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方案的应用效果评价——对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雅 田甜 +3 位作者 马淑然 王彤 许筱颖 刘晓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出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如何将思政之盐融入课程大餐的具体要求。本课程组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出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如何将思政之盐融入课程大餐的具体要求。本课程组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色及优势,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方案》,并对该方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九年制岐黄班、卓越5+3一体化班和五年制3个班级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该方案的实施对于大学生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均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并与大学生的思政课程形成呼应,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主旨和思想,对广大学生社会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方案值得在全校乃至全国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思政 世界观 自然观 社会观 价值观 人生观
下载PDF
壮族传统伦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
2
作者 唐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6期176-180,共5页
壮族传统伦理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文化,主要由“孝老睦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文化、“崇尚互助”的社会伦理道德文化及“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文化构成。中华优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 壮族传统伦理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文化,主要由“孝老睦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文化、“崇尚互助”的社会伦理道德文化及“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文化构成。中华优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所在,应重视传统伦理文化的力量。该文旨在传承和弘扬壮族传统伦理文化,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融入体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探索以文化认同为根基、文化自信为内核及文化传承为旨归的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壮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传统 伦理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路径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传承与科技文化创新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华桂 肖玮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7-174,312,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辩证的观点,从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存疑态度、"学""问"精神和社会革新精神与实践等角度总结归纳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新领域的积极要素,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辩证的观点,从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存疑态度、"学""问"精神和社会革新精神与实践等角度总结归纳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新领域的积极要素,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思想意识和人才培养机制层面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负面效应,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闭环约束机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取精用弘、持经达义、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推进现代科技创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科技创新 取精用弘 持经达义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怀智 刘君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23-426,共4页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中积淀下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覆盖了华夏文明的礼法制度、道德要求、思想文化等诸多优秀文化层面。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培育青少年...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中积淀下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覆盖了华夏文明的礼法制度、道德要求、思想文化等诸多优秀文化层面。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培育青少年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当代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当代青少年历史使命感教育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少年 历史使命感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五重向度--以西藏为例
5
作者 金永兵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20-29,M0003,M0004,共12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性、先导性手段,利用好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源,进行全过程的立体式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根本的向度有五重:政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与文化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性、先导性手段,利用好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源,进行全过程的立体式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根本的向度有五重:政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与文化共同体意识、观念与习俗共同体意识、审美与风尚共同体意识、语言符号与交往共同体意识。这五重向度涵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不同层面、不同面向上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能够有力加强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 历史与文化共同体意识 观念与习俗共同体意识 美与风尚共同体意识 语言符号与交往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