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economic Background of Hilly-Gullied Loess Region and Optimized Eco-productive Paradigm of Small Watersheds 被引量:3
1
作者 孔正红 张新时 朱桂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0期1174-1185,共12页
A thorough analysis on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social economic status of the hilly-gullied loess region is presented. A small watershed, the dominant landscape unit of the region, has been singled out for f... A thorough analysis on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social economic status of the hilly-gullied loess region is presented. A small watershed, the dominant landscape unit of the region, has been singled out for further and specific study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function,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distinctions. The authors proposed several principles based on its eco-economic background study, which includes water balance and efficient use principle, co-development of grass and agro-forestry principle, location optimization principle. Integrated with detailed analysis of a small watershed, an eco-productive paradigm for the loess land's development based on a small watershed scale was worked out. It consists of circle pattern with villages at core for high efficient agriculture production, hierarchical pattern along the slope for eco-economic development, point-axis pattern for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in small watersheds and core-margin pattern for exchanges among watersh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ly-gullied loess region small watershed landscape pattern and function location optimization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CS Model in Estimation of Runoff from Small Watershed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14
2
作者 LIU Xianzhao LI Jiazhu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8年第3期235-241,共7页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SCS) model, developed by U. S.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in 1972,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estimation of runoff from an small watersh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geo-...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SCS) model, developed by U. S.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in 1972,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estimation of runoff from an small watersh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geo-information data of land use and soil classification all obtained from Landsat images in 1996 and 1997 and con-ventional data of hydrology and meteorology, the SCS model was investigated for simulating the surface runoff for single rainstorm in Wangdonggou watershed, a typical small watershed in the Loess Plateau, located in Changwu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Wangdonggou watershed was compartmentalized into 28 sub-units according to natural draining division,and the table of curve number (CN) values fitting for Wangdonggou watershed was also presented. During the flood period from 1996 to 1997, the hydrograph of calculated runoff process using the SCS model and the hydrograph of observed runoff process coincided very well in height as well as shape, and the model was of high precision above 75%.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CS model is legitimate and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simulate the runoff generation and the runoff process of typical small watershed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geo-inform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off simulation small watershed SCS model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Response of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to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Yangou watershed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 Kai-bo SHANGGUAN Zhou-ping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6期1156-1164,共9页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is a sensitive indicator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the climate change.Projections of the NPP changes of the Loess Plateau under future climate sc...