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市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
1
作者 杨杨 訾倩倩 +2 位作者 周宁 马晓璐 马盼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0-307,共8页
为研究兰州市日最低气温(T_(min))与气温日较差(DTR)对当地消化系统疾病入院的影响,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定性分析兰州市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消化道病患病人数与同期气象要素关系,通过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定量分析T_(min)... 为研究兰州市日最低气温(T_(min))与气温日较差(DTR)对当地消化系统疾病入院的影响,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定性分析兰州市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消化道病患病人数与同期气象要素关系,通过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定量分析T_(min)、DTR对患病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夏半年T_(min)适中偏低(6℃~11℃)时相关疾病风险升高(T_(min)=10.3℃,RR=1.215,95%CI:1.118~1.319,RR表示相对危险度,95%CI表示95%置信区间),且累积滞后风险突出、高于该阶段极端低温影响;极低T_(min)与偏大DTR共存时,综合效应可显著增加入院风险。(2)冬半年低温(T_(min)<-10℃)仅产生弱影响;T_(min)偏高(>5℃)时对入院当日危险度的影响较大(T_(min)=9℃,RR=1.28,95%CI:1.11~1.48),且与剧烈的日内温差(DTR>20℃)共存时入院风险最高,上述情形多见于秋冬过渡时期。简言之,年内不同阶段气温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差异明显,气温变幅大亦可增加消化道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最低气温 气温日较差 协同效应 半干旱区
下载PDF
北部湾北部白龙尾附近海域潮流谱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郑斌鑫 侍茂崇 +2 位作者 廖康明 王璐 何佳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用锚定、座底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对白龙尾开阔水域进行为期1a的分层海流观测,通过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得出结论:1)日分潮O1,K1和半日分潮M2,S2是白龙尾主要分潮流,半日潮流能量大于日潮流能量;2)在半日潮和全日潮分量中,逆时针运... 用锚定、座底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对白龙尾开阔水域进行为期1a的分层海流观测,通过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得出结论:1)日分潮O1,K1和半日分潮M2,S2是白龙尾主要分潮流,半日潮流能量大于日潮流能量;2)在半日潮和全日潮分量中,逆时针运动(f>0)是主要的,并从潮波旋转形态方面给予解释;3)周期为6h左右的浅水分潮,在底层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近底摩擦是浅水分潮生成的主要机制;4)在f>0情况下,周期超过3d的长周期运动(余流)有3个,其中8.3d的长周期运动,在表、中和底层都通过显著性检验,5.2d在中层和底层通过显著性检验,认为主要是潮余流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白龙尾 谱分析 日潮流 半日潮流
下载PDF
南海中部深水海盆的潮流垂直结构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雪竹 李培良 张婷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7,共8页
南海季风实验(SCSMEX)期间,由台湾大学在南海中部深海盆投放了3个定点ATLAS浮标,用来观测长时间序列的水温、海流和气象数据。利用调和分析和EOF方法对1998年10月至1999年4月3个站点近6个月的流速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观测海区的... 南海季风实验(SCSMEX)期间,由台湾大学在南海中部深海盆投放了3个定点ATLAS浮标,用来观测长时间序列的水温、海流和气象数据。利用调和分析和EOF方法对1998年10月至1999年4月3个站点近6个月的流速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观测海区的潮流空间结构特征。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以全日潮流为主,潮流椭圆随深度旋转,且潮流以顺时针旋转为主,潮流振幅存在显著的垂向变化。对实测海流进行10-30 h的带通滤波保留潮周期部分,滤波后的潮流进行EOF分解得到潮流存在不同的垂向模态,证明南海深水海盆潮流具有较强的斜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LAS定点浮标 全日分潮 半日分潮 EOF 空间模态 斜压性
下载PDF
AR模型谱在超导重力数据信号检测中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叶志伟 尹晖 张守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6-539,共4页
在介绍AR(auto-regression)模型谱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AR模型谱和周期图法对法国Strasbourg、澳大利亚Mt Stromlo和日本Matsushiro三个站的超导重力数据进行信号检测,以半日波的理论值[1]为依据,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半日波信号检测... 在介绍AR(auto-regression)模型谱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AR模型谱和周期图法对法国Strasbourg、澳大利亚Mt Stromlo和日本Matsushiro三个站的超导重力数据进行信号检测,以半日波的理论值[1]为依据,运用两种方法进行半日波信号检测、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在超导重力数据信号检测分析中,AR模型谱比周期图法更准确、稳定,且受数据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模型谱 超导重力仪 半日波
下载PDF
