess slope has change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oil water on the slope.To improve water utiliz... Soil wa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afforestation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The microtopography of the loess slope has change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oil water on the slope.To improve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optimize afforestation configuration patter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water and precipitation at micro-topographic scale must be studied.We used time series analysis to study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water and its response to precipitation in four kinds of micro-topographies and undisturbed slope on loess slopes.Micro-topographi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s on the slopes.Soil water stored in the platform,sinkhole,and ephemeral gully influenced subsequent soil water for 4 weeks,whereas soil water stored in the scarp and undisturbed slope could influence soil water for 2 weeks.It took 12 weeks,10 weeks,18 weeks,6 weeks,and 12 weeks for precipitation to reach the deeper soil layer in the platform,sinkhole,scarp,ephemeral gully,and undisturbed slope,respectively.These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micro-topographies are vital factor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undertaking affores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rid loess plateau MICRO-TOPOGRAPHY AFFORESTATION Time series analysis Soil water
下载PDF
Afforestation using micro-catchment water harvesting system with microphytic crust treatment on semi-arid Loess Plateau: A preliminary result 被引量:3
3
作者 YANGXiao-hui WANGKe-qin +1 位作者 WANGBin-rui YUChun-t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14,i001,共7页
Water harvesting is one of main measures to solve water shortage resulting from less precipitation and erratically seasonal dis- tribu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Different types of anti-infiltration treatments i... Water harvesting is one of main measures to solve water shortage resulting from less precipitation and erratically seasonal dis- tribu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Different types of anti-infiltration treatments including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to micro-catchment and their runoff efficiencies had been reported. This paper, through 5 years experiment from 1992 to 1996, is aimed at studying the im- pacts of microcatchment water-harvesting system (MCWHS) with microphytic crust treatment on afforestation on semi-arid Loess Platea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3 years of crust inoculation, crust had covered majority of MCWHS and the function of water harvesting had also been demonstrated partial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il moisture of shallow soil layer in three typical spring stages be- tween crust cover and control treatments (0.05 level), and about 0.9%-6.04% increase of monthly mean soil moisture within 1m soil layer in spring of late 3 years. The impact of severe spring drought can be alleviated effectively. In the meanwhile, as crust developed on the treated surfac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0.05 level) for tree height (H),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nd diameter at ground level (DGL)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period (1996) with the increases by 22.38%, 17.34%, and 20.49%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 trol treatment. Microphytic crust, as one of biological infiltration-proof materials, may become the optimized option for revegetation in Chinese Great West Development Strategy due to its self-propagation, non-pollution to water qualities, long use duration and relatively cost effective. Further work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selection of endemic crust species and their batch-culture in arid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FORESTATION Microphytic crust MCWHS Soil moistur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Changes in aggregate-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after 27 years of fertilization in a dryland alfalfa grassland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10
4