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is a sensitive indicator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the climate change.Projections of the NPP changes of the Loess Plateau under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s in revealing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climatic systems,as well as instructing future vegetation construction of this region.Here,we carried out a case study on the Yangou watershed in the Loess Plateau.Using the vegetation-producing process model(VPP)established for such small watersheds,we simulated the NPP of the Yangou watershed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of climate chang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PP significandy increased with 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ing and evidently decreased 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where the climate change occurred in the whole year or in the summer half year.However,where the climate change occurred in the winter half year,the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NPP,and the increased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PP.There were clear differences among the response sensitivities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with trees and shrub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han crops and grasses.Currently,the most favourabl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to the NPP in the Yangou watershed was T0P15 under which 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by 15%and the temperature did not changed,in the whole year;in the meantime,the most unfavourabl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was T2P-15 under which the precipitation declined by 15%and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2℃,in the whole y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Loess Plateau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small watershed vegetation-producing process model(VPP)
下载PDF
黄土区无水文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4
作者 马彦杰 刘兴荣 +1 位作者 黄金燕 李启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706-12714,共9页
兰州地区大部分季节性沟道没有相应水文资料,无法获取准确的洪峰流量,给沟道治理和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建立适用于黄土区无水文资料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方法对流域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兰州地区无水文资料山洪沟道... 兰州地区大部分季节性沟道没有相应水文资料,无法获取准确的洪峰流量,给沟道治理和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建立适用于黄土区无水文资料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方法对流域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兰州地区无水文资料山洪沟道为研究对象,结合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调查评价数据,通过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和灰色关联分析,分别对沟道流域特征参数的一致性和特征参数与设计洪水计算相关性进行检验分析,选取沟道面积与主沟道长两个特征参数建立适用于兰州市山洪沟道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经验公式。结合兰州市洪水经验公式法和“铁一院”法对比分析,3种计算方法两两对比均值误差分别为:新经验公式法-兰州洪水经验公式相对误差均值约14.4%、新经验公式法-“铁一院”法相对误差均值约17.8%、兰州洪水经验公式法-“铁一院”法相对误差均值约20.3%,新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介于兰州洪水经验公式与“铁一院”法之间,具有一定准确性及合理性,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进行设计洪峰流量推求。同时新经验公式推求设计洪峰流量仅涉及两个特征参数且可准确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小流域 设计洪水 经验公式 Kendall一致性检验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的黄土高原植被提取分割分类研究
5
作者 李亚北 韩磊 《河南科技》 202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目的】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及其变化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探究在我国黄土高原小流域进行植被提取分割时的最优分割尺度,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提取植被信息,对于监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状况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目的】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及其变化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探究在我国黄土高原小流域进行植被提取分割时的最优分割尺度,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提取植被信息,对于监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状况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吴起县柴沟流域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和面向对象的方法,使用eCognition软件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研究。【结果】经分析,在分割尺度为240、形状权重为0.7、紧凑权重为0.1时影像的分割效果最好,基于该分割结果,选用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为分类指标,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影像进行分类,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6.2%和0.951。【结论】研究结论可为柴沟流域植被结构优化及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 多尺度分割 植被提取 黄土高原小流域
下载PDF
Analysis of Sediment Source of Watershed in Western Shanxi of the Loess Plateau
6