大气中层顶区域波相互作用的一个观测个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熊建刚 易帆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8-323,共6页
利用 SOUSY VHF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极区中层顶 83.4—91.2 km范围内大气风场波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大气风场的谱在不同高度上均有明显的潮汐分量峰值,纬向风分量中 35 h波、半日潮和 8.9 h惯性重力波构成... 利用 SOUSY VHF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极区中层顶 83.4—91.2 km范围内大气风场波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大气风场的谱在不同高度上均有明显的潮汐分量峰值,纬向风分量中 35 h波、半日潮和 8.9 h惯性重力波构成共振相互作用对,经向风分量中 33 h波、半日潮和 19 h惯性重力波构成共振相互作用对.双谱分析表明,这些共振对在许多高度上都发生耦合.35 h或 33 h波振幅的极小值与半日潮的极大值出现的高度几乎相同,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特征.说明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空间上不是局域的,而是存在于中层顶区域的几乎所有高度上,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导致半日潮振幅随时间的变化,也使半日潮的振幅随空间变化.35 h和 33 h波动可能是在其他时段或其他位置通过行星波与周日潮相互作用产生的,然后传播到观测点并与半日潮发生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顶 非线性相互作用 半日潮 MF雷达 大气风场波动
下载PDF
南海中部上层海洋温度的短周期振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婷婷 李培良 +2 位作者 王雪竹 谭海涛 刘涛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6,共9页
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南海中部投放了3个ATLAS浮标。本文选取3个站点1998年4月13日~1999年4月8日的所有观测水层的温度数据作为研究。通过逐月功率谱分析,发现50--500m深度,温度存在全日和半日2个显著短周期的振动;利用小... 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南海中部投放了3个ATLAS浮标。本文选取3个站点1998年4月13日~1999年4月8日的所有观测水层的温度数据作为研究。通过逐月功率谱分析,发现50--500m深度,温度存在全日和半日2个显著短周期的振动;利用小波分析得出了温度短周期振动的时空变化特点,并结合温度跃层时空结构的分析,发现跃层深度上,温度全日(或半日)周期振动的时空变化与跃层时空结构存在一致性,即在跃层核心深度上,跃层强度越大的时域内,温度全日(或半日)周期的振动就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LAS 温跃层 全日潮周期 半日潮周期
下载PDF
半散放条件下梅花鹿初夏昼间活动节律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振生 吴建平 滕丽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56,共4页
初夏.对半散放条件下梅花鹿的各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花鹿的取食和卧息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取食行为构成梅花鹿初夏的主要活动。占昼间活动时间的67.47%。梅花鹿在昼间表现为3个取食高峰。雌雄梅花鹿在初夏的行为差异不... 初夏.对半散放条件下梅花鹿的各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花鹿的取食和卧息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取食行为构成梅花鹿初夏的主要活动。占昼间活动时间的67.47%。梅花鹿在昼间表现为3个取食高峰。雌雄梅花鹿在初夏的行为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天气情况下雌雄梅花鹿的行为差异也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半散放 行为 日活动节律
下载PDF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下垫面地表辐射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顾润源 武荣盛 +3 位作者 吴菊秀 孙小龙 马耀明 杨铁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4-864,共11页
中纬度半干旱草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地表类型,为深入了解我国半干旱草原区陆面对大气的辐射强迫,选取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10年的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半干旱草原下垫面地表辐射平衡各... 中纬度半干旱草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地表类型,为深入了解我国半干旱草原区陆面对大气的辐射强迫,选取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10年的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半干旱草原下垫面地表辐射平衡各分量、地表吸收辐射和有效辐射以及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并与西北典型干旱区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干旱草原区太阳总辐射季节变化特征非常明显,季节平均日积分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总量为6036.64MJ/m2,与黑河地区绿洲接近,明显小于戈壁和沙漠下垫面的值;半干旱草原地表反射辐射年变化趋势较为复杂,在4~10月由于下垫面植被和土壤类型、湿度等的差异,半干旱草原地表反射辐射月平均值低于黑河地区草地和荒漠的值,但高于农田的值;地表吸收辐射季节变化规律与总辐射保持一致;大气长波辐射年总量为8155.23MJ/m。