作者 ZHANG Liqiong WEI Xiaorong +1 位作者 HAO Mingde ZHANG Me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429-437,共9页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aggregate siz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aggregate-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OC) and nitrogen (N) in response to the fertilization of grassland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Understan...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aggregate siz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aggregate-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OC) and nitrogen (N) in response to the fertilization of grassland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Understanding these changes is essent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grasslands. For understanding these changes, we collected soil samples at 0-20 and 20-40 cm depths from a semi-arid artificial alfalfa grassland after 27 years of applications of phosphorus (P) and nitrogen+phosphorus+manure (NPM) fertilizers on the Loess Pla- teau of China. The 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 size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and stocks of OC and N in total soil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PM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s of 〉2.0 mm and 2.0-0.25 mm size fractions, the mean geometric diameter (MGD) and the mean weight diameter (MWD) in the 0-20 cm layer. Phosphorous fertiliz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2.0 mm size fractions, the MGD and the MWD in the 0-20 cm layer.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fertilization (P and NPM) resulted in the accumulation of OC and N in soil aggregates. The largest changes in aggregate-associated OC and N in the 0-20 cm layer were found at the NPM treatment, whereas the largest changes in the 20-40 cm layer were found at the P treat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ong-term fertilization in the grassland lead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OC and N in the coarse size fractions and the redistribution of OC and N from fine size fractions to coarse size f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alfa grassland long-term fertilization nitrogen organic carbon semi-arid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since 13.0 ka BP 被引量:5
5
作者 SUN Aizhi FENG Zhaodong MA Yuzhe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77-192,共16页
Pollen record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revealed a detailed history of vegetation variation and associated climate changes during the last 13.0 ka BP. Before 12.1 ka BP, steppe or desert-steppe vegetation domina... Pollen record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revealed a detailed history of vegetation variation and associated climate changes during the last 13.0 ka BP. Before 12.1 ka BP, steppe or desert-steppe vegetation dominated landscape then was replaced by a coniferous forest under a generally wet climate (12.1-11.0 ka BP). The vegetation was deteriorated into steppe landscape and further into a desert-steppe landscape between 11.0 and 9.8 ka BP. After a brief episode of a cool and wet climate (9.8-9.6 ka BP), a relatively mild and dry condition prevailed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9.6-7.6 ka BP). The most favourable climate of warm and humid period occurred during mid-Holocene (7.6-4.0 ka BP) marked by forest-steppe landscape and vegetation alternatively changed between steppe and desert-steppe from -4.0 to -1.0 k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loess plateau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pollen assemblage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以通渭县为例
6
作者 焦润安 李旭华 +4 位作者 齐月 雷俊 苟志文 臧亚军 薛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73-80,共8页