作者 LIUHuifang WEITianxing ZHUQingke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年第2期71-76,共6页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ediment source of watershed by means of studying watershed in westernShanxi of the Losses Plateau. On the basis of watersheds classification, 7 typical watersheds were chosen andobserved for 11...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ediment source of watershed by means of studying watershed in westernShanxi of the Losses Plateau. On the basis of watersheds classification, 7 typical watersheds were chosen andobserved for 11 yea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ediment at the small watershed mainly comes from gullies,which is 60% of the total sediment. Erosion modulus of valley (including gully head, gully bed, valley side)is 1.28~2.48 times as that of the area between channels(including hill slope and mound of the Loess Plateau).The main sediment source of slope erosion is cultivated land on slope without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Plateau small watershed EROSION sediment source
原文传递
降雨类型和水土保持对黄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65
7
作者 晏清洪 原翠萍 +3 位作者 雷廷武 雷启祥 张满良 苏广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对黄土区桥子东沟流域的143场次洪水事件水文泥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K均值分类法划分降雨类型,比较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流域水土流失特征,探讨水土保持治理对不同降雨类型下流域产流输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次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 对黄土区桥子东沟流域的143场次洪水事件水文泥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K均值分类法划分降雨类型,比较不同降雨类型条件下流域水土流失特征,探讨水土保持治理对不同降雨类型下流域产流输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次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是影响流域产流输沙的主要降雨特征。降雨事件划分为4种类型:Ⅰ型(小雨量、小雨强)、Ⅱ型(大雨量、大雨强)、Ⅲ型(大雨量、小雨强)和Ⅳ型(小雨量、大雨强)。4种降雨类型下次洪水事件的产流能力和洪峰流量由大到小依次为Ⅱ型、Ⅳ型、Ⅲ型和Ⅰ型。频次最少的Ⅱ型降雨次洪水事件的输沙量最多,Ⅰ型、Ⅲ型和Ⅳ型降雨条件下次洪水事件输沙量的差异不显著,输沙量均较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显著减少了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其中Ⅱ型降雨次洪水事件减水量和减沙量最多,Ⅰ型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小流域 水土流失 降雨类型 水土保持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坡面整地和植被耦合下的土壤水分特征 被引量:34
8
作者 于洋 卫伟 +3 位作者 陈利顶 冯天骄 杨磊 张涵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41-3449,共9页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制约因子。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合理整地能够有效截留降雨补给土壤水,进而促进植被恢复。选择地处甘肃定西的半干旱黄土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不同植被和整地方式(柠条水平阶、山...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制约因子。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合理整地能够有效截留降雨补给土壤水,进而促进植被恢复。选择地处甘肃定西的半干旱黄土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不同植被和整地方式(柠条水平阶、山杏水平沟、侧柏反坡台,油松反坡台)综合影响下的土壤水分特征。采用最优分割法将不同整地方式土壤水分垂直层次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结果表明:生长季不同整地方式土壤水分的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月份以及不同深度各整地方式土壤水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据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山杏水平沟水分活跃层与次活跃层为0—80cm,其深度范围均大于其他3种整地方式,而柠条水平阶土壤水分均在30 cm以下较为稳定,其深度范围均小于其他3种整地方式。不同整地方式土壤水分含量具体表现为:山杏水平沟>侧柏反坡台>柠条水平阶>油松反坡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方式 土壤水分 植被类型 黄土小流域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有效水空间变异及其季节性特征 被引量:28
9
作者 高晓东 吴普特 +2 位作者 张宝庆 黄俊 赵西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7,共11页
基于213个样点土壤有效水数据,从流域、坡面和沟道三个尺度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效水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水均呈较强空间变异性,其中沟道土壤有效水均值和空间变异强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基于213个样点土壤有效水数据,从流域、坡面和沟道三个尺度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效水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水均呈较强空间变异性,其中沟道土壤有效水均值和空间变异强度(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坡面,坡面和沟道土壤有效水正态性明显好于流域尺度。不同尺度土壤有效水空间变异程度随均值发生变化,变异系数随均值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流域和坡面尺度土壤有效水与坡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高于其与坡度和高程,而沟道尺度与各地形因子相关关系均较弱。土壤有效水空间变异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秋季土壤有效水均值最高而空间变异性最低,夏季土壤有效水均值最低但变异系数最大。流域尺度夏季土壤有效水与高程相关系数显著高于春秋两季,而坡面尺度则相反。此外,土壤有效水抽样不确定性和估算误差随样点数量增加呈非线性递减变化趋势,当样点数超过20个时,增加样点数量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小流域 土壤水 空间变异 季节性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力侵蚀模拟试验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3
10
作者 高建恩 吴普特 +3 位作者 牛文全 冯浩 樊恒辉 杨世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1-45,共5页