,低于黑河地区草地、荒漠和农田下垫面的值,主要是由于半干旱草原区地理纬度较高,全年平均气温较低造成的;在植被覆盖较好的6~9月,半干旱草原区地表长波辐射月总量为4532.14MJ/m2,低于黑河流域的荒漠区,而高于草地和农田的值;半干旱草原区地表有效辐射年总量为2398.75MJ/m2,小于黑河地区沙漠和戈壁下垫面而大于绿洲;半干旱草原区地表反照率年均值为0.35,均大于西北干旱区不同下垫面,主要由于半干旱草原区冬春季地表积雪覆盖时间明显长于干旱区,可见,地表积雪对反照率的影响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半干旱草原 地表辐射 日变化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不同饲养条件下海南坡鹿幼体春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力军 洪美玲 陈兴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20 0 3年 2月至 4月间 ,在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 10头海南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摄食、卧息和反刍占有较大的比例 ;人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摄... 20 0 3年 2月至 4月间 ,在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 10头海南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摄食、卧息和反刍占有较大的比例 ;人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摄食、卧息、反刍、站立和运动行为的昼间时间分配差异性显著 (P <0 0 1) ,半散放条件下幼鹿每天用于摄食和运动的时间比人工圈养的多 ,而用于卧息、反刍和站立的时间较少 ,其余行为时间比较接近 ;在昼间活动节律方面 ,圈养条件下摄食有 3个高峰期 (0 9:0 0~ 10 :0 0 ,11:0 0~ 12 :0 0 ,16 :0 0~18:0 0 ) ,卧息有 2个高峰期 (10 :0 0~ 11:0 0 ,13:0 0~ 16 :0 0 ) ;半散放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摄食高峰期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食物的搜索和处理上 ,而其卧息高峰出现在 1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 摄食 幼体 圈养 饲养条件 半散放 幼鹿 活动节律 海南坡鹿 时间分配
下载PDF
调制模式、调制比预报方法应用朔望潮的理论依据 被引量:7
10
作者 秦保燕 郭增建 《国际地震动态》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朔望潮触发和调制地震的发生已是一个基本事实。朔望潮即是半月潮幅度最大时段再迭加半日潮和全日潮。由于朔望潮量值大,所以它作用到震源系统上影响震源过程的7种效应也大,因而朔望潮与地震的相关性较好。由此作者认为用朔望潮比单... 朔望潮触发和调制地震的发生已是一个基本事实。朔望潮即是半月潮幅度最大时段再迭加半日潮和全日潮。由于朔望潮量值大,所以它作用到震源系统上影响震源过程的7种效应也大,因而朔望潮与地震的相关性较好。由此作者认为用朔望潮比单纯用半日潮来判断震源过程的不稳定性更好,它可以回避震源地方的很多复杂问题而不影响预报地震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调制模式 调制比 半日潮 朔望潮
下载PDF
东北半干旱区退化草地土壤温度的日、季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涂钢 刘辉志 董文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1-748,共8页
在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支持下,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实验站于2002年10月建成并正式开始观测,该站也是国际协同加强观测计划(CEOP)观测网中36个地面... 在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支持下,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实验站于2002年10月建成并正式开始观测,该站也是国际协同加强观测计划(CEOP)观测网中36个地面站之一。本文利用2002年10月2005年12月高密度连续观测资料,对退化草地下垫面土壤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东北半干旱地区,退化草地0~10cm深处土壤温度日变化明显,20cm处日变化较弱(冬季无明显日变化),50cm以下无日变化;土壤温度0~80cm存在明显的年变化周期,20cm以下位相滞后明显,土壤垂直温度梯度经历一个负→转换期→正→转换期→负的年循环。土壤冻结期约96天。太阳辐射是影响土壤温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表层温度、湿度的日变化对降水事件的响应因降水强度、时间等的不同而不同。太阳辐射是影响土壤温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温度对降水事件的响应近似一渐变过程,而土壤湿度相对是一快速的跃变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半干旱地区 退化草地 土壤温度 季变化 降水事件
下载PDF
长江江豚哺乳期母豚昼间行为和时间的分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束家宽 蒋文华 +2 位作者 郑邦友 韩德民 于道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7,共8页
2006年7~11月,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采用随机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哺乳期长江江豚母豚昼间行为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豚用于摄食的时间占61.2%;其次是母幼联系和移动,分别为18.8%和7.6%;用于休息和... 2006年7~11月,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采用随机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哺乳期长江江豚母豚昼间行为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豚用于摄食的时间占61.2%;其次是母幼联系和移动,分别为18.8%和7.6%;用于休息和社会行为的时间较少,分别为6.1%和5.2%;其它行为的时间极少,仅占1.1%;摄食和母幼联系是其主要的行为。在活动规律方面,其各种行为在强度、出现和持续的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哺乳期不同阶段长江江豚母豚的母幼联系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和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移动、休息和其它行为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此期间在不同活动区域以上各种行为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其对栖息环境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半自然水域 哺乳期 昼间时间分配 行为