气候适宜度可以表征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通渭县近40 a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模糊数学方法,根据冬小麦各发育时段对温度、水分、光照的需求,对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气... 气候适宜度可以表征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通渭县近40 a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模糊数学方法,根据冬小麦各发育时段对温度、水分、光照的需求,对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渭县近40 a冬小麦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为0.58,停止生长—返青期的温度适宜度最高,达0.95,三叶期—停止生长的温度适宜度低,仅为-0.42,年际间差异小,全生育期温度适宜度以0.019/10 a的速率上升;水分适宜度为0.46,乳熟期—成熟期的水分适宜度最高,为0.66,其次为返青期—拔节期,为0.63,年际间差异大,全生育期水分适宜度以0.017/10 a的速率上升;光照适宜度为0.62,三叶期—停止生长和返青期—拔节期的光照适宜度最高,为0.68,乳熟期—成熟期最低,为0.51,全生育期光照适宜度以0.011/10 a的速率上升;综合适宜度为0.54,返青期—拔节期的综合适宜度最高,为0.70,三叶期—停止生长最低,为-0.36,全生育期综合适宜度以0.014/10 a的速率上升。冬小麦产量与抽穗期—乳熟期温度适宜度、乳熟期—成熟期水分适宜度、乳熟期—成熟期综合适宜度呈显著相关。气候适宜度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气象条件的优劣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冬小麦 气候适宜度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人水共生理念下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理水智慧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
7
作者 王永帅 张中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营建素有将人水共生作为古人聚居选址及农耕生产的理念和举措。因此,在聚落选址之初,古人对自然山水环境的寻找、观察及借用的用心程度甚至超过聚落后期的建设过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半干旱区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理水...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营建素有将人水共生作为古人聚居选址及农耕生产的理念和举措。因此,在聚落选址之初,古人对自然山水环境的寻找、观察及借用的用心程度甚至超过聚落后期的建设过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半干旱区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理水智慧,避免本土理水营建技术的消失与断代,以陕北黄土高原区传统窑洞聚落为研究对象,从人水共生哲学思想出发,结合DIKW层次结构模型,构建传统聚落理水智慧解析路径与方法。从聚落选址布局理水智慧、人居营建理水智慧、农耕生产理水智慧和自然生态理水智慧4个方面,开展陕北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理水智慧的提取与体系构建。以期为当前我国半干旱地区乡村聚落生态人居景观营建和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理水智慧 传统窑洞聚落景观 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 陕北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晋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适播期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雅丽 栾青 +6 位作者 李效珍 刘文平 李芬 班胜林 李海涛 张娜 张祎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1,共8页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物候期、生长发育及产量都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马铃薯生长季热量资源和适播期变化特征,对调整品种布局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1—2016年晋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物候期、生长发育及产量都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马铃薯生长季热量资源和适播期变化特征,对调整品种布局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1—2016年晋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晋北马铃薯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基于积温稳定性原理,建立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得出最高气象产量对应的适播期,并分析适播期的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晋北马铃薯生长季气温以0.32℃·10a^(-1)速率呈升温趋势,≥5℃积温以47.0℃·d·10a^(-1)速率呈增加趋势。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晋北马铃薯产量影响显著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出苗~分枝期的平均气温,全生育期的积温、日照时数、需水量,出苗~分枝期、花序形成~可收期及全生育期的最高气温≥30℃的日数。气温和日照基本为负效应,降水在营养生长期为负效应,生殖生长期为正效应。晋北马铃薯适播期随着气候变暖有提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末至5月中旬,9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21世纪最初10 a适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2010年以后马铃薯适播期提前到4月中旬末至4月下旬。建议晋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盆地地区种植中晚熟品种,尽量选择早播,可以选择4月中旬末至4月下旬,高海拔地区建议种植中熟品种或采取地膜覆盖提早播期来种植中晚熟品种,可以在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马铃薯 适播期 产量 晋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下载PDF
覆膜对春小麦农田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6
9
作者 宋秋华 李凤民 +2 位作者 王俊 刘洪升 李世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25-2132,共8页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9× 1 0 6 ) ;干旱的 2 0 0 0年微生物平均数量只有 1 999年的 3 6.5 % ,在后期有一定降水后微生物数量才出现高峰 ,以全程覆膜数量最高(1 4.83 6× 1 0 6 ) ,覆膜 60 d次之 (1 1 .5 2 9× 1 0 6 )。 1 999年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 0 0 0年相关系数几乎全面下降 ,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甚至微生物总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都已不再显著相关。 1 999年土壤全氮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解磷细菌及微生物总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2 0 0 0年只与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微生物总数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1 999年与解磷细菌显著负相关 ,而在 2 0 0 0年相关已不再显著。两年试验结束后 ,全程覆膜处理有机质下降 2 1 .2 % ,覆膜 60 d处理下降 1 7.2 % ,覆膜 3 0 d和不覆膜处理下降相对较小 (4 .3 %和 6.7% )。由于施用化肥 ,土壤全氮有明显升高。速效磷在 1 999生长季和随后的休闲期都有升高 ,在干旱的 2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春小麦 农田微生物数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半干旱黄土高原区 有机质 养分
下载PDF
黄土区地膜覆盖对麦田土壤微生物体碳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宋秋华 李凤民 +2 位作者 刘洪升 王俊 李世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512-1516,共5页