针对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结论不能很好地定量推广到野外实际流域开发工作中去的问题,该文基于降雨、径流及入渗的水动力学原理,利用相似论较完整地给出了一套可对黄土高原小流域降雨径流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的一种设计方法... 针对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结论不能很好地定量推广到野外实际流域开发工作中去的问题,该文基于降雨、径流及入渗的水动力学原理,利用相似论较完整地给出了一套可对黄土高原小流域降雨径流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的一种设计方法和模拟试验技术。验证结果表明,在正态条件下,满足几何相似、降雨相似、水力侵蚀产沙、输沙相似及床面变形相似等条件下所建造的黄土高原延安燕沟康家圪崂小流域模型,采用几何比尺为100时,其降雨、汇流、产沙、输沙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可以作为该流域治理水土流失、优化治理方案,寻求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措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小流域 水力侵蚀 模拟试验 设计与验证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经济重建模式的尺度概念和方法 被引量:36
11
作者 程序 刘国彬 +1 位作者 陈佑启 常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051-1055,共5页
对黄土高原地区 1 1个水土保持和生态重建科研攻关试验区近 2 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试区设置的区划尺度过粗和小流域治理典型尺度过小 ,缺乏中尺度研究和不同尺度间模式及内容转换的方法 ,是典型模式推广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小流... 对黄土高原地区 1 1个水土保持和生态重建科研攻关试验区近 2 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试区设置的区划尺度过粗和小流域治理典型尺度过小 ,缺乏中尺度研究和不同尺度间模式及内容转换的方法 ,是典型模式推广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小流域治理在尺度上的局限性 ,提出相似度尺度推绎和多尺度互补研究等设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小流域治理 生态重建 尺度推绎和互补
下载PDF
AnnAGNPS模型数据库的建立——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砖窑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贾宁凤 李旭霖 +3 位作者 陈焕伟 段建南 李保国 郭青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6-441,共6页
年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是一个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和自然资源保护局联合开发的连续模拟来自流域的地表径流、沉积物、污染负荷的分布式参数模型,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晋西北河曲县砖窑沟流域为例,建立了AnnAGNPS模型数据... 年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是一个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和自然资源保护局联合开发的连续模拟来自流域的地表径流、沉积物、污染负荷的分布式参数模型,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晋西北河曲县砖窑沟流域为例,建立了AnnAGNPS模型数据库,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相关参数的确定过程,充分使用了GIS、RS、农田调查等技术和方法,重点分析了降雨特征、模拟单元的划分、土壤相关参数的转换、农田操作措施、地表粗糙度、施肥、径流曲线值等因子,为该模型在中国的合理使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AGNPS 数据库 小流域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次生灌丛群落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江华 徐学选 +2 位作者 杨光 穆兴民 王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62-1366,共5页
生物量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能量基础和营养物质来源。用直接收获法,对延安康家屹崂沟小流域5个次生灌丛群落类型和2个人工灌丛样地地上部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黄刺玫>杂灌>虎榛子>柠条(阴坡)>沙棘>狼牙刺&... 生物量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能量基础和营养物质来源。用直接收获法,对延安康家屹崂沟小流域5个次生灌丛群落类型和2个人工灌丛样地地上部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黄刺玫>杂灌>虎榛子>柠条(阴坡)>沙棘>狼牙刺>柠条(阳坡);灌木树种组成复杂的、群落盖度较大的类型生物量较大;各类型灌丛生物量在小流域空间分布上阴坡>阳坡,阴坡坡下>坡中>坡上;阳坡灌丛中的草本植物生物量比阴坡高,而灌木生物量较低。所调查的5个次生灌丛群落类型地上部生物量和生产力呈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Y=3.1995+0.1939X,净生产力随生物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灌丛 生物量 黄土丘陵区 流域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对土壤稳定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96
14
作者 王国梁 刘国彬 周生路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9-535,共7页
经过20多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措施,纸坊沟流域植被得到良好恢复,并对土壤产生正面影响。流域内11种主要植物群落下以及不同生活型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灌木和草本群落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较大,乔木林下较小。土壤稳定... 经过20多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措施,纸坊沟流域植被得到良好恢复,并对土壤产生正面影响。流域内11种主要植物群落下以及不同生活型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灌木和草本群落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较大,乔木林下较小。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其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及土壤活性孔隙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枯枝落叶层厚度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还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重量百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植被建设选择灌草群落较好,天然群落可优先选择铁杆蒿、茭蒿、长芒草和白羊草等,人工灌木群落可优先选择柠条等。由于该区属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区,尽管也能种植刺槐等乔木树种,但营造乔木林应考虑林灌草隔带混交和垂直配置,并注意微地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小流域 植被恢复 土壤稳定入渗 影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场暴雨径流泥沙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毕华兴 朱金兆 张学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4-19,共6页