下载PDF
长江口北港主槽河道悬沙输运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忠勇 任鹏 +2 位作者 钱门亮 罗铃 范中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98,共10页
长江口为多级分汊型中等潮汐河口,北港是长江口二级入海汊道,被规划为长江口重要通航水道,对其悬沙输运过程和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根据大潮期间北港主槽横断面上均匀分布的5个站点的同步水沙观测资料,采用准调和分析等方法将观测数据... 长江口为多级分汊型中等潮汐河口,北港是长江口二级入海汊道,被规划为长江口重要通航水道,对其悬沙输运过程和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根据大潮期间北港主槽横断面上均匀分布的5个站点的同步水沙观测资料,采用准调和分析等方法将观测数据分解为潮平均量和多个随潮波动量,以分析北港悬沙输运的横断面空间结构特征和各动力因子的贡献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潮期间北港主槽横断面总输沙量主要由余流输沙、半日潮流输沙和M4潮流输沙构成,各部分输沙量空间结构差异显著。总输沙量在断面北侧大部分区域指向外海,南侧小部分区域指向上游。强径流作用下的海向余流输沙是构成北侧海向输沙的主要因子。在径流及微弯河势影响下,北侧河道断面落潮流输沙显著强于涨潮流输沙,致使北侧半日潮流输沙指向外海,其贡献机制仅次于余流输沙。南侧河道断面陆向输沙主要由半日潮流输沙和M4潮流输沙组成,其中半日潮流输沙占主要部分。北港水下地貌结构和冲淤演变趋势与断面悬沙分布特征和输运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输运 半日潮流输沙 余流输沙 M4潮流输沙 空间结构特征 准调和分析 北港 长江口
下载PDF
GPS桥梁形变监测的半日波信号分析
14
作者 袁振超 黄川 +1 位作者 李博峰 沈云中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5-47,66,共4页
本文根据东海大桥从2006年9月19日至11月15日的GPS监测数据,通过傅立叶变换发现明显的半日波信息,用最小二乘谐估计分析了半日波的成因主要是多路径效应,其数值约为1.5cm;只有在大潮前后,潮汐对桥面竖向位移也有较为明显的半日波信号,... 本文根据东海大桥从2006年9月19日至11月15日的GPS监测数据,通过傅立叶变换发现明显的半日波信息,用最小二乘谐估计分析了半日波的成因主要是多路径效应,其数值约为1.5cm;只有在大潮前后,潮汐对桥面竖向位移也有较为明显的半日波信号,此时为两种因素引起的半日波信号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频谱分析 最小二乘谐估计 半日波
下载PDF
半干旱区春小麦受条锈菌侵染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鸿 王润元 +1 位作者 马鹏里 朱建兰 《干旱气象》 2004年第4期56-59,共4页
采用美国CI-301PS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半干旱区大田春小麦的健康叶片和受条锈菌侵染后病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活体监测。结果表明:在干旱环境下,受条锈菌侵染后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光合速率比健... 采用美国CI-301PS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半干旱区大田春小麦的健康叶片和受条锈菌侵染后病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活体监测。结果表明:在干旱环境下,受条锈菌侵染后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光合速率比健叶明显降低,而病叶细胞间隙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有所升高,且日变化随病叶严重度的不同而明显不同。受干旱和病原物侵染的双重胁迫,小麦叶片的光合效率显著降低,水分利用率也随之下降,不仅与叶绿素含量的明显下降有关,而且与干旱造成的水分亏缺对小麦体内生理生化代谢造成损伤,碳同化过程受到抑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小麦 条锈病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日变化
下载PDF
洋山海域悬沙输运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16
作者 王飞寒 杨忠勇 +1 位作者 罗铃 朱士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8,共6页
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外的洋山海域因建有中国首个离岸式深水港口而倍受学者们的关注,尤其是海域内的水沙输运特征十分重要。基于一个大潮周期海域内多个站点上的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利用准调和分析将观测资料分解成多个波动频率上的组成部... 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外的洋山海域因建有中国首个离岸式深水港口而倍受学者们的关注,尤其是海域内的水沙输运特征十分重要。基于一个大潮周期海域内多个站点上的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利用准调和分析将观测资料分解成多个波动频率上的组成部分,从而对各个水动力因子所驱动的悬沙输运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半日潮流输沙和余流输沙是该海域悬沙输运的主要部分,且两部分输沙函数在南北海域和垂向结构上都呈现显著的差异性。海域北部半日潮输沙较强且朝向涨潮流方向,而海域南部输沙规律较复杂。余流输沙大都朝向落潮流方向,且呈现"南强北弱"、"表强底弱"的特点。海域全日潮流输沙和M4分潮输沙均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山海域 半日潮输沙 余流输沙 空间结构
下载PDF