研究了1999年(丰水年)和2000年(干旱年)旱地条件下不同时间覆膜(不覆膜、覆膜30 d、覆膜60d和全程覆膜)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农田土壤微生物体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999年土壤微生物体碳平均为335.3 mg·kg^(-1)干土,2000年... 研究了1999年(丰水年)和2000年(干旱年)旱地条件下不同时间覆膜(不覆膜、覆膜30 d、覆膜60d和全程覆膜)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农田土壤微生物体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999年土壤微生物体碳平均为335.3 mg·kg^(-1)干土,2000年平均为259.3 mg·kg^(-1)干土,前者高出后者29.37%。2年中最高微生物体碳均出现在全程覆膜处理。1999年,土壤微生物体碳在覆膜60d时即接近最高值,该处理籽粒产量也最高。2000年,由于春小麦生育后期降水丰富,在整个生育期中,微生物体碳增长表现为“增长-平稳甚至出现下降-再增长”的梯形方式,到生育后期,各处理之间才出现显著差异,全程覆膜处理的微生物体碳后期大幅度增加,与1999年接近。2年中各处理的C/N处于7.732~9.042之间,远低于11.3的临界值,C/P处于300.8~719.6之间,均高于300的临界值,不利于土壤微生物体碳的增加,微生物和作物对土壤有效态氮和磷的吸收处于竞争状态,表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有机质严重不足,已经构成了限制作物生产力发挥的重要因素,长期地膜覆盖和大量使用化肥将加剧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土壤微生物体碳 植物营养 春小麦 土壤质量 半干旱黄土高原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生态农业发展 被引量:60
11
作者 李凤民 徐进章 孙国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01-1909,共9页
首先分析了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指出:这里地带性植被极度退化,土壤质量严重恶化,治理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然后,进行生态系统退化关键驱动力的分析,认为,在不同时期,农民的利益驱动始终是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 首先分析了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指出:这里地带性植被极度退化,土壤质量严重恶化,治理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然后,进行生态系统退化关键驱动力的分析,认为,在不同时期,农民的利益驱动始终是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系统演化/退化的关键驱动力。在寻求分析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突破口时,认为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解决农民的需求是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而实现这一途径必须提高单产,以减轻更广大土地面积上的生产力需求压力。通过集水、覆盖等措施改善农田水分条件,再配合地膜、化肥,在对农田进行合理管理的情况下,粮食单产可获得持续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集水型生态农业及其景观配置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在一个完整的景观单元内合理配置,形成完整的景观复合生态系统。对这一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正确实施将推动半干旱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并为西部开发中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并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黄土高原 农业生产力 生态环境 降水利用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集水型生态农业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补灌生态农业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西宁 吴普特 +1 位作者 冯浩 汪有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187-3194,共8页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在中国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因素。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两种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已趋于成熟,但对天然降水调控利用能力低下,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在中国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因素。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两种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已趋于成熟,但对天然降水调控利用能力低下,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集雨补灌生态农业是在继承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成功技术基础上,对降雨调控利用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它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实现降雨径流的富集叠加,能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与水肥光热因子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同步缓解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双重目标。集雨补灌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模式和战略性措施,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集雨补灌 生态农业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区苜蓿退化对坡面草本植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子婷 杨磊 +4 位作者 李广 柴春山 张洋东 陈荣 张继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20-3729,共10页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亏缺引起人工苜蓿草地退化会显著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分布及多样性,然而地形驱动下的苜蓿草地退化及植被群落多样性响应还尚不清楚。以典型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龙滩小流域为研究区,对不同地形条件下退化苜蓿草地地...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亏缺引起人工苜蓿草地退化会显著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分布及多样性,然而地形驱动下的苜蓿草地退化及植被群落多样性响应还尚不清楚。