该文研究黄土区以小流域为尺度的暴雨径流泥沙规律,为该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森林水文的较大研究尺度流域综合试验为出发点,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 该文研究黄土区以小流域为尺度的暴雨径流泥沙规律,为该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森林水文的较大研究尺度流域综合试验为出发点,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11个,对这些小流域进行了3~8a的定位观测,获得了131场暴雨产流和产沙资料.在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降雨、土壤入渗、流域产流、汇流及输沙的理论与方法,获得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流域径流、泥沙统计模型和数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小流域 降雨 径流 泥沙 模型
下载PDF
“数字小流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宗明 张柏 +2 位作者 李晓燕 何艳芬 宋开山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在数字小流域构建的理论、技术背景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小流域构建的总体模式,并从框架结构、基本功能等方面对数字小流域构建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索.根据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从小流域信息化建设出发对数字小流域发展的三个... 在数字小流域构建的理论、技术背景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小流域构建的总体模式,并从框架结构、基本功能等方面对数字小流域构建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索.根据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从小流域信息化建设出发对数字小流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等进行了设想;指出实现数据共享与综合分析,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平台和决策依据是数字小流域实现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小流域 小流域 GIS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道路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7
作者 曹龙熹 张科利 +1 位作者 张卓栋 张卫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71-1280,共10页
通过GPS野外实测黄土高原纸坊沟小流域的道路特征,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支持下研究了流域内各级道路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道路可分为4级,2级以下的土路是小流域的代表路型。各级别道路总长度都随级别增大而增加且累计总长度与... 通过GPS野外实测黄土高原纸坊沟小流域的道路特征,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支持下研究了流域内各级道路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道路可分为4级,2级以下的土路是小流域的代表路型。各级别道路总长度都随级别增大而增加且累计总长度与道路级别线性相关,道路平均长度和密度则随级别增大而减小。道路网系和流域水系在结构规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级别道路分布范围受地形特征影响不同。爬坡道路坡度与地表坡度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次级道路分布受主路控制;典型爬坡路在大于25°坡度范围内多呈"之"字形弯曲,随坡度的减小道路弯曲跨度和与等高线夹角增大。研究结果有助于定量模拟黄土高原地区道路分布特征,并为土壤侵蚀模型中道路影响因子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小流域 道路形态 地形分析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研究 被引量:76
18
作者 吴钦孝 韩冰 李秧秧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为给森林对流域减流减沙效益的预测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环刀法” ,在流域的横断面上设点 ,对黄土丘陵区森林小流域和荒坡草灌小流域土壤水分入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森林小流域林地土壤入渗速率显著高于荒坡草灌小流域。... 为给森林对流域减流减沙效益的预测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环刀法” ,在流域的横断面上设点 ,对黄土丘陵区森林小流域和荒坡草灌小流域土壤水分入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森林小流域林地土壤入渗速率显著高于荒坡草灌小流域。在 2种小流域类型中 ,阴坡的土壤入渗速率一般高于阳坡 ,其中森林小流域阴、阳坡的差异较小 ,仅在坡上部表现明显 ,稳定入渗速率分别为 7 8mm/min和 7 0mm/min ;荒坡草灌小流域阴坡的土壤入渗速率高于阳坡 ,这与阴坡植被发育较好有关。在坡位上 ,表现出从坡上部到坡下部 ,土壤入渗速率随坡位下移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即其空间特征为坡上部 >坡中部 >坡下部。据分析 ,这是上部产生的径流挟沙而下 ,在下部沉积 ,堵塞土壤孔隙 ,并在表层形成一个致密层的结果。根据黄土丘陵区的土壤特性 ,其土壤入渗过程以方正三方程拟合精度最高 ,如将其与A .Kostiakov方程结合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小流域 土壤水分 入渗特征
下载PDF
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系统解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清河 李昌哲 +1 位作者 齐实 孙立达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1,共4页
针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特点,对建造土壤侵蚀量模型系统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土壤侵蚀量模型过程进行了描述;其次对土壤侵蚀量模型的发展和两种模型类型进行了比较,并对分布型参数模型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全分布型结构设计分析;最... 针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特点,对建造土壤侵蚀量模型系统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土壤侵蚀量模型过程进行了描述;其次对土壤侵蚀量模型的发展和两种模型类型进行了比较,并对分布型参数模型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全分布型结构设计分析;最后指出建造分布型参数的土壤侵蚀量模型系统所具有的很多优点,它反映了当前土壤侵蚀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小流域 土壤侵蚀模型 分布型参数模型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79
20
作者 何福红 黄明斌 党廷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共4页
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王东沟小流域内 ,土壤剖面中 0— 2 m的土层经过一个雨季之后 ,土壤水分得到了部分的恢复 ;2 m以下土层 ,由于没有水分补给 ,相对比较干燥... 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王东沟小流域内 ,土壤剖面中 0— 2 m的土层经过一个雨季之后 ,土壤水分得到了部分的恢复 ;2 m以下土层 ,由于没有水分补给 ,相对比较干燥。该流域内农地的土壤贮水量高于草地 ,草地高于果园地 ,林地的土壤贮水量最低。而在同一地理位置 ,土壤的水分分布又受坡度、坡向、坡位、植被类型、植被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小流域 土壤水分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