从初始化中排除潮汐信号方案在全球模式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杨学胜 王军 陈谊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对国家气象中心全球预报模式T106L19原有的标准非绝热正规模初始化方案要求外强迫是准静止这一假定进行了修正,将潮汐信号在初始化条件中适当地表达出来并将其从中排除。与三维变分分析SSI的联接对比试验表明,修正潮汐信号后的新方案在... 对国家气象中心全球预报模式T106L19原有的标准非绝热正规模初始化方案要求外强迫是准静止这一假定进行了修正,将潮汐信号在初始化条件中适当地表达出来并将其从中排除。与三维变分分析SSI的联接对比试验表明,修正潮汐信号后的新方案在消除高频重力波振荡方面与标准初始化方案有同样的效果,但该方案较标准初始化更好地捕捉住了地面气压的半日变化,更接近于未经初始化的分析场。模式7天预报500 hPa高度场与分析场的对比检验表明,新方案的距平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都较原方案有明显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规模初始化 潮汐 气压半日变化
下载PDF
Design Tide Hydrograph with A Given Risk Threshold by A Copula-Based Multivariate Method
18
作者 YANG Xing WANG Wei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504-509,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T-year design tide hydrograph (DTH). A core innovation is th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uses the design risk threshold and copula-based conditional risk probability to analyz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T-year design tide hydrograph (DTH). A core innovation is th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uses the design risk threshold and copula-based conditional risk probability to analyz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high waters and low waters of the D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method is presented. The in situ semi-diurnal tide data at the coast of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 are analyzed. Marginal distributions for high waters and low waters of tides are examined. Furthermore, the joint distributions, condition risk probabilities and risk thresholds of high waters and low waters are presented. Results of the DTH from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traditional same-multiple enlarging design approach.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refe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diurnal tide design tide hydrograph marginal distribution joint distribution risk threshold copula
下载PDF
散养条件下野生双峰驼初冬活动时间分配及节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亚东 孙志成 +2 位作者 吴鹏 张于光 李迪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对散养状态下野生双峰驼(下称野骆驼)昼夜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研究,旨在丰富野骆驼行为生态学基础资料,为其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10—12月期间,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 【目的】对散养状态下野生双峰驼(下称野骆驼)昼夜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研究,旨在丰富野骆驼行为生态学基础资料,为其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10—12月期间,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试验性放归的4峰野骆驼(2雄2雌)进行昼间行为的观测。将野骆驼的行为分为6类:休息、警戒、运动、采食、反刍和其他行为。【结果】时间分配上雄性采食行为时间比例最高,为28.13%±10.42%,雌性野骆驼由于适应新的环境表现出警戒行为比例最高,为28.22%±10.74%。观察期间雌、雄性野骆驼行为时间分配无显著差异。随月份变化,野骆驼休息、警戒和反刍时间呈下降趋势,运动时间和采食时间呈上升趋势。野骆驼昼间警戒和运动行为存在晨昏活动的高峰,其采食行为有2个高峰时段,出现在当地时间日出之后(9:00—10:00)和日落之前(14:00—16:00),野骆驼的休息高峰出现在中午时分(11:00—13:00)。散养条件下野骆驼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与大多数有蹄类动物类似。【结论】散养条件下野骆驼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与大多数有蹄类动物相似,相关数据可为其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养 野生双峰驼 行为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下载PDF
温州港平阳港区水文泥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长新 《水道港口》 2018年第3期253-259,共7页
根据2013年夏季现场水文测验资料,分析了规划中的温州港平阳港区的潮汐性质、流场特征、含沙量变化规律及底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为港区优化工程方案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依据。
关键词 潮位 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流 流速 含沙量 表层沉积物 中值粒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