以典型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龙滩小流域为研究区,对不同地形条件下退化苜蓿草地地上生物量、草本多样性及生长季内0—200cm土壤水分进行了定位监测,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明确坡面地形、苜蓿生长状况和土壤水分与其他草本植物分布及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形显著影响植被群落特征,西坡、东坡和北坡样带苜蓿地上生物量明显不同,西坡和东坡样带中、下坡位苜蓿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上坡位,而其他草本的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则与苜蓿相反;(2)苜蓿地上生物量与80—200cm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而与0—20cm和20—80cm土壤水分的相关性较小;(3)地形特征、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和苜蓿地上生物量解释了退化苜蓿草地其他草本群落变异的87.8%,其中坡向、苜蓿地上生物量、0—20cm和20—80cm土壤水分4个因子解释了79.3%的群落变异。研究认为,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地形条件引起坡面土壤水分变化,进而影响退化苜蓿草地地上生物量,使得苜蓿退化程度不同,而苜蓿退化程度和0—80cm土壤水分决定了不同部位草本分布及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黄土区 坡面 苜蓿退化 多样性 生物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覆膜连作玉米产量的水分承载时限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谢军红 柴强 +4 位作者 李玲玲 张仁陟 牛伊宁 罗珠珠 蔡立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58-1568,共11页
【目的】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有限降水持续高效利用为目标,研究不同覆膜方式下连作玉米(Zea May L.)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特征,揭示其增产机理,明确不同覆膜方式下有利于土壤水分持续高效利用的连作年限,为试区高产、水分高效持续利用型... 【目的】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有限降水持续高效利用为目标,研究不同覆膜方式下连作玉米(Zea May L.)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特征,揭示其增产机理,明确不同覆膜方式下有利于土壤水分持续高效利用的连作年限,为试区高产、水分高效持续利用型玉米连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量化连作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年际平衡关系、产量稳定性;以持续高产和收获期不发生土壤干燥化为依据,确定适用于不同覆膜方式的玉米连作年限。【结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良好的保墒、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利于协调关键生育时期土壤-作物的水分供需关系,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与半膜平作处理相比,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41.8%和33.4%,生物产量、单位耗水的干物质累积量、总产值、净产值、毫米水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21.8%、12.3%、31.2%、27.8%、21.1%和-3.2%;与露地栽培处理相比生物产量、单位耗水的干物质累积量、总产值、净产值、毫米水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24.9%、39.1%、225.5%、1 423.9%、212.4%和93.5%。地膜覆盖增大了玉米全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作和半膜平作耗水量较露地栽培增幅分别为15.5%—29.2%、10.0%—20.8%和4.2%—12.6%。单季较高的耗水量导致3种覆盖处理在连作第二年收获期土壤贮水量较连作开始期分别降低了37.3%、33.5%和30.9%,第三年降低了29.6%、27.5%和23.9%,造成土壤水分亏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水分亏缺累计,出现土壤干化现象,引起产量波动,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持续利用。【结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是理想的玉米种植模式;当年降雨量在320 mm左右时,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连作不宜超过2年,全膜平作、半膜平作玉米的连作时间不宜超过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玉米产量 覆膜 连作 承载时限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土壤水分的相对亏缺 被引量:68
15
作者 杨磊 卫伟 +1 位作者 莫保儒 陈利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60-3068,共9页
土壤水分是制约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关键因子。而缺乏科学指导的人工植被恢复会加剧土壤水分耗竭,造成土壤水分亏缺,从而严重阻碍该区生态系统恢复和脆弱生境的有效改善。以典型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甘肃定西龙滩流域为例... 土壤水分是制约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关键因子。而缺乏科学指导的人工植被恢复会加剧土壤水分耗竭,造成土壤水分亏缺,从而严重阻碍该区生态系统恢复和脆弱生境的有效改善。以典型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甘肃定西龙滩流域为例,对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储水状况,并通过构建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CSWDI(Compare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和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PCSWDI(Plot Compare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发现各人工植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亏缺。其中,柠条、油松、山杏林地PCSWDI分别达到0.65、0.62、0.62,土壤水分亏缺严重,尤其是100 cm以下土层;山毛桃林地和苜蓿草地PCSWDI分别为0.38和0.17,在100—200 cm土层有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但相对较轻;侧柏林地土壤水分的亏缺主要集中在20—100 cm这一层次,100 cm以下则随深度增加而降低;0—200 cm土层内,杨树林地、撂荒草地和马铃薯农地无显著水分亏缺,且在0—100 cm内土壤水分有一定的补充。CSWDI和PCSWDI能有效反映不同层次和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状况,可用于同一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响应的定量化分析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水分亏缺 植被恢复
下载PDF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水土保持和土壤水分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61
16
作者 陈云明 刘国彬 侯喜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389-1393,共5页
沙棘及其混交林减少径流泥沙的作用突出 ,但结构和混交模式不同所发挥的水保作用大小不同 .沙棘林生长季各月消耗利用水分的强度不同 .在整个生长季 ,5月末 0~ 5 0 0cm土层平均含水率最低 ,为5 .1% ;10月末最高 ,达 8.8% .沙棘林对土... 沙棘及其混交林减少径流泥沙的作用突出 ,但结构和混交模式不同所发挥的水保作用大小不同 .沙棘林生长季各月消耗利用水分的强度不同 .在整个生长季 ,5月末 0~ 5 0 0cm土层平均含水率最低 ,为5 .1% ;10月末最高 ,达 8.8% .沙棘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受林龄影响 ,8龄沙棘林年消耗土壤贮水2 31.2mm ,应进行平茬 .平茬后第 3年末 ,土壤水分恢复深度达 16 0cm ,含水率为 10 .3%~ 14 .6 % .沙棘林具有削减坡位对土壤水分影响的作用 .沙棘及其混交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相似 ,林地存在土壤干层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人工沙棘林 水土保持 土壤水分 生态效益分析
下载PDF
黄土高原陆面水分的凝结现象及收支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强 王胜 +2 位作者 问晓梅 南玉合 曾剑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中国黄土高原是全球独特的地理区域,其陆面水分过程比较特殊。利用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的陇中黄土高原定西陆面过程综合观测站的资料,分析了陆面水分凝结现象及其出现频率与局地微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了露水(霜)量及其出现... 中国黄土高原是全球独特的地理区域,其陆面水分过程比较特殊。利用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的陇中黄土高原定西陆面过程综合观测站的资料,分析了陆面水分凝结现象及其出现频率与局地微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了露水(霜)量及其出现频率的季节分布特征以及受降水和天气阴、晴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降水、露水、雾水和土壤吸附水对陆面水分的贡献率,讨论了涡动相关法、蒸渗计和蒸发皿观测的陆面蒸发量的差别及其与陆面水分来源的年平衡关系,给出了半干旱区陆面水分平衡的日循环特征。发现露水对风速、大气湿度、近地层温度梯度的依赖很强,一般在风速为1.5 m/s、相对湿度大于80%和逆温强度为0.25℃的情况下露水(霜)量最大;刚降水后的晴天露水量比较大;实际蒸散量与蒸发力的差距十分明显,陆面水分平衡特征表现为一个"呼吸"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现象 蒸散量 微气象条件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陆面水分平衡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化灌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被引量:51
18
作者 程积民 万惠娥 杜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57,共8页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灌草植被退化严重的关键问题 ,进行了长期的定位研究 ,提出了灌草植被封育、改良、立体配置等快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 :主要草地群落本氏针茅、百里香适宜封育期为 3~ 5a ,产草量可提高 5 1~ 7 ...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灌草植被退化严重的关键问题 ,进行了长期的定位研究 ,提出了灌草植被封育、改良、立体配置等快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 :主要草地群落本氏针茅、百里香适宜封育期为 3~ 5a ,产草量可提高 5 1~ 7 5倍。大针茅适宜封育期为 5a ,产草量可提高 1 5~ 5 0倍 ;改良草地最佳组合荒山穴播为本氏针茅 +杂类草、达乌里胡枝子 +本氏针茅群落 ,产草量提高 6 1~ 6 4倍。撂荒地开沟种植为本氏针茅 +冷蒿、本氏针茅 +红豆草、本氏针茅 +达乌里胡枝子群落 ,产草量提高 4 6~ 4 8倍。荒山隔带耕翻种植为芨芨草、本氏针茅 +紫花苜蓿、本氏针茅 +老芒麦、达乌里胡枝子 +本氏针茅群落 ,产草量提高4 5~ 6 5倍 ;灌草立体配置结合工程整地措施 ,建立了以柠条 +芨芨草、沙棘 +草木樨和山桃 +芨芨草为主的集流灌草配置模式 ,现已形成可更新的稳定的灌草群落类型。该体系的组装配套与试验、示范、推广为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灌草植被的快速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退化草地 重建封育 改良 重建
下载PDF
MODIS资料遥感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玉洁 陈艳 +3 位作者 张武 高林 苑文华 常倬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1,共9页
借助6S辐射传输模式,模拟了MODIS红、蓝、中红外通道的表观反射率在不同气溶胶类型下对地表反射率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敏感性试验.利用Kau fman扩展的暗像元方法反演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晴空天气条件下的2.5km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 借助6S辐射传输模式,模拟了MODIS红、蓝、中红外通道的表观反射率在不同气溶胶类型下对地表反射率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敏感性试验.利用Kau fman扩展的暗像元方法反演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晴空天气条件下的2.5km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选取的10天反演结果有6天的相对误差较小,在16%以下,绝对误差小于0.05的有7天.反演的10天资料中,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与之对应的CE-318观测资料的光学厚度平均值为0.2226,反演的平均值为0.2170,反演结果较合理.将反演结果与CE-318观测资料和NASA发布的气溶胶产品进行了对比,显示反演结果与NASA发布结果的空间发布存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资料 反演 气溶胶光学厚度 半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核桃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廖行 王百田 +1 位作者 武晶 郭红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30-34,共5页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采用LI-1600稳态气孔仪和LI-62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盆栽核桃的生理指标进行了观测,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核桃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核桃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水...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采用LI-1600稳态气孔仪和LI-62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盆栽核桃的生理指标进行了观测,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核桃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核桃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具有显著的差异。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在5%以下时,核桃气孔导度很低,蒸腾速率日变化也不明显;当体积含水量为10%和15%时,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升高,而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土壤含水量越低,核桃叶片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相关性越差。通过对比得出,核桃光合作用适宜土壤体积含水量为10%~15%;土壤体积含水量控制在15%时核桃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较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黄土半干旱区 蒸腾速率 光